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激进与断裂: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反思
被引量:
16
1
作者
马德浩
季浏
+1 位作者
David L.Andrews
David L.Andrews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2,共6页
对近代中国的尚武思潮进行了追溯与反思,认为它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柔弱文雅"的形象,激发了其"尚武从军"的意识,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淹没在"四书五经"的身体教育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但其...
对近代中国的尚武思潮进行了追溯与反思,认为它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柔弱文雅"的形象,激发了其"尚武从军"的意识,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淹没在"四书五经"的身体教育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但其带有激进性,由于缺乏对尚武行为的理性引导,致使很多国人被军阀集团所利用;由于没有强调知识精英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导致知识分子阶层的边缘化;由于忽略了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点而盲目地将传统体育项目排斥在学校体育之外,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武思潮
激进性
文化断裂
中国
近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1903—1911年间中国的尚武思潮
被引量:
9
2
作者
姜萌
《东岳论丛》
200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在 2 0世纪初年 ,面对国家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局面 ,新兴的知识分子们发动了旨在挽救、振兴国家的尚武思潮 ,并在 190 4— 190 5年、190 9— 1911年两度走向高峰。尚武思潮是近代新兴的知识分子们近代国家意识、近代政治意识觉醒的产物 ,...
在 2 0世纪初年 ,面对国家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局面 ,新兴的知识分子们发动了旨在挽救、振兴国家的尚武思潮 ,并在 190 4— 190 5年、190 9— 1911年两度走向高峰。尚武思潮是近代新兴的知识分子们近代国家意识、近代政治意识觉醒的产物 ,是近代新兴的知识分子们拯救国家危难的努力。中国近代的尚武思潮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族民主革命的助推器 ;尚武思潮对 2 0世纪中国思想的激进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重文轻武的观念 ,为 2 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 ,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武思潮
军国民
青年学生
民族民主革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中国尚武思潮论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谢忠强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2期182-188,共7页
近代尚武思潮自鸦片战争后萌芽,经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洋务运动蓄积,中日甲午战后在西方进化论和日本尚武强国的启示下进一步酝酿,到20世纪初年正式形成。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尚武思潮主要包含清廷的尚武教育思想、梁启超的新民尚武思想和...
近代尚武思潮自鸦片战争后萌芽,经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洋务运动蓄积,中日甲午战后在西方进化论和日本尚武强国的启示下进一步酝酿,到20世纪初年正式形成。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尚武思潮主要包含清廷的尚武教育思想、梁启超的新民尚武思想和革命派的暴力革命思想等。尚武思潮不仅为辛亥革命的最终爆发奠定了历史基础,同时也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武思潮
流变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民初尚武思潮之异质
被引量:
3
4
作者
徐德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34-337,341,共5页
清末伴随外来侵略者的步伐兴起一系列救国思潮,其中尚武思潮即是典型的一种。它在中国得到广泛宣传并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唤起一种勇于进取、爱国救亡的军国民主义热潮,出现大量青年军、学生军,改变传统时人"兵"的概念;另一方...
清末伴随外来侵略者的步伐兴起一系列救国思潮,其中尚武思潮即是典型的一种。它在中国得到广泛宣传并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唤起一种勇于进取、爱国救亡的军国民主义热潮,出现大量青年军、学生军,改变传统时人"兵"的概念;另一方面,随着"兵"的力量与地方武装媾和,衍生出"军阀主义",深深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各个结构变化,即尚武思想出现异化。追寻尚武思潮异化之路的轨迹与溯究异化的根源即是解读近代军阀时代的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武思潮
袁世凯
军阀主义
社会变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体验与近代中国尚武思潮的发生
5
作者
李群
《东疆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88-94,共7页
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发生的原因、理论主张和理论来源,及其传播途径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展开,均与近代日本有着很大关系,留日知识分子是这一文化思潮的主要发动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近代中国尚武思潮的出现与近代日本国内的国民性讨论和抨击...
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发生的原因、理论主张和理论来源,及其传播途径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展开,均与近代日本有着很大关系,留日知识分子是这一文化思潮的主要发动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近代中国尚武思潮的出现与近代日本国内的国民性讨论和抨击中国国民性弊端的言论有密切关系。近代中国留日人士萌发"以武强国"、"铁血救亡"的想法,与他们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特殊体验有着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武思潮
留日知识分子
国民性改造
日本体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尚武思潮影响五四激进主义之考略
6
作者
黄耀丽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9期122-123,共2页
本文分析并探讨尚武思潮对五四激进主义的影响。首先,尚武思潮为五四激进主义的诞生培育了适宜的社会历史土壤,其次,尚武思潮的影响渗透到人们的思想领域,促进了五四激进主义关键人物思想的定型,并且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思想武器。
关键词
尚武思潮
五四运动
激进主义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立宪派与革命派论争及近代尚武思潮
7
作者
费志杰
《军事历史研究》
2011年第2期77-83,共7页
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度存在着立宪派和革命派,"改良"与"革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近代国人救亡图存最明显的两个战略选择。20世纪初,改良派与革命派逐渐分化并各自相对较为成熟之后,两派之间的论争随即就展开了。两年...
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度存在着立宪派和革命派,"改良"与"革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近代国人救亡图存最明显的两个战略选择。20世纪初,改良派与革命派逐渐分化并各自相对较为成熟之后,两派之间的论争随即就展开了。两年的激烈论争不仅帮助革命派奠定了地位,更使"革命论盛行于国中",激发了全民族的尚武精神。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标志着近代尚武思潮高峰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立宪派
革命派
尚武思潮
原文传递
近年来关于晚清尚武思潮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
2
8
作者
董小林
《军事历史研究》
2004年第4期180-184,共5页
晚清时期出现的尚武思潮是近代军事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目前学术界研究已经涉及这一领域 ,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拟从整体性研究和分类性研究两个方面入手 ,对近年来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做一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
晚清
尚武思潮
研究
综述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与近代尚武思潮的变迁
9
作者
费志杰
《科举学论丛》
2011年第1期56-64,共9页
本文着眼科举制度对重文轻武传统的强化,分析科举制度附带产生的无兵文化危机,探讨科举制度的废除与近代尚武思潮的变迁。
关键词
科举制度
重文轻武
近代
尚武思潮
原文传递
论近代尚力思潮
被引量:
4
10
作者
郭国灿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2年第2期51-58,共8页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化界,激起了一股强烈的尚力尚武思潮,它发轫于严复的“鼓民力”,经谭嗣同、梁启超、蔡锷、毛泽东、鲁迅、陈独秀等,直到战国策派。这股长达半个世纪的尚力思潮,破天荒地打破了中国士林尚文轻武反力...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化界,激起了一股强烈的尚力尚武思潮,它发轫于严复的“鼓民力”,经谭嗣同、梁启超、蔡锷、毛泽东、鲁迅、陈独秀等,直到战国策派。这股长达半个世纪的尚力思潮,破天荒地打破了中国士林尚文轻武反力的柔性传统,第一次把感性生命的“力”推进军事体育(军国民主义思潮为代表)、文学(五四感性启蒙)、文化哲学(战国策派)诸领域,并进入到操作行动层面,从而导致近现代中国一代阳刚型知识群的崛起,写下了近代文化史上最富色彩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嗣同
战国策派
梁启超
军国民主义
毛泽东
尚武思潮
严复
陈独秀
近现代中国
近代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被改造的张良——论张良形象之历史变迁
被引量:
3
11
作者
欧阳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
《史记·留侯世家》中塑造了张良的三种形象:任侠、谋士、游仙。但长期以来,张良主要被塑造成一个深通谋略,又有些"文弱"的谋士。这与历代政府的政策如尊崇儒学、重文轻武等有着莫大的关系。到晚清之世,在内忧外患的危机...
《史记·留侯世家》中塑造了张良的三种形象:任侠、谋士、游仙。但长期以来,张良主要被塑造成一个深通谋略,又有些"文弱"的谋士。这与历代政府的政策如尊崇儒学、重文轻武等有着莫大的关系。到晚清之世,在内忧外患的危机之下,知识精英们掀起一股强劲的"尚武"思潮,重新诠释张良,使得张良的形象再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谋臣形象黯然失色,而游侠形象大放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良
谋士
任侠
尚武思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侠义公案小说的庙堂指向
12
作者
金周详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4-52,共9页
侠义公案小说,因其中的侠客被认为与权力合谋而备受指摘。但实际上鲁迅等人潜意识里真正否定的却是以忠君为代表的陈旧儒家理念,而对传统庙堂指向中两个关键问题,即在途径和目标两方面做了一定程度的保留。对于侠义公案小说的传统庙堂指...
侠义公案小说,因其中的侠客被认为与权力合谋而备受指摘。但实际上鲁迅等人潜意识里真正否定的却是以忠君为代表的陈旧儒家理念,而对传统庙堂指向中两个关键问题,即在途径和目标两方面做了一定程度的保留。对于侠义公案小说的传统庙堂指向,不应过于苛刻评论,它其实是承继着民间的侠客情结和文学的历史传统,同时也符合晚清尚武任侠的时代需求。后世不论是武侠小说,还是新文学,乃至"五四"新青年一代命运的轨迹,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足见其复杂性。启蒙者批评的偏移与"五四"重思想性的批评标准有关。由于对传统庙堂指向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缺乏重视和辨析,因此导致了启蒙者一系列认知上的混杂,而这恰恰深刻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和一代人的命运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堂指向
尚武
任侠
思潮
启蒙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大学的“学生军”
13
作者
杨瑷瑄
《文史天地》
2023年第7期37-41,共5页
在民国之前,我国并无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的传统,后世军训缘起于民国时期校园中兴起的“学生军”。晚清以来由于国势衰微,尚武思潮在学堂之内渐为传播,“学生军”因此获得了逐步的发展。北大“学生军”是民国高校“学生军”中的先行者,自1...
在民国之前,我国并无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的传统,后世军训缘起于民国时期校园中兴起的“学生军”。晚清以来由于国势衰微,尚武思潮在学堂之内渐为传播,“学生军”因此获得了逐步的发展。北大“学生军”是民国高校“学生军”中的先行者,自1922年成立直至1927年,它经初创之后不断完善,并在随“五卅事件”而起的“学生军运动”中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为当时高校军事教育的推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政府时期
引领作用
北京大学
尚武思潮
民国高校
军事训练
先行者
民国时期
原文传递
题名
激进与断裂: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反思
被引量:
16
1
作者
马德浩
季浏
David L.Andrews
David L.Andrews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马里兰大学运动系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2,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52)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行动计划(PY2011004)
文摘
对近代中国的尚武思潮进行了追溯与反思,认为它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柔弱文雅"的形象,激发了其"尚武从军"的意识,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淹没在"四书五经"的身体教育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但其带有激进性,由于缺乏对尚武行为的理性引导,致使很多国人被军阀集团所利用;由于没有强调知识精英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导致知识分子阶层的边缘化;由于忽略了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点而盲目地将传统体育项目排斥在学校体育之外,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的断裂。
关键词
尚武思潮
激进性
文化断裂
中国
近代
Keywords
martial ethos
radical
cultural discontinuity
China
modern times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1903—1911年间中国的尚武思潮
被引量:
9
2
作者
姜萌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东岳论丛》
200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文摘
在 2 0世纪初年 ,面对国家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局面 ,新兴的知识分子们发动了旨在挽救、振兴国家的尚武思潮 ,并在 190 4— 190 5年、190 9— 1911年两度走向高峰。尚武思潮是近代新兴的知识分子们近代国家意识、近代政治意识觉醒的产物 ,是近代新兴的知识分子们拯救国家危难的努力。中国近代的尚武思潮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族民主革命的助推器 ;尚武思潮对 2 0世纪中国思想的激进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重文轻武的观念 ,为 2 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 ,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 。
关键词
尚武思潮
军国民
青年学生
民族民主革命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中国尚武思潮论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谢忠强
机构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2期182-188,共7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第58批面上项目(2015M581321)
文摘
近代尚武思潮自鸦片战争后萌芽,经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洋务运动蓄积,中日甲午战后在西方进化论和日本尚武强国的启示下进一步酝酿,到20世纪初年正式形成。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尚武思潮主要包含清廷的尚武教育思想、梁启超的新民尚武思想和革命派的暴力革命思想等。尚武思潮不仅为辛亥革命的最终爆发奠定了历史基础,同时也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尚武思潮
流变
影响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民初尚武思潮之异质
被引量:
3
4
作者
徐德莉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34-337,341,共5页
文摘
清末伴随外来侵略者的步伐兴起一系列救国思潮,其中尚武思潮即是典型的一种。它在中国得到广泛宣传并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唤起一种勇于进取、爱国救亡的军国民主义热潮,出现大量青年军、学生军,改变传统时人"兵"的概念;另一方面,随着"兵"的力量与地方武装媾和,衍生出"军阀主义",深深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各个结构变化,即尚武思想出现异化。追寻尚武思潮异化之路的轨迹与溯究异化的根源即是解读近代军阀时代的社会变迁。
关键词
尚武思潮
袁世凯
军阀主义
社会变迁
分类号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体验与近代中国尚武思潮的发生
5
作者
李群
机构
湖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疆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88-94,共7页
文摘
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发生的原因、理论主张和理论来源,及其传播途径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展开,均与近代日本有着很大关系,留日知识分子是这一文化思潮的主要发动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近代中国尚武思潮的出现与近代日本国内的国民性讨论和抨击中国国民性弊端的言论有密切关系。近代中国留日人士萌发"以武强国"、"铁血救亡"的想法,与他们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特殊体验有着内在关联。
关键词
尚武思潮
留日知识分子
国民性改造
日本体验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尚武思潮影响五四激进主义之考略
6
作者
黄耀丽
机构
南阳市委党校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9期122-123,共2页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项目名称:华厦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研究
项目编号132400411235
文摘
本文分析并探讨尚武思潮对五四激进主义的影响。首先,尚武思潮为五四激进主义的诞生培育了适宜的社会历史土壤,其次,尚武思潮的影响渗透到人们的思想领域,促进了五四激进主义关键人物思想的定型,并且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思想武器。
关键词
尚武思潮
五四运动
激进主义
影响
分类号
K261.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立宪派与革命派论争及近代尚武思潮
7
作者
费志杰
机构
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出处
《军事历史研究》
2011年第2期77-83,共7页
文摘
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度存在着立宪派和革命派,"改良"与"革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近代国人救亡图存最明显的两个战略选择。20世纪初,改良派与革命派逐渐分化并各自相对较为成熟之后,两派之间的论争随即就展开了。两年的激烈论争不仅帮助革命派奠定了地位,更使"革命论盛行于国中",激发了全民族的尚武精神。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标志着近代尚武思潮高峰的形成。
关键词
清末
立宪派
革命派
尚武思潮
分类号
E296 [军事—军事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近年来关于晚清尚武思潮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
2
8
作者
董小林
出处
《军事历史研究》
2004年第4期180-184,共5页
文摘
晚清时期出现的尚武思潮是近代军事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目前学术界研究已经涉及这一领域 ,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拟从整体性研究和分类性研究两个方面入手 ,对近年来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做一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
晚清
尚武思潮
研究
综述
分类号
E295.2 [军事—军事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与近代尚武思潮的变迁
9
作者
费志杰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出处
《科举学论丛》
2011年第1期56-64,共9页
文摘
本文着眼科举制度对重文轻武传统的强化,分析科举制度附带产生的无兵文化危机,探讨科举制度的废除与近代尚武思潮的变迁。
关键词
科举制度
重文轻武
近代
尚武思潮
分类号
D69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近代尚力思潮
被引量:
4
10
作者
郭国灿
出处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2年第2期51-58,共8页
文摘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化界,激起了一股强烈的尚力尚武思潮,它发轫于严复的“鼓民力”,经谭嗣同、梁启超、蔡锷、毛泽东、鲁迅、陈独秀等,直到战国策派。这股长达半个世纪的尚力思潮,破天荒地打破了中国士林尚文轻武反力的柔性传统,第一次把感性生命的“力”推进军事体育(军国民主义思潮为代表)、文学(五四感性启蒙)、文化哲学(战国策派)诸领域,并进入到操作行动层面,从而导致近现代中国一代阳刚型知识群的崛起,写下了近代文化史上最富色彩的一页。
关键词
谭嗣同
战国策派
梁启超
军国民主义
毛泽东
尚武思潮
严复
陈独秀
近现代中国
近代文化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被改造的张良——论张良形象之历史变迁
被引量:
3
11
作者
欧阳清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
文摘
《史记·留侯世家》中塑造了张良的三种形象:任侠、谋士、游仙。但长期以来,张良主要被塑造成一个深通谋略,又有些"文弱"的谋士。这与历代政府的政策如尊崇儒学、重文轻武等有着莫大的关系。到晚清之世,在内忧外患的危机之下,知识精英们掀起一股强劲的"尚武"思潮,重新诠释张良,使得张良的形象再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谋臣形象黯然失色,而游侠形象大放光彩。
关键词
张良
谋士
任侠
尚武思潮
Keywords
Zhang Liang
counsellor
knight
martial ethos
分类号
I234.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侠义公案小说的庙堂指向
12
作者
金周详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4-52,共9页
文摘
侠义公案小说,因其中的侠客被认为与权力合谋而备受指摘。但实际上鲁迅等人潜意识里真正否定的却是以忠君为代表的陈旧儒家理念,而对传统庙堂指向中两个关键问题,即在途径和目标两方面做了一定程度的保留。对于侠义公案小说的传统庙堂指向,不应过于苛刻评论,它其实是承继着民间的侠客情结和文学的历史传统,同时也符合晚清尚武任侠的时代需求。后世不论是武侠小说,还是新文学,乃至"五四"新青年一代命运的轨迹,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足见其复杂性。启蒙者批评的偏移与"五四"重思想性的批评标准有关。由于对传统庙堂指向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缺乏重视和辨析,因此导致了启蒙者一系列认知上的混杂,而这恰恰深刻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和一代人的命运轨迹。
关键词
庙堂指向
尚武
任侠
思潮
启蒙主义
Keywords
orientation to imperial courts
ideological trend of emphasizing martial spirit and chivalrous spirit
Enlightenment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大学的“学生军”
13
作者
杨瑷瑄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文史天地》
2023年第7期37-41,共5页
文摘
在民国之前,我国并无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的传统,后世军训缘起于民国时期校园中兴起的“学生军”。晚清以来由于国势衰微,尚武思潮在学堂之内渐为传播,“学生军”因此获得了逐步的发展。北大“学生军”是民国高校“学生军”中的先行者,自1922年成立直至1927年,它经初创之后不断完善,并在随“五卅事件”而起的“学生军运动”中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为当时高校军事教育的推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
北洋政府时期
引领作用
北京大学
尚武思潮
民国高校
军事训练
先行者
民国时期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激进与断裂: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反思
马德浩
季浏
David L.Andrews
David L.Andrews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析1903—1911年间中国的尚武思潮
姜萌
《东岳论丛》
2004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代中国尚武思潮论析
谢忠强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清末民初尚武思潮之异质
徐德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日本体验与近代中国尚武思潮的发生
李群
《东疆学刊》
CSSCI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尚武思潮影响五四激进主义之考略
黄耀丽
《兰台世界(上旬)》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清末立宪派与革命派论争及近代尚武思潮
费志杰
《军事历史研究》
2011
0
原文传递
8
近年来关于晚清尚武思潮的研究综述
董小林
《军事历史研究》
2004
2
原文传递
9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与近代尚武思潮的变迁
费志杰
《科举学论丛》
2011
0
原文传递
10
论近代尚力思潮
郭国灿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被改造的张良——论张良形象之历史变迁
欧阳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试论侠义公案小说的庙堂指向
金周详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大学的“学生军”
杨瑷瑄
《文史天地》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