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压力监测技术高功率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效果
1
作者 张雪莲 安佰富 +5 位作者 崔文章 张广成 邹艳惠 刘宗武 白玫 王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压力监测技术采用高功率短时程(HPSD)射频消融模式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行低功率长时程(LPLD)模式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HPSD模式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60例为研究组。两组均采用损伤指数(LSI)控制... 目的探讨应用压力监测技术采用高功率短时程(HPSD)射频消融模式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行低功率长时程(LPLD)模式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HPSD模式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60例为研究组。两组均采用损伤指数(LSI)控制每个消融点终点,前壁和底部LSI 4.5~5.5,后壁和顶部LSI 4.0~4.5,观察两组双侧肺静脉电位一次性单圈隔离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1年手术成功率。结果两组均能达到手术即刻成功,研究组肺静脉电隔离(PVI)一次性单圈隔离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透视X射线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内复发的比例较高,研究组空白期内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1年复发率明显下降,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HPSD房颤消融模式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减少X线曝光时间,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高功率短时程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
作者 邸亮 阿卜力皮孜·阿卜力克木 +2 位作者 郭庆良 赵晓飞 丁兢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收治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2...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收治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2组患者均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术前及术后联合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蛋白抗原199(CA199)及肝癌高表达基因10(PEG10)],免疫功能指标(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水平变化,计算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1%vs.84.44%,χ^(2)=0.932,P=0.334);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B、ALT及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1.993/0.049、3.505/0.001、2.520/0.014),血清AFP、CA199及PEG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2.410/0.018、3.076/0.003、3.552/0.001),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t/P=5.621/<0.001、3.438/0.001、3.281/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8%vs.13.33%,χ^(2)=0.338,P=0.561)。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提高免疫功能有关,该联合治疗方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硬化 卡瑞利珠单抗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轨迹及预测因素的纵向研究
3
作者 王洁 孙国珍 +6 位作者 鲍志鹏 王琳 高敏 刘沈馨雨 于甜栖 王琴 高蓉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6,183,共10页
背景我国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亟需关注。现有研究证实运动康复是改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不佳的有效方式。依从性是衡量运动康复益处是否持续存在的关键指标,但其变化轨迹未知。... 背景我国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亟需关注。现有研究证实运动康复是改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不佳的有效方式。依从性是衡量运动康复益处是否持续存在的关键指标,但其变化轨迹未知。目的基于前瞻性纵向观察的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5期追踪数据,考察发展轨迹及预测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11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246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其中入组1周为基线调查,入组后3、6、9个月和12个月为追踪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本研究使用智能设备或运动日志对依从性进行监督和记录,从强度-时间依从性评估运动依从性;采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E)、运动恐惧量表(Fact-CHF)、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患者积极度量表(PAM13)分别评估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恐惧水平、社会支持情况、积极度水平。利用Mplus工具构建潜类别增长模型(LCGM),取最优的拟合模型确定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的发展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44例患者失访,最终共202例纳入分析。基线、运动3个月、运动6个月、运动9个月、运动12个月患者例数分别为202、201、185、174例和159例,患者强度-时间依从性分别为(0.83±0.55)、(1.07±0.54)、(0.99±0.57)、(0.91±0.55)、(0.89±0.60)。LCGM结果显示,患者的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变化过程具有群体异质性,分为3个潜类别轨迹组:缓慢下降-低水平组(n=69,34.2%)、快速上升-高水平组(n=14,6.9%)、持续依从组(n=119,58.9%)。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缓慢下降-低水平组为参照组,快速上升-高水平组和持续依从组男性患者的强度-时间依从性水平更高(P<0.001);快速上升-高水平组和持续依从组患者的年龄更大,运动自我效能水平更高(P<0.05);快速上升-高水平组患者的运动恐惧水平更低(P<0.05);持续依从组患者的积极度水平更高(P<0.05)。结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呈多类别曲线增长的发展轨迹;未来可依据依从性的时变特点和因素定期进行强化干预,进而提高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水平且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居家运动康复 依从性 影响因素研究 纵向研究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临床研究
4
作者 丁志明 王刚 徐阳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医院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射频消融组与桃红四物汤联合组各50例,...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医院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射频消融组与桃红四物汤联合组各50例,射频消融组给予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桃红四物汤联合组给予患者桃红四物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D-二聚体、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水平,给予患者皮肤温度、肿胀程度、皮肤颜色、疼痛程度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桃红四物汤联合组TNF-α、sVCAM-1、IL-1β、D-二聚体、TXB2、6-Keto-PGF1α、ET-1、vWF、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水平及皮肤温度、肿胀程度、皮肤颜色、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射频消融组(P<0.05);桃红四物汤联合组NO水平、总有效率较射频消融组高(P<0.05)。[结论]给予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患者桃红四物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可抑制炎症,减少血管内皮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射频消融 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 血管内皮损伤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5
作者 张晓光 李娜 +1 位作者 董峰 喻红霞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98例甲状腺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例于生化复发前接受内分泌治疗,12例无术后2年随访...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98例甲状腺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例于生化复发前接受内分泌治疗,12例无术后2年随访信息,均予以剔除,经筛选后259例纳入训练集用于建立模型,111例纳入验证集用于验证模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方程确定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可视化处理获得列线图预测模型,行内外部验证。结果术后2年,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为15.14%(56/370);COX比例风险回归方程显示,体质量指数(BMI)(OR:6.873)、热休克蛋白70(HSP70)(OR:5.380)、弹性应变率比值(SR)(OR:3.872)、结节成分(OR:5.880)、结节内部血流(OR:6.944)、结节钙化(OR:3.764)是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影响因素(P<0.05);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方程结果构建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6、0.874,且其预测效能与实际吻合较理想。结论基于SR、BMI、HSP70、结节成分、结节内部血流、结节钙化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对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具有良好区分度、精准度,有助于实现个体化预测,帮助临床医师识别高风险人群,确定合理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射频消融 复发 围术期数据 弹性应变率比值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不间断抗凝治疗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体位及制动时间的探讨
6
作者 周文悦 石继慧 +5 位作者 刘畅 马艾 刘玮 马晓桦 桑才华 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不间断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不同绝对平卧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00例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并且不间断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绝对平卧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绝对平... 目的:探讨在不间断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不同绝对平卧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00例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并且不间断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绝对平卧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绝对平卧8h,观察组实施绝对平卧2h,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腰背疼痛情况、血管并发症、尿潴留情况、术肢麻木、舒适度、24h睡眠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4~8h的腰背疼痛评分和术肢麻木情况均更低(P<0.05),且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和24h睡眠时间更高(P<0.001),血管并发症无增加。结论:不间断抗凝治疗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实施绝对平卧2h,可有效减轻其腰背疼痛程度和术肢麻木的发生,提升患者睡眠时间和卧床期舒适度和患者满意度,并不增加出血、血肿等血管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不间断抗凝治疗 射频消融 制动时间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脑钠肽分泌的影响
7
作者 杨婧 尤玲 +5 位作者 王连霞 张艳 尹磊 张光明 邢航航 谢瑞芹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钠肽(BNP)分泌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连续纳入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240例,其中行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一站式组)66例,行单纯射频消融术(射... 目的: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钠肽(BNP)分泌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连续纳入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240例,其中行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一站式组)66例,行单纯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组)174例,根据性别、年龄、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行倾向性评分1︰1匹配。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 d、2 d、3 d、3个月、12个月时取静脉血行BNP测定。结果:根据倾向性评分,共入组65对匹配患者。2组患者成功行环肺静脉隔离术,一站式组均成功植入Watchman封堵器,术后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一站式组患者术后1、2 d时BNP水平较基线明显下降,术后3 d时升高,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102±138)ng/L对(256±181)ng/L,P<0.001],1年时BNP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66±53)ng/L对(256±181)ng/L,P<0.001]。射频消融组患者的BNP水平也观察到相同的趋势。2组间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显著改善了持续性房颤患者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皮左心耳封堵 射频消融 脑钠肽
下载PDF
术前床上排尿训练联合集束化护理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卧位排尿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魏小英 李嘉蔚 +2 位作者 陈群连 颜琼 殷然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83-187,共5页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以下称“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术治疗期间接受术前床上排尿训练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以下称“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术治疗期间接受术前床上排尿训练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射频护理,观察组开展术前床上排尿训练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导尿次数、术后12 h残余尿量、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术后膀胱功能分级、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导尿次数和术后12 h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膀胱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术治疗期间接受术前床上排尿训练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改善膀胱功能,保持良好心态,缩短治疗操作时间和恢复时间,减少导尿次数,防止尿潴留的发生,使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术前床上排尿训练 集束化护理 排尿功能
下载PDF
特发性室性早搏经射频消融后自主神经系统活性的变化
9
作者 丁兵 戴允浪 +1 位作者 何林燕 谢丽倩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是特发性室性早搏(IPVC)的标准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确定低、中、高负荷量的患者在RFCA术前术后的自主神经系统(ANS)活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共200例特发性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在... 目的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是特发性室性早搏(IPVC)的标准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确定低、中、高负荷量的患者在RFCA术前术后的自主神经系统(ANS)活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共200例特发性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在200例患者中,179例(89.5%)手术消融成功。将消融成功的患者分为低负荷组(负荷量≤15%)、中负荷组(负荷量15%~25%)和高负荷组(负荷量≥25%)。评估不同负荷和不同消融部位患者的临床数据、心率变异性(HRV)各参数、窦性心率震荡(HRT)及心率减速力(DC)。结果高负荷组的平均心率、5 min均值标准差(SDA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指数、逐次R-R区间差异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RR间期所占百分数(pNN50)高于低负荷组,而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之比低于低负荷组。消融后,SDNN、SDNN指数、SDANN、rMSSD、pNN50、震荡斜率(TS)和DC显著降低(P<0.01),LF/HF和震荡初始(TO)显著升高(P<0.01)。术前早搏负荷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平均心率、SDNN指数、SDANN、rMSSD、pNN50呈正相关,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F/HF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特发性室性早搏负荷与平均心率(P<0.01)、SDANN(P<0.01)和rMSSD(P<0.01)呈正相关。结论随特发性室性早搏负荷增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活动增强,并以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为主。特发性室性早搏的发生可能与自主神经平衡调节受损有关。射频消融术可降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室性早搏 导管射频消融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房颤射频消融术对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李忠辉 刘秀燕 曹瑞芳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究房颤射频消融术(RA)对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接受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房颤RA治疗)与对照组25例(保守药... 目的探究房颤射频消融术(RA)对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接受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房颤RA治疗)与对照组25例(保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指标,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窦性心律转复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比对照组长,总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CK-MB、cTnI、NT-proBNP水平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2 h血清CK-MB、cTnI、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术后48 h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比对照组LVEF[(49.78±2.35)%vs.(45.03±2.17)%]显著上升,LVEDD[(54.93±4.30)mm vs.(57.38±4.16)mm]、LVESD[(39.62±4.37)mm vs.(46.15±5.23)mm]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出院时及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转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内MACCE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RA能有效改善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功能,提高窦性心律转复率,短期预后好,但可能引发一过性心肌酶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搭桥 心脏瓣膜手术 房颤射频消融 心功能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MRI预测肝细胞癌经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
11
作者 胡舟朝 张晓东 +1 位作者 俞南南 陈本宝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MRI预测肝细胞癌(HCC)经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接受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HCC患者,均于治疗前10天和治疗后20、60及90天接受腹部DWI及动态增强MR检查;计算DWI联...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MRI预测肝细胞癌(HCC)经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接受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HCC患者,均于治疗前10天和治疗后20、60及90天接受腹部DWI及动态增强MR检查;计算DWI联合动态增强MRI预测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20天HCC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以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预测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20天HCC复发的效能。结果参照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47例HCC患者纳入稳定组、33例归为进展组。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20天,稳定组HCC病灶DWI多呈不均匀信号、ADC图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强化,进展组病灶多呈DWI高信号、ADC图低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DWI联合动态增强MRI预测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20天HCC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7.75%(87/89)、92.31%(24/26)及96.52%(111/115)。以ADC值预测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20天HCC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2;以ADC=1.42×10^(-3)mm^(2)/s为截断值,预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2.13%及82.25%。结论DWI联合动态增强MRI用于预测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HCC复发具有一定价值;ADC值可作为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射频消融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BIL/TBIL表达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复发的关系
12
作者 杜轲锋 邵亚丽 崔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922-92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比值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复发的关系。方法入选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124例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P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在射频消融治疗前常规检测相关指... 目的分析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比值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复发的关系。方法入选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124例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P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在射频消融治疗前常规检测相关指标,包括血清DBIL、TBIL、肿瘤标志物及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射频消融治疗达到完全消融视为消融成功,将消融治疗成功后2 a内复发视为随访终点,采用Cox回归,分析血清DBIL/TBIL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PLC患者复发的关系。结果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共收录124例PLC患者,一次消融成功率为92.06%(116/126),复发率为21.55%(25/116),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患者肿瘤数目、肿瘤直径大于未复发患者,血清TBIL、DBIL低于未复发患者,甲胎蛋白、DBIL/TBIL比值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构建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数量≥3、瘤体直径、血清TBIL表达下调,DBIL/TBIL比值升高导致PLC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风险增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血清DBIL/TBIL比值预测PLC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776,当DBIL/TBIL截断值达到0.50时,可以获得最高敏感度(0.920)和特异度(0.495)。结论血清DBIL/TBIL比值升高导致PLC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2 a内复发风险增加,消融治疗前计算DBIL/TBIL比值有助于预测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治疗 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 复发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胶原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疼痛介质水平、腰椎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学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5期58-60,74,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胶原酶治疗的效果,并分析该联合方案对患者血清疼痛介质水平、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胶原酶治疗的效果,并分析该联合方案对患者血清疼痛介质水平、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研究组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胶原酶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统计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优良率(95.00%)比对照组(77.50%)高(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椎管内血肿、局部感染等并发症;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前列腺素E_2(PEG_2)、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JOA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胶原酶治疗可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疼痛症状与炎症反应,提升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消融 胶原酶 疼痛介质 腰椎功能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在交感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丁晓燕 张晓贝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在交感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的9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在交感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的9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疗法(推拿配合揿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超声检查指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DI评分、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症状,调节椎动脉血流,提高临床疗效,且具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推拿 揿针疗法
下载PDF
仑伐替尼辅助TACE序贯射频消融治疗乙肝合并晚期肝癌的疗效影响
15
作者 张华 贾志阳 高露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研究仑伐替尼辅助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stion,TACE)序贯射频消融治疗乙肝合并晚期肝癌的疗效影响。方法:以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66例乙肝合并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仑伐替尼辅助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stion,TACE)序贯射频消融治疗乙肝合并晚期肝癌的疗效影响。方法:以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66例乙肝合并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TACE序贯射频消治疗,观察组采用仑伐替尼辅助TACE序贯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前、治疗6 w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以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水平;以采用ELISA测定血清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8,Caspase8)、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oluble factor-related apoptosis,sFas)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1.82%(27/33)高于对照组57.58%(19/33)(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血清bFGF、HIF-1α、VEGF、Ang-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血清Caspase8水平较高,sFas水平较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8.18%(6/33)与对照组12.12%(4/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仑伐替尼辅助TACE序贯射频消融治疗乙肝合并晚期肝癌患者可进一步提升疗效,改善肝功能,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凋亡因子水平,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仑伐替尼 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序贯射频消融 乙肝合并晚期肝癌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指数下拔管在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6
作者 陈艾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深度指数(NT值)下拔管在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于该院行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76例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深度指数(NT值)下拔管在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于该院行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76例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于NT值为95~100时拔管,观察组于NT值为80~94时拔管。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停止麻醉维持即刻(T_(0))、拔管后即刻(T_(1))、拔管后10 min(T_(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水平、不同时间(拔管前、拔管后30 min)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不同时间(T_(0)、T_(1)、T_(2))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T_(2)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高于T_(0)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30 min,两组Cor、E水平均高于拔管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T_(2)时,两组rS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值为80~94时拔管应用于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儿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应激指标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NT值为80~94时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指数 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血流动力学 应激指标 脑氧饱和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黄志华 邵超 毛少勇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86-88,共3页
目的:对乳腺增生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消结安胶囊口服治疗,试验组33例行射频消融联... 目的:对乳腺增生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消结安胶囊口服治疗,试验组33例行射频消融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T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CD3^(+)、CD4^(+)T细胞比例均高于治疗前,CD8^(+)T细胞比例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CD3^(+)、CD4^(+)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7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复发率为0.00%,对照组复发率为12.50%,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增生结节患者行射频消融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调节免疫功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射频消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细节护理对肺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患者呼吸动力学、肺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温慧敏 刘启仓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127-131,共5页
探讨细节护理对肺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患者呼吸动力学、肺功能的影响。实践证明,对肺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患者进行细节护理,护理效果理想,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呼吸动力学和肺功能,同时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治... 探讨细节护理对肺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患者呼吸动力学、肺功能的影响。实践证明,对肺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患者进行细节护理,护理效果理想,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呼吸动力学和肺功能,同时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肺癌 CT介入射频消融 呼吸动力学 肺功能
下载PDF
鼻内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于艳 《医药前沿》 2024年第8期70-72,75,共4页
目的:研究鼻内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LPRFA)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CR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脑编号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联合组(n=26)及内镜组(n=26)。内镜组开... 目的:研究鼻内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LPRFA)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CR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脑编号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联合组(n=26)及内镜组(n=26)。内镜组开展鼻内镜术式治疗,联合组则开展鼻内镜联合LPRFA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通气功能、鼻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内镜组,鼻腔出血量少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纤毛清除率及纤毛清除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纤毛清除率及纤毛清除速率均高于术前,且联合组高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鼻阻力、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鼻阻力均小于术前,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均大于术前,且联合组鼻阻力小于内镜组,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大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IL-17及人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IL-6、IL-17、YKL-40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联合组低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联合LPRFA可促进CRS患者早日康复,且对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通气功能及鼻黏膜炎性反应均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通气功能
下载PDF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术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艾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8-0071,共4页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术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收入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满足患者治疗需求,随机分组并予以患者差异性治疗,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予以盲探下射频消融术,观察组接受三维CT精确定位下,行射频...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术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收入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满足患者治疗需求,随机分组并予以患者差异性治疗,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予以盲探下射频消融术,观察组接受三维CT精确定位下,行射频消融术,对比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综合治疗有效率、综合治疗满意率较高;干预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的疼痛感减少,舒适感提升,焦虑抑郁问题得到及时缓解。结论 三叉神经节半月射频消融术可应对三叉神经痛病症,疗效确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 三叉神经痛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