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德美术交流寻踪——“德国之声”记者张晓颖访谈随记
1
作者
袁宝林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6-70,共5页
本月适逢中德建交30周年,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这个金色的秋季异常活跃。袁宝林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中外美术交流的历史及理论的研究,他的《中德美术交流寻踪》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引人兴趣的历史事实,提示读者在关注现实之外,从历...
本月适逢中德建交30周年,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这个金色的秋季异常活跃。袁宝林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中外美术交流的历史及理论的研究,他的《中德美术交流寻踪》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引人兴趣的历史事实,提示读者在关注现实之外,从历史的维度来认识几个世纪以来中德文化艺术源源不断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继续着上期对现代艺术线型发展时间观的批判,在本期的连载中克莱尔为艺术的发展指出了“回返”之路,通过时“回返”概念的阐释、指出唯有如此艺术才能摆脱“死亡”的时刻威胁,艺术家才能“在创造的绝境之外重获永不枯竭的源泉”。褪去时间的束缚,克莱尔又为当代艺术创造打开了空间一统的束缚,呼吁“回归地区性、地方性和特殊性”。这些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正如河清先生在译评中所指出,对正中国当代艺术之视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德国
美术交流
广播节目
“德国之声”
记者
张晓颖
汤若望
北京
巴洛克式教堂
尼霍夫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德美术交流寻踪——“德国之声”记者张晓颖访谈随记
1
作者
袁宝林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6-70,共5页
文摘
本月适逢中德建交30周年,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这个金色的秋季异常活跃。袁宝林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中外美术交流的历史及理论的研究,他的《中德美术交流寻踪》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引人兴趣的历史事实,提示读者在关注现实之外,从历史的维度来认识几个世纪以来中德文化艺术源源不断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继续着上期对现代艺术线型发展时间观的批判,在本期的连载中克莱尔为艺术的发展指出了“回返”之路,通过时“回返”概念的阐释、指出唯有如此艺术才能摆脱“死亡”的时刻威胁,艺术家才能“在创造的绝境之外重获永不枯竭的源泉”。褪去时间的束缚,克莱尔又为当代艺术创造打开了空间一统的束缚,呼吁“回归地区性、地方性和特殊性”。这些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正如河清先生在译评中所指出,对正中国当代艺术之视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国
德国
美术交流
广播节目
“德国之声”
记者
张晓颖
汤若望
北京
巴洛克式教堂
尼霍夫
分类号
J209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德美术交流寻踪——“德国之声”记者张晓颖访谈随记
袁宝林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