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6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美舒利对宫颈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机制实验研究
1
作者 季滢 郑艳莉 +2 位作者 韩云 孙蓉蓉 朱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对宫颈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人宫颈癌C33A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尼美舒利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组、联合组,每组10只。尼美舒利组每天给予2...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对宫颈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人宫颈癌C33A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尼美舒利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组、联合组,每组10只。尼美舒利组每天给予20 mg/kg尼美舒利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0.5%羟甲基纤维素钠灌胃,PPARγ抑制剂组每天给予10 mg/kg PPARγ抑制剂GW9662灌胃,联合组给予尼美舒利联合PPARγ抑制剂处理,均连续干预4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裸鼠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PPARγ、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蛋白激酶B(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40只裸鼠皮下出现直径至少5 mm的肿瘤结节,且未出现红肿或坏死的迹象,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尼美舒利组NK细胞活性增强,PPARγ抑制剂组NK细胞活性降低(均P<0.05)。与尼美舒利组比较,联合组NK细胞活性降低(P<0.05)。与PPARγ抑制剂组比较,联合组NK细胞活性增强(P<0.05)。各组干预后第3、6、9、12天,与模型组比较,尼美舒利组移植瘤体积缩小,PPARγ抑制剂组移植瘤体积增大(均P<0.05);与尼美舒利组比较,联合组移植瘤体积增大(P<0.05);与PPARγ抑制剂组比较,联合组移植瘤体积缩小(P<0.05)。与模型组比较,尼美舒利组移植瘤细胞凋亡率及PPARγ、PTEN蛋白表达量升高,p-AKT/AKT比值降低;PPARγ抑制剂组移植瘤细胞凋亡率及PPARγ、PTEN蛋白表达量降低,p-AKT/AKT比值升高(均P<0.05)。与尼美舒利组比较,联合组移植瘤细胞凋亡率及PPARγ、PTEN蛋白表达量降低,p-AKT/AKT比值升高(均P<0.05)。与PPARγ抑制剂组比较,联合组移植瘤细胞凋亡率及PPARγ蛋白、PTEN蛋白表达量升高,p-AKT/AKT比值降低(均P<0.05)。结论:尼美舒利可抑制宫颈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生长,增强NK细胞活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γ及PTEN/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移植瘤 尼美舒利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 蛋白激酶B 裸鼠
下载PDF
尼美舒利联合苯噻啶片对偏头痛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王海洋 孟凡超 张丽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2571-2574,共4页
目的:回顾性探究尼美舒利联合苯噻啶片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介质、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尼美舒利治疗,... 目的:回顾性探究尼美舒利联合苯噻啶片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介质、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尼美舒利治疗,联合组62例予以苯噻啶+尼美舒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清炎症介质[环氧合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活性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内皮素-1(ET-1)]、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ET-1、CGRP、COX-2、TNF-α、IL-1β、IL-6、NO、5-HT及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美舒利联合苯噻啶片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可抑制炎性反应,调节血管活性因子表达,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苯噻啶片 偏头痛 炎症介质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不同厂家尼美舒利口服制剂的体外溶出度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国深 叶冬梅 刘虹 《海峡药学》 2002年第2期38-39,共2页
目的  测定尼美舒利不同剂型及同一剂型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溶出度 ,评价产品制剂质量。方法  采用转篮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A、B、C、D厂样品的最大溶出度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产品之间的溶出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 ( P... 目的  测定尼美舒利不同剂型及同一剂型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溶出度 ,评价产品制剂质量。方法  采用转篮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A、B、C、D厂样品的最大溶出度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产品之间的溶出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进口产品 A片的溶出过程兼备了迅速溶出部分后再缓慢释放的特点 ,而国内产品 B、C、D未能同时具有这两个特点。 结论  尼美舒利口服制剂的国内生产厂家有必要采用先进的制剂技术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 ,以提高药品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溶出度 转篮法 尼美舒利口服制剂 解热镇痛药
下载PDF
尼美舒利致婴儿肝损害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惠泉 孟飞 +2 位作者 高奎武 孙景巍 黄玉柱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第5期479-480,共2页
儿童退热一般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的解热镇痛药。尼美舒利作为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肯定,但其肝损害等不良反应值得高度关注。现报道1例尼美舒利致婴儿肝损害,
关键词 尼美舒利/中毒 尼美舒利/副作用 肝损害 婴儿
下载PDF
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汪倪萍 丁长海 +2 位作者 魏伟 徐建华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428,共5页
目的 研究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 ,采用随机试验方法 ,研究了尼美舒利对 6 4 6例RA病人的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 目的 研究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 ,采用随机试验方法 ,研究了尼美舒利对 6 4 6例RA病人的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尼美舒利口服 1 0 0mg ,1d 2次 ,疗程为 4wk ,其中30 2例病人连用 8wk。结果  4wk时治疗 6 4 6例RA病人的总有效率为 84 2 1 % ,8wk时治疗 30 2例病人的总有效率为94 70 %。 4wk时 6 4 6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 7 4 9% ,其中 ,2例为重度不良反应 ,1 4例为中度不良反应 ,其余为轻度。 8wk时 30 2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 8 5 4 % ,其中 7例为中度不良反应 ,余为轻度。结论 尼美舒利治疗RA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尼美舒利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退热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6
作者 殷勇 陆奕 +3 位作者 张磊 肖洁 岳孟源 王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7-848,共2页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退热疗效。方法选择2个月至13岁患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儿童120例,随机分成尼美舒利治疗组、布洛芬治疗组和安乃近治疗组。观察治疗后1及4h的体温变化,并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进行...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退热疗效。方法选择2个月至13岁患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儿童120例,随机分成尼美舒利治疗组、布洛芬治疗组和安乃近治疗组。观察治疗后1及4h的体温变化,并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尼美舒利在治疗后1及4h的体温下降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布洛芬和安乃近,治疗满意度好,口感明显优于布洛芬。三者不良反应均较小。结论尼美舒利退热高效、安全,口感好,值得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尼美舒利 高热 疗效观察 不良反应 治疗组 布洛芬 退热疗效 方法选择 体温变化 总有效率 体温下降 推广应用 安乃近 治疗后 13岁 依从性 满意度 口感
下载PDF
尼美舒利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及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俊茹 齐凤英 +4 位作者 左连富 李丽 张玉军 郭建文 刘江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尼美舒利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研究其对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尼美舒利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尼美舒利作用Eca-109细胞后,MTT法测...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尼美舒利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研究其对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尼美舒利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尼美舒利作用Eca-109细胞后,MTT法测定尼美舒利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Eca-109细胞SurvivinmRNA表达变化,Westernblot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尼美舒利(50~400μmol/L)对Eca-109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增强,并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尼美舒利可降低Survivin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尼美舒利可诱导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表达及激活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食管癌细胞 凋亡Survivin CASPASE-3
下载PDF
N-三甲基壳聚糖对尼美舒利脂质体的影响及其体外透皮考察 被引量:9
8
作者 何杨虎 何文 +3 位作者 李勇 何平平 肖礼海 孙安琪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00-705,共6页
目的:研究浓度为1.0%,不同季铵化程度的N-三甲基壳聚糖盐酸盐(N-trimethyl chitosan chloride,TMC)对尼美舒利(nimesulide,NIM)脂质体体外主要性质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其凝胶体系体外透皮的效果。方法: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四步合成法合... 目的:研究浓度为1.0%,不同季铵化程度的N-三甲基壳聚糖盐酸盐(N-trimethyl chitosan chloride,TMC)对尼美舒利(nimesulide,NIM)脂质体体外主要性质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其凝胶体系体外透皮的效果。方法: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四步合成法合成不同季铵化程度的TMC,以1H-NMR测定其季铵化程度;并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分别用TMC包覆或混合的NIM脂质体,使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考察其凝胶体外透皮效果。结果:合成得到不同季铵化程度的TMC,即TMC20(25%),TMC40(38%)和TMC60(59%);用TMC包覆或混合NIM脂质体,均导致其包封率降低;随着TMC季铵化程度的增加,两者的Zeta电位和平均粒径均逐渐减小,但是前者均大于后者;同时两者均具有一定的缓、控释作用,但后者更有效。分别用TMC包覆与混合NIM脂质体的经皮渗透速率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大小依次为普通脂质体>TMC60包覆脂质体>TMC40包覆脂质体>TMC20包覆脂质体>TMC60混合脂质体>TMC40混合脂质体>TMC20混合脂质体。结论:使用TMC包覆或混合NIM脂质体,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NIM脂质体的性质,且作用大小与TMC季铵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三甲基壳聚糖盐酸盐 包覆 混合 尼美舒利 脂质体凝胶 体外透皮
下载PDF
尼美舒利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对肝癌HepG_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潘跃银 徐淑萍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84-887,共4页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n im esu lide,NIM)联合阿霉素(adriamyc in,ADM)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药物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金正均法判断两药的相互作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n im esu lide,NIM)联合阿霉素(adriamyc in,ADM)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药物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金正均法判断两药的相互作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 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MTT结果显示NIM(25、50、100μmol.L-1)与ADM(0.156,0.313,0.625 mg.L-1)联合应用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抑制均有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q>1.15),联合用药组与ADM各单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吖啶橙荧光染色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FCM检测凋亡显示NIM 100μmol.L-1和ADM2.5 mg.L-1单独及联合应用48 h后DNA直方图上均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联合用药组凋亡率(19.6%)明显高于各单独用药组(2.48%和10.6%)。结论NIM与ADM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与诱导其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HEPG2 尼美舒利 阿霉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HPLC测定血浆中尼美舒利浓度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晓燕 李淑芳 +2 位作者 赵洁生 张相林 刘红星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5-297,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尼美舒利(Nim)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经酸化后加甲苯提取,氮气挥干,加流动相溶解进样。以YWGC18柱,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55∶45)为...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尼美舒利(Nim)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经酸化后加甲苯提取,氮气挥干,加流动相溶解进样。以YWGC18柱,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55∶45)为流动相,pH5.02,甲苯磺丁脲为内标,在波长230nm处检测。结果:在0.26μg·ml-1~10.8μ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比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最低检测限为0.2μg·ml-1,方法重现性好,方法回收率为86.0%~92.2%,萃取回收率为72.2%~88.4%。结论:用本方法测定8例单剂量po100mgNim的血药浓度,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高效液相色谱 血液浓度
下载PDF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尼美舒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8
11
作者 傅得兴 何笑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61-563,共3页
目的:介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尼美舒利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情况,为药物治疗的选择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近年来国外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以说明尼美舒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研究结果。结果:通过以... 目的:介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尼美舒利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情况,为药物治疗的选择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近年来国外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以说明尼美舒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研究结果。结果:通过以上分析,说明了尼美舒利通过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2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及抗炎作用。适用于临床各种炎症疼痛,但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少。结论:尼美舒利是一种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尼美舒利 药理 临床应用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国产尼美舒利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俊 陈学广 +3 位作者 张运芳 金涌 陈崇宏 徐叔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6-108,105,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国产尼美舒利(nimesulide)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研究。4对正常志愿者分别随机口服国产和进口尼美舒利200mg,半月后再交叉给药。结果发现,国产,进口制剂在体内血药浓度-时间曲...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国产尼美舒利(nimesulide)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研究。4对正常志愿者分别随机口服国产和进口尼美舒利200mg,半月后再交叉给药。结果发现,国产,进口制剂在体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室模型。国产尼美舒利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ke)5.57±0.88h,Tpeak3.88±0.88h,AUC373.7±69.9mg·L^(-1)·h^(-1),C_(max)33.0±8.9mg/l。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86.5%。本试验结果表明,国产与进口尼美舒利之间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尼美舒利和萘普生随机双盲对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长海 徐叔云 +5 位作者 梅俏 李常玉 魏伟 孙桂华 徐建华 王金凯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3,共5页
为比较研究尼美舒利(NIM)和萘普生(NA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将试验设计为随机、双盲、平行性和多中心的比较研究。试验组病例数为60例,每次口服尼美舒利100mg,每日二次,疗程2周,累积用药4周者28... 为比较研究尼美舒利(NIM)和萘普生(NA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将试验设计为随机、双盲、平行性和多中心的比较研究。试验组病例数为60例,每次口服尼美舒利100mg,每日二次,疗程2周,累积用药4周者28例;对照组病例数为61例,每次口服萘普生250mg,每日二次,疗程2周,累积用药4周者29例。结果表明,2、4周时尼美舒利的总有效率为53.33%,60.71%,萘普生的总有效率为47.54%、55.17%。两药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经安全性评价,尼美舒利和萘普生的耐受性相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胃肠道系统为主。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萘普生相近,两药的耐受性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萘普生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双盲试验
下载PDF
尼美舒利片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苏玉永 杜江涛 张汉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 :评价尼美舒利片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 2 8例骨关节炎病人随机平行分为 2组 ,试验组 63例 ,给予尼美舒利片口服 2 0 0mg ,bid ;对照组 65例口服萘普生胶囊 50 0mg,bid。疗程均为 4周。 结果 :尼美舒利片和萘普生胶... 目的 :评价尼美舒利片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 2 8例骨关节炎病人随机平行分为 2组 ,试验组 63例 ,给予尼美舒利片口服 2 0 0mg ,bid ;对照组 65例口服萘普生胶囊 50 0mg,bid。疗程均为 4周。 结果 :尼美舒利片和萘普生胶囊的有效率分别为 81 .0 %和 64 .6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 8.3 %和 2 8.3 % ,程度均比较轻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骨关节炎 疗效 安全性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抽浪 许胜敏 +2 位作者 仇灵江 郑金满 孙菊妹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4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于换药前半小时口服维生素C,实验组口服尼美舒利,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4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于换药前半小时口服维生素C,实验组口服尼美舒利,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换药后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伤换药前给予尼美舒利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镇痛 换药 烧伤
下载PDF
尼美舒利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的随机临床试验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岫岩 梁柳琴 +2 位作者 许韩师 詹钟平 叶玉津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2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 探讨尼美舒利与甲氨蝶呤 (MTX)组成的联合方案治疗成人斯蒂尔病 (AOSD)是否优于传统依靠激素的治疗方法。方法  1996— 2 0 0 0年诊治的AOSD 6 8例连续性病人 ,随机分为 :试验组 35例 ,用尼美舒利与MTX联合治疗 :对照组 33例 ,... 目的 探讨尼美舒利与甲氨蝶呤 (MTX)组成的联合方案治疗成人斯蒂尔病 (AOSD)是否优于传统依靠激素的治疗方法。方法  1996— 2 0 0 0年诊治的AOSD 6 8例连续性病人 ,随机分为 :试验组 35例 ,用尼美舒利与MTX联合治疗 :对照组 33例 ,采用传统的大剂量激素治疗。结果 用药 2 4h内体温恢复正常者 ,试验组有 2 4例(74 3% ) ,而对照组仅 9例 (2 7 3%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3 887,P =0 0 0 0 1) ;用药 1周内体温恢复正常者 ,试验组有 2 8例 (80 0 % ) ,而对照组仅 19例 (5 7 6 %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2 0 0 0 ,P =0 0 4 5 5 )。两组病人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经Log rank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 (χ2 =6 10 ,P =0 0 135 )。试验组近 2 0 %的病人在随访中再次发热 ,而对照组超过 5 0 % ,经Log rank检验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36 ,P =0 0 36 8)。治疗后 3个月和 6个月比较 ,试验组血沉、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和血清铁蛋白下降比对照组明显 ,两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值均 <0 0 0 1。副反应 ,试验组 35例全部出现多汗 ,对照组仅 18例 ;试验组 2例肝功能损害 ,对照组 1例 ;对照组 2例带状疱疹 ,而试验组无。结论 尼美舒利与MTX组成的联合方案 ,治疗AOSD优于传统依靠激素的疗法 ,值得临床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型斯蒂尔病 尼美舒利 甲氨蝶呤 糖皮质激素类 AOSD 治疗方法 联合用药
下载PDF
尼美舒利和萘普生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长海 徐叔云 +5 位作者 李常玉 魏伟 李俊 李芹 许建明 倪飞舟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59-261,共3页
目的:比较尼美舒利和萘普生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或单盲、多中心、对照研究方法。尼美舒利100例(男性41例,女性59例,年龄54±s10a),萘普生68例(男性29例,女性39例,年龄5... 目的:比较尼美舒利和萘普生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或单盲、多中心、对照研究方法。尼美舒利100例(男性41例,女性59例,年龄54±s10a),萘普生68例(男性29例,女性39例,年龄53±12a)。尼美舒利口服100mg,bid;萘普生口服250mg,bid,疗程2wk。结果:尼美舒利的总有效率为83%,萘普生的总有效率为7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和32%(P>0.05),以胃肠反应为主。结论:尼美舒利对骨关节炎治疗作用优于萘普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萘普生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萘普生 骨关节炎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萘丁美酮和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彧 韩星海 +1 位作者 戴生明 施冶青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8-591,共4页
目的 :比较 2种非甾类消炎药 (NSAIDs)萘丁美酮和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 2例活动性RA病人分为 2组 ,萘丁美酮组 (治疗组 ) 30例 ,给予萘丁美酮 5 0 0mg ,po ,bid ;尼美舒利组 (对照组 ) 32例 ,给予尼美... 目的 :比较 2种非甾类消炎药 (NSAIDs)萘丁美酮和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 2例活动性RA病人分为 2组 ,萘丁美酮组 (治疗组 ) 30例 ,给予萘丁美酮 5 0 0mg ,po ,bid ;尼美舒利组 (对照组 ) 32例 ,给予尼美舒利10 0mg ,po ,bid。 2组均给药 4wk。受试前后观察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萘丁美酮组总有效率为 87% ,尼美舒利组总有效率为 83% ,P >0 .0 5。与萘丁美酮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 :恶心、胃烧灼感、反酸和嗜睡各 1例 ,不良反应率13% ;尼美舒利组不良反应率为 19% ,P >0 .0 5。结论 :萘丁美酮对R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与尼美舒利相似 ,是一种较为有效、安全且服用方便的NSA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丁 尼美舒利 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尼美舒利引起严重肝损伤致死尸检1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松瑛 刘树森 +3 位作者 玄延花 任香善 宋京郁 林贞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8-509,共2页
关键词 尼美舒利 肝坏死 尸体解剖
下载PDF
国产尼美舒利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裘军 陈邦银 +2 位作者 张进芳 李高 吴熙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68-471,共4页
本文研究了国产尼美舒利在小鼠、大鼠及家兔体内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结果表明.尼美舒利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ED_(50)为49.2mg·kg^(-1));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ED_(50)为2.75mg·kg(-1));0.6mg·kg^(-1)剂量对... 本文研究了国产尼美舒利在小鼠、大鼠及家兔体内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结果表明.尼美舒利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ED_(50)为49.2mg·kg^(-1));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ED_(50)为2.75mg·kg(-1));0.6mg·kg^(-1)剂量对大鼠佐剂关节炎有显著预防和治疗作用。100mg·kg^(-1)对小鼠醋酸扭体法的抑制率为68%;对热板法致痛的痛阈提高率为55%。ip给药对蛋白胨致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其最小有效剂量为2mg·kg^(-1);5mg·kg^(-1)ig可显著降低啤酒酵母致大鼠升高的体温.证实国产尼美舒利具有很强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药理学 非甾体抗炎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