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对胎儿动脉导管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红军 杨小红 陈欣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203-204,共2页
动脉导管是连接肺动脉、主动脉之间的一根管道,是胎儿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通路。新生儿出生后动脉导管在功能上关闭,绝大多数在出生后3个月内在解剖关系上逐渐闭合,成为动脉韧带,如无法闭合,则成为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瘤是临床中一种... 动脉导管是连接肺动脉、主动脉之间的一根管道,是胎儿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通路。新生儿出生后动脉导管在功能上关闭,绝大多数在出生后3个月内在解剖关系上逐渐闭合,成为动脉韧带,如无法闭合,则成为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瘤是临床中一种罕见的心脏畸形,发生率较低,可见于新生儿或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胎儿 动脉导管瘤
下载PDF
彩色超声随访动脉导管未闭并动脉导管瘤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乔向彬 梁红雨 +1 位作者 杜毅力 曹永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938-938,共1页
患者 女,父母身体健康.母亲妊娠期无发热、感染史及接触毒物史。未曾服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等类药物。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胎儿超声心动图 动脉导管瘤
下载PDF
乳溢汤治疗乳腺导管瘤50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烨 杨晨光 魏琳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06-206,共1页
采用自拟乳溢汤(当归、赤芍、柴胡、云苓、白术、瓦楞子、山慈菇、郁金、川楝子、蜈蚣、白花蛇舌草、鹿角霜、生甘草)口服治疗乳腺导管瘤50例,总有效率86%。提示本方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软坚散结、健脾益气的作用。
关键词 乳腺导管瘤 中医药疗法 乳溢汤 软坚药
下载PDF
真皮导管瘤 被引量:2
4
作者 常建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47-747,共1页
组织病理特征图1A、B中真皮内有大小不一的肿瘤细胞团块及条索,大部分肿瘤团块不与表皮相连。瘤细胞大小及形态一致,核呈圆形,细胞无异形性。部分瘤体内可见导管结构。
关键词 导管瘤 真皮
下载PDF
新生儿动脉导管瘤1例尸检报告
5
作者 周英琼 姚铁钧 《华夏医学》 CAS 1993年第1期70-70,74,共2页
患者女,妊娠39W。因胎儿宫内窒息行剖腹产,产1男婴。出生时无呼吸,仅哭1声,经插管吸痰刺激后出现呼吸,但呼吸深慢,16~20次/min,全身冰冷,苍白,肢端口周重度青紫,经抢救无效于出生后2h死亡。尸体解剖结果:身长49cm,体重3.320g。
关键词 动脉导管瘤 新生儿 尸检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新生儿动脉导管瘤超声心动图特征性表现及转归
6
作者 王洋 马宁 +2 位作者 彭伟国 张婧 张海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6期2425-2428,共4页
动脉导管瘤(ductus arteriosus aneurysm,DAA)是一种较罕见的心脏结构异常,发生率低,较于成年人,新生儿发病率更高。动脉导管(ductus arte-riosus,DA)连接于主动脉弓降部和左肺动脉,是胎儿循环的重要部分[1],生后由于呼吸循环的建立、... 动脉导管瘤(ductus arteriosus aneurysm,DAA)是一种较罕见的心脏结构异常,发生率低,较于成年人,新生儿发病率更高。动脉导管(ductus arte-riosus,DA)连接于主动脉弓降部和左肺动脉,是胎儿循环的重要部分[1],生后由于呼吸循环的建立、肺动脉压力迅速下降、动脉导管内氧气含量上升等综合因素影响,DA发生功能性关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发病率 胎儿循环 呼吸循环 肺动脉压力 动脉导管瘤 心脏结构异常 左肺动脉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产前超声对胎儿动脉导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7
作者 潘晓洁 郭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89-89,共1页
探究产前超声对于胎儿动脉导管瘤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选择2014 年12 月至2015 年1 月在我院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瘤2 例。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频率为1-5 MHz 纯净探头进行常规的二级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进行四切面筛查... 探究产前超声对于胎儿动脉导管瘤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选择2014 年12 月至2015 年1 月在我院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瘤2 例。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频率为1-5 MHz 纯净探头进行常规的二级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进行四切面筛查,来观察三血管气管切面,另外再增加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弓切面,从而能够重点观察动脉导管弓切面上的动脉导管的内经和走行。结论: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大小正常,主肺动脉增宽,动脉导管蚯蚓状迂回,且内经明显扩张达到10mm 大于8mm。主肺动脉与肺动脉之间有瘤状结构。主动脉与瘤状结构呈现“V”字形。说明产前超声能够有效诊断出胎儿动脉导管瘤,对于胎儿动脉导管瘤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胎儿动脉导管瘤 诊断鉴别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鉴别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良恶性
8
作者 陆晓宁 牛磊 何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究基于术前CT增强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对评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纳入经病理证实的5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根据病理分级分为高、低危组,收集纳入者术前CT增强图像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 目的 探究基于术前CT增强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对评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纳入经病理证实的5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根据病理分级分为高、低危组,收集纳入者术前CT增强图像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提取图像纹理特征,利用Lasso-Logistic回归进行特征选择,并建立回归预测模型。采用十折交叉验证评估模型,绘制预测ROC曲线。结果 临床及一般影像特征中仅筛选出一个指标即有强化壁结节进入预测模型(OR=5.980,95%CI:1.678~21.311)。于动、静脉期图像分别筛选出2、3个纹理特征,并分别构建了预测模型。临床及常规影像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AUC为0.667,动脉期的纹理模型AUC为0.801,静脉期的纹理模型AUC为0.830,动脉期联合模型的AUC为0.847,静脉期联合模型的AUC为0.859。结论 基于术前CT增强影像组学特征可以更好的鉴别良恶性IPMN,静脉期联合模型鉴别效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 影像组学 鉴别
下载PDF
超声特征列线图模型在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导管内乳头状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9
作者 隆雨卿 吴海燕 +2 位作者 李媛 周星辰 吴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447-452,共6页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临床及超声特征,构建DCIS与IDP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56例(212个)DCIS和158例(238个)IDP的患者资料,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超声诊断DCIS的影响因素,建立诊...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临床及超声特征,构建DCIS与IDP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56例(212个)DCIS和158例(238个)IDP的患者资料,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超声诊断DCIS的影响因素,建立诊断模型,明确各超声征象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病史、结节长径、体积、边缘、后方回声、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阻力指数(RI)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周围导管无异常、后方回声衰减、出现微钙化及RI≥0.70时,倾向于DCIS;结节周围导管为单纯性扩张或乏血供时,倾向于IDP。将这些指标纳入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显示出较高的预测性能、校准和临床价值。结论:超声特征列线图模型可以便捷鉴别DCIS和IDP,当结节周围导管无异常、后方回声衰减、出现微钙化、RI≥0.70时应警惕DCI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 乳腺导管原位癌 导管内乳头状 超声特征 列线图
下载PDF
巨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
10
作者 戴以勒 黄侠鸣 张启瑜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758-759,766,共3页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是一种产生黏液蛋白的胰腺潜在恶性囊性肿瘤,常伴有胰导管扩张,导管内乳头状实性成分,因缺乏卵巢样间质,区别于黏液性囊腺瘤。本研究报告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是一种产生黏液蛋白的胰腺潜在恶性囊性肿瘤,常伴有胰导管扩张,导管内乳头状实性成分,因缺乏卵巢样间质,区别于黏液性囊腺瘤。本研究报告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例巨大的胰腺IPMN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 胰体尾切除术 胰腺病损切除术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乳腺钼靶X线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郭志勇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联合乳腺钼靶X线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DI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疑似DIP患者采取超声造影、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0例疑似DIP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联合乳腺钼靶X线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DI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疑似DIP患者采取超声造影、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0例疑似DIP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阳性检出56例,超声造影阳性检出46例,乳腺钼靶X线检出43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67%、71.67%,联合检查阳性检出55例,阳性检出率91.67%。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对比,超声造影与乳腺钼靶X线比较无差异(P>0.05),联合检查敏感度和准确度则要高于超声造影、乳腺钼靶X线检查(P<0.05)。结论:在DIP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超声造影、乳腺钼靶X线均有着良好优势,但是两者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钼靶X线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
下载PDF
乳腺超声联合乳管镜检查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效果
12
作者 宋方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应用乳腺超声与乳管镜检查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检查的90例疑似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检查、乳管镜检查及乳腺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应用乳腺超声与乳管镜检查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检查的90例疑似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检查、乳管镜检查及乳腺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乳管镜检查及乳腺超声检查单一及联合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效果。结果:乳管镜联合乳腺超声检查乳腺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纤维腺瘤的符合率高于单一的乳管镜、乳腺超声检查(P<0.05);5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病理结果显示恶性11例,良性41例;乳管镜检出恶性17例,良性35例;乳腺超声检出恶性16例,良性36例;联合检查检出恶性11例,良性41例;乳管镜联合乳腺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高于乳管镜、乳腺超声单一检查(P<0.05)。结论: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乳管镜联合乳腺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的乳管镜或乳腺超声检查,且联合检查方式有助于区分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良恶性,对临床明确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超声 乳管镜检查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造影特征及定量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候雪琴 刘怡彬 +1 位作者 李智铭 高军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 通过对比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纤维腺瘤、浸润性导管癌超声造影的不同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22例,及... 目的 通过对比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纤维腺瘤、浸润性导管癌超声造影的不同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22例,及同期病理证实为纤维腺瘤患者32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1例,回顾分析3组病例超声造影的定性及定量指标特征。结果 (1)超声造影定性分析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组超声造影后快速向心性高增强,增强后范围扩大比率高于纤维腺瘤组(P<0.05);导管内乳头状瘤组超声造影后内部充盈缺损,增强后范围扩大,周边汇聚征,向心性增强比率(9.1%、27.3%、4.5%、54.5%)均低于浸润性导管癌组(48.4%、90.3%、48.4%、87.1%),造影剂分布较浸润性导管癌组更均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的上升支斜率(K)及梯度(Grad)均小于浸润性导管癌组,峰值强度(A)高于纤维腺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较好的超声造影特征,超声造影对提高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提供了更多有价值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 浸润性导管 纤维腺
下载PDF
MRI鉴别诊断结节肿块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黎星 肖兰 朱丽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结节肿块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MRI表现和特征,提高MRI对IDP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并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DC的患者31例和术前MRI误诊为乳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DP的患者18例,采用χ^(2)及秩和... 目的探讨结节肿块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MRI表现和特征,提高MRI对IDP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并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DC的患者31例和术前MRI误诊为乳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DP的患者18例,采用χ^(2)及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MRI形态学参数,包括病灶边缘、强化方式、T2WI信号、TIC类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MRI功能学参数,包括ADC值、峰值信号强度、EER(%)、ERmax(%)、TIC斜率、峰值时间。结果两组患者MRI形态学参数中,病灶边缘、TIC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状、强化方式、T_(2)WI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RI功能学参数中,ADC值、峰值信号强度、EER(%)、ERmax(%)、TIC斜率、峰值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规则肿块型IDP与IDC的MRI表现有重叠,病灶的边缘、TIC类型、ADC值、峰值信号强度以及TIC曲线达峰时间、斜率、早期强化率、峰值强化率对二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 浸润性导管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超声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肿块型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15
作者 穆晓伟 原瑞霞 +2 位作者 滑少华 王肖辉 曾庆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7-852,共6页
目的:探讨依据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对肿块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肿块型乳腺DCIS患者185例(185个病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93例(193个病... 目的:探讨依据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对肿块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肿块型乳腺DCIS患者185例(185个病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93例(193个病灶)的病例资料,比较患者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指标的差异,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肿块型乳腺DCIS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结果应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应用10折交叉检验评估该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Hosmer-Lemeshow检验和校准曲线评价该模型的拟合优度和校准度,绘制临床决策曲线评价临床受益。结果:鉴别肿块型乳腺DCIS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影响因素有年龄、结节长径、距乳头距离、钙化、内部血流(P<0.05),依据以上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AUC为0.778(95%CI:0.732~0.824),敏感度80.3%,特异度61.1%,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10折交叉检验显示该模型的平均AUC为0.659,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良好(P=0.231)。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鉴别预测概率与实际病理结果一致性良好(C-index:0.759)。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基于超声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肿块型乳腺DCIS与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良好的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导管原位癌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 列线图
下载PDF
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璐娴 潘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中43例实施传统乳头状瘤病变区段切除... 目的:分析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中43例实施传统乳头状瘤病变区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37例实施乳管镜定位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除标本质量、切除标本直径);比较两组治疗总费用及术前、术后12、24 h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比较随访6个月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长度、切除标本直径均更短,切除标本质量更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均更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治疗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将乳管镜应用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中,可明显缩小手术范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 乳管镜 术后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瘤误诊为肝门胆管癌一例
17
作者 罗凡 牛肖雅 +1 位作者 刘洋 叶辉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s,IPNB)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的导管内生长的肿瘤,由乳头状和绒毛状结构组成,并伴有纤细的纤维血管覆盖,其特点为胆管黏膜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生,目前认为IPNB是一...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s,IPNB)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的导管内生长的肿瘤,由乳头状和绒毛状结构组成,并伴有纤细的纤维血管覆盖,其特点为胆管黏膜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生,目前认为IPNB是一种癌前病变,通常具有高度恶性潜能[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 误诊 肝门胆管癌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小涎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
18
作者 岳晓蕾 曹石 +2 位作者 席晓霞 张淑艳 陈永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152-1153,共2页
患者,女,36岁,半年前发现上腭约“米粒”大小无痛性肿物,伴发痒,未进行任何治疗,后肿物逐渐增大至“蚕豆”大小就诊。查体:患者颌面部对称,上腭右侧可见大小约3.5 cm×3.0 cm的肿物,活动度较差,质地中等硬度,无触压痛,与周围组织界... 患者,女,36岁,半年前发现上腭约“米粒”大小无痛性肿物,伴发痒,未进行任何治疗,后肿物逐渐增大至“蚕豆”大小就诊。查体:患者颌面部对称,上腭右侧可见大小约3.5 cm×3.0 cm的肿物,活动度较差,质地中等硬度,无触压痛,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晰。完善相关检查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腭部病损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不整形组织一块,大小2.0 cm×1.0 cm×0.6 cm,切面灰白灰黄色,质韧,局部呈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 导管内乳头状 病例报道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浆细胞性乳腺炎术前误诊为乳腺癌、导管内乳头状瘤临床分析
19
作者 曹新河 杨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术前误诊为乳腺癌、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术前误诊为乳腺癌、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浆细胞性乳腺炎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均为非哺乳期女性,均以单侧乳腺...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术前误诊为乳腺癌、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术前误诊为乳腺癌、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浆细胞性乳腺炎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均为非哺乳期女性,均以单侧乳腺内肿块、乳腺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伴乳头溢液9例,皮肤局部红肿、皮温升高7例,乳头凹陷5例,乳腺局部压痛5例,可触及同侧腋下淋巴结增大8例。初步诊断为乳腺癌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择期行乳腺病灶切除术治疗,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示浆细胞性乳腺炎。误诊时间5~7 d。遂10例改行乳腺区段切除术,4例改行乳管切除术,术后均一期愈合出院,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发病率低,早期表现常不典型,未行病理学检查前极易误诊。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警惕性,必要时及早行细针穿刺活检,以提高本病术前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误诊 乳腺肿 导管内乳头状 超声检查 乳头溢液 浆细胞浸润 活组织检查 针吸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外科治疗现状及乳腺癌预防的新策略与新思路
20
作者 刘延泽 李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7期165-168,共4页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是一种良性肿瘤,可合并非典型增生,并具有复发、癌变风险,进一步发展为乳腺癌后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就IDP外科治疗及乳腺癌预防性内分泌治疗策略作一综述,为今后IDP诊治及乳腺癌预防提...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是一种良性肿瘤,可合并非典型增生,并具有复发、癌变风险,进一步发展为乳腺癌后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就IDP外科治疗及乳腺癌预防性内分泌治疗策略作一综述,为今后IDP诊治及乳腺癌预防提供思路,对存在风险的IDP及时干预,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 导管内乳头状 乳腺癌 外科治疗 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