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8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预测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
1
作者 张志 瞿刚 +1 位作者 刘朝敏 李进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小肝癌患者(术前1周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小肝癌患者(术前1周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MVI阳性组(n=25)和MVI阴性组(n=6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增强扫描特征及DWI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VI的影响因素。基于回归分析结果建立评分模型,绘制评分模型预测小肝癌患者MV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90例小肝癌患者中MVI阳性率为27.78%(25/90)。MVI阳性组低分化、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不光滑、肝胆期瘤周低信号的占比高于MVI阴性组,而D值、ADC值低于MVI阴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瘤周低信号、D值、ADC值是小肝癌MVI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回归分析建立的评分模型预测小肝癌患者MV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最佳截断值为5分,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920、0.877。结论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可有效预测小肝癌患者的MVI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小肝癌 微血管侵犯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杜轲锋 邵亚丽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8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仑伐替尼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8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甲胎蛋白、肝功能[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白蛋白(ALB)]、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9周短期疗效100%,与对照组(97.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27%)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1,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38.29±5.23)U/L、ALT(52.21±5.78)U/L,与对照组AST(45.21±5.38)U/L、ALT(57.25±5.56)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1、4.167,P均<0.05),观察组ALB(29.85±1.61)g/L、AFP(18.21±2.25)μg/L,与对照组ALB(28.42±1.57)g/L、AFP(23.12±2.12)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4、10.539,P均<0.05);观察组用药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经干预均好转。结论相较于单纯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治疗,其与仑伐替尼联合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短期疗效相当,但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损伤,明显降低患者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肝癌 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 仑伐替尼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中远期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3
作者 王松 刘建 刘彦立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3期462-465,469,共5页
目的 探究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中远期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112例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开腹肝切除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术指标(出血量、... 目的 探究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中远期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112例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开腹肝切除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术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生活质量评分、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ORR、DCR、生活质量评分、3年和5年生存率、CD3^(+)细胞、CD4^(+)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ALT、AST、TBIL、DBIL、CD8^(+)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中远期生存率,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术 小肝癌 生活质量 肝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小肝癌微血管侵犯风险术前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4
作者 王茜 柴新群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36-143,共8页
目的分析小肝癌(SHCC)发生微血管侵犯(MVI)的危险因素,构建术前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因SHCC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2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是... 目的分析小肝癌(SHCC)发生微血管侵犯(MVI)的危险因素,构建术前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因SHCC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2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是否存在MVI分为MVI阳性组(n=96)和MVI阴性组(n=192)。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清学指标、炎症指标、术前影像学资料、病理指标等,采用Lasso回归分析结合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HCC患者发生MVI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术前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288例单发SHCC患者中有96例发生MVI,发生率为3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包膜强化、AFP≥200 ng/m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1.63、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170.86、血小板计数(PLT)≥183.0×10^(9)/L为SH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通过Youden指数计算出列线图的最佳截断值为181.3分,截断值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6%、84.9%、68.5%和83.2%,具备较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论基于肿瘤最大径、包膜强化、AFP≥200 ng/mL、NLR≥1.63、SII≥170.86、PLT≥183.0×10^(9)/L所建立的术前列线图预测模型对SHCC发生MVI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指导临床决策,改善不良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微血管侵犯 列线图预测模型 炎症因子 影像组学
下载PDF
MRI多序列成像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诊断和微血管侵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陈进 邢翠翠 陈嫘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MRI多序列成像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诊断和微血管侵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80例疑似小肝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西门子3.0 T Verio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分析MRI多序列成像对肝... 目的探讨MRI多序列成像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诊断和微血管侵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80例疑似小肝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西门子3.0 T Verio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分析MRI多序列成像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诊断和微血管侵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以肝脏穿刺活检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MRI多序列成像在小肝癌诊断和微血管侵犯的一致性。结果80例疑似小肝癌患者经病理确诊36例,未发生肝癌44例。T2WI诊断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79.55%,准确度为81.25%,Kappa值为0.624;T1WI诊断敏感度为77.78%,特异度为81.82%,准确度为80.00%,,Kappa值为0.596;LAVA诊断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81.82%,准确度为82.50%,Kappa值为0.648;联合诊断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77.27%,准确度为85.00%,Kappa值为0.703。36例疑似小肝癌患者经病理确诊MVI 7例,未发生MVI 29例。T2WI诊断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86.21%,准确度为83.33%,Kappa值为0.520;T1WI诊断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82.76%,准确度为80.56%,Kappa值为0.466;LAVA诊断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89.66%,准确度为86.11%,Kappa值为0.579;联合诊断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2.76%,准确度为83.33%,Kappa值为0.563。结论MRI多序列成像有助于提高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和微血管侵犯的评估,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多序列成像 小肝癌 微血管侵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射频消融治疗肝包膜下小肝癌的价值
6
作者 王健庄 崔创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治疗肝包膜下小肝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肝包膜下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ACE+射频...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治疗肝包膜下小肝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肝包膜下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ACE+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PF)、癌胚抗原(CEA)]、不良反应以及无进展生存率。结果观察组ORR高于对照组(85.00%vs 62.50%,χ^(2)=5.230,P<0.05);两组ALT、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F、CEA水平低于对照组(t=7.616;t=8.938,P<0.05);两组不良反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Log Rankχ^(2)=7.487,P<0.05)。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射频消融治疗肝包膜下小肝癌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无进展生存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放射性^(125)I粒子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屠素琴 朱锦龙 谢贵林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小肝癌患者46例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肝动脉栓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小肝癌患者46例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肝动脉栓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E-钙蛋白(EC)指标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指标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WTO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患者不仅疗效显著,还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肝功能及生活状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栓塞 射频消融 小肝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肝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CT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作用
8
作者 马丽娜 魏长春 +2 位作者 贺利 栗师 乔龙虎 《现代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合血清癌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对104例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所有患者接受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测血清CA19-9、CEA、AFP水平。结果表明,CT结合血清CA19-9、CEA、AF... 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合血清癌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对104例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所有患者接受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测血清CA19-9、CEA、AFP水平。结果表明,CT结合血清CA19-9、CEA、AFP预测小肝癌的AUC为0.891,敏感度为85.90%(P<0.05)。CT结合血清CA19-9、CEA、AFP在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作为临床鉴别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癌抗原19-9 癌胚抗原 肝硬化结节 小肝癌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于呈祥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DCE-MRI)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小细胞肝癌(小肝癌)和肝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在巨野县北城医院治疗的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先后对其进行DCE-MRI...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DCE-MRI)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小细胞肝癌(小肝癌)和肝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在巨野县北城医院治疗的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先后对其进行DCE-MRI检查以及DCE-MRI+DWI联合检查,对比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检查和确诊用时、灵敏度、特异度、漏诊误诊发生率。结果:DCE-MRI+DWI联合检查明显比单一DCE-MRI检查结果更为精准(P<0.05)。DCE-MRI+DWI联合检查的漏诊误诊的发生率较低(P<0.05)。DCE-MRI+DWI联合检查的灵敏度明显更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检查和确诊用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DWI联合检查对于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检查 小肝癌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的效果及对肝功能指标、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安美仪 张文轩 池元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指标、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期间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小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取行肝动脉化疗栓塞...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指标、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期间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小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取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取在此基础上行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1)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清ALT、AST、TBil、AFP-L3、GP7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有所升高(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上述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肝癌患者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基础上,应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 小肝癌 肝功能指标 并发症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分级对小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效果分析
11
作者 司富雨 刘守标 刘迎春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72-74,81,共4页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分级对小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0月—2022...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分级对小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病灶≤3 cm的119例肝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Mp-MRI检查及LI-RADS分级评估,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p-MRI、LI-RADS分级单独及联合诊断对小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效果。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19例肝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84例为恶性小肝癌,35例为良性病变。Mp-MRI、LI-RADS分级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7.62%(82/84)、准确度97.48%(116/119)、阴性预测值94.44%(34/35),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9、10.337、8.590,P均<0.05)。结论Mp-MRI、LI-RADS分级均对小肝癌患者具有一定的早期筛查效果,且两者联合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
下载PDF
核磁共振和CT检查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明会 《医师在线》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RI)和CT检查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疑似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患者,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查、CT和MRI检查。记录两组...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RI)和CT检查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疑似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患者,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查、CT和MRI检查。记录两组的CT和MRI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其诊断效能和声像图特征。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00例疑似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患者中有65例确诊为肝硬化再生结节,占比65.00%,35例确诊为小肝癌,占比35.00%。MRI检查发现肝硬化再生结节60例,小肝癌40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58例为肝硬化再生结节,33例为小肝癌。CT检查发现肝硬化再生结节58例,小肝癌42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48例为肝硬化再生结节,25例为小肝癌。MRI检查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MRI检查在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中的价值更高,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T检查,且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情况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CT检查 肝硬化再生结节 小肝癌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超声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研究
13
作者 张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48-0151,共4页
研究分析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确诊中超声的主要表现。方法 本次观察选择2022年7月至2022年9月这一时长段,研究工作人员对60例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病人开展研究。研究工作人员在本次观察中遵循双盲对照原则将所选... 研究分析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确诊中超声的主要表现。方法 本次观察选择2022年7月至2022年9月这一时长段,研究工作人员对60例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病人开展研究。研究工作人员在本次观察中遵循双盲对照原则将所选病人分类,对照组所选30例病人选用基本CT检查,观察组所选30例病人选用超声确诊,记录对照组及观察组确诊精确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所选30例病人中确诊精确总数为24人,确诊精确率为80.00%,观察组所选35例病人中确诊精确总数为29人,确诊精确率为96.66%,分析两组确诊精确率有关数据,差别比较大,(p<0.05);对照之下三种不同小肝癌病灶种类的超声时长存在显著数据差别,有统计分析学意义(P<0.05)。超声结论显示,小肝癌门静脉血管期及延迟时间的特点由低变高,而主动脉主要表现由高变低。结论 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确诊中超声的主要表现是临床确诊精确率比较高,能够为医护工作人员进行后面工作给予巨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硬化 基本CT检查 超声 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
原文传递
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14
作者 周群高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结节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6月贺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肝硬化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结节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扫描... 目的:分析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结节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6月贺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肝硬化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结节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扫描发现,肝硬化再生结节组患者平均病灶大小、表观弥散系数(ADC)均高于小肝癌结节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903、5.593,P<0.05);肝硬化再生结节组T_(1)WI稍高信号及等信号呈现率高于小肝癌结节组(χ^(2)=12.158、10.627,P<0.05),等信号或低信号呈现率则低于小肝癌结节组(χ^(2)=31.611,P<0.05);肝硬化再生结节组T_(2)WI低信号呈现率高于小肝癌结节组,等信号、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呈现率低于小肝癌结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393,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能够更好地鉴别出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结节,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再生结节 小肝癌结节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MSCT与MRI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伟 罗倩 +2 位作者 刘启榆 王忠 周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670-5673,共4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SHCC)中的诊断价值比对。方法选取已确诊为SHCC的60例患者,分别行MSCT和MRI,将扫描诊断和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MSCT和MRI对肝硬化背景下SHCC的诊断价值。结果动脉期MSC...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SHCC)中的诊断价值比对。方法选取已确诊为SHCC的60例患者,分别行MSCT和MRI,将扫描诊断和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MSCT和MRI对肝硬化背景下SHCC的诊断价值。结果动脉期MSCT和MRI检出率分别为91.55%、94.37%,门静脉期MSCT和MRI检出率分别为80.28%、50.71%,延时期MSCT和MRI检出率分别为81.69%、84.51%,MSCT门静脉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MRI(P<0.05),而在动脉期、延时期的检出率略低于MRI,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病灶数(58个)显著低于MSCT(62个,P<0.05)。MRI观察到完整环状强化的个数及不完整环状强化个数显著高于MSCT(P<0.05)。MRI检查肝硬化背景下SHCC的灵敏度(97.93%)和阴性预测值(98.33%)均显著高于MSCT(67.71%,80.71%),MRI检查特异度(76.86%)和阳性预测值(75.78%)均显著低于MSCT(92.72%,89.65%;P<0.05)。MRI与MSCT检查肝硬化背景下SHCC患者诊断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对肝硬化背景SHCC患者诊断,MRI对于病变观察更清晰明显,且对SHCC诊断敏感度更高、病灶包膜强化特点显示较好,诊断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小肝癌 多层螺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李彩霞 王改梅 +1 位作者 唐俊婷 马五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8期10-13,共4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检查序列中的动态增强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早期小肝癌及其他肝脏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的大小,以获取肝脏结节病变最适宜扫描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于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就诊患者115例... 目的:比较磁共振检查序列中的动态增强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早期小肝癌及其他肝脏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的大小,以获取肝脏结节病变最适宜扫描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于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就诊患者115例,肝结节病灶数共150个,统计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DWI及两者联合使用对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结果:选取150个病灶,其中DCE-MRI扫描序列检出发现病灶127个,检出率84.7%,DWI共发现病灶120个,检出率80.0%,DCE-MRI和DWI联合使用共发现病灶135个,检出率90.0%,效果显著优于两种方法独立使用(χ^(2)=6.138,P=0.046)。115例患者中,DCE-MRI扫描诊断符合99个,正确率86%,DWI诊断符合83个,正确率72%,前者对病灶的定性正确率显著优于后者(P=0.009)。DCE-MRI和DWI联合使用诊断符合110个,正确率达95%,效果显著优于两种方法独立使用(χ^(2)=24.656,P<0.05)。结论:两种技术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肝癌及肝结节性病变检出率及定性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被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小肝癌 肝结节病变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应用于小肝癌诊断的效果研究
17
作者 刘海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37-0039,共3页
针对小肝癌患者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进行诊断,探讨其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肝癌患者,应用常规CT以及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进行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总检... 针对小肝癌患者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进行诊断,探讨其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肝癌患者,应用常规CT以及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进行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总检出率为95.00%,CT总检出率为81.6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应用于小肝癌诊断当中,诊断效果良好,且有利于提升诊断效率,并为患者的尽早治疗和治疗效果的提升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 小肝癌 诊断
下载PDF
增强CT和磁共振成像在小肝癌和微小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8
作者 杨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50-0052,共3页
分析增强CT和磁共振成像在小肝癌和微小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合理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进行临床观察,选取我院收治的小肝癌39例和微小肝癌28例患者,经病理穿刺活检证实,明确临床诊断。两组患者均接受增强CT检查和磁共振成... 分析增强CT和磁共振成像在小肝癌和微小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合理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进行临床观察,选取我院收治的小肝癌39例和微小肝癌28例患者,经病理穿刺活检证实,明确临床诊断。两组患者均接受增强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获取满意的图像。采用双盲法,由专业人员分析并查看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影像特征,做出诊断,对比增强CT和磁共振成像对于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总检出率,分析增强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及磁共振成像(DWI、T2WI、IN-PHASE、OUT-PHASE)对于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结果 增强CT对于微小肝癌检出率(71.43%)低于磁共振成像(92.86%),有统计意义(P<0.05)。增强CT中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对于小肝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微小肝癌,有统计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中IN-PHASE序列对于小肝癌的检出率(92.31%)高于微小肝癌(71.43%),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增强CT和磁共振成像在小肝癌和微小肝癌诊断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相对来说,磁共振成像对微小肝癌的检出率高于增强CT,具体应用需要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CT 磁共振成像 小肝癌 小肝癌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付小兵 袁建军 +2 位作者 杨龙 王绮 赵晓娟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分析小肝癌(sHCC)超声造影(CEUS)特征与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sHCC患者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行手术切除的sHCC患者资料,其中MVI阳性组39例,MVI阴性组74例,术前1周内均行CEUS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小肝癌(sHCC)超声造影(CEUS)特征与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sHCC患者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行手术切除的sHCC患者资料,其中MVI阳性组39例,MVI阴性组74例,术前1周内均行CEUS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超声及CEUS相关特征,分析sHCC患者MVI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结果与MVI阴性组相比,MVI阳性组AFP水平较高、瘤周有低回声晕、肿瘤边缘不光滑比例较高、开始廓清时间较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边缘不光滑、开始廓清时间较早是sHCC患者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开始廓清时间以107 s为预测sHCC患者存在MVI的最佳临界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9.20%、75.70%。结论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与sHCC患者MVI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边缘不光滑及开始廓清时间较早是sHCC患者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sHCC患者是否存在MVI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微血管侵犯 超声造影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微波消融术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潘伟华 黄腾钦 曾耿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7期17-20,共4页
目的:探析经皮微波消融术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龙岩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2021年3月-2023年1月医治的84例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肝癌... 目的:探析经皮微波消融术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龙岩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2021年3月-2023年1月医治的84例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试验组采用经皮微波消融术。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手术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试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4.89±1.67)d,短于对照组(8.79±3.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小肝癌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经皮微波消融术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