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CK-8对吗啡成瘾大鼠戒断症状及尾核内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春晓 杨宝峰 +1 位作者 张辉 徐满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从行为学、形态学角度,初步研究了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吗啡成瘾大鼠戒断症状及尾核(Cd)内原癌基因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行为学评估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吗啡成瘾大鼠Cd内注入CCK-8(10mg.L-1,1μl)对c-jun蛋白表... 目的从行为学、形态学角度,初步研究了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吗啡成瘾大鼠戒断症状及尾核(Cd)内原癌基因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行为学评估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吗啡成瘾大鼠Cd内注入CCK-8(10mg.L-1,1μl)对c-jun蛋白表达和戒断症状的影响。结果①吗啡成瘾组大鼠戒断症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行为学相比有差异;②吗啡成瘾大鼠在戒断24h时,Cd内注入CCK-8可使戒断症状降低,在戒断40h时戒断症状总分最明显;③单纯吗啡成瘾组大鼠Cd内c-jun蛋白表达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相比下降,而注入CCK-8后c-jun蛋白的表达上升。结论①成功建立吗啡成瘾大鼠模型;②Cd内注入CCK-8可使吗啡成瘾大鼠的戒断症状明显减少;③Cd内注射CCK-8可提高c-jun蛋白的表达。提示CCK-8能调控吗啡成瘾大鼠戒断症状的产生及Cd内c-jun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成瘾 八肽胆囊收缩素 尾核 戒断症状 c-jun 蛋白
下载PDF
尾核P物质对胃运动的抑制效应系通过黑质、迷走背核经迷走神经所介导 被引量:12
2
作者 荆浩 张健 林坤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9-276,共8页
本工作观察损毁下丘脑外侧区、黑质、迷走背核及其传出神经对尾核微量注射P物质(sub-stanceP;SP)引起的胃肌电快波和胃运动抑制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该抑制效应不依赖于下丘脑外侧区的完整,但可被损毁黑质、迷走背... 本工作观察损毁下丘脑外侧区、黑质、迷走背核及其传出神经对尾核微量注射P物质(sub-stanceP;SP)引起的胃肌电快波和胃运动抑制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该抑制效应不依赖于下丘脑外侧区的完整,但可被损毁黑质、迷走背核或迷走神经所消除。用利血平耗竭交感神经递质则不影响该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尾核SP的抑胃效应系通过黑质、迷走背核经迷走神经所传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尾核 P物质 黑质 迷走背 胃运动
下载PDF
吗啡对新生鼠尾核神经元钾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树卓 李玉荣 +3 位作者 李立君 张云红 徐长庆 杨宝峰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 :研究吗啡对新生鼠尾核神经元钾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培养的尾核神经元上 ,观察吗啡急性与慢性处理对尾核神经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吗啡急性处理尾核神经元诱发钾离子通道电流增大 ... 目的 :研究吗啡对新生鼠尾核神经元钾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培养的尾核神经元上 ,观察吗啡急性与慢性处理对尾核神经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吗啡急性处理尾核神经元诱发钾离子通道电流增大 ,电流从加吗啡前的 (2 .6± 0 .4 )nA增高到 (3.3± 0 .5 )nA ,加纳洛酮后电流下降为 (2 .4± 0 .4 )nA ;吗啡慢性处理尾核神经元的钾离子通道电流从对照组的 (2 .6± 0 .4 )nA增高到 (3.1± 0 .5 )nA ,加纳洛酮后电流下降为 (2 .4± 0 .4 )nA。结论 :在吗啡急性或慢性处理尾核神经元后 ,吗啡经 μ受体介导 ,诱发尾核神经元钾离子通道电流增大 ,使神经元处于超极化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新生鼠 尾核神经元 钾离子通道电视 作用
下载PDF
大鼠尾核内一氧化氮在痛觉调制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玉红 刘文彦 +1 位作者 刘海青 白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研究尾核中一氧化氮(NO)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的电流强度(mA)作为痛反应指标,尾核内微量注射L精氨酸(L Arg)、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 NAME)、亚甲基蓝(MB)等,观察0~30min内大鼠痛阈的变... 目的:研究尾核中一氧化氮(NO)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的电流强度(mA)作为痛反应指标,尾核内微量注射L精氨酸(L Arg)、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 NAME)、亚甲基蓝(MB)等,观察0~30min内大鼠痛阈的变化。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液和脑组织中cGMP含量的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给药后6~72h内nNOS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尾核内微量注射NO前体L Arg引起明显的痛敏效应,血和脑中cGMP的含量明显升高,nNOS阳性神经元L Arg组较正常表达增强;微量注射L NAME和MB后大鼠痛阈显著升高,MB组大鼠血和脑中cGMP含量显著降低,L NAME,MB组nNOS阳性神经元表达较正常减弱。结论:尾核内NO参与痛觉信息的传递,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NO cGMP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痛觉调制 尾核 L-精氨酸 一氧化氮合酶 CGMP
下载PDF
延缓go/no-go任务操作中猴尾核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变化的微透析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尹萍波 李葆明 +1 位作者 叶惟泠 梅镇彤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8-134,共7页
本研究将脑内在体(invivo)微透析采样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分析法相结合,监测了猕猴(Macacamulatta)在履行一种延缓go/no-go任务中其屋核内的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在这种行为任务操作中,猴必须根据记忆中保持的暗示... 本研究将脑内在体(invivo)微透析采样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分析法相结合,监测了猕猴(Macacamulatta)在履行一种延缓go/no-go任务中其屋核内的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在这种行为任务操作中,猴必须根据记忆中保持的暗示信号的位置来发动(go)或抑制(no-go)随后的运动反应,因此具有短时工作记忆性质。我们发现,在这种行为任务操作过程中,猴尾核透析液中的Glu和Asp水平较操作前基础水平分别降低(31.68±3.85)%(n=10)和(26.25±5.95)%(n=10),具有极显著的统计意义(Glu:t9=6.51,P〈0.001;Asp:t9=3.39,P<0.01)。同时,透析液中的Gln和Asn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相反,在没有延缓期的go/no-go任务和单纯的延缓go任务操作过程中,尾核透析液中Glu,Asp,Gln和Asn的水平均无显著性变化。这一结果提示,尾核内的兴奋性氨基酸递质传递参与延缓go/no-go任务的操作过程,为尾核内谷氨酸能传递参与运动工作记忆调控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核 延缓行为任务 兴奋性氨基酸 微透析 猕猴
下载PDF
以膜片钳技术急性分离新生大鼠尾核神经元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从德 陆永利 +1 位作者 杨红卫 周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7期7322-7325,共4页
背景:许多离子通道研究需要单个分散的神经元。人工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受环境的影响,自身特性改变较大,而急性分离的神经元却能相对保持完好的生理特性。目的:建立急性分离尾核神经元的方法,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尾核神经元离子通道及... 背景:许多离子通道研究需要单个分散的神经元。人工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受环境的影响,自身特性改变较大,而急性分离的神经元却能相对保持完好的生理特性。目的:建立急性分离尾核神经元的方法,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尾核神经元离子通道及其信号转到机制,利于深入了解尾核的功能。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对象的观察实验,于2008-02/12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新生7~10 d Wistar乳鼠12只,雌雄不限。方法:取7~10 d的大鼠,采用酶和机械分离法制备分散的单个尾核神经元,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依赖性钙电流。主要观察指标:用全细胞膜片钳急性分离大鼠尾核神经元的形态学视察和电生理特性。结果:用链蛋白酶(Protease)消化及机械分离法,急性分离的新生大鼠尾核神经元,表面光洁,胞膜完整,有较长的突起,形态和生理特性良好。利用急性分离的新生大鼠尾核神经元观察L-钙离子通道电流,所记录的电学参数在正常生理范围内,较好地保存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活性。结论:分离出的神经元形态正常,有较长的轴突;保存了主要的离子通道活性,成功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膜片钳技术的大鼠尾核神经元急性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核神经元 急性分离 膜片钳 离子通道
下载PDF
黄雀上纹状体腹侧尾核的中枢联系——HRP法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信文 蓝书成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用HRP顺、逆行追踪方法,研究了鸣禽黄雀(Carduelis spinus)端脑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c)的传出投射。向HVc注入HRP后,在端脑古纹状体粗核(RA)、古纹状体背束及嗅叶X区出现了标记纤维或终末。在端脑新纹状体前部的大细胞核内侧部(mMAN)、... 用HRP顺、逆行追踪方法,研究了鸣禽黄雀(Carduelis spinus)端脑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c)的传出投射。向HVc注入HRP后,在端脑古纹状体粗核(RA)、古纹状体背束及嗅叶X区出现了标记纤维或终末。在端脑新纹状体前部的大细胞核内侧部(mMAN)、中部的界面核(NIf)、尾中部的端脑听区、丘脑uvaeformis(Uva)核及脑桥蓝斑见到大量逆行标记细胞。以上投射均为同侧性。本研究认为:1.起源于HVc的轴突投射至控制发声的高位中枢RA,进一步说明HVc也是控制发声的高位中枢。2.HVc接受端脑听区的传入投射。表明端脑听觉与发声的高位中枢之间有直接联系。3.本研究证明HVc接受蓝斑的传入投射,提示HVc也参与植物性与情绪性反应的调节。4.HVc还接受mMAN、NIf及Uva的传入投射,并发出纤维投射至X区。这些核团是参与发声学习与记忆的中枢因此HVc可能也司发声学习与记忆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纹状体 腹侧尾核 中枢 HRP法
原文传递
大鼠伏膈核及尾核内多巴胺受体与电针镇痛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彦青 冯海宁 +2 位作者 曹小定 李宽严 吴根诚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大鼠 伏膈 尾核 电针 受体 镇痛 多巴胺
下载PDF
燕雀上纹状体腹侧尾核对发声和呼吸的调制效应及其纤维联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信文 陈焱 +2 位作者 常艳春 杨秀红 苏贵萍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51-457,共7页
在乌拉坦麻醉的鸣禽燕雀(Fringillamontifringilla)上,观察电刺激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c)对发声和呼吸的影响,随后在HVc内注入CB-HRP溶液,研究HVc的中枢联系。结果如下:(1)电刺激HV... 在乌拉坦麻醉的鸣禽燕雀(Fringillamontifringilla)上,观察电刺激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c)对发声和呼吸的影响,随后在HVc内注入CB-HRP溶液,研究HVc的中枢联系。结果如下:(1)电刺激HVc的不同区域都引起鸣叫反应。(2)长串电脉冲刺激HVc,产生明显的呼吸易化效应,表现为增频增幅的呼吸。(3)吸气期用短串电脉冲刺激HVc,产生吸气切断效应;刺激落位于呼气相,可使该呼气时程明显延长,以配合鸣叫,然后转变为增频增幅的呼吸。(4)CBHRP法表明,HVc投射到古纹状体粗核和嗅叶X区,HVc接受新纹状体前部大细胞核内侧部、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端脑听核-L区、丘脑葡萄形核及脑桥蓝斑核的传入投射。提示HVc除控制发声外,尚参与呼吸易化的调制。HVc对发声及呼吸的特异性影响,可能在鸣叫与呼吸的协调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纹状体 腹侧尾核 发声 呼吸 燕雀
下载PDF
尾核阿片μ受体参与电针及皮层SmⅠ区对束旁核伤害性反应的抑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国冀 陈正秋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9-54,共6页
为探索尾核(caudatenucleus,Cd)是否参与电针及皮层体感运动Ⅰ区(sensorimotorareaⅠofthecerebralcortex,SmⅠ)对束旁核(parafascicularnucleus,... 为探索尾核(caudatenucleus,Cd)是否参与电针及皮层体感运动Ⅰ区(sensorimotorareaⅠofthecerebralcortex,SmⅠ)对束旁核(parafascicularnucleus,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调节,以及Cd中阿片受体是否参与并通过何种受体参与这一调节,本实验用Cd头部化学毁损及微量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的方法,观察到Cd毁损前电针及兴奋皮层均可抑制Pf的伤害性反应,而毁损后这种抑制效应消失;注射纳洛酮或阿片μ受体拮抗剂βFNA后,电针及兴奋皮层SmⅠ区对Pf伤害性反应的抑制作用被取消,而分别注射δ和κ受体拮抗剂ICI174,864和norBNI则不产生影响。基于已证明大脑皮层参与电针对Pf伤害性反应的调节,本结果提示:Cd参与针刺镇痛中皮层SmⅠ区对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Cd中阿片肽主要通过μ受体参与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核 针刺镇痛 大脑皮层 束旁 阿片肽
下载PDF
P物质尾核微量注射抑制小鼠胃肌电活动和胃运动 被引量:13
11
作者 荆浩 林坤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文观察了小鼠尾核微量注射P物质(SubstanceP;SP)或乙酰胆碱(ACh)对胃肌电和胃运动的m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两者作用的关系。用双极康铜导线引导胃窦部肌电;用水囊连接压力换能器记录胃窦部运动。上述信息经生物... 本文观察了小鼠尾核微量注射P物质(SubstanceP;SP)或乙酰胆碱(ACh)对胃肌电和胃运动的m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两者作用的关系。用双极康铜导线引导胃窦部肌电;用水囊连接压力换能器记录胃窦部运动。上述信息经生物电放大器和载波放大器放大后,由四道记录仪描记曲线,同时输入微机进行采集、贮存和处理。计算出注药前后每分钟胃肌电快波、慢波和胃运动波的频率和总幅度的变化百分数。结果如下:尾校注射SP或ACh胃电快波和胃运动呈明显的抑制效应。用阿托品阻断尾核的胆碱能M受体后,SP的抑制效应基本被消除。胃电慢波的频率和幅值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肌电活动 胃运动 P物质 尾核
下载PDF
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镇痛的中枢效应——〔~3H〕-2脱氧葡萄糖放射自显影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中庭 王庆平 +2 位作者 黄登凯 李宽孍 何莲芳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55-361,共7页
本文利用[~3H]-2脱氧葡萄糖定量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镇痛时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结构的葡萄糖代谢率变化。结果表明,痛刺激后,皮层躯体感觉Ⅰ,Ⅱ区、扣带回皮质、丘脑束旁核、丘脑中央中核、丘脑腹后核、尾核、外侧缰... 本文利用[~3H]-2脱氧葡萄糖定量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镇痛时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结构的葡萄糖代谢率变化。结果表明,痛刺激后,皮层躯体感觉Ⅰ,Ⅱ区、扣带回皮质、丘脑束旁核、丘脑中央中核、丘脑腹后核、尾核、外侧缰核、外侧隔核、中缝背核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等结等的葡萄糖代谢率均明显升高(P<0.05)。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后,中缝大核及延髓旁巨细胞网状外侧核的葡萄糖代谢率显著升高,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缝背核的葡萄糖代谢率亦有升高趋势。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可部份降低痛刺激引起的有关结构葡萄糖代谢率升高(如皮层躯体感觉Ⅰ、Ⅱ区、扣带回皮质、丘脑束旁核、丘脑中央中核、丘脑腹后核、外侧隔核及外侧缰核等)。上述结果提示,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镇痛时抑制了与痛感觉有关的结构,同时激活了与镇痛有关的结构。中缝大核、中缝背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及延髓旁巨细胞网状外侧核等结构是实现尾核镇痛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镇痛 放射自显影 尾核
下载PDF
吗啡对培养的尾核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云红 李玉荣 +4 位作者 岳卫东 张树卓 杨雷 张季叶 孙明智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探讨尾核神经元在吗啡镇痛中的离子机制。方法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观察了 2 2例尾核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在吗啡给药前后的电流变化。结果 观测的 2 2例细胞中 ,9例 (40 9% )细胞加入吗啡后 ,ICa由 1 1 85 .43pA±... 目的 探讨尾核神经元在吗啡镇痛中的离子机制。方法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观察了 2 2例尾核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在吗啡给药前后的电流变化。结果 观测的 2 2例细胞中 ,9例 (40 9% )细胞加入吗啡后 ,ICa由 1 1 85 .43pA± 1 84 2pA增加到 1 4 2 4 .8pA± 2 59.5pA ,与给药前相比增加了 2 0 .2 1 % ,其差异经配对t检验 ,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7例 (31 8% )细胞加入吗啡后 ,ICa由 1 350 3pA± 2 0 3 .7pA减少到 1 0 50 6pA± 1 79.6pA ,降低 2 2 .2 %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吗啡作用可被纳洛酮翻转。 6例细胞 (2 7.2 % )未观察到明显改变。结论 吗啡不仅可在整体情况下 ,经不同核团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对尾核神经元的电活动进行调节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尾核神经元 电压门控性钙通道 影响 膜片钳技术
下载PDF
大鼠尾核多巴胺受体抑制对黑质升压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艳霞 闫瑞臻 +3 位作者 刘文彦 史为清 王曙光 刘玉红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1-402,共2页
关键词 大鼠 尾核 多巴胺受体抑制 黑质 升压作用 高血压
下载PDF
大鼠尾核内注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艳霞 闫瑞臻 +2 位作者 刘文彦 史为清 王曙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2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尾核内多巴胺活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方法 :给乌拉坦麻醉大鼠尾核内微量注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拮抗剂 ,观察其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一侧尾核内微量注射多巴胺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阿朴吗啡均引起大鼠动脉血压、心率... 目的 :探讨尾核内多巴胺活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方法 :给乌拉坦麻醉大鼠尾核内微量注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拮抗剂 ,观察其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一侧尾核内微量注射多巴胺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阿朴吗啡均引起大鼠动脉血压、心率的显著增加。注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氟哌啶醇则引起血压和心率的降低。结论 :大鼠尾核可通过多巴胺受体起作用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核 多巴胺受体 血压 心率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电针和兴奋尾核对苍白球自发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国冀 石宏 陈正秋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 :本研究主要观察电针和兴奋尾核对苍白球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苍白球与针刺镇痛和兴奋尾核镇痛的关系及其机理提供某些实验资料。方法 :实验在Wistar大鼠和家猫上进行。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记录苍白球神... 目的 :本研究主要观察电针和兴奋尾核对苍白球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苍白球与针刺镇痛和兴奋尾核镇痛的关系及其机理提供某些实验资料。方法 :实验在Wistar大鼠和家猫上进行。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记录苍白球神经元的自发放电 ,观察电针“阳陵泉”和“环跳”穴 (强度为 2mA ,频率为 2~ 10 0Hz的疏密起伏波 ,时间为 5min)及兴奋尾核头部 (微量注射 0 .5M谷氨酸 3μL)对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 :电针可抑制苍白球外侧部神经元的自发放电 ,对内侧部自发放电略有兴奋作用 ;兴奋尾核也可抑制苍白球外侧部神经元的自发放电 ,而对内侧部自发放电影响不大。结论 :电针对苍白球神经元自发放电有一定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白球 自发放电 尾核 电针
下载PDF
尾核中NMDA和非NMDA受体参与皮层SmI对丘脑束旁核伤害性反应的下行性调节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正秋 石宏 +1 位作者 徐维 吴国冀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5-168,共4页
本文探讨尾核中NMDA和非NMDA受体是否参与皮层体感运动I区(SmI)对丘脑束旁核(Pf)伤害性反应和针刺镇痛的下行性调节。结果发现,双侧尾核头部分别微量注射NMDA受体的拮抗剂D-AP5(n=11)和非NMDA受... 本文探讨尾核中NMDA和非NMDA受体是否参与皮层体感运动I区(SmI)对丘脑束旁核(Pf)伤害性反应和针刺镇痛的下行性调节。结果发现,双侧尾核头部分别微量注射NMDA受体的拮抗剂D-AP5(n=11)和非NMDA受体拮抗剂DNQX(n=9)后谷氨酸兴奋皮层SmI对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效应均被明显减弱,与盐水对照组(n=13)的抑制效应相比,均有显著差别( ANOVA, P< 0. 05)。尾核内微量注射 DNQX后,电针( n=11)抑制 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效应 显著减弱,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ANOVA,P<0.05)。提示尾核中NMDA和非NMDA 受体均参与兴奋皮层 SmI对 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下行调节,而非 NMDA受体还参与电针对 Pf 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运动区 尾核 束旁 D-AP5 DNAX 针刺
下载PDF
脑室注射γ-氨基丁酸对大鼠尾核痛反应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谷瑞民 马玉羡 孙明智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1年第2期49-53,22,共6页
本文在32只大鼠上,用玻璃微电极引导神经元放电,观察了脑室注射γ-氨基丁酸(GABA)后,尾核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的规律和印防已毒素(picrotoxin,PIX)对GABA的阻断效应。研究所见:当脑内GABA含量增加时,尾核痛兴奋神经元(pain excitation ne... 本文在32只大鼠上,用玻璃微电极引导神经元放电,观察了脑室注射γ-氨基丁酸(GABA)后,尾核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的规律和印防已毒素(picrotoxin,PIX)对GABA的阻断效应。研究所见:当脑内GABA含量增加时,尾核痛兴奋神经元(pain excitation neurons,PEN)电活动受到抑制,表现为痛诱发放电频率下降,潜伏期延长;痛抑制神经元(pain inhibition neurons,PIN)电活动加强,表现为抑制时程缩短,痛诱发放电频率增加。PIX可阻断这种效应。综上表明,GABA通过同时影响尾核PEN和PIN的电活动而产生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尾核 神经元 痛觉
下载PDF
尾核参与大脑皮层对丘脑髓板内核群针刺镇痛的下行性调节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正秋 吴国冀 徐维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针刺镇痛 尾核 大脑皮层 丘脑髓板内
下载PDF
尾核内催产素对痛阈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文彦 亚白柳 +1 位作者 王桂斌 陈俊如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尾核内催产素(oxytocin,OT)在痛行为调制中的作用,及其与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WQ-9E型钾离子透入痛阈测量仪测痛。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最小电流强度(m A)作为痛行为反应值,将间隔1 min的3次痛行为反应值... 目的:探讨大鼠尾核内催产素(oxytocin,OT)在痛行为调制中的作用,及其与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WQ-9E型钾离子透入痛阈测量仪测痛。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最小电流强度(m A)作为痛行为反应值,将间隔1 min的3次痛行为反应值的平均值作为一次痛阈,每间隔10 min测定痛阈一次,取给药前的两次痛阈的平均值作为基础痛阈,给药后各次的痛阈与其相比,计算痛阈变化的百分数(%)。实验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观察尾核内注射OT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第二部分观察尾核内注射抗催产素血清(anti-OT serum,AOTS)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第三部分观察尾核内注射纳洛酮(Naloxone,Nx)对OT在痛行为中作用的影响。结果:尾核内注入OT后,大鼠的痛阈明显增加,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向尾核内注入AOTS以中和内源性OT后,大鼠痛阈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向尾核内注入Nx后,不能完全阻断OT在痛行为反应中的作用。结论:尾核内OT参与大鼠痛行为调制的复杂过程,引起痛行为反应的阈值增加,此作用不完全依赖于内源性的阿片肽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核 催产素 抗催产素血清 纳洛酮 痛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