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射电暴观测数据干扰缓解方法研究
1
作者 刘艳玲 陈卯蒸 +3 位作者 袁建平 李健 闫浩 翟楠楠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从海量的天文观测数据中快速搜寻罕见的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FRB)事件,干扰缓解是其中一项关键而具有挑战的工作.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会淹没真实的天文事件,还会导致搜寻管线输出大量的假阳性候选体.由... 从海量的天文观测数据中快速搜寻罕见的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FRB)事件,干扰缓解是其中一项关键而具有挑战的工作.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会淹没真实的天文事件,还会导致搜寻管线输出大量的假阳性候选体.由于干扰来源及其种类的复杂性,目前并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降低干扰对FRB观测搜寻的影响,分析和研究了南山26m射电望远镜L波段观测数据中的干扰情况,针对主要的窄带干扰和宽带干扰建立了3层次的干扰缓解处理流程,从而有效缓解了观测数据的干扰污染情况.将该流程嵌入到FRB色散动态谱搜寻(Dispersed Dynamic Spectra Search,DDSS)管线中,实验结果表明,搜寻管线的检测率和检测精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该方法为FRB观测数据干扰缓解处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连续谱:暂现源 射频干扰 方法:数据分析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执行框架的低频射电干涉阵列成像管线优化
2
作者 韦耀杰 符杰林 劳保强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12,共14页
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项目是建设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的国际合作项目,其灵敏度和测量速度将比当前所有的射电望远镜都要高出一个数量级.连续谱巡天是SKA的主要观测模式之一,基于连续谱成像建立巡天区域的标准星图,... 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项目是建设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的国际合作项目,其灵敏度和测量速度将比当前所有的射电望远镜都要高出一个数量级.连续谱巡天是SKA的主要观测模式之一,基于连续谱成像建立巡天区域的标准星图,将能为后续天文科学研究奠定重要基础.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全天默奇森宽场阵列拓展巡天(GaLactic and Extragalactic All-sky Murchison Widefield Array survey eXtended,GLEAM-X)是2018--2020年利用SKA先导望远镜默奇森宽场阵列(Murchison Wide-field Array,MWA)二期拓展阵列开展的新的射电连续谱巡天项目,观测期间积累了大量的低频巡天观测数据.海量观测数据的自动化、大批量处理是SKA望远镜项目所面临的的最大挑战和难题之一,基于分布式执行框架的成像管线优化经验将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处理问题.详细介绍了GLEAM-X成像管线并对其进行整合和改进,在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机(China SKA Regional Centre Prototype,CSRC-P)上实现了多条管线并行处理,使用GLEAM-X观测数据验证成像管线系统的部署和测试其正确性.随后为了优化管线提高处理效率,使用数据激活流图形引擎(Data Activated Liu Graph Engine,DALiuGE),将成像管线集成入DALiuGE执行框架中实现了管线的自动化分布式并行处理.通过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表明,基于DALiuGE执行框架进行优化的成像管线相较于传统的并行方式具有更好的性能优势、更灵活的适配性和可扩展性,可支持未来SKA第一阶段试运行期间的大规模连续谱成像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干涉仪 方法:观测 技术:干涉测量 技术:图像处理 射电连续谱:普通
下载PDF
大样本“变脸”活动星系核多频射电巡天观测结果的统计研究
3
作者 吴烨 杨军 孙晓辉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9,共19页
光学波段的“变脸”AGN (changing-look Active Galactic Nucleus, CL AGN)是光谱类型发生变化AGN的统称.近年来,越来越多观测证据表明这类现象与中央超大质量黑洞吸积活动有关.而黑洞吸积率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喷流的增强或者减弱,进而导... 光学波段的“变脸”AGN (changing-look Active Galactic Nucleus, CL AGN)是光谱类型发生变化AGN的统称.近年来,越来越多观测证据表明这类现象与中央超大质量黑洞吸积活动有关.而黑洞吸积率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喷流的增强或者减弱,进而导致射电波段观测性质的变化.在已发表的文献中,收集了74个光学波段证认的“变脸”AGN、90个“变脸”AGN的候选体.基于这个目前最大并且选源方式多样化的非完备样本,探讨了“变脸”AGN在射电波段的观测性质.从澳大利亚平方公里阵先导设备(Australian 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 Pathfinder, ASKAP)和美国甚大阵甚大阵(Very Large Array, VLA)的4大射电巡天观测中,发现了51个“变脸”AGN (含21个候选体)在0.9–3 GHz存在射电波段的对应体,样本的射电探测率约为41%,与一般AGN的射电探测率无显著区别.此外,分析了这些源的射电谱指数,发现在1.4 GHz和3 GHz频段“变脸”AGN相对于一般射电源有较平的射电谱.该统计结果或可解释为“变脸”AGN存在一些较年轻并且在毫角秒尺度上结构致密的射电喷流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活动 星系:喷流 星系:赛弗特 星系:统计 射电连续谱:星系
下载PDF
射电类星体黑洞质量和射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熊定荣 张雄 +3 位作者 郑永刚 黄邦蓉 毛李胜 刘文广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9-381,共13页
收集了117个类星体(20个射电宁静类星体和97个射电噪类星体)的红移、热光度、H_β发射线宽度、5 100 A的单色光度、射电噪度.利用反响映射法计算了样本的黑洞质量和爱丁顿比,利用总的5 GHz流量密度计算出射电光度.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 收集了117个类星体(20个射电宁静类星体和97个射电噪类星体)的红移、热光度、H_β发射线宽度、5 100 A的单色光度、射电噪度.利用反响映射法计算了样本的黑洞质量和爱丁顿比,利用总的5 GHz流量密度计算出射电光度.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得到的结论如下:(1)射电宁静类星体的黑洞质量和热光度、射电噪度、射电光度之间具有弱相关性,而射电噪类星体黑洞质量和热光度、射电噪度、射电光度之间具有强相关性;(2)射电宁静类星体热光度和射电光度、5 100 A的单色光度之间具有弱的相关性,而射电噪类星体热光度和射电光度、5 100 A的单色光度之间具有强的相关性;(3)射电宁静和射电噪类星体的黑洞质量、发射线宽度和爱丁顿比分布有差异.基于这些结果得到:射电宁静和射电噪类星体发射线宽度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它们黑洞质量不同的原因;射电宁静和射电噪类星体本质的不同是由于内秉物理性质的不同造成的;黑洞质量、黑洞自旋、爱丁顿比和寄主星系形态是解释射电噪度起源和双峰状分布的重要参量;射电喷流和盘的吸积率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活动 类星体 普通 黑洞物理 射电连续谱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快速射电暴候选体分类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艳玲 陈卯蒸 +2 位作者 李健 闫浩 袁建平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114,共10页
针对目前从海量的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FRB)候选体中人工筛选FRB事件难以为继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FRB候选体分类方法.首先,通过真实的观测数据和仿真FRB组成训练和测试样本... 针对目前从海量的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FRB)候选体中人工筛选FRB事件难以为继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FRB候选体分类方法.首先,通过真实的观测数据和仿真FRB组成训练和测试样本集.其次,建立了二输入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测试和优化,获取FRB候选体分类器.最后,利用来自脉冲星的单脉冲数据对该分类器的有效性和性能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从大量候选体中准确识别出单脉冲事件,极大地提高了FRB候选体的处理速率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连续谱:暂现源 方法:数据分析 方法:分类
下载PDF
光学选射电噪类星体的射电性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江华 袁启荣 +1 位作者 朱宗宏 何香涛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0-437,共8页
对类星体进行多波段的观测和研究,是了解类星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LBQS类星体是目前公认较为完备的一个光学选类星体样本,利用此样本与最新的485GHz全天射电源表进行了交叉证认,共找到了34个类星体的对应射电源.计算证明,这34个... 对类星体进行多波段的观测和研究,是了解类星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LBQS类星体是目前公认较为完备的一个光学选类星体样本,利用此样本与最新的485GHz全天射电源表进行了交叉证认,共找到了34个类星体的对应射电源.计算证明,这34个类星体都是射电噪的类星体.所得研究结果表明,射电噪类星体的射电光度与光学光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星体 射电连续谱 星系 射电性质
下载PDF
银道面HII区复合体G18.2-0.3的射电及红外发射
7
作者 孙锦 吴月芳 +2 位作者 梁世光 黄心泳 季德盛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3-361,共9页
本文作者用上海天文台的25米天线和12.2GHz的接收系统,对银道面附近的一个HII区复合体G18.2—0.3进行了射电连续谱观测.采用沿源运动轨迹,对观测曲线进行多子源模型拟合的方法,将该复合体中的6个子源从延展的... 本文作者用上海天文台的25米天线和12.2GHz的接收系统,对银道面附近的一个HII区复合体G18.2—0.3进行了射电连续谱观测.采用沿源运动轨迹,对观测曲线进行多子源模型拟合的方法,将该复合体中的6个子源从延展的HII区辐射中分离了出来,并导出了每个子源在12.2GHz频率上的流量和角大小.结合外台站在2695MHz,4750MHz和10.55GHz上的流量还得到了这些子源的辐射频谱.分析表明它们具有热辐射性质.对具有射电复合线(H76α)资料和角尺度的4个子源导出了它们的电子密度在(1—3)×102cm-3间.此外通过对G18.2—0.3复合体子源IRAS资料的分析和模型拟合还得到了每个子源周围冷尘埃的等效黑体温度.其中4个子源并具有IRAS-LRS资料.分析它们得到了与该HII区成协尘埃的性质.根据5个子源的IRAS流量、频带以及色改正因子又求出了这些子源在1—500μm间的总红外光度在2×104—105L间.它表明与G18.2—0.3中各子源成协的新形成星是一些大质量的OB型星,它们在同一个延展HII区中如此密集证明了大质量星“致密—堆积”形成模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I区 射电连续谱 红外发射 银道面
下载PDF
QSO J0607-085射电波段准周期光变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刘怡 樊军辉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使用了针对非均匀采样时间序列优化的小波变换方法,对密歇根大学射电天文台(UMRAO:the Univerity of Michigan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u)在3波段(4.8GHz,8GHz和4.5GHz)上所获得的类星体QSOJ0607—085的射电光变数据进行了... 使用了针对非均匀采样时间序列优化的小波变换方法,对密歇根大学射电天文台(UMRAO:the Univerity of Michigan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u)在3波段(4.8GHz,8GHz和4.5GHz)上所获得的类星体QSOJ0607—085的射电光变数据进行了分析,获取了时标约为6.51~7.34a的准周期信号,以及0.034aa^-1的周期变化率和0.03mJysHz^-1a^-1的幅度变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Blazar天体-射电连续谱 方法 数据分析
下载PDF
银道面HⅡ区复合体G18.2—0.3的射电及红外发射
9
作者 孙锦 吴月芳 +2 位作者 梁世光 黄心永 季德盛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1995年第16期249-250,共2页
使用上海天文台的25米天线和12.ZGHZ的接收系统,对银道面附近的一个H江区复合本G18.2-O.3进行了射电连续谱观测。采用沿源运动轨迹,对观测曲线进行多子源模型拟合南方法将该复合体中的6个子源从延展的HⅡ区辐射中离了出来,并导... 使用上海天文台的25米天线和12.ZGHZ的接收系统,对银道面附近的一个H江区复合本G18.2-O.3进行了射电连续谱观测。采用沿源运动轨迹,对观测曲线进行多子源模型拟合南方法将该复合体中的6个子源从延展的HⅡ区辐射中离了出来,并导出了每个子源在12.2GHz频率上的流量和角大小。结合国外台站在2695MHZ、475OMHZ和10.55GHZ上的流量还得到了这些子源的辐射频谱分析表明它们具有热辐射性质。对具有射电复合线(H;76)资料和角尺度的4个子源导出了它们的电子密度在门一引XIOzcm‘间。此外通过对GIS.2—O.3复合体子源IRAS资料的对权和模型拟合还得到了每个子源周围冷尘埃的等效黑体温度。其中4个子源并具有IRAS一LRS资料。分析它们得到了该HI区成协尘埃的性质。根据5个子源的IRAS流量、频带以及色改正因子又求出了这些子源在1—SOOPm间的总红外光度在ZXIO‘一ic5间。它表明与G18.2—O.3中各子源成协的新形成星是一些大质量的OB型星,它们在同一个延展H正区中如此密集证明了大质量星“致密一堆积”形成模式的会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道面 VLBI观测 红外辐射 射电连续谱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HⅡ区复合体
下载PDF
低频射电望远镜阵列宽视场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劳保强 安涛 +2 位作者 陈骁 伍筱聪 陆扬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29,共22页
低频射电望远镜阵列宽视场成像正面临着一系列难点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非共面基线效应.它的存在使得忽略w项将导致最终图像出现畸变,且随着视场的增大而加重.综述并剖析了几种w项改正算法及其技术原理,并分析了它们的计算成本和计... 低频射电望远镜阵列宽视场成像正面临着一系列难点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非共面基线效应.它的存在使得忽略w项将导致最终图像出现畸变,且随着视场的增大而加重.综述并剖析了几种w项改正算法及其技术原理,并分析了它们的计算成本和计算复杂度,进而分析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平方公里阵(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射电望远镜第1阶段低频阵列为研究对象,选取faceting和w-projection成像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与传统的二维傅立叶变换成像算法进行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成像质量和正确性,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在宽视场成像方面均明显优于二维傅立叶变换方法.还具体分析了分面(facet)的数目对faceting成像质量和运行时间的影响,以及w步数对w-projection成像质量和运行时间的影响,表明facet数目和w步数的选择必须合理.最后,分析了数据量大小对这两种成像算法运行时间的影响,表明这两种算法在进行海量数据处理前,需要作算法优化改进.研究结果为后续进一步综合分析宽视场成像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实用性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干涉仪 方法:观测 技术:干涉测量 技术:图像处理 射电连续谱:普通
下载PDF
星系团PKS0745-191中射电气体对X射线气体的加热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飞 陈勇 +3 位作者 吴枚 卢方军 宋黎明 贾淑梅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31,共12页
对星系团中相对论性粒子的能量演化做了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联合分析Chandra卫星数据和VLA射电观测结果,计算了星系团PKS0745-191中高能射电气体对X射线气体的加热作用,发现在射电气体幂律谱能量下限为0.001erg时,射电气体对X射线气体... 对星系团中相对论性粒子的能量演化做了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联合分析Chandra卫星数据和VLA射电观测结果,计算了星系团PKS0745-191中高能射电气体对X射线气体的加热作用,发现在射电气体幂律谱能量下限为0.001erg时,射电气体对X射线气体的加热不足以补充X射线气体的辐射能损。然后在计算研究了不同能量下限时射电气体对X射线气体的加热作用,并估计了射电气体的能量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团 射电连续谱 X射电气体 加热作用
下载PDF
星系团PKS 0745-191中射电气体与X射线气体的相互作用
12
作者 向飞 陈勇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30,共12页
利用星系团PKS 0745—191中心区域的Chandra数据,研究了在中心星系的西边且沿着射电结构而分布的一团明亮X射线气体的性质,发现这团气体是低温而高密的;另由射电观测计算发现射电气体在中心星系的西边压强梯度要大于东边,这说明那团 X... 利用星系团PKS 0745—191中心区域的Chandra数据,研究了在中心星系的西边且沿着射电结构而分布的一团明亮X射线气体的性质,发现这团气体是低温而高密的;另由射电观测计算发现射电气体在中心星系的西边压强梯度要大于东边,这说明那团 X射线冷气体与射电气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该冷气体可能是由射电浮力泡从中心星系带出;或者是外围冷气体受到了射电气体的支撑及扰动而形成.进一步,假设气体处在压强重力平衡状态,计算了中心区域的X射线气体的体积占有率为b=0.69±0.28,并且讨论了射电气体所包含的相对论性粒子的性质以及射电气体膨胀对冷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星系团 PKS 0745—191 X射线 星系 射电连续谱
下载PDF
超新星遗迹G1.9+0.3射电流量密度的时间演化
13
作者 陈欣 孙晓辉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共5页
对年轻超新星遗迹的射电观测有助于理解超新星遗迹的早期演化.选取银河系最年轻的超新星遗迹G1.9+0.3进行了研究.收集了已有的射电流量密度测量,转化到同一频率,从而获得了G1.9+0.3的流量密度在过去近50 yr的演化.发现流量密度在2008年... 对年轻超新星遗迹的射电观测有助于理解超新星遗迹的早期演化.选取银河系最年轻的超新星遗迹G1.9+0.3进行了研究.收集了已有的射电流量密度测量,转化到同一频率,从而获得了G1.9+0.3的流量密度在过去近50 yr的演化.发现流量密度在2008年之前几乎一直在增加,随后开始减小,流量密度达到峰值的年龄约为150-155 yr.流量密度的增加可能由磁场放大或者粒子加速效率提高产生的高能电子增多导致.根据流量密度到达峰值的年龄,结合前人的数值模拟,讨论了超新星抛射物的质量和超新星爆发释放的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超新星遗迹 射电连续谱:星际介质 辐射机制:非热 激波 粒子加速
下载PDF
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时期低频全天总功率探测实验现状
14
作者 张雪莹 郭铨 +3 位作者 郑倩 陕欢源 黄滟 顾俊骅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10,共15页
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时期探测是目前宇宙学最前沿科学研究方向之一.对这一时期的直接探测只能依赖于观测来自这一时期红移后的中性氢21 cm信号,其3种主要探测方式之一是21 cm信号全天总功率测量.在此回顾已有和正在计划中的探测宇宙黎明和... 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时期探测是目前宇宙学最前沿科学研究方向之一.对这一时期的直接探测只能依赖于观测来自这一时期红移后的中性氢21 cm信号,其3种主要探测方式之一是21 cm信号全天总功率测量.在此回顾已有和正在计划中的探测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时期的低频全天总功率测量实验及其进展,包括地面射电望远镜如BIGHORNS1、EDGES2、LACE3、LEDA4、MIST5、REACH6、SARAS73、SCI-HI8、PRIZM9以及空间低频总功率相关实验如DARE10、DAPPER11、FARSIDE12、鸿蒙计划.其中,EDGES实验是目前唯一声称观测到疑似宇宙黎明信号的实验,然而其实验结果与标准宇宙学模型(ΛCold Dark Matter,ΛCDM)有不符之处.如果该探测结果被证实,那么这将是人类第1次探测到宇宙黎明和再电离信号,从而填补宇宙演化历史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学:观测 射电连续谱 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时期探测 总功率测量
下载PDF
BL Lac天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军辉 谢光中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5-205,共11页
在本文中对BLLac天体观测性质及相关理论,多波段相关性,偏振度,宁静问题,发射线问题,超光速现象及γ辐射等作了一定的综述。
关键词 BLLac 射电连续谱 星系 Γ射线
下载PDF
不同质量比并合对黑洞自旋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金金 杜璞 王建民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研究了在仅有并合时黑洞自旋的演化分布。利用了后牛顿近似处理并合后的角动量问题,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的并合影响。结果表明主并合不能使黑洞自旋分布稳定,而小并合可使黑洞自旋平稳地降低。当取并合质量比为幂指数形式... 研究了在仅有并合时黑洞自旋的演化分布。利用了后牛顿近似处理并合后的角动量问题,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的并合影响。结果表明主并合不能使黑洞自旋分布稳定,而小并合可使黑洞自旋平稳地降低。当取并合质量比为幂指数形式时黑洞自旋分布可以稳定在一个小自旋占绝对份额的水平,同时,也讨论了射电强活动星系核和黑洞自旋在不同假设下的关系。最后计算并给出了射电噪度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物理 射电连续谱 星系
下载PDF
uv-faceting成像并行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劳保强 安涛 +1 位作者 于昂 郭绍光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40,共16页
uv-faceting成像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大视场成像技术之一,将被考虑应用于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第1阶段(简称SKA1)低频阵列的数据处理当中.由于SKA1产生的原始数据规模空前巨大,直接使用uv-faceting成像进行数据处理... uv-faceting成像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大视场成像技术之一,将被考虑应用于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第1阶段(简称SKA1)低频阵列的数据处理当中.由于SKA1产生的原始数据规模空前巨大,直接使用uv-faceting成像进行数据处理效率将会非常低.为此,提出了基于MPI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OpenMP (Open MultiProcessing)的uv-faceting成像算法和基于MPI+CUDA (Compute Uni?ed Device Architecture)的uv-facteing成像算法,对该算法中最耗时的数据读取和栅格化(gridding)这两个步骤进行并行优化.验证性结果显示提出的两种算法得到的结果与当前主流的数据处理软件(Common Astronomy Software Applications, CASA)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表明提出的两种算法基本正确.对准确率和总运行时间的分析表明,无论在正确率还是运行速度上MPI+CUDA的方法比MPI+OpenMP的方法更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有效且具有一定的可拓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干涉仪 方法:观测 技术:干涉测量 技术:图像处理 射电连续谱:普通
下载PDF
致密陡谱源1150+497的VLBI偏振性质
18
作者 齐经武 张海燕 南仁东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0,共6页
利用美国甚长基线干涉阵对致密陡谱源1150+497进行双波段全偏振观测,获得该源在5GHz和8GHz波段的偏振流量和偏振矢量分布结果,发现该源偏振主要集中在核心处,并通过对三个频率偏振角的拟合,首次获得了源1150+497毫角秒尺度的旋转量约为6... 利用美国甚长基线干涉阵对致密陡谱源1150+497进行双波段全偏振观测,获得该源在5GHz和8GHz波段的偏振流量和偏振矢量分布结果,发现该源偏振主要集中在核心处,并通过对三个频率偏振角的拟合,首次获得了源1150+497毫角秒尺度的旋转量约为66 rad/m^2.移去旋转量后,获得该源毫角秒尺度的内禀磁场分布,显示磁场矢量与喷流方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喷流 射电连续谱 星系 物理数据与过程 偏振
下载PDF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样本外向流的高灵敏度搜寻
19
作者 孙燕 徐烨 杨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05,共9页
对13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样本进行了SiO(2-1)、CH_3OH(2-1)和C^(34)S(2-1)热线的观测.在9个分子云核中,3条热线同时被探测到.这9个SiO探测中,有3个是新探测到的且它们强度都相对较弱.所有探测到的谱线都有较明显的线翼,这可能是外向流出... 对13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样本进行了SiO(2-1)、CH_3OH(2-1)和C^(34)S(2-1)热线的观测.在9个分子云核中,3条热线同时被探测到.这9个SiO探测中,有3个是新探测到的且它们强度都相对较弱.所有探测到的谱线都有较明显的线翼,这可能是外向流出现的证据.SiO谱线的线宽最宽,这也更进一步表明SiO辐射可能是来自高速的外向流,即更靠近外向流的激发源.估算了各分子谱线的旋转温度,柱密度和相对元素丰度.结果表明SiO和CH_3OH元素丰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77,但是SiO和C^(34)S元素丰度之间却没有任何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 形成 射电连续谱线 星际介质 星际介质 丰度
下载PDF
致密陡谱源3C43、3C48和3C454的VLBI研究
20
作者 齐经武 张海燕 南仁东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0-375,共6页
利用美国甚长基线阵对3个致密陡谱源3C43、3C48和3C454进行中心频率1.6GHz的观测,获得总流量图和各个子源的结构等信息.对比已有的数据,分析源3C43和3C454的流量变化和各个子源的位置移动,发现3C43的总流量、各子源流量、各子源的相对... 利用美国甚长基线阵对3个致密陡谱源3C43、3C48和3C454进行中心频率1.6GHz的观测,获得总流量图和各个子源的结构等信息.对比已有的数据,分析源3C43和3C454的流量变化和各个子源的位置移动,发现3C43的总流量、各子源流量、各子源的相对位置在14年内比较稳定;3C454的总流量和各子源流量也比较稳定,但两个子源相对核心的偏离速度分别是光速的21.6和17.7倍,存在明显的视超光速现象.同时通过对L波段4个频率的总流量结果进行谱指数拟合,获得源3C43和3C454的谱指数分别是0.63和0.86,符合致密陡谱源谱指数α≥0.5的定义,也与已有的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喷流 射电连续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