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1
作者 杨建引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96-98,共3页
目的 对比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中分别使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参照... 目的 对比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中分别使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参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心肌酶谱指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isoenzyme-MB,CK-MB)]、病情缓解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CK、CK-MB、AST、LDH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呕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脱水消失时间、排便好转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炎琥宁注射液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进行治疗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更有利于患儿病情恢复,调节患儿心肌酶谱水平,两者均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 利巴韦林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下载PDF
健儿清解止泻散加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国杰 陈钦慧 丁慧敏 《中医药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21-122,共2页
目的:观察健儿清解止泻散加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门诊6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中医辨证属湿热型腹泻患儿,给予健儿清解止泻散3天,同时加上捏脊疗法3天,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健儿清解止泻散加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门诊6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中医辨证属湿热型腹泻患儿,给予健儿清解止泻散3天,同时加上捏脊疗法3天,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0%、90%,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3.3%、76.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儿清解止泻散加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中药加捏脊治疗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宁宁 朱莹莹 赵蒙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116例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116例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指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心肌损伤指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RS低电压、ST-T改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患儿,可明显改善腹泻及发热症状,降低心肌酶谱水平,加快患儿康复进程,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中西医结合 心肌损伤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陈艾 贾鹏 +1 位作者 王珉 饶小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1期3208-3209,共2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2例,使用病毒唑治疗,疗程3~5天。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80.77%(χ2=0.41,P<0.05);(2)发热、呕吐、腹胀、腹痛等...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2例,使用病毒唑治疗,疗程3~5天。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80.77%(χ2=0.41,P<0.05);(2)发热、呕吐、腹胀、腹痛等伴发症状的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缓解呕吐,腹胀,腹痛等腹泻伴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疗效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管春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7期91-92,共2页
目的:评价并分析对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在进行护理过程当中,应用整体护理所取得的价值,以便于为临床护理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的所有患儿均选自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患儿,本研究选... 目的:评价并分析对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在进行护理过程当中,应用整体护理所取得的价值,以便于为临床护理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的所有患儿均选自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患儿,本研究选择48例作为对照组,对于所有患儿配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儿选择48例,对所有患儿均选择整体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两组患儿护理干预结束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比对照组患儿更高,两组之间存在有差异性,经统计学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患儿,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整体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有效促进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血锌水平变化及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蒋艳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3期139-140,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血锌水平变化及葡萄糖酸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诊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儿40例,对其进行血锌水平检... 目的:观察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血锌水平变化及葡萄糖酸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诊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儿40例,对其进行血锌水平检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锌水平变化。结果:6个月~3岁腹泻患儿的血锌水平均低于健康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锌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儿童,在腹泻的治疗过程中补充锌剂可以有效帮助腹泻的治疗,降低复发率,并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血锌水平 葡萄糖酸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2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2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究微生物制剂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5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微生物制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微生物制剂、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究微生物制剂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5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微生物制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微生物制剂、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3.0±0.6)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8±1.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制剂、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微生物制剂 葡萄糖酸锌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福玉 《当代医学》 2017年第35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析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共有100例腹泻患儿来本院接受救治,均为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将其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患儿入院的单双次序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 目的探析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共有100例腹泻患儿来本院接受救治,均为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将其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患儿入院的单双次序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行整体护理。对两组患儿病情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烧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提供整体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病情康复,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止泻退烧
下载PDF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99-100,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30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儿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 目的研究分析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30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儿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发热症状持续时间(1.85±0.74)d,呕吐症状持续时间(1.57±0.42)d,腹泻症状持续时间(2.45±0.85)d,均短于对照组的(3.13±1.23)、(2.94±0.86)、(3.86±1.3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进行治疗,可尽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喜炎平注射液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下载PDF
腹泻Ⅰ号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艳萍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腹泻Ⅰ号方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方面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腹泻治疗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60例患儿口服腹泻Ⅰ号方进行... 目的:探讨腹泻Ⅰ号方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方面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腹泻治疗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60例患儿口服腹泻Ⅰ号方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 d,记录患儿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采用腹泻I号方效果比较明显,缩短了疗程,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Ⅰ号方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玲 庞雪静 宋国强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7期71-71,共1页
目的:分析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 目的:分析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喜炎平注射液 可行性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徐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0256-0257,共2页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给予10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患儿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种治疗方式下各有患儿50例,命名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给予10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患儿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种治疗方式下各有患儿50例,命名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儿平均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与西医组相比有明显缩短,且治疗后的心肌损伤指标更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的效果更显著,可加速康复进程,减少心肌损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心肌损伤 效果
下载PDF
甘草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心肌酶谱和免疫应答的影响
13
作者 尹珊珊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9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心肌酶谱和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5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研究组(n=75)。对照组采用甘草锌联... 目的探讨甘草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心肌酶谱和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5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研究组(n=75)。对照组采用甘草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研究组采用甘草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心肌酶谱、免疫应答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可改善心肌酶谱,调节免疫应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锌 布拉氏酵母菌散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心肌酶谱 免疫应答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王艳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0174-0175,共2页
探讨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4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一半患儿命名为甲组(给予常规护理),剩余一半患儿命名为乙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针对... 探讨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4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一半患儿命名为甲组(给予常规护理),剩余一半患儿命名为乙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针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与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乙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价值高,能缩短患儿的退热、止吐、止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儿病症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效果
下载PDF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机理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凤荣 《首都医药》 2013年第20期19-20,共2页
目的阐述小儿轮状病毒(RV)性腹泻的发病机理及诊治进展。方法对亚洲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诊治及疫苗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近年来的研究发现,RV感染不仅可出现肠道感染,还可出现呼吸道、心、肝、肾、脑等... 目的阐述小儿轮状病毒(RV)性腹泻的发病机理及诊治进展。方法对亚洲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诊治及疫苗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近年来的研究发现,RV感染不仅可出现肠道感染,还可出现呼吸道、心、肝、肾、脑等多脏器的感染。故对合并呼吸道、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的除积极治疗肠道感染外,宜早期针对合并症给予对症用药,以有效保护重要器官,提高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机理 诊治
原文传递
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16
作者 刘慧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0136-0139,共4页
探讨整体护理对儿童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56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78例采用整体护理程序,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住院、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费用... 探讨整体护理对儿童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56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78例采用整体护理程序,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住院、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费用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方法治疗儿童 RV感染性腹泻,不仅能加快儿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而且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较高的安全性,而且能获得儿童和家庭的一致好评,是值得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整体护理
原文传递
分析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的护理效果
17
作者 杨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0145-0148,共4页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明确儿童 RV感染引起的腹泻患者的整体护理作用,为 RV感染引起的腹泻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儿童 RV感染所致的腹泻患者的临床表现。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差异性。结果:...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明确儿童 RV感染引起的腹泻患者的整体护理作用,为 RV感染引起的腹泻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儿童 RV感染所致的腹泻患者的临床表现。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差异性。结果:(1)在整个疗程中,治疗组的药物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2)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3)治疗3天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好(P<0.05);(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小儿RV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整体护理模式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整体护理
原文传递
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翠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13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轮状病毒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记录两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轮状病毒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记录两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为3.05±1.02天,少于对照组的4.15±1.30天(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71%(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补充患儿营养物质的,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葡萄糖酸锌 疗效
原文传递
健儿清解止泻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60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国杰 《中医药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45-45,共1页
目的:观察中药健儿清解止泻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90例,分为治疗组60例,静点病毒唑,口服健儿清解止泻颗粒;对照组30例,静点病毒唑。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2组总... 目的:观察中药健儿清解止泻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90例,分为治疗组60例,静点病毒唑,口服健儿清解止泻颗粒;对照组30例,静点病毒唑。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2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儿清解止泻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健儿清解止泻颗粒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赖氨葡锌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效果及对其炎性反应影响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7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应用赖氨葡锌颗粒辅助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为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研究对象为研究时段内本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患儿。分组依据:计算机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应用赖氨葡锌颗粒辅助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为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研究对象为研究时段内本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患儿。分组依据:计算机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病例49例。将常规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将赖氨葡锌颗粒辅助治疗应用于治疗组,分析两组腹泻消失时间、脱水缓解时间、治疗效果、炎性反应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腹泻消失时间、脱水缓解时间较低(P<0.05);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较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炎性指标变化情况治疗组较优(P<0.05)。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治疗中,应用赖氨葡锌颗粒辅助治疗,既可缩短腹泻消失时间、脱水缓解时间,又可改善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毒性肠炎腹泻 赖氨葡锌颗粒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