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8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对策
1
作者 张利亚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期43-43,52,共2页
漯河市召陵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2万hm~2左右,其中,高标准良田0.8万hm~2,是河南省重要的小麦高产区。近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品种更新、秸秆还田以及耕作制度演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小麦茎基腐病是当地继小麦条锈病、赤... 漯河市召陵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2万hm~2左右,其中,高标准良田0.8万hm~2,是河南省重要的小麦高产区。近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品种更新、秸秆还田以及耕作制度演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小麦茎基腐病是当地继小麦条锈病、赤霉病之后新发生的土传真菌性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植面积 小麦条锈病 品种更新 秸秆还田 小麦茎基腐病 赤霉病 小麦高产 耕作制度
下载PDF
特色小麦新品种—紫麦4179
2
作者 赵佳佳 郑军 +2 位作者 郑兴卫 乔玲 武棒棒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紫麦4179是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针对当前生产上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专用谷物资源稀缺选育出的特色小麦新品种。以农大5182为母本,农大3753/CH7034的杂交品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的紫粒高叶黄素... 紫麦4179是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针对当前生产上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专用谷物资源稀缺选育出的特色小麦新品种。以农大5182为母本,农大3753/CH7034的杂交品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的紫粒高叶黄素含量的特色小麦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研究所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小麦新品种 山西农业大学 系谱法 杂交品系 资源稀缺 有性杂交
下载PDF
利用人工合成小麦基因资源实现产量突破的育种实践
3
作者 杨武云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255-263,共9页
【目的】人工合成小麦是科学家模拟小麦进化过程,利用四倍体小麦与二倍体节节麦杂交、染色体加倍而成的新型六倍体小麦资源,集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可作为桥梁改良现代小麦。【方法】回顾了四川小麦80多年的育种历程,对利用人工合成小麦... 【目的】人工合成小麦是科学家模拟小麦进化过程,利用四倍体小麦与二倍体节节麦杂交、染色体加倍而成的新型六倍体小麦资源,集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可作为桥梁改良现代小麦。【方法】回顾了四川小麦80多年的育种历程,对利用人工合成小麦基因资源实现产量水平突破的方法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为进一步利用小麦近缘属种育种应用提供参考。【结果】利用大群体有限回交法和重组自交系育种法改良初级人工合成小麦及其衍生系,育成了产量提升近30%的小麦品种川麦42及衍生品种川麦104,维持四川小麦产量台阶20余年。【结论】种质资源发掘、育种方法技术创新,是实现产量新突破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小麦 产量 小麦近缘属种
下载PDF
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白斌 张怀志 +7 位作者 杜久元 张晓洋 何瑞 伍玲 张哲 张耀辉 曹世勤 刘志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17,I0001-I0010,共24页
【目的】了解中国小麦条锈病西北重要越夏菌源区甘肃陇东和陇南近20年育成小麦品种(系)中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为陇南小麦条锈病遗传多样性控制,持久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可持续绿色健康生态农业奠定基础。【方法】于2019—2020年和2020... 【目的】了解中国小麦条锈病西北重要越夏菌源区甘肃陇东和陇南近20年育成小麦品种(系)中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为陇南小麦条锈病遗传多样性控制,持久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可持续绿色健康生态农业奠定基础。【方法】于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种植季对117份冬小麦品种(系)甘肃清水县和四川郫都区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2021年分别用条锈菌CYR33和CYR34对117份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条锈病鉴定,并利用分子标记对15个抗条锈病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田间成株期对条锈菌主要流行致病性混合小种抗病的品种(系)占29.1%,其中,25.6%为陇南区域品种(系),3.4%为陇东区域品种(系),另有25.6%陇南区域感病品种(系)表现慢病性(严重度<20%)。有70.1%品种(系)苗期对CYR33表现抗病,其中,57.3%为陇南区域品种(系),12.8%为陇东区域品种(系);仅6.0%品种(系)苗期对CYR34具有抗病性,为陇南区域的兰天131等7个品种(系)。苗期和成株期抗病品种(系)以2010年后育成的兰天、中梁、天选、兰航选系列品种为主。分子标记检测结合系谱分析,发现抗条锈病基因Yr9、Yr10、Yr17、Yr18、Yr26、Yr28、Yr29、Yr30、Yr41、Yr46、YrZH22和YrZH84在所有检测品种(系)中的频率分别为49.6%、1.7%、12.8%、7.7%、12.8%、20.5%、10.3%、34.2%、2.6%、16.2%、15.4%和27.4%,且多以基因聚合体形式存在于品种(系)中,62.4%品种(系)中聚合了2—5个抗条锈病基因,YrZH84、YrZH22和Yr17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因与其他抗条锈病基因聚合后,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明显高于其他基因组合。此外,在陇南菌源区,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山旱地区域(条锈菌越夏区)所推广的品种(系)中,含有Yr10、Yr17、Yr18、Yr28、Yr29、Yr30、Yr41和Yr46的频率较高,越冬区(川水地)推广品种(系)中主要有Yr26、Yr30、YrZH22和YrZH84,越夏区和越冬区品种(系)的抗性遗传背景差异明显,且越夏区品种(系)含有的抗病基因类型多样性高于越冬区。【结论】在越夏菌源区甘肃陇南、陇东的品种(系)中,抗条锈病基因分布频率、抗病基因类型及数量均有明显提高,避免了品种抗病遗传背景单一化问题,实现了品种(系)中的抗病基因较为复杂多样,部分品种的抗病性保持时间长,表明陇南地区利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控制条锈病策略的实施已初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条锈菌 西北越夏菌源区 基因聚合 持久抗性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小麦发生倒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5
作者 焦书红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期23-23,共1页
小麦倒伏会影响小麦灌浆,降低千粒重,造成小麦减产。本文介绍了小麦种植过程中品种选择、整地、播期、播量、水肥管理等栽培措施,分析影响小麦倒伏的因素,总结出小麦抗倒伏关键技术。1小麦抗倒伏性能的综合评价茎秆的柔度与茎秆的长度... 小麦倒伏会影响小麦灌浆,降低千粒重,造成小麦减产。本文介绍了小麦种植过程中品种选择、整地、播期、播量、水肥管理等栽培措施,分析影响小麦倒伏的因素,总结出小麦抗倒伏关键技术。1小麦抗倒伏性能的综合评价茎秆的柔度与茎秆的长度、截面尺寸、形态等茎秆性状紧密相关。茎秆柔韧度越小,小麦的抗倒伏能力越弱;茎秆柔韧度越大,小麦的抗倒伏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倒伏能力 抗倒伏性 小麦灌浆 水肥管理 小麦倒伏 小麦种植 播量 茎秆性状
下载PDF
小麦红蜘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6
《农化市场十日讯》 2024年第1期53-53,共1页
小麦红蜘蛛每年都是小麦田发生最早、危害最普遍的一种虫害,由于红蜘蛛个体较小、繁殖速度快,且前期不易发现,经常有农户因为防治不及时,短时间内就会造成红蜘蛛大发生,造成小麦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后期难出穗或穗小粒轻,严重影响小麦... 小麦红蜘蛛每年都是小麦田发生最早、危害最普遍的一种虫害,由于红蜘蛛个体较小、繁殖速度快,且前期不易发现,经常有农户因为防治不及时,短时间内就会造成红蜘蛛大发生,造成小麦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后期难出穗或穗小粒轻,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给农户朋友带来不可估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速度 小麦红蜘蛛 小麦 叶片发黄 小麦植株 发生规律及防治 虫害 产量和品质
下载PDF
简述钾元素对小麦生长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刘长召 孔令岱 陈福浩 《河南农业》 2024年第3期30-30,共1页
小麦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钾元素在小麦生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探讨钾元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等的影响,指出小麦缺钾的症状以及补救方法,能够为小麦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小麦产量,进一步促... 小麦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钾元素在小麦生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探讨钾元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等的影响,指出小麦缺钾的症状以及补救方法,能够为小麦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小麦产量,进一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特性 补救方法 农业可持续发展 钾元素 缺钾 小麦生长 小麦植株 小麦田间管理
下载PDF
山区小麦高产栽培
8
作者 李丽萍 《云南农业》 2024年第4期88-88,共1页
1品种选择根据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总体要求,结合县域实际推广耐旱、抗锈病、抗白粉病的云麦47、云麦53、云麦56、云麦001等高产小麦良种。2种子处理项目区选用20%的三唑酮按种子量的0.15%拌种预防小麦锈病及白粉病的蔓延为害,选用40%... 1品种选择根据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总体要求,结合县域实际推广耐旱、抗锈病、抗白粉病的云麦47、云麦53、云麦56、云麦001等高产小麦良种。2种子处理项目区选用20%的三唑酮按种子量的0.15%拌种预防小麦锈病及白粉病的蔓延为害,选用40%的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病虫害混发地块用以上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高产栽培 种子量 小麦良种 抗白粉病 小麦锈病 抗锈病 甲基硫环磷 地下害虫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肥料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孙广建 《河南农业》 2024年第5期27-28,共2页
近年,随着小麦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化肥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小麦施肥上存在施肥量超标、养分搭配不合理、忽视微量元素等问题,不仅导致产量降低,而且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改变,还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当大量施用传统化学肥料导... 近年,随着小麦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化肥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小麦施肥上存在施肥量超标、养分搭配不合理、忽视微量元素等问题,不仅导致产量降低,而且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改变,还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当大量施用传统化学肥料导致养分利用率低的时候,一些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肥料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利用率 小麦施肥 养分利用率 化学肥料 小麦种植技术 土壤理化性质 小麦生产 施肥量
下载PDF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10
作者 曹爱英 《农家科技》 2024年第1期42-43,共2页
博兴县位于山东省滨州市东南部,地貌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特点,地形主要为平地、洼地。区域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较为适合小麦生长。近几年,博兴县小麦种植面积超54万亩。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条锈病逐年偏重发生,对小麦... 博兴县位于山东省滨州市东南部,地貌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特点,地形主要为平地、洼地。区域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较为适合小麦生长。近几年,博兴县小麦种植面积超54万亩。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条锈病逐年偏重发生,对小麦高产造成了较大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植面积 小麦条锈病 大陆性季风气候 山东省滨州市 偏重发生 小麦高产 区域气候 博兴县
下载PDF
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穗发芽抗性育种利用效率
11
作者 刘泽厚 王琴 +5 位作者 叶美金 万洪深 杨宁 杨漫宇 杨武云 李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255-1266,共12页
【目的】小麦穗发芽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因子。具有抗穗发芽特性的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是改良栽培小麦穗发芽抗性的重要基因资源,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育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穗发芽抗性位点,评价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 【目的】小麦穗发芽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因子。具有抗穗发芽特性的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是改良栽培小麦穗发芽抗性的重要基因资源,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育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穗发芽抗性位点,评价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导入系抗穗发芽育种利用效率,筛选抗穗发芽小麦新材料,为小麦穗发芽抗性育种提供数据和材料支撑。【方法】以抗穗发芽的人工合成小麦SYN792和四川地方品种涪陵须须麦为母本,以穗发芽敏感品种川麦45为轮回亲本,构建2个BC1F7群体。2017年,通过整穗发芽鉴定法对2个BC1F7群体的1796个株系进行穗发芽表型初筛,然后利用与人工合成小麦PHS-3D和地方品种PHS-A1穗发芽抗性位点连锁的SSR标记进行分子标记选择,筛选出整穗发芽率(SGR)小于35%且携带PHS-3D和PHS-A1抗性位点的导入系;2018和2019年,连续2年对初筛选出的PHS-3D和PHS-A1导入系进行整穗发芽率、籽粒发芽指数(GI)和产量相关性状鉴定,其中,籽粒发芽鉴定试验设置25℃(18GI)和32℃(19GI)2个发芽温度。通过不同环境下穗发芽抗性和产量数据,分析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导入系抗穗发芽育种利用效率,筛选抗穗发芽且综合性状好的优异导入系。【结果】经整穗发芽鉴定初筛,从1796个衍生系中筛选出SGR值小于35%的株系537个;进一步对筛选出的537个株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发现332个株系导入了人工合成小麦PHS-3D和地方品种PHS-A1穗发芽抗性位点,包括人工合成小麦导入系73个、地方品种导入系259个;地方品种PHS-A1导入系的频率显著高于人工合成小麦PHS-3D导入系。2018和2019年通过对332个穗发芽抗性位点导入系穗发芽鉴定发现,不同年份穗发芽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穗发芽指标SGR和GI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导入系的3个穗发芽指标平均值(18GI、18SGR和19SGR)均低于23%,差异不显著。不同发芽温度导入系的GI值差异较大,发芽温度32℃时,人工合成小麦PHS-3D导入系的GI值显著低于地方品种PHS-A1导入系。筛选出的73个人工合成小麦导入系中,红粒系穗发芽指标值均低于白粒系;其中,11个人工合成小麦白粒导入系表现中抗及以上抗性水平,14个红粒导入系在不同发芽温度时GI值均低于35%。2年产量相关性状分析表明,人工合成小麦PHS-3D导入系的千粒重显著高于地方品种PHS-A1导入系,而穗粒数显著小于地方品种PHS-A1导入系。根据产量性状和穗发芽抗性表现,筛选出23个穗发芽抗性和综合性状均较好的优异导入系,包括7个人工合成小麦PHS-3D导入系、16个地方品种PHS-A1导入系;人工合成小麦优异导入系中有2个白粒导入系穗发芽抗性中抗以上,2个红粒导入系不同发芽温度的GI值均低于25%,表现出稳定的穗发芽抗性。【结论】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均可用于改良现代栽培小麦穗发芽抗性,利用地方品种进行穗发芽抗性育种改良效率优于人工合成小麦;但人工合成小麦导入系的穗发芽抗性的稳定性优于地方品种导入系。筛选出的23个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导入系是小麦穗发芽抗性和产量性状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特别是人工合成小麦白粒导入系(编号5201)和红粒导入系(编号5497和5505)是非常有育种利用价值的穗发芽抗性育种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人工合成小麦 地方品种 穗发芽 产量相关性状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麦区279个品种(系)小麦黄花叶病抗性研究
12
作者 王汝琴 范德佳 +4 位作者 何震天 张容 王建华 韩燕 陈士强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005-1011,共7页
小麦黄花叶病是影响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筛选抗小麦黄花叶病种质资源,本研究对近30年来长江中下游麦区选育的279个小麦品种(系)进行田间小麦黄花叶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抗小麦黄花叶病... 小麦黄花叶病是影响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筛选抗小麦黄花叶病种质资源,本研究对近30年来长江中下游麦区选育的279个小麦品种(系)进行田间小麦黄花叶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抗小麦黄花叶病主效数量性状基因座(QTL)QYm.nau-5A.1和QYm.nau-2D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以分析抗病QTL在品种(系)中的传递过程。结果显示,抗病材料为174个,占62.4%,其中仅含QYm.nau-5A.1和QYm.nau-2D的材料分别为30、98个,两个QTL均含的材料为9个,两个QTL均无的为37个,表明还存在其他抗病基因或QTL;感病材料为105个,占37.6%,其中仅含QYm.nau-5A.1和QYm.nau-2D的分别为6、25个,两个QTL均无的为74个。进一步分析小麦品种(系)系谱发现,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种(系)的QYm.nau-5A.1主要来自于西风小麦,通过宁麦9号传递;QYm.nau-2D主要来自于苏麦6号、扬辐麦9311、郑麦9023,其中苏麦6号中的抗性QTL主要通过镇麦9号传递。本研究结果为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黄花叶病抗性分子育种及新抗病基因挖掘与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麦黄花叶病 抗性鉴定 分子标记
下载PDF
野生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及其渐渗系全麦与脱麸面粉蛋白分析
13
作者 贺靖舒 钟晓英 +6 位作者 龚方仪 李韵芳 齐天罡 黄辉跃 张梅琳 黄林 伍碧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为了解野生二粒小麦籽粒蛋白特性对普通小麦全麦面粉和脱麸面粉的改良价值,以高产弱筋小麦品种川农16(CN16)为母本,分别与籽粒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D1和D97进行远缘杂交,按高产性状定向选择并连续自交获得稳定高世... 为了解野生二粒小麦籽粒蛋白特性对普通小麦全麦面粉和脱麸面粉的改良价值,以高产弱筋小麦品种川农16(CN16)为母本,分别与籽粒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D1和D97进行远缘杂交,按高产性状定向选择并连续自交获得稳定高世代渐渗系共61份,本研究对61份渐渗系、7份野生二粒小麦和6份普通小麦进行了全麦和脱麸面粉粗蛋白质含量及其各蛋白组分含量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野生二粒小麦的籽粒粗蛋白(GPC)及其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均较普通小麦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蛋白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61份渐渗系中,分别有54.10%和52.46%的材料全麦面粉和脱麸面粉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母本CN16,全麦和脱麸面粉蛋白质含量最高达17.77%和17.62%,较CN16分别提高了5.05和5.33个百分点;全麦和脱麸面粉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分别有18.03%和32.79%、50.82%和62.30%、67.21%和77.05%、37.70%和81.97%的株系高于母本CN16。全麦和脱麸面粉的粗蛋白含量与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间、贮藏蛋白的各组分间、可溶性与不可溶性谷蛋白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通过远缘杂交能有效地将野生二粒小麦高蛋白含量特性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并能提高普通小麦的所有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对丰富小麦蛋白含量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二粒小麦 普通小麦 渐渗系 全麦粉 脱麸面粉 蛋白质及组分含量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高新 汪烨霖 +8 位作者 朱泰武 李剑峰 王重 时佳 王春生 张宏芝 王立红 樊哲儒 张跃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10-317,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调控效应,分析滴灌条件下春小麦产量的提升潜力,为确定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适宜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新疆审定的春小麦常规品种和1个现阶段正在培育的品系为材料,设置4个施...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调控效应,分析滴灌条件下春小麦产量的提升潜力,为确定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适宜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新疆审定的春小麦常规品种和1个现阶段正在培育的品系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处理,研究施氮量对不同春小麦品种(系)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籽粒灌浆趋势均呈现为“S”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高籽粒千粒重后,积累的有效籽粒干物质重不增反降,但下降程度有所减缓。新春6号、新春37号、核春137表现为灌浆强势品种,新春11号、新春21号、新春29号表现为灌浆弱势品种。100 kg/hm^(2)低氮水平下,新春17号和核春615产量达最高水平;200 kg/hm^(2)中氮水平下,新春6号、新春11号、新春26号、新春29号、新春37号、新春39号、核春121和核春514共8个春小麦品种产量达最高水平;300 kg/hm^(2)高氮水平下,核春137和新春21号产量达最高水平。【结论】4个施氮水平下,最大灌浆速率V max与平均灌浆速率V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灌浆速率Vs与灌浆总天数T均呈负相关。公顷产量Y与千粒重A、最大灌浆速率V max、平均灌浆速率Vs、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用天数T max、灌浆总天数T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灌浆速率 产量
下载PDF
基于KASP技术鉴定新疆小麦抗病性相关基因
15
作者 高新 时佳 +5 位作者 王春生 王重 李剑峰 李艾玲 樊哲儒 张跃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84-590,共7页
【目的】鉴定新疆小麦审定品种(系)抗病性相关基因,为小麦育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方法】利用KASP技术对183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99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46,频率为54.10%,64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 【目的】鉴定新疆小麦审定品种(系)抗病性相关基因,为小麦育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方法】利用KASP技术对183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99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46,频率为54.10%,64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14a,频率为34.97%,3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68,0份材料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 21。新疆小麦品种(系)中抗病基因的分布频率较低,约为26.8%。【结论】筛选出的146份材料可以作为新疆小麦持久抗锈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病性 KASP 标记检测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原菌定量检测方法构建及应用
16
作者 李广胜 李月娇 +3 位作者 孙淑琴 王丽 冯学良 杨秀荣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5-10,共6页
为进一步明确天津地区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状况并开展防控预测,针对小麦茎基腐两大主要病原菌假禾谷镰刀菌和小麦根腐离蠕孢菌,建立病原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体系。基于病原菌ITS序列设计并筛选出特异性引物Fpg-qrt-F/R和Bs-qrt-F/R,扩增片... 为进一步明确天津地区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状况并开展防控预测,针对小麦茎基腐两大主要病原菌假禾谷镰刀菌和小麦根腐离蠕孢菌,建立病原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体系。基于病原菌ITS序列设计并筛选出特异性引物Fpg-qrt-F/R和Bs-qrt-F/R,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298 bp和116 bp。以病原菌基因组为标准品构建实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建立了病原菌含量检测方法,并对天津地区小麦茎基腐发病田小麦根际土壤及麦种中携带假禾谷镰刀菌和小麦根腐离蠕孢菌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发病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假禾谷镰刀菌基因组含量为0.3438~77.6867 pg.g^(-1),小麦根腐离蠕孢基因组含量为1.6853~844.2290 pg.g^(-1)。此外对15个不同地区的小麦种子进行检测,其中假禾谷镰刀菌检出率为40%,麦种带菌量为0.2617~0.2690 pg.g^(-1),未检出小麦根腐离蠕孢。本研究建立了病原菌荧光定量检测体系,摸清了天津地区小麦茎基腐的发病情况,确定了病田土壤中小麦茎基腐病原菌菌量的最低阈值,为相关土传病害的发生提供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假禾谷镰刀菌 小麦根腐离蠕孢菌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黄土旱塬区近40年降水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赵刚 王淑英 +8 位作者 李尚中 张建军 党翼 王磊 李兴茂 程万莉 周刚 倪胜利 樊廷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64-173,共10页
冬小麦是黄土旱塬区重要口粮作物,产量受降水等因素影响较大,为研究降水对冬小麦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收集、统计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镇原试验站近40年冬小麦长期观测数据,分析冬小麦产量、耗水量等指标随降水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黄土... 冬小麦是黄土旱塬区重要口粮作物,产量受降水等因素影响较大,为研究降水对冬小麦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收集、统计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镇原试验站近40年冬小麦长期观测数据,分析冬小麦产量、耗水量等指标随降水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黄土旱塬区近40年冬小麦产量以每年51.2 kg·hm^(-2)速度增加,但持续系数仅为0.43;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3月中上旬、5月上旬和下旬降水量增加,产量随之显著增加;全生育期降水满足率为64.4%,干旱年型仅为52.7%,不同生育时期中拔节-灌浆期满足率最低。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近40年呈降低趋势,平均为361.3 mm,播种-返青期耗水占全生育期的34.3%,为全生育期耗水最大的时期;干旱年和平水年分别在出苗-拔节期和拔节-灌浆期降水满足率最低,分别为36.9%和42.2%,此阶段降水对冬小麦产量影响显著。冬小麦产量相关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耗水量>穗数>穗粒数>播前底墒>生育期降水量>全年降水量。近40年来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稳产性差,原因为播种-返青期耗水占全生育期比重较大,降水满足率低,影响了冬小麦分蘖成穗和水分高效利用。以上结果表明,保证该区冬小麦关键生育期降水满足率和休闲期降水高效蓄集,是冬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研究结果对冬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旱塬 小麦 产量 耗水规律 降水
下载PDF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小麦品种品质需求调研分析
18
作者 吴海彬 朱志锋 +9 位作者 谭城 王超 刘江 段晓亮 殷贵鸿 曹廷杰 洪宇 常柳 周桂英 孙辉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我国小麦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小麦产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小麦生产虽然可以满足量的需求,但还不能充分满足面制品消费不断提高的专用化和多样化需求,仍存在结构性矛盾。以小麦加... 我国小麦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小麦产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小麦生产虽然可以满足量的需求,但还不能充分满足面制品消费不断提高的专用化和多样化需求,仍存在结构性矛盾。以小麦加工需求为导向,基于小麦育种主体、种业企业/种植主体和加工企业等小麦产业链3个主要环节共同参与的调研,分析了小麦产业发展对小麦品种品质的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推动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小麦品种的育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育种 品质 种业 种植主体 小麦加工
下载PDF
小麦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遗传及育种
19
作者 李顺达 兰彩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小麦是全球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不同生物胁迫或非生物胁迫。其中,由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的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是限制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发病严重时可分别造成小麦产量损失高达60%和50%。利用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 小麦是全球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不同生物胁迫或非生物胁迫。其中,由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的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是限制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发病严重时可分别造成小麦产量损失高达60%和50%。利用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目前防制这些病害最为经济、环保且有效的措施。依据抗病基因的抗性发挥时期特点,可分为全生育期抗性和成株期抗性两大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白粉病 抗病基因 抗病品种 生物胁迫 成株期抗性 小麦产量 抗条锈病
下载PDF
烯效唑处理对甘薯产量、土壤残留和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解备涛 张海燕 +7 位作者 张立明 仲可成 陈亚华 王庆美 李爱贤 侯夫云 李广华 段文学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在甘薯膨大初期设置叶面喷施和随水根部滴灌烯效唑的施用方式,研究烯效唑对甘薯块根产量、土壤残留和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烯效唑处理能抑制甘薯地上部的生长,促进块根膨大,提高块根产量,其中叶面喷施的增产效果优于随水... 在甘薯膨大初期设置叶面喷施和随水根部滴灌烯效唑的施用方式,研究烯效唑对甘薯块根产量、土壤残留和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烯效唑处理能抑制甘薯地上部的生长,促进块根膨大,提高块根产量,其中叶面喷施的增产效果优于随水根部滴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各处理组土壤中烯效唑残留浓度均低于0.1 mg/kg,但是后茬土壤的生物效应试验显示,烯效唑有效成分施用量≥10 g/666.7 m^(2)时,土壤中的残留有可能对后茬作物产生影响.后茬小麦田间试验结果发现,随着甘薯生产中烯效唑施用期延后和剂量的增加,后茬小麦的株高和产量显著下降.因此,北方薯区春薯栽后67 d左右,进行<10 g/666.7 m^(2)烯效唑叶面喷施可以提高甘薯产量,同时对后茬小麦没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烯效唑 产量 叶面喷施 滴灌 土壤残留 小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