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担负责任与逃避自由——关于戏剧批评的断想
- 1
-
-
作者
朱小如
-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6-16,共1页
-
文摘
戏剧批评本是十分严肃之事。但看了近期一些报纸上的戏评,对照其演出真况,颇有些滑稽,那就是批评者把戏说得越好,越是使人上当不浅。这很像某些商品广告,名不副实。究其根源大致是商品经济刺激的结果:一方面是要推销其产品,必先利诱人代为宣传。另一方面是既已费时费钱,倘若真无人去观看,岂不太“暴殓天物”于国于民不利。何不顺水推舟,毕竟成人之美,胜造浮屠八级,中国人的头脑一旦经济起来也的确灵活得可以。
-
关键词
戏剧批评
逃避自由
商品广告
戏剧舞台
人代
经济刺激
必先
现代戏剧
戏剧作品
少见寡闻
-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墙”的随想
- 2
-
-
作者
王志强
-
出处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7年第1期54-,共1页
-
文摘
不知国外怎样,在中国,大凡有单位则必有围墙(或类似围墙物)。有时,一块地将派何用处尚不清楚,围墙却早已高高筑起。更令人瞠目的是,不少墙还会生长,墙壁上的痕迹清楚地告诉路人,此墙已加高了一次,两次,乃至多次。墙在中国如此风靡,实在令人兴叹。其实,墙在中国得以重用并非始于今日。
-
关键词
少见寡闻
使人
祖传秘方
筑墙
二次大战
北京历史
北京城墙
战国时期
难得糊涂
君君臣臣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从“小老太婆”到王小毛
- 3
-
-
作者
王汝刚
-
出处
《上海戏剧》
1988年第5期25-26,共2页
-
文摘
报童小学出了个“小老太婆”我小时候几乎每天都要捧着矿石收音机收听“说说唱唱”节目,还常常用父母给的零用钱去白相“大世界”,一去就是一天,越剧、沪剧、滑稽、评弹……什么都看,什么都听。回家后用枕巾当水袖,用玉米须做胡子,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一边哼几句不入调的唱词,大人见了都说我“老茄茄”。当时。
-
关键词
说说唱唱
三毛学生意
玉米须
当地方言
说书的
少见寡闻
劫数难逃
扮演者
就这样
娶媳妇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尚意书风与绘画——关于宋代绘画史上一个观点的阐述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陈振濂
-
出处
《新美术》
1986年第2期30-34,共5页
-
文摘
书画同源,这是历古以来公认的经典之论。提出这个有名论点的据说是元代的“神仙中人”赵子昂。那是一首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为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以画中石木来比书中籀书飞白书,是他的有识,但“若也有人能为此”的俨俨然是发明祖师的姿态,却又显出了他的少见寡闻,其实,比他早一百多年的宋代写意书家们已经在身体力行了。宣和时代的写真名手韩拙,明确宣布;“书画异名,而一揆也。”
-
关键词
宋代绘画
书风
飞白书
籀书
韩拙
写意画
法通
书画同源
少见寡闻
赵子昂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奔走的精灵(外一章)
- 5
-
-
作者
孙海龙
-
出处
《中国铁路文艺》
2008年第2期67-69,共3页
-
文摘
大凡铁路上的人都知道,相邻养路工区巡道工每日要在固定时间接头换牌。两工区间铁路旁十几米处大都有个枕木搭就的地窝子,便是接头处了。这是个秋日的下午,戈壁空旷,太阳很亮。我巡道来到换牌处,没人。地窝子门口瞅瞅,也没有。那边巡道工还没到。正失望,就听扑噜一声响,吓我一跳。我揉揉眼;顿感一阵,惊喜——原来是一只毛色灰黄的小野兔钻进了地窝子!地窝子靠墙斜卧着一根旧枕木,此时。
-
关键词
巡道工
养路工区
少见寡闻
在乡下
一朵朵
我不知道
朝夕相伴
粒米
花格
豆类植物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