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的系统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田磊 管欣 马爱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3-496,共4页
目的: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进行系统性地比较,为临床研究者选择合适的设计类型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比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报告范式,并检索Pub 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分析国内... 目的: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进行系统性地比较,为临床研究者选择合适的设计类型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比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报告范式,并检索Pub 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分析国内外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文献发表的差异。结果: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在设计原则、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干预措施、效度等多方面均存在差异。CONSORT声明和STROBE声明对两种研究报告范式的题目和摘要、引言、结果、讨论等内容的要求基本一致,主要差别在于方法和其他信息方面。国外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的文献数量相差较小,而国内相差较大,特别是在证据等级较高的队列研究方面。结论:观察性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仍然是临床研究中评价因果效应的"金标准",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观察性研究 系统比较 设计类型
下载PDF
针刺戒毒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概况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瑛 梁繁荣 李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90-792,共3页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吸毒人数的急剧上升,因此,寻求安全、有效、价廉的戒毒方法已成为当今戒毒领域共同追求的目标.20多年来,针灸疗法以其简便易行、费用低、疗程短、少或无副作用以及无成瘾性等优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就针刺戒毒的...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吸毒人数的急剧上升,因此,寻求安全、有效、价廉的戒毒方法已成为当今戒毒领域共同追求的目标.20多年来,针灸疗法以其简便易行、费用低、疗程短、少或无副作用以及无成瘾性等优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就针刺戒毒的临床研究而言,由于随机对照试验可以为临床提供比较可靠的研究依据,本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现将近10年国内外针刺戒毒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概况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戒毒 对照试验研究 物质相关性障碍 电针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缩泉止遗合剂中两主药补骨脂、甘草对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定性鉴别缩泉止遗合剂中两主药补骨脂、甘草。[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补骨脂、甘草进行了定性鉴别试验。[结果]薄层色谱中样品色谱斑点显色清晰,分离度好。[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 [目的]定性鉴别缩泉止遗合剂中两主药补骨脂、甘草。[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补骨脂、甘草进行了定性鉴别试验。[结果]薄层色谱中样品色谱斑点显色清晰,分离度好。[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泉止遗合剂 薄层色谱法 甘草对照药材 补骨脂对照药材 对照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口服氯膦酸二钠辅助治疗乳腺癌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试验研究
4
作者 吴世凯 《癌症进展》 2006年第1期94-97,共4页
背景:氯膦酸二钠(固令)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诱导的破骨细胞骨溶解,来减少骨转移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于1989至2000年间,共入组1069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评价了口服氯膦酸二钠的有效性和... 背景:氯膦酸二钠(固令)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诱导的破骨细胞骨溶解,来减少骨转移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于1989至2000年间,共入组1069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评价了口服氯膦酸二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入组患者在半年内完成手术、放疗、化疗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氯膦酸二钠(1600mg/天)治疗2年,另一组接受安慰剂两年。本研究的初步结果已于先期发表(Powles et al.JCO,2002),本文报告了未发表的实验相关内容和对Ⅱ/Ⅲ期患者的分析结果。本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为5年间第一次骨转移发生时间,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这些研究终点用非分层的时序检验和风险比(HR)进行统计分析,可信区间为95%。结果:氯膦酸二钠、安慰剂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疾病特征相似。结果显示2年口服氯膦酸二钠,可降低全组患者骨转移发生风险45%(HR=0.546,P=0.031),5年研究期内降低了全组骨转移发生风险31%(HR=0.692,P=0.043)。对于Ⅱ/Ⅲ期患者,2年氯膦酸二钠口服,也能显著降低骨转移发生风险50%(HR=0.496,P=0.020);5年研究期内,氯膦酸二钠口服可降低41%的骨转移复发风险(HR=0.592,P=0.009)。口服氯膦酸二钠与安慰剂相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总生存率,死亡率下降了23%(HR=0.768,P=0.048),对于Ⅱ/Ⅲ期患者也显著提高了生存率,死亡率下降了26%(HR=0.743,P=0.041)。口服氯膦酸二钠可很好的耐受,轻度到中度的腹泻是最常见的药物不良事件。结论:对于早期可手术乳癌患者,口服氯膦酸二钠较安慰剂组,在5年研究期间,能显著降低药物治疗期和研究期间骨转移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总生存率;对于Ⅱ,Ⅲ期患者,10.5年随诊资料显示,也可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该研究结果显示Ⅱ,Ⅲ期患者,可从口服氯膦酸二纳中,获得更大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多中心临床试验 氯膦酸二钠 对照试验研究 随机双盲 辅助治疗 口服 安慰剂对照 药物不良事件 研究终点
下载PDF
推荐健康低龄儿童接受通用的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一项基于登记资料回顾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5
作者 Kempe A. Daley M. F. +1 位作者 Barrow J. 王经纬(译)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6年第6期42-43,共2页
Background. An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policy of encouraging influenza vaccination for healthy 6-to 23-month-old children was in effect during the 2003-2004 influenza season,which was unusually se... Background. An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policy of encouraging influenza vaccination for healthy 6-to 23-month-old children was in effect during the 2003-2004 influenza season,which was unusually severe in Colorado. We collaborated with 5 pediatric practices to attempt universal influenza immunization in this age group. Objectives. The objectives were (1) to assess the maximal influenza immunization rates that could be achieved for healthy young children in private practice settings, (2)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registry-based reminderrecall for influenza vaccination, and (3) to describe methods used by private practices to implement the recommendations. 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5 private pediatric practices in Denver, Colorado, with a common billing system and immunization registry. Although recommendations by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included children who were 6 to 23 months of age at any point during the influenza season, our practices chose not to recall children 22 to 23 months of age, because they would have become > 24 months of ag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refore, our study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all healthy children 6 to 21 months of age from the 5 practices (N = 5193), who were randomized to intervention groups (n = 2595) that received up to 3 reminderrecall letters or to control groups (n = 2598) that received usual care.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receipt of ≥1 influenza immunization, as noted either in the immunization registry or in billing data. Results. Immunization rates for ≥1 dose of influenza vaccine for the intervention groups in the 5 practices were 75.9%, 75.4%, 68.1%, 55.6%, and 44.3%at the end of the season. Overall, 62.4%of childre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s and 58.0%of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s were immunized (4.4%absolute difference), with absolute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control values, ranging from 1.0%to 9.1%according to practice. However, before intensive media coverage of the influenza outbreak began (November 15, 2003)-, absolute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control values, ranged from 5.1%to 15.3%and were 9.6%overall. Before November 15, significant effects of recall were seen for childre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s, in both the 12-to 21-month age category (10.4%increase over control) and the 6-to 11-month category (8.1%increase over control); at the end of the season, however, significant effects of recall were seen only for the older age group (6.2%increase over control). The rates of receipt of 2 vaccine doses ≥1 month apart for eligible children ranged from 21%to 48%among the practices. Four of the 5 practices held influenza immunization clinics during office hours, evenings, or weekends, and these clinics achieved higher coverage rates.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in an epidemic influenza year, private practices were able to immunize the majority of 6-to 21-month-old children in a timely manner. Although media coverage regarding the epidemic blunted the effect of registry-based recall, recall was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rates early in the epidemic, especially for children between 1 and 2 years of age. The practices that achieved the highest immunization rates were proactive in planning influenza clinics to handle the extra volume of immunizations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免疫接种 健康儿童 低龄儿童 对照试验研究 登记资料 通用 私人诊所 顾问委员会 随机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随机对照试验模拟研究设计、评价与实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佐相 龙子临 +3 位作者 赵厚宇 詹思延 宋海波 孙凤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3年第10期124-131,共8页
目前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仍存在诸多局限性,而未能在卫生技术评估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改进传统RWS设计,以产生高质量的医学证据。策略之一是仿照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目前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仍存在诸多局限性,而未能在卫生技术评估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改进传统RWS设计,以产生高质量的医学证据。策略之一是仿照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开展观察性研究(又称RCT仿真或模拟研究),既借鉴了RCT设计优势,增强了因果推断的强度,又保留了RWS的代表性,可以作为打通药品上市前与上市后证据链的桥梁,以期为医疗决策提供合理的证据支撑。仿照RCT开展观察性研究分为两步:第一步,基于临床问题构建一个目标试验,参照目标试验关键特征构建相应的RWS方案(包括纳排标准、治疗策略、分配程序、随访、结局定义、因果对比和统计分析策略),特别注意减小模拟差异和控制相关偏倚;第二步,使用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RWD)按照既定研究方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相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仿真/模拟研究 目标试验 真实世界证据 效力-效果差距
下载PDF
十八反中附子瓜蒌临床同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疾病治疗情况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高源 费宇彤 +1 位作者 钟赣生 刘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53-2156,共4页
目的:通过全面检索附子瓜蒌临床同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文献,分析探讨附子瓜蒌临床同用治疗疾病的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8个数据库中应用附子瓜蒌临床同用治疗疾病的RCT研究文献... 目的:通过全面检索附子瓜蒌临床同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文献,分析探讨附子瓜蒌临床同用治疗疾病的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8个数据库中应用附子瓜蒌临床同用治疗疾病的RCT研究文献,提取文献中的中医疾病治疗情况、西医疾病治疗情况、不良事件情况等相关信息,分析探讨附子瓜蒌临床同用治疗疾病的情况。结果:共检索出符合条件的中文RCT临床研究文献57篇,该反药临床同用主要治疗胸痹、心悸等中医疾病;西医疾病方面,该反药临床同用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有12篇文献明确报告了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情况。结论:临床上确实存在附子瓜蒌两药同方应用的情况,且该反药组合临床同用似乎存在一定的疗效,需要更进一步的理论、实验、文献等方面的探讨研究来证实附子瓜蒌临床同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瓜蒌 临床同用 疾病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如何应用单个临床治疗性研究证据
8
作者 朱渝 万朝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了解一项治疗手段是否有效,或者面对一种疾病或一个患者,需要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案时,我们会找到很多最新的临床研究,但是这些临床研究的结果有时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可能存在相互矛盾.新的治疗方法与传统书本知识... 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了解一项治疗手段是否有效,或者面对一种疾病或一个患者,需要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案时,我们会找到很多最新的临床研究,但是这些临床研究的结果有时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可能存在相互矛盾.新的治疗方法与传统书本知识,究竟哪一个更可靠.面对这些困惑,我们临床工作者该怎么解决呢?按照循证医学对于治疗性研究的循证思路,首先我们要寻找系统评价或者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这样的结果是最可靠的.可是这样的研究毕竟很少,所以我们还可以寻找高质量的单个随机对照试验.但面对一个具体的随机研究,它的结果是可信的吗?可以指导我们的临床工作吗?我们需要对它进行评价.评价我们所需证据的可靠性,首先要确定从何入手,我们可以从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开始入手,因为假如它的临床效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它会产生多大的效果对我们也是无用的;另外,我们也可以从临床治疗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因为假如它不是针对临床上关注的焦点问题,谁又在乎它是否有效呢.我们可以从这两个问题中任意一个开始,但是要记住,一定要同时追踪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现就如何筛选、评价来源于单个临床治疗性试验的证据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治疗性 研究证据 对照试验研究 临床研究 临床工作者 治疗性研究 治疗手段 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循证医学 系统评价 大样本 多中心
下载PDF
中医整体观对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生发展研究的启示(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姚立 姚真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97-199,共3页
目的:从中医整体观的角度探索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在发病机制上的相关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5-01/2004-12关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病机制的文章,检索词“hypertension,diabetes,hy-perlipemia,pathogenesis... 目的:从中医整体观的角度探索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在发病机制上的相关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5-01/2004-12关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病机制的文章,检索词“hypertension,diabetes,hy-perlipemia,pathogenesis”,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4-12关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病机制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病机制”。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现代医学发病机制的文献。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非随机对照试验。③前后对照试验研究。④专著中的章节。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8篇关于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现代医学发病机制的文章,其中12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6篇均为重复性文章。资料综合:对12篇关于中医及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的认识文章进行分析,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提示这3种疾病的内在联系。结论:设想把这3种疾病当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看成是这一整体的不同表现形式,或者是这一整体的不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医整体观 糖尿病 原发性高血压 发展研究 hypertension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中医病因病机 主要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Medline 非随机对照试验 高血压病 对照试验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 纳入标准 计算机检索 全文数据库
下载PDF
颈源性头痛 被引量:76
10
作者 姜磊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5-178,共4页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颈椎退行性变 对照试验研究 颈部疾病 临床常见 X线检查 系统研究 大范围 人群
下载PDF
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欧爱华 老膺荣 +3 位作者 李晓庆 黄燕 何羿婷 黄培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解决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心效应差异的统计分析问题。方法以两项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为例,运用协方差分析及Meta分析。结果协方差分析中心间效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行Meta分析,项目1异质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解决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心效应差异的统计分析问题。方法以两项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为例,运用协方差分析及Meta分析。结果协方差分析中心间效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行Meta分析,项目1异质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合并效应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2异质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合并效应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如果存在中心间以及中心与分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可根据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适合的模型进行合并效应值的组间比较,如果协方差与Meta分析结果不一致时,建议选择Meta分析的结果较为稳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多中心 异质性检验 对照试验研究 效应差异 模型分析 统计学 协方差分析 结果不一致 分析问题 固定效应 随机效应 检验结果 组间差 数据为 分析及 项目
原文传递
八段锦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影响Meta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韩燕 王清馨 +1 位作者 罗丹 薛俊林 《护理学报》 2017年第9期15-19,共5页
目的评价八段锦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Pub Med、Springer、Cochrane图书馆等... 目的评价八段锦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Pub Med、Springer、Cochrane图书馆等英文数据库,获取已公开发表并符合评价标准的有关八段锦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经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八段锦干预后,干预组肺功能各指标中第1秒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秒钟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干预后,干预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可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META分析
下载PDF
十八反中附子-瓜蒌反药组合临床同用随机对照研究中文献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源 费宇彤 +1 位作者 钟赣生 刘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8-222,共5页
目的:全面检索附子-瓜蒌临床同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分析探讨附子-瓜蒌反药同用的临床研究文献特征。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中医药... 目的:全面检索附子-瓜蒌临床同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分析探讨附子-瓜蒌反药同用的临床研究文献特征。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中医药在线、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应用附子-瓜蒌临床同用治疗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提取文献中报告的文献特征。结果:共检索出符合要求的57篇附子-瓜蒌临床同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临床上附子-瓜蒌反药组合同用时,附子多以"制附子"入药,瓜蒌则多以生品入药;两者临床组合同用多以1∶1的比例配伍使用,多制成"汤剂","内服(口服)"使用;附子"温助心肾之阳"的功效被提及的频率最高,而瓜蒌"宽胸利气"的功效被提及的频率最多。结论:临床上确实存在附子-瓜蒌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但这些临床文献研究之间异质性过高,无法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因而研究结果只适用于所检索到的有限的临床研究文献,至于临床上附子-瓜蒌反药组合是否能安全、有效、合理应用,还需要经过大量的理论、实验与临床等多方面的更加深入的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瓜蒌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糖尿病发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汝学 贾正平 +3 位作者 樊俊杰 李茂星 胡静 王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27-230,共4页
目的:以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学说为指导,结合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对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5-01的文章,检索词“Diabetesmellitus,pathogenesis,neuroendocrineimmunomodulati... 目的:以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学说为指导,结合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对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5-01的文章,检索词“Diabetesmellitus,pathogenesis,neuroendocrineimmunomodulati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及手工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5-01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糖尿病,发病机制,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中医药”。手工检索1980年以后出版的有关糖尿病专著中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关系的章节。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糖尿病疾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关系的文章。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非随机对照试验。③前后对照试验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3篇关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相关文章,其中21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2篇均为重复性文章。之间关系的文章进行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资料综合:对21篇有关糖尿病病因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及中医学。结论:糖尿病的发病系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中胰岛素及其反调激素以及下丘脑-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网络 糖尿病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traditional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medicine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病因和发病机制 Medline Chinese 非随机对照试验 病发病机制 对照试验研究 现代康复医学 手工检索 纳入标准 计算机检索
下载PDF
国内护理学领域高影响因子期刊中临床RCT文献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锐臻 韩世范 +2 位作者 程金莲 朱瑞芳 李育玲 《循证护理》 201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目的]了解2010年-2015年国内护理领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文献的质量水平。[方法]制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在护理类期刊影响因子大于1的期刊中筛选文献,共纳入160篇。根据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 [目的]了解2010年-2015年国内护理领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文献的质量水平。[方法]制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在护理类期刊影响因子大于1的期刊中筛选文献,共纳入160篇。根据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声明确定文献质量评价指标,共16项,进行文献质量的评价分析。[结果]评价指标中,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照、基线资料、干预措施、观测指标及终点指标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其余指标的认知及执行情况欠佳。文献的整体质量不高,与RCT的规范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结论]国内护理领域的RCT文献质量需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循证护理研究实践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期刊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质量评价 影响因子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彩虹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59-161,共3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髋关节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它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甚至可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从而帮助患者获得自理能力,回归正常生活与工作.临床护理路径是按照有关规章制度与流程合理有序地开展,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髋关节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它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甚至可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从而帮助患者获得自理能力,回归正常生活与工作.临床护理路径是按照有关规章制度与流程合理有序地开展,不仅保证了疾病的有效控制,还能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与配合度,使之预后明显提高[1].为进一步明确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象,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畸形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自理能力 髋关节病变 关节疼痛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下载PDF
穴位贴敷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于健健 王珺 蔡成森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5期1-5,共5页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急性加重次数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PubMed、Springer、Cochrane图书馆等英文数据库,...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急性加重次数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PubMed、Springer、Cochrane图书馆等英文数据库,获取已公开发表并符合评价标准的有关穴位贴敷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经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穴位贴敷干预后,试验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生存质量总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能有效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康复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META分析
下载PDF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4
18
作者 刘开平 沈国清 +7 位作者 周晓芳 蔡海刚 朱荔 丘红梅 李薇 姚纪瑜 陈纯娴 杨绪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玉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口服2种以上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1)和对照组(n=44)。试验组给予地特胰...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玉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口服2种以上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1)和对照组(n=44)。试验组给予地特胰岛素初始剂量0.1 U·kg-1,每晚22∶00皮下注射,瑞格列奈0.5~1.0 mg,三餐前15 min口服;对照组在早、晚餐前10 min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0.5~1.0 U·kg-1;2组患者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PG、2 h PG及Hb A1C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但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糖波动较小。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均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下降水平更为显著(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发生低血糖1例,对照组8例,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可平稳降低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地特胰岛素 瑞格列奈 门冬胰岛素30 临床试验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桂芍知母汤联合来氟米特对急性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先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93-695,共3页
目的:与单用来氟米特比较,观察桂芍知母汤与来氟米特合用治疗急性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合格的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用来氟米特,常规剂量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与单用来氟米特比较,观察桂芍知母汤与来氟米特合用治疗急性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合格的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用来氟米特,常规剂量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桂芍知母汤。两组基础治疗均一致。结局指标为各项关节症状、疼痛以及生活质量积分等。结果:试验组在改善关节肿胀、关节压痛、生活质量、疼痛、晨僵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试验组的对类风湿关节各项生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60例,缓解26例,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3例;对照组60例,缓解2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芍知母汤与来氟米特合用治疗急性风湿关节炎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芍知母汤 来氟米特 急性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情景模拟在全科医学目标教育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20
作者 贾媛媛 蔡瑜 +2 位作者 弥曼 李亚军 吴戈 《科教导刊》 2019年第7期34-37,共4页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比情景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01月23日。由3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纳...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比情景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01月23日。由3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后,使用Excel软件摘录数据,并采用统计软件Stata14.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研究,共710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情景模拟教学组理论考核成绩〔SMD=1.211,95%CI (0.690,1.731),<0.001〕、实践考核成绩〔SMD=1.434,95%CI (0.970,1.898),<0.001〕、自主学习能力〔RR=1.547,95%CI(1.020,2.345),P=0.040〕、专业知识应用能力〔RR=1.421,95%CI(1.113,1.816),P=0.005〕、职业认同感〔RR=1.527,95%CI(1.014,2.299),P=0. 043〕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学习兴趣〔RR=1.378,95%CI (0.994,1.912),P=0.054〕、专业知识掌握〔RR=1. 123,95%CI (0.986,1.279),P=0.081〕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RR=1.057,95%CI(0.865,1.292),P=0.588〕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情景模拟教学较传统教学有明显优势,值得推荐。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 全科医学 应用效果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