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9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改良人工林马尾松尺寸稳定性及其机理研究
1
作者 刘晓玲 陈松武 +3 位作者 何林韩 黄海英 王浏浏 罗玉芬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马尾松是广西地区重要的人工林资源之一,但其尺寸稳定性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木材工业中的使用。本研究选用基于SiO_(2)的溶胶-凝胶法对马尾松进行改良,探讨了浸渍时间对马尾松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 马尾松是广西地区重要的人工林资源之一,但其尺寸稳定性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木材工业中的使用。本研究选用基于SiO_(2)的溶胶-凝胶法对马尾松进行改良,探讨了浸渍时间对马尾松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揭示了溶胶-凝胶法对马尾松的改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 h溶胶浸渍处理的改性马尾松尺寸稳定性最好,相较于未处理的马尾松,浸渍6 h的改性马尾松的浸渍率为5%,60 h吸水质量增加率由34.7%降低至28.2%,60 h吸湿体积膨胀率由16.5%降低至11.1%,72 h抗老化性能由18.02的色差值降低为11.9。溶胶-凝胶法对马尾松尺寸稳定性的改善机理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形成玻璃层状及膨胀结构可以阻挡水分的进入;其二,通过氢键及化学键的形式与细胞壁进行结合,以起到永久的润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尺寸稳定性 溶胶-凝胶法 SiO_(2)
下载PDF
结构设计对三维打印树脂牙列模型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赵艳芳 辛海涛 +3 位作者 李恺 罗慧闻 卢国徽 吴玉禄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 研究结构设计对三维打印上颌树脂牙列模型远期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模型扫描仪扫描上颌标准石膏牙列模型,导入3Shape软件中设计两组不同结构设计的牙列模型,分别为马蹄形实心模型和马蹄形空心模型。使用三维打印机每组打印... 目的 研究结构设计对三维打印上颌树脂牙列模型远期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模型扫描仪扫描上颌标准石膏牙列模型,导入3Shape软件中设计两组不同结构设计的牙列模型,分别为马蹄形实心模型和马蹄形空心模型。使用三维打印机每组打印5个树脂牙列模型。在打印完成后第1、2、3、5、7、14、21、28天,使用模型扫描仪对其进行扫描,并将扫描文件保存为“.stl”文件格式,导入Geomagic软件中与相应的模型设计文件进行偏差分析。结果 马蹄实心设计的打印模型组28 d内的偏差范围为(31.41±4.29)μm到(36.38±3.99)μm,马蹄空心组28 d内的偏差范围为(57.36±7.66)μm到(97.64±27.14)μm。两种结构设计的三维打印牙列树脂模型偏差均小于100μm。马蹄实心组打印完成28 d内的精度与第1天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马蹄空心组打印后第7天开始,精度与第1天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牙列模型的形变变得明显。结论 马蹄实心结构设计的打印树脂模型长期尺寸稳定性良好。马蹄空心结构设计的打印树脂模型7 d内尺寸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三维打印 树脂模型 偏差分析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氯化锌浸渍处理对樟子松热处理材尺寸稳定性和处理能耗的影响
3
作者 王博 何正斌 +1 位作者 王振宇 伊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1,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弱酸性氯化锌溶液浸渍对热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处理能耗的影响。【方法】采用质量分数5%的氯化锌溶液浸渍樟子松试样,并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通过试样吸湿后的尺寸和质量变化分析,评价浸渍–热处理樟子松试...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弱酸性氯化锌溶液浸渍对热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处理能耗的影响。【方法】采用质量分数5%的氯化锌溶液浸渍樟子松试样,并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通过试样吸湿后的尺寸和质量变化分析,评价浸渍–热处理樟子松试样的尺寸稳定性和吸湿性,并结合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能耗计算,阐明浸渍–热处理对试样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和能量消耗情况。【结果】氯化锌浸渍–热处理组的性能提升效果比热处理组更明显;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木材的吸湿性降低,尺寸稳定性提高,热处理组和浸渍–热处理组的体积湿胀率分别从3.5%、3.4%下降到2.6%、2.1%;两种处理方式下的处理材红外吸收光谱图中均没有产生新的官能团特征峰,但羟基数量均随着温度升高而明显降低;处理材的相对结晶度呈上升趋势,热处理组和浸渍–热处理组分别由36.05%、38.77%提升到48.51%、53.04%;浸渍–热处理组试材在160℃达到的处理效果比仅进行180℃热处理达到的处理效果更好,同时因为前者的处理温度更低,所以能够减少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最高可减少10%的能耗。【结论】相比樟子松热处理改性,氯化锌浸渍–热处理联合改性可以通过更低的热处理温度使樟子松达到相同的尺寸稳定性,有助于热处理工序的节能减排,对于力学性能方面的影响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木材热处理 氯化锌浸渍 尺寸稳定性 能耗差异
下载PDF
辊压树脂浸胶法对桉木重组木尺寸稳定性影响机理
4
作者 吴婕妤 张亚梅 于文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目的】为解决重组木制备过程中重组单元施胶不均匀导致的尺寸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辊压树脂浸胶工艺制备重组木,探究辊压树脂浸胶工艺对桉木重组木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方法】分别通过吊笼式浸胶法和辊压树脂浸胶法制备桉木重组木... 【目的】为解决重组木制备过程中重组单元施胶不均匀导致的尺寸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辊压树脂浸胶工艺制备重组木,探究辊压树脂浸胶工艺对桉木重组木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方法】分别通过吊笼式浸胶法和辊压树脂浸胶法制备桉木重组木,采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重组单元和重组木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胶液分布情况,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粗糙度仪、接触角测定仪以及63℃水泡24 h和28 h循环法(沸水煮4 h,63℃烘20 h,沸水煮4 h)研究重组木表面化学成分、表面粗糙度、表面润湿性和耐水性能。【结果】与吊笼式浸胶法制备的重组木(CWS)相比,辊压树脂浸胶法制备的重组木(RWS)表面裂隙减少,粗糙度降低,表面润湿性减弱,耐水性能显著增强。RWS表面粗糙度R_(a)和R_(z)相比CWS分别下降了34.38%和72.75%。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第20 s时RWS的表面接触角相对于CWS增大幅度为283.95%。63℃水泡24 h测试结果显示:RWS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宽度膨胀率分别为5.47%和1.11%,与CWS相比降低幅度分别达到52.16%和50.09%。28 h循环测试结果显示:RWS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宽度膨胀率分别为6.24%和1.17%,与CWS相比降低幅度分别为51.45%和58.51%。辊压浸胶过程对重组单元产生了二次破坏,增加了胶液进入的通道;同时,辊压使细胞在被压缩到恢复原貌的过程中产生的负压,增加了胶液的渗透深度,形成网状胶合结构,加强了重组木的胶合性能,抑制了木材细胞在吸水后的回弹。【结论】辊压树脂浸胶法提高了重组木内部胶液分布的均匀性,降低了桉木重组木表面的粗糙度和润湿性,显著提高了重组木的耐水性能,改善了重组木的尺寸稳定性,对重组木的工艺优化和连续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笼式浸胶 辊压树脂浸胶 桉木重组木 表面性能 耐水性能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三维打印全口义齿树脂基托尺寸稳定性的研究
5
作者 李恺 张燕 +3 位作者 艾林 赵艳芳 吴玉禄 王璀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量化评价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技术打印的上颌全口义齿树脂基托组织面及各功能区在14 d内的形变。方法:基于上颌无牙颌标准石膏模型设计并用DLP技术打印6副上颌全口义齿树脂基托。在基托打印完成第1、7、14天... 目的:量化评价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技术打印的上颌全口义齿树脂基托组织面及各功能区在14 d内的形变。方法:基于上颌无牙颌标准石膏模型设计并用DLP技术打印6副上颌全口义齿树脂基托。在基托打印完成第1、7、14天分别对其组织面进行扫描。将扫描所得数据和基托设计文件导入Geomagic 2014软件中进行最佳拟合对齐与三维形态偏差分析。进一步,在软件中将上颌基托组织面细分成主承托区、副承托区、边缘封闭区、缓冲区与上颌后堤区,量化分析各功能区在14 d内的形变。结果:三维形态分析结果显示基托组织面在双侧上颌结节区域与上颌后堤区形变最大且方向相反。对各功能区的分析显示形变从小到大依次是缓冲区、副承托区、主承托区、边缘封闭区和上颌后堤区。结论:三维打印上颌全口义齿基托会随着时间发生一定的形变,各功能分区变形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全口义齿 组织面 数字化 偏差分析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油蜡热处理对木材物理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蒋金成 李璟 +2 位作者 张镜元 王秉泉 战剑锋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为探究植物油蜡热处理对不同树种木材的物理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以臭冷杉、落叶松和条纹乌木为研究对象,自主配置的植物油蜡溶液为加热介质,分别在不同温度(140、170、200℃)下对木材进行4 h的高温热处理,再通过充分的冷却确保植物... 为探究植物油蜡热处理对不同树种木材的物理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以臭冷杉、落叶松和条纹乌木为研究对象,自主配置的植物油蜡溶液为加热介质,分别在不同温度(140、170、200℃)下对木材进行4 h的高温热处理,再通过充分的冷却确保植物油蜡完全进入木材内部,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内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室温冷却阶段是木材油蜡热处理的关键,该阶段植物油蜡大量进入木材内部,这主要表现为木材试件增重百分比(Weight Percentage Gain,WPG)的变化。经植物油蜡联合热处理后,3种木材最大颜色变化(ΔE^(*))分别为48.24、40.67、5.95;表面疏水性均有稳定提高,接触角(Water Contact Angle,WCA)稳定提升至70°左右;不同树种的弦向、径向线湿胀率及体积膨胀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抗膨胀效率(Anti Swelling Efficiency,ASE)有效提高,3种木材最大提高49.64%、48.24%、38.86%,说明植物油蜡热处理可以提升木材尺寸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蜡 热处理 木材 物理性能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烷氧基硅烷处理对杨木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7
作者 刘雨晗 石江涛 +2 位作者 冷魏祺 黄琼涛 刘海良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为探究溶液体系对烷氧基硅烷处理后杨木尺寸稳定性的影响,采用5,10和15 g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分别与15,10和5 g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复配,然后通过气相辅助迁移法处理杨木,考察了密度、质量增加率、接触角和尺寸变化率的变化... 为探究溶液体系对烷氧基硅烷处理后杨木尺寸稳定性的影响,采用5,10和15 g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分别与15,10和5 g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复配,然后通过气相辅助迁移法处理杨木,考察了密度、质量增加率、接触角和尺寸变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PTMS质量分数为50%时,处理后木材常温下浸水7 d后的吸水率为27.3%,尺寸变化最小,水接触角为(125.3±1.3)°。此外,试验数据还显示出溶液体系中PTMS质量分数越高、MTMS质量分数越低,改性木材的质量增加率和密度增长越少,疏水性越好的趋势。溶液体系中的PTMS质量分数与改性木材疏水性呈正相关,而PTMS质量分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尺寸稳定性降低。可能的原因是MTMS与PTMS对木材性质改善的机理不同,小分子的MTMS质量分数越高,越易渗透进木材细胞壁,从而形成交联网络支撑细胞壁结构,有利于提高改性木材的耐腐朽、尺寸稳定性等性质;而PTMS及其改性的烷氧基硅烷所形成的低表面能交联网络穿透细胞壁阻力较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壁外,对水分交换影响更大。研究表明,PTMS/MTMS气相辅助迁移法改性木材的性质与溶液体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体系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尺寸稳定性 气相辅助迁移法
下载PDF
应用绿色功能化重质碳酸钙制备高尺寸稳定性的硬质聚氯乙烯发泡板材
8
作者 宋世凯 刘孝阳 +2 位作者 郭玉霞 赵帅 李琳 《山东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59-68,共10页
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发泡板材使用低聚合度PVC挤出发泡制得,PVC发泡板材受环境变化易沿着分子链受力方向发生链段的卷曲运动,导致板材发生收缩变形。重质碳酸钙(HCC)作为原料,聚乙烯醇(PVA)、单宁酸(TA)作为改性剂,制备了改... 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发泡板材使用低聚合度PVC挤出发泡制得,PVC发泡板材受环境变化易沿着分子链受力方向发生链段的卷曲运动,导致板材发生收缩变形。重质碳酸钙(HCC)作为原料,聚乙烯醇(PVA)、单宁酸(TA)作为改性剂,制备了改性HCC。将其与PVC结合,制备了PVC发泡板材。利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维卡软化点测定仪、万能电子拉伸机对发泡板材进行表征,探讨了改性剂用量对发泡板材的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TA含量是HCC的3%时,PVC发泡板材的玻璃化温度是88.1℃,维卡软化点温度是75.21℃,PVC发泡板材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同时泡孔结构稳定均一,具有最佳的拉伸强度,为6.17 MPa。改性HCC颗粒分散性好,与PVC结合能力强,高尺寸稳定性的PVC发泡板材可以代替木材在家装板材的使用,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挤出发泡 填料改性 尺寸稳定性 氢键自组装
下载PDF
关于白车身尺寸稳定性提升的研究
9
作者 王强 《汽车工艺师》 2024年第4期9-14,共6页
白车身是汽车制造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对整车的性能、安全性、外观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基于某汽车公司生产的白车身为研究对象,搭建系统的全工艺流程分析模型,形成全面的白车身尺寸稳定性提升方案。根据全工艺流程,分解为六个过程:冲压... 白车身是汽车制造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对整车的性能、安全性、外观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基于某汽车公司生产的白车身为研究对象,搭建系统的全工艺流程分析模型,形成全面的白车身尺寸稳定性提升方案。根据全工艺流程,分解为六个过程:冲压件尺寸、外购件尺寸、总成尺寸、车身尺寸、ZP5装配及ZP7调整。通过全过程的管控与系统性的控制方案,为如何确保白车身尺寸稳定性大幅提高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身 工艺流 车身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框架实木复合地板的结构设计与尺寸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磊 李晨琦 +2 位作者 王齐 闫超 赵思淼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3年第11期72-75,80,共5页
通过分析框架式实木复合地板的配置结构,依照LY/T 1700-2018和LY/T 3232-2020框架式实木复合地板的测试方法进行尺寸稳定性检测,并与无框架实木复合地板进行对比。为在实现地采暖地板具有实木良好触感的基础上,可有效适应地面温度冷热... 通过分析框架式实木复合地板的配置结构,依照LY/T 1700-2018和LY/T 3232-2020框架式实木复合地板的测试方法进行尺寸稳定性检测,并与无框架实木复合地板进行对比。为在实现地采暖地板具有实木良好触感的基础上,可有效适应地面温度冷热反复变换,同时为较好的尺寸稳定性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式实木复合地板 结构设计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装焊车门Y向尺寸稳定性研究及优化
11
作者 郭东栋 田剑英 +1 位作者 赵建哲 范崇帅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3年第11期46-51,共6页
针对车门Y向尺寸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在线测量系统Perceptron对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找出关键焊点位置影响、单边焊工作不匹配为关键因素。通过添加添焊钳导向机构优化关键焊点位置和通过对傀儡式单边焊的支撑块的高度调整及优化支撑... 针对车门Y向尺寸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在线测量系统Perceptron对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找出关键焊点位置影响、单边焊工作不匹配为关键因素。通过添加添焊钳导向机构优化关键焊点位置和通过对傀儡式单边焊的支撑块的高度调整及优化支撑面与外板贴合随行度2个方面解决车门Y向尺寸不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向尺寸稳定性 在线测量系统 关键焊点位置 单边焊工装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对三种热带阔叶树材颜色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露茜 张天放 +3 位作者 阮智勇 赵育锌 何正斌 伊松林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4,共10页
以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rocarpus)、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veri)、光亮杂色豆(Baphia nitida)三种热带阔叶树材为研究对象,在160、180、200℃下对其进行热处理,探究热处理温度对其心材的颜色、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 以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rocarpus)、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veri)、光亮杂色豆(Baphia nitida)三种热带阔叶树材为研究对象,在160、180、200℃下对其进行热处理,探究热处理温度对其心材的颜色、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三种木材的质量损失率均逐渐增大,颜色逐渐加深,热处理对光亮杂色豆和大果紫檀的颜色影响更大;三种木材在常温低湿(25℃、30%RH)和高温高湿(40℃、90%RH)条件下的吸湿平衡含水率和湿胀率均持续减小,阻湿率和体积抗胀率增大,尺寸稳定性明显提高。在200℃热处理后,三种木材均表现出明显增加的质量损失率和颜色变化,因此该三种木材较优的热处理工艺为180℃、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处理 热带阔叶树材 颜色变化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尼龙增强材料及PA6/ABS尺寸稳定性和吸水性的改善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云安 武红元 严雯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1,78,共7页
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不同玻璃纤维(GF)含量的增强尼龙6(PA6)和PA66,随着GF含量的提升,PA6/GF吸水尺寸稳定性逐步提升,PA6/GF和PA66/GF吸水后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有明显提升,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降低最显著,如PA6/10%GF在23℃水中经42 h浸泡,... 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不同玻璃纤维(GF)含量的增强尼龙6(PA6)和PA66,随着GF含量的提升,PA6/GF吸水尺寸稳定性逐步提升,PA6/GF和PA66/GF吸水后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有明显提升,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降低最显著,如PA6/10%GF在23℃水中经42 h浸泡,材料的吸水率达1.7%,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提升86%,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降低约47%和45%。滑石粉(Tal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以及GF在PA6中对材料吸水率影响接近,随着填充物含量提高,吸水率呈近线性趋势降低,并且ABS比Talc对PA6吸水后的尺寸稳定性改善更优。在PA6/ABS中分别添加20%的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结果显示PP对PA6/ABS的吸水率和尺寸稳定性的改善更优,与PA6/ABS相比,PA6/ABS/20%PP的吸水率从4%降低至2%,吸水后垂直流动方向和平行流动方向的尺寸变化率分别从0.62%和0.57%降低到0.23%和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性 尺寸稳定性 尼龙 玻璃纤维
下载PDF
木栓脂加固处理对饱水古木吸湿性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14
作者 吕偲琪 阚玉娜 +1 位作者 王军 翟胜丞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42,共10页
为了探究天然植物源考古木材加固剂——木栓脂对饱水古木吸湿性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将从栓皮栎树皮中提取的木栓脂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表面活性剂按一定质量比配制一种新型水溶性加固剂对饱水考古木材进行加固处理。基于质量增加率、... 为了探究天然植物源考古木材加固剂——木栓脂对饱水古木吸湿性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将从栓皮栎树皮中提取的木栓脂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表面活性剂按一定质量比配制一种新型水溶性加固剂对饱水考古木材进行加固处理。基于质量增加率、尺寸抗收缩率、色度、平衡含水率的变化以及吸湿等温线(GAB)模型拟合分析加固处理对古木理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表征加固剂在古木中的分布及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变化规律,探讨木栓脂对古木的加固机理。结果表明:当木栓脂加固液质量分数为35%时,加固古木的质量增加率达到最大值69.35%,弦向、径向和轴向的抗收缩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81.59%,57.88%和83.83%,加固古木尺寸稳定性提高。加固古木与未处理古木相比颜色无明显变化,明度值等颜色参数变化较小,其中木栓脂加固古木的明度差值较未处理古木减小了0.78~3.37,总色差值减小了0.40~1.71。SEM与FT-IR表征发现,加固剂在古木中的加固类型包括细胞腔部分填充、细胞腔完全填充和与细胞壁结合3种方式。加固后的古木平衡含水率的变化和GAB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加固古木在各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平衡含水率显著降低,木材的吸湿性能变差。研究证明利用木栓脂对饱水考古木材加固处理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加固方法,该处理方法可有效提升古木尺寸稳定性,并降低其吸湿性,有助于文物在馆藏环境下进行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考古木材 木栓脂 加固保护 尺寸稳定性 吸湿性
下载PDF
高尺寸稳定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程鹏 史恩台 +1 位作者 梅亚平 潘成 《安徽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97-100,共4页
在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苯二胺(PMDA-ODA-PDA)分子结构中引入含有酰胺结构的二胺单体4,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DABA),通过无规共聚法制备PI薄膜,采用TMA和万能试验机对薄膜热膨胀系数和物理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在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苯二胺(PMDA-ODA-PDA)分子结构中引入含有酰胺结构的二胺单体4,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DABA),通过无规共聚法制备PI薄膜,采用TMA和万能试验机对薄膜热膨胀系数和物理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引入DABA单体后,聚酰亚胺薄膜的热膨胀系数下降,通过调整DABA单体含量,制备出同时满足较低热膨胀系数和较高断裂伸长率的PI薄膜,该薄膜兼具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满足高尺寸稳定性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 热膨胀系数 断裂伸长率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六道木和花椒的木材力学性能与尺寸稳定性研究
16
作者 杨志慧 王慧珊 +1 位作者 孟素戎 孙照斌 《河北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34-37,共4页
该文研究了六道木和花椒木材的力学性质,并通过汽蒸和水煮两种预处理对木材尺寸稳定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后续两种灌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六道木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均高于花椒木材。与素材相比,六道木... 该文研究了六道木和花椒木材的力学性质,并通过汽蒸和水煮两种预处理对木材尺寸稳定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后续两种灌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六道木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均高于花椒木材。与素材相比,六道木和花椒木材经汽蒸和水煮预处理后的绝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均有所降低,六道木木材的吸水和吸湿湿胀率升高,干缩率有所降低;花椒木的吸水和吸湿湿胀率有所降低,干缩率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道木 花椒 力学性质 干缩湿胀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深冷处理对45钢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张志春 王飞 +4 位作者 闫凡 陈国瑞 吴广辉 翁泽钜 顾开选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研究了深冷处理与传统热处理相结合对45钢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深冷处理+回火工艺能够提高45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而对延伸率和冲击韧性影响不明显。淬火+回火+深冷处理后45钢屈服强度略有降低... 本文研究了深冷处理与传统热处理相结合对45钢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深冷处理+回火工艺能够提高45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而对延伸率和冲击韧性影响不明显。淬火+回火+深冷处理后45钢屈服强度略有降低。通过圆环三角法能够有效评价不同工艺处理后试样的尺寸稳定性,淬火后试样残余应力较高,圆环三角试样开口角度变化最大,增加深冷处理改变了角度变化方向,且变化量也较大,高温回火显著降低了材料的残余应力,从而减小了角度变化。淬火后增加深冷处理提高了试样表面压应力,促进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并使得马氏体基体上析出的碳化物颗粒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深冷处理 力学性能 尺寸稳定性 微观组织
下载PDF
高尺寸稳定性的MgAl_(2)O_(4)/MgO复合陶瓷型芯的制备
18
作者 任士平 张力 +2 位作者 李帅鹏 刘春阳 吴艳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2,共11页
以镁铝尖晶石(MgAl_(2)O_(4))为原料,制备了新型MgAl_(2)O_(4)/MgO复合陶瓷型芯。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样品的相组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陶瓷型芯的表面及断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陶瓷型芯中的主晶相为镁铝尖晶石,次晶... 以镁铝尖晶石(MgAl_(2)O_(4))为原料,制备了新型MgAl_(2)O_(4)/MgO复合陶瓷型芯。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样品的相组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陶瓷型芯的表面及断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陶瓷型芯中的主晶相为镁铝尖晶石,次晶相为方镁石,镁铝尖晶石为陶瓷型芯骨架,骨架大颗粒之间填充有细方镁石颗粒。性能测试表明,添加镁铝尖晶石可抑制氧化镁的液相烧结,降低收缩率,同时可以显著提高陶瓷型芯的显气孔率和高温尺寸稳定性。含有60%镁铝尖晶石的MgAl_(2)O_(4)/MgO复合陶瓷型芯显气孔率为38.24%、收缩率为1.99%、室温抗弯强度为25.9 MPa、热膨胀率仅为1.61%。溶出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gAl_(2)O_(4)/MgO复合陶瓷型芯能在温和条件下溶出,不对铸件造成化学腐蚀及机械损伤:在溶出液为20%有机弱酸乙酸溶液中,90℃溶出6 h后,型芯能够完全塌陷成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_(2)O_(4)/MgO复合陶瓷型芯 镁铝尖晶石 收缩性 高温尺寸稳定性 溶出性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杉木力学性能与尺寸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李延军 唐荣强 +1 位作者 鲍滨福 孙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2-236,共5页
以杉木为试材,采用9组热处理工艺对杉木进行了高温热处理试验。通过对热处理前后杉木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比较,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试材的抗弯强度(MOR)和抗弯弹性... 以杉木为试材,采用9组热处理工艺对杉木进行了高温热处理试验。通过对热处理前后杉木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比较,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试材的抗弯强度(MOR)和抗弯弹性模量(MOE)均呈下降趋势,但热处理温度影响更为显著;热处理对MOR的影响比MOE的要大;顺纹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但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杉木热处理后,试材由绝干到气干和绝干到吸水尺寸稳定时2个阶段的径向线湿胀率、弦向线湿胀率、体积湿胀率均低于未处理材的,弦向线湿胀率大于径向线湿胀率;就整体而言,3个指标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抗胀率均为负值,其绝对值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尺寸稳定性增强幅度逐渐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在210℃下降得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处理 杉木 力学性能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水蒸气处理法制作压缩整形木的研究(Ⅰ)──构造变化和尺寸稳定性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一星 李坚 +1 位作者 刘君良 沈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9,12,共2页
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木材高温水蒸气处理成型设备和模具.实验制作了截面为正方形的压缩整形木,并对整形木材的构造变化和尺寸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其结果为:压缩整形木的某些部位的解剖分子可发生向内溃陷,细胞腔变小,纹孔膜... 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木材高温水蒸气处理成型设备和模具.实验制作了截面为正方形的压缩整形木,并对整形木材的构造变化和尺寸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其结果为:压缩整形木的某些部位的解剖分子可发生向内溃陷,细胞腔变小,纹孔膜破裂,但细胞壁没有破坏;压缩整形木的变形回复率很低,吸湿、吸水膨胀率均明显低于素材,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处理 木材 压缩整形 尺寸稳定性 构造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