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与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亢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2期2290-229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与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由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接受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与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由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接受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与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医师可根据临床情况选用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髓核摘除 疗效评估
下载PDF
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易显树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1期122-122,共1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组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组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28/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6
3
作者 王玉林 卓祥龙 +2 位作者 陈昱 那孟奇 彭小忠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缓...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 001)。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及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当,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损伤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孔镜技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髓核摘除 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廖瑛扬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6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B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临...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B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随访半年后的复发率比较。结果:A组有效率为95.0%,B组有效率为77.5%,两种入路治疗的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X^2=5.346,P〈0.05)。A组半年复发率为7.5%(3/40),B组半年复发率为20.0%(8/40),A组随访半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传统手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传统手 间盘突出症 复发率
原文传递
微创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叶钧联 曾亮 +2 位作者 陈永斌 梁发树 李健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第7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接收手术治疗的LDH患者72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小切口椎板开窗术,对照组患者则予以传统标准的...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接收手术治疗的LDH患者72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小切口椎板开窗术,对照组患者则予以传统标准的全椎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LDH患者具有创伤小、感染率低、预后恢复快以及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等优点,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微创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40例体会
6
作者 李承伟 顾家龙 伍盛华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1088-1089,共2页
本院自2001年至2004年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术后经6个月~3年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间盘突出 透明质酸钠 神经根压迫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雷洪俊 陈忠羡 +1 位作者 付兆宗 向珊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5期39-42,共4页
目的对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0例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均于2017年6月—2019年12月入院,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患者150例。实行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 目的对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0例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均于2017年6月—2019年12月入院,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患者150例。实行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效果为观察组较高(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术后疼痛感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间孔镜技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腰痛复发 损伤血管丛 部位再突出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与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炳文 董明岩 +1 位作者 沈鑫鑫 王凯伦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传统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手术指标与近期疗效。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锦州地区患有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3例,随访6个月,失访13例,将完成随访的6...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传统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手术指标与近期疗效。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锦州地区患有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3例,随访6个月,失访13例,将完成随访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行PTED治疗,对照组23例行小切口治疗。观察指标: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阶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记录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腰椎JOA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标准。结果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的指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1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间各时间点ODI评分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标准观察组优良率89.2%,对照组91.3%,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与传统小切口开窗术相当,但TESSYS技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更易被接受,并且随着内镜技术的持续发展,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SYS技 经皮间孔镜技(PTED)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
下载PDF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侯军 王延军 张大兴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6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拟实施择期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拟实施择期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TED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椎间盘切除量、咬骨体积、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3、6个月,两组的ODI指数、JOA和SF-36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6个月,两组的ODI指数评分均降低,JOA、SF-36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间孔镜间盘切除 间盘突出症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辉 魏国贤 +2 位作者 李晓萍 张军平 梁建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6期2761-2763,共3页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和参考组(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切除术),各45例。对比两组手术情况、...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和参考组(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切除术),各45例。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参考组相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椎间盘切除量均明显较低,且优良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椎间盘切除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 小切口髓核切除 疗效
下载PDF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董宽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7期17-19,23,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孔镜髓核摘除术对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到我院经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的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同期到我院经皮椎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目的研究经皮椎孔镜髓核摘除术对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到我院经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的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同期到我院经皮椎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资料情况进行统计并做比较。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卧床时间都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2例,占5.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9例,占27.2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32例,占91.43%)经过治疗之后的治疗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24例,占72.7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治疗之后的JOA评分和ODI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明显更轻、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将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能有效的优化手术指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治疗的康复优良率,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减轻疼痛,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孔镜髓核摘除 小切口髓核切除 间盘突出症 并发症 康复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靶点穿刺治疗游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韦兴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71-74,共4页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临床辩证分型游离脱垂型后的治疗效果,主要分析手术,重点研究椎间孔镜下靶点穿刺。方法 60例,疾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疾病分型游离脱垂型,入院时间2021.1-2022.8,组别一30例,以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为方案,是对照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临床辩证分型游离脱垂型后的治疗效果,主要分析手术,重点研究椎间孔镜下靶点穿刺。方法 60例,疾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疾病分型游离脱垂型,入院时间2021.1-2022.8,组别一30例,以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为方案,是对照组;组别二30例,以椎间孔镜下靶点穿刺为方案,是观察组。结果 比较组别一对照组、二观察组,指标是康复优良率(共计1项)、并发症率(共计1项)、疼痛症状评分(共计1项)、腰椎功能评分(共计1项),得出比值是(P<0.05)。结论 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第一时间明确类型,若是游离脱垂型,则将椎间孔镜下靶点穿刺作为治疗方案,可获取理想康复效果,有效改善预后,缓解疼痛症状,恢复腰椎功能,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孔镜下靶点穿刺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游离脱垂型腰间盘突出症 康复效果 并发症率 疼痛症状 功能
下载PDF
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庆利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9期46-47,共2页
目的旨在探讨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对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 目的旨在探讨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对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有效开展护理干预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予以积极地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玉成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26期292-292,29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术式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1)行小切口椎板开窗术,观察组(n=41)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与OD...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术式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1)行小切口椎板开窗术,观察组(n=41)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良,可有效改善疼痛与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经皮间孔镜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