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技术治疗双侧髂动脉闭塞性病变合并多发穿透性主动脉溃疡1例
1
作者 练文卓 崔立强 +3 位作者 来志超 刘昌伟 郑月宏 倪冷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66-768,共3页
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covered end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of the aortic bifurcation,CERAB)技术是近些年逐渐推广使用的处理主髂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手段,与对吻支架技术相比,CERAB技术更加接近主髂动脉分叉处的解剖及... 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covered end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of the aortic bifurcation,CERAB)技术是近些年逐渐推广使用的处理主髂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手段,与对吻支架技术相比,CERAB技术更加接近主髂动脉分叉处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利于降低对吻支架植入后血栓形成及内膜增生的发生率,提高远期通畅率。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双侧髂动脉闭塞性病变合并腹主动脉多发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PAU)患者的病历资料,在通过采用CERAB技术成功恢复双髂动脉血运的同时隔绝了腹主动脉多发PAU,改善了患者腹痛及下肢缺血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动脉闭塞 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技术 对吻支架技术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下载PDF
球囊支架对吻技术与拘禁球囊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对边支的保护作用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赖浚兴 谭文峰 莫兹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875-3876,共2页
目的比较球囊支架对吻技术(BSKT)与拘禁球囊技术(JBT)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对边支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江门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需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BSKT... 目的比较球囊支架对吻技术(BSKT)与拘禁球囊技术(JBT)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对边支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江门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需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BSKT组和JBT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TIMT 1级发生率,边支夹层发生及补救球囊扩张率,术后1个月出现胸闷胸痛、心电图及肌钙蛋白改变率,术后6个月平板运动试验、冠脉CT和冠脉造影异常率。结果 BSKT组患者边支夹层发生率高于J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SKT组TIMI 1级检出率低于J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SKT治疗冠脉分叉病变,术中边支夹层发生率较高,但术后中期疗效高于JBT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支架对吻技术 拘禁球囊技术 冠状动脉 分叉病变 边支
下载PDF
CLEARstent live技术在冠心病患者复杂PCI术中的应用分析
3
作者 胡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9期181-183,共3页
目的:分析CLEARstent live技术在冠心病患者复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CLEARstent live技术在冠心病患者复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70例)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架对接与对吻技术,实验组采用LIVE精细显影技术(ICS),比较不同方法术中显影合成时间、空气比释动能(reference air kerma,AK)及剂量面积乘积(dose-area product,DAP)、图像质量评价、术后患者随访评价等相关参数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显影合成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AK及D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出院后1个月的心绞痛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绞痛再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住院期间、出院后1个月的支架内再狭窄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LIVE精细显影技术(ICS)在PCI术中各指标差异显著,可为ICS技术优势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复杂PCI术 常规支架对接与对吻技术 CLEARstent live技术
下载PDF
对吻式支架技术和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技术在主髂动脉闭塞症中的使用策略
4
作者 王睿涵 司逸 符伟国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
主髂动脉闭塞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腹主动脉远端以及主髂动脉分叉处血管狭窄或闭塞,继而引发盆腔和下肢缺血。伴随血管腔内技术的迅速发展,腔内治疗已逐渐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手段。其中,对吻式支架技术和主髂动脉分... 主髂动脉闭塞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腹主动脉远端以及主髂动脉分叉处血管狭窄或闭塞,继而引发盆腔和下肢缺血。伴随血管腔内技术的迅速发展,腔内治疗已逐渐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手段。其中,对吻式支架技术和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CERAB)技术是两项应用于复杂主髂动脉闭塞的技术探索,大大地改变了对于主髂动脉闭塞症的治疗理念。本文结合体外几何流体力学基础研究以及国际临床研究现状,旨在探讨对吻支架技术和CERAB技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疾病的技术特点、技术优势以及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闭塞症 腔内治疗 对吻支架技术 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
原文传递
4种术式治疗冠状动脉前降支-对角支分叉病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婷 孙万峰 +3 位作者 王大杰 顾行军 王峰 朱明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30-32,共3页
目的比较4种不同术式治疗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冠脉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行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K Crush术29例(A组),DK mini Crush术23例(B组),DK Culotte术26例(C组),... 目的比较4种不同术式治疗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冠脉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行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K Crush术29例(A组),DK mini Crush术23例(B组),DK Culotte术26例(C组),TAP术21例(D组)。比较4组即刻手术成功率。随访6~12个月,比较4组血管再狭窄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4组即刻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6~12个月,4组MACE发生情况及冠脉主支再狭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 4种不同术式治疗冠脉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 球囊支架对吻技术 冠状动脉 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