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9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激光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血清睾酮、PSA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杨振涛 王洪杰 丁晓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血清睾酮、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大庆龙南医院就诊的9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血清睾酮、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大庆龙南医院就诊的9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行半导体激光剜除术,对照组行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的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睾酮、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量表(QOL)。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9.88±10.26)min、(40.23±6.28)mL、(20.04±5.19)h、(2.96±0.81)d、(4.29±1.12)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77.76±9.74)min、(64.11±8.75)mL、(27.83±8.34)h、(4.61±1.51)d、(6.02±1.4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残余尿量均较术前显著降低,Qmax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观察组残余尿量为(9.04±2.37)mL,低于对照组[15.08±4.24)mL],Qmax为(26.97±8.02)mL/s,高于对照组[(18.55±7.23)m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睾酮、PSA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血清睾酮、PSA水平分别为(18.71±1.04)mmol/L、(4.36±1.08)ng/mL,均低于对照组[(21.05±1.15)mmol/L、(8.08±1.6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PSS、QOL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IPSS、QOL评分分别为(6.10±1.25)、(1.23±0.29)分,均低于对照组[(8.23±1.31)、(1.77±0.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剜除术在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及血清睾酮、PSA水平等方面效果优于前列腺电切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剜除术 前列腺增生 尿动力学 睾酮 前列腺特异抗原
下载PDF
穴位三部曲联合康复训练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
2
作者 张杏 金梅 王传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05-109,共5页
目的 探讨穴位三部曲联合康复训练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学、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2例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穴位三部曲联合康复训练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学、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2例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予常规间歇导尿护理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三部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尿动力学、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两组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膀胱容量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最大尿流速率时逼尿肌压力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肌道外括约肌肌电图检测的排尿前振幅值、常用对数TL值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排尿中振幅值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推拿、穴位贴敷三部曲联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逼尿肌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尿动力学,提高膀胱顺应性,降低尿路感染及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三部曲 康复训练 尿肌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 尿动力学
下载PDF
对比两种中医证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尿动力学指标、炎症因子及PSA水平
3
作者 郑亮葵 陈顺娟 +3 位作者 周彩华 廖土明 关刚强 刘良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50-853,共4页
目的 探究两种中医证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PV)、血清尿动力学指标、炎症因子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差异。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3年9月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气亏虚型、肾阳衰... 目的 探究两种中医证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PV)、血清尿动力学指标、炎症因子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差异。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3年9月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气亏虚型、肾阳衰惫型BPH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分别为肾气亏虚组(n=72)、肾阳衰惫组(n=84)。比较两组患者的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残余尿量(RUV)、膀胱最大容量(MCC)和逼尿肌压力(Pdet)]、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PSA水平。结果 肾气亏虚组的PV、I-PSS评分为(105.66±46.26) mL、(27.49±3.89)分,显著高于肾阳衰惫组[(81.07±40.85)mL、(19.80±3.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气亏虚组的Qmax、Qave、MCC和Pdet分别为(9.22±4.70)mL/s、(5.03±2.05)mL/s、(217.81±111.45)mL和(70.93±29.12)cm/H_(2)O,均显著低于肾阳衰惫组[(10.91±5.20)mL/s、(5.95±2.01)mL/s、(282.53±98.15)mL和(85.91±29.87)cm/H_(2)O],而RUV为(80.54±30.21)mL,显著高于肾阳衰惫组[(52.33±23.1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气亏虚组的WBC、CRP、D-二聚体和PSA分别为(8.29±2.63)×10^(9)/L、(15.09±5.70)mg/L、(1.58±0.64)μg/mL、(1.58±0.64)μg/mL和(6.73±2.01)ng/mL,均显著高于肾阳衰惫组[(7.22±2.13)×10^(9)/L、(13.01±6.35)mg/L、(1.32±0.61)μg/mL、(1.32±0.61)μg/mL和(4.24±1.7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两种中医证候患者中,肾气亏虚型BPH患者的PV最大,症状、尿动力学、炎症程度和PSA最为严重。当BPH辨证分型产生矛盾时结合临床相关数据可帮助提高BPH的分型准确性,为临床辨证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气亏虚 前列腺体积 尿动力学 炎症因子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生物反馈联合电针俞募穴对SCI NB患者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胡建伟 梁会 +3 位作者 张勤敏 朱发林 张佐良 孙宁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电针俞募穴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SCI后N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 目的探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电针俞募穴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SCI后N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针俞募穴,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效率达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P<0.05)。两组康复治疗后最大排尿量、最大膀胱量、残余尿量及充盈期逼尿肌压力等各尿动力学指标均显著改善,而联合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24 h排尿次数、24 h尿失禁次数及24 h排尿量均明显改善,而联合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针俞募穴应用于SCI后NB可改善患者膀胱储尿、排尿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电针 生物反馈 俞募穴 尿动力学 尿功能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配合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
5
作者 曾静闲 梁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38-0041,共4页
探讨盆底三维超声配合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 2022 年 3 月至 2024 年 2 月我院收治并被诊断为盆底脱垂的40 例女性患者和4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进行盆底三维超声和尿动力学检查,以便测量... 探讨盆底三维超声配合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 2022 年 3 月至 2024 年 2 月我院收治并被诊断为盆底脱垂的40 例女性患者和4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进行盆底三维超声和尿动力学检查,以便测量与此相关的指标。?结果 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下,与对照组比较,病理组前后径、左右径明显增大(P<0.05),耻骨内脏肌厚度明显减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理组尿道括约肌阻力明显减少(P<0.05),功能性尿道长度明显缩短(P<0.05),充盈期和排尿期膀胱压力明显减少(P<0.05)。?结论 ?盆底三维超声和尿动力学检查对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非常重要,能为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关键信息。?综合这两种检查结果,医生可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制定更精确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尿动力学检查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应用价值 优缺点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对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崔金 《大医生》 2024年第7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滕州市中医医院(滕州市工人医院)就诊的108例BPH患者,按照随机数...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滕州市中医医院(滕州市工人医院)就诊的108例BP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进行治疗]和观察组(54例,采用PKR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尿动力学指标、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均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Qmax)和膀胱容量均较手术前提高,残余尿量(PVR)较手术前降低,且观察组BC、Qmax和膀胱容量均高于对照组,PVR低于对照组(均P<0.05)。相较于手术前,两组患者手术后SF-36评分更高,IPSS评分更低,且观察组SF-36和IPSS评分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KRP用于BPH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且手术创伤较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动力学指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儿童功能性尿失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展 贾亮花 +1 位作者 陆伟 文建国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33-337,346,共6页
儿童尿失禁(PUI)临床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PUI病因复杂,类型繁多,其发生多与膀胱尿道功能异常有关。尿动力检查(UDS)是评估膀胱尿道功能最好的方法,可确定PUI膀胱尿道功能变化类型。UDS从尿动力角度观察PUI,对确定PUI... 儿童尿失禁(PUI)临床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PUI病因复杂,类型繁多,其发生多与膀胱尿道功能异常有关。尿动力检查(UDS)是评估膀胱尿道功能最好的方法,可确定PUI膀胱尿道功能变化类型。UDS从尿动力角度观察PUI,对确定PUI的原因、类型,指导治疗方案及评价治疗效果等具有重要价值。但我国儿童UDS尚未普及,严重影响PUI的诊治水平提升。本文针对UDS评估儿童功能性尿失禁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高儿童功能性尿失禁的诊疗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尿动力学 功能性尿失禁 原发性遗尿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功能
下载PDF
快速按摩刺激水道穴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产后尿潴留产妇尿动力学指标、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莎 唐倩 +2 位作者 朱瑜 纪婷 王妮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按摩刺激水道穴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产后尿潴留(PUR)产妇尿动力学指标、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PUR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快速按摩刺激水道穴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产后尿潴留(PUR)产妇尿动力学指标、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PUR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低频脉冲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快速按摩刺激水道穴。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残余尿量、膀胱顺应性、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尿道闭合压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按摩刺激水道穴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改善PUR产妇尿动力学指标,提高舒适度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按摩刺激水道穴 低频脉冲电刺激 产后尿潴留 尿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基于超声引导技术的电针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
9
作者 卢君艳 林乐 程博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59-363,36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引导技术的电针关元等穴对不完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无反射型)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2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超声电针组16例和常规电针组16例,先做尿动力检查,然后使膀胱容量维持在400 mL左右,选取...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引导技术的电针关元等穴对不完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无反射型)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2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超声电针组16例和常规电针组16例,先做尿动力检查,然后使膀胱容量维持在400 mL左右,选取关元、中极和归来穴,采用超声引导法和徒手法两种方法进行针刺,电针频率选40 Hz,即时观察尿动力参数、排尿感以及膀胱收缩情况等指标。结果:基于超声引导下的针刺能精准、安全地将针尖刺到膀胱逼尿肌层。超声电针组电针时患者出现排尿感,11例患者出现膀胱轻度收缩,16例患者肛周出现与电针频率一致的电信号,与常规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电针时Pdetmax及Qmax无明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电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无反射型)患者的排尿障碍是有效且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脊髓损伤 电针 神经源性膀胱 尿动力学
下载PDF
腹腔镜下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春兰 崔淑萍 张婵丽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LNSRH)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LRH),观察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LNSRH)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LRH),观察组患者采用LNSRH,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膀胱功能指标、尿动力学参数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阴道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失禁及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残余尿量(RUV)均降低,最大尿道压(MUP)、膀胱容量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RUV低于对照组,MUP、膀胱容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生理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生理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SRH能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 疗效 尿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电针调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核因子κB轴对骶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大鼠尿动力学的影响
11
作者 卢壮 刘敏 +2 位作者 韦艳梅 黄钰岚 林静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55-1660,共6页
目的探究电针调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核因子κB(TNFR1/RIPK1/NF-κB)轴对骶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尿潴留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每组1... 目的探究电针调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核因子κB(TNFR1/RIPK1/NF-κB)轴对骶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尿潴留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每组10只。建立SCI后NB尿潴留模型,电针组取穴“次髎”“中极”“三阴交”,电针对照组取三穴对照点,行电针治疗7 d。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行尿动力学检测;取大鼠脊髓组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NFR1、RIPK1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TNFR1、RIPK1、p-IKKβ/IKKβ、p-NF-κB p65/NF-κB p65和p-IκBα/IκBα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TNF-α、IL-1β、IL-6、IFN-γ含量。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膀胱最大容量[(4.46±0.82)mL比(1.13±0.22)mL,P<0.05]、膀胱基础压[(32.00±4.23)cmH_(2)O比(22.97±3.71)cmH_(2)O,P<0.05]、漏尿点压力[(54.02±7.61)cmH_(2)O比(38.85±5.32)cmH_(2)O,P<0.05]和膀胱顺应性[(0.19±0.03)mL/cmH_(2)O比(0.08±0.01)mL/cmH_(2)O,P<0.05]升高,TNFR1、RIPK1、p-IKKβ/IKKβ、p-NF-κB p65/NF-κB p65、p-IκBα/IκBα表达及TNF-α、IL-1β、IL-6、IFN-γ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治疗后大鼠膀胱最大容量[(2.29±0.43)mL比(4.46±0.82)mL,P<0.05]、膀胱基础压[(23.69±3.43)cmH_(2)O比(32.00±4.23)cmH_(2)O,P<0.05]、漏尿点压力[(40.11±5.91)cmH_(2)O比(54.02±7.61)cmH_(2)O,P<0.05]和膀胱顺应性[(0.12±0.02)mL/cmH_(2)O比(0.19±0.03)mL/cmH_(2)O,P<0.05]降低,TNFR1、RIPK1、p-IKKβ/IKKβ、p-NF-κB p65/NF-κB p65、p-IκBα/IκBα表达及TNF-α、IL-1β、IL-6、IFN-γ含量减少(P<0.05);电针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可改善SCI后NB尿潴留大鼠膀胱功能,机制与抑制TNFR1/RIPK1/NF-κB轴活化,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腰骶丛 电针 神经源性膀胱 尿动力学 炎症
下载PDF
电针对帕金森病相关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
12
作者 姜磊 刘立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705-708,共4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相关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帕金森病相关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抗帕金森常规药物治疗,... 目的 观察电针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相关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帕金森病相关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抗帕金森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score, OABSS)、24 h平均排尿次数、24 h平均尿失禁次数、24 h平均单次尿量及尿动力学指标[最大逼尿肌压(maximal detrusor pressure, Pdetmax)、急迫尿意容量(volume at urgent desire, VUD)、初始尿意容量(first desire to void, FDV)、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 MFR)、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urine, PVR)]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OABSS评分、24 h平均排尿次数、24 h平均尿失禁次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24 h平均单次尿量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DV、VUD和MFR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P<0.05),Pdetmax、PVR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电针治疗PD相关OAB,可改善尿动力学指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帕金森病 膀胱过度活动症 尿动力学
下载PDF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索利那新联合膀胱训练对尿动力学的影响
13
作者 张琳 康党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83-0086,共4页
探索分析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索林那新联合膀胱训练对尿动力学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年半时间内(观察时间2022.01至2023.06)治疗的90例女性患者(均为膀胱过度活动症),利用随机数表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 探索分析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索林那新联合膀胱训练对尿动力学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年半时间内(观察时间2022.01至2023.06)治疗的90例女性患者(均为膀胱过度活动症),利用随机数表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依次采取索林那新治疗、索林那新联合膀胱训练,探索研究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即尿动力学指标、心理状态、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索林那新治疗)相比,观察组(索林那新联合膀胱训练)干预后首次膀胱排尿感、憋尿无抑制次数、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急迫性尿失禁、尿急、日间尿频分数、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索林那新治疗)相比,观察组(索林那新联合膀胱训练)干预后最大膀胱容量更高(P<0.05)。结论 采取索林那新联合膀胱训练方案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能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调整其心理状态,且不良反应发率较低,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索林那新 膀胱训练 尿动力学
下载PDF
生物反馈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
14
作者 张琳 康党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05-0008,共4页
探索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的临床影响。尿动力学有关指标表达水平所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年半时间内(观察时间范围:2022.01至2023.06)治疗的90例患者(均为压力性尿失禁),通过数字双... 探索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的临床影响。尿动力学有关指标表达水平所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年半时间内(观察时间范围:2022.01至2023.06)治疗的90例患者(均为压力性尿失禁),通过数字双盲分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采取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样本例数45例)、 观察组(生物反馈治疗,n=45例),对照分析两者临床疗效(即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排尿指标、尿动力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有效率、正常尿意膀胱压检测容量(NDCC)、漏尿电压(PVLP)、尿道最大闭合压(MCP)、膀胱压测定容量最大值(MCC)尿动力学指标、社会障碍、行为限制、心理影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排尿量、漏尿次数、排尿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生物反馈治疗方案,能改善其尿动力学指标、排尿指标,提高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生物反馈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 尿动力学 有效率
下载PDF
通淋汤联合坦索罗辛对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尿动力学及PS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楚晨龙 徐继国 +2 位作者 陈春雷 黄天润 刘建河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3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通淋汤联合坦索罗辛对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尿动力学及PSA水平的影响。方法以80例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并急性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坦索罗辛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通淋... 目的探讨通淋汤联合坦索罗辛对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尿动力学及PSA水平的影响。方法以80例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并急性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坦索罗辛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通淋汤。比较两组保守治疗有效率,保守治疗有效患者尿动力学及PSA水平。结果对照组保守治疗有效者31例,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保守治疗有效者37例,有效率为92.50%,观察组保守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保守治疗有效患者留置导尿平均时间、24 h排尿次数低于对照组,而单次排尿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PSS及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ER及RU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SA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淋汤联合坦索罗辛可有效调节晚期高龄前列腺癌并急性尿潴留患者血清PSA水平,改善其尿动力学指标,减轻患者排尿困难及腹胀腹痛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前列腺癌 急性尿潴留 高龄 通淋汤 坦索罗辛 尿动力学
下载PDF
尿动力学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毛岚 詹辉 +3 位作者 栾婷 王海峰 董昊楠 王剑松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54-158,共5页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女性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目前的指南建议仅在复杂病例中使用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s,UDS),但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特发性OAB患者的诊断中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OAB女性患者后续的治疗具有...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女性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目前的指南建议仅在复杂病例中使用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s,UDS),但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特发性OAB患者的诊断中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OAB女性患者后续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就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OAB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诊断 尿动力学
下载PDF
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后尿动力学指标及IPSS评分的影响
17
作者 王忠军 冯驰 +4 位作者 殷雍 谢梅茂 胡著云 何建明 郑琪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2期3279-3281,3286,共4页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后尿动力学指标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后尿动力学指标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进行HoLE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非那雄胺治疗,术后连续治疗4周。结果术后4周,两组最大尿流率(Qmax)均高于术前,残余尿量(RUV)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Qmax高于对照组,RUV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IP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非那雄胺用于BPH患者HoLEP后治疗,可有效调节炎症指标,促进术后前列腺症状及尿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非那雄胺 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 尿动力学
下载PDF
火针联合脐疗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王蕊 王东利 +1 位作者 郝有志 王学乾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火针联合脐疗治疗脊髓损伤(SCI)所致神经源性膀胱(NGB)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SCI所致NG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中药脐疗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火针联... 目的:探讨火针联合脐疗治疗脊髓损伤(SCI)所致神经源性膀胱(NGB)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SCI所致NG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中药脐疗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火针联合脐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排尿情况、尿动力学、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53/60),高于对照组70.00%(4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NBSS)与泌尿症状困扰评分(USDS)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均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排尿压力、最大尿流率与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NBSS评分与U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均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排尿压力、最大尿流率与WHOQOL-BREF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脐疗可更有效地改善SCI所致NGB患者尿动力学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脐疗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尿动力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电针八髎穴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燕 钟亮 +5 位作者 陶林花 傅建明 吴彩虹 沈雅萍 姚云海 任芸 《中国康复》 2023年第7期422-425,共4页
目的:分析高压氧(HBO)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0例、电针组20例、联合组20例,各组均接受常规膀胱功能训练,电针组增加电针治疗,... 目的:分析高压氧(HBO)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0例、电针组20例、联合组20例,各组均接受常规膀胱功能训练,电针组增加电针治疗,联合组增加电针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及排尿日记评价3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充盈期逼尿肌压(Pdet)、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V)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3组患者BC及Qmax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Pdet及RV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电针组及联合组患者BC及Qmax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Pdet及RV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BC及Qmax明显高于电针组(均P<0.05),Pdet及RV显著低于电针组(均P<0.05)。治疗后,3组患者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治疗前(均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电针组及联合组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LUT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电针组(均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LUTS评分均明显高于电针组(均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电针 八髎穴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尿动力学
下载PDF
热奄包穴位外敷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疼痛、排尿功能和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
20
作者 代立霞 赵婉琳 赵志强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6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热奄包穴位外敷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疼痛、排尿功能和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并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热奄包穴位外敷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疼痛、排尿功能和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并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方案,包含创面清洁、消肿、抗感染等,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试验组给予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联合热奄包穴位外敷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d。疗程结束后对比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恢复排尿时间、排尿量、残余尿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疗程结束后的疼痛情况,包含VAS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水平;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尿功能和尿动力学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含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V)、首次尿意膀胱容量(FDV)及逼尿肌压力。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血清5-HT、PGE2、NO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P<0.05),且试验组患者VAS评分及血清5-HT、PGE2、N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Qmax和逼尿肌压力均明显高于术后第1天(P<0.05),且试验组患者Qmax和逼尿肌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RV、FDV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P<0.05),试验组患者RV、FD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奄包穴位外敷可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有效镇痛,减轻机体疼痛介质含量,降低应激水平,同时增强患者排尿功能并改善膀胱尿动力学,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尿潴留 热奄包 穴位贴敷 尿功能 膀胱尿动力学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