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后日间病房模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1
作者 刘金凤 付华 +3 位作者 曾锐 杨庆 胡宏德 崔凯军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目的 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后患者住院观察时间常规较长,本研究比较了房颤消融后日间病房模式(SDD)及常规病房模式(ONS)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及SDD方案的成本效益。方法 对2020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房颤消融治疗的SDD和ONS方案患者进... 目的 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后患者住院观察时间常规较长,本研究比较了房颤消融后日间病房模式(SDD)及常规病房模式(ONS)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及SDD方案的成本效益。方法 对2020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房颤消融治疗的SDD和ONS方案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基线、消融1年后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总费用等,并发症主要包括死亡、心脏压塞、脑血管意外、需干预的血肿、不需干预的血肿、肺静脉狭窄、膈肌麻痹或心房食管瘘形成;同时对SDD组和ONS组患者住院费用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房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AFEQT)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844例房颤患者,其中SDD方案413例,ONS方案431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房颤消融出院后1年内,SDD组有3例(0.73%)出现并发症,ONS组有11例(2.55%)出现并发症,SDD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ONS组(P=0.009)。SDD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ONS组(P<0.001),SDD组患者的有效性显著高于ONS组(P<0.001);SDD组患者房颤消融前后AFEQT评分差值显著低于ONS组(P<0.001)。结论 患者可在导管消融后SDD下安全出院,SDD是安全、有效和成本效益高的方案,但SDD方案的普及仍需在更大人群中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日间病房模式 常规病房模式 并发症
下载PDF
导管消融与药物治疗心房颤动逆转功能性瓣膜反流的疗效对比
2
作者 陈丽 邓金龙 +10 位作者 吴东峰 卢锋 沈洁 陈辉 张赛敏 黄迪 祝杏冰 张欣华 李永铭 陈浩妮 赵泽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研究导管消融与药物治疗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重度功能性二、三尖瓣反流的影响,探讨与瓣膜反流改善有关的预测因素。方法入选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广西区人民医院住院的房颤合并中、重度功能性二、三尖瓣反流的患者(n=96),... 目的研究导管消融与药物治疗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重度功能性二、三尖瓣反流的影响,探讨与瓣膜反流改善有关的预测因素。方法入选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广西区人民医院住院的房颤合并中、重度功能性二、三尖瓣反流的患者(n=96),根据患者有无行导管消融术,分为消融组(n=50)与药物组(n=46)。所有患者治疗后至少3个月后至我院完成随访,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瓣膜反流改善情况,并探讨与瓣膜反流改善有关的因素。结果消融组二尖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改善较药物组显著(P<0.01)。消融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者为39例,药物组为8例(78%比17.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和恢复窦律房颤患者功能性二、三尖瓣反流改善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相比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治疗房颤逆转功能性瓣膜反流的效果更显著。年龄小与恢复窦律是房颤患者功能性瓣膜反流改善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药物 二尖瓣反流 三尖瓣反流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黄权丰 赵悦瑶 +5 位作者 张蓓 赵丽娜 李莎 宋丹丹 曾微单 李艾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房颤患者(atrial fibrillation without hypertension,AF-HP)和非高血压房颤患者(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hypertension,AF-N-HP)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 目的探讨高血压房颤患者(atrial fibrillation without hypertension,AF-HP)和非高血压房颤患者(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hypertension,AF-N-HP)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252例,将其分为AF-HP组(135例)和AF-N-HP组(117例)。根据术后1年随访结果,将每组患者又分为再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患者术前临床及心脏检查资料,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分组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危险因素联合预测的效能。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um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LAD)是AF-HP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11和0.620,联合AUC为0.679。肌酐(Cr)和右心房横径(RAD)是AF-N-HP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AUC分别为0.619和0.655,联合AUC为0.700。结论AF-HP患者和AF-N-H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不同,联合血液指标对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房颤 超声检查 导管消融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及管理策略
4
作者 鲍志鹏 李芸霞 +4 位作者 王洁 汤志杰 游展鸿 何英 孙国珍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79-1485,共7页
我国心房颤动疾病负担日益沉重,导管消融已成为一线治疗手段。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复杂多样,与患者生活质量、疾病预后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紧密相关,亟需引起关注。本文对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 我国心房颤动疾病负担日益沉重,导管消融已成为一线治疗手段。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复杂多样,与患者生活质量、疾病预后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紧密相关,亟需引起关注。本文对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介绍了围术期症状群类型及发生现状,总结了心房颤动围术期症状群影响因素,整理了心房颤动围术期症状群评估工具,最后阐述了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症状群管理策略,以期为创新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症状群综合管理新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围术期 症状群 症状管理 综述
下载PDF
导管消融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地位
5
作者 郭小雪 孙颖 +3 位作者 王锡姝 徐冬阳 刘光辉 张志国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心房颤动(AF)的发病率持续增加。二者共享多个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常共存且通过多重途径相互加重。导管消融作为治疗AF的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心房颤动(AF)的发病率持续增加。二者共享多个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常共存且通过多重途径相互加重。导管消融作为治疗AF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愈发广泛。现总结HFpEF和AF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并深入探讨导管消融在该人群中的潜在临床获益及未来发展方向。希望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促进HFpEF和AF的治疗手段的创新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下载PDF
非糖尿病阵发性房颤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
6
作者 王庆亚 何洪涛 +2 位作者 王涛 惠杰 张俊 《浙江医学》 2025年第2期126-131,138,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甘油三酯(TG)-葡萄糖(TyG)指数预测非糖尿病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首次RFCA治疗的非糖尿病PAF患者210例。TyG指数=ln... 目的探讨术前甘油三酯(TG)-葡萄糖(TyG)指数预测非糖尿病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首次RFCA治疗的非糖尿病PAF患者210例。TyG指数=ln[空腹TG(mmol/L)×空腹血糖(mmol/L)/2]。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复发情况,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对不同TyG指数四分位数PAF患者的复发率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RFCA后PAF复发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TyG指数对PAF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PAF复发38例(18.1%),未复发153例(81.9%)。复发组的TyG指数显著高于未复发组[(8.98±0.62)比(8.52±0.39),P<0.001]。TyG指数第1~4四分位数的复发率分别为7.7%、11.3%、20.8%、32.7%(P_(趋势)<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左心房内径及二尖瓣血流E峰速度与二尖瓣环处侧壁和间隔舒张早期速度的平均值e'的比值是RFCA后PAF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TyG指数预测术后PAF复发的最佳截断值是8.735,灵敏度为0.711、特异度为0.721,AUC为0.727(95%CI:0.628~0.825,P<0.001)。结论术前升高的TyG指数与较高的PAF复发风险相关,可独立预测RFCA后PAF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复发 射频导管消融
下载PDF
人工智能预测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聂陆经 王玉洁 +2 位作者 冯文玖 张淑杰 陈彦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导管消融术已逐渐取代常规的药物治疗,成为心房颤动的临床一线治疗手段。然而,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的高复发率仍是困扰临床的问题。因此,准确预测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对于患者的选择和管理非常...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导管消融术已逐渐取代常规的药物治疗,成为心房颤动的临床一线治疗手段。然而,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的高复发率仍是困扰临床的问题。因此,准确预测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对于患者的选择和管理非常重要。目前,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并对预测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的复发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主要总结了人工智能对预测心房颤动术后复发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复发
下载PDF
经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并发心脏压塞的原因、治疗及预后
8
作者 李陶宇 杨少华 +1 位作者 胥良 赵育洁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8期1357-1361,共5页
目的 对经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并发急性心脏压塞(ACT)及迟发性心脏压塞(DCT)的原因、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为后续高危患者的识别及并发症的预防做出启示。方法 回顾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射频... 目的 对经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并发急性心脏压塞(ACT)及迟发性心脏压塞(DCT)的原因、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为后续高危患者的识别及并发症的预防做出启示。方法 回顾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的心律失常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发生手术相关心脏压塞的患者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进行分组。分析各组患者间心脏压塞的发生机制、诊疗情况及预后转归情况,并对比分析ACT及DCT患者手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5445例射频导管消融术患者共发生心脏压塞57例(1.05%),其中3029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36例(1.19%)发生手术相关的心脏压塞,144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例(0.21%)发生手术相关的心脏压塞,97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8例(1.85%)发生手术相关的心脏压塞,需要紧急外科手术的共7例。心脏压塞患者较未发生心脏压塞的患者平均年龄大(P<0.001);房性心律失常经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患者相较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更易出现心脏压塞(P<0.05)。各组心脏压塞患者间体重指数、术中引流量、急诊外科手术、消融成功率、置管时间、止血药物应用、急诊输血、监护室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DCT的患者共11例(0.2%),中位发病时间为术后5 h,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组更易表现为DCT(P<0.05)。结论 各类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并发心脏压塞的发生率不同,但总体发生率较低,病因、转归相似,多与导管操作不当有关,及时抢救预后一般良好,应同样重视术后DC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脏压塞 射频导管消融
下载PDF
持续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策略研究进展
9
作者 林隆斌 王梓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01-005,共5页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特征是心房快速而不规则的被激活,导管消融在其治疗方式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导管消融包括射频消融、冷冻球囊消融及脉冲消融,通过热量变化及脉冲电场造成心肌细胞不可逆的坏死,从而阻断房颤折返环效果...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特征是心房快速而不规则的被激活,导管消融在其治疗方式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导管消融包括射频消融、冷冻球囊消融及脉冲消融,通过热量变化及脉冲电场造成心肌细胞不可逆的坏死,从而阻断房颤折返环效果,达到彻底治疗房颤的目的。随着对心房颤动研究的深入,治疗理念已经由单纯的室率控制转变为节律控制,大量的研究表明导管消融在节律控制方面是优于AAD治疗的,有望达到彻底治疗房颤的效果,然而部分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面临复发风险,特别是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探究房颤机制及最佳导管消融术式,这对降低房颤术后复发尤为重要,本文拟就导管消融术式的最新研究进展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策略 复发 肺静脉 左心房后壁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预测老年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风险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何玉立 刘倩慧 +2 位作者 姚子俊 徐云凡 吴军 《实用老年医学》 2025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导管消融手术是治疗房颤转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术后复发率高,因此寻找出有力的预测因子,对临床病情的评估、疗效的观察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老年房颤相关的左心房重... 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导管消融手术是治疗房颤转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术后复发率高,因此寻找出有力的预测因子,对临床病情的评估、疗效的观察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老年房颤相关的左心房重塑机制,重点论述超声心动图的重要参数,如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房容积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左室舒张功能参数(E/e′)等对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作用,旨在帮助筛选从该手术中能够获益的病人,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超声心动图 复发 预测
下载PDF
决奈达隆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空白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王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29-033,共5页
评估决奈达隆在心房颤动(AF)导管消融术后空白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在术后空白期给予决奈达隆治疗;对照组在术后空白期给予常规治疗。研究期间观... 评估决奈达隆在心房颤动(AF)导管消融术后空白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在术后空白期给予决奈达隆治疗;对照组在术后空白期给予常规治疗。研究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房颤发作情况、细胞因子水平、心功能评价、临床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治疗后,研究组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显著减少,且心功能标志物LVEF、LVDs、LVDd、LAV均有显著改善。炎性因子CRP、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临床症状评分显著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研究组的缓慢心律失常发作率仅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所有研究结果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决奈达隆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空白期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房颤的发作,改善心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缓慢心律失常的发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奈达隆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炎性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瑜 黄金焕 +6 位作者 谢鹏 国建萍 苑洪涛 时向民 郭红阳 黄亚 单兆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分析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99例(≥60岁)及非老年... 目的分析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99例(≥60岁)及非老年组95例(<60岁)。比较2组患者手术特征、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分析老年组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年龄、B型钠尿肽、高血压、冠心病、CHA_(2)DS_(2)-VASc评分及HAS-BLED评分高于非老年组,男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P<0.01)。老年组左心房纤维化比例高于非老年组(30.3%vs 8.4%,P=0.001)。老年组术后出现1例心包积液,2例穿刺部位血肿,均经治疗后好转。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术后1年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1.7%vs 69.5%,P=0.763);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空白期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21.2%vs 21.1%,P=0.981)。心房颤动持续时间(HR=1.020,95%CI:1.007~1.032,P=0.002)和空白期复发(HR=6.781,95%CI:3.078~14.935,P=0.001)是老年组患者术后复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心房颤动持续时间长和空白期复发的老年患者术后1年内更容易出现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危险因素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
下载PDF
2023年美国心房颤动指南解读——心房颤动导管消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康 丁燕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164-167,共4页
202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和美国心律学会(HRS)心房颤动(房颤)诊断与治疗指南,提出对房颤患者尽早干预和持续治疗,强调早期节律控制的重要性。近年的研究证实无论持续性房颤还是阵发性房颤... 202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和美国心律学会(HRS)心房颤动(房颤)诊断与治疗指南,提出对房颤患者尽早干预和持续治疗,强调早期节律控制的重要性。近年的研究证实无论持续性房颤还是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的疗效均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且尽早实施节律控制策略是提高房颤导管消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对于经选择的房颤患者,新指南将导管消融提升为节律控制的一线治疗策略。从长远来看,相对年轻的房颤患者从导管消融中获益更多。在消融策略方面,对于所有接受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肺静脉隔离是首要目标,其他消融终点目前证据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节律控制 导管消融 适应证 手术策略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笃铭丽 陈松文 +3 位作者 朱丽 姚娴凤 叶磊 刘少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初步构建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为改善患者围手术期体验提供可量化的依据。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采用文献分析、质性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 目的初步构建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为改善患者围手术期体验提供可量化的依据。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采用文献分析、质性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问卷的内容及各测量内容的权重。结果3轮专家的积极性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46、0.961、0.976,第2、3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30、0.370(P<0.001)。初步构建的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包含操作及技术质量体验、舒适度管理体验、信息与沟通交流体验、情感支持体验、服务流程与响应体验5个维度,共46个测量条目。结论根据专科特点初步构建的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不仅可以精准化评估患者体验现状,而且可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改进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AF) 导管消融 患者体验 测量工具 德尔菲法
下载PDF
体重指数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云珊 吴寒寒 王昌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以及对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并接受导管消融术的219例老年(≥60岁)心房颤动患者一般情况资料...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以及对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并接受导管消融术的219例老年(≥60岁)心房颤动患者一般情况资料,体格测量资料,血液学、心脏超声影像学等指标,分析BMI值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以及对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BMI值、心房颤动类型为非阵发性以及左心房内径都是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因素,且BMI值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595,95%CI:0.526~0.662,P=0.016)。结论BMI值过高是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具有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人体质量指数 复发 影响因素 老年人
下载PDF
心理健康状况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
16
作者 贾朝旭 苑聪 +3 位作者 蒋超 杜昕 董建增 马长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的年龄≥60岁的患者,收集患者基线的临床特征、合并症及治疗等信息。采用5条心理健康量表(MHI-5)来评估患者的...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的年龄≥60岁的患者,收集患者基线的临床特征、合并症及治疗等信息。采用5条心理健康量表(MHI-5)来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依据76分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截断值,并分别在术后的第3、6和12个月进行随访获得复发情况、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其他不良事件等信息。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理健康状况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38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其中MHI-5≤76分组58例,MHI-5>76分组180例。随访12个月,共73例(30.7%)患者出现心房颤动复发,MHI-5≤76分组心房颤动复发率明显高于MHI-5>76分组[58.6%(34/58)比21.7%(39/18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因素后,MHI-5≤76分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高显著相关(OR=6.13,95%CI:3.08~12.24,P<0.001)。[结论]在接受导管消融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中,心理健康状况差与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率高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理健康 老年 导管消融 复发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谷慧阳 顾翔 朱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AT)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AF并成功行导管消融术的患者253例,采用掷币法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56例)、美...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AT)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AF并成功行导管消融术的患者253例,采用掷币法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56例)、美托洛尔组(79例)、联合组(79例)、对照组(39例)。比较4组患者治疗AT次数、最长AT心搏次数、平均心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1年平均心率、AT阵数、AT最长心搏次数及Ⅰ、Ⅱ、Ⅲ类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均高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心颗粒组、美托洛尔组、联合组术后1年平均心率、AT阵数、AT最长心搏次数及Ⅰ、Ⅱ、Ⅲ类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均低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术后1年平均心率、AT阵数、AT最长心搏次数及Ⅰ、Ⅱ、Ⅲ类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均低于稳心颗粒组和美托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组、美托洛尔组、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1%vs 13.9%vs 8.9%,P=0.301)。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可用于治疗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AT,可有效降低平均心率,减少AT发生次数、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减少AT最长心搏次数,可能减少术后AF复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动过速 异位房性 导管消融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心电图P波参数P_(d)、P_(max)对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博文 王亦凡 +1 位作者 任园园 张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参数对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RFCA术的70例房颤患者,记录其术前心电图P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P_(d))、P波最大时限(maximum ...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参数对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RFCA术的70例房颤患者,记录其术前心电图P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P_(d))、P波最大时限(maximum P-wave duration,P_(max)),根据预后情况(是否复发)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上述心电图P波参数与房颤患者RFCA术后预后的相关性,并使用ROC曲线分析评价P波参数对房颤患者RFCA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70例房颤患者中,RFCA术后预后不良者30例,预后良好者40例。预后不良组P_(d)、P_(max)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_(d)、P_(max)是影响房颤患者RFCA术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_(d)、P_(max)及其联合指标评估房颤患者RFCA治疗后预后不良风险的AUC值分别为0.751、0.760、0.900。结论心电图P波参数与房颤患者RFCA术预后相关,P_(d)、P_(max)联合检测能提升对其预后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 心电图P波参数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联合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从基础到临床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诗琳 胡和生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导管消融是心房颤动(房颤)节律控制的重要方法。近年,Marshall静脉因其特殊解剖及功能在房颤尤其是持续性房颤的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不断被认识。本文就Marshall静脉和Marshall韧带的解剖学、电生理特征、Marshall静脉消融治疗持续性房... 导管消融是心房颤动(房颤)节律控制的重要方法。近年,Marshall静脉因其特殊解剖及功能在房颤尤其是持续性房颤的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不断被认识。本文就Marshall静脉和Marshall韧带的解剖学、电生理特征、Marshall静脉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机制、潜在的临床问题及未来在联合导管消融治疗中可能的应用方向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Marshall静脉 无水乙醇 化学消融 导管消融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念思琦 赵璐露 华宝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8-1343,共6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近年来,在导管消融等手术的帮助下,部分患者术后可维持窦性心律,达到根治房颤的效果。但目前首次射频消融手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率仍在20%~30%,房...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近年来,在导管消融等手术的帮助下,部分患者术后可维持窦性心律,达到根治房颤的效果。但目前首次射频消融手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率仍在20%~30%,房颤射频消融疗效尚未达到预期。探究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干预,不断改良导管消融术式,这对降低复发风险极为重要。本文就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最新研究进展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心律失常复发 肺静脉隔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