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锐湿疣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何卫芳 尹光文 +2 位作者 王丽 纪英 屈清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从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尖锐湿疣的263例患者。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中文版痛苦表露指...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从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尖锐湿疣的263例患者。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中文版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表等进行调查,使用SPSS 25.0中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尖锐湿疣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为(38.21±5.64)分,心理弹性得分为[73.00(65.00,77.00)]分,自我表露得分为[35.00(31.00,39.00)]分,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自我表露水平、确诊时间、是否首次治疗是影响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的相关因素。结论关注病程较长的患者,在首次治疗时进行干预,促进患者自我表露,提高心理弹性水平,降低患者疾病进展的恐惧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疾病进展 尖锐湿疣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尖锐湿疣与雌激素、孕激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韩冰 赵涵 +1 位作者 王丽琴 郑淑云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14-218,共5页
尖锐湿疣(CA)是一种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主要与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应答障碍相关。CA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妊娠期高于非妊娠期,性激素可能与CA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雌孕激素与尖锐湿疣的相关性作一综... 尖锐湿疣(CA)是一种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主要与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应答障碍相关。CA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妊娠期高于非妊娠期,性激素可能与CA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雌孕激素与尖锐湿疣的相关性作一综述,分析雌孕激素与尖锐湿疣在HPV感染及细胞免疫的Th1/Th2、Th17/Treg平衡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联系,探讨雌孕激素在尖锐湿疣发病及复发中所起的作用,以期为尖锐湿疣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雌激素 孕激素 免疫
下载PDF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肛门尖锐湿疣复发因素分析
3
作者 周舒 谷丽 +3 位作者 赵婧 翟小玉 顾丽群 花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点阵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肛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评估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点阵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肛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评估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22年12月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皮肤科接受点阵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的肛门CA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治愈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56例肛门CA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复发8例,未复发48例,复发率为14.28%。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点阵CO_(2)激光次数(>1次)与肛门CA复发呈正相关[HR=13.0,95%CI(2.1,79.9),P=0.006],不合并基础疾病与复发呈负相关[HR=0.1,95%CI(0,0.4),P=0.003]。结论:CO_(2)激光次数及合并基础疾病是点阵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肛门CA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光动力治疗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冷冻联合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及对患者BFGF、PIAS1、Foxp3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黄达 周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究冷冻联合派特灵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激活STAT蛋白抑制因子1(PIAS1)、翼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x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随... 目的:探究冷冻联合派特灵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激活STAT蛋白抑制因子1(PIAS1)、翼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x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各50例。对照治疗组采用冷冻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冷冻联合派特灵治疗。对比两组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BFGF、PIAS1、Foxp3、性功能评价,治疗效果、复发情况等。结果:治疗后,与对照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IL-10、CD8^(+)、BFGF、PIAS1、Foxp3水平均低,IFN-γ、IL-2、CD4^(+)、CD4^(+)/CD8^(+)水平、性功能均高(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总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联合派特灵可显著改善尖锐湿疣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抑制BFGF、PIAS1、Foxp3表达,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冷冻 派特灵
下载PDF
黄芪祛疣汤及重组人干扰素α-2a联合PDT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王彰勇 常明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究黄芪祛疣汤及重组人干扰素α-2a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山西省汾阳医院接诊的148例多发性C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PDT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 目的探究黄芪祛疣汤及重组人干扰素α-2a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山西省汾阳医院接诊的148例多发性C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PDT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3周)和中药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黄芪祛疣汤,治疗3周),各74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T细胞亚群、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3周后中药治疗组TNF-α和IL-8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3周后,中药治疗组CD4+、CD8+和CD4+/CD8+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中药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黄芪祛疣汤及重组人干扰素α-2a联合PDT治疗多发性CA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并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祛疣汤 重组人干扰素Α-2A 光动力疗法 多发性尖锐湿疣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清正五聚蛋白3、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水平变化与尖锐湿疣复发的关系
6
作者 罗红玉 陈柳青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水平变化与尖锐湿疣(CA)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CA患者(CA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进一步分为复发组(n=64)和...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水平变化与尖锐湿疣(CA)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CA患者(CA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进一步分为复发组(n=64)和无复发组(n=56)。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PTX3、LRG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PTX3、LRG1及其联合对CA患者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CA组PTX3、LRG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无复发组比较,复发组熬夜、避孕套使用、性伴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人数及白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PTX3、LRG1水平显著较高(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IL-6、IL-1β、TNF-α、CRP、PTX3、LRG1均是C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A患者血清PTX3与LRG1呈正相关(r=0.680,P<0.05),PTX3与IL-6、IL-1β、TNF-α、CRP呈正相关(r=0.587、0.523、0.592、0.566,P<0.05),LRG1与IL-6、IL-1β、TNF-α、CRP呈正相关(r=0.547、0.508、0.559、0.53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TX3、LRG1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CA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0.795、0.878,其中联合预测的AUC显著高于二者单独预测(Z=2.490、1.615,P<0.05)。结论CA患者血清PTX3、LRG1水平显著上升,其可增加CA复发的风险,均可作为CA复发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正五聚蛋白3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复发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隋秀林 徐晓彤 魏淑相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外用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CA)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经研究表明派特灵是主要由金银花、苦参、白花蛇舌草、鸦胆子、五倍子、蛇床子和大青叶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外用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CA)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经研究表明派特灵是主要由金银花、苦参、白花蛇舌草、鸦胆子、五倍子、蛇床子和大青叶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派特灵主要组成中药的活性成分与相应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与CA相关的疾病靶点,取其基因与靶点交集制作韦恩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1软件共同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应用R语言下载安装Bioconductor数据库中的相关R包对交集得到的核心靶点进行相应的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在TCMSP数据库共获取109个活性化合物,主要为β谷甾醇、鸦胆甙、槲皮素等,GeneCards数据库共获取疾病靶点74个,PPI网络分析显示共涉及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同期蛋白D1(CCND1)等15个核心蛋白,GO、KEGG富集分析显示派特灵可以通过各类癌症通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信号通路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CA。结论派特灵通过抗HPV病毒、调节免疫等方面达到治疗CA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尖锐湿疣 派特灵 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
下载PDF
ATG3和ATG5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王泽淑 王万军 匡乃峰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3(ATG3)与自噬相关基因5(ATG5)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因其他原因切除外生殖器正常皮肤组织的6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3(ATG3)与自噬相关基因5(ATG5)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因其他原因切除外生殖器正常皮肤组织的6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45例男性行包皮环切术,18例女性行外阴整形术。收集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检测皮损组织中ATG3和ATG5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ATG3和ATG5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TG3、ATG5表达水平预测尖锐湿疣复发的效能。结果研究组患者皮损组织中ATG3(1.28±0.27)和ATG5(0.91±0.2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1.86±0.39,1.34±0.31)显著降低(P<0.05)。皮损组织ATG3和ATG5表达水平与疣体团块直径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类型有关(P<0.05)。Pearson法相关分析显示,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ATG3和ATG5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27,P<0.05)。复发组皮损组织中ATG3和ATG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5)。皮损组织中ATG3、ATG5单独及联合预测尖锐湿疣复发的AUC分别为0.729、0.785和0.907,二者联合优于ATG3、ATG5单一指标预测(Z_(ATG3-联合)=2.876、Z_(ATG5-联合)=2.064,P<0.05)。结论ATG3和ATG5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二者联合可用于预测尖锐湿疣的复发,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自噬相关基因3 自噬相关基因5 复发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联合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疗效及对Ang-2、HBD-2、Bcl-2和IL-8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赵军 姚盛 陶晓瑜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及对促血管生成素-2(Ang-2)、人β-防御素2(HBD-2)、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68例CA...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及对促血管生成素-2(Ang-2)、人β-防御素2(HBD-2)、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68例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激光组和光动力组,每组34例。激光组采用CO_(2)激光治疗,光动力组在激光组基础上联合使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损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率、治疗前后外周血水平变化,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光动力组总复发率显著低于激光组,光动力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激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6个月,两组皮损组织HPV转阴率逐渐升高,且光动力组HPV转阴率显著高于激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ng-2、IL-8、Bcl-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HBD-2显著升高(P<0.05),且光动力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激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PDT联合CO_(2)激光治疗CA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促进HPV转阴,改善患者免疫相关指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CO_(2)激光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行为改变轮理论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俞美琴 李健 郑正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轮(BCW)理论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A)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89例在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确诊C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和...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轮(BCW)理论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A)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89例在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确诊C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2)。两组均接受ALA-PDT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CA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CW理论干预,均干预1个月。在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皮肤病生活指数(DLQI)、健康行为量表(HPL)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根除率。结果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DL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PL、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HPV感染根除率为89.36%(42/47),对照组HPV感染根除率为83.33%(35/42),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BCW理论干预ALA-PDT治疗的CA患者,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促进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改变轮理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疗效观察
11
作者 陈俊红 《包头医学》 2024年第1期4-5,17,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干扰素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本院门诊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10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观察组给予射频消融,对照组在观察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对...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干扰素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本院门诊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10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观察组给予射频消融,对照组在观察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情况、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白介素细胞-10(IL-10)]、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2.31%(48/52),较观察组的76.92%(40/52)高(P<0.05);对照组结痂时间、愈合时间较观察组短(P<0.05);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IL-2水平较高,IL-10水平较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4^(+)/CD8^(+)高于观察组,CD8^(+)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促进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干扰素 尖锐湿疣
下载PDF
综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观察
12
作者 姚丽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46-0049,共4页
寻找理想尖锐湿疣治疗方案,着重分析两项治疗方案联合的作用。方法 2022年2月-2023年3月是研究时间,选定对象100例,均发生尖锐湿疣,均在院内完成治疗,治疗方案存在差异,其中50例单用超脉冲 CO2 激光,其中50例联用超脉冲 CO2 激光及重组... 寻找理想尖锐湿疣治疗方案,着重分析两项治疗方案联合的作用。方法 2022年2月-2023年3月是研究时间,选定对象100例,均发生尖锐湿疣,均在院内完成治疗,治疗方案存在差异,其中50例单用超脉冲 CO2 激光,其中50例联用超脉冲 CO2 激光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前者是对照组,后者是观察组,完成3疗程治疗后,对患者各项疗效实施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复发率均比对照组更好,可见相关性差异(P<0.05)。结论 确诊尖锐湿疣后,尽量选择综合治疗方案,激光与注射均发挥作用,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水平改善,还可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超脉冲CO2激光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效果 免疫功能
下载PDF
HPV-DNA检测在指导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黄煜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2-0036,共5页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A),具有高清除率和低复发率。连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检测可用于动态监测PDT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评估了在不同HPV感染模式下ALA-PDT的疗效。方法:选取74例尖锐湿疣患者,使用CO2激光...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A),具有高清除率和低复发率。连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检测可用于动态监测PDT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评估了在不同HPV感染模式下ALA-PDT的疗效。方法:选取74例尖锐湿疣患者,使用CO2激光在PDT前清除可见病灶,在每次PDT治疗前和随访时,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进行HPV-DNA检测。在患者连续两次HPV DNA检测呈阴性后结束治疗。结果:多部位感染者比单部位者需要更多的PDT次数才能达到治疗终点。与腔外CA患者相比,腔道内CA患者治疗次数偏高。多型感染组的PDT次数明显高于单型hpv感染组。治疗结束时,非高危型感染患者比高危型感染患者需要较短的PDT疗程。60例患者完成超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仅有3.3%的患者复发。结论:ALA-PDT联合HPV-DNA检测是治疗CA的有效策略,多部位、多型、腔道内HPV感染的患者需要更多的PDT治疗来清除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光动力疗法
下载PDF
5%咪喹莫特乳膏联合电离子手术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研究
14
作者 钟征明 唐上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2-0025,共4页
分析5%咪喹莫特乳膏联合电离子手术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研究。方法:本选取2019年7月~2023年7月我院186例尖锐湿疣患者,运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93例,电离子手术治疗)和试验组(n=93例,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对两组1、2、3个... 分析5%咪喹莫特乳膏联合电离子手术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研究。方法:本选取2019年7月~2023年7月我院186例尖锐湿疣患者,运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93例,电离子手术治疗)和试验组(n=93例,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对两组1、2、3个月疾病复发率、痊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第一个月复发率为17.20%,低于参照组30.00%,P<0.05,第二个月试验组复发率为21.51%,低于参照组27.96%,P>0.05,第三个月复发率为11.83%,低于参照组29.03%,P<0.05;试验组痊愈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5%咪喹莫特乳膏联合电离子手术治疗尖锐湿疣患者能够使其1、2、3个月疾病复发率降低,提高痊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应用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5%咪喹莫特乳膏 电离子手术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尖锐湿疣患者炎性反应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桑国耀 关晓燕 王丽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7期845-847,共3页
目的 研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对尖锐湿疣患者炎性反应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 研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对尖锐湿疣患者炎性反应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采用ALA-PDT治疗)和对照组44例(采用CO_(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IL-6、hs-CRP、TNF-α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IL-6、hs-CRP、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VEGF、HIF-1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VEGF、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061,P=0.043)。结论 ALA-PDT治疗HPV感染尖锐湿疣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反应,减少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 CO_(2)激光 尖锐湿疣 炎性反应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液氮冷冻治疗男性复发性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娜 马蕾 +3 位作者 任娜 安荣真 李媛 胡海友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液氮冷冻治疗男性复发性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男性复发性肛周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液氮冷冻治...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液氮冷冻治疗男性复发性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男性复发性肛周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液氮冷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ALA-PDT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受损面积、性功能、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受损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37%vs.69.77%,P<0.05)。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国际勃起功能障碍指数(IIEF-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重度疼痛、排便疼痛、瘙痒、水肿及大便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行液氮冷冻治疗,ALA-PDT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有利于促进男性复发性肛周尖锐湿疣患者皮肤愈合及性功能恢复、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更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液氮冷冻 男性 复发性肛周尖锐湿疣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四妙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观察及HPV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文斌 陈淑慧 王哲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评价四妙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预防CA复发及促进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70例C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入组患者均采用冷冻治疗祛除疣体,... 目的评价四妙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预防CA复发及促进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70例C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入组患者均采用冷冻治疗祛除疣体,10~14 d复诊1次至疣体脱落。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均匀涂于患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妙丸口服。比较初诊和前3次复诊患者2组疣体数量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疣体消退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疣体复发率及3个月末HPV数量差异。结果观察组36例,对照组34例,2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疣体数量、中医证候评分、HPV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在前3次复诊疣体数量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在第3次复诊时观察组疣体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前3次复诊时观察组患者潮湿、瘙痒、小便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3次复诊时观察组患者口干口苦,大便不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个月与第2个月2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2组HPV数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HPV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丸可以改善患者潮湿、瘙痒等症状,减少患者搔抓,从而避免病毒的扩散,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抑制HPV病毒复制可以减少患者冷冻次数,降低CA复发率,促进HPV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四妙丸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行光动力治疗的女性腔道尖锐湿疣患者治疗依从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小英 巨亮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行光动力治疗的女性腔道尖锐湿疣匸治疗依从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女性腔道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各40例。采用CECA1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生活质量评估并行组间比较...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行光动力治疗的女性腔道尖锐湿疣匸治疗依从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女性腔道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各40例。采用CECA1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生活质量评估并行组间比较;完成既定治疗方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测评并行组间比较。收集整理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数据并测评治疗依从度并行组间比较;完成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是否复发,比较组间复发率。结果治疗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CECA10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度,促进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腔道尖锐湿疣 光动力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尖锐湿疣对性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吴芳芳 翁文佳 +3 位作者 李海燕 高艳青 王馨 韩舒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80-583,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尖锐湿疣(CA)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干预组为63例女性外阴后联合CA患者,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治疗间隔为7~10 d治疗1次,治疗1... 目的:观察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尖锐湿疣(CA)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干预组为63例女性外阴后联合CA患者,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治疗间隔为7~10 d治疗1次,治疗12周。对照组:单纯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CA患者63例,治疗间隔为7~10 d治疗1次,治疗12周。于治疗结束后12周筛选疣体完全清除者进行随访,评估治疗结束24周后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结束12周后,干预组53例(84.13%)患者疣体完全清除;对照组21例(33.33%)患者疣体完全清除。治疗结束24周后,干预组治疗前、后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性高潮与性生活满意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半年后干预组FSFI评分[(28.38±1.67)分]高于对照组[(21.85±2.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PDT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CA可减少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后联合 女性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性功能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朱周 顾丽群 +2 位作者 任祺 花卉 谷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5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包皮环切术的成年男性55例及外阴整形术的成年女性3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观察组的皮损组织及对照组的皮肤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比较两组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观察组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3个月、疣体数目≥10个、疣体最大直径≥10 mm患者的TLR4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病程<3个月、疣体数目<10个、疣体最大直径<10 mm患者(P<0.05)。疣体数目≥10个、疣体最大直径≥10 mm患者NF-κB p65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疣体数目<10个、疣体最大直径<10 mm患者(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TLR4、NF-B p65蛋白呈高表达,可能与疣体数目、疣体最大直径及病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p65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