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残调整寿命年结合人力资本法估计江苏省缺血性心脏病间接经济负担
1
作者 付蓉 陈磊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5,79,共5页
目的 研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及家庭的间接经济负担。方法 基于江苏省调研数据,利用伤残调整寿命年测算江苏省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人群的间接经济负担,使用人力资本法测算患者家庭的间接经济负担。结果 江苏省缺血性心脏病各年龄段不同性别... 目的 研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及家庭的间接经济负担。方法 基于江苏省调研数据,利用伤残调整寿命年测算江苏省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人群的间接经济负担,使用人力资本法测算患者家庭的间接经济负担。结果 江苏省缺血性心脏病各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人群间接经济负担合计为4048528万元(社会角度);调研样本中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为22526902.53元,平均每户家庭间接经济负担为101017.5元(家庭角度)。结论 青壮年患者群体和农村低收入低劳动力患者群体缺血性心脏病间接经济负担较重,需引起重视。在降低患病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以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间接经济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人力资本法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白内障患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的趋势分析
2
作者 陈文黎 徐依 +2 位作者 姜聪聪 刘子雅 赵静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82-188,共7页
目的:评估1990-2019年以来中国白内障疾病的负担变化趋势。方法:中国白内障相关疾病负担数据来源于大型公共数据库—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利用GBD 2019的公开数据,提取中国白内障疾病负担的有关信息。根据GBD 2019的研究... 目的:评估1990-2019年以来中国白内障疾病的负担变化趋势。方法:中国白内障相关疾病负担数据来源于大型公共数据库—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利用GBD 2019的公开数据,提取中国白内障疾病负担的有关信息。根据GBD 2019的研究结果,对中国白内障患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进行分析。同时,进一步探讨中国及其邻国年龄标准化患病率(ASPR)和年龄标准化伤残调整寿命年(ASDR)的变量特征。结果:1990年至2019年间,我国因白内障致盲和视力丧失患病人数增加223.54%,相应DALYs增加了142.14%。与男性群体相比,女性在过去30年中表现出更高的ASPR和DALYs。同时,65岁至84岁年龄段的人群比其他人更容易患白内障。与周边国家相比,中国ASPR排名从1990年的第9位867.09(95%UI:761.36-975.42)/10万,上升到2019年的第11位991.56(95%UI:861.52-1131.04)/10万;同时ASDR从1990年的第9位65.85(95%UI:46.39-89.41)/10万,上升到2019年的第10位59.16(95%UI:41.70-80.15)/10万。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2019年中国白内障ASDR和ASPR仍保持较低水平。结论:从1990年到2019年,中国因白内障而导致失明和视力丧失的总人群患病率和DALYs呈总体上升趋势,需要加强早期白内障筛查,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和女性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患病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 疾病负担
下载PDF
利用伤残调整寿命年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胃癌的疾病负担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慧 李述刚 +4 位作者 张学飞 闫贻忠 牛强 徐上知 刘园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7期2791-2797,共7页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胃癌的疾病负担,为新疆兵团地区胃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石河子市肿瘤登记处2010-01/2 0 1 1-1 2登记的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计算胃癌粗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伤残...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胃癌的疾病负担,为新疆兵团地区胃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石河子市肿瘤登记处2010-01/2 0 1 1-1 2登记的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计算胃癌粗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 with death,YLLs)、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等指标,评价该地区胃癌的疾病负担.结果:2010-2011年石河子市胃癌粗发病率为19.84/10万,中标率为9.34/10万,世标率为12.83/10万;胃癌粗死亡率为9.66/10万,中标率为4.39/10万,世标率为6.22/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同期该地区胃癌损失DALYs为988.11人年,YLLs为936.79人年,Y L D s为51.32人年.平均每千人DALYs为1.72人年,占全肿瘤DALYs的7.09%.YLLs和YLDs的每千人DALYs分别为1.63人年、0.09人年,分别占胃癌D A LY s的94.77%和5.23%.男性的DALYs、YLLs及每千人DALYs损失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的Y L D s高于男性.不同性别胃癌疾病负担从35岁开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55-74岁年龄组间,胃癌疾病负担最重,超过75岁人群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结论:石河子市胃癌疾病负担主要由死亡损失引起,男性寿命影响大于女性,且对55岁以后人群危害严重,应对相应人群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死亡损失寿命年 伤残损失寿命年
下载PDF
疾病负担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以伤残调整寿命年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文煜 武振宇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7期156-160,共5页
目的 阐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的含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方法 介绍DALY的概念以及具体计算方法,选取某年某地区男性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和死亡资料,进行DALY直接计算法的实证分析。结果 该地区男性该年因缺血性心脏病造成的早... 目的 阐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的含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方法 介绍DALY的概念以及具体计算方法,选取某年某地区男性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和死亡资料,进行DALY直接计算法的实证分析。结果 该地区男性该年因缺血性心脏病造成的早死生命损失年(YLL)为82 991.94人年,伤残寿命损失年(YLD)为9 733.40人年,合计的DALY为92 725.34人年,合计的DALY率为1 230.57人年/10万。结论 DALY作为适应现代健康观而被提出的疾病负担测算指标,综合测算了人群因疾病死亡和伤残对健康造成的损失,值得在公共卫生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应用伤残调整寿命年分析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与危险因素 被引量:26
5
作者 罗丽莎 宇传华 +5 位作者 孟润堂 鲍俊哲 张云权 崔芳芳 张干深 王璐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2-545,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与危险因素的现状及趋势。方法采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3)数据,利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反映我国不同年份、年龄、性别脑卒中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利用地理信息系... 目的分析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与危险因素的现状及趋势。方法采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3)数据,利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反映我国不同年份、年龄、性别脑卒中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制作统计地图反映不同省份的分布情况。结果随着时间推移,我国脑卒中DALY率仍有上升,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群,男性DALY率远高于女性,西藏、贵州等地高于浙江、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高血压、水果摄入不足、高盐饮食,吸烟以及室外PM_(2.5)是前五位脑卒中危险因素。结论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在年龄、性别、地域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急需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减小脑卒中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疾病负担 危险因素 伤残调整寿命年
下载PDF
重庆市糖尿病患病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率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丁贤彬 毛德强 +2 位作者 焦艳 陈莉玲 许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糖尿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为开展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整理中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记录的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死亡个案资料;根据《中国居... 目的·分析重庆市糖尿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为开展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整理中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记录的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死亡个案资料;根据《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工作方案(试行)》,获取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患病率资料。采用SPSS 25.0软件计算重庆市糖尿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患病率、标化患病率、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率、伤残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率、DALY率等指标。结果·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6.20/10万、8.82/10万,女性的糖尿病死亡率高于男性(χ^2=3.99,P=0.045)。2018年重庆市15岁及以上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7.90%,标化患病率为9.25%,男性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女性(χ^2=18.12,P=0.000)。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YLL率、YLD率和DALY率分别为2.99‰、7.44‰与10.43‰,YLL率与YLD率占DALY率的比例分别为28.67%与71.33%。结论·重庆市糖尿病疾病负担较重,死亡率与患病率均较高,YLD率占DALY率超过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患病率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下载PDF
健康寿命年——一个新的测量疾病负担的指标 被引量:19
7
作者 庞琳 许群 金水高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介绍一种新的测量疾病负担的指标——健康寿命率(HeaLY)。我们用此指标对1990~1993年北京MONICA资料进行了重新估算和分析,并将其与几年前WHO和世界银行提出的另一个测量疾病负担的指标DALY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健康寿命年 疾病负担 健康寿命
下载PDF
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测量疾病负担的新指标 被引量:17
8
作者 许群 金水高 张立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34-237,共4页
关键词 失能调整寿命年 疾病负担 新指标
下载PDF
应用伤残调整寿命年测量山东省居民疾病负担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建东 郭晓雷 +6 位作者 李维卡 张吉玉 付振涛 鹿子龙 徐爱强 李卫 王涛 《中国卫生经济》 2007年第8期61-63,共3页
目的:应用伤残调整寿命年测量山东省居民疾病负担,提出该地区主要卫生问题,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东省2000—2005年19个疾病监测点的死因监测资料为基础,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方法计算不同疾病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所... 目的:应用伤残调整寿命年测量山东省居民疾病负担,提出该地区主要卫生问题,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东省2000—2005年19个疾病监测点的死因监测资料为基础,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方法计算不同疾病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所造成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其中,YLDs根据WHO公布的亚太区2002年疾病负担数据进行估算。结果:2000—2005年山东省疾病监测系统居民因为早死和残疾年平均损失149.74个DALYs/千人,其中,76.6%的DALYs损失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致,14.1%由传染性疾病等引起,9.2%因为意外伤害造成;接近1/2(45%)的DALYs损失发生在6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为造成男性居民DALYs损失的首位原因,其次为精神行为疾患、意外伤害、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等,女性居民则以精神行为疾患为DALYs首位原因,其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以循环系统疾病、精神行为疾患和恶性肿瘤为首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造成山东省疾病负担DALYs损失的主要原因,对于精神行为疾患的重要性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发病率资料的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早逝所致寿命损失 残疾所致生命损失
下载PDF
上海市因糖尿病死亡损失寿命年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邱永莉 叶露 +1 位作者 李新建 卢伟 《中国卫生资源》 2006年第4期166-168,共3页
目的:测算上海市糖尿病死亡损失寿命年,为决策者制定糖尿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和全球疾病负担的方法测算糖尿病死亡损失寿命年。结果:2003年糖尿病的死亡率为29.5/10万人,占第5位疾病死亡构成内分泌系统疾病... 目的:测算上海市糖尿病死亡损失寿命年,为决策者制定糖尿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和全球疾病负担的方法测算糖尿病死亡损失寿命年。结果:2003年糖尿病的死亡率为29.5/10万人,占第5位疾病死亡构成内分泌系统疾病的96.4%。对因糖尿病死亡损失寿命年进行了测算结果,经年龄权重和时间贴现后,2003年度糖尿病的死亡损失寿命年是27002年,人均死亡损失寿命年为6.8年。60岁以上患者的死亡损失寿命年占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疾病负担 损失寿命年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质量调整寿命年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英 路荣泽 《临床医药实践》 2006年第12期948-949,共2页
目的:了解矿区老年人质量调整寿命年,评价其健康质量。方法:以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作为老年人残疾的标准,采用寿命表方法计算矿区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采用SF-36效用值计算生活质量指数(IQL)。结果:老年人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 S)明显低... 目的:了解矿区老年人质量调整寿命年,评价其健康质量。方法:以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作为老年人残疾的标准,采用寿命表方法计算矿区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采用SF-36效用值计算生活质量指数(IQL)。结果:老年人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 S)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健康期望寿命(ALE)。QALY S包括生存数量和质量两部分,QALY S更能全面反映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结论:提高中国老年人平均余年的健康质量,不仅需要改善老年医疗保健条件,更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支持和关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期望寿命 日常生活能力 质量调整寿命年
下载PDF
上海市长宁区居民胃癌和结直肠癌伤残调整寿命年的统计分析
12
作者 吴景 张磊 +7 位作者 姜玉 唐丹丹 肖宇轩 张云 李泓澜 赵文穗 夏庆华 项永兵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6,共9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户籍居民胃癌和结直肠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的现况及其变化趋势, 为长宁区胃癌和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2—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肿瘤登记数据, 估算该地居民胃癌和结直肠癌的DALYs、粗DALY率、标...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户籍居民胃癌和结直肠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的现况及其变化趋势, 为长宁区胃癌和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2—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肿瘤登记数据, 估算该地居民胃癌和结直肠癌的DALYs、粗DALY率、标化DALY率等指标, 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计算标化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年均变化百分比(AAPC), 描述其不同阶段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2—2019年长宁区胃癌和结直肠癌的DALYs分别为55 931人年和65 252人年, 粗DALY率分别为512.16/10万和597.51/10万;男性疾病负担高于女性, 胃癌粗DALY率峰值分布在75~79岁组, 结直肠癌粗DALY率峰值分布在85岁以上组。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 2002—2019年长宁区胃癌标化DALY率呈下降趋势(AAPC=-3.86%, P<0.05), 结直肠癌标化DALY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APC=-0.08%, P>0.05), 但结直肠癌标化DALY率在男女性中变化趋势不同, 男性呈上升趋势(AAPC=1.24%, P<0.05), 女性呈下降趋势(AAPC=-1.67%, P<0.05)。结论上海市长宁区居民的胃癌和结直肠癌DALY整体上有所下降, 男性及中老年人群仍是防治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结直肠肿瘤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趋势变化 上海市
原文传递
中国饮用水中砷的分布特征及基于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健康风险评价
13
作者 窦殿程 齐嵘 +2 位作者 肖淑敏 苏高新 郭宇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9,共9页
砷的长期暴露可造成多种器官功能性损伤甚至死亡,掌握其在水中分布特点和潜在风险对防控水源性砷造成人体健康危害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2年已发表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全国尺度范围内系统分析我国饮用水砷污染的地理分布特征,... 砷的长期暴露可造成多种器官功能性损伤甚至死亡,掌握其在水中分布特点和潜在风险对防控水源性砷造成人体健康危害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2年已发表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全国尺度范围内系统分析我国饮用水砷污染的地理分布特征,并以表征疾病负担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为量化指标评价因饮用水中砷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我国饮用水中砷的浓度平均值为(2.88±0.33)μg·L^(-1),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限值(10μg·L^(-1));分布表现为北方高于南方,农村地区高于城市,个别省份(山西、内蒙古和宁夏)仍存在超标现象.饮用水砷造成的健康风险大小整体为1.63×10^(-6)DALYs·(人·a)^(-1),高于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推荐的风险参考水平[1.0×10^(-6)DALYs·(人·a)^(-1)];在六大地理区域风险大小排序为:华北>东北>中南>西北>西南>华东.水砷暴露导致皮肤癌(2905.25 DALYs·a^(-1))和肺癌(1513.96 DALYs·a^(-1))是其产生疾病负担的主要方式(99.4%);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承受了大部分(78.0%)水砷造成的健康损害,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个体健康损失风险更高,是风险防控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As) 饮用水 分布特征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1990-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负担分析及未来10年发病预测
14
作者 王文星 王璐 +3 位作者 邬超 戴江红 蒋红 高发水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5-140,共6页
目的了解1990-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患病、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情况,预测2020-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情况,为评估和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预防治疗政策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 目的了解1990-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患病、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情况,预测2020-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情况,为评估和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预防治疗政策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研究分析1990-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患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寿命损失年(YLL)、伤残寿命损失年(YLD)等情况。采用贝叶斯-时期-队列分析(BAPC)方法,预测2020-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结果相对于1990年,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粗患病率增长35.44%,标化患病率减少27.16%,粗发病率增长38.31%,标化发病率减少28.52%,粗死亡率减少30.59%,标化死亡率减少70.08%。1990-2019年中国人群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YLL率由3281.48/10万降至862.37/10万,YLD率由330.33/10万降至240.40/10万,DALY率由3611.81/10万降至1102.77/10万。2019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ALY率相比于1990年降低66.56%,女性DALY率相比于1990年降低71.87%。2020-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标化发病率预计呈下降趋势,2030年男性标化发病率预计比2020年降低31.97%,女性标化发病率预计比2020年降低27.69%。结论1990-201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中国人口造成的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从患病情况和死亡情况来看,发病及死亡人数较多,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负担仍处于较高水平。同时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标化发病率在下降,但是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进行早筛查、早预防和早治疗,及广泛开展慢阻肺相关知识普及,对于做好COPD疾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疾病负担 发病预测 伤残调整寿命年 贝叶斯-时期-队列分析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成年人归因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研究
15
作者 梁栋 杨成琳 +3 位作者 林晓茹 赵洋 欧阳江 林修全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0-1386,1394,共8页
背景在全球老龄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慢性病患者不断增加,多病共存现象愈加严重。在普遍认知中,心血管疾病与2型糖尿病大多属于老年病,但随着居民生活节奏与饮食等行为方式的改变,很多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现也有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 背景在全球老龄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慢性病患者不断增加,多病共存现象愈加严重。在普遍认知中,心血管疾病与2型糖尿病大多属于老年病,但随着居民生活节奏与饮食等行为方式的改变,很多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现也有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年轻时患糖尿病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率会相对增加。目的探究1990—2019年中国成年人归因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情况,为共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主要采用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和计算获取的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等指标评估我国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3类)归因于糖尿病的疾病负担情况,并对年龄段(25~49岁、50~69岁、≥70岁)及性别进行分层分析,最后对疾病负担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中国25岁及以上人群归因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数从1990年的29.805万例上升到2019年的70.034万例。男性归因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较1990年升高,而女性标化死亡率有所降低,且男性标化死亡率始终高于女性。2019年归因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DALY为1358.585万人年,按年龄划分的死亡率和DALY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标化DALY率下降趋势较男性明显(女性:EAPC=-0.32%,95%CI=-0.49%~-0.11%;男性:EAPC=-0.01%,95%CI=-0.26%~0.29%)。2019年归因于糖尿病的缺血性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患者3个年龄段的死亡率和DALY率较1990年大部分上升,而2019年归因于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3个年龄段的死亡率较1990年下降。1990—2019年心血管疾病中3类心血管疾病归因于糖尿病的标化DALY率占比呈波动性变化,但在2019年归因于糖尿病的3类心血管疾病标化DALY率占比均高于1990年。结论1990—2019年我国成年人归因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DALY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人群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共病风险较大,应注重在糖尿病患者中筛查心血管疾病或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高的个体,重点关注男性、高龄人群以及不良生活习惯较多的年轻人,对其进行早期的健康干预,减少共病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疾病负担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下载PDF
1990—2019年江苏省人群伤害疾病负担及其变化特征
16
作者 韩颖颖 蔡波 +3 位作者 徐红 林玲 李鑫林 周金意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了解1990—2019年江苏省人群伤害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资料,对1990—2019年江苏省人群伤害疾病负担进行分析,使用GBD 2019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对伤害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 目的了解1990—2019年江苏省人群伤害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资料,对1990—2019年江苏省人群伤害疾病负担进行分析,使用GBD 2019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对伤害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进行标化,应用Joinpoint 4.9.1.0软件计算年度平均变化百分比(AAPC),应用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PAF)估计归因于职业性风险、饮酒和低骨密度所致伤害的疾病负担变化情况。结果2019年,江苏省全人群伤害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分别为7688.1/10万(95%UI:7141.0/10万~8287.0/10万)、40.0/10万(95%UI:28.8/10万~49.8/10万)和2135.3/10万(95%UI:1788.2/10万~2502.5/10万),男性伤害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均高于女性。1990—2019年,伤害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APC=0.41%,t=7.82,P<0.05),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为-1.89%和-2.19%,t值为-20.23和-23.16,P值均<0.05),伤害归因于职业性危害的PAF呈下降趋势(AAPC=-1.28%,t=-8.91,P<0.05),归因于饮酒和低骨密度的PAF呈上升趋势(AAPC为1.88%和2.46%,t值为16.73和30.69,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人群伤害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男性伤害疾病负担高于女性,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减少酒精使用、预防职业性危害和低骨密度预防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江苏省
下载PDF
2002—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肝癌伤残调整寿命年的趋势分析
17
作者 吴景 姜玉 +7 位作者 毕京浩 周晓慧 张云 张磊 谭玉婷 夏庆华 赵文穗 项永兵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3-690,共8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居民肝癌的伤残调整寿命年及其变化趋势,为肝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2—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肿瘤登记数据,估算该地区居民肝癌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iv...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居民肝癌的伤残调整寿命年及其变化趋势,为肝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2—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肿瘤登记数据,估算该地区居民肝癌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用于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02—2019年长宁区肝癌的DALYs、YLLs、YLDs分别为50080人年、48165人年和1915人年。早死是长宁区肝癌负担的主要原因。DALY、YLL、YLD粗率分别为458.58/10万、441.05/10万和17.54/10万。45岁及以上疾病负担占所有DALYs的90.6%,主要集中在45~69岁,男性疾病负担大于女性。男女合计标化DALY率(AAPC=-4.18%,P<0.05)和标化YLL率(AAPC=-4.36%,P<0.05)整体呈下降趋势,标化YLD率(AAPC=0.46%,P>0.05)保持稳定,且不同性别的变化趋势与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上海市长宁区肝癌的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重点防治对象主要是男性和中老年人群,仍需加强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进一步降低该地区的肝癌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趋势变化 肿瘤登记 上海
原文传递
1990-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疾病负担及发病预测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继 张垚 +2 位作者 马腾 田昕彤 赵英强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44,252,共13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病,且仍是我国乃至全球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目的探讨1990—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情况,预测2020—205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相关防治策略的制订...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病,且仍是我国乃至全球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目的探讨1990—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情况,预测2020—205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相关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数据库,提取1990—2019年中国及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使用基于GBD 2019数据库可公开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以及对应的年龄标准化(简称标化)率来量化心血管疾病的疾病流行情况,使用伤残损失寿命年(YLD)、早死损失寿命年(YLL)、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量化疾病负担情况,构建ARIMA模型预测2020—205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1990—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增长了93.75%、99.75%、57.39%。女性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患病率均高于男性,标化死亡率低于男性(P<0.05)。从2019年数据上看,中国心血管疾病总体发病率随着年龄升高呈上升趋势,在9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最高值。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趋势与总体趋势相似,但略有差异。总体患病率随着年龄升高呈上升趋势,女性高于男性。在45岁以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男性的死亡率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女性。1990—2019年男性YLL率、YLD率、DALY率增长了36.99%、102.42%、40.78%,女性增长了2.79%、107.13%、11.50%。从2019年数据来看,中国总人群心血管疾病的YLL率、YLD率、DALY率总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尚无拐点出现。男性YLL率、DALY率随人口老龄化进展逐渐升高并远高过女性,女性YLD率在55~59岁年龄组后逐渐升高并远高过男性。1990—2019年,全球心血管疾病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患病率及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中国的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仍有所增加,标化死亡率虽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全球范围。从全球整体水平上看,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标化YLL率、标化DALY率虽同全球一样呈下降趋势,但2000年以后中国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高于全球整体水平,且标化YLD率逐年增加。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吸烟、吸二手烟、饮酒、体力活动少、高空腹血糖、高收缩压、高BMI、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肾功能不全。从中国及全球相关数据来看,高收缩压(高血压)依然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且死亡人数逐年增加。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脂血症)是全球及近年来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第二因素。2020—205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标化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心血管疾病的标化发病率将达到663.618/10万。结论1990—2019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较重,在未来50年尚无拐点出现,疾病流行及负担情况均高于全球范围。预计到2050年心血管疾病的标化发病率将达到663.618/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危险因素 预测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痛风疾病负担趋势及未来十年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珈文 冯天元 +3 位作者 周志衡 李子悦 颜丹虹 林凯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2,共8页
背景痛风是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之一,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但目前针对我国痛风疾病负担趋势分析与预测的相关研究有限。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痛风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10年痛风的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标化... 背景痛风是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之一,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但目前针对我国痛风疾病负担趋势分析与预测的相关研究有限。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痛风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10年痛风的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方法提取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9有关中国痛风DALYs、发病情况和患病情况等疾病负担指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标化DALYs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对2020—2029年的标化DALYs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进行预测。结果1990—2019年,中国痛风DALYs从187436人年增至510485人年,增长了172.35%,发病人数从1181969例增至3041329例,增长了157.31%,患病人数从5864143例增至16161325例,增长了175.60%(对应的标化率分别增长了28.45%、25.92%和28.63%)。Joinpoint回归结果显示,1990—2019年,标化DALYs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0.9%、0.8%、0.9%,P<0.05)。痛风疾病负担具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男性疾病负担高于女性,标化DALYs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男女性别比范围分别为3.23~3.51、3.14~3.40和3.17~3.42。女性各指标年龄高峰总体比男性延后,女性在45岁之后疾病负担开始加重,男女性疾病负担均在90岁之后再次增加。ARIMA模型结果显示,预计到2029年,因痛风造成的标化DALYs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下降0.33%和0.45%,标化患病率上升0.71%。结论1990—2019年中国痛风疾病负担增长趋势明显,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且出现年轻化趋势。预计到2029年,因痛风造成的标化患病率略有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发病率 患病率 疾病负担 趋势分析 ARIMA模型 伤残调整寿命年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体质指数的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分析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子悦 方珈文 林凯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6-1133,1148,共9页
背景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位居全球首位。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威胁人们健康水平,给我国人民群众带来沉重负担。随着肥胖患病率不断上升,预计糖尿病疾病负担将持续上升,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目的描述... 背景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位居全球首位。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威胁人们健康水平,给我国人民群众带来沉重负担。随着肥胖患病率不断上升,预计糖尿病疾病负担将持续上升,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目的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预测2020—2024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状况,旨在为中国2型糖尿病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5月,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中提取1990—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DALYs率、标化DALYs率、死亡人数、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等疾病负担指标的数据,采用联结点回归模型通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其变化趋势。基于1990—2016年数据(训练集),构建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DALYs率和死亡率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利用2017—2019年数据(测试集)进行模型评价。用预测值与实际值得到的相对误差、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误差(MASE)及均方根误差(RMSE)判断模型预测效果,选择最佳模型预测2020—2024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结果1990—2019年:疾病负担整体呈上升趋势(标化DALYs率AAPC=2.85%,标化死亡率AAPC=2.32%,均P<0.05),标化DALYs率从80.21/10万增至181.54/10万,标化死亡率从1.25/10万增至2.39/10万;男性和女性的标化DALYs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与1990年相比,2019年男性标化DALYs率增长了173%,女性增长了89%,男性标化死亡率增长了146%,女性增长了58%;DALYs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明显增加,DALYs率在30岁后迅速增加,高峰基本维持在65~69岁(1990年337.47/10万,2019年711.09/10万)和70~74岁年龄组(1990年323.64/10万,2019年730.47/10万),人群死亡率在45岁后迅速增加,高峰维持在95岁以上(1990年12.78/10万,2019年33.29/10万);与全球相比,我国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的DALYs率和死亡率整体增速均较高。在1990—2019年中均有4个时间拐点,标化DALYs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在2000—2004年和1996—2004年增速最快。经ARIMA模型预测得到2020—2024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标化DALYs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到2024年分别达到205.142/10万(95%CI=189.775/10万~220.508/10万)和2.621/10万(95%CI=2.343/10万~2.900/10万)。结论我国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的疾病负担总体呈上升趋势,表现为由伤残导致的疾病负担与死亡人数升高,且增速高于全球。我国男性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的疾病负担逐渐高于女性,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的DALYs率和死亡率有年轻化趋势,ARIMA模型显示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的疾病负担预计将持续上升。为减轻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应该对重点人群(男性、中老年人群)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可以通过提倡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加强体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人体质量指数 超重 疾病负担 联结点回归模型 ARIMA模型 预测 伤残调整寿命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