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民健身理念下城市小微空间营造策略研究——以武汉市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为例
1
作者 陈铭 段楚明 《华中建筑》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随着城市发展由增量转存量优化,借助城市碎片空间打造非正式的体育场所,有望为我国人均体育面积不足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武汉运动型口袋公园中,存在着使用者实际需求与空间布局不协调、器材和空间利用效率低下、场地健身氛围欠... 随着城市发展由增量转存量优化,借助城市碎片空间打造非正式的体育场所,有望为我国人均体育面积不足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武汉运动型口袋公园中,存在着使用者实际需求与空间布局不协调、器材和空间利用效率低下、场地健身氛围欠缺等多重现实问题。此外,针对小微空间的差异化营造研究还有待加强。该文基于武汉洪山区某地块的设计实践,提出由体育项目为主导转变为由人体活动为主导的设计思维,从用户画像—运动项目空间改进、弹性使用—提升空间可供性、增权赋能—运动空间再生产三个方面的改造设计策略,为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空间 口袋公园 城市公共空间 全民健身 体育公园
下载PDF
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项目设计方法探究——以北京市大兴区观音寺街道街角公园改造为例
2
作者 齐涛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3期84-86,共3页
文章以北京市大兴区观音寺街道街角公园改造项目为例,研究了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项目的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城市更新的背景与概念,以及小微空间改造的概念与特点。探讨了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的重要性与挑战。在第二部分中,详细... 文章以北京市大兴区观音寺街道街角公园改造项目为例,研究了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项目的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城市更新的背景与概念,以及小微空间改造的概念与特点。探讨了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的重要性与挑战。在第二部分中,详细介绍了观音寺街道街角公园改造项目,并选择了适合的设计方法进行运用。阐述了设计流程与步骤,并提出了设计要素与考虑因素。在第三部分中,讨论了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方法,并基于设计方法进行方案设计与优化。还探讨了实施与施工过程的管理与监控,并进行了成果评估与效果分析。以期为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项目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小微空间 改造项目 设计方法 观音寺街道 街角公园
下载PDF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小微空间情感化设计
3
作者 李玉吉 强兴业 +2 位作者 张铭 阴子美 忻益慧 《现代园艺》 2024年第9期148-149,152,共3页
为提升城市小微空间品质,从使用者需求出发,以具有代表性的张家口市小微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PSPL调研法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使用者对于小微空间各类建设要素的需求度,确定20项小微空间情感化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归纳为景观环境因素、空... 为提升城市小微空间品质,从使用者需求出发,以具有代表性的张家口市小微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PSPL调研法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使用者对于小微空间各类建设要素的需求度,确定20项小微空间情感化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归纳为景观环境因素、空间建设因素、服务设施因素、社会文化因素4种类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研究,构建小微空间情感化设计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结合张家口小微空间建设现状及需求,提出具有一定科学性及合理性的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为张家口市小微空间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空间 情感化设计 使用者需求 层次分析法 张家口市
下载PDF
以小微空间切入的北京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与治理探索
4
作者 侯晓蕾 姚莉莎 苏春婷 《城市设计》 2023年第5期42-51,共10页
老旧社区更新是当前我国城市更新存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社区公共空间是老旧社区微更新的重点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北京为例,从老城社区和老旧小区两个方面,以小微空间切入... 老旧社区更新是当前我国城市更新存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社区公共空间是老旧社区微更新的重点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北京为例,从老城社区和老旧小区两个方面,以小微空间切入,对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与治理进行系统探索。不同于以往老旧社区综合整治工程的大投资和面面俱到,以小微空间切入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强调从小做起,以社会治理为视角,以小场地微空间作为锚点,以局部撬动全局,对老旧社区进行小投资逐步微更新。相关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老旧社区更新提供借鉴,提高居民社区感和归属感,促进我国老旧社区更新治理和精细化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空间 老旧社区 公共空间 微更新 规划设计 社会治理
下载PDF
以街道角度浅析老旧社区改造的探索——以小南庄小微空间改造系列活动为例
5
作者 张红静 《建筑与装饰》 2023年第8期19-21,共3页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辖区老旧小区众多,人口密集,部分社区休闲环境不足。根据相关政策要求,依托街区责任规划制度,选取小南庄社区作为小微空间改造试点。本文试图通过以小南庄社区小微空间改造探索为例,简单阐述街镇一级为小微空间改...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辖区老旧小区众多,人口密集,部分社区休闲环境不足。根据相关政策要求,依托街区责任规划制度,选取小南庄社区作为小微空间改造试点。本文试图通过以小南庄社区小微空间改造探索为例,简单阐述街镇一级为小微空间改造做出的尝试与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淀街道 小南庄社区 小微空间改造 街区责任规划师
下载PDF
小微空间通风空调贴附式气流组织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安桂 李明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基于室内零方程湍流模型,利用水平贴附射流原理,改变小微空间的送风口位置,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情况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利用不均匀系数、通风效率和空气龄值指标对气流组织效果进行评价,得出最佳风口布置位置.通过计算,发现... 基于室内零方程湍流模型,利用水平贴附射流原理,改变小微空间的送风口位置,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情况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利用不均匀系数、通风效率和空气龄值指标对气流组织效果进行评价,得出最佳风口布置位置.通过计算,发现对于小空间,送风口位置的变化对投入能量利用系数的影响不大,对不均匀系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口布置 气流组织 数值模拟 小微空间
下载PDF
公众参与引导下的社区小微空间更新研究--以金侨时代家园"生命之环"实践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董国升 杜德耕 李智勇 《园林》 2022年第11期36-41,共6页
公众参与社区小微空间改造,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幸福感,塑造空间活力。以金侨时代家园"生命之环"社区小微空间更新为例,探讨公众参与社区小微空间改造的实施路径。"生命之环"社区空间更新设计,从... 公众参与社区小微空间改造,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幸福感,塑造空间活力。以金侨时代家园"生命之环"社区小微空间更新为例,探讨公众参与社区小微空间改造的实施路径。"生命之环"社区空间更新设计,从社会基层治理和参与式设计视角出发,以打造全龄友好、全民参与的社区公共空间为目标,采取社区营造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形成小微空间更新的公共参与路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党建引领,在理念上践行绿色低碳,形成多方协调、多方联动,可持续、可复制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社区小微空间 社区营造
下载PDF
基于“评估-优化”的历史城区小微公共空间更新方法--以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8
作者 陶煜 刘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9,共9页
根据“安全、方便、舒适、美观”4个原则,构建基于“评估—优化”的历史城区小微公共空间更新方法。以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量”与“质”的维度对空间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评估,分析各社区在公共空间人口承载压力、机会空... 根据“安全、方便、舒适、美观”4个原则,构建基于“评估—优化”的历史城区小微公共空间更新方法。以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量”与“质”的维度对空间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评估,分析各社区在公共空间人口承载压力、机会空间潜力、空间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据此分社区制定公共空间提升目标,从安全韧性、便捷利民、舒适健康和美观整洁等4个方面提出各自的重点提升方向。同时,根据评估结果,从总量提升的角度对街区内的潜在小微公共空间进行补充与筛选,并运用典型小微公共空间个体要素的提取和对比方法对小微公共空间的规模属性、空间设施属性及经营管理属性进行干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小微公共空间更新优化策略,以期从整体到个体系统地提升历史城区小微公共空间更新的综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小微公共空间 历史城区 更新方法 北京什刹海地区
下载PDF
基于微设计理论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设计——以南京秦淮“梧桐语”城市客厅为例
9
作者 王硕 王畅 +1 位作者 朱雨薇 吴晓天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5期48-50,共3页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丰富成果的背后,是众多小微公共空间的低效使用与文化缺失。与此同时,在城市更新所面临的土地资源稀缺与提升环境质量的矛盾中,城市腹地中具有良好品质的小微公共空间正在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要抓手。文章通...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丰富成果的背后,是众多小微公共空间的低效使用与文化缺失。与此同时,在城市更新所面临的土地资源稀缺与提升环境质量的矛盾中,城市腹地中具有良好品质的小微公共空间正在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要抓手。文章通过对“微设计”理论的研究,结合南京秦淮梧桐语城市客厅设计实践,为我国城市中小微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有效的策略借鉴与参考,推动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的触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小微公共空间 微设计 城市客厅
下载PDF
面向微更新的公众参与——以北京小微公共空间为例
10
作者 王也 李梦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第S01期81-83,共3页
“微更新”着眼于小尺度的城市和社区空间,虽然规模较小,但仍需面对复杂现状与各种主体多样需求的挑战,使公众参与始终贯穿于“微更新”的全过程。以北京小微公共空间为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公众参与及城市微更新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解析,... “微更新”着眼于小尺度的城市和社区空间,虽然规模较小,但仍需面对复杂现状与各种主体多样需求的挑战,使公众参与始终贯穿于“微更新”的全过程。以北京小微公共空间为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公众参与及城市微更新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解析,从分析谋划公众参与人群、激发公众参与意愿、构建可行的公众参与平台、完善公众参与保障机制等方面,研究北京小微公共空间微更新的公众参与。目的是实现公众参与的广泛化,提升参与的专业度、公众参与平台的便利性及参与体系的合理化。以传统公众参与模式为基础,结合北京小微公共空间历年实际项目,探寻小微公共空间微更新公众参与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微更新 小微公共空间 共建共享
下载PDF
共富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活化更新模式——以天姥驿站设计为例
11
作者 何曦 张馨宇 秦悦 《浙江建筑》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乡镇地带存在大量闲置用房需活化利用,以儒岙镇综合农贸市场为例,针对其结构保存较好、蕴含历史记忆、居民认知度高等优势,以及空间封闭、功能单一、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将保存和再生理念相结合,延续原有集市的场所精神和空间逻辑,保留原... 乡镇地带存在大量闲置用房需活化利用,以儒岙镇综合农贸市场为例,针对其结构保存较好、蕴含历史记忆、居民认知度高等优势,以及空间封闭、功能单一、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将保存和再生理念相结合,延续原有集市的场所精神和空间逻辑,保留原有建筑的主体结构,并对建筑空间进行重构、更新,激发空间活力,将其打造成集市民客厅、公共服务、文化交流于一体的乡村共富驿站。以此为大量乡村存量建筑和公共空间的活化更新提供一种思路参考和方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富风貌驿 乡村更新 城乡风貌 小微空间
下载PDF
社区更新背景下小微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以重庆白马凼小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美凝 许芗斌 许诗凯 《住宅科技》 2023年第9期6-13,共8页
当前社区更新侧重点多放在环境整治工程上,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老旧社区的活化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探索公共空间活力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并针对产生活力的空间、活动和人群3个核心对象,从小微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日常性及参与性出发,对小... 当前社区更新侧重点多放在环境整治工程上,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老旧社区的活化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探索公共空间活力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并针对产生活力的空间、活动和人群3个核心对象,从小微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日常性及参与性出发,对小微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进行探讨。以重庆白马凼小区更新项目为例,通过优化小微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完善空间活动的日常性、加强人群的参与性等一系列设计策略,达到提升小微公共空间的活力的目的,改善当前社区更新中小微公共空间活力不足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的社区更新发展提供积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更新 小微公共空间 空间活力 公共性 日常性 参与性
下载PDF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公众参与式微更新途径——以北京微花园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晓蕾 邹德涵 《世界建筑》 2023年第4期50-55,共6页
在我国当前的城市更新存量发展阶段,小规模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改造正逐渐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提升城市活力的主体。小微公共空间是城市剩余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布广、面积小、不规则、权属多等特点,是城市体... 在我国当前的城市更新存量发展阶段,小规模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改造正逐渐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提升城市活力的主体。小微公共空间是城市剩余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布广、面积小、不规则、权属多等特点,是城市体系化宏观建设中长期被忽略的部分,存在管控不足、利用率低等问题,亟待挖潜利用。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微更新能够体现城市精细化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微更新的相关背景,并对其概念及类型进行界定;然后,通过对小微空间中发生的人、事、物等进行原真性的Mapping观察,调研分析人们自发使用空间的行为活动;最后,结合团队近年来的相关实践,探索性地提出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式微更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 微更新途径 公众参与 微花园
下载PDF
我国城市小微阅读空间建设实践研究——以苏州图书馆小微分馆为例
14
作者 黄洁 王洁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48-53,65,共7页
文章分析研究了苏州图书馆小微分馆的建设实践,总结了小微分馆的建设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图书馆小微分馆的建设工作存在扎根读者、连通总馆、特色发展、智慧运营、阅读推广、多方合作六个方面的优势,能够为其他城市小微阅读空间带... 文章分析研究了苏州图书馆小微分馆的建设实践,总结了小微分馆的建设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图书馆小微分馆的建设工作存在扎根读者、连通总馆、特色发展、智慧运营、阅读推广、多方合作六个方面的优势,能够为其他城市小微阅读空间带来深入社区发展、加强体系建设、开辟特色路径、推动智慧转型、开展社会宣传、引入社会力量等六个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阅读空间 小微阅读空间 苏州图书馆 小微分馆 城市书房
下载PDF
小微公共空间发展现状及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15
作者 赵彤 陈嘉欣 +3 位作者 黄雅楠 林秀灵 余中华 董丽梅 《低碳世界》 2023年第12期70-72,共3页
为解决公共空间更新需求不断增长与老城区公共空间资源匮乏的矛盾,深挖小微公共空间开发潜力,激活现存消极空间的活力,实现新时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对小微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以小微公共空间典型设计案例为例,分析其景观设计特... 为解决公共空间更新需求不断增长与老城区公共空间资源匮乏的矛盾,深挖小微公共空间开发潜力,激活现存消极空间的活力,实现新时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对小微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以小微公共空间典型设计案例为例,分析其景观设计特征,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景观指标评价体系,对景观设计赋能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绿化、提升旧城区公共空间品质与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公共空间 口袋公园 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高质量发展 城市文脉延续
下载PDF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途径探讨建议
16
作者 付诗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5期0117-0120,共4页
现阶段,我国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与社会治理间有密切的关系,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有关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将目标和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小微尺度的空间重构、公众参与、社区激活等方面,以人民需求和现实存在... 现阶段,我国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与社会治理间有密切的关系,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有关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将目标和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小微尺度的空间重构、公众参与、社区激活等方面,以人民需求和现实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为导向,以公共空间设计为切入点,针对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社会治理等提出更适合的策略。本文简要分析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背景和途径,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 景观微更新 途径
下载PDF
城中村小微公共空间内老年人行为研究——以广州市珠村为例
17
作者 巫欣谕 林舜婷 +3 位作者 庞文洁 郑慧雯 梁彩桦 谢晨昱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5期143-145,149,共4页
城中村的小微公共空间是老年人参与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但往往可能被忽视。研究在广州市珠村随机选取了20个小微公共空间作为样本空间,对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进行连续观察,并定期拍照,以收集数据。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提取的基础上,对老... 城中村的小微公共空间是老年人参与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但往往可能被忽视。研究在广州市珠村随机选取了20个小微公共空间作为样本空间,对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进行连续观察,并定期拍照,以收集数据。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提取的基础上,对老年人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包括发生的比例和频率。随后,结合空间指标的数据,探讨了空间形式对老年人行为发生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聊天行为与遮阴有显著相关性,休息行为与座椅有显著相关性,而带小孩行为、健身锻炼行为均与休闲设施有显著相关性。这项研究将为城市设计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城中村小微公共空间的城市老年友好型改造中提供科学依据和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小微公共空间 老年人 行为研究
下载PDF
大城小事·睹微知著——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解析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8
作者 汪丽君 刘荣伶 《新建筑》 2019年第3期104-108,共5页
人们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逐渐回归理性思考,从粗放的数量扩张转向精细的质量提升,同时伴随社会思潮的日益多元,建筑与城市设计领域涌现微观化现象。首先梳理当前公共空间发展困境,推导出小微公共空间是其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次通过文献... 人们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逐渐回归理性思考,从粗放的数量扩张转向精细的质量提升,同时伴随社会思潮的日益多元,建筑与城市设计领域涌现微观化现象。首先梳理当前公共空间发展困境,推导出小微公共空间是其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次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和逻辑分析,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解析小微公共空间,继而划分类型与剖析内涵。最后总结小微公共空间的理论成果和实践进展,明晰未来发展趋势。小微公共空间的研究将有助于完善公共空间体系的整体建构,对场所营造及微观尺度下的日常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公共空间 概念解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微型公共空间的“弹性”——高密度城市空间下的小微空间设计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方钰 张超逸 +1 位作者 田雨泽 王珏 《艺术教育》 2022年第7期221-224,共4页
当前,城市人口数量与密度急速增长,能够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开放空间较少。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也从粗放的数量扩张转向精细的质量提升。在有限空间和人们对公共空间迫切需求的供需矛盾下,合理利用长期被忽视的小微空间,是解决公共... 当前,城市人口数量与密度急速增长,能够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开放空间较少。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也从粗放的数量扩张转向精细的质量提升。在有限空间和人们对公共空间迫切需求的供需矛盾下,合理利用长期被忽视的小微空间,是解决公共空间发展困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新途径。文章基于小微空间的特点,将“弹性”概念引入其中,以H地块为例,通过实践总结,归纳出空间划分、竖向利用、功能复合、打破边界、公共参与的设计策略,创造出利用高效、功能灵活、环境舒适、文化丰富的公共空间,满足使用人群的行为变化与对应的设计周期需要,进而解决高密度城市中土地资源不足、人口集中、需求多样、绿地缺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 小微空间 弹性 设计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