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大利亚高校如何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能力——以昆士兰大学为例
1
作者 吴洪富 朱聪慧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3,共10页
为应对学术型研究生就业多元化趋向,在政府的引导下,澳大利亚高校普遍重视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和澳大利亚著名高校,昆士兰大学建立了全面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以职业发展框架为核心,以课程和活动为... 为应对学术型研究生就业多元化趋向,在政府的引导下,澳大利亚高校普遍重视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和澳大利亚著名高校,昆士兰大学建立了全面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以职业发展框架为核心,以课程和活动为两翼,以职业发展奖学金为支撑,始于学术型研究生入学,贯穿整个学习阶段,升华于毕业阶段,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并使其成为行业领袖与社会精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学术型研究生 就业能力 昆士兰大学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高校的“有限责任”
2
作者 周双喜 谢延浩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3,共7页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本职所在、应有之义,是高校的主责主业之一,但就业能力培养参与主体多元、影响因素众多,不能任意放大单一主体的责任,亟须在高校、政府、雇主、学生个体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明确的责任分担机制。高校在...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本职所在、应有之义,是高校的主责主业之一,但就业能力培养参与主体多元、影响因素众多,不能任意放大单一主体的责任,亟须在高校、政府、雇主、学生个体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明确的责任分担机制。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客观存在权力有限性、能力有限性与资源有限性,应针对性进行责任的纵向和横向配置,建立基于时间和基于范畴的有限责任,明确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高校的责任边界,有效区分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内容产品提供方面的主导责任、个人与自我方面的引导责任以及服务与机会方面的支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 有限责任 高等教育 责任分担
下载PDF
校企协同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探究——基于用人单位调查的分析
3
作者 张德宜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7-53,共7页
根据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就业的主体单位是民营中小微企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中的执行力、心理调适能力、理解能力等九个二级指标有待进一步加强。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分析了企业、学校、教师... 根据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就业的主体单位是民营中小微企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中的执行力、心理调适能力、理解能力等九个二级指标有待进一步加强。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分析了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不同主体在校企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问题分析及工作实际,提出“通过丰富校园文化营造浓郁职业氛围”“通过适岗培训补齐学生就业能力短板”“通过机制构建力促校企合作走深走实”“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用课程”“通过丰富合作方式加强产教融合实践”“通过改革提高心理与就业指导实效性”等举措,以力促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协同 高职学生 就业能力 提升策略
下载PDF
就业能力导向下的应用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4
作者 崔英方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5期178-180,共3页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必要途径。在分析需求侧对高职旅游人才就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应围绕立德树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注重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供给改革提供...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必要途径。在分析需求侧对高职旅游人才就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应围绕立德树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注重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供给改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
下载PDF
社会实践对高职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实施路径研究
5
作者 陈秋菊 刘阳 印华 《中国就业》 2024年第2期68-70,共3页
为探索社会实践对高职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实施路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认为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体育运动赛事、社区体育活动、体育支教活动、有偿体育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同时... 为探索社会实践对高职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实施路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认为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体育运动赛事、社区体育活动、体育支教活动、有偿体育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同时,要建设“全员育人”教育环境、强化“人、财、平台”全方位保障并将就业指导融入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 高职体育专业 就业能力 路径
原文传递
湖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基于冰山理论的视角
6
作者 蔡静宜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个性能力四方面构建了湖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要素,并对湖北省具有代表性的12所高职院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展开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湖北省高职... 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个性能力四方面构建了湖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要素,并对湖北省具有代表性的12所高职院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展开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湖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专业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不高、就业观念和就业态度不积极等问题。基于冰山理论的启发,文章提出了四个对策,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旨在满足就业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促进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山理论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能力
下载PDF
医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7
作者 陈莹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2期125-127,共3页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就业能力是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基于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围绕医学院校学生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对提...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就业能力是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基于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围绕医学院校学生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方面,采用全新的视角深入探讨新时代医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提升的新方法和新路径,让医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和准确分析自我,从而增强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生 职业素养 就业能力 策略研究
下载PDF
市场供求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匹配度分析
8
作者 李琰 《中国就业》 2024年第4期58-60,共3页
新时期市场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形势,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提升高校人才与市场供求的匹配度。综合分析市场供求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可知,高校教育水平、专业结构及学生... 新时期市场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形势,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提升高校人才与市场供求的匹配度。综合分析市场供求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可知,高校教育水平、专业结构及学生综合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与市场供求匹配度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高校需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创新教育模式,基于市场供需调整高校专业结构,持续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机制,以打破市场、企业与高校教育之间的隔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进而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为市场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供求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匹配度
原文传递
四维驱动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9
作者 张毓秋 《中国就业》 2024年第3期50-52,共3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维度出发,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其顺利就业。
关键词 四轮驱动 高校 毕业生 就业能力
原文传递
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
10
作者 张彩艳 段晓晴 孙建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医学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的关系及成就动机与职业抱负的中介作用。方法2023年3—5月,采用就业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职业抱负量表对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 目的探讨医学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的关系及成就动机与职业抱负的中介作用。方法2023年3—5月,采用就业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职业抱负量表对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赤峰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5所医学类高校643名参与者[75%(482名)女性,25%(161名)男性)]进行问卷星调研。结果学生干部的职业抱负[(3.92±0.36)分]、一般自我效能感[(2.59±0.56)分]、成就动机[(10.22±0.86)分]分别高于普通学生[(3.68±0.77)分vs.(2.36±0.52)分vs.(10.01±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就业能力得分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学、临床医学的成就动机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职业抱负和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职业抱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0.073,占总效应的13.92%),一般自我效能感通过成就动机和职业抱负的中介作用影响就业能力。结论本文表明可以从积极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着手,同时为求职建立明确的行动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抱负,从而提高就业能力。本研究所提出的就业能力影响机制为高校有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参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就业能力 成就动机 职业抱负 中介作用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探析
11
作者 汪丽娟 胡健 《中国就业》 2024年第2期77-79,共3页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和高职院校得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就业能力的内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专业认同感低、就业竞争力缺乏、就业指导师资条件不足、职业认知有误区等问题,提出了急企业所需,学用不分家;校...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和高职院校得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就业能力的内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专业认同感低、就业竞争力缺乏、就业指导师资条件不足、职业认知有误区等问题,提出了急企业所需,学用不分家;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打造就业指导师资专业团队,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转变职业认知,打造优势就业竞争力,从而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
原文传递
创新创业活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研究
12
作者 冯园园 祝菲尔 郑隆威 《科教文汇》 2024年第6期2-6,共5页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高校创新创业活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借助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简称USEM模型),分别从学科理解、技能、效能信念和元认知四个维度进行问卷的编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研究数据,分析具有不同创新...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高校创新创业活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借助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简称USEM模型),分别从学科理解、技能、效能信念和元认知四个维度进行问卷的编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研究数据,分析具有不同创新创业活动经历的学生在就业能力前置因素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意义。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就业能力中效能信念和技能的发展作用显著,不同的就业能力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重要性,说明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参加工作提供了有效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就业能力模型 学科理解 技能 效能信念 元认知
下载PDF
涉农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13
作者 彭瑱 张康 +1 位作者 饶先发 龙涛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6期140-145,149,共7页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执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人才布局,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方面的潜力。学生就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成果与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之间的关键纽带,事关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涉农职业院校学生在专业技...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执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人才布局,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方面的潜力。学生就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成果与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之间的关键纽带,事关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涉农职业院校学生在专业技术、实践实操、获取信息、人际交往、问题解决及自我定位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涉农职业院校应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特色课程、建设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和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综合素养等方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使之成为国家、区域、行业和企业需求匹配的合格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职业院校 就业能力 生涯发展理论 提升策略 职业教育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质量的提升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令飞 朱军 《中国就业》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行业和职业层出不穷,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在这一背景下,要求大学生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更高超的技能。为此,本文分析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质量的意义以及当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以此提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行业和职业层出不穷,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在这一背景下,要求大学生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更高超的技能。为此,本文分析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质量的意义以及当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以此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质量的建议,以期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 就业能力与质量 提升路径
原文传递
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探析——基于“6C+6E”双循环体系
15
作者 冯霞 王月 《科技风》 2024年第6期61-63,73,共4页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企业更注重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更新任务和目标,培养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借鉴经济发展的双循环理论,认真梳理了国内外就业力理论和所需人才的特质,归纳出影响大...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企业更注重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更新任务和目标,培养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借鉴经济发展的双循环理论,认真梳理了国内外就业力理论和所需人才的特质,归纳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核心要素“6C”和学生发展的“6E”,构建了“6C+6E”的双循环就业体系。这一体系实现了“产”与“教”双向循环流动,并根据实际成果不断革新,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和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高校 “6C+6E”双循环
下载PDF
医科院校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16
作者 钟娟 李悦 +3 位作者 苏莉莉 刘筝 黄锁义 刘九辉 《环境教育》 2024年第2期59-61,共3页
本文从教育改革入手,以劳动教育为抓手,探讨重塑学生观念、劳模精神的熏陶、劳动教育实践锻炼三个方面对医科学子就业能力的影响。劳动教育提高了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经济的繁荣发... 本文从教育改革入手,以劳动教育为抓手,探讨重塑学生观念、劳模精神的熏陶、劳动教育实践锻炼三个方面对医科学子就业能力的影响。劳动教育提高了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经济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 医科院校 大学生就业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 劳模精神 实践锻炼 就业 综合素质
下载PDF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17
作者 徐平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52-53,56,共3页
在新形势下,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但盲目就业会导致学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局面,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与职业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缓解大学生就业、择业问题的抓手,通过以就业能力为导向,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能够提升大学生的... 在新形势下,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但盲目就业会导致学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局面,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与职业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缓解大学生就业、择业问题的抓手,通过以就业能力为导向,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帮助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为此本文结合就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及影响因素,探究我国职业规划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思路,以期提升大学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下载PDF
山东省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与自我效能的关系探究
18
作者 李莹 《教育进展》 2024年第1期129-133,共5页
本文针对山东省高职院校的439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关于就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测量,旨在探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性别、专业和生源地等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而自尊在自我效能和就业能力之间... 本文针对山东省高职院校的439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关于就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测量,旨在探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性别、专业和生源地等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而自尊在自我效能和就业能力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认为,为了促进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发展,可以尝试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等心理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 自尊 就业能力 应届高职生 中介作用
下载PDF
顶岗实习在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制约效应”:表现与发生
19
作者 程国山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2-70,共9页
顶岗实习所引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变化是复杂的,不仅存在“增值效应”,而且存在“制约效应”。自主性顶岗实习比强制性顶岗实习所引发的“制约效应”更为显著。在强制性顶岗实习中,高校和企业为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自上而下的控制与学生... 顶岗实习所引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变化是复杂的,不仅存在“增值效应”,而且存在“制约效应”。自主性顶岗实习比强制性顶岗实习所引发的“制约效应”更为显著。在强制性顶岗实习中,高校和企业为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自上而下的控制与学生自我提升受挫后自下而上的反控制再构了一个异化的实践共同体,“制约效应”由此而生;在自主性顶岗实习中,学生主体自觉性的缺位及动机偏离和高校的功利主义目的将实践共同体解构,进而派生出“制约效应”。该结果支持实习的复杂效应论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岗实习 就业能力 制约效应 大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