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立式多段对流干燥装置
1
《燃料与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55-55,共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多段对流干燥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进口料封段、一段进口布气段、一段对流干燥段、二段对流干燥段、二段进气布气段、三段进气布气段、三段对流干燥段、四段对流干燥段、四段进气布气段、出口料封段。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多段对流干燥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进口料封段、一段进口布气段、一段对流干燥段、二段对流干燥段、二段进气布气段、三段进气布气段、三段对流干燥段、四段对流干燥段、四段进气布气段、出口料封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低阶煤在对流干燥装置内实现四段对流干燥过程,温度逐步升高且煤内水分不断降低。干燥装置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采用氮气为载气,分四段实现煤的对流干燥。通过在干燥装置中低阶煤与载气的质量与热量的传递,实现干燥后煤温度及水分均匀稳定。另外,由于干燥后煤出口温度较高,可符合煤后续干馏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干燥 干燥装置 实用新型 料封 进气 低阶煤 二段 出口温度
下载PDF
海参最佳对流干燥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妍 薛长湖 +3 位作者 齐祥明 李兆杰 高瑞昌 盛文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5-209,共5页
该文对海参在不同温度(30、45、60、75、90℃)下的对流干燥过程及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干燥完成后复水海参的流变学性质进行了分析,以得出干燥效率高、干燥后复水品质均较优的海参干燥条件。结果表明:海参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起主导... 该文对海参在不同温度(30、45、60、75、90℃)下的对流干燥过程及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干燥完成后复水海参的流变学性质进行了分析,以得出干燥效率高、干燥后复水品质均较优的海参干燥条件。结果表明:海参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起主导作用,因此干燥过程仅经历降速阶段;30℃条件下海参干燥效率最低,消耗时间最长;在45~90℃之间,海参干燥速率较高,完成干燥所需的时间较短且相差不大。从干燥后海参的复水效果、流变学性质及感官评价的结果分析,温度高于45℃,海参复水倍数相对较高,且45~75℃条件下得到的海参感官评价结果较佳。综合考虑到海参品质及能耗的要求,以45℃为最佳的干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对流干燥 复水倍数 流变学性质 干燥温度
下载PDF
魔芋片热风对流干燥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志健 耿敬章 +2 位作者 孙海燕 梁引库 李新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7-459,共3页
研究热风对流干燥过程中魔芋片温度、水分及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建立魔芋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对流干燥曲线拟合方程。结果表明:魔芋片的对流干燥过程可分为预热期、恒速干燥期和降速干燥期3个阶段;升高干燥温度,会使干燥速率增大,恒速干燥... 研究热风对流干燥过程中魔芋片温度、水分及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建立魔芋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对流干燥曲线拟合方程。结果表明:魔芋片的对流干燥过程可分为预热期、恒速干燥期和降速干燥期3个阶段;升高干燥温度,会使干燥速率增大,恒速干燥期缩短,降速期干燥速率下降加快,魔芋片临界含水量增大;魔芋片对流干燥的适宜温度范围为8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片 对流干燥 温度 水分 干燥速率
下载PDF
高强型煤热对流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好义 周孑民 +2 位作者 彭庚 谢东江 刘艳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96-1201,共6页
在热对流干燥实验台上,采用连续称重和测温的方法研究单颗粒湿型煤的热对流干燥特性,获取型煤含水率及内部测试点温度随干燥时间的变化曲线;采用分时干燥与强度测试的方法研究高强型煤含水率与其冷态机械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强... 在热对流干燥实验台上,采用连续称重和测温的方法研究单颗粒湿型煤的热对流干燥特性,获取型煤含水率及内部测试点温度随干燥时间的变化曲线;采用分时干燥与强度测试的方法研究高强型煤含水率与其冷态机械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型煤的热对流干燥过程经历升速干燥期、恒速干燥期和降速干燥期3个阶段,其中,以降速干燥期为主;型煤干燥过程中,存在蒸发界面内移的现象;高强型煤的冷态机械强度随含水率的下降而先增加后降低,型煤干燥存在最佳含水率,试验条件下高强型煤干燥的最佳含水率为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型煤 对流干燥 蒸发界面 冷态机械强度
下载PDF
对流干燥过程中物料收缩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蔡亮 虞维平 施明恒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0-72,共3页
针对一些生物材料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这一特性 ,以市场上新鲜豌豆为研究对象 ,测得了该物料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曲线、收缩曲线 。
关键词 收缩特性 对流干燥 收缩效应 干燥曲线 收缩曲线 体积收缩系数 新鲜豌豆
下载PDF
传导干燥与对流干燥的能耗与成本对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继军 杨大成 +1 位作者 赵敏刚 刘彩娟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3-65,共3页
干燥作业是各行业中能耗较大的处理方法之一,我国干燥能耗约占全部工业能耗的12%。传导干燥比对流干燥节能20%—50%,但传导设备往往耗用金属材料较多,结构较复杂,主机造价较高,用户有时会因不能综合分析对比,只因主机投资较大,放弃节能... 干燥作业是各行业中能耗较大的处理方法之一,我国干燥能耗约占全部工业能耗的12%。传导干燥比对流干燥节能20%—50%,但传导设备往往耗用金属材料较多,结构较复杂,主机造价较高,用户有时会因不能综合分析对比,只因主机投资较大,放弃节能产品的选用。文中利用通用的Excel程序,建立了一种定量的能耗及干燥成本综合对比分析方法,可方便迅速地对不同干燥方法定量比较,给出节能对投资的回报率,从而优选出节能干燥设备,对推动节能产品的应用、降低干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干燥成本 传导干燥 对流干燥
下载PDF
魔芋片热风对流干燥速率影响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耿敬章 张志健 +3 位作者 李新生 孙海燕 惠睿 张富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27,共4页
研究魔芋片在热风对流干燥过程中芋片干燥速率变化,以及温度和干燥介质流量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魔芋片的对流干燥过程可分为预热期、恒速干燥期和降速干燥期3个阶段;升高干燥温度和增大干燥介质流量,会使干燥速率增大,恒速干燥期... 研究魔芋片在热风对流干燥过程中芋片干燥速率变化,以及温度和干燥介质流量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魔芋片的对流干燥过程可分为预热期、恒速干燥期和降速干燥期3个阶段;升高干燥温度和增大干燥介质流量,会使干燥速率增大,恒速干燥期缩短,降速期干燥速率下降加快,110℃是魔芋片对流干燥的最佳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片 对流干燥 温度 干燥速率
下载PDF
土豆对流干燥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缪丽华 范小平 +2 位作者 胡晓露 向红 周家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6,共5页
根据土豆切样在对流干燥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基于费克第二扩散定律和傅立叶定律,建立了对流干燥系统传质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以及几何物理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干燥过程中土豆切样内部的瞬态温度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 根据土豆切样在对流干燥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基于费克第二扩散定律和傅立叶定律,建立了对流干燥系统传质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以及几何物理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干燥过程中土豆切样内部的瞬态温度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预测。最后,设计并采用对流干燥实验对数值模拟得到的代表性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值与模拟值在趋势上表现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干燥 土豆 数学模型 温度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蜜枣太阳能对流干燥最佳工况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崔明辉 杨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00-804,共5页
以蜜枣为干燥对象进行了太阳能对流干燥试验,建立了干燥数学模型;以能耗为优化目标得到了蜜枣太阳能对流干燥的最佳工况,并与蜜枣纯对流干燥的能耗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太阳能对流干燥比纯对流干燥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 蜜枣 太阳能对流干燥 最佳工况 节能对比
下载PDF
多孔介质对流干燥机理及其模型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浙 杨世铭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2-59,共8页
在对现有的多孔介质对流干燥传热、传质模型归类分析的基础上,从介质内部热湿迁移机制出发,建立了能较完善、较准确地描述多孔介质在恒速段及降速段热质传递规律的“三耦合-六场量”混合理论模型.同时针对干燥问题数值模拟中的移动边界... 在对现有的多孔介质对流干燥传热、传质模型归类分析的基础上,从介质内部热湿迁移机制出发,建立了能较完善、较准确地描述多孔介质在恒速段及降速段热质传递规律的“三耦合-六场量”混合理论模型.同时针对干燥问题数值模拟中的移动边界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修正的思想,并发展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对砖的干燥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模型较其他模型具有更好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对流干燥 热质传递 干燥
下载PDF
含湿多孔介质对流干燥的不可逆热力学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英柏 苏杭 +1 位作者 刘春涛 孙刚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3,共6页
采用不可逆热力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对流干燥条件下,含湿多孔介质内部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同已有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形式较为简单,考虑了多孔介质内部进行热湿... 采用不可逆热力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对流干燥条件下,含湿多孔介质内部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同已有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形式较为简单,考虑了多孔介质内部进行热湿迁移时温度场、浓度场和速度场三者的交叉耦合效应,对改进干燥工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对流干燥 不可逆热力学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瓷质砖湿坯对流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国林 朱庆霞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7-601,共5页
引用建立于Whitaker的体积平均方程和Darcy定律基础上的多孔介质内部热质传递的等效耦合扩散模型 ,寻出一组关于液体饱和度、温度和气相压力的新支配方程 ,应用该方程组对瓷质砖坯体干燥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和实验测定。在平均含湿饱和... 引用建立于Whitaker的体积平均方程和Darcy定律基础上的多孔介质内部热质传递的等效耦合扩散模型 ,寻出一组关于液体饱和度、温度和气相压力的新支配方程 ,应用该方程组对瓷质砖坯体干燥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和实验测定。在平均含湿饱和度变化方面 ,数值解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还改变影响坯体干燥过程的一些因素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 ,通过改变这些因素的大小来考察计算结果 ,以期获得某些定性或定量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质砖 湿坯 对流干燥过程 传热 传质 研究 等效耦合扩散 热质传递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胡萝卜对流干燥过程理论分析——临界水分质量比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显茜 陈君若 +2 位作者 刘美红 刘国红 张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37,47,共5页
收缩和非收缩条件下,对胡萝卜对流干燥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临界水分质量比是试样几何形状、尺寸大小以及热空气温度、速度、相对湿度的函数。在收缩条件下,只有薄片状试样对流干燥过程包含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而圆柱状和... 收缩和非收缩条件下,对胡萝卜对流干燥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临界水分质量比是试样几何形状、尺寸大小以及热空气温度、速度、相对湿度的函数。在收缩条件下,只有薄片状试样对流干燥过程包含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而圆柱状和球状试样干燥速率从干燥起始就随试样水分质量比的下降降低。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根据物料临界水分质量比很难确定对流干燥过程处于外部干燥条件控制的第1干燥阶段还是物料内部条件因素控制的第2干燥阶段。临界水分质量比不是表明物料干燥特性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对流干燥 干燥过程 临界水分质量比
下载PDF
对流干燥过程理论分析:水分活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显茜 蒋超 +2 位作者 侯宏英 陈君若 张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95-100,共6页
在收缩和非收缩条件下,对胡萝卜的对流干燥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干燥速率是试样几何形状、尺寸以及热空气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的函数。整个干燥过程应划分为外部干燥条件控制的第一干燥阶段和物料内部水分扩散控制的第二干燥... 在收缩和非收缩条件下,对胡萝卜的对流干燥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干燥速率是试样几何形状、尺寸以及热空气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的函数。整个干燥过程应划分为外部干燥条件控制的第一干燥阶段和物料内部水分扩散控制的第二干燥阶段。而基于经典干燥理论的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的划分,只是特定形状和材质的物料在一定干燥条件下才出现的干燥现象。物料外层单元水分活度可以作为判别物料干燥过程是处于第一干燥阶段还是第二干燥阶段的判断依据,是表征物料干燥特性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对流干燥 干燥过程 水分活度
下载PDF
对流干燥时水分蒸发扩散过程的热力学条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友荣 曾丹苓 吴双应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03-105,共3页
从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和相平衡原理出发 ,对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中水分蒸发、扩散过程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干燥操作的热力学条件是干燥介质处于未饱和状态 ,干燥时驱动水分蒸发、扩散过程的驱动势是广义热力学力 ,且物料温... 从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和相平衡原理出发 ,对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中水分蒸发、扩散过程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干燥操作的热力学条件是干燥介质处于未饱和状态 ,干燥时驱动水分蒸发、扩散过程的驱动势是广义热力学力 ,且物料温度愈低、干燥介质温度愈高、相对湿度愈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热力学 对流干燥 蒸发 驱动势
下载PDF
对流干燥过程节能措施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平 张月萍 王爱兵 《节能技术》 CAS 2002年第1期3-4,共2页
本文根据对流干燥过程能量衡算方程式 ,对干燥过程的节能措施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 对流干燥 节能 化工生产 除湿方法 理论分析
下载PDF
中药丸微波对流干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施明恒 余莉 刘雅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146-149,共4页
以中成药丸为对象,对微波对流综合干燥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功率、物料尺寸、气流温度和风速对微波对流干燥的速率都有影响,但微波功率影响最大,风速影响最小,且有一不敏感区.
关键词 微波对流干燥 微波功率 对流风速
下载PDF
刨花对流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研究动态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文军 于志明 张璧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6-120,共5页
详细介绍并归纳多孔介质与木材领域内的传热传质理论研究概况,从中寻找出适合研究刨花对流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的方法。经过理论分析,提出可根据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和相平衡理论,建立一个描述刨花对流干燥时刨花外部对流传热传质和内部热、... 详细介绍并归纳多孔介质与木材领域内的传热传质理论研究概况,从中寻找出适合研究刨花对流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的方法。经过理论分析,提出可根据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和相平衡理论,建立一个描述刨花对流干燥时刨花外部对流传热传质和内部热、湿迁移过程的非平衡热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 对流干燥 多孔介质 传热传质 模型
下载PDF
影响刨花对流干燥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文军 田勇臣 +1 位作者 李贤军 张璧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38-41,共4页
该文通过对刨花干燥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期为刨花干燥工艺的优化设计和过程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随着气流温度的升高,刨花平均干燥速率增大,单位能耗也相应增加;随着气流速度的提高,刨花平均干燥速率增大,单位能耗逐渐降低;... 该文通过对刨花干燥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期为刨花干燥工艺的优化设计和过程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随着气流温度的升高,刨花平均干燥速率增大,单位能耗也相应增加;随着气流速度的提高,刨花平均干燥速率增大,单位能耗逐渐降低;随着刨花初含水率的升高,刨花平均干燥速率加大,单位能耗增加;随着装载量的增大,刨花平均干燥速率大幅减小,单位能耗基本不变,总能耗急剧增加;转筒的运动影响了刨花的干燥,其自转可提高平均干燥速率.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产量和生产成本,选择合适的干燥条件进行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 对流干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食品对流干燥热质耦合传递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代根 陈君若 刘显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根据傅立叶和菲克定律,建立了食品对流干燥传热传质过程的二维数学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传热与传质之间的相互耦合,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同时,得到了不同温度下样品内温度分布和湿度分布。结果表明:干燥过程... 根据傅立叶和菲克定律,建立了食品对流干燥传热传质过程的二维数学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传热与传质之间的相互耦合,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同时,得到了不同温度下样品内温度分布和湿度分布。结果表明:干燥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相吻合,所建立的模型可以用来预测食品对流干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质传递 对流干燥 数学模型 食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