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狭窄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戴军 李晓波 +3 位作者 高云杰 戈之铮 胡运彪 萧树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3466-3470,共5页
目的:比较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及小肠钡灌检查在疑有小肠狭窄患者中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狭窄诊断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疑患小肠疾病患者76例,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分别经口或经肛进镜,对未检出病灶者建... 目的:比较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及小肠钡灌检查在疑有小肠狭窄患者中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狭窄诊断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疑患小肠疾病患者76例,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分别经口或经肛进镜,对未检出病灶者建议择期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其中疑小肠狭窄患者13例均行小肠钡灌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在疑小肠狭窄患者中病变的检出率、诊断率.结果:疑有小肠狭窄患者13例中有8例经口、3例经肛、2例分别经口和经肛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检查所用平均时间74(55-120)min,小肠狭窄病变检出率为84.6%(11/13),其中小肠肿瘤6例,克罗恩病3例,炎性狭窄2例.检出病变中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诊断率为69.2%(9/13),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疑小肠狭窄患者小肠钡灌检查的病变检出率为53.8%(7/13),其中小肠肿瘤3例,克罗恩病2例,炎性狭窄2例.在小肠钡灌检查未发现异常的6例病变中有4例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中发现病变;3例未能正确诊断的病例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中均得到正确诊断.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狭窄中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率均明显高于小肠钡灌检查,二者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狭窄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电子小肠 小肠狭窄 小肠钡灌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先天性小肠狭窄及闭锁153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叶祖萍 牛军 +1 位作者 戴春娟 胡银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19-720,共2页
为探讨先天性小肠狭窄及闭锁的治疗和预后,回顾性总结18年先天性肠狭窄、肠闭锁153例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发生在空肠77例、回肠62例、空-回肠14例,其中多发性肠闭锁16例。全部病例手术治疗,治愈108例,术后存活率近年已达到87%。62例获随... 为探讨先天性小肠狭窄及闭锁的治疗和预后,回顾性总结18年先天性肠狭窄、肠闭锁153例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发生在空肠77例、回肠62例、空-回肠14例,其中多发性肠闭锁16例。全部病例手术治疗,治愈108例,术后存活率近年已达到87%。62例获随访,疗效满意。提示手术是治愈肠闭锁的唯一手段,治愈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肠狭窄 疗效 先天性肠闭锁 吻合术 预后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继发急性肠系膜血栓的小肠狭窄2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震 王钟林 +2 位作者 田维军 吴杰 赵金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11期1899-1900,共2页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约占急性肠系膜缺血的5%-10%,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有潜在的致命性风险,因为其可导致肠管缺血,甚至肠管坏死,几乎所有的肠管梗死的病人均需外科手术干预治疗。随着诊断设备的发展及其广泛...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约占急性肠系膜缺血的5%-10%,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有潜在的致命性风险,因为其可导致肠管缺血,甚至肠管坏死,几乎所有的肠管梗死的病人均需外科手术干预治疗。随着诊断设备的发展及其广泛临床应用,使该疾病在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探查之前明确诊断成为可能。早期系统性抗凝、溶栓治疗可防止MVT的进一步发展,甚至痊愈。文献报道,死亡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文献复习 肠系膜血栓 小肠狭窄 急性肠系膜缺血 继发 肠管坏死 诊断设备
下载PDF
肠道超声在评估克罗恩病和检测相关小肠狭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田继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16期710-710,共1页
关键词 相关小肠狭窄 克罗恩病 肠道超声 评估 检测 X线检查 炎症性疾病 年发病率
下载PDF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有症状的小肠克罗恩病小肠狭窄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5
作者 高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双气囊电子小肠 小肠克罗恩病 小肠狭窄 治疗效果 诊断 症状 CROHN病 气囊扩张治疗
下载PDF
胎儿小肠狭窄或闭锁的诊断及新生儿预后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袁艳 王宇光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1年第1期88-90,共3页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及影像判断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被发现。目前B型超声已成为孕期筛查胎儿消化道发育异常的主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胎儿消化道畸形超声诊断及新生儿预后相关进展,总结了胎儿小肠狭窄或闭锁的...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及影像判断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被发现。目前B型超声已成为孕期筛查胎儿消化道发育异常的主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胎儿消化道畸形超声诊断及新生儿预后相关进展,总结了胎儿小肠狭窄或闭锁的超声下表现、合并其他器官畸形或超声软指标异常、孕期临床表现以及新生儿预后,以期为超声诊断胎儿小肠狭窄或闭锁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狭窄或闭锁 超声诊断 新生儿预后
下载PDF
气囊辅助小肠镜对狭窄型小肠克罗恩病与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
7
作者 刘荣雨 李白容 +3 位作者 孙涛 银新 李静 宁守斌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5-652,共8页
目的评估气囊辅助小肠镜(BAE)对狭窄型小肠克罗恩病(CD)与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4年10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7例良性小肠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BAE检查后的诊治经过及治疗... 目的评估气囊辅助小肠镜(BAE)对狭窄型小肠克罗恩病(CD)与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4年10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7例良性小肠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BAE检查后的诊治经过及治疗结局进行随访。通过对比基于BAE的临床诊断与最终诊断的一致性,评价BAE对狭窄型小肠CD及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并对狭窄型小肠CD患者和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患者的内镜下表现进行比较。结果67例良性小肠狭窄患者中4例失访、2例经随访纠正诊断为淋巴瘤,最终61例纳入研究。随访截至2021年10月30日,随访时间为28(4~73)个月。良性小肠狭窄的病因分别为CD(62.3%,38/61)、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11.5%,7/61)、小肠结核(6.6%,4/61)、缺血性小肠炎(4.9%,3/61)、放射性小肠炎(3.3%,2/61)、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炎(1.6%,1/61)、嗜酸性粒细胞性小肠炎(1.6%,1/61)、梅克尔憩室相关小肠狭窄(1.6%,1/61)、肠型白塞病(1.6%,1/61)和病因不明(4.9%,3/61)。基于BAE的临床诊断和最终诊断的总体一致率为80.3%(49/61)。BAE对狭窄型小肠CD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4%和82.6%。狭窄型小肠CD患者中BAE下狭窄处出现非横行溃疡和回肠合并非狭窄性溃疡的比例均高于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患者[53.1%(17/32)vs 16.7%(3/18)、38.9%(14/36)vs 0,P均<0.05],两组患者在镜下小肠狭窄的部位、程度、形态及是否存在纤维性狭窄、是否存在多发狭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BAE对狭窄型小肠CD与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但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其他检查手段和长期随访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辅助小肠 良性小肠狭窄 克罗恩病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小肠
原文传递
小肠克罗恩病伴小肠狭窄一例
8
作者 邓成念 刘模荣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254-255,共2页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胃肠道的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具有壁间肉芽肿性炎症和/或瘘管的不连续感染区域。CD可影响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的任何区域,但更可能累及小肠和大肠尤其是回盲肠和肛周区域。对这种疾病...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胃肠道的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具有壁间肉芽肿性炎症和/或瘘管的不连续感染区域。CD可影响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的任何区域,但更可能累及小肠和大肠尤其是回盲肠和肛周区域。对这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了解是有限的,迄今为止尚无根治方法。其中炎症的反复发作导致诸如狭窄和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小肠克罗恩病 小肠狭窄 贫血
下载PDF
先天性空肠盲式闭锁合并以下小肠狭窄及细小结肠症1例报告
9
作者 陈泽辉 管同舜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59-59,共1页
先天性空肠盲式闭锁合并以下小肠狭窄及细小结肠症是一种胚胎时期发育异常的疾病,属于罕见病。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此症。我院发现1例,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新生儿女4天。主诉出生后进食即吐,10~20次/日,为非喷射性。第二天始出现皮... 先天性空肠盲式闭锁合并以下小肠狭窄及细小结肠症是一种胚胎时期发育异常的疾病,属于罕见病。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此症。我院发现1例,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新生儿女4天。主诉出生后进食即吐,10~20次/日,为非喷射性。第二天始出现皮肤中度黄染,尿少,3天未解大便,无发热。近一天来仍频繁呕吐伴哭声嘶哑,在外院拟诊“肛门闭锁”,经棉签(扌通)出黄色粘液,便干,量多,而于1989年10月5日转本院。拟诊新生儿感染(脐炎),呕吐待查,生理性黄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狭窄 新生儿感染 生理性黄疸 肛门闭锁 出生后 解大便 肠闭锁 胚胎时期 钡灌肠检查 先天性肠狭窄
下载PDF
肠道超声在评估克隆病和检测相关小肠狭窄中的作用:与X线和术中所见的前瞻性比较研究
10
作者 陈克敏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3年第1期61-61,共1页
本文通过连续大系列克隆病住院病人的前瞻性研究,作了完整的小肠X线检查,以比较肠道超声检查在检出小肠狭窄上的准确性,并评估肠道超声在确定克隆病累及范围和部位方面的作用。 病人和方法:病人均符合克隆病的诊断标准,并经结肠镜和小... 本文通过连续大系列克隆病住院病人的前瞻性研究,作了完整的小肠X线检查,以比较肠道超声检查在检出小肠狭窄上的准确性,并评估肠道超声在确定克隆病累及范围和部位方面的作用。 病人和方法:病人均符合克隆病的诊断标准,并经结肠镜和小肠钡灌肠检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部位,如结肠镜未能成功则采用结肠双对比检查。病人的年龄均在18岁以上,剔除病变仅累及直肠肛管或胃十二指肠部位者。 先用超声检查,然后再作内镜检查和放射学检查。 超声检查:采用实时超声仪(日立EUB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超声 评估 克隆病 检测 相关小肠狭窄 X线 前瞻性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先天性小肠狭窄伴脐带过长1例
11
作者 厚炳承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先天性小肠狭窄(congenital stenosis of the small intestine)是较少见的先天畸形,大约5000~20,000个婴儿中有1例。Pollock统计,十二指肠占60%,空肠占11%,回肠占12%。最近我们在婴检中遇到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肠狭窄 脐带过长 INTESTINE congenital 先天畸形 STENOSIS 脐带长度 狭窄 房间隔 脐带绕颈
下载PDF
对确诊或疑似为小肠狭窄的患者在胶囊内镜检查前应用M2A开放式胶囊系统的临床评估
12
作者 DelvauxM. SoussanE.B. +2 位作者 LaurentV. M.Dalvaux 王铮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22-23,共2页
Background and study aim: The main complication of video capsule endoscopy (VCE) is the blocking of the capsule by a gastrointestinal stenosis. The “ patency capsule" is a self- dissolving capsule that is the sa... Background and study aim: The main complication of video capsule endoscopy (VCE) is the blocking of the capsule by a gastrointestinal stenosis. The “ patency capsule" is a self- dissolving capsule that is the same size as the video capsule. It contains a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that allows it to be detected by a scanning device placed on the abdominal wall. When its passage is blocked by a stenosis, the patency capsule dissolves in 40- 80 hours after inges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this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intestinal stenosis but also requiring VCE. Patients and methods: 22 patients (16 men; 46 ± 18 years; 15 with diagnosed or suspected Crohn’ s disease, two with suspected intestinal tumor, and two on 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 were first investigated with an abdominal CT plus enteroclysis (entero- CT, n = 15) or a small- bowel follow- through (SBFT, n = 7). The patency capsule was then administered at around 09.00 to fasting patients. The presence of the patency capsule in the digestive tract was assessed 30 hours later using the hand- held scanner. When the patency capsule was detected, a plain abdominal film was obtained, and this was repeated every 24 hours until capsule expulsion. Results: At 30 hours after ingestion, the patency capsule was detected in 17 patients (72.3% ): in the area of the small intestine (n = 6) and in the colon (n = 11). In all the patients in whom the capsule was blocked in the small intestine, the stenosis had been suspected on CT or SBFT. In three patients, the delay in progression of the patency capsule led to cancellation of the VCE procedure. In three patients, the patency capsule induced a symptomatic intestinal occlusion, which resolved spontaneously in one and required emergency surgery in two. Although these two patients would have been obliged to undergo operation for their primary disease in any case, the procedure had to be brought forward. In one patient, the capsule passed through the stenosis without symptoms. All patients in whom the progression of the patency capsule was delayed had an established or suspected diagnosis of Crohn’ s disease. Conclusions: The current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atency capsule limits its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 as it did not detect stenoses undiagnosed by CT or SBFT. The start of dissolution at 40 hours after ingestion is too slow to prevent episodes of intestinal occlusion. Patients with Crohn’ s disease are most likely to be at risk of blockage of progression of the capsule and should benefit from a CT investigation before VCE. However, a careful interview eliciting the patient’ s medical history and symptoms remains the most useful indicator with regard to suspicion of an intestinal ste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检查 小肠狭窄 M2A 临床评估 克罗恩病 肠腔狭窄 非甾体抗炎药物 小肠肿瘤 射频识别 钡餐透视
下载PDF
小肠最小化切除策略治疗盆腔放疗致末端小肠狭窄的安全性
13
作者 王凯 倪小冬 +7 位作者 卞邦健 张轩 付海啸 李腾腾 刘浩 符炜 宋军 王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47-954,共8页
目的探讨小肠最小化切除策略对预防慢性放射性肠损伤(CRE)术后吻合口漏和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合并肠狭窄和肠梗阻的小肠CRE可分为以下两种分型:(1)Ⅰ型:回肠末端病变,但在回肠病变与回盲部之间始终... 目的探讨小肠最小化切除策略对预防慢性放射性肠损伤(CRE)术后吻合口漏和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合并肠狭窄和肠梗阻的小肠CRE可分为以下两种分型:(1)Ⅰ型:回肠末端病变,但在回肠病变与回盲部之间始终存在2~20 cm的正常回肠段;(2)Ⅱ型:病灶位于距离回盲部较远的小肠,病灶外的肠段通常广泛受损。最小化肠切除术适应证:Ⅰ型小肠CRE、直肠乙状结肠无放射性损伤、无结肠梗阻。禁忌证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盲肠远端狭窄性或穿透性病变、急诊手术、恶性肿瘤复发或复发性恶性肿瘤的放疗史、放疗与手术时间间隔<6个月、术前小肠切除史或腹腔化疗史。根据上述指征,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最小化肠切除术策略治疗的40例Ⅰ型CRE患者病例资料(最小化肠切除组,其中东部战区总医院13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6例,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1例);同时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40例接受切除肠狭窄病变及回盲部的Ⅰ型CRE患者作为历史对照(传统肠切除组,均来自东部战区总医院)。最小化肠切除组采用小肠最小化切除策略,即一期回肠部分切除+回肠-回肠吻合术+保护性小肠造口术。传统肠切除组采用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吻合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采用Clavien-Dindo和综合并发症指数(CCI)评估。采用卡氏评分(KPS)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传统肠切除组相比,最小化肠切除组的小肠切除长度[51(20~200)cm比91(60~200)cm,Z=5.653,P<0.001]、术后全肠内营养时间[9(3~18)d比12(4~50)d,Z=2.172,P=0.030]和术后住院时间[17(9~24)d比29(13~57)d,Z=6.424,P<0.001]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小化肠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肠切除组[20.0%(8/40)比28/40(70.0%),χ^(2)=19.967,P<0.001],其中短肠综合征[5.0%(2/40)比25.0%(10/40),χ^(2)=6.274,P=0.012]、吻合口漏或瘘[2.5%(1/40)比22.5%(9/40),χ^(2)=7.314,P=0.014]和胸腔积液的发生率[7.5%(3/40)比25.0%(10/40),χ^(2)=4.500,P=0.034]均低于传统肠切除组。最小化肠切除组CCI指数也低于传统肠切除组[CCI>40:2.5%(1/40)比12.5%(5/40),Z=18.451,P<0.001]。最小化肠切除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KPS评分均高于术前1 d[(79.9±4.7)分比(75.3±4.1)分,(86.2±4.8)分比(75.3±4.1)分,均P<0.05]。在最小化肠切除组中,7例患者对目前的生活质量满意,随访时拒绝接受肠造口还纳手术;1例患者由于直肠出血暂缓造口还纳;其余32例于术后3~12个月行造口还纳术,其中26例行回肠-回肠吻合术,余6例切除造口至回盲部肠段,行回肠-升结肠吻合术。结论小肠最小化切除策略可以减少切除小肠的长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和严重程度,对改善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 小肠狭窄 吻合口漏 短肠综合征 保护性小肠造口 小肠最小化切除策略
原文传递
深部小肠疾病内镜下微创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白容 宁守斌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40-445,共6页
随着气囊辅助小肠镜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多种小肠疾病治疗由传统外科手术转向小肠镜下微创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验证了小肠镜下微创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本文从深部小肠出血性病变、占位性病变及狭窄梗阻病变的内镜治疗角度,分... 随着气囊辅助小肠镜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多种小肠疾病治疗由传统外科手术转向小肠镜下微创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验证了小肠镜下微创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本文从深部小肠出血性病变、占位性病变及狭窄梗阻病变的内镜治疗角度,分别对小肠镜下止血、肿物切除、狭窄扩张、狭窄切开、小肠支架放置及经皮小肠造瘘等进行了综述。这些技术目前处于逐渐普及并快速发展阶段,仍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并通过临床研究规范技术细节及优化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辅助小肠 内镜治疗 小肠出血 小肠狭窄 小肠肿瘤
下载PDF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 被引量:6
15
作者 盛剑秋 陆晓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42-345,共4页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MUSE)是一种以小肠多部位狭窄和多灶性浅溃疡为特点的小肠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慢性或复发性肠梗阻。溃疡一般较浅,位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纤维性狭窄部位较短(一般1~2cm),相互间隔较紧凑(多...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MUSE)是一种以小肠多部位狭窄和多灶性浅溃疡为特点的小肠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慢性或复发性肠梗阻。溃疡一般较浅,位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纤维性狭窄部位较短(一般1~2cm),相互间隔较紧凑(多为2~10cm),无瘘管形成。外科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糖皮质激素可有效防止再次手术,多数患者成为激素依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小肠 小肠溃疡 小肠狭窄 肠梗阻
下载PDF
小肠重度狭窄的预测因素分析
16
作者 李白容 李静 +4 位作者 孙涛 宁守斌 金晓维 朱鸣 毛高平 《空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 严重的小肠狭窄可不出现易于识别的肠梗阻,易导致胶囊内镜检查中胶囊滞留。本研究拟探讨小肠重度 狭窄的预测因素,帮助降低胶囊内镜检查的滞留风险。方法 回顾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2年9月1日 2018年10月31日完成 的诊断性气囊辅助... 目的 严重的小肠狭窄可不出现易于识别的肠梗阻,易导致胶囊内镜检查中胶囊滞留。本研究拟探讨小肠重度 狭窄的预测因素,帮助降低胶囊内镜检查的滞留风险。方法 回顾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2年9月1日 2018年10月31日完成 的诊断性气囊辅助小肠镜(balloon-assisted enteroscopy,BAE)住院患者,有59例。根据BAE检查中所见将小肠狭窄分为 重度狭窄(小肠镜镜身不可通过)和非重度狭窄(小肠镜可见明显狭窄且镜身可顺利通过)2组。分析小肠重度狭窄与性别、 年龄、症状性梗阻、消化道出血、腹部CT/MRI提示狭窄、病因诊断、开腹手术史、体型等的相关性,并通过分析明确小肠重 度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纳入的59例BAE小肠狭窄的患者中36例为重度狭窄者、23例为非重度狭窄者。消化道出血 (P= 0.015)、高血压病史(P=0.024)及腹部CT/MRI提示狭窄(P=0.040)与小肠重度狭窄具有显著相关性;症状性梗阻、年 龄>60岁、男性、狭窄病因、体型和开腹手术史等与小肠重度狭窄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显性消化道出血 是小肠重度狭窄的独立保护因素(P=0.022)。结论 显性消化道出血是小肠重度狭窄的独立保护因素。腹部CT/MRI提示小 肠狭窄或梗阻与小肠重度狭窄具有显著相关性;无小肠症状性梗阻不足以除外小肠重度狭窄,对无梗阻症状患者行胶囊内镜 检查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狭窄 病例对照研究 气囊辅助小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儿童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萍 孙桦 +4 位作者 张烨 吴婕 王玉环 姜支农 黄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报道1例儿童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MUS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罕见病的认识。方法总结1例儿童CMUSE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内镜下表现、病理特征和诊疗经过。并行文献复习,总结CMUSE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 目的报道1例儿童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MUS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罕见病的认识。方法总结1例儿童CMUSE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内镜下表现、病理特征和诊疗经过。并行文献复习,总结CMUSE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男,9岁6个月,因"反复贫血伴黑便6年"就诊。患儿3岁多出现口唇苍白,以"缺铁性贫血"治疗效果欠佳,后相继出现反复柏油样便和腹痛,住院查炎症指标正常,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胶囊内镜示小肠多发环形狭窄伴溃疡,组织病理学未见特异性表现,诊断为CMUSE。予强的松龙和硫唑嘌呤口服,复查胶囊内镜,病变明显好转。目前随访8个月,患儿无复发。文献复习发现CMUSE好发于中青年,18~50岁占68.6%(35/51)。就诊前平均病程9.9年。CMUSE发病早期以腹痛(67.9%)、贫血(32.1%)和消化道出血(18.5%)为主要表现。胶囊内镜滞留率37.9%,再手术率29.7%。结论不明原因的反复黑便、贫血伴发小肠溃疡和狭窄性病变时需考虑CMUSE。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较高。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易复发,预后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小肠 小肠溃疡 小肠狭窄 贫血 消化道出血 儿童
下载PDF
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应用小量回流灌肠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孟红艳 高林 +2 位作者 王忍 夏顺林 黄霞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8期2936-2937,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应用小量回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行小肠一期吻合术的患儿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及开塞露灌肠,观察组给予基础护理和温生理盐水小... [目的]探讨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应用小量回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行小肠一期吻合术的患儿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及开塞露灌肠,观察组给予基础护理和温生理盐水小量回流灌肠,观察两组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首次排便时间为术后43.89h±5.00h,住院时间为15.58d±1.03d,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为术后87.34h±9.77h,住院时间为19.65d±2.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量温生理盐水回流灌肠可促进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患儿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闭锁和狭窄 小量回流灌肠 肠功能 排便 开塞露 生理盐水
下载PDF
先天性小肠闭锁、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司徒敏雄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肠闭锁、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为日益发展的护理专业提供积累。方法对101例先天性小肠闭锁、狭窄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1例先天性小肠闭锁、狭窄患儿经过精心细致的治疗护理,治愈91例,Ⅰ期治愈79...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肠闭锁、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为日益发展的护理专业提供积累。方法对101例先天性小肠闭锁、狭窄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1例先天性小肠闭锁、狭窄患儿经过精心细致的治疗护理,治愈91例,Ⅰ期治愈79例,Ⅱ期治愈12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7例,术后并发伤口感染6例,并发肠粘连5例,并发吻合口瘘2例。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胃肠道管理及静脉输液管理,保证静脉高营养支持;术后密切观察肠道功能,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喂养原则,防止伤口感染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在保障先天性小肠闭锁、狭窄患儿疗效的过程中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肠闭锁、狭窄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小肠先天性狭窄1例报告
20
作者 王志军 丛英珍 张红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9期1008-1008,共1页
关键词 小肠先天性狭窄 X线检查 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