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8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应用、价值链重构与就业结构转变
1
作者 马丽丽 李强 《调研世界》 2025年第2期55-65,共11页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21年1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数字技术应用和价值链重构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以及数字技术应用通过价值链重构路径对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就业结构中高技能劳动力和中等技...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21年1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数字技术应用和价值链重构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以及数字技术应用通过价值链重构路径对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就业结构中高技能劳动力和中等技能劳动力占比,同时对低技能劳动力占比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价值链重构显著提高了高技能劳动力和中等技能劳动力占比,显著降低了低技能劳动力占比;数字技术应用和价值链重构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研究结论存在异质性;数字技术的应用通过价值链重构的间接作用,显著提高了高技能劳动力和中等技能劳动力占比,显著降低了低技能劳动力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应用 价值链重构 就业结构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
作者 赵岩 董耀武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176,共4页
本文选取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查阅相关文献,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以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优化我国流通产业就业结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 本文选取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查阅相关文献,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以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优化我国流通产业就业结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中,存在明显的中介效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东、中部区域的流通产业就业结构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但是在西部和东北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两者间的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流通产业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趋同与异质:专业学位博士毕业生就业结构研究--基于全国30162条专业学位博士毕业生数据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罗洪川 张学敏 甘雪岩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8,共12页
基于全国30162条专业学位博士毕业生数据,从趋同性和异质性两个维度探讨其就业规模、结构及时空分布样态。研究发现,在就业规模方面,专业学位博士毕业生具有高度趋同性,体现在高就业率(99.02%)和低待业率,且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的博士生就... 基于全国30162条专业学位博士毕业生数据,从趋同性和异质性两个维度探讨其就业规模、结构及时空分布样态。研究发现,在就业规模方面,专业学位博士毕业生具有高度趋同性,体现在高就业率(99.02%)和低待业率,且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的博士生就业率均较高。在就业结构方面,因专业学位类别培养目标不同而具有显著异质性,具体体现在就业单位选择异质性、工作性质异质性以及地区分布异质性三个方面。在就业单位选择方面,医学类专业学位博士倾向于选择医疗卫生单位就业,教育博士倾向于选择高等学校就业,工程博士倾向于选择企业就业。在就业工作性质方面,教育博士及工程博士倾向于从事管理工作,医学类专业学位博士倾向于从事教育与(或)科研工作。在就业时空分布方面,人力资本积累地区、高质量经济发展地区的人才供给能力与吸引力显著。基于此,提出教育管理部门、研究生培养单位、就业管理部门及企业应紧密结合国家急需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设置开展相关专业学位类别研究生教育并稳步扩大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规模。在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机制下,致力于培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融合理论的复合型专业学位博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博士毕业生 就业结构 就业规模 就业地区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就业结构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4
作者 王琦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并探讨就业结构在新质生产力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之间的传导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可以显著赋能农民农...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并探讨就业结构在新质生产力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之间的传导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可以显著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就业结构在新质生产力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之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空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着力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推动省际新质生产力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加快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借鉴与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就业结构 高质量发展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下载PDF
数字经济、就业结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5
作者 钱纪颖 陈姚颖 +2 位作者 王梓懿 胡焦娇 陈珈怡 《商展经济》 2025年第6期68-71,共4页
本文探讨了数字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效应及其内在影响机制,以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熵权法构建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综合水平指标体系,以探究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 本文探讨了数字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效应及其内在影响机制,以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熵权法构建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综合水平指标体系,以探究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即使在对数字经济的度量方法进行调整并开展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旧成立。在探究不同地区的特性时发现,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对新质生产力有明显的正面影响,然而在中部地区,这种正面影响并不显著。从数字经济的不同维度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发展相较数字普惠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更显著。从新质生产力的不同维度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促进了科技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的进步,而对绿色生产力的影响甚微。作用机制表明,优化就业结构是数字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机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机制及地区差异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就业结构 新质生产力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下载PDF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就业结构的优化路径
6
作者 邹存阳 《产业创新研究》 2025年第1期54-56,共3页
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就业结构之间呈现出密切的联系。就业结构不仅是衡量产业经济活力的指标,更能科学反映出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基于此,本文立足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就业结构的基... 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就业结构之间呈现出密切的联系。就业结构不仅是衡量产业经济活力的指标,更能科学反映出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基于此,本文立足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就业结构的基本要点,归纳总结了我国就业结构的演变因素,主要包括工业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公共政策的实施。研究认为,未来可以通过推动创新驱动效能、探索新型发展道路、完善就业优先政策来探索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就业结构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转型升级 优化路径
下载PDF
经济转型背景下包头市人才流动与就业结构调整研究
7
作者 吴虹萱 《中国集体经济》 2025年第10期193-196,共4页
在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中国各大城市纷纷进入经济转型期,包头市作为资源型城市也不例外。经济转型不仅对包头市的产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人才流动和就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文章通过对包头市人才流动与就... 在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中国各大城市纷纷进入经济转型期,包头市作为资源型城市也不例外。经济转型不仅对包头市的产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人才流动和就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文章通过对包头市人才流动与就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包括加强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优化职业发展平台、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等,以期为包头市在经济转型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人才流动 就业结构 调整研究
下载PDF
新消费时代下就业结构之变与应对之策
8
作者 徐天泽 《消费与品牌传播》 2025年第1期0046-0048,共3页
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发展,全球就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推动了新兴行业的崛起,创造了大量高技能岗位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传统职业的消失或转型。本文分析新消费时代下的行业分布、职业类型及区域差... 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发展,全球就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推动了新兴行业的崛起,创造了大量高技能岗位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传统职业的消失或转型。本文分析新消费时代下的行业分布、职业类型及区域差异的变化,发现发达地区和城市在新消费时代带来的就业转型中受益显著,而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转型速度较慢。从而提出了不同层面的应对策略,强调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劳动力技能的重要性。相信通过多方协同努力,可以有效应对新消费时代带来的挑战,促进就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消费时代 就业结构变化 应对策略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高技术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路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学成 郭景 杨东晓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23,共14页
从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视角,探究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多因素组态效应对高技术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路径及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以2018—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集为样本进行了fsQCA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高技术制... 从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视角,探究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多因素组态效应对高技术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路径及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以2018—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集为样本进行了fsQCA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高技术制造业就业结构变化的前置因素存在组态效应,且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投入、工业机器人投入、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智能化水平、适龄劳动力占比、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均非单独的必要条件;(2)存在4条驱动高技术制造业劳动力占比增加的路径,包含产业转型-人才素质型、产业智能-人口红利型、机器替代-人才稀缺型、机器智能-人口红利型;(3)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比,以及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劳动力占比增加的两类核心条件组合。为推动偏向型技术进步从单一视角向多维视角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也为地区管理部门投入人工智能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人工智能 就业结构 组态效应 高技术制造业
下载PDF
经济振兴背景下东北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艳 齐繁 高然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78,共7页
基于我国东北地区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度模型、Moore结构变化值等方法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程度。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产... 基于我国东北地区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度模型、Moore结构变化值等方法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程度。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评价分别为中、低、高。建议东北地区的高校从适当调整学科结构及其比例以增强“三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加强前期人才需求预测进而缩短“三结构”之间的时滞时间两个方面增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灰色关联度 时滞
下载PDF
就业结构视角下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实现——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继英 王梦 万岑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7期25-42,共18页
数字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之一。基于2012-2020年中国25省(市、自治区)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受区域、行业及劳动力技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 数字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之一。基于2012-2020年中国25省(市、自治区)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受区域、行业及劳动力技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均有显著作用;第二,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就业行业和就业技能结构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第三,对于具有地理区位优势、技能密集型行业以及中技能劳动力集中的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收入公平与机会平等的福利作用更明显。基于此,现阶段要发挥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一是促进数字经济纵深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提高数字经济服务水平、弥合区域数字鸿沟;二是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影响下就业结构升级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要坚持市场化就业,扶持服务业及小微企业等稳岗扩岗从而帮助技能劳动力拓展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优化,保障高质量就业;三是加强区域间数字经济联系,在创造良好普惠的数字发展环境的同时,推动区域内与区域间数字技术交流,发挥数字经济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四是在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影响效应存在行业、技能差异化的情况下,针对不同行业以及劳动力群体分类特点制定个性化帮扶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就业结构 就业升级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忠 肖绮淇 陈舒悦 《经济研究参考》 2024年第4期71-89,共19页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本文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协调性分析,并使用指标...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本文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协调性分析,并使用指标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进行比较,研究其空间分布变化及其空间相关性,从研究结论出发,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广告行业就业结构的影响及应对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竞平 《融媒》 2024年第11期47-51,共5页
人工智能已深入广告行业多个核心领域,包括目标群体的精准识别与需求分析、广告内容的设计制作、投放策略的优化调整以及广告效果的深度剖析等,深刻影响到广告行业的就业结构,如引发就业岗位的转型、岗位要求的变化、劳动力市场流动性... 人工智能已深入广告行业多个核心领域,包括目标群体的精准识别与需求分析、广告内容的设计制作、投放策略的优化调整以及广告效果的深度剖析等,深刻影响到广告行业的就业结构,如引发就业岗位的转型、岗位要求的变化、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加剧等。为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广告从业者需要与时俱进,积极了解和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教育培训机构要增强相关知识培训和实践操作机会;广告行业政策制定与执行主体要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广告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广告行业 就业结构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兆良 许梦婷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就业作为民生之基,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其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使得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断优化,对制造业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就业作为民生之基,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其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使得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断优化,对制造业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制造业就业结构升级,且主要促进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就业结构升级;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具有异质性影响,数字产业化更为显著地带动技术密集型行业就业规模的提升;三、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技术创新两种途径促进制造业就业结构升级.因此,为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就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应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制造业就业结构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促进就业结构转型了吗
15
作者 王成 刘渝琳 《教育科学文摘》 2024年第2期28-29,共2页
就业结构变化一直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面对中国经济转型与劳动力供求失衡的现实,就业结构依赖传统生产力转型难以为继,寻求新质生产力缓释中国劳动力结构性供求矛盾的路径无疑是当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中国经济转型 供求失衡 就业结构变化 供求矛盾 生产力促进 传统生产力 就业结构转型 结构
下载PDF
政府数据开放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淑瑶 汤吉军 +1 位作者 刘达 石玉堂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6-128,共13页
政府数据开放是数字时代政府治理的重要制度工具,评估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是科学施政的前提。文章以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线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重差分模型,从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双重视角,实证检验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就... 政府数据开放是数字时代政府治理的重要制度工具,评估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是科学施政的前提。文章以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线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重差分模型,从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双重视角,实证检验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就业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政府数据开放可以刺激企业就业规模增长,并改善企业职能就业结构和技能就业结构,该影响通过刺激企业产出增长、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助推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予以实现,并因企业要素密集程度异质性而存在差异;拓展分析发现,开放质量同样是影响企业就业规模、就业结构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为政府在数字时代更好发挥治理效能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 就业规模 就业结构 价值创造 数字政府
下载PDF
人工智能、就业结构“两极化”和灵活就业 被引量:1
17
作者 沙玥 许清清 张汉成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2-24,共13页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产生极大的冲击。基于中国2009—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人工智能水平指数,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及中介、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对灵活就业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产生极大的冲击。基于中国2009—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人工智能水平指数,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及中介、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对灵活就业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的应用显著扩大灵活就业规模,且这一作用受到政府干预的调节;人工智能引起就业结构“两极化”而非“高级化”,且就业结构“两极化”在人工智能驱动灵活就业中起中介作用;通过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灵活就业的推动作用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表现显著,但在东北地区表现不明显。因此,为推动灵活就业、保障就业民生,建议平衡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政府干预的力度,针对各技能劳动力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灵活就业 就业结构“两极化”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就业结构的中介与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冬 厉俊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59-175,共17页
犯罪行为与社会因素之间具有相互关系。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就业结构变革所带来的物质经济问题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犯罪现象的产生。因此,在数字经济影响青少年犯罪率的过程之中,就业结构发挥着中... 犯罪行为与社会因素之间具有相互关系。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就业结构变革所带来的物质经济问题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犯罪现象的产生。因此,在数字经济影响青少年犯罪率的过程之中,就业结构发挥着中介效应。为进一步探究就业结构在数字经济对青少年犯罪影响中的深层逻辑,以《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假设检验,提出了降低青少年犯罪率的理论框架,并揭示了就业结构在数字经济影响青少年犯罪率的微观机制,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实践提供了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数字经济 就业结构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下载PDF
扬州市人口年龄、家户规模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七普数据的分析
19
作者 高子钧 胡凤霞 高小媚 《中国市场》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文章基于七普数据对扬州市人口年龄、家户规模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扬州市各个区域的人口结构、家户规模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为了优化扬州市人口结构、促进经济区域平衡发展,需要扩大老年人社会保... 文章基于七普数据对扬州市人口年龄、家户规模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扬州市各个区域的人口结构、家户规模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为了优化扬州市人口结构、促进经济区域平衡发展,需要扩大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尤其是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的区域;加强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全市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就业服务网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结构 家户规模 就业结构
下载PDF
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琪珊 《现代商业》 2024年第13期109-112,共4页
随着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就业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这不但为河南经济效益的持续上升提供了坚实基础,而且也对缓解就业问题带来了积极影响。本文选取了1978—2021年期间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社会就业结构变化的有关统计资料,利用Pear... 随着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就业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这不但为河南经济效益的持续上升提供了坚实基础,而且也对缓解就业问题带来了积极影响。本文选取了1978—2021年期间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社会就业结构变化的有关统计资料,利用Pearson分析和回归研究的方法,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对未来三年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的情况做出了预估,最后再针对当前河南省宏观经济结构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可行性意见,以期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