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反刍兽疫病毒竞争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许芳 蔡杰 +3 位作者 薛华平 罗均 蒋永青 郭霄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为建立一种能准确、灵敏地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抗体的ELISA方法,通过诱导BL21(DE3)-pET-30a-PPRV N表达菌种获得PPRV N蛋白,将纯化的PPRV N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能够高效表... 为建立一种能准确、灵敏地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抗体的ELISA方法,通过诱导BL21(DE3)-pET-30a-PPRV N表达菌种获得PPRV N蛋白,将纯化的PPRV N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能够高效表达、稳定分泌和具有较好竞争效果的抗PPR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G2)。以纯化的PPRV N蛋白为包被抗原,HRP标记的1G2单克隆抗体(1G2-HRP)作为竞争抗体,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竞争ELISA(competitive ELISA,c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经优化反应条件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0μg/mL,待检血清最佳稀释条件为4倍稀释,1G2-HRP酶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250 ng/mL;当阻断率(PI值)小于42%,判定为抗体阴性;阻断率大于或等于42%,判定为抗体阳性。该方法最低可检测128倍稀释的PPRV抗体阳性血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仅能检测PPRV抗体,与羊源常见病原和pET-30a-BL21(DE3)的抗体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该方法与血清中和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87.80%(95%CI:73.80,95.92),阴性符合率为94.95%(95%CI:88.61,98.34),总符合率为92.86%(95%CI:84.11,97.64),Kappa值为0.83(95%CI:53.10,112.50),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在我国PPRV的流行病学调查、疫苗免疫效果评估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 竞争酶联免吸附试验
下载PDF
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血凝素蛋白纯化体系的优化
2
作者 胡林杰 朱学亮 +4 位作者 彭泓蛟 邓瑞雪 潘春容 孙跃峰 蒙学莲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本试验利用发酵技术诱导表达了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胞外区(PPRV tH),优化建立了一套纯化重组PPRV tH的完整工艺体系。通过发酵表达获得的10 L菌液,菌体湿重约达30 g/L,均质机破碎菌体获得包涵体;Tris-0缓冲液(pH=8.0)洗涤包涵体3次,每1 ... 本试验利用发酵技术诱导表达了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胞外区(PPRV tH),优化建立了一套纯化重组PPRV tH的完整工艺体系。通过发酵表达获得的10 L菌液,菌体湿重约达30 g/L,均质机破碎菌体获得包涵体;Tris-0缓冲液(pH=8.0)洗涤包涵体3次,每1 g包涵体加入5 mL含20 mmol/L咪唑的Tris-E缓冲液(pH=8.0)重悬,4℃温和旋转溶解过夜,离心收集上清;按体积比1∶2将层析填料Chelaing Sepharose Fast Flow与上清混匀,以流速1~2 mL/min加入层析柱;依次通过10倍柱体积含50、100、400和500 mmol/L咪唑的Tris-E缓冲液(pH=8.0),4℃静置2 h进行洗脱。优化后的纯化体系可得到较纯的重组PPRV tH蛋白,利用灰度分析可知纯化后的重组PPRV tH蛋白纯度能达到85%。本试验提供的纯化体系可快速、简便、低成本、大批量纯化重组PPRV tH蛋白,而且纯化获得的PPRV tH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血凝素蛋白 蛋白纯化 优化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钱榜 刘振东 +5 位作者 赵印 李静 PRAJAPATI Meera 李彦敏 孙跃峰 窦永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以H蛋白4个反应原性较好的B细胞表位串联后为检测抗原,在确定抗原包被量和血清稀释度,优化血清和酶标二抗反应时间的基础上,用ROC曲线分析确定检测临界值,建立了小... 本研究旨在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以H蛋白4个反应原性较好的B细胞表位串联后为检测抗原,在确定抗原包被量和血清稀释度,优化血清和酶标二抗反应时间的基础上,用ROC曲线分析确定检测临界值,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然后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5×10^(-6)μg/孔,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血清及酶标二抗孵育时间均为10 min,检测方法的临界值为S/P=9.77%,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口蹄疫、羊痘、蓝舌病及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用建立的化学发光法和市售小反刍兽疫抗体cELISA试剂盒平行检测247份田间血清,两者相对符合率为94.33%,但化学发光法敏感性更高。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灵敏、特异、稳定,可用于田间血清样品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H蛋白 B细胞表位 化学发光免分析法
下载PDF
异绿原酸A体外抗小反刍兽疫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焦豪杰 陈绍红 刘铀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目的】研究异绿原酸A(isochlorogenic acid A,IAA)体外抗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 virus,PPRV)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IAA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da reno,Vero)的最大无毒质量浓度、半数细胞毒性... 【目的】研究异绿原酸A(isochlorogenic acid A,IAA)体外抗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 virus,PPRV)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IAA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da reno,Vero)的最大无毒质量浓度、半数细胞毒性质量浓度(50%cytotoxic mass concentration,CC_(50));空斑形成试验测定IAA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median effect mass concentration,EC_(50))并计算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MTT法观察IAA对PPRV感染的Vero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空斑形成试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免疫印迹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观察IAA对PPRV增殖和分布的影响;采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荧光探针、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比色法和羟胺比色法分别检测IAA对PPRV感染细胞内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IAA对PPRV感染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AKT(p-AKT)、B细胞淋巴瘤-2蛋白(B cell lymphoma-2 protein,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IAA对Vero细胞的最大无毒质量浓度、CC_(50)、EC_(50)分别为7.81、125.60、21.02 mg·L^(-1),TI值为5.98;IAA处理能显著抑制PPRV诱导的细胞病变及病毒在Vero细胞中的增殖;细胞活力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细胞;病毒噬斑形成数量、病毒F和N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宿主细胞胞浆内病毒分布显著减少。IAA能显著提高PPRV感染细胞SOD活性,清除病毒感染细胞内的ROS和MDA。经IAA处理的PPRV感染细胞中PI3K、AKT表达水平极显著提高,p-AKT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ax/Bcl-2比值显著降低。【结论】IAA通过调节宿主细胞PI3K/AKT通路及其下游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来缓解PPRV感染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发挥其抗PPRV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绿原酸A 小反刍兽疫病毒 病毒活性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与病毒拯救
5
作者 王煜 高月异 +3 位作者 高金源 刘伟洁 徐慧琳 薛青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56-2963,共8页
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是影响全球畜牧业的一种重要病原。本研究旨在建立稳定可靠的PPR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为解析PPRV致病机理、免疫逃逸机制、病毒复制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平台,同时为... 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是影响全球畜牧业的一种重要病原。本研究旨在建立稳定可靠的PPR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为解析PPRV致病机理、免疫逃逸机制、病毒复制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平台,同时为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奠定必要的前期基础。通过提取PPRV Clone9株的RNA,采用RT-PCR分6段扩增出PPRV反基因组cDNA,通过酶切、连接出PPRV Clone9株全长反基因组,获得pB-PPRV,同时构建表达PPRV核蛋白(nucleoprotein,N)、磷蛋白(phosphoprotein,P)和大蛋白(large protein,L)的3个辅助质粒。将pB-PPRV与辅助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BHK-T7细胞。转染3 d后,冻融3次,感染Vero细胞。传至第二代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经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RT-PCR和序列测定鉴定结果表明,拯救出具有感染性的病毒。拯救病毒(rPPRV-Clone9)在Vero细胞上可稳定传代,增殖动态与亲本病毒相似。本研究成功建立了PPRV Clone9株的反向遗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反向遗传 病毒拯救
下载PDF
IFITM3对小反刍兽疫病毒在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增殖的调控效应
6
作者 方源 侯巧弟 +2 位作者 项超辉 赵红奕 齐雪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00-2207,共8页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3,IFITM3)在调控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其在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感染中是否发挥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IFITM3对PPRV...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3,IFITM3)在调控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其在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感染中是否发挥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IFITM3对PPRV感染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PRV感染对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ndometrial epithelial cells,EECs)中IFITM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基因过表达及敲降技术探究IFITM3对PPRV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PPRV感染山羊EECs后,PPRV N蛋白表达水平持续升高,而IFITM3的表达水平较未感染对照组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感染后2 h,IFITM3的表达极显著上调(P<0.001);感染后3~4 h,IFITM3的表达水平最大(P<0.0001);感染后24 h,IFITM3表达水平下降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抑制IFITM3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PRV感染后0~6 h,细胞内PPRV的N蛋白水平下降,感染6 h时下降尤为明显(P<0.01);感染后12~24 h,细胞内PPRV的N蛋白水平变化不明显。过表达IFITM3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后6 h,细胞内PPRV的N蛋白水平极显著上升(P<0.001);感染后12~24 h,细胞内PPRV的N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PPRV感染山羊EECs早期,通过上调IFITM3表达水平促进PPRV在宿主细胞的复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 小反刍兽疫病毒 山羊EECs 病毒复制
下载PDF
快速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RT-LAMP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伟 李刚 +4 位作者 范晓娟 张坤 贾风琴 史利军 Hermann Unger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378,共5页
本研究采用一步法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高度特异的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的方法。针对PPRV-N基因保守区域设计4条引物,在Bst大片段聚合酶的作用下,可以实现DNA的梯状等温扩增。优化RT-LAMP的反... 本研究采用一步法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高度特异的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的方法。针对PPRV-N基因保守区域设计4条引物,在Bst大片段聚合酶的作用下,可以实现DNA的梯状等温扩增。优化RT-LAMP的反应体系,并检验其灵敏性、特异性。一步法RT-LAMP检测方法从核酸抽提到检测结果出现仅需70 min,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同属的犬瘟热病毒无交叉反应,灵敏度是RT-PCR的1 000倍,是巢式RT-PCR的100倍。结果证明,RT-LAMP方法可快速、灵敏、特异、经济地检测PPRV,在基层和实验室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RT—LAMP 核酸检测
下载PDF
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核衣壳蛋白基因和基因组启动子区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包静月 王志亮 +9 位作者 李林 赵文姬 索朗次仁 李金明 王英丽 吴晓东 刘春菊 刘雨田 于小静 杨咏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4-471,共8页
首次对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和基因组启动子(GP)区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首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从发病山羊病料中扩增出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片段,用cDNA3′末端快速扩增... 首次对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和基因组启动子(GP)区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首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从发病山羊病料中扩增出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片段,用cDNA3′末端快速扩增方法获得基因组启动子区片段,对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然后对测定的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绘制系统发生树。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N基因由168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25个氨基酸,与India/Jhansi/03等6个已知N基因全序列的PPRV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7~97.6和94.9~98.5。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N蛋白与磷蛋白作用的结构序列之一为495LFRLQAM501保守序列,N蛋白281-289位氨基酸含有一个T细胞表位,为281YPALGLHEF289保守序列。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GP区由107个核苷酸组成,与Tur-key2000等5株其他PPRV毒株同源性为91.8~98.2。N基因核苷酸序列和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与亚洲国家分离株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核衣壳蛋白 基因组启动子区 核苷酸序列
下载PDF
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7
9
作者 包静月 李林 +3 位作者 王志亮 李金明 刘春菊 肖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23,共3页
建立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快速、特异的基于Taqman的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利用这对引物和探针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小反... 建立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快速、特异的基于Taqman的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利用这对引物和探针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小反刍兽疫病毒RNA样本进行检测,都获得了特异性扩增,但是,不与牛瘟病毒、海豚麻疹病毒等其他种的麻疹病毒属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本方法具有高度灵敏性,最低可检测到810拷贝的RNA模板。在模板浓度为8.1×102到8.1×108拷贝范围内,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且无论是组内和或组间重复的变异系数都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 检测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伟 李刚 +3 位作者 吴晓东 邱文英 张坤 Hermann Unger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47-1153,共7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真核表达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N蛋白的诊断小反刍兽疫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构建含有PPRV N基因的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HTA-N,转化E.coli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穿梭质粒pBacm... 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真核表达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N蛋白的诊断小反刍兽疫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构建含有PPRV N基因的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HTA-N,转化E.coli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穿梭质粒pBacmid-PPRV-V,转染昆虫细胞Sf21,获得含有PPRV N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重组病毒感染昆虫细胞后,SDS-PAGE鉴定出60ku左右的表达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具有很好的反应原性。以重组Bacmid-PPRV-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临床检测来自西藏疫区的37份山羊血清和来自青海省非疫区的92份山羊血清,与法国蒙彼利埃农学发展研究国际合作中心(CIRAD-EMVT)提供的竞争ELISA试剂盒相比较,特异性为96.2%,敏感性为100%,二者的符合率达到96.9%。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很好地用于小反刍兽疫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 间接ELISA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P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翟军军 窦永喜 +4 位作者 张海瑞 毛立 蒙学莲 骆学农 才学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55-2362,共8页
【目的】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为研究小反刍兽疫病毒P蛋白的功能及其在病毒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对小反刍兽疫P基因全长进行克隆,通过生物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序... 【目的】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为研究小反刍兽疫病毒P蛋白的功能及其在病毒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对小反刍兽疫P基因全长进行克隆,通过生物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利用I-TASSER进行三级结构预测,然后分析其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P基因和MV、CDV、RPV、DMV和PDV的P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62.9%、63.3%、64.4%、65.1%和60.4%,氨基酸的相似性分别为45.9%、46.2%、50.6%、50.3%和47.0%。三级结构表明该蛋白由3个结构域构成,中间是由多个α-螺旋构成的结构域,主要行使与L大蛋白和RNA结合的功能,两边分别是N-端和C-端结构域,C-端结构域含有3个α-螺旋,分别位于458—468aa、492—499aa和503—505aa位,主要作为N蛋白α-螺旋的结合位点。【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克隆小反刍兽疫病毒P基因,分析和预测了p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为其进一步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P蛋白 克隆 结构与功能 分析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H糖蛋白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玉洪 花群义 +6 位作者 徐自忠 杨云庆 周晓黎 董俊 尹尚莲 许靖逸 高洪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92-695,共4页
参照GenBank中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H抗原基因序列,人工合成了PPRV H基因,将其克隆至pUC18-T质粒中,转化E.coliJM109感受态细胞,构建并选择PPRV H基因克隆重组质粒,经核苷酸序列分析正确,将其克隆至pBAD/Thio-TOPO载体中,转化E.coliTOP1... 参照GenBank中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H抗原基因序列,人工合成了PPRV H基因,将其克隆至pUC18-T质粒中,转化E.coliJM109感受态细胞,构建并选择PPRV H基因克隆重组质粒,经核苷酸序列分析正确,将其克隆至pBAD/Thio-TOPO载体中,转化E.coliTOP10感受态细胞,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成功构建了PPRV H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经不同浓度L-阿拉伯糖诱导,可稳定、高效地表达PPRV H抗原。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用终浓度为0.2 g/L的L-阿拉伯糖诱导5 h的表达量最高,表达蛋白为分子质量约83 ku的融合蛋白;经薄层扫描分析,其表达产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0%。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诱导的蛋白能与PPRV H蛋白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表达的融合蛋白中含有PPRV H糖蛋白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H糖蛋白基因 表达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Nigeria75/1株F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帆 窦永喜 +3 位作者 朱学亮 骆学农 岳城 才学鹏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3-509,共7页
提取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疫苗株Nigeria 75/1的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F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以鉴定正确的质粒为模板克隆去掉N端信号肽和跨膜区的F基因(F-1)并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得到重组质粒pET30-F-1,转化大肠杆... 提取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疫苗株Nigeria 75/1的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F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以鉴定正确的质粒为模板克隆去掉N端信号肽和跨膜区的F基因(F-1)并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得到重组质粒pET30-F-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blot分析,同时将重组蛋白免疫SPF家兔制备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并用ELISA测定抗体效价。结果显示,目的基因正确插入了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用重组蛋白免疫3次后,兔血清抗体达到较高水平,Western-blot分析说明表达产物能够与兔血清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重组蛋白免疫兔阳性血清能够识别PPRV Nigeria 75/1株全病毒抗原。表明,重组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内得到了高水平的表达,并且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F蛋白 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及山羊痘病毒N-ITR基因二联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文华 杨仕标 +1 位作者 高华峰 王金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1,共7页
为实现山羊2种疫病病原体——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和山羊痘病毒(GTPV)的同步快速检测,基于PPRV的N基因及GTPV的ITR基因,分别设计合成2套特异性引物及探针;探针分别用5′FAM-TAMRA3′及5′JOE-Eclipse3′标记物进行标记以实现同步检测... 为实现山羊2种疫病病原体——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和山羊痘病毒(GTPV)的同步快速检测,基于PPRV的N基因及GTPV的ITR基因,分别设计合成2套特异性引物及探针;探针分别用5′FAM-TAMRA3′及5′JOE-Eclipse3′标记物进行标记以实现同步检测。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N-ITR二联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同步检测PPRV和GTPV,产生特异性荧光信号,而对禽痘病毒(FPV)、犬瘟热病毒(CDV)等相关病毒无荧光信号检出。以PPRV-N和GTPVITR的pMD18-T载体质粒为标准品,构建了二联标准曲线,N-ITR探针对PPRV和GTPV的检测敏感度可分别达102和103拷贝/μL。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可同步快速特异性检测PPRV和GTPV的二联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山羊痘病毒 二联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探针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N、M、F及H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文华 杨仕标 +4 位作者 蒋梅 朱建波 李华春 肖雷 张念祖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1期8-11,共4页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以灭活的检测用抗原为材料,抽提基因组R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下载的序列及进行原核表达载体的要求,设计可扩增小反刍兽疫病毒N、M、F及H4个基因的全长读码框(ORF...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以灭活的检测用抗原为材料,抽提基因组R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下载的序列及进行原核表达载体的要求,设计可扩增小反刍兽疫病毒N、M、F及H4个基因的全长读码框(ORF)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扩增片段的T载体克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均有预期大小的片段扩增出。扩增片段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N、M、F及H基因ORF全长分别为1578、1008、1641、1830nt;4个基因均与疫苗株Nigeria75/1(X74443)有100%的同源性,说明所购试剂盒用的检测抗原应该是用此疫苗株制备,也证明了设计用于原核表达的4对引物扩增片段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N M F及H基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同源性 苗株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6
作者 龙云凤 祝贺 +6 位作者 杨建明 陈朝银 徐维佳 周晓黎 董俊 叶玲玲 艾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共5页
为了研发小反刍兽疫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中替代全病毒的抗原物质,参照GenBank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疫苗株Nigeria75/1的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X74443),人工合成表达核蛋白的N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通过PCR扩增、经引物设计引入的EcoRⅠ... 为了研发小反刍兽疫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中替代全病毒的抗原物质,参照GenBank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疫苗株Nigeria75/1的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X74443),人工合成表达核蛋白的N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通过PCR扩增、经引物设计引入的EcoRⅠ和KpnⅠ特异性酶切位点,将N基因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HTA,阳性重组质粒命名为pFastBacHTA-PPRV-N,测序结果显示N基因片段长度为1 578bp。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穿梭质粒Bacmid-PPRV-N,将该重组穿梭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得到表达产物,具有与抗体反应的活性,大小约为61.3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N基因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昆虫细胞 表达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隋修锟 金红岩 +4 位作者 李文超 史利军 赵占中 梁琳 李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4-980,共7页
为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H蛋白,并探讨其免疫原性,通过RT-PCR克隆PPRV Nigeria75/1毒株H基因,将其克隆至供体质粒pFB-LIC-Bse中,测序验证后将重组质粒pFB-LIC-Bse-PPRV-H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同源重组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 为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H蛋白,并探讨其免疫原性,通过RT-PCR克隆PPRV Nigeria75/1毒株H基因,将其克隆至供体质粒pFB-LIC-Bse中,测序验证后将重组质粒pFB-LIC-Bse-PPRV-H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同源重组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bacmid-PPRV-H,将其转染昆虫细胞sf21获得含有PPRV H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IFA及小鼠免疫试验鉴定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及免疫原性。结果表明,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的PPRV H蛋白能与His-tag单克隆抗体及PPR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8ku;表达产物接种小鼠可诱导其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抗小反刍兽疫病毒中和抗体,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结果表明重组杆状病毒rBacmid-H能与相应抗体和致敏的效应淋巴细胞发生较强的特异性反应。本试验获得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PPRV H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该试验为进一步开发小反刍兽疫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H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性检测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野毒与疫苗毒双重荧光RT-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世成 邹玖零 +5 位作者 王卫国 王昌建 唐小明 林源 鲁杏华 邱立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5,共5页
对GenBank中的小反刍兽疫野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及疫苗毒株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两对引物和两条特异探针,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野毒与疫苗毒株的双重荧光RT-PCR鉴别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表明,建立的双重荧光RT-... 对GenBank中的小反刍兽疫野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及疫苗毒株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两对引物和两条特异探针,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野毒与疫苗毒株的双重荧光RT-PCR鉴别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表明,建立的双重荧光RT-PCR方法,可特异检测野毒(FAM通道)和疫苗毒(VIC通道)。灵敏度实验表明,FAM通道可检测到10^(-5)稀释度的RNA(3.576 ng/mL),VIC通道可检测到10^(-3)稀释度的RNA(27.6 ng/mL)。重复性实验表明,该双重荧光RT-PCR方法重复性较好。用建立的二重荧光RT-PCR方法对20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区分野毒和疫苗毒株,且野毒检测结果与实验室确诊阳性结果一致,可以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野毒 苗毒 荧光RT-PCR 鉴别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多重荧光RT-LAMP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范晴 谢芝勋 +8 位作者 谢志勤 谢丽基 黄娇玲 张艳芳 曾婷婷 王盛 罗思思 邓显文 刘加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旨在建立一种可视化多重荧光RT-LAMP方法用于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的核酸,并初步应用于小反刍兽疫和蓝舌病临床样品的检测。比对GenBank中小反刍兽疫N基因和蓝舌病NS3基因保守区域,设计2套LAMP引物,在每条内引物FIP的5′端标... 旨在建立一种可视化多重荧光RT-LAMP方法用于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的核酸,并初步应用于小反刍兽疫和蓝舌病临床样品的检测。比对GenBank中小反刍兽疫N基因和蓝舌病NS3基因保守区域,设计2套LAMP引物,在每条内引物FIP的5′端标记荧光基团。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干扰性,同时应用该方法检测168份临床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高度特异,与口蹄疫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牛瘟病毒、山羊痘病毒等其他反刍动物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200 copies/μL,干扰性小,可同时检测两个不同浓度的模板。对168份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感染率为3.6%,蓝舌病病毒的感染率为13.1%,无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与荧光RT-PCR方法相比,此多重荧光RT-LAMP方法敏感性为91.7%~100%,特异性为100%。表明建立的多重荧光RT-LAMP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蓝舌病病毒 多重荧光RT-LAMP 检测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雨 宋晓晖 +7 位作者 董浩 赵柏林 曲萍 蒋菲 杨天意 张晨 杨林 王传彬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共8页
通过优化大肠埃希菌密码子、优化表达条件等方法,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中成功获得了可溶性的N蛋白与NH融合蛋白。进一步基于纯化的可溶性N蛋白与NH融合蛋白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特... 通过优化大肠埃希菌密码子、优化表达条件等方法,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中成功获得了可溶性的N蛋白与NH融合蛋白。进一步基于纯化的可溶性N蛋白与NH融合蛋白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够特异性的检测羊血清中的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与其他相关疫病病原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组内与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292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与法国IDVET竞争ELISA试剂盒比较,阳性样品符合率为92.47%,阴性样品符合率为97.26%,总的符合率为94.86%。该方法与传统的ELISA方法相比,具有敏感性、特异性相当,操作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N活性蛋白 NH融合蛋白 可溶性表达与纯化 时间分辨荧光免测定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