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马娟 郝晨光 +1 位作者 何丹 马建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61-165,175,共6页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sdLDL-C)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148例脑梗死患者...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sdLDL-C)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148例脑梗死患者,依据发病后7 d是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分为非障碍组(n=77)和障碍组(n=71);分别采用过氧化氢酶法和比色法测定两组血清sdLDL-C和T-AOC水平,并进行比较;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sdLDL-C、T-AOC水平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障碍组相比,障碍组血清sd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T-AOC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dLDL-C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516,P<0.05),T-AOC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4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血清sdLDL-C和T-AOC是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sdLDL-C水平升高,T-AOC水平降低,二者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微血管成像及CT血管造影联合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徐卫华 计玉芳 +1 位作者 陆赵阳 徐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究微血管成像(SMI)分级及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患者ACI发生情... 目的探究微血管成像(SMI)分级及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患者ACI发生情况分为ACI组95例和非ACI组85例。比较2组SMI分级、CTA、血清sdLDL-C水平,ROC曲线分析SMI分级及CTA联合血清sdLDL-C对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因素。结果ACI组血脂异常、舒张压、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非ACI组(P<0.01)。ACI组血清sdLDL-C水平高于非ACI组[(1.62±0.25)mmol/L vs(1.35±0.19)mmol/L,P<0.01],ACI组和非ACI组SMI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MI分级和CTA及血清sdLDL-C三者联合诊断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95%CI:0.897~0.9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MI分级、CTA、sdLDL-C是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SMI分级及CTA联合血清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ACI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微血流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廖强华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用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用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的50名体检健康者的临床资料纳为对照组。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3例,UAER<30 mg/24 h)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7例,30 mg/24 h≤UAER<300 mg/24 h)。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CysC、Hcy、sdLDL-C、尿素氮(BUN)、肌酐(C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析血清CysC、Hcy及sdLDL-C水平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CysC、Hcy、sdLDL-C、BUN及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 GFR低于对照组(均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CysC、Hcy、sdLDL-C、BUN及Cr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eGFR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ysC、Hcy、sdLDL-C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847、0.855及0.947,敏感度分别为0.771、0.857、0.829及0.886,特异度分别为0.708、0.729、0.667及0.875。结论 血清CysC、Hcy及sdLDL-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均有较好的效能,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特点分析
4
作者 秦庆双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及86名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两...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及86名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研究对象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以及试验组研究对象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等资料,分析冠心病患者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及其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越高及IMT越大的冠心病患者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高于正常体检者,且病变程度越高的冠心病患者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惠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6期30-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到202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并接受治疗的ACI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血管造影和颈... 目的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到202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并接受治疗的ACI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血管造影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结果将不同血管病变程度ACI患者分为血管正常组(n=10)、血管狭窄组(n=40)、血管闭塞组(n=20)三组,其中血管狭窄组分为单支狭窄组(n=15)和多支狭窄组(n=25)。同期收集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sdLDL-C、Hcy、D-D在各组间的表达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Glu、TG、sdLDL-C、Hcy、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dLDL-C、Hcy、D-D在ACI患者血管正常组、血管狭窄组、血管闭塞组中逐渐升高(P<0.05)。血管狭窄组患者中,多支狭窄组患者的sdLDL-C、Hcy、D-D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狭窄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LDL-C、Hcy、D-D是影响ACI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dLDL-C、Hcy、D-D在ACI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密切相关,是影响ACI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斑块面积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马福存 郑晨 +2 位作者 柏明见 梁国威 李秀锋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1300-1304,1320,共6页
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sdLDL-C)与颈动脉斑块(carotid artery plaque, CAP)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至2017年数据库的体检人群1 345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两组:颈... 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sdLDL-C)与颈动脉斑块(carotid artery plaque, CAP)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至2017年数据库的体检人群1 345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1.5mm)正常组1 089例(男性586例,女性503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1.5mm)斑块组256例(男性191例,女性65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评估sdLDL-C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 随着sdLDL-C的增加,颈动脉最大斑块横截面积也逐渐增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dLDL-C以最低四分位数为参照,最高四分位数经多变量调整后患颈动脉斑块的OR=2.112(95%CI 1.056~4.224)。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显示,sdLDL-C与颈动脉斑块呈线性相关(P<0.001)。此外,在正常L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的亚样本人群中(n=987),sdLDL-C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仍然显著。结论 在总体检人群中,sdLDL-C水平升高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并且在总体检人群中选取LDL-C≤3.10mmol/L的样本为亚临床样本,在亚临床样本中sdLDL-C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依旧相关。sdLDL-C作为非传统血脂指标对颈动脉斑块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7
作者 马福存 柏明见 +2 位作者 王兵 梁国威 李秀锋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sd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的比值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 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sd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的比值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MT)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航天中心医院体检人群1 350例数据,根据颈动脉B超结果分为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正常组(CIMT<1mm)985例(男性508例,女性477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异常组(CIMT≥1mm)365例(男性273例,女性92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评估sdLDL-C/HDL-C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结果 随着sdLDL-C/HDL-C的增加,CIMT厚度也逐渐的增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dLDL-C/HDL-C以Q1为参照,Q4经多变量调整后异常CIMT的OR=3.72(95%CI1.86~7.41)。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显示,sdLDL-C/HDL-C与异常CIMT(P<0.001)呈线性相关。此外,在正常L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的亚样本人群中(n=991),sdLDL-C/HDL-C与CIMT相关性仍然显著。结论 在体检人群中,sdLDL-C/HDL-C升高与CIMT呈正相关,并且在正常LDL-C水平的人群中,两者依然呈正相关。sdLDL-C/HDL-C是预测颈动脉厚度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蛋白胆固醇比值
下载PDF
临沂地区健康成人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区间的建立
8
作者 李公奇 姜艳 张晓卉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14-516,共3页
目的对临沂地区健康成人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初步建立实验室sdLDL-C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12月我院健康体检人群3791名(男1651名,女2140名)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分别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44岁... 目的对临沂地区健康成人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初步建立实验室sdLDL-C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12月我院健康体检人群3791名(男1651名,女2140名)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分别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采用Beckman AU58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dLDL-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基于性别和年龄的sdLDL-C参考区间。结果男性中年组(45~59岁)sdLDL-C水平明显高于青年组(18~44岁)和老年组(≥6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60岁)sd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青年组(18~4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18~44岁)男性sdLDL-C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sdLDL-C水平与年龄无相关性,女性sdLDL-C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建立基于性别、年龄的sdLDL-C参考区间:男性(18~44岁)为0.31~1.21 mmol/L,男性(45~59岁)为0.36~1.26 mmol/L,男性(≥60岁)为0.29~1.22 mmol/L,女性(18~44岁)为0.27~1.12 mmol/L,女性(≥45岁)为0.32~1.21 mmol/L。结论初步建立临沂地区健康成人sdLDL-C的参考区间,为临沂市的医学实验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参考区间 临沂地区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殷芸 丁培培 +3 位作者 张媛媛 张桥 耿先龙 徐贵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6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rotein cholestrol,L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and dense low densty lipoproten cholestrol,sd LDL-C)、脂蛋白(a)[lipoproteinc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mine,Hcy...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rotein cholestrol,L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and dense low densty lipoproten cholestrol,sd LDL-C)、脂蛋白(a)[lipoproteinc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mine,Hcy)的表达对于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盱眙县中医院确诊的5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5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LDL-C、sd LDL-C、Lp(a)、Hcy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LDL-C、sd LDL-C、Lp(a)、Hcy诊断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脑梗死组LDL-C、sd LDL-C、Lp(a)、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DL-C、sd LDL-C、Lp(a)、Hcy诊断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13、0.838、0.817、0.792,灵敏度分别为57.2%、72.5%、71.2%、63.7%,特异度分别为62.8%、88.5%、85.6%、83.6%,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的AUC为0.951,敏感性为85.6%,特异性为92.2%,高于其他各项单独检测。结论LDL-C、sd LDL-C、Lp(a)、Hcy均可作为脑梗死有用的诊断指标,与单一指标相比,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的效能更高,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蛋白(a)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与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10
作者 马丽娜 曹振华 杨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953-295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以及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56例作为糖尿病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CVD将其分为心血管... 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以及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56例作为糖尿病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CVD将其分为心血管疾病组和非心血管疾病组。并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清sdLDL-C以及CXCL12水平,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CVD的危险因素,分析sdLDL-C、CXCL12及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并发CVD的诊断价值。结果糖尿病组的血清sdLDL-C、CXCL1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疾病组的病程、BMI、LDL-C以及血清sdLDL-C、CXCL12水平均高于非心血管疾病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LDL-C、CXCL12均为糖尿病患者并发CV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sdLDL-C、CXCL12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单一检测。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sdLDL-C以及CXCL12水平升高是并发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二者的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并发CV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张海姣 董静 +2 位作者 祝万洁 司元元 魏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32-537,共6页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与其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88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n=112)...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与其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88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n=112)为实验组,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n=76)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sdLDL-C等实验室指标,并根据sdLDL-C水平最佳截断点将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分为对照低值组(n=42)、对照高值组(n=34)、实验低值组(n=58)、实验高值组(n=54)。对上述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在1年内心血管事件再发情况,分析引起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88例患者中有70例在1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各组患者年龄、HbA1c、TG、HDL-C、sd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模型显示,吸烟史、2型糖尿病史、LDL-C、sdLDL-C和男性均是冠心病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再发的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各组“生存”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616,P<0.01)。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5,χ^(2)=5.033);在对照组(P=0.004,χ^(2)=8.362)和实验组(P=0.015,χ^(2)=5.905)中,高值组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再发率均显著高于低值组。结论 血清sdLDL-C水平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再发
下载PDF
体检人群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其相关比值研究
12
作者 李静 全晖 何恩萍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1326-1330,1425,共6页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分析TC、TG、HDL-C、LDL-C、ApoA1、ApoB、非HDL-C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sdLDL-C/ApoB水平分布,为本地区健康人群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分析TC、TG、HDL-C、LDL-C、ApoA1、ApoB、非HDL-C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sdLDL-C/ApoB水平分布,为本地区健康人群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共招募受试者1 549名,其中正常血脂受试者846名和高脂血受试者703名。正常血脂受试者被定义为TG<1.7mmol/L,TC<5.2mmol/L,LDL-C<3.4mmol/L,HDL-C>1.0mmol/L,高脂血受试者按空腹TG>1.7mmol/L,TC>5.2mmol/L,LDL-C>3.4mmol/L或HDL-C<1.0mmol/L分组。Beckman Coulter AU2700自动分析测定血清TC、TG、HDL-C、LDL-C、ApoA1、ApoB和sdLDL-C,sdLDL-C水平测定采用过氧化物酶法。结果 本研究显示本地区体检人群血脂异常率为45%(703/1 549),TG增高最多占16%(242/1 549);血脂异常组TC、TG、LDL-C、ApoB和非HDL-C水平均高于血脂正常组,HDL-C和ApoA1水平均低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sdLDL-C及相关参数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LDL-C及相关参数在不同年龄、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sdLDL-C及相关参数明显高于女性,P<0.05;sdLDL-C及相关参数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60~69岁达到峰值。血脂异常组sdLDL-C及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LDL-C联合升高组sdLDL-C及相关参数明显高于其他血脂异常组,低HDL-C组sdLDL-C明显低于其他血脂异常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调查了成都地区体检人群血脂水平,血脂异常率较高,sdLDL-C及相关参数与年龄、性别,血脂组分均相关,监测sdLDL-C及相关参数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异常 胆固醇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13
作者 孙俊翔 殷云杰 +5 位作者 庄乾 魏鹏飞 陈燕春 徐亮 周维 杨松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351-355,共5页
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肌损伤(PMI)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行择期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1例,包括心绞痛98例... 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肌损伤(PMI)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行择期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1例,包括心绞痛9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43例;以及同期非冠心病66例。收集临床基线资料及术中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常规检测术前血脂以及术前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指标。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cTnI是否升高分为观察组(cTnI升高,n=86)和对照组(cTnI正常,n=55),对比2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非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3组间sdLDL-C水平的差异。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3组之间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趋势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sdLDL-C与术后cTnI升高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sdLDL-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植入支架数、支架总长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74±0.26)和(0.56±0.27)mmol/L,(4.51±1.17)和(3.90±1.04)mmol/L,(2.77±0.80)和(2.25±0.73)mmol/L,(1.74±0.91)和(1.33±0.62),(52.52±27.93)和(36.92±19.41)mm;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LDL-C(OR=14.798,95%CI 1.112~196.904),LDL-C(OR=3.074,95%CI 1.138~8.302)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PM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dLDL-C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是0.727(95%CI 0.637~0.817,P<0.05),最佳截断值为0.518 mmol/L,诊断PMI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56.4%,约登指数为0.424。非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3组的sdLDL-C分别是(0.541±0.144),(0.621±0.257),(0.776±0.289)mmol/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结论 术前高水平sdLDL-C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sdLDL-C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围术期心肌损伤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同型半胱氨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程小兵 罗娟娟 +6 位作者 陈燕 韩卫星 单其俊 杨玉雯 潘文博 钟万生 陈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684-2689,共6页
目的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及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sdLDL-C/L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三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的住院患者20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IMT... 目的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及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sdLDL-C/L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三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的住院患者20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IMT)异常组122例和对照组78例,其中颈动脉内膜异常组又分为颈动脉增厚组30例及颈动脉斑块组92例,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颈动脉斑块与sdLDL-C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颈动脉异常组sdLDL-C、sdLDL-C/LDL-C和Hcy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sdLDL-C/LDL-C、sdLDL-C是颈动脉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95%CI:1.021~1.213,P<0.001)、糖尿病(95%CI:1.009~1.0394,P<0.001)、sdLDL-C/LDL-C(95%CI:1.012~1.449,P<0.001)、sdLDL-C(95%CI:0.876~0.934,P<0.001)、Hcy(95%CI:0.439~0.81,P<0.001)。结论sdLDL-C/LDL-C、sdLDL-C、Hcy具有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且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增厚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sdLDL-C/LDL-C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同华 沈昊 +2 位作者 沈国荣 杨鸿林 李晓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405-5406,共2页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斑块性颈动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49例,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不同组别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sdLDL-C水平的关系。...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斑块性颈动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49例,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不同组别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sdLDL-C水平的关系。结果无狭窄61例;有狭窄88例,其中轻度狭窄30例、中度狭窄34例,重度狭窄24例。无狭窄患者血清sdLDL-C水平明显低于有狭窄患者(P<0.05)。轻度狭窄组血清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明显低于重度狭窄组sdLDL-C(P<0.05)。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dLDL-C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r=0.411,P<0.001)。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饮酒史、吸烟史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年龄和血清sdLDL-C水平并未显示相关。结论血清sdLDL-C水平与动脉粥样斑块性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王恺隽 李铁威 +4 位作者 蔺亚晖 李阳 周洲 陈曦 康金锁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674-679,共6页
目的结合影像学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阜外医院436例门诊初诊怀疑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并行冠脉计算机断层... 目的结合影像学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阜外医院436例门诊初诊怀疑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并行冠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检查(CT)的患者,从斑块性质、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3个方面分析sdLDL-C与冠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sdLDL-C与载脂蛋白B(apo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呈正相关(r依次为0.644、0.631、0.558、0.434、0.145,P均<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241,P<0.01);sdLDL-C、apoB可作为严重CAD(三支病变及重度狭窄>75%)发生的危险因素,且独立于传统风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他汀类降脂药的应用;对于三支病变,LDL-C、sdLDL-C、apoB预测价值依次增强(OR依次为1.936、2.673、31.707);对于重度狭窄,LDL-C非独立危险因素,sdLDL-C、apoB有预测价值(OR分别为2.000、9.457)。结论 sdLDL-C可作为独立于传统风险因素的严重CAD预测指标,预测价值优于LDL-C,有可能作为进一步的风险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韩耀霞 张强 +4 位作者 边云飞 张娜娜 梁斌 白瑞 肖传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 LDLC)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 LDLC)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7例作为对照组。Lipoprint脂蛋白分析仪检测LDLC颗粒大小、sd LDLC颗粒数及sd LDLC所占LDLC的百分比(简称sd LDLC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CSK9。结果冠心病组LDLC颗粒大小低于对照组(264.07±6.78比267.37±5.15,P<0.01),sd LDLC颗粒数多于对照组(5.0±9.5比4.0±5.0,P<0.05),sd LDLC百分比大于对照组(5.95%±10.50%比3.70%±5.85%,P<0.01)。冠心病组血清PCSK9显著高于对照组(15.48μg/L比14.95μg/L,U=-2.74,P=0.006)。冠心病组血清PCSK9与sd LDLC百分比、LDLC呈正相关(r=0.212,P=0.034;r=0.202,P=0.032)。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PCSK9与sd LDLC百分比呈正相关,抑制PCSK9可以预防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薇 马培 +4 位作者 张真路 崔天盆 曾吉 周新 胡汉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00-604,共5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7月同期选取1065例CHD患者及469名健康对照者血液标本。直接测定法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7月同期选取1065例CHD患者及469名健康对照者血液标本。直接测定法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sdLDLC水平,酶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建立健康对照组参考区间。根据CHD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LDLC水平,确定调脂后LDLC达标组和强化调脂后LDLC达标组。比较各组血脂指标,分析比较sdLDLC水平和sdLDLC/LDLC比值的变化。结果 (1)调脂治疗后CH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G、HDLC、sdLDLC/LDLC比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及sdLDLC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调脂LDLC达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dLDLC/LDLC比值增高(P<0.05),sdLDLC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脂达标者中有2.3%CHD患者sdLDLC水平和7.7%CHD患者sdLDLC/LDLC比值高于本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3)强化调脂LDLC达标组sdLDL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sdLDLC/LDLC比值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05);强化调脂达标者中有0.8%CHD患者sdLDLC水平和15.3%CHD患者sdLDLC/LDLC比值高于本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结论 CHD患者调脂治疗及强化调脂治疗中血清sdLDLC水平及sdLDLC/LDLC比值的变化,对残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降低sdLDLC水平可能是最终降低CHD发生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治疗 强化调治疗
下载PDF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半胱氨酸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被引量:6
19
作者 沈国荣 沈昊 +3 位作者 王惠民 丛辉 杨鸿林 李晓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7-478,共2页
缺血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80%,多发性脑梗死(multiple cerebral infarction,MCI)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可达28.9%[1]。MCI预后差、死亡率高,发病1月内死亡率为25%~40%,发生认知障碍比率为42.92%[2]。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 缺血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80%,多发性脑梗死(multiple cerebral infarction,MCI)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可达28.9%[1]。MCI预后差、死亡率高,发病1月内死亡率为25%~40%,发生认知障碍比率为42.92%[2]。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性氨基酸,其代谢途径障碍与脑梗死的危险性及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半胱氨酸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程小兵 罗娟娟 +3 位作者 陈燕 韩卫星 李庆群 潘文博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sdLDL-C/LDL-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并分析sdLDL-C/LDL-C评价颈动脉斑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 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sdLDL-C/LDL-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并分析sdLDL-C/LDL-C评价颈动脉斑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合肥第三临床学院心内科住院并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异常组(n=122)和对照组(n=78)。其中,IMT异常组又分为IMT增厚组(n=30)及颈动脉斑块组(n=92)。Spearman相关分析sdLDL-C与年龄、体质指数(BMI)、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dLDL-C/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cy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及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IMT异常组血清sdLDL-C、sdLDL-C/LDL-C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组血清sdLDL-C、sdLDL-C/LDL-C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IMT增厚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Hcy、sdLDL-C/LDL-C、sdLDL-C是IMT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伴有IMT增厚、颈动脉斑块患者中sdLDL-C、sdLDL-C/LDL-C、Hcy水平显著升高。血清sdLDL-C/LDL-C、sdLDL-C、Hcy含量具有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价值,且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