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罗蓝在筛选PHB高产菌株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薛林贵 赵旭 +1 位作者 景春娥 常思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建立一种简便、高效、可靠的初筛方法是PHB高产菌株筛选的关键。以芽孢杆菌(BacillusP-9)为试验材料,对各种PHB产生菌筛选方法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尼罗蓝染色法为一种最佳方法。并且对试验程序进行了优化,确定尼罗蓝染液的最佳浓度为0.2... 建立一种简便、高效、可靠的初筛方法是PHB高产菌株筛选的关键。以芽孢杆菌(BacillusP-9)为试验材料,对各种PHB产生菌筛选方法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尼罗蓝染色法为一种最佳方法。并且对试验程序进行了优化,确定尼罗蓝染液的最佳浓度为0.225mg/L,菌株的最佳染色时间为培养后96h。进一步证实了尼罗蓝染色法为一种值得推广的PHB产生菌初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蓝 聚Β-羟基丁酸 高产菌 筛选 荧光
下载PDF
二氢辅酶的电催化氧化——Ⅰ.α-萘甲酰尼罗蓝修饰电极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辉煌 蚁良东 周绍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3-37,共5页
新的电子传递中间体α-萘甲酰尼罗蓝(NNB)能强烈吸附在石墨上以构成修饰电极,在-0.5V至+0.6V(vs.SCE)电位区内,固定化的NNB表现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总反应中有2个电子和2个质子参加,在pH7.0缓冲溶液中其表面标准电位E°′为—... 新的电子传递中间体α-萘甲酰尼罗蓝(NNB)能强烈吸附在石墨上以构成修饰电极,在-0.5V至+0.6V(vs.SCE)电位区内,固定化的NNB表现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总反应中有2个电子和2个质子参加,在pH7.0缓冲溶液中其表面标准电位E°′为—170mV,表观电子传递常数K_s为3s^(-1),NNB对还原辅酶NADH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催化作用,可使氧化过电位降低550mV.NADH的电催化氧化遵循EC机理,催化反应步骤为速度决定步骤,其速度常数为3×10~3dm^3·mol^(-1)·S^(-1)。NNB在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的稳定性优于其它电子传递中间体,是有前途的电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电极 萘甲酰尼罗蓝 电催化
下载PDF
溴酸钾氧化尼罗蓝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凌云 夏希楼 +2 位作者 崔诗才 毛红雨 王术皓 《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0-41,47,共3页
基于在室温和酸性介质中,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尼罗蓝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催化光度新方法。测定亚硝酸根的线性范围为80~5000 ng·mL^(-1),检出限为51ng·mL^(-1)。用于水及食品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
关键词 溴酸钾 亚硝酸根 催化光度法 尼罗蓝 含量测定 褪色反应
下载PDF
中性红、龙胆紫和尼罗蓝在精子活率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杨琼 龙菲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20,共4页
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中性红、龙胆紫及尼罗蓝染液对长白公猪精子染色,根据染色现象及精子活率,探究3种染料较为理想的作用时间和浓度。结果:0.01%中性红染色2 min后活精子着红色,死亡精子不着色;0.05%龙胆紫染色1 min后活精子着淡蓝色,... 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中性红、龙胆紫及尼罗蓝染液对长白公猪精子染色,根据染色现象及精子活率,探究3种染料较为理想的作用时间和浓度。结果:0.01%中性红染色2 min后活精子着红色,死亡精子不着色;0.05%龙胆紫染色1 min后活精子着淡蓝色,死亡精子深紫色;0.1%尼罗蓝染色2 min后活精子着淡蓝色,死亡精子不着色。3种情况下精子的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以上3种染色条件能清晰地区分存活精子和死亡精子,可用于测定精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红 龙胆紫 尼罗蓝 染色 精子活率
原文传递
PHB高产菌株选育中初筛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薛林贵 常思静 +1 位作者 赵旭 景春娥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33-636,共4页
对目前常用的三种筛选PHB高产菌株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操作过程、筛选效率及灵敏度,评价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可行性,以期为获得一种快速高效的PHB高产菌株检测、筛选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 尼罗蓝 初筛 高产菌
下载PDF
产聚β-羟基丁酸酯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崔志芳 季爱云 李春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6,共4页
作为一类可望替代传统塑料的新型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材料,聚β-羟基丁酸酯(PHB)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采用尼罗蓝荧光法从污水中初筛得到产PHB的细菌,摇瓶发酵复筛得到一株PHB产量较高的菌株AE13,同时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正交优化,PH... 作为一类可望替代传统塑料的新型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材料,聚β-羟基丁酸酯(PHB)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采用尼罗蓝荧光法从污水中初筛得到产PHB的细菌,摇瓶发酵复筛得到一株PHB产量较高的菌株AE13,同时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正交优化,PHB的产量达到0.85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酯 尼罗蓝 筛选发酵
下载PDF
筛选聚羟基烷酸产生菌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海东 赵良启 李晓雁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9-30,共2页
介绍了一种快速筛选生物可降解塑料—聚羟基烷酸产生菌的方法。实验证明将荧光染料尼罗蓝加入固体培养基 (终浓度 5 0 μg mL) ,紫外灯下观察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 ,能合成聚羟基烷酸的菌落具有明显的荧光现象 ,且荧光强度变化与细... 介绍了一种快速筛选生物可降解塑料—聚羟基烷酸产生菌的方法。实验证明将荧光染料尼罗蓝加入固体培养基 (终浓度 5 0 μg mL) ,紫外灯下观察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 ,能合成聚羟基烷酸的菌落具有明显的荧光现象 ,且荧光强度变化与细菌胞内的聚羟基烷酸含量变化成正比 ,说明可以根据荧光强度的不同来表示聚羟基烷酸相对含量的高低。以此方法来筛选聚羟基烷酸产生菌 ,具有简单、快速、可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菌种 筛选 聚羟基烷酸 聚羟基丁酸 尼罗蓝 生物降解
下载PDF
一种快速筛选产聚羟基烷酸细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燕飞 王翀 +2 位作者 程模香 雷勇辉 熊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89,137,共4页
为了从土壤微生物中快速分离纯化得到产聚β-羟基脂肪酸(PHAs)的微生物菌株,研究比较了几种聚羟基烷酸产生菌筛选方法。结果表明,尼罗蓝染色法优于苏丹黑染色法,而且0.1%的尼罗蓝丙酮染液55℃染色细菌菌落10 min,紫外灯下观察菌落,能合... 为了从土壤微生物中快速分离纯化得到产聚β-羟基脂肪酸(PHAs)的微生物菌株,研究比较了几种聚羟基烷酸产生菌筛选方法。结果表明,尼罗蓝染色法优于苏丹黑染色法,而且0.1%的尼罗蓝丙酮染液55℃染色细菌菌落10 min,紫外灯下观察菌落,能合成聚羟基烷酸的菌落具有明显的荧光现象。进而推出对于产生物降解塑料菌株的染色,尼罗蓝染色法优于苏丹黑染色法,尼罗蓝菌落染色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可靠的筛选聚羟基烷酸产生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筛选 聚羟基烷酸 尼罗蓝 苏丹黑
下载PDF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硝普钠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洪军 张成孝 +2 位作者 杜凌云 牛学丽 王术皓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17-419,共3页
基于在酸性条件下 ,硝普钠对过氧化氢氧化尼罗蓝的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 ,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硝普钠的新方法。测定硝普钠的线性范围为 2 .7× 10 -5— 2 .0× 10 -4mol/ L ,应用于注射用硝普钠含量的测定 ,获得了较为满... 基于在酸性条件下 ,硝普钠对过氧化氢氧化尼罗蓝的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 ,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硝普钠的新方法。测定硝普钠的线性范围为 2 .7× 10 -5— 2 .0× 10 -4mol/ L ,应用于注射用硝普钠含量的测定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光度法 测定 硝普钠 尼罗蓝 降压药物
下载PDF
新型Nile blue材料对多种客体上潜在手印显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雅彬 陆林峰 +2 位作者 孟昕 裘德诚 郭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6-258,263,共4页
尼罗蓝类化合物是灵敏度高、生物毒性较低的吩恶嗪类荧光试剂。从尼罗蓝A(Nile blue A)的光学性能入手,考察了Nile blue A显现潜在手印时的最佳适用条件及在不同客体上的显现效果。通过连续捺印显现实验进一步探究了该方法的灵敏度和对... 尼罗蓝类化合物是灵敏度高、生物毒性较低的吩恶嗪类荧光试剂。从尼罗蓝A(Nile blue A)的光学性能入手,考察了Nile blue A显现潜在手印时的最佳适用条件及在不同客体上的显现效果。通过连续捺印显现实验进一步探究了该方法的灵敏度和对陈旧性手印的显现能力。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法在潜在手印显现时具有较高的显现灵敏度和广泛的客体适用性,在Nile blue A质量浓度为0.03mg/mL时达到最佳,其显现手印具有显色和荧光双重效果,能够适用于大多数渗透性与非渗透性客体表面潜在手印显现,甚至对于潮湿及复杂背景客体仍具有良好的效果,为犯罪现场潜在手印的显现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蓝A 潜在手印 显现
原文传递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聚羧酸盐的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亚玲 陈康 焦莉莉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8期18-22,共5页
水样中羧酸盐类聚合物含有的羧酸根离子与异染料尼罗蓝A溶液反应,造成尼罗蓝A在特定波长处吸光度下降,吸光度下降值与聚羧酸根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原理,采用吸光度法测定循环冷却水中聚羧酸盐的浓度,讨论波长、尼罗蓝A用量、稳定... 水样中羧酸盐类聚合物含有的羧酸根离子与异染料尼罗蓝A溶液反应,造成尼罗蓝A在特定波长处吸光度下降,吸光度下降值与聚羧酸根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原理,采用吸光度法测定循环冷却水中聚羧酸盐的浓度,讨论波长、尼罗蓝A用量、稳定时间等对吸光度的影响;同时,研究水中共存物质Ca^2+、Mg^2+、HEDP、HS01和BTA等对PAAS测定的干扰情况。确定最佳测试条件:缓冲溶液调节待测水样pH值至6.8,向待测样中加入适量EDTA溶液消除Ca^2+、Mg^2+干扰(EDTA:Ca^2+、Mg^2+物质的量之比略大于1∶1),取5.6×10^-5mol/L的尼罗蓝A溶液10 mL,在634 nm下稳定15 min,测定吸光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聚羧酸盐 尼罗蓝A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高产菌株的筛选
12
作者 张松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第12期284-284,共1页
目的:探讨聚羟基脂肪酸酯产生菌的筛选方法。方法:从土壤中取样,经过尼罗蓝荧光初筛、苏丹黑染色复筛,筛选菌株。结果:成功地获得聚羟基脂肪酸酯生产菌并将其命名为Rhizobium sp.H2-5,其胞内产物产率为36.96%。结论:通过尼罗蓝荧光初筛... 目的:探讨聚羟基脂肪酸酯产生菌的筛选方法。方法:从土壤中取样,经过尼罗蓝荧光初筛、苏丹黑染色复筛,筛选菌株。结果:成功地获得聚羟基脂肪酸酯生产菌并将其命名为Rhizobium sp.H2-5,其胞内产物产率为36.96%。结论:通过尼罗蓝荧光初筛、苏丹黑染色复筛进行聚羟基脂肪酸酯高产菌株筛选,方法准确、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尼罗蓝 筛选
下载PDF
基于金银合金纳米线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
13
作者 王振雨 曹小卫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54-659,共6页
首先采用液相软模板方法合成银纳米线,然后采用静电吸附法将带负电荷的银纳米线和带正电荷的金纳米颗粒组装形成金银合金纳米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对材料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 首先采用液相软模板方法合成银纳米线,然后采用静电吸附法将带负电荷的银纳米线和带正电荷的金纳米颗粒组装形成金银合金纳米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对材料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金纳米颗粒被均匀吸附在银纳米线的表面。之后将金银合金纳米线偶联到氨基化处理后的硅片抛光面上,组装得到均匀、致密排列的金银合金纳米线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RS)基底,该基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均一性和SERS活性。使用尼罗蓝A (NBA)作为喇曼信号分子,SERS基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7.93×10^-10mol/L,其分析增强因子(AEF)为6.31×10^7,SERS增强效应很高。此外金银合金纳米线具有高稳定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该基底在SERS生物传感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合金纳米线 静电自组装 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RS) 尼罗蓝A(NBA) 活性基底
原文传递
比率检测高/半胱氨酸荧光染料的合成及活细胞成像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魁 刘自力 蒋凯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经一步简单反应获得了一例长波长尼罗蓝衍生物荧光染料RB-S.该染料分子RB-S对高/半胱氨酸具有明显的荧光响应,且随着高/半胱氨酸浓度(0.03~0.33μmol/L)逐渐增加,染料荧光强度在685 nm处减弱,相应地在755 nm处增强,在685与755 nm处的荧... 经一步简单反应获得了一例长波长尼罗蓝衍生物荧光染料RB-S.该染料分子RB-S对高/半胱氨酸具有明显的荧光响应,且随着高/半胱氨酸浓度(0.03~0.33μmol/L)逐渐增加,染料荧光强度在685 nm处减弱,相应地在755 nm处增强,在685与755 nm处的荧光变化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的比率荧光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核磁滴定氢谱研究了染料分子检测高/半胱氨酸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染料分子中的醛基与高/半胱氨酸发生成环反应生成噻唑烷.在体外溶液测试中(pH=7.4),染料分子RB-S对高/半胱氨酸的检出限为0.025μmol/L,且不存在其他物质干扰,成功用于血清样品中内高/半胱氨酸荧光比率检测.染料分子RB-S具有良好的活细胞膜通透性,使其能够对活细胞内高/半胱氨酸荧光比率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荧光染料 尼罗蓝 比率型 细胞成像
原文传递
球形微粒样品室温永久光谱烧孔的动力学过程及多重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艳 陈凌冰 +5 位作者 潘永乐 李剑钊 赵有源 李富铭 徐小军 府寿宽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250-1254,共5页
利用球粒表面形态共振,实现室温下的永久光谱烧孔,建立理论模型对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据此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有效成孔速率等参数;并对烧孔的多重性进行研究,将这些结果应用于室温频域光信息存贮将有较好的前景。
关键词 尼罗蓝分子 室温 永久 光谱烧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