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4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调肺养心”理论探讨小儿心肌损害的病机及对药的应用
1
作者 刘远欧 李园 王俊宏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08-512,共5页
心肌损害是儿科常见疾病,其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患儿呈慢性进程,治疗不及时可引发多种疾病,是临床中治疗的难点。“调肺养心”理论是刘弼臣教授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提出的针对小儿心系疾病的治疗思路,旨在调利肺窍以养心复脉。小儿心... 心肌损害是儿科常见疾病,其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患儿呈慢性进程,治疗不及时可引发多种疾病,是临床中治疗的难点。“调肺养心”理论是刘弼臣教授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提出的针对小儿心系疾病的治疗思路,旨在调利肺窍以养心复脉。小儿心肌损害的核心病机为肺卫失司,邪毒侵心。病机演变为初期肺卫不固,邪毒侵心;中期余邪未尽,心脉受损;后期邪去正虚,气血两亏。治疗上,团队基于“调肺养心”的理论思想,从心肌损害的中医病机、病程演变入手,形成应用对药治疗本病的临证经验。初期调利肺窍,解毒利咽;中期清解余邪,活血通络;后期固肺健脾,养心安神,以期为小儿心肌损害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肺养心 心肌损害 对药 儿科疾病
下载PDF
吴洪波教授治疗风咳的常用对药及角药拾掇
2
作者 叶付华 赵琼 吴洪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3期81-84,共4页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其治疗面临病因复杂不明且涉及面广,患者重复检查,滥用镇咳药物和抗菌药物等难题。中医中药在治疗咳嗽方面则采取多靶点结合方式,治疗主证同时改善兼证,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文章总结了吴洪波教授治疗“风咳...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其治疗面临病因复杂不明且涉及面广,患者重复检查,滥用镇咳药物和抗菌药物等难题。中医中药在治疗咳嗽方面则采取多靶点结合方式,治疗主证同时改善兼证,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文章总结了吴洪波教授治疗“风咳”的临证经验,吴洪波教授认为临床中表现为刺激性、挛急性咳嗽,咽痒即咳,冷风、异味、油烟、污浊空气易于诱发的咳嗽可归属中医“风咳”范畴。基于“风咳”理论辨证论治咳嗽取得良好收效,其中运用对药麻黄-杏仁、紫菀-枇杷叶、钩藤-僵蚕,角药艾叶-地龙-蝉蜕、射干-木蝴蝶-牛蒡子、银柴胡-乌梅-防风治疗“风咳”临床效如桴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咳 对药 临证经验
下载PDF
民国名医张简斋应用旋覆花—蛤壳对药治疗内科疾病撷萃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欣 郑艳辉 +1 位作者 孔薇 张开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953-956,共4页
旋覆花、蛤壳为《张简斋医案》中的常用药物,两者作为对药合用是张简斋的用药特色之一,尤其体现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与辛温宣肺药如麻黄、荆芥穗、紫菀、款冬花配伍,“辛宣肃化”,化痰平喘,治疗风寒客肺,痰升气阻之咳嗽、寒哮;与活血化... 旋覆花、蛤壳为《张简斋医案》中的常用药物,两者作为对药合用是张简斋的用药特色之一,尤其体现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与辛温宣肺药如麻黄、荆芥穗、紫菀、款冬花配伍,“辛宣肃化”,化痰平喘,治疗风寒客肺,痰升气阻之咳嗽、寒哮;与活血化瘀药如桃仁、赤白芍、当归配伍,辛润通络,散瘀豁痰,治疗久病痰瘀互结、气机不利之胃痛、“胸膺作痛”;与补益肺肾药如白芍、沙参、麦冬、地黄、牡蛎配伍,“和养摄纳”“调治肺肾”,治疗“高龄肺肾不足,肝木偏旺,肾水上泛”或“高年肺肾不足,肝木偏旺,湿热下迫”之口咸咳喘、淋证;与平抑肝阳药如白芍、白蒺藜、桑叶配伍,“清上和中”,平肝降气,治疗“体丰痰多,上气偏盛”之眩晕;上述功效的发挥,与旋覆花、蛤壳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抗炎镇痛、抑制胃酸等药理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花 蛤壳 对药 内科疾病 张简斋 张简斋医案 金陵名医 配伍特色
下载PDF
张锡纯中西汇通流派妇科病对药运用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建 刘泊宁 杨宗宇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3期53-56,60,共5页
张锡纯中西汇通流派妇科病对药学术传承发展,形成了以张锡纯-柳学洙-陈宝贵为代表的主要传承脉络。学术特色以“治冲安冲”理论及治冲安冲对药为主要传承核心理论体系,以“大气学说”理论及“补气固脱”诸法为主要传承创新治疗大法,提... 张锡纯中西汇通流派妇科病对药学术传承发展,形成了以张锡纯-柳学洙-陈宝贵为代表的主要传承脉络。学术特色以“治冲安冲”理论及治冲安冲对药为主要传承核心理论体系,以“大气学说”理论及“补气固脱”诸法为主要传承创新治疗大法,提出了“补气固脱、敛肝固脱,补脾固脱、收敛固脱”“母子同治、补肾安胎”的创新治法及别具一格的对药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锡纯中西汇通流派 妇科疾病 对药 张锡纯 柳学洙 陈宝贵 大气下陷 补气固脱
下载PDF
金玫教授辨证应用对药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
5
作者 蔡朕 汪蕾 +2 位作者 仇盛蕾 佟丽 金玫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732-736,共5页
金玫教授认为高血压病虽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但更多合并于多种疾病当中,多视为标证或兼证,提出5种临床常见证型,分别为肝热化风、瘀血阻窍、风阻络脉、气滞热壅、阳亢扰心。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坚持药简力专以达疗效为原则,根据多年临... 金玫教授认为高血压病虽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但更多合并于多种疾病当中,多视为标证或兼证,提出5种临床常见证型,分别为肝热化风、瘀血阻窍、风阻络脉、气滞热壅、阳亢扰心。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坚持药简力专以达疗效为原则,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于这5种类型分别形成了5组具有独特效果的对药来进行治疗,即以夏枯草、豨莶草清肝散结,平抑肝阳;以川芎、怀牛膝活血止痛,引血下行;以天麻、地龙搜风剔络;以蝉蜕、通草清热畅气;以珍珠母、炒枣仁平肝养心安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辨证论治 对药
下载PDF
王琦教授治疗早泄的“对药”应用经验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陶晨凯 卢冬冬 王传航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早泄是临床常见的男科疾病。王琦教授作为中医男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早泄的治疗上具有个人用药特色。本文通过分析王琦教授临床常用的5种对药,阐述每一种对药中各药物的单独作用,以及合用功效,解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机制,并结合王琦... 早泄是临床常见的男科疾病。王琦教授作为中医男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早泄的治疗上具有个人用药特色。本文通过分析王琦教授临床常用的5种对药,阐述每一种对药中各药物的单独作用,以及合用功效,解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机制,并结合王琦教授临床案例,分析对药的治疗特点,为王琦教授治疗早泄的对药特点作出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琦 早泄 对药 中医学
下载PDF
从虚、瘀、水选用对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经验
7
作者 田晨佳 杨凤鸣 +1 位作者 冯尧伟 王振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31-1635,共5页
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为主要特点的一种心肌病,病因复杂,预后较差,存活率低。笔者团队认为本病病机与“虚”“瘀”“水”紧密相连,从补益活血利水等治法出发,结合药物经典功效与现代药理学成果选择合适对药。如... 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为主要特点的一种心肌病,病因复杂,预后较差,存活率低。笔者团队认为本病病机与“虚”“瘀”“水”紧密相连,从补益活血利水等治法出发,结合药物经典功效与现代药理学成果选择合适对药。如补益类对药黄芪—党参益气升阳、五爪龙—红景天补虚通脉、仙鹤草—茶树根强心止悸、麦冬—玉竹滋阴润燥;活血类对药丹参—川芎行气活血、益母草—泽兰祛瘀利水;利水类对药茯苓—猪苓健脾利水、土茯苓—白茅根清热祛湿、桑白皮—葶苈子泻肺平喘等。其中对于本病重要病机“气虚”所致的气虚下陷,笔者团队还常联合升陷汤治疗,改善症状同时增加西药用药空间,最终可抑制患者心室重构、恢复正常的心脏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药 扩张型心肌病 益气升陷 活血化瘀 利水消肿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周小舟教授治疗肝病常用对药应用及经验创新
8
作者 吕敏玲 胡锐 +3 位作者 马梦情 黄琦 韩志毅 周小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132-1134,共3页
亚太地区人口占全球总人数的一半,因肝病死亡的亚太人数占全球62.6%[1],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病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健康。其中,脂肪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肝病属于中医“肝癖”“胁痛”“肝着”“积聚”... 亚太地区人口占全球总人数的一半,因肝病死亡的亚太人数占全球62.6%[1],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病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健康。其中,脂肪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肝病属于中医“肝癖”“胁痛”“肝着”“积聚”等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小舟 肝病 对药 临床经验 中医 顾护脾胃
下载PDF
刘大新教授巧用对药角药治疗特发性耳鸣经验
9
作者 黄创惠 魏然 王嘉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957-960,共4页
刘大新教授认为脾虚是特发性耳鸣的基本病机,肝郁是耳鸣的关键病理因素。治疗特发性耳鸣以健脾疏肝为基本法则,兼以他法。具体应用为健运脾胃以固后天之本,疏肝解郁以安定心神,在此基础上重视交通心肾助睡眠、化瘀通络开耳窍。本文对刘... 刘大新教授认为脾虚是特发性耳鸣的基本病机,肝郁是耳鸣的关键病理因素。治疗特发性耳鸣以健脾疏肝为基本法则,兼以他法。具体应用为健运脾胃以固后天之本,疏肝解郁以安定心神,在此基础上重视交通心肾助睡眠、化瘀通络开耳窍。本文对刘大新教授治疗特发性耳鸣的常用对药、角药进行分析总结,如:生黄芪—炒白术—茯苓健脾升阳;木香—砂仁醒脾理气;柴胡—香附—川芎疏肝活血;合欢皮—合欢花—玫瑰花解郁安神;生龙骨—生牡蛎敛肝调神;栀子—淡豆豉—莲子心清心降火;盐知母—盐黄柏—川牛膝滋阴降火;女贞子—墨旱莲—黄精滋阴补肾;石菖蒲—路路通化湿通窍;丹参—葛根活血开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大新 特发性耳鸣 健脾疏肝 交通心肾 活血通窍 对药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齐元富运用清热解毒对药治疗肿瘤经验
10
作者 王皓月 夏蕾 齐元富(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4期376-380,共5页
清热解毒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由于肿瘤病因的多样性及病机的复杂性,清热解毒对药常配合各种治法综合运用。齐元富教授常用清热解毒对药:红豆杉与石见穿,半枝莲与白花蛇舌草,蛇六谷与藤梨根,重楼与夏枯草,青黛与苦参,山慈菇与漏芦... 清热解毒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由于肿瘤病因的多样性及病机的复杂性,清热解毒对药常配合各种治法综合运用。齐元富教授常用清热解毒对药:红豆杉与石见穿,半枝莲与白花蛇舌草,蛇六谷与藤梨根,重楼与夏枯草,青黛与苦参,山慈菇与漏芦,山豆根与马勃,锦灯笼与木蝴蝶。并简要论述了配伍清热解毒对药抑瘤不败胃的注意事项及齐元富的诊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 对药 肿瘤 临证经验 齐元富
下载PDF
张卫华应用对药、串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经验
11
作者 梅书雅 杨欣 +2 位作者 尹婷婷 赵娴 张卫华(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4期381-384,416,共5页
乳腺增生症基本病机为冲任失调、肝郁气结、痰湿瘀血阻滞乳络。张卫华教授继承“从肝论治乳腺病”和“疏通调补”的学术思想,秉持“以通为要,随证配伍”的治疗原则,并充分考虑乳腺增生特性及相关脏腑生理特点,形成对药之橘核-荔枝核以... 乳腺增生症基本病机为冲任失调、肝郁气结、痰湿瘀血阻滞乳络。张卫华教授继承“从肝论治乳腺病”和“疏通调补”的学术思想,秉持“以通为要,随证配伍”的治疗原则,并充分考虑乳腺增生特性及相关脏腑生理特点,形成对药之橘核-荔枝核以行气散结、白芍-白术以柔肝健脾、淫羊藿-仙茅以调肾温通、鳖甲-王不留行以化瘀散结,串药之柴胡-郁金-醋香附以疏肝解郁行气、玄参-重楼-牡蛎以软坚散结消乳块、浙贝母-路路通-丝瓜络以化痰散结通乳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 对药 名医经验 张卫华
下载PDF
基于经方思维运用对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12
作者 林安盈 杨正望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8期117-119,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杨正望认为,该病虽具有异质性,但其病机不外乎虚实之分:正气不足之脾虚、肾虚,邪气过盛之血瘀、痰湿、气郁。杨正望多年来致力于该病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在经方思维的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杨正望认为,该病虽具有异质性,但其病机不外乎虚实之分:正气不足之脾虚、肾虚,邪气过盛之血瘀、痰湿、气郁。杨正望多年来致力于该病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在经方思维的基础上针对该病选用对药,疗效颇佳。本文整理杨正望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经验,分析其角药组成、配伍特点等,并列举病案用以例证,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经方思维 对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载PDF
苏叶、萆薢对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探析
13
作者 郭志卂 唐莹 +2 位作者 赵进喜 王乐 林元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556-2559,共4页
对药是临床常见的用药形式,也是施今墨学派的临床用药特色。苏叶、萆薢对药是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常用对药。CKD的核心病机是邪毒瘀滞伤肾,在微型癥瘕理论指导下,重视肾络伏风,强调三维护肾、和胃泄浊是本课... 对药是临床常见的用药形式,也是施今墨学派的临床用药特色。苏叶、萆薢对药是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常用对药。CKD的核心病机是邪毒瘀滞伤肾,在微型癥瘕理论指导下,重视肾络伏风,强调三维护肾、和胃泄浊是本课题组针对CKD的辨治特色,我们主张基于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强调肺脾肾同治、从风论治和散结消癥。苏叶、萆薢对药具有内外同治、上下同治、和胃泄浊的配伍特点。表里同治即对药在外可解表散寒,在内可祛湿降浊,散利兼有,表里兼顾,是“从风论治”的具体体现;上下同治即对药能升降兼顾,上能治肺升清发汗,芳香化湿;下能治肾降浊利尿,淡渗利湿;两药共用以祛湿浊,恢复肺肾调节水液代谢功能。和胃泄浊即对药入胃经,苏叶升清,萆薢泄浊,一理一泄,复中焦气机升降,是“泄浊毒即所以保肾元,和胃气即所以护肾元”的具体体现。现代药理研究则从实验及临床科研等角度论证苏叶、萆薢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原发病、保护肾功能、调节免疫等。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灵活使用苏叶、萆薢对药,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叶 萆薢 对药 慢性肾脏病 赵进喜 三维护肾 和胃泄浊 经验
下载PDF
李雪苓“以肝为主,调和阴阳”治高血压病经验及对药、角药的运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咏灯 李雪苓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3期443-448,共6页
李雪苓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认为高血压病病机性质为本虚标实,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痰浊内蕴为标;发病主要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并认为临床上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以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多见,治疗上“以肝为主,调和阴阳”;李教授提... 李雪苓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认为高血压病病机性质为本虚标实,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痰浊内蕴为标;发病主要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并认为临床上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以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多见,治疗上“以肝为主,调和阴阳”;李教授提炼出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对药角药,灵活运用,疗效显著。常用的对药有钩藤-天麻、茯苓-山茱萸、龙骨-牡蛎;常用的角药有丹皮-山药-泽泻、黄芩-石决明-柏子仁;各证型常用的对药有,阳亢:菊花-牛膝;阴虚:地黄-白芍;痰湿:半夏-白术。文章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将李雪苓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对药角药加以总结,体现中医药辨证论治特有的疗效优势,以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雪苓 心血管疾病 调和阴阳 高血压 对药
下载PDF
浅谈单味药、对药、角药与道
15
作者 余金融 侯江红 李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8期67-69,共3页
中医与道家的诸多理念不谋而合,本就有“医道同源”之说,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药、角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两味和三味药物的配伍使用。在古今文献中不乏关于对药、角药临床应用的记载,但是其理... 中医与道家的诸多理念不谋而合,本就有“医道同源”之说,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药、角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两味和三味药物的配伍使用。在古今文献中不乏关于对药、角药临床应用的记载,但是其理念形成却又各有所异。作者认为对药、角药的形成理念也遵循道家的思想,而此文旨在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角度来探讨单味药、对药、角药在“道”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味 对药 道家
下载PDF
对药辨治性早熟临证拾萃
16
作者 蔡强 张雪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年第4期356-358,共3页
性早熟是小儿内分泌科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中医辨证治疗具有明显的特色及优势。张雪荣教授治疗性早熟经验颇丰,立足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治疗以平调肝肾,滋阴降火为主,兼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标本同治,在遣方用药中善用对药,执简驭繁,疗... 性早熟是小儿内分泌科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中医辨证治疗具有明显的特色及优势。张雪荣教授治疗性早熟经验颇丰,立足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治疗以平调肝肾,滋阴降火为主,兼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标本同治,在遣方用药中善用对药,执简驭繁,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对药 临床经验 张雪荣
下载PDF
郑亮教授治疗泄泻病常用对药及验案举隅
17
作者 赵先惠 郑亮(指导)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2期27-28,共2页
泄泻是消化内科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中医辨证治疗具有明显的特色及优势。郑亮教授治疗泄泻病经验颇丰,在遣方用药中善用对药,如苍术-白术、黄芪-葛根、藿香-佩兰、香橼-佛手、马齿苋-地锦草、荆芥炭-防风炭、仙茅-鹿角霜、肉豆蔻-石榴皮... 泄泻是消化内科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中医辨证治疗具有明显的特色及优势。郑亮教授治疗泄泻病经验颇丰,在遣方用药中善用对药,如苍术-白术、黄芪-葛根、藿香-佩兰、香橼-佛手、马齿苋-地锦草、荆芥炭-防风炭、仙茅-鹿角霜、肉豆蔻-石榴皮等,临床辨证论治,灵活运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对药 名医经验 郑亮
下载PDF
茯苓对药配伍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金萍 宋春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169-171,共3页
茯苓甘淡性平 ,补而不腻 ,利而不峻 ,与他药配伍成对 ,妙用无穷。配利药助祛湿之功 ,配补药益健脾之效 ;配敛涩之药则涩精止遗 ,配行散之药则利水行湿 ;配寒药则寒 ,配热药则热。茯苓的对药配伍 ,除形成药对外 ,主要是形成对药方。对药... 茯苓甘淡性平 ,补而不腻 ,利而不峻 ,与他药配伍成对 ,妙用无穷。配利药助祛湿之功 ,配补药益健脾之效 ;配敛涩之药则涩精止遗 ,配行散之药则利水行湿 ;配寒药则寒 ,配热药则热。茯苓的对药配伍 ,除形成药对外 ,主要是形成对药方。对药方是最简单的复方 ,最能体现方剂配伍中的阴阳、君臣、补泻等对药关系 ,且方只二味 ,药简力捷。茯苓的对药配伍研究 ,对于中药配伍、方剂研究以及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对药 对药 配伍
下载PDF
张锡纯补润并施类对药运用规律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建 陈宝贵 《中医药通报》 2017年第2期39-40,共2页
本文撷取了张锡纯临床常用的补润并施类对药,通过对其配伍依据、机理的探析,总结归纳了一代宗师补润并施类对药配伍运用的规律、特色。
关键词 张锡纯 补润并施类对药 对药配伍 运用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