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玉米产生小麦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新民 张文祥 +1 位作者 崔淑兰 陈孝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7-450,共4页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的单倍体植株无染色体自然加倍发生 ,为获得加倍单倍体 ,进行了两种秋水仙素加倍处理。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直接加入秋水仙素处理已培养 7d的幼胚 ,无秋水仙素对照的幼胚萌发率为 6 7.4 % ,存活的植株均未结实 ;而...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的单倍体植株无染色体自然加倍发生 ,为获得加倍单倍体 ,进行了两种秋水仙素加倍处理。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直接加入秋水仙素处理已培养 7d的幼胚 ,无秋水仙素对照的幼胚萌发率为 6 7.4 % ,存活的植株均未结实 ;而经过浓度为 5 0mg/L、10 0mg/L和 2 0 0mg/L秋水仙素处理的幼胚萌发率分别是 32 .1%、2 6 .4 %和 16 .3% ,加倍率分别是 85 .7%、10 0 %和 5 0 %。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在 2 4~ 72h范围内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幼胚萌发率随之降低 ,死亡率随之增加 ,以 2 4h效果较好。用浓度为 5 0 0mg/L、75 0mg/L、10 0 0mg/L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根加倍处理 ,平均加倍率分别是 89.6 %、76 .0 %和 73.3% ,而用浓度为 5 0 0mg/L秋水仙素处理壮苗获得了98.2 %的加倍率和 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 小麦单倍体 染色体加倍 加倍单倍体 单倍体育种
下载PDF
胚龄、激素对小麦单倍体萌发率及成苗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苏阳 王永军 +2 位作者 李海军 李丽丽 蒋学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9-681,共3页
常规的小麦品种选育,一般需要5~8年才能形成农艺性状相对整齐一致的稳定群体。如果进行远缘杂交,由于杂种后代疯狂分离,则品种纯化需要更长的时间。小麦单倍体育种是将单倍体染色体加倍获得纯合双单倍体。通常双单倍体在一个世代中... 常规的小麦品种选育,一般需要5~8年才能形成农艺性状相对整齐一致的稳定群体。如果进行远缘杂交,由于杂种后代疯狂分离,则品种纯化需要更长的时间。小麦单倍体育种是将单倍体染色体加倍获得纯合双单倍体。通常双单倍体在一个世代中就可以得到纯合的重组体,这对于缩短小麦品种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龄 激素 小麦单倍体 萌发率 成苗率
下载PDF
鄂北地区诱导小麦单倍体的温室大棚玉米品种选择与播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莹 凌冬 +4 位作者 陈科海 谭靖 左珍喜 王立峰 黄大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02期122-125,共4页
为建立鄂北地区玉米法产生小麦单倍体的技术体系,解决该地区玉米和小麦两种作物在大田环境下花期不同步的难题,将玉米提前到冬季并在温室大棚内实施分期播种,比较了6个不同玉米品种在冬季温室大棚内的生长表现,筛选出广甜糯1号为最适宜... 为建立鄂北地区玉米法产生小麦单倍体的技术体系,解决该地区玉米和小麦两种作物在大田环境下花期不同步的难题,将玉米提前到冬季并在温室大棚内实施分期播种,比较了6个不同玉米品种在冬季温室大棚内的生长表现,筛选出广甜糯1号为最适宜的玉米品种。通过2016—2019年的3年播期试验,总结出最适玉米品种广甜糯1号的最佳分期播种日期应为12月5日、12月15日、12月25日、1月5日、1月1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单倍体 温室大棚玉米 玉米品种 播期
下载PDF
大棚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育种关键技术研究
4
作者 刘莹 张小娟 +3 位作者 凌冬 左珍喜 谭靖 王立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53-55,共3页
为提高大棚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在襄阳地区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了小麦去雄授粉技术、小麦杂交穗离体培养技术、大棚玉米栽培技术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整穗+嫩龄剪药”得胚率可达31.3%,比常规去雄法增加8.2%,前者可作为一种高效... 为提高大棚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在襄阳地区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了小麦去雄授粉技术、小麦杂交穗离体培养技术、大棚玉米栽培技术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整穗+嫩龄剪药”得胚率可达31.3%,比常规去雄法增加8.2%,前者可作为一种高效去雄技术在小麦单倍体育种中进行推广应用;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离体穗培养,2个批次的得胚率分别为24.3%和23.9%,比在大棚自然条件下的得胚率分别增加4.9%和8.2%,因此前者更适于进行杂交穗的离体培养;2020年暖冬气候条件下大棚玉米异常健壮,得胚率较以往年份显著提高,说明充足的光照和较高的积温可有效提高现有大棚玉米的生长健壮程度,进而影响玉米花粉对小麦单倍体胚的诱导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玉米 小麦单倍体 剪药 人工气候箱 健壮玉米
下载PDF
采用小麦×玉米杂交快速生产小麦单倍体
5
作者 A.P.S.Sandhu 谢国禄 《国外作物育种》 2004年第3期18-19,共2页
试验于1999年淡季在Keylong农业大学研究站进行,使用3个小麦杂交组合的F1与玉米品种Udaipur Local杂交;这3个杂交组合为PBW343×Sasia(G1)、PBW343×UP2441(G2)和PBW445×Cettia(G3)。小麦F1栽培在裂区没计的3个重复中,... 试验于1999年淡季在Keylong农业大学研究站进行,使用3个小麦杂交组合的F1与玉米品种Udaipur Local杂交;这3个杂交组合为PBW343×Sasia(G1)、PBW343×UP2441(G2)和PBW445×Cettia(G3)。小麦F1栽培在裂区没计的3个重复中,基因型作为主区(6行。每行1m长),杂交技术作为副区(2行,每行1m长)。为了进行小麦×玉米杂交,评价了下列3种去雄-传粉(杂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杂交 小麦单倍体 颖片 去雄
下载PDF
利用白茅花粉有效地诱导小麦单倍体
6
作者 邱敦莲(摘译) 《作物育种信息》 2006年第2期13-13,共1页
小麦和野生杂草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进行种间杂交后通过去掉白茅染色体得到高频率的小麦单倍体。对其根系进行细胞学分析后发现,再生植株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1。小麦的所有F1代与白茅的杂交都获得了单倍体再生植株,这暗示小... 小麦和野生杂草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进行种间杂交后通过去掉白茅染色体得到高频率的小麦单倍体。对其根系进行细胞学分析后发现,再生植株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1。小麦的所有F1代与白茅的杂交都获得了单倍体再生植株,这暗示小麦与白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具有非专性特性。观察了与白茅杂交的小麦F1杂种形成种子的变异(44.9~84.5%),形成胚的变异(15.1~47.7%),以及再生率的变异(27.0~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单倍体 白茅 诱导 花粉 种间杂交 染色体数 再生植株 细胞学分析 野生杂草 杂交后代
下载PDF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服务
7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小麦Ta MTL基因创制了单倍体诱导系Ta MTL-aabbdd,诱导单倍体的效率达15%~20%。进一步利用小麦Ta MTL-aabbdd编辑突变体与胚特异表达花青素基因的小麦材料杂交,创制了可视化标记的小... 中国农业科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小麦Ta MTL基因创制了单倍体诱导系Ta MTL-aabbdd,诱导单倍体的效率达15%~20%。进一步利用小麦Ta MTL-aabbdd编辑突变体与胚特异表达花青素基因的小麦材料杂交,创制了可视化标记的小麦单倍体诱导系HIPE。以HIPE作为父本与其他小麦材料杂交,胚呈现紫色的为二倍体,胚呈现白色的为单倍体,鉴定单倍体的准确率几乎达到了100%(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2310031187.0。研究结果参考Liu et 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20;Tang et al.,Agriculture,2022;Tang et al.,Plant Communications,2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诱导系 中国农业科学 作物科学 诱导技术 小麦单倍体 MTL
原文传递
小麦×玉米单倍体植株的产生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新民 李学渊 +3 位作者 徐惠君 陈孝 赵乐莲 周俊芳 《农业新技术》 1993年第3期7-9,共3页
目前产生小麦单倍体主要有花药培养和小麦×球茎大麦二种方法。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绿苗的频率因组合不同差异很大。有些农艺性状优良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很难诱导出绿苗,甚至不出愈伤组织,因而限制了花培育种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单倍体植株 小麦品种 花药培养 产生单倍体 球茎大麦 单倍体 玉米 得胚率 频率 小麦单倍体
下载PDF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小麦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凡国 陈秀玲 夏光敏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小麦单倍体 实验 应用
下载PDF
小麦与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车京玉 王洪军 时家宁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5期53-55,共3页
小麦与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技术发展迅速,1988年英国Laurie等首次获得了小麦×玉米产生的单倍体植株,Inagaki(1990)和孙敬三(1992)也相继获得小麦×玉米杂交的单倍体植株。目前,该方法已发展成产生小麦单倍体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麦×玉米 单倍体植株 杂交 技术 诱导 应用 小麦单倍体
下载PDF
单倍体小麦与羊草的属间体细胞杂交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粤 翟晓灵 +2 位作者 李栅栅 夏光敏 陈惠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59-664,共6页
以失去植株再生能力的小麦单倍体愈伤组织和羊草二倍体愈伤组织为材料,游离原生质体,并用紫外线处理羊草原生质体,用PEG法融合,对融合克隆进行染色体和同工酶分析,在已检测的26个克隆中有21个是杂种,其中有一个克隆再生出短命小... 以失去植株再生能力的小麦单倍体愈伤组织和羊草二倍体愈伤组织为材料,游离原生质体,并用紫外线处理羊草原生质体,用PEG法融合,对融合克隆进行染色体和同工酶分析,在已检测的26个克隆中有21个是杂种,其中有一个克隆再生出短命小植株,结果表明:单倍体小麦与二倍体羊草的不对称融会虽然再生互补效应不如二倍体小麦,然而杂种优先生长的现象仍然比较明显。如果改善实验条件和双亲原始的再生能力,这种融合方式仍然可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小麦 双倍体羊草 属间杂交 体细胞杂交
下载PDF
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苏隆128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华 司红起 +3 位作者 赵维萍 葛奇 王方平 常迪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09-1409,共1页
苏隆128是滁州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于2004年以丰产性好、抗寒性强的宁麦8号×绵311后代品系5E008为母本,以籽粒商品性好、赤霉病抗性强、品质优的宁麦9号为父本,F1和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经染色体人工加倍获得纯合的双单倍... 苏隆128是滁州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于2004年以丰产性好、抗寒性强的宁麦8号×绵311后代品系5E008为母本,以籽粒商品性好、赤霉病抗性强、品质优的宁麦9号为父本,F1和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经染色体人工加倍获得纯合的双单倍体DH(double haploid)系,再连续多年对DH系进行多代系谱选择,最终培育而成。于2016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麦2016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抗病 安徽农业大学 小麦单倍体 宁麦8号 抗寒性强 宁麦9号
下载PDF
单倍体小麦与簇毛麦的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爱芬 向凤宁 +3 位作者 夏光敏 陈惠民 黄粤 翟晓灵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224-229,共6页
以小麦杂242(Triticumaestivum,cv.242)花药来源的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作受体;簇毛麦(Haynaldiavilosa)幼胚来源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经220μW/cm2紫外线照射30s作供体,... 以小麦杂242(Triticumaestivum,cv.242)花药来源的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作受体;簇毛麦(Haynaldiavilosa)幼胚来源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经220μW/cm2紫外线照射30s作供体,用PEG法诱导融合,最后获得再生愈伤组织.对融合再生的4个最先长大的细胞系进行染色体,同工酶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系均为体细胞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小麦 簇毛麦 体细胞杂交 RAPD分析
原文传递
倍性育种
14
《麦类文摘》 1995年第4期43-43,共1页
W952675 利用染色体消除生产小麦单倍体的改良技术[刊,英]/Matzk,F.…//Plant Breeding.-1994,113(2).-125~129W952676 利用玉米远缘杂交生产硬粒小麦单倍体[刊,英]/O’Donoughue,L.S.…//Theoretical andApplied Genetics.-1994,89(5)... W952675 利用染色体消除生产小麦单倍体的改良技术[刊,英]/Matzk,F.…//Plant Breeding.-1994,113(2).-125~129W952676 利用玉米远缘杂交生产硬粒小麦单倍体[刊,英]/O’Donoughue,L.S.…//Theoretical andApplied Genetics.-1994,89(5).-559~566W952677 利用不同玉米基因型有效地生产小麦单倍体[会,英]/Ranjbar,G.A.…//Wheat Breeding-into the second century.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Assembly Wheat Breeding Society of Austra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单倍体 染色体消除 改良技术 远缘杂交 玉米基因型 加倍单倍体 系统生产 利用 硬粒 育种
下载PDF
植物单倍体育种方法知多少 被引量:1
15
《北京农业》 2007年第35期32-33,共2页
  自然界高等植物的单倍体是经过不正常的受精过程出现的,单倍体出现的频率很低.近年来,由于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通过人工诱导或种属间杂交产生单倍体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关键词 单倍体育种 球茎大麦 球根大麦 孤雌生殖 单性生殖 小麦单倍体 花粉培养 愈伤组织 创伤组织 花药培养 尾状山羊草
原文传递
小麦不同大小幼胚离体培养研究
16
作者 蔡黎明 《现代种业》 2007年第1期12-13,共2页
小麦单倍体育种是一项周期短、效率高的育种技术,但由丁小麦单倍体幼胚力导种胚乳发育异常,不能为幼胚生长发育提供养分,所以必须进行离体培养,而影响离体培养效果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幼胚大小。陈新民等经过试验认为小于300μm的... 小麦单倍体育种是一项周期短、效率高的育种技术,但由丁小麦单倍体幼胚力导种胚乳发育异常,不能为幼胚生长发育提供养分,所以必须进行离体培养,而影响离体培养效果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幼胚大小。陈新民等经过试验认为小于300μm的幼胚培养不能成曲,陈刚等对400~1050μm的幼胚进行培养获得了34.8~50.8%的幼苗产生率。为了确定培养效果最佳的幼胚大小,2001~2004年在陕西西安进行了以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单倍体 幼胚培养 离体培养 单倍体育种 育种技术 发育异常 生长发育 胚乳
原文传递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考点扫描
17
作者 尹渐平 《高中生(高考)》 2008年第8期38-39,共2页
常考知识点1.生物的生殖。历年高考经常考查细菌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通常将无性生殖的原理与克隆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等知识结合起来展开命题。2.减数分裂。它是遗传的基本规律和生物变异的细胞学基础,是学科内综合题比较好的命题素材。
关键词 染色单体 初级卵母细胞 个体发育 小麦单倍体 卵原细胞 同源染色体 细胞分裂过程 DNA 胚珠发育 受精卵 细胞凋亡 染色体数 等位基因 分子数
原文传递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同步训练
18
作者 杨发锡 《山西教育(招生考试)》 2005年第12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蓝紫色 染色体复制 个体发育 染色单体 赤道板 球状胚 减数分裂 同源染色体 基细胞 同步训练 杂合体 小麦单倍体 花粉粒 顶细胞 胚后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