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种子繁育过程中育种家对种子保纯容忍度的研究
1
作者 张建周 王继民 +4 位作者 李春盈 刘明 宋万献 张天兴 齐建双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3期1-5,9,共6页
育种家种子保纯繁育是保障小麦种子质量和产量达到国家要求最重要的环节,本试验从育种家选育并审定的小麦品种中选取郑麦1860、郑麦7698、郑麦0943和郑麦1354等四个品种为研究材料,由授权企业和育种家在生育期内开展以株高、株型、叶色... 育种家种子保纯繁育是保障小麦种子质量和产量达到国家要求最重要的环节,本试验从育种家选育并审定的小麦品种中选取郑麦1860、郑麦7698、郑麦0943和郑麦1354等四个品种为研究材料,由授权企业和育种家在生育期内开展以株高、株型、叶色、穗型、芒长等5个关键农艺性状的调查,分别抽取1~5个关键农艺性状对其一致性进行鉴别和筛选,单独混收并对其进行纯度检测,经过比对和方差分析,找出符合育种家种子标准的快速鉴别性状为株高和叶色,确定其性状允许存在的变异和分离异质容忍程度为0~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繁育 性状 保纯 容忍度
下载PDF
我国小麦种子供需现状与产业发展趋势 被引量:2
2
作者 付雪丽 景琦 +2 位作者 陈旭 祁曙明 邱军 《中国种业》 2023年第2期20-23,共4页
当前我国小麦品种审定数量增幅明显,稳产、优质品种面积稳步提升。小麦种业市场仍然存在品种同质化严重,供需结构矛盾,难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小麦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紧密,难以带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等困难与问题。未来我国小麦种业发... 当前我国小麦品种审定数量增幅明显,稳产、优质品种面积稳步提升。小麦种业市场仍然存在品种同质化严重,供需结构矛盾,难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小麦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紧密,难以带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等困难与问题。未来我国小麦种业发展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种业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培育重大品种;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推进小麦种子市场健康发展,确保小麦生产用种安全;加强小麦种业发展政策支持,培育小麦种业头部企业,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供需现状 产业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YOLOv5的小麦种子发芽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白卫卫 赵雪妮 +3 位作者 罗斌 赵薇 黄硕 张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454,共10页
种子发芽试验是检验作物品质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种子发芽检测效率,实现种子发芽检测自动化,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机器视觉技术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构建基于YOLOv5的种子发芽判别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小麦7 d发芽试验图像组合分析,设计... 种子发芽试验是检验作物品质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种子发芽检测效率,实现种子发芽检测自动化,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机器视觉技术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构建基于YOLOv5的种子发芽判别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小麦7 d发芽试验图像组合分析,设计一套基于YOLOv5的种子发芽检测改进判别方法(DB-YOLOv5),实现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天数的快速检测,并开展检测试验。结果表明,YOLOv5模型对小麦种子发芽判别精确率为92.5%,DB-YOLOv5模型对小麦种子发芽判别精确率为98.5%,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天数与人工检测误差为0.5%、2.39、0.1 d。上述结果表明,DB-YOLOv5模型可实现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天数的快速检测,为农作物种子发芽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发芽检测 深度学习 YOLOv5
下载PDF
基于特征波段卷积神经网络的小麦种子品种分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阙昊天 赵鑫 +1 位作者 黄敏 朱启兵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148,共8页
种子纯度是种子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针对高光谱图像检测效率难以满足大批量种子检测的问题,采用包络线去除-卷积神经网络(CR-CNN),开发一种快速、可靠的小麦种子分类方法。首先采用包络线去除法挑选出特征波段,然后结合Ghost模块... 种子纯度是种子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针对高光谱图像检测效率难以满足大批量种子检测的问题,采用包络线去除-卷积神经网络(CR-CNN),开发一种快速、可靠的小麦种子分类方法。首先采用包络线去除法挑选出特征波段,然后结合Ghost模块、MobileNetV2模块压缩架构以及经典架构分别建立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最后比较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模型检测结果。研究表明,使用包络线去除法之后,检测时间为原先的9.50%~12.87%,百个样本检测时间最快仅需要0.019 s,同时分类精度最高能达到96.125%。CR-CNN方法能够充分利用高光谱图像中的有效信息,快速且准确的鉴别小麦种子品种,为开发高精度小麦种子在线检测多光谱设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品种鉴别 高光谱图像 包络线去除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图像的小麦种子纯度/含水量检测系统
5
作者 朱潘雨 方雯昕 +2 位作者 黄敏 赵鑫 陈艳萍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4期76-82,共7页
为了满足小麦种子纯度和含水量检测的现场应用需求,实现集图像采集,数据分析,模型更新,结果输出于一体的自动化系统检测,借助高光谱图像技术,开发了小麦种子纯度/含水量自动检测系统;所开发系统硬件层面以STM32芯片为控制核心,配合SHT2... 为了满足小麦种子纯度和含水量检测的现场应用需求,实现集图像采集,数据分析,模型更新,结果输出于一体的自动化系统检测,借助高光谱图像技术,开发了小麦种子纯度/含水量自动检测系统;所开发系统硬件层面以STM32芯片为控制核心,配合SHT20温湿度检测模块、光源控制模块和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实现操作环境信息获取、平台运动控制、光源功率和高光谱相机焦距调整;利用上位机实现高光谱图像的实时采集和STM32控制模块的信息交互;利用Python语言编写软件操作平台的后台逻辑和人机交互界面;系统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实现对小麦种子含水量的检测(决定系数为0.943、均方根误差为0.81%)、采用偏最小二乘鉴别模型实现对小麦种子纯度的检测(准确率为96.5%,精确率为93.0%,召回率为93.0%);所设计的小麦种子纯度/含水量检测系统具有功能完善、操作简便、可扩展性强等优点,为促进高光谱图像技术在小麦种子质量检测领域的现场应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品质 高光谱图像技术 检测系统 纯度 含水量
下载PDF
种子包衣以及不同机械药种比对储藏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白丽 刘凌云 +4 位作者 蒙新明 王伟娇 杨洪春 孙君伟 于淼 《中国种业》 2023年第7期48-54,共7页
包衣已经成为种子生产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在小麦苗期病害防治以及增产、增收上起着重要作用。实际加工应用中如何用合适的机械药种比来进行加工,以及包衣后发芽率及活力表现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如何变化还有待充分研究试验。以小麦品种合... 包衣已经成为种子生产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在小麦苗期病害防治以及增产、增收上起着重要作用。实际加工应用中如何用合适的机械药种比来进行加工,以及包衣后发芽率及活力表现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如何变化还有待充分研究试验。以小麦品种合农5290为研究材料,以噻虫嗪、咯菌腈及苯醚甲环唑为有效成分对种子做包衣处理,并采用了8个不同的机械药种比及2种晾晒包装方式,持续进行了1年的标准发芽试验及低温发芽试验。研究表明,机械药种比会对种子相对含水量造成影响,且在不密闭包装的情况下,含水量也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在室温条件下储藏1年后,包衣处理的样品发芽率与未包衣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合适的机械药种比以及储藏方式更利于小麦发芽率及活力的保持,这些发现将对后续实际加工应用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种子包衣 机械药种比 发芽测试
下载PDF
小麦种子的萌发与出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刘娟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4期58-60,共3页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小麦生长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小麦种子的萌发与出苗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探究影响小麦种子萌发与出苗的各类因素,并提出了提升小麦种子萌发与出苗...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小麦生长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小麦种子的萌发与出苗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探究影响小麦种子萌发与出苗的各类因素,并提出了提升小麦种子萌发与出苗率的具体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小麦种植业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萌发 出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关于小麦种子繁育质量控制途径的思考
8
作者 耿家昌 《种子科技》 202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通过分析当前小麦种子繁育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从事小麦种子繁育质量控制的实践经验,文章从科学选择品种、构建高水平繁育基地、规范提纯复壮技术、严格种植管理和加强种子繁育质量检验等角度探讨了加强小麦种子繁育质量控制的策... 通过分析当前小麦种子繁育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从事小麦种子繁育质量控制的实践经验,文章从科学选择品种、构建高水平繁育基地、规范提纯复壮技术、严格种植管理和加强种子繁育质量检验等角度探讨了加强小麦种子繁育质量控制的策略,希望对全面提升小麦种子繁育质量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种子繁育 质量控制 控制途径
下载PDF
小麦种子包衣技术在病虫防治中的应用
9
作者 董富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0166-0168,共3页
小麦除了是一种粮食作物外,还属于重要的原料作物,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对于小麦产业来说,确保能够稳定、安全生产是重要目标。实际进行生产时,很可能受病虫害等因素影响,通过及时进行种子包衣... 小麦除了是一种粮食作物外,还属于重要的原料作物,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对于小麦产业来说,确保能够稳定、安全生产是重要目标。实际进行生产时,很可能受病虫害等因素影响,通过及时进行种子包衣,能让各类病虫害发生率降低,让小麦生长得以保证,最后真正实现稳产高产。本文结合河南洛宁县小麦生产情况,分析小麦种植中的种子包衣技术,希望可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种子包衣 包衣技术 病虫防治
下载PDF
小麦种子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10
作者 吴博 《种子科技》 2023年第2期54-56,共3页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国际地位具有显著意义。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构成部分。文章探讨了小麦种子的相关处理技术,分析了小麦种植的...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国际地位具有显著意义。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构成部分。文章探讨了小麦种子的相关处理技术,分析了小麦种植的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了处理小麦种子的关键作用,以期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种植领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处理技术 种植
下载PDF
小麦种子田间质量检验的探讨
11
作者 侯银娟 杨薇 +2 位作者 木卜文 魏小社 朱永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0124-0126,共3页
小麦种子质量检验属于农业技术工作范畴,其价值在于改善种子质量,以保证小麦质量和产量,在各小麦产地得到普遍重视。本文以小麦种子质量检验内容与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小麦种子田间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常见工作问题... 小麦种子质量检验属于农业技术工作范畴,其价值在于改善种子质量,以保证小麦质量和产量,在各小麦产地得到普遍重视。本文以小麦种子质量检验内容与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小麦种子田间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常见工作问题,最后研究小麦种子田间质量检验的工作方法,就加强基础管理、做好静态信息收集分析、深入田间组织现场管理、保证取样的科学性等措施进行研究,服务小麦种子质量检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田间质量检验 基础管理 科学取样
下载PDF
温度与盐、碱胁迫交互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蔺吉祥 李晓宇 +4 位作者 唐佳红 王俊锋 李卓琳 张兆军 穆春生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116,共4页
采用3种变温处理(10~20℃,15~25℃与25~35℃),并分别混合两种中性盐(NaCl∶Na2SO4=4∶1)与碱性盐(NaHCO3∶Na2CO3=4∶1)模拟盐、碱胁迫条件,探讨盐碱胁迫与温度交互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 采用3种变温处理(10~20℃,15~25℃与25~35℃),并分别混合两种中性盐(NaCl∶Na2SO4=4∶1)与碱性盐(NaHCO3∶Na2CO3=4∶1)模拟盐、碱胁迫条件,探讨盐碱胁迫与温度交互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与发芽速率均不断下降,且在碱胁迫下下降幅度更大。盐胁迫下,15~25℃与25~35℃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无显著差异,并且在25~35℃下发芽速率更高,而碱胁迫下,15~25℃更有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另外,无论是在盐胁迫还是碱胁迫下,10~20℃低温均对种子抑制效应最强。上述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及与温度交互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明显不同,由于碱胁迫具有高pH值对种子的伤害更大,小麦种子萌发期耐盐碱性在低温下会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碱胁迫 小麦种子 温度 萌发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供体对渗透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9
13
作者 张华 孙永刚 +3 位作者 张帆 聂理 沈文飚 徐朗莱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1-246,共6页
采用含水量测定和种子吸胀实验,发现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促进小麦种子在渗透胁迫下萌发的效应是通过提高种子的吸胀能力实现的;SNP还能明显诱导胁迫下种子淀粉酶同工酶I活性的上升,加速淀粉胚... 采用含水量测定和种子吸胀实验,发现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促进小麦种子在渗透胁迫下萌发的效应是通过提高种子的吸胀能力实现的;SNP还能明显诱导胁迫下种子淀粉酶同工酶I活性的上升,加速淀粉胚乳的液化或溶解,而对酯酶影响不大。此外,在无胁迫条件下的小麦种子萌发早期(12h),SNP处理可以显著诱导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的上升;采用外源糖和SNP,结合NO清除剂处理小麦种子,观察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都参与萌发早期NO信号对小麦种子淀粉酶同工酶I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渗透胁迫 小麦种子 萌发 吸胀 水解酶
下载PDF
电场处理小麦种子对幼苗生长抗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吕剑刚 杨体强 +2 位作者 苏恩光 邓一兵 那日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7-710,共4页
用不同电场强度的交流和直流电场处理小麦种子 ,在实验室测定了电场处理种子对苗期盐胁迫后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 0 .5~ 6.5 Kv/ cm范围内 ,直流和交流电场对小麦种子苗期抗盐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 .与对照相比 ,直流电场处理对... 用不同电场强度的交流和直流电场处理小麦种子 ,在实验室测定了电场处理种子对苗期盐胁迫后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 0 .5~ 6.5 Kv/ cm范围内 ,直流和交流电场对小麦种子苗期抗盐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 .与对照相比 ,直流电场处理对小麦幼苗出苗率的影响提高幅度在 -75 .61 %~ 7.3 1 % ,对小麦幼苗含水量的影响提高幅度在 -1 3 .89%~ 2 6.0 3 % ,对小麦幼苗根冠比的影响提高幅度在 -1 1 .2 0 %~ 1 6.95 % ;交流电场处理对小麦幼苗出苗率的影响提高幅度在 -4 0 .0 0 %~ 1 5 .0 0 % ,小麦幼苗含水量的影响提高幅度在 -2 0 .83 %~ 4 2 .5 1 % ,小麦幼苗根冠比的影响提高幅度在 -1 7.4 3 %~ 5 5 .1 9% .结果表明 ,用适当的电场处理小麦种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抗盐性 种子处理 电场强度 盐胁迫 出苗率 含水量
下载PDF
氯苯、硝基苯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徐应明 袁志华 +2 位作者 李军幸 戴晓华 林大松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共4页
在实验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氯苯、硝基苯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苯和硝基苯均能明显地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幼苗干重、鲜重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害程度随氯苯和硝基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小麦对硝... 在实验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氯苯、硝基苯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苯和硝基苯均能明显地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幼苗干重、鲜重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害程度随氯苯和硝基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小麦对硝基苯和氯苯的胁迫敏感性为根>苗,当硝基苯浓度在50mg/L以上时小麦种子发芽停止。在正常情况下,小麦幼苗体内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随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浓度为10mg/L硝基苯和氯苯胁迫下,小麦幼苗体内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时所对应的硝基苯和氯苯浓度分别为25mg/L和50mg/L;丙二醛含量达到最高时所对应的硝基苯和氯苯浓度均为2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萌发 浓度 幼苗生理 丙二醛含量 叶绿素含量 小麦幼苗 硝基苯 氯苯 胁迫
下载PDF
小麦种子物理参数和萌发阶段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贾佳 王建华 +3 位作者 谢宗铭 杨丽明 孙宝启 孙群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61-1666,共6页
为了解陕西省当前推广小麦品种的物理性状与萌发阶段抗旱性的关系,测定了模拟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相对发芽率和各项物理指标(RGB、Lab、HSB、灰度、长度、宽度、投影面积等),并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陕西省目前推广... 为了解陕西省当前推广小麦品种的物理性状与萌发阶段抗旱性的关系,测定了模拟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相对发芽率和各项物理指标(RGB、Lab、HSB、灰度、长度、宽度、投影面积等),并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陕西省目前推广种植的18个小麦品种萌发阶段的抗旱性与物理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宽度、R、G、B(HSB)、L、H、灰度值等物理指标对小麦种子萌发阶段抗旱能力的预测具有统计学意义,且G、B(HSB)、L、H、灰度值等颜色指标之间相关系数较高,均大于0.96。在这些物理指标和相对发芽率建立的回归模型中,以宽度和G值为参数建模最好,决定系数为0.575,达到极显著水平。以供试材料中的5个品种及陕西省推广种植的其他10个小麦品种进行验证,以宽度和G值为参数所建模型得到的相对发芽率与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实测到的相对发芽率吻合度达到86.7%,说明依据宽度和G值对小麦品种萌发阶段抗旱能力的筛选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物理特性 干旱胁迫 相对发芽率 回归模型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对小麦种子萌发早期β-淀粉酶及其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永刚 凌腾芳 +4 位作者 王家杰 徐晟 宣伟 汤国辉 沈文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08-1614,共7页
采用药理学和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早期β-淀粉酶及其亚细胞分布的影响。β-淀粉酶的专一性抑制剂α-环糊精可以明显抑制0.5mmol L-1SNP诱导... 采用药理学和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早期β-淀粉酶及其亚细胞分布的影响。β-淀粉酶的专一性抑制剂α-环糊精可以明显抑制0.5mmol L-1SNP诱导的小麦种子萌发,SNP还能诱导自由型β-淀粉酶酶活性,上调β-淀粉酶基因转录本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SNP处理可以增加β-淀粉酶蛋白的表达;运用NO专一性清除剂cPTIO及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可以逆转上述转录本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免疫电镜亚细胞定位证实小麦胚内的β-淀粉酶主要定位于蛋白储藏体内,并可能附着在淀粉粒上,SNP处理增加了β-淀粉酶蛋白的分布。推测外源NO供体SNP在小麦种子萌发早期不仅提高了自由型β-淀粉酶的活性,还可能诱导了β-淀粉酶的重新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Β-淀粉酶 转录调控 亚细胞定位 小麦种子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对小麦种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陆璃 吕金印 +1 位作者 刘军 高俊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62,共6页
采用3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3个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进行了辐照试验,对其引起的细胞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对小麦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正反两种效应,但随着γ射线剂量的增加,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不同... 采用3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3个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进行了辐照试验,对其引起的细胞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对小麦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正反两种效应,但随着γ射线剂量的增加,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60Coγ射线辐照能诱发根尖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核畸变,出现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微核等多种畸变类型,并且随辐照剂量的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也相应增加,与辐照剂量之间呈正相关;另外,不同小麦品种对60Co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不同,在所选的3个品种中,郑引1号较敏感,长武131次之,陕合6号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小麦种子 辐射诱变育种 有丝分裂指数 染色体畸变率 微核率 辐照剂量
下载PDF
小麦种子自然老化程度的近红外光谱无损识别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静珠 李慧 +3 位作者 张鹤冬 毛文华 刘翠玲 孙晓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1-755,共5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分析小麦种子短期自然老化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支持向量机建立快速判别小麦种子自然老化程度的分析模型。本实验应用VERTEX 7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大样品杯旋转采样方式跟踪采集了45份小麦...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分析小麦种子短期自然老化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支持向量机建立快速判别小麦种子自然老化程度的分析模型。本实验应用VERTEX 7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大样品杯旋转采样方式跟踪采集了45份小麦种子在自然老化初期、 4个月、 7个月、 9个月的近红外光谱。标准差可以用来表征数据离散程度,因此本实验通过计算每份样本在4个自然老化阶段的光谱标准差来筛选与自然老化时间显著相关的谱区。为避免单个样本由于偶然因素导致的离散度值异常,实验统计了45份样本的光谱标准差均值,根据均值光谱得到如下谱峰:8 362, 6 950, 7 563, 5 319, 4 998和4 478 cm^(-1)处。解析谱峰所在区域对应的化学基团归属可得:6 950 cm^(-1)处对应的是液态水中O—H伸缩振动的一级倍频且该处离散度值较大,因此小麦种子在短期自然老化阶段中水分变化较为显著; 5 319, 4 998和4 478 cm^(-1)处离散度值较6 950 cm^(-1)处小,对应的是蛋白质仲酰胺、伯酰胺和酰胺的合频和倍频信息,因此蛋白质变化较水分而言相对平缓; 8 362和7 563 cm^(-1)处反映的主要是C—H振动的二级倍频信息且离散度值较大,而种子中蛋白质、淀粉等均具有C—H官能团,因此蛋白和淀粉等成分综合变化较为显著。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采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结合近红外光谱建立快速识别小麦种子四种自然老化程度的定性模型。将180份样本光谱按照3∶1随机抽取135个样本作为训练集,其余样本作为测试集。选择核函数为径向基函数,通过网格搜索法进行参数寻优得到惩罚参数为8,核参数为0.008 974 2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正确率可达99.26%和99.78%。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可快速判别小麦种子短期自然老化程度,为种子贮藏过程中生理特性变化的无损监测及开发利用提供便捷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自然老化 近红外光谱 支持向量机 标准差
下载PDF
低能N^+离子注入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的变异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怀渝 宋云 +2 位作者 畅志坚 张晓军 任正隆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5-250,共6页
应用SDSPAGE和APAGE电泳技术,对不同剂量低能(25keV)N+离子注入小麦稳定品系CH3286的M3代种子储藏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束注入能有效地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高... 应用SDSPAGE和APAGE电泳技术,对不同剂量低能(25keV)N+离子注入小麦稳定品系CH3286的M3代种子储藏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束注入能有效地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高剂量(10.8×1016N+cm2)N+注入的诱变频率高于中剂量(7.2×1016N+cm2),其亚基总变异频率分别是13.7%和4.2%。不同位点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N+离子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以Glu1D最敏感,变异频率由大至小分别是Glu1D>Glu1B>Glu1A。低能N+离子束注入诱导的醇溶蛋白变异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有相似的规律。醇溶蛋白遗传区对N+离子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其中ω醇溶蛋白最敏感,能产生较多的变异,其次是γ和β醇溶蛋白,最不敏感的是α醇溶蛋白。在M3代植株群体中筛选到一些农艺性状较稳定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离子束注入 醇溶蛋白 谷蛋白 低能N^+离子注入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变异频率 小麦种子 诱导 SDS-PA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