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茯苓酸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赵婷秀 兰钰琪 +2 位作者 金贺 何彦丽 杜标炎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28-33,共6页
目的:研究茯苓酸(pachymic acid,P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20、40、80μmol/L)PA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PA对B16细... 目的:研究茯苓酸(pachymic acid,P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20、40、80μmol/L)PA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PA对B16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PA对B16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PA可以明显抑制B16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关系(P<0.01);PA干预24 h后可以显著抑制B1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40μmol/L的PA能上调B16细胞的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并下调Vimentin蛋白的表达(P<0.05);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40μmol/L的PA可明显降低B16细胞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论:PA可以抑制B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16细胞的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从而抑制B16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酸 小鼠黑色素瘤 增殖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小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
2
作者 杜改梅 王月 +3 位作者 茅慧华 雷卫强 储岳峰 刘茂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8-1737,共10页
旨在探索小鼠作为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可行性,筛选建立Mo感染小鼠模型的最佳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o感染组1、感染组2、感染组3和感染组4(n=12)。Mo感染组1小鼠分别滴鼻30μ... 旨在探索小鼠作为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可行性,筛选建立Mo感染小鼠模型的最佳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o感染组1、感染组2、感染组3和感染组4(n=12)。Mo感染组1小鼠分别滴鼻30μL和腹腔注射25μL 10^(8 )CCU·mL^(-1) Mo NJ01株菌液各1次,Mo感染组2和3小鼠分别滴鼻2和3次30μL 10^(8 )CCU·mL^(-1) Mo NJ01株菌液,Mo感染组4小鼠喉头喷雾50μL 10^(8 )CCU·mL^(-1) Mo NJ01株菌液2次,对照组用正常培养基处理。分别于感染后第0、7和14天称量小鼠体重。感染后第14天处死所有小鼠,采集血液和肺组织。通过HE染色法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剖检进行肺组织病理评分、q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Mo的载荷量和ELISA检测血清Mo IgG水平,确定小鼠感染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及最佳建立方法。Mo感染组2和组4中小鼠体重第14天时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17.2%(P<0.05)和21.6%(P<0.05);感染第13天,感染组2和组4小鼠出现死亡;感染后第14天剖检,Mo感染组2和组4小鼠肺部有炎症,肺病变平均评分分别为3.5和3.3,均显著高于Mo感染组1(P<0.05)和组3(P<0.05),而对照组小鼠无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Mo感染组小鼠肺可见不同程度的间质性肺炎,肺泡腔内有炎细胞浸润;对照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正常、完整,肺泡内未见明显细胞浸润。小鼠肺组织中Mo DNA拷贝数在Mo感染组1和组3中分别为10^(2.56)和10^(3.21)拷贝·g^(-1);感染组2和组4分别为10^(3.84)和10^(3.77)拷贝·g^(-1),且显著高于Mo感染组1(P<0.05)和组3(P<0.05),对照组为阴性。小鼠血清Mo抗体OD_(450 nm)值在Mo感染组1、组2、组3和组4分别为0.63、1.05、0.81和0.9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组2和组4均显著高于1组(P<0.05)。本研究通过1×10^(8 )CCU·mL^(-1)的Mo NJ01株菌液滴鼻2次或喉头喷雾2次均可成功建立Mo感染小鼠模型。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小鼠 感染模型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P9改善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王炜 尉景娟 +2 位作者 李亚娜 萨磊 孙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P9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用低、中、高3个剂量(0.5、1.0mg/kg和3.0mg/kg)的植物乳杆菌P9对C57BL/6J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每日记录小鼠一般情况。30d后处死小鼠,计算脏器指数;通过抗体生成细胞实验和...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P9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用低、中、高3个剂量(0.5、1.0mg/kg和3.0mg/kg)的植物乳杆菌P9对C57BL/6J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每日记录小鼠一般情况。30d后处死小鼠,计算脏器指数;通过抗体生成细胞实验和血清溶血素实验分析该菌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延迟型过敏实验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分析该菌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碳廓清实验和细胞活力测定研究该菌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与低、中、高剂量植物乳杆菌P9组小鼠的脏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植物乳杆菌P9处理后,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能力、延迟型过敏、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碳清除能力以及NK细胞活力均显著性提高。结论植物乳杆菌P9可能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等多方面参与调解和改善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P9 免疫功能 小鼠 机制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在小鼠肾发育中的动态表达
4
作者 薄双玲 马太芳 +3 位作者 白慧健 杨羽甜 孙亚洁 赵欣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4018-4021,共4页
背景:在肾发育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的时空表达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且其与肾脏发育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探求它们与肾发生发育的关系。方法:培育不同发育阶... 背景:在肾发育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的时空表达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且其与肾脏发育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探求它们与肾发生发育的关系。方法:培育不同发育阶段的胎鼠(E12,14,16,18 d)和仔鼠(N1,3,7,14,24,40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在不同肾组织中的时空表达,结合体视学和Western blot对它们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免疫组化显示:在E12 d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主要定位在输尿管芽尖端的生后肾组织,随后表达在各期未成熟的肾小体、部分远曲小管和毛细血管袢,反应部位主要集中在生肾区;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开始即在输尿管芽和生后肾组织中均有表达,随着后肾发育,定位于未发育成熟的各期肾小体、远端小管、集合管和髓袢细段,成熟肾小体表达微弱;②体视学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生前表达较高,出生后逐渐下降,N7 d后表达很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在肾脏的表达随着胚(日)龄的增加而升高,N7 d后趋于稳定;③结果表明:在肾的发育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呈一定的时空性表达,推测二者可能参与了肾单位的发育与成熟,而在输尿管芽分支和形态的形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小鼠 肾脏 发育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
下载PDF
脯氨酸丹参素冰片酯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一般药理学研究
5
作者 秦蓓 王荣 +3 位作者 余丽丽 张怡心 谭雄 王娜娜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24-526,531,共4页
目的 考察脯氨酸丹参素冰片酯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脯氨酸丹参素冰片酯大剂量(120 mg/kg)、中剂量(60 mg/kg)、小剂量(30 mg/kg)给药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灌胃给药后考察对小鼠自主活动、协同睡眠、... 目的 考察脯氨酸丹参素冰片酯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脯氨酸丹参素冰片酯大剂量(120 mg/kg)、中剂量(60 mg/kg)、小剂量(30 mg/kg)给药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灌胃给药后考察对小鼠自主活动、协同睡眠、协调运动能力和镇痛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脯氨酸丹参素冰片酯对小鼠自主活、协同睡眠、协调运动能力和镇痛方面无显著影响。结论 脯氨酸丹参素冰片酯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在药效有效剂量范围内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丹参素冰片酯 一般药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 小鼠
下载PDF
川崎病小鼠模型的超声心动图评估
6
作者 张雪梅 郝睿 +6 位作者 焦富勇 娄萍 张丹 赵欣 曹玲 赵颖 王俊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建立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成分(LCWE)诱导的川崎病(KD)小鼠模型,利用连续高分辨率小动物心脏超声观察该模型冠状动脉成像及心功能变化,为KD小鼠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功能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使用LCWE诱导KD... 目的建立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成分(LCWE)诱导的川崎病(KD)小鼠模型,利用连续高分辨率小动物心脏超声观察该模型冠状动脉成像及心功能变化,为KD小鼠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功能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使用LCWE诱导KD小鼠模型,n=30)及对照组(无任何干预,n=20)。两组分别于造模后第15,21,30天使用小动物超声诊断仪测量冠状动脉内径,M型超声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对照组及造模后第15,21,30天模型组分别处死1只小鼠并取出心脏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造模后第15,21天模型组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管壁与其周围出现高回声;造模后第30天模型组冠状动脉管壁弥漫性增厚。造模后第21天模型组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第15和30天模型组左右冠状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第15天模型组LVEDD、LVESD、LVEF及LVFS均低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第21天模型组LVEF及LVFS低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第30天模型组LVEDD、LVEF、LVFS低于对照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造模后第15天小鼠心外膜间质水肿,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弥漫轻度增生,局部心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伴有固体钙盐沉着;造模后第21天小鼠心外膜局部可见多量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造模后第30天小鼠冠状动脉管壁增厚,弹力纤维不连续,内膜轻度增厚,局部玻璃样变性。结论LCWE诱导KD冠脉损伤与自然病程状态的患儿损伤情况相似,可以用来模拟KD冠状动脉损伤及心功能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 冠状动脉损伤 小鼠 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成分
下载PDF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和卵巢早衰模型小鼠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7
作者 李晓荣 仲佳雯 +3 位作者 秦岭 高婷 罗玉雪 马小红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目的应用蛋白组学技术探究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ecrease ovarian reserve,DOR)和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蛋白质差异,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分析进一步阐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和卵巢早衰发生的可能机制。方... 目的应用蛋白组学技术探究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ecrease ovarian reserve,DOR)和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蛋白质差异,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分析进一步阐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和卵巢早衰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60 mg/kg联合白消安6 mg/kg制备DOR模型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20 mg/kg联合白消安12 mg/kg制备POF模型小鼠,药物注射后连续观察小鼠动情周期,以动情周期紊乱判定造模是否成功。成功后筛选差异蛋白,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将所鉴定的差异蛋白进行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分析其可能机制。结果筛选出DOR中差异倍数在1.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有148个,POF中有149个;富集结果显示,DOR组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了维生素B6代谢、磷酸吡哆醛合成、氧化应激等生物学过程,并在维生素B6代谢、α-亚麻酸代谢、PPAR信号等通路富集;POF组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了脂质代谢、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并在鞘糖脂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核糖体等通路富集。结论DOR和POF的发病机制较复杂,都参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α-亚麻酸信号通路可能是参与DOR发生的一条重要通路,HIST1H1C、CA3、FABP4可能是其发生的重要靶点;花生四烯酸代谢信号通路可能是POF发生的一条重要通路,HIST1H1C、D2HGDH、CYP4F3可能是其发生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卵巢早衰 蛋白组学 小鼠
下载PDF
基于免疫调节探讨葛根汤颗粒治疗小鼠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赵荣华 孙静 +10 位作者 包蕾 耿子涵 陶夏莉 张敬升 庞博 徐英莉 曹姗 李舒冉 郭姗姗 王道涵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32-136,151,共6页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药效评价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ICR小鼠,13~15 g,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磷酸奥司他韦阳性药对照组及葛根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6.6、3.3、1.7 g-...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药效评价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ICR小鼠,13~15 g,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磷酸奥司他韦阳性药对照组及葛根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6.6、3.3、1.7 g-1·kg^(-1)·d^(-1)),每组10只,采用IAV(FM1株)病毒液感染建立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同时给予相关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小鼠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RT-PCR法检测肺组织核酸,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时采用IAV(FM1株)病毒液滴鼻感染小鼠,造成死亡保护模型,观察小鼠感染后2周内的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的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结果葛根汤颗粒中剂量组肺指数及肺组织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1),肺指数抑制率为50.73%;葛根汤颗粒高、中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葛根汤颗粒中、低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葛根汤颗粒3个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死亡率90%,平均存活天数9.45 d,葛根汤颗粒3个剂量组小鼠死亡率显著降低、平均存活天数显著延长,生命延长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葛根汤颗粒可通过调节模型小鼠免疫炎性因子水平达到改善病毒性肺炎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和肺组织病毒载量,从而减轻模型小鼠的肺部炎性损伤;对模型小鼠有死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葛根汤颗粒 炎性因子 免疫调节 死亡保护 肺指数 小鼠
下载PDF
苍术酮通过调节Nrf2-NLRP3通路减轻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实验研究
9
作者 陈天阳 李鹏程 +4 位作者 严佳 郑佳萍 金源源 成扬 王倩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219-222,226,共5页
目的研究苍术酮调节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NLRP3通路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ALI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苍术酮低、中、高剂量组。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 目的研究苍术酮调节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NLRP3通路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ALI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苍术酮低、中、高剂量组。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通过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重(W/D),评估其水肿程度,检测肺组织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酮(MDA)含量以评估其体内抗氧化损伤的作用;HE染色法检查肺损伤情况,并进行评分;RT-qPCR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Nrf2、HO-1、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mRNA水平。结果苍术酮对LPS诱导的小鼠ALI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降低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IL-6水平和W/D比值、肺组织MPO、MDA及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mRNA水平,提高血清IL-10水平及肺组织GSH-Px、SOD及Nrf2、HO-1 mRNA水平,明显改善肺组织学病理表现,降低肺组织病理评分,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苍术酮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以缓解ALI小鼠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rf2-NLRP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苍术酮 NRF2 NLRP3 小鼠
下载PDF
基于YOLO v8n-seg和改进Strongsort的多目标小鼠跟踪方法
10
作者 梁秀英 贾学镇 +3 位作者 何磊 王翔宇 刘岩 杨万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5-305,345,共12页
多目标小鼠跟踪是小鼠行为分析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社交行为的重要方法。针对传统小鼠跟踪方法存在只能跟踪单只小鼠以及对多目标小鼠跟踪需要对小鼠进行标记从而影响小鼠行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网络YOLO v8n-seg和改进Strongs... 多目标小鼠跟踪是小鼠行为分析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社交行为的重要方法。针对传统小鼠跟踪方法存在只能跟踪单只小鼠以及对多目标小鼠跟踪需要对小鼠进行标记从而影响小鼠行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网络YOLO v8n-seg和改进Strongsort相结合的多目标小鼠无标记跟踪方法。使用RGB摄像头采集多目标小鼠的日常行为视频,标注小鼠身体部位分割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增强后训练YOLO v8n-seg实例分割网络,经过测试,模型精确率为97.7%,召回率为98.2%,mAP50为99.2%,单幅图像检测时间为3.5 ms,实现了对小鼠身体部位准确且快速地分割,可以满足Strongsort多目标跟踪算法的检测要求。针对Strongsort算法在多目标小鼠跟踪中存在的跟踪错误问题,对Strongsort做了两点改进:对匹配流程进行改进,将未匹配上目标的轨迹和未匹配上轨迹的目标按欧氏距离进行再次匹配;对卡尔曼滤波进行改进,将卡尔曼滤波中表示小鼠位置和运动状态的小鼠身体轮廓外接矩形框替换为以小鼠身体轮廓质心为中心、对角线为小鼠体宽的正方形框。经测试,改进后Strongsort算法的ID跳变数为14,MOTA为97.698%,IDF1为85.435%,MOTP为75.858%,与原Strongsort相比,ID跳变数减少88%,MOTA提升3.266个百分点,IDF1提升27.778个百分点,与Deepsort、ByteTrack和Ocsort相比,在MOTA和IDF1上均有显著提升,且ID跳变数大幅降低,结果表明改进Strongsort算法可以提高多目标无标记小鼠跟踪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小鼠社交行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行为 多目标跟踪 YOLO v8n-seg Strongsort
下载PDF
LncRNA p21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对小鼠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及机制
11
作者 陈啸 王晋军 +3 位作者 张林林 郭莲莲 张中旺 张娟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p21(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p21)调控Hippo-Yes相关蛋白(Hippo-Yes-associated protein, Hippo-YAP)信号通路对小鼠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形成的影响。方法 C57BL/6 ApoE-/-通过皮下...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p21(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p21)调控Hippo-Yes相关蛋白(Hippo-Yes-associated protein, Hippo-YAP)信号通路对小鼠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形成的影响。方法 C57BL/6 ApoE-/-通过皮下植入渗透性微泵构建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小鼠AAA模型。将C57BL/6 ApoE-/-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LncRNA p21阴性对照组(sh-NC)、LncRNA p21敲低组(sh-LncRNA p21)。HE和血管弹力纤维染色(VVG)观察血管形态变化;qRT-PCR检测LncRNA p2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TIMP-1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平滑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yclinD1及Hippo-YAP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小鼠血管弹力纤维断裂紊乱,出现明显损伤,且LncRNA p21、MMP-2、MMP-9、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增加(P<0.01),TIMP-1、cyclinD1和YAP、TAZ表达均降低(P<0.01)。与model组相比,sh-LncRNA p21组小鼠血管弹力纤维断裂及损伤程度减轻,LncRNA p21、MMP-2、MMP-9、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1),TIMP-1、cyclinD1和YAP、TAZ表达均增加(P<0.01)。结论 LncRNA p21能够促进小鼠AAA形成,其机制与调控Hippo-YAP信号、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长链非编码RNA p21 Hippo-Yes相关蛋白通路 凋亡 增殖 小鼠
下载PDF
铁死亡在不同细菌所致小鼠血流感染模型中的变化规律及生物学意义
12
作者 张志斌 王楚 +5 位作者 韩英 王佳 吕骏卿 林雪容 苑萌 韩树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553-4558,共6页
背景:发现血流感染新的疾病诊断标志物、治疗疾病及减轻脏器损伤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意义。铁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脓毒症动物模型中铁死亡的过度激活与炎症反应激活以及肝脏、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有关,但铁死亡与血... 背景:发现血流感染新的疾病诊断标志物、治疗疾病及减轻脏器损伤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意义。铁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脓毒症动物模型中铁死亡的过度激活与炎症反应激活以及肝脏、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有关,但铁死亡与血流感染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铁死亡在不同细菌所致小鼠血流感染模型中的变化规律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建立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血流感染的SPF级ICR雄性小鼠模型,每组各42只。建模后0.5,1,3,6,12,24,48 h时检测肝脏、心肌、肾脏中铁死亡标志基因转铁蛋白受体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水平。另选用18只SPF级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DMSO+肺炎克雷伯菌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肺炎克雷伯菌组,每组6只;后两组采用尾静脉注射肺炎克雷伯菌悬液的方式建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模型,分别在血流感染建模前1 h给予5 mg/kg的Ferrostatin-1及等剂量DMSO腹腔注射;建模后6 h小鼠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以及各组织中铁死亡标志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血流感染建模后,不同细菌血流感染小鼠肝脏、心肌、肾脏中转铁蛋白受体1 mRNA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水平先降低后升高且均在建模后6 h达到峰值;②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小鼠中转铁蛋白受体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的变化较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小鼠更为显著,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小鼠中转铁蛋白受体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的变化最显著;③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建模后6 h时,小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明显升高;④建模前给予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干预可显著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表达水平;⑤以上结果提示不同细菌致血流感染小鼠中铁死亡明显激活且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小鼠的铁死亡激活更为显著;抑制铁死亡可明显减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小鼠的肝脏、心肌、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小鼠模型 铁死亡 转铁蛋白受体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下载PDF
参附黄配方对脓毒症小鼠不同脑区IL-33/ST2轴的影响
13
作者 王雪蕊 叶浩然 +3 位作者 徐霄龙 白云静 王伽伯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观察参附黄配方对脓毒症小鼠不同脑区白细胞介素-33(IL-33)/ST2轴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参附黄组。脓毒症组和参附黄组采取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模型。参附黄组术后给予每日2次的2.5 g/kg... 目的 观察参附黄配方对脓毒症小鼠不同脑区白细胞介素-33(IL-33)/ST2轴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参附黄组。脓毒症组和参附黄组采取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模型。参附黄组术后给予每日2次的2.5 g/kg参附黄配方0.5 m L灌胃;脓毒症组和对照组给予每日2次的纯净水0.5 mL灌胃。采用临床分级评价小鼠临床指数,采用神经功能分级评价神经功能指数,采用酶联免疫标记法评价各组小鼠前额叶皮层和海马区IL-33和ST2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小鼠临床指数显著增高,神经功能指数显著降低(P<0.05);前额叶皮层和海马区IL-33和ST2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脓毒症组相比较,参附黄组临床指数显著降低(P<0.05),神经功能指数显著增高(P<0.05);前额叶皮层和海马区IL-3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ST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参附黄配方对CLP小鼠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L-33/ST2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参附黄 白细胞介素-33 ST2 小鼠
下载PDF
BD-77雾化吸入给药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
14
作者 孙静 赵荣华 +12 位作者 郭姗姗 高双荣 包蕾 耿子涵 李舒冉 孙绮悦 徐洲 覃广源 潘玉杰 谭秋霞 龙忠义 黄成钢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53-256,262,共5页
目的评价BD-77雾化吸入给药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奇霉素对照组(42 mg·kg^(-1)·d^(-1))、BD-77高剂量组(75 mg·mL^(-1),雾化15 min)、BD-77... 目的评价BD-77雾化吸入给药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奇霉素对照组(42 mg·kg^(-1)·d^(-1))、BD-77高剂量组(75 mg·mL^(-1),雾化15 min)、BD-77低剂量组(37.5 mg·mL^(-1),雾化15 min)。以肺炎支原体滴鼻感染建立小鼠支原体肺炎模型,雾化给药4 d后,通过小鼠体重及肺重计算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全面评价BD-77对小鼠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BD-772个剂量组雾化吸入给药15 min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肺指数,减轻肺部炎症病变,降低肺组织中IL-6、IL-1β、TNF-α含量及血清CRP水平。结论BD-77雾化吸入可治疗支原体感染小鼠肺炎,本研究为BD-77开发作为防治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提供了实验室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77 肺炎支原体 雾化吸入 炎症因子 肺指数 肺指数抑制率 小鼠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对老年小鼠术后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激活及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15
作者 刘玲 刘付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2,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LGG)灌胃对麻醉手术老年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及Tau磷酸化的影响。【方法】18月龄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10只/组:对照组,麻醉手术组,麻醉手术+鼠李糖乳杆菌组。生理盐水/LGG 109CFU 150μL灌... 【目的】探讨术前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LGG)灌胃对麻醉手术老年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及Tau磷酸化的影响。【方法】18月龄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10只/组:对照组,麻醉手术组,麻醉手术+鼠李糖乳杆菌组。生理盐水/LGG 109CFU 150μL灌胃,每日1次,连续20 d后接受异氟醚麻醉+剖腹探查手术,术后12 h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ELISA检测IL-6的浓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au蛋白磷酸化位点Tau-pS202/pT205和total Tau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呈静息状态,炎症因子IL-6浓度为(82.08±12.07)pg/mL。与对照组相比,麻醉手术组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增生,胞体变大,突起缩短变粗,炎症因子IL-6上升至(123.7±5.72)pg/mL(P=0.000),磷酸化Tau-pS202/pT205蛋白表达量也明显增加(P=0.002)。而与麻醉手术组相比,麻醉手术+LGG组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增生肥大不明显,炎症因子IL-6分泌减少至(96.68±9.59)pg/mL(P=0.008),磷酸化Tau-pS202/pT205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2)。而3组total Tau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服用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减轻麻醉手术导致的老年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因子分泌增加、以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老年小鼠 小胶质细胞 海马 TAU蛋白磷酸化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中药复方石苦秦散对腹泻小鼠盲肠的影响
16
作者 姜玲玲 许浩翔 +4 位作者 周景瑞 雷露 李婷 张亚楠 余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86-96,共11页
【目的】探明止泻中药复方石苦秦散对蓖麻油和番泻叶所致腹泻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研究石苦秦散止泻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7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物组、蓖麻油模型组、蓖麻油中药预防组、番泻叶模型组、番泻叶中药... 【目的】探明止泻中药复方石苦秦散对蓖麻油和番泻叶所致腹泻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研究石苦秦散止泻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7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物组、蓖麻油模型组、蓖麻油中药预防组、番泻叶模型组、番泻叶中药预防组和番泻叶中药治疗组,按试验设计进行灌胃处理后,观察各组小鼠腹泻情况,针对不同药物腹泻模型采集十二指肠、盲肠观察肠道病理变化,最后采集各组盲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测序。【结果】腹泻指数显示,灌胃1 h番泻叶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均极显著(P<0.01)低于番泻叶模型组;蓖麻油模型灌胃2 h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极显著。肠道病理变化主要为制造腹泻模型后黏膜下层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肌层和浆膜变薄。盲肠Alpha测序显示,蓖麻油造模后,中药预防组能显著提高盲肠菌群丰度和多样性;Beta多样性PCoA分析表明,蓖麻油模型组与其他组样本明显分开;物种分类显示,2种药物腹泻模型处理后中药预防组和治疗组均不同程度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丰度,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属水平在正常范围内,降低乳杆菌(Lactobacill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丰度,提高有益菌Mucispirillum和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丰度。【结论】蓖麻油和番泻叶小鼠腹泻模型使用中药复方石苦秦散预防和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肠道微生物丰度,特别是炎症反应相关的微生物,说明石苦秦散可通过调整肠道炎症修复发挥止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腹泻指数 石苦秦散 盲肠菌群 16S rDNA测序
下载PDF
过表达BMAL1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7
作者 唐雯 王志高 +2 位作者 郭仁楠 肖东 刘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探究生物钟基因大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1(BMAL1)过表达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中线粒体自噬途径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NC)组、BMAL1组,每组10只。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功能指... 目的:探究生物钟基因大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1(BMAL1)过表达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中线粒体自噬途径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NC)组、BMAL1组,每组10只。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功能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ELISA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测定心肌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H3域自噬蛋白(Beclin1)、PTEN诱导激酶(Pink1)、E3泛素-连接酶活性帕金森病蛋白2(Parkin)、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和NC组比较,BMAL1组小鼠LVFS、LVEF升高(P<0.05),LVIDd、LVIDs减小(P<0.05),血清中CK-MB、cTnI降低(P<0.05),心肌组织病变得到改善,TUNEL阳性细胞率减少(P<0.05),线粒体损伤减轻,心肌组织中LC3Ⅱ/LC3Ⅰ值升高(P<0.05),Beclin1、Pink1、Parkin、VDAC1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BMAL1过表达能够明显改善脓毒症小鼠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心肌细胞 大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1 线粒体自噬 小鼠
下载PDF
miR-210-5p对小鼠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
18
作者 郑世雄 杨巍 刘合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3,共7页
[目的]观察miR-210-5p在小鼠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脂肪干细胞分空白对照组、miR-210-5p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210-5p模拟物组、miR-210-5p抑制物阴性对照组和miR-210-5p抑制物组,采用CCK-8... [目的]观察miR-210-5p在小鼠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脂肪干细胞分空白对照组、miR-210-5p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210-5p模拟物组、miR-210-5p抑制物阴性对照组和miR-210-5p抑制物组,采用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盐矿化结节形成能力,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0-5p水平及成骨分化标志物BMP2、Smad1、Smad5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进而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MP2、Smad1、Smad5和Run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iR-210-5p模拟物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P<0.01),矿化结节显著增加,BMP2、Smad1、Smad5和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miR-210-5p抑制物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降低(P<0.01),矿化结节显著降低,BMP2、Smad1、Smad5和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 miR-210-5p可能通过调控BMP2/Smad信号通路促进小鼠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0-5p BMP2/Smad信号通路 小鼠脂肪干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强力枇杷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作用机制研究
19
作者 严家荣 龙淑娴 +3 位作者 郑玉连 代路路 陈桂煌 王弋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 探讨强力枇杷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NIH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2只,等体积纯净水)和模型组(60只),采用烟熏联合脂多糖吸入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建模45 d后,将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 目的 探讨强力枇杷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NIH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2只,等体积纯净水)和模型组(60只),采用烟熏联合脂多糖吸入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建模45 d后,将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等体积纯净水),盐酸氨溴索组(C组,10 mL/kg),强力枇杷露低、中、高剂量组(D1组、D2组、D3组,7.5,15,30 mL/kg),各12只,雌雄各半。各组小鼠按30 mL/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24 h后,采集小鼠血清,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取右肺组织,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对左肺支气管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B组比较,D1组小鼠肺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 <0.01);D2组小鼠血清IL-8的水平、肺组织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D3组小鼠血清IL-8水平、肺组织TNF-α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SOD含量显著升高(P <0.05)。与C组比较,D1组小鼠血清IL-8水平显著升高(P <0.05),肺组织SOD含量显著降低(P <0.05)。病理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与B组比较,D1组、D2组、D3组小鼠慢性支气管炎病变程度减轻。结论 强力枇杷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8,TNF-α,MDA含量和升高SOD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枇杷露 慢性支气管炎 作用机制 小鼠
下载PDF
都匀毛尖红茶水提物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脂质代谢研究
20
作者 罗海燕 彭玉兰 +4 位作者 李伟兴 吴倩 梁子聪 陈林 王恒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都匀毛尖红茶水提物对高脂血症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掌握其抗高脂血症的保健作用效果,为都匀毛尖红茶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将成功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的小鼠分成模型对照组(MC组)、阳性对照组(PC组)、都匀毛尖低剂量组... 目的:通过观察都匀毛尖红茶水提物对高脂血症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掌握其抗高脂血症的保健作用效果,为都匀毛尖红茶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将成功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的小鼠分成模型对照组(MC组)、阳性对照组(PC组)、都匀毛尖低剂量组(HL组)、中剂量组(HM组)、高剂量组(HH组),每组10只;另设空白对照组(NC组)10只。分组后,除NC组外,其它组继续给予高脂饮食。MC组不给予任何干预,PC组给予辛伐他汀分散片混悬液灌胃,都匀毛尖红茶组按照相应剂量灌胃(低、中、高剂量分别为50、100、200 mg/kg),1次/d,连续干预14 d。检测小鼠脏器指数、血清C、TG、LDL-C、HDL-C、ALT、AST、SOD、MDA等指标,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形态。结果:与NC组比较,各造模组小鼠肝脏质量明显增加及肝脏系数明显升高(P<0.05),血清TC、TG、LDL-C、ALT、AST、MDA明显升高,而血清HDL-C及SOD活力明显降低。同时,各造模组小鼠肝脏呈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肪变性表现。与MC组比较,PC组、HL组、HM组、HH组小鼠呈现不同程度体质量减轻及肝脏系数降低(P<0.05);血清TC、TG、LDL-C、ALT、AST、MDA不同程度降低,同时HDL-C及SOD活力不同程度升高;小鼠肝脏病理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均不同程度减轻。其中,以PC组、HM组、HH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用都匀毛尖红茶,可以有效调剂血清脂质代谢,减轻脂肪氧化作用,保护肝脏细胞,从而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对于人体危害,十分适合患有高脂血症状态人群的日常保健饮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匀毛尖红茶 高脂血症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