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尺度域视频监控图像光照分量智能校正方法
1
作者 刘文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针对视频监控图像中存在的清晰度不足和光照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了多尺度域视频监控图像光照分量智能校正方法。应用背景差分法与差值图二值化法对视频监控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噪声干扰。通过融合TH变换和BH变换来加强图像多尺度细节特... 针对视频监控图像中存在的清晰度不足和光照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了多尺度域视频监控图像光照分量智能校正方法。应用背景差分法与差值图二值化法对视频监控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噪声干扰。通过融合TH变换和BH变换来加强图像多尺度细节特征;利用控制因子控制锐化强度,以凸显细节特征,避免出现图像伪影情况。对图像光照分量进行自适应调节,利用二维伽马函数计算画面亮度平均值,以防止出现过度校正的情况,从而实现智能校正。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校正的图像更清晰,画面光照分量均匀,图像失真较少,视觉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域 视频监控图像 光照分量 光照智能校正 图像预处理
下载PDF
遗传算法支持下土地利用空间分形特征尺度域的识别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浩 李岩 +2 位作者 史文中 陈晓玲 付东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22-1830,共9页
针对土地利用空间分形特征只存在于有限尺度域的现象,采用无标度区内离散点拟合的离差平方和平均值最小作为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形特征尺度域的识别方法,用于准确计算分形维数的有效区间范围。以武汉市武... 针对土地利用空间分形特征只存在于有限尺度域的现象,采用无标度区内离散点拟合的离差平方和平均值最小作为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形特征尺度域的识别方法,用于准确计算分形维数的有效区间范围。以武汉市武昌区水域空间分形特征为例,利用Quickbird多光谱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空间信息,重点讨论了基于遗传算法识别土地利用空间分形特征尺度域范围的总体思路、适应度函数和遗传算子等环节;然后分别从测定系数、标准差和无标度区间3个角度,将其同人工判断法、相关系数法以及强化系数法进行对比讨论;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的水域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不同方法计算所得半径维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尺度域的范围对分形维数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相对于传统计算方法来说,遗传算法在尺度无标度区间识别上具有更高的精度,可以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形特征的研究提供客观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结构 分形特征 尺度域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不同尺度域的侵蚀模数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信宝 贺秀斌 +1 位作者 文安邦 齐永青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71,共3页
概述了点、地块、坡面、流域、区域等不同尺度域侵蚀模数的物理概念和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其相关关系;介绍了不同尺度域侵蚀模数的测定和计算模型,对今后侵蚀产沙的监测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侵蚀模数 不同尺度域 内涵 监测 研究
下载PDF
小波尺度域和空间域倾角扫描高阶相关去噪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樊计昌 王夫运 +1 位作者 刘明军 海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4-517,482,共5页
针对常规小波相关去噪仅在尺度域或空间域进行二阶相关去噪的局限,本文提出了一种小波尺度域和空间域高阶相关去噪方法。首先对地震记录剖面进行5个尺度的静态小波分解,得到5个分量记录剖面,对这5个剖面的每道在尺度域对相邻尺度的小波... 针对常规小波相关去噪仅在尺度域或空间域进行二阶相关去噪的局限,本文提出了一种小波尺度域和空间域高阶相关去噪方法。首先对地震记录剖面进行5个尺度的静态小波分解,得到5个分量记录剖面,对这5个剖面的每道在尺度域对相邻尺度的小波系数进行高阶相关;然后对经尺度域相关的5个剖面在空间域对同一分量记录剖面相邻道的小波系数再进行高阶相关,并用此系数对相应道修正,完成所有分量剖面的空间域相关后的重构,最终得到去噪后的地震记录剖面。数值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随机噪声的去噪效果明显优于仅在尺度域或空间域进行二阶相关的小波去噪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尺度域 空间 高阶相关 倾角扫描 小波去噪
下载PDF
基于时间尺度域二维相关的宽带信号检测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静远 蒋兴舟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3-257,共5页
按相关检测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CWT)时间尺度域二维相关的宽带水声信号检测方法,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了仿真与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WT的检测器检测性能优于能量检测器,与匹配滤波器相比差别不是很大,而且基于CWT的检测器有很... 按相关检测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CWT)时间尺度域二维相关的宽带水声信号检测方法,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了仿真与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WT的检测器检测性能优于能量检测器,与匹配滤波器相比差别不是很大,而且基于CWT的检测器有很好的鲁棒性,特别是在低信噪比下的检测性能尤其突出。该方法不仅仅适合于宽带水声处理,也适合于处理波形和达到时间未知的暂态声呐、雷达及鱼雷自导等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尺度域二维相关 宽带信号检测 声呐 信号处理 水声处理 小波变换
原文传递
时间尺度域匹配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淑珍 谢秋洪 肖柏勋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4,共4页
根据地震褶积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应用于探地雷达回波信号检测的时间尺度域匹配滤波器,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间定位性和尺度伸缩性,检测出雷达接收信号中单个反射子波的位置与强弱信息,利用已知的雷达发射子波模型还原回波信号,达到了滤除噪... 根据地震褶积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应用于探地雷达回波信号检测的时间尺度域匹配滤波器,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间定位性和尺度伸缩性,检测出雷达接收信号中单个反射子波的位置与强弱信息,利用已知的雷达发射子波模型还原回波信号,达到了滤除噪声、最佳接收的目的.通过用传统相关匹配滤波方法和本方法对探地雷达接收数据进行比较试验发现:当信噪比比较低时,传统方法已经不能准确地检测出雷达子波,而本方法仍能准确的检测出90%的雷达子波.这表明,本方法具有更好的子波检测和滤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匹配滤波 小波变换 子波检测 时间尺度域滤波
下载PDF
改进的多尺度域变步长自适应算法在FOCT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宪爽 孙学勇 +2 位作者 肖文波 吴华明 朱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89,共6页
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Fiber-Optical Current Transformer)的信噪比,在分析FOCT输出信号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变步长自适应算法和小波变换理论,提出一种针对处理FOCT输出信号的改进多尺度域变步长自适应滤波算法,并设计了... 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Fiber-Optical Current Transformer)的信噪比,在分析FOCT输出信号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变步长自适应算法和小波变换理论,提出一种针对处理FOCT输出信号的改进多尺度域变步长自适应滤波算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Active X技术的变步长自适应滤波系统,通过该系统将改进算法与现有的变步长自适应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此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态精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后将此算法在FOCT中进行了应用测试,测试结果反映了该算法能有效提高FOCT的检测信噪比和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流互感器 提高信噪比 尺度域 变步长自适应算法 ACTIVEX
下载PDF
不同尺度域的欠发达地区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丽 谢刚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8-143,共6页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普查和统计数据,以中部欠发达丘陵地区信阳市为例,在不同的尺度域上,利用GIS技术,研究区域人口空间结构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信阳市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在区域尺度上,人口空间分布存...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普查和统计数据,以中部欠发达丘陵地区信阳市为例,在不同的尺度域上,利用GIS技术,研究区域人口空间结构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信阳市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在区域尺度上,人口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从西南向东北递增的梯度差异;在县域尺度上,人口高度密集区的人口逐渐减少,人口低度密集区的人口数基本保持不变,人口差异明显;在市域尺度上,西部和南部山地人口密度低,中部的丘陵岗地人口密度中等,北部的黄淮平原人口密度高,人口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北部,而且人口逐渐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集聚。(2)信阳市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方面。自然环境决定着人口空间分布的格局,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变迁趋势的主要原因,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战略对人口的空间流动方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尺度域 人口空间结构 信阳市
原文传递
基于多尺度域和能量特征分析的航空图像增强
9
作者 刘畅 廖一鹏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 2018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为了有效地解决航空图像在雾霾等恶劣天气下存在边缘和细节丢失、对比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非下采样Contourlet域和能量特征的引导滤波航空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低质的航空图像进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得到一个低... 为了有效地解决航空图像在雾霾等恶劣天气下存在边缘和细节丢失、对比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非下采样Contourlet域和能量特征的引导滤波航空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低质的航空图像进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得到一个低频子带和多个高频子带;之后对低频子带线性拉伸以提高对比度,高频部分先采用基于能量特征改进的自适应Bayes阈值进行噪声抑制,再进行引导滤波增强,以提升和优化边缘信息的保持能力;最后将图像进行NSCT反变换,得到最终的增强效果图。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增强图像边缘细节信息,明显提升图像的整体观感,并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尺度域 能量特征 自适应阈值 引导滤波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梯度域引导滤波的煤矿井下图像增强方法
10
作者 牟琦 葛相甫 +2 位作者 王新月 李磊 李占利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8,111,共11页
煤矿井下图像存在较严重的光照不均匀和噪声干扰,现有基于Retinex的方法直接应用于煤矿井下图像增强易出现光晕伪影、边缘模糊、过增强和噪声放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梯度域引导滤波的煤矿井下图像增强方法。首先... 煤矿井下图像存在较严重的光照不均匀和噪声干扰,现有基于Retinex的方法直接应用于煤矿井下图像增强易出现光晕伪影、边缘模糊、过增强和噪声放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梯度域引导滤波的煤矿井下图像增强方法。首先,将多尺度思想引入梯度域引导滤波中,实现对非均匀光照的准确估计,有效解决了增强图像时光晕伪影及边缘模糊的问题。然后,利用Retinex模型分离出光照分量和反射分量:对于光照分量,通过自适应伽马校正函数逐像素地修正光照信息,实现对图像暗区域增强的同时,抑制亮区域过增强,并使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方法调整图像对比度;对于反射分量,将梯度域引导滤波与多尺度细节提升相结合,在准确去除噪声后提升纹理细节,避免了增强图像时噪声放大的问题。最后,将处理后的光照分量及反射分量融合,计算图像增益系数,并使用线性色彩恢复方法实现对原始RGB图像的逐像素增强,提升方法处理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从主客观角度与现有方法相比,经所提方法处理后的图像在色彩保持、对比度、噪声抑制、细节保留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增强效果,同时处理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图像增强 低光照图像 尺度梯度引导滤波 自适应伽马校正 RETINEX 线性色彩恢复
下载PDF
南京市高淳区村域尺度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研究
11
作者 程玉恒 乔伟峰 +1 位作者 何天祺 刘倩倩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0-350,共11页
基于2009—2019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以高淳区145个行政村为研究单元,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研究高淳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时空演变格局,并评估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损益情况,同时,利用敏感性系数来衡量... 基于2009—2019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以高淳区145个行政村为研究单元,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研究高淳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时空演变格局,并评估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损益情况,同时,利用敏感性系数来衡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①高淳区生产生态功能、生态生产功能既是研究区分布最广的土地利用功能类型,也是转型最剧烈的土地利用功能类型。生产生态功能的转移面积和比重最大,而且转移速率远高于其同期的新增速率,属于转型收缩型土地利用功能;生态生产功能空间、生活生产功能空间和生态功能空间的新增速度大于同期转移速度,属于转型扩张型功能空间。②2009—2019年,高淳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33.78亿元,其中,水域用地、耕地和林地是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最大的3种土地类型;水文调节和废物处理是高淳区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③当土地利用功能从低利用指数向高利用指数转变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此时土地利用程度引起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强度也较小。当土地利用功能呈现高利用指数向低利用指数的转变趋势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越大。④具体来说,高淳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增加显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不同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响应程度不尽相同,生产生态功能空间转向生活生产功能空间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贡献度达到15.02%,生产生态功能空间转为生态生产功能空间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贡献度达到4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 土地利用功能转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南京市高淳区
原文传递
基于田野调查的村域尺度耕地“非粮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12
作者 包领领 敖登高娃 《地理科学研究》 2024年第4期722-730,共9页
村域作为国土空间的主形态,是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基本单位,也是准确诊断耕地“非粮化”的基本单元。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希伯花镇巴音胡硕嘎查(相当于行政村)为研究区域,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研究区耕地基本... 村域作为国土空间的主形态,是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基本单位,也是准确诊断耕地“非粮化”的基本单元。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希伯花镇巴音胡硕嘎查(相当于行政村)为研究区域,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研究区耕地基本数据的基础上,采取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村域耕地“非粮化”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由30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来看,547.3 hm2耕地中有174.3 hm2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占耕地总面积的31.8%,其中自种耕地的非粮化水平为3.7%、流转耕地的非粮化水平为72.2%;(2) 经济、社会、农户自身条件和当地资源禀赋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了研究区耕地“非粮化”水平,其中种粮比较效益的低下、家庭劳动力的流失、农户自身文化的限制以及耕地产量的不稳定是导致耕地“非粮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劳动力流入城市或耕地流转后,耕地“非粮化”程度出现了进一步加剧的现象。As the primary form of land space, the village area serves as the fundamental unit for implementing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policies and accurately diagnosing non-grain cultivated land. This study focuses on Bayin Hushuo Gacha, an economically underdeveloped administrative village in Xibohua Town, Horqin Left Wing Middle Banner,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Utilizing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on cultivated land in the research area,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non-grain cultivated land in the village.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1) Out of 547.3 hm2 of cultivated land surveyed from 300 peasant households, 174.3 hm2 (31.8% of total cultivated land) was used for cash crop cultivation, with a non-grain level of 3.7% and converted land at 72.2%;(2)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economic conditions, social dynamics, farmers’ circumstances, and local resource endowment collectively influence the non-grainization level of cultivated land in this area. Among these factors are low comparative benefits from growing grain crops, loss of family labor force availability, constraints related to farmer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instability in yield from cultivated lands which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trend towards non-grai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调查 尺度 耕地“非粮化” 驱动因素 巴彦胡硕嘎查
下载PDF
村域微尺度就地城镇化潜力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5个区县为例
13
作者 李艺霖 赵先超 庞泽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7-907,共11页
就地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要路径,对促进我国乡村振兴与城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淮安市962个行政村为案例地,尝试采用农户城镇购房率界定就地城镇化潜力,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刻画就地城镇化潜力的空间格局... 就地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要路径,对促进我国乡村振兴与城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淮安市962个行政村为案例地,尝试采用农户城镇购房率界定就地城镇化潜力,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刻画就地城镇化潜力的空间格局,进而使用地理探测器与地理加权回归识别主导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淮安市就地城镇化潜力达28.0%,但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其中,洪泽区最高,达44.4%。(2)淮安市就地城镇化潜力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橄榄型圈层空间格局;空间自相关特征显著,热点区集中于涟水县和洪泽区,冷点区分布在主城区东北侧和西南侧。(3)淮安市就地城镇化潜力的主导因子依次为至市中心便捷度、常年在外农户占比、质量较好住房占比、至中等教育机构便捷度、发展类自然村占比等;其中,至市中心便捷度与至县城便捷度的交互力最强,大多数因子均与至市中心便捷度发生交互。(4)常年在外农户占比、质量较好住房占比、开发强度、至中等教育机构便捷度、至市中心便捷度、发展类自然村占比具有大小不一的空间异质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推进乡村就地城镇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城镇化 城市边缘区 地理探测器 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格局 尺度
下载PDF
市域尺度下交通碳排放的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14
作者 余书宇 朱广演 +2 位作者 刘柯良 王涛 张凯 《公路与汽运》 2024年第5期26-32,36,共8页
通过对交通碳排放相关研究的梳理,对中国284座城市交通碳排放进行测算,分析交通碳排放的时间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关联特征,从微观尺度评价交通碳排放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显示,从时间维度来看,2006—2017年中国交通碳排放整体... 通过对交通碳排放相关研究的梳理,对中国284座城市交通碳排放进行测算,分析交通碳排放的时间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关联特征,从微观尺度评价交通碳排放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显示,从时间维度来看,2006—2017年中国交通碳排放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省区市交通碳排放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增长缓慢,欠发达地区增长较快;从空间特征来看,交通碳排放在全局呈现空间自相关,在局部呈现显著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空间分布正相关特征,且高-高类型集聚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低-低类型集聚集中在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构建交通碳排放强度空间溢出模型,分析交通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高交通碳排放强度会产生高交通碳排放区域的溢出,这种正向溢出主要体现在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负向溢出效应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碳排放 时空分异特征 尺度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梯度域引导滤波的弱光照图像增强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微微 张兵 +2 位作者 朱亚楠 李项辰 张书瑜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186,共5页
光照较弱会导致图像出现颜色失真以及部分图像细节消失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梯度域引导滤波的弱光照图像增强方法。对弱光照图像进行多尺度梯度域引导滤波图像增强和Gamma校正,将BIQME作为目标函数,将主观图像增强问题转换为最优解问... 光照较弱会导致图像出现颜色失真以及部分图像细节消失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梯度域引导滤波的弱光照图像增强方法。对弱光照图像进行多尺度梯度域引导滤波图像增强和Gamma校正,将BIQME作为目标函数,将主观图像增强问题转换为最优解问题,采用改进鸡群算法对目标函数优化求解,获取图像增强所需要的最优多尺度梯度域引导滤波参数和色调平衡参数,最终达到弱光照图像增强的目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增强弱光照图像的同时,改善弱光照图像质量和提升图像处理速度,图像处理速度控制在0.85 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梯度引导滤波 弱光照图像 GAMMA校正 改进鸡群优化算法 图像增强
原文传递
非线性方程组的仿射尺度内点信赖域算法
16
作者 唐江花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9,共5页
很多领域研究寻优问题时,所采用的寻优算法普遍存在全局搜索能力差、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导致求出的解无法达到最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一种非线性方程组的仿射尺度内点信赖域算法。构建目标最小化或者目标最大化非线性方程组,并针对方... 很多领域研究寻优问题时,所采用的寻优算法普遍存在全局搜索能力差、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导致求出的解无法达到最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一种非线性方程组的仿射尺度内点信赖域算法。构建目标最小化或者目标最大化非线性方程组,并针对方程组设置等式或者不等式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下,利用仿射尺度内点信赖域算法求取非线性方程组最优解;将所研究算法应用到有功优化当中,以线损最小化和电压偏差最小化构建非线性方程组,并为其设置四个约束条件,利用仿射尺度内点信赖域算法求取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樽海鞘群算法以及改进差分灰狼算法相比,所研究算法应用下,线损以及电压偏差均要更小,说明仿射尺度内点信赖域算法的求解结果更优,算法的寻优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方程组 约束条件 仿射尺度内点信赖算法 无功优化应用
下载PDF
省域湿地退化风险评价研究——基于地理格网与景观特征单元的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慕婷 周剑云 +2 位作者 鲍梓婷 华国栋 李俊良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8,共7页
地理格网与空间单元的划分是将基于多维指标的量化评价结果转化为地理空间信息的关键过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风险不仅取决于湿地类型,更取决于其外部环境,而景观特征评估为此提供了一种更加综合整体的空间单元划分... 地理格网与空间单元的划分是将基于多维指标的量化评价结果转化为地理空间信息的关键过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风险不仅取决于湿地类型,更取决于其外部环境,而景观特征评估为此提供了一种更加综合整体的空间单元划分方法。以广东省为例,探索基于景观特征评估方法来划分湿地景观特征单元,并采用简单风险指数模型构建基于网格与景观特征单元的多尺度湿地退化风险评价体系。地理格网评价结果有助于识别高退化风险湿地斑块,而湿地景观特征单元为整合高度分散的湿地斑块及其网络提供了多维度、可识别、面向管理的空间边界与框架,为区域生态系统评价与保护的空间划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湿地退化风险 尺度 湿地景观特征单元 地理格网
下载PDF
村域尺度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18
作者 王潇璇 何诗杨 +3 位作者 叶子豪 胡颖槟 傅伟军 吴家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1-819,共9页
【目的】为村级尺度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合理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岛石镇大山川村山核桃主产区,系统采集土壤(0~30 cm)样品134个,运用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法(PCA)探究林地土壤... 【目的】为村级尺度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合理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岛石镇大山川村山核桃主产区,系统采集土壤(0~30 cm)样品134个,运用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法(PCA)探究林地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结构特征、土壤肥力状况及其主控因素。【结果】山核桃林地土壤pH 5.39,土壤容重为1.14 g·cm^(−3),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分别为42.13和2.33 g·kg^(-1),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115.89、82.69、1.47 mg·kg^(-1);容重、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块基比均小于25%,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结构因素为主导。pH、有机质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碱解氮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有机质、速效钾和碱解氮与海拔、容重显著相关(P<0.05);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均值为0.66,肥力水平适中。主成分分析表明:有机质和碱解氮在第1主成分上具有较大载荷。【结论】山核桃林地土壤酸化及养分失衡现象严重,土壤肥力呈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有机质、碱解氮是影响土壤肥力水平的主控因子,受海拔、容重影响显著。今后可按照“大配方,小调整”的原则补施生石灰、氮、磷、钾等单一肥料,以改良山核桃林地土壤酸化并提升土壤肥力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尺度 地统计学 主成分分析 空间变异 土壤
下载PDF
基于多域多尺度深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的焊缝缺陷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睿 高美蓉 +3 位作者 傅留虎 张鹏云 白晓露 赵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94-305,313,共13页
针对焊缝缺陷检测信号信息丰富度低、深度网络架构人工依赖性强等问题,开展基于多域多尺度深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的焊缝缺陷检测研究。构建时域数据集并衍生至实数域与复数域中,丰富检测信号的特征表达;设计多域信息融合模型,充分融合特征... 针对焊缝缺陷检测信号信息丰富度低、深度网络架构人工依赖性强等问题,开展基于多域多尺度深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的焊缝缺陷检测研究。构建时域数据集并衍生至实数域与复数域中,丰富检测信号的特征表达;设计多域信息融合模型,充分融合特征域信息;提出面向卷积神经网络多维超参数自寻优的模型优化策略,提高模型的效率和性能。试验表明,所提方法对五类焊缝缺陷识别准确率为96.54%,能够在提升识别准确率同时保持较少的参数量和计算消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缺陷 超声检测 尺度特征融合 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优化策略 模型自优化
下载PDF
中国市域自然保护区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莹莹 钱者东 +3 位作者 王晔 于换喜 徐网谷 王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21-4037,共17页
市域是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具体实施单元,揭示市域自然保护区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1975—2020年间隔5 a的10期中国自然保护区名录,通过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 市域是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具体实施单元,揭示市域自然保护区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1975—2020年间隔5 a的10期中国自然保护区名录,通过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Markov链等方法首次从市域尺度探讨了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引入地学信息图谱构建其变化模式。结果表明:(1)中国市域自然保护区比例呈现先快速增长后逐步稳定的趋势,但整体仍以低值区为主。市域间自然保护区比例差异明显,逐步形成了“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重心整体表现为“东南-西北-东北”的迁移过程,重心移动距离和速度逐渐缩小。1990年以后,中国市域自然保护区比例始终呈现“东北-西南”向的空间分布格局。(2)市域自然保护区比例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相关性总体呈上升之势,但空间集聚水平的变化逐年缩小。局部空间异质性较强,高高和低低集聚区均呈扩张态势。(3)从变化模式图谱来看,中国市域自然保护区比例等级以“前期变化-低频-逐步提升”(ESC-LQ-T1)的方式进行,主要图谱类型为“空缺区转为低值区”。市域自然保护区比例等级类型转移具有稳定性和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后期出现了“俱乐部收敛”现象,且邻域背景在其动态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要加强对空缺区和低值区市域单元的自然资源进行摸底评估,将其最有价值的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区,同时推广区域联合保护机制,促进自然保护地体系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尺度 时空演变 地学信息图谱 空间Markov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