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邸立军 刘淑俊 +2 位作者 宛凤玲 朱步东 聂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21-523,共3页
目的 :评价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2 6例限局性恶性肿瘤、35例进展期肿瘤骨转移阴性和 34例骨转移阳性的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平。结果 :进展期肿瘤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 目的 :评价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2 6例限局性恶性肿瘤、35例进展期肿瘤骨转移阴性和 34例骨转移阳性的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平。结果 :进展期肿瘤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平明显高于限局性肿瘤 (P <0 .0 5 ) ;进展期肿瘤骨转移阳性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平又明显高于骨转移阴性 (P <0 .0 5 )。结论 :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可以在评价进展期肿瘤骨转移和骨吸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吡啶酚 吡啶 骨转移癌 恶性肿瘤 骨转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尿脱氧吡啶酚和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会清 申桂华 +1 位作者 艾桂萍 吴宜勇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7年第5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尿脱氧吡啶酚(D-Pyr)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40例绝经早期健康妇女平均年龄50.95±2.86岁,平均绝经年限1.83±0.97年,39例老年妇女平均年龄70.64±...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尿脱氧吡啶酚(D-Pyr)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40例绝经早期健康妇女平均年龄50.95±2.86岁,平均绝经年限1.83±0.97年,39例老年妇女平均年龄70.64±4.12岁,平均绝经年限22.52±6.34年。留取空腹第二次晨尿10ml,采用酶免法测定尿脱氧吡啶酚,批内、批间差异分别为10%、15%。采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2~4(L2~L4)和左髋骨BMD。结果老年组BMD明显低于绝经早期组,2组妇女尿D-Pyr水平均增高,且绝经早期组高于老年组,尿D-Pyr与腰椎BMD呈负相关,表明2组妇女骨吸收均增加,绝经早期妇女更明显。结论老年人骨量大量丢失,脊柱部位骨吸收活跃,脊柱BMD评价骨丢失优于股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尿脱氧吡啶 绝经后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尿脱氧吡啶酚是新的骨吸收生化指标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永忠 张峰 《医学综述》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1 前言 骨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具有新陈代谢的活性。骨形成、骨吸收和静止三个阶段构成骨再建的全过程。随着对骨转换的深入理解,人们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骨形成有关的标志物主要有血清碱性磷酸酶、骨... 1 前言 骨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具有新陈代谢的活性。骨形成、骨吸收和静止三个阶段构成骨再建的全过程。随着对骨转换的深入理解,人们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骨形成有关的标志物主要有血清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展开肽。与骨吸收有关的标志物主要有血清或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尿羟赖氨酸糖甙、羟脯氨酸肽、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胶原吡啶交联和钙等。以往常用尿钙和尿羟脯氨酸评价骨吸收水平,因为它们特异性和敏感性低,不能反映绝经前后出现的骨吸收增加现象,应用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脱氧吡啶 骨吸收生化指标
下载PDF
尿脱氧吡啶酚可作为妊娠性骨量减少的敏感生化指标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永忠 张峰 齐心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尿脱氧吡啶酚排泄率对妊娠性骨量减少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 60名孕妇 (妊娠组 )和 30名非孕健康妇女 (对照组 )的尿脱氧吡啶酚浓度 ,同时用苦味酸法测定尿肌酐 ,二者相比求得尿脱氧吡啶酚排泄率 (单位为 nmol... 目的 探讨尿脱氧吡啶酚排泄率对妊娠性骨量减少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 60名孕妇 (妊娠组 )和 30名非孕健康妇女 (对照组 )的尿脱氧吡啶酚浓度 ,同时用苦味酸法测定尿肌酐 ,二者相比求得尿脱氧吡啶酚排泄率 (单位为 nmol/ mmol Cr)。结果 对照组妇女尿脱氧吡啶酚排泄率为 ( 3.60± 1.2 9) nmol/ mmol Cr,妊娠组妇女为 ( 4.63± 1.85 ) nmol/ mmol C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其中妊娠 0~ 3个月组 ( n=2 0 )尿脱氧吡啶酚排泄率为 ( 3.91± 1.32 ) nmol/ mmol Cr,4~ 6个月组 ( n=2 0 )为 ( 4.35± 1.72 ) nmol/ mmol Cr,7~ 9个月组 ( n=2 0 )为 ( 6.34± 2 .2 8) nmol/ mmolCr,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1)。跟踪调查显示哺乳期妇女尿脱氧吡啶酚排泄率仍维持较高水平 ( 5 .83± 2 .14 ) nmol/ mmol Cr,P<0 .0 1)。结论 尿脱氧吡啶酚排泄率可作为反映妊娠期和哺乳期骨吸收增加的方便、灵敏、特异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脱氧吡啶 骨吸收 生化指标 妊娠 骨量减少
下载PDF
卵巢切除患者尿脱氧吡啶酚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斌国 栾清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卵巢切除患者 尿脱氧吡啶 测定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尿脱氧吡啶酚作为新一代骨质疏松症检测指标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劲丰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4年第5期26-27,37,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年化时期,老年性疾病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骨质疏松症作为三大老年性疾病之一,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我国人口是亚洲人种,加之生活方式和卫生保健等诸多因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很高。常有骨痛、限制行动等症状... 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年化时期,老年性疾病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骨质疏松症作为三大老年性疾病之一,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我国人口是亚洲人种,加之生活方式和卫生保健等诸多因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很高。常有骨痛、限制行动等症状及引发骨折的后果,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倍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尿脱氧吡啶 骨吸收 检测指标 甲状腺功能亢进 骨密度 骨量减少 骨形成 骨丢失 老年性疾病
下载PDF
尿脱氧吡啶酚与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维平 马慧萍 辛继胜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研究尿脱氧吡啶酚(DPD)含量变化与大鼠发生实验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探讨尿脱氧吡啶酚在骨质疏松防治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维甲酸诱导的大鼠急性骨质疏松模型,以淫羊藿总黄酮进行对抗治疗。分别测定模型组、淫羊藿总黄酮治疗组和... 目的研究尿脱氧吡啶酚(DPD)含量变化与大鼠发生实验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探讨尿脱氧吡啶酚在骨质疏松防治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维甲酸诱导的大鼠急性骨质疏松模型,以淫羊藿总黄酮进行对抗治疗。分别测定模型组、淫羊藿总黄酮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尿DPD、Ca/Cr、P/Cr,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和骨Ca、骨P及骨密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PD值在模型组显著上升,在淫羊藿总黄酮治疗组则趋于正常水平。DPD值所反映骨吸收情况与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及骨指标一致,并比Ca/Cr和P/Cr灵敏。结论尿脱氧吡啶酚是一项灵敏快速的特异性骨质疏松诊断与疗效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脱氧吡啶 大鼠 实验 骨质疏松 相关性 淫羊藿总黄酮 甲状旁腺素
下载PDF
骨质疏松骨折血清骨钙素和尿脱氧吡啶酚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柏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556-558,共3页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代谢的变化,更好地指导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对80例骨折患者愈合过程中血清骨钙素和尿脱氧吡啶酚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骨钙素呈增高趋势,可超出正常值范围。第3周达到最高峰,...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代谢的变化,更好地指导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对80例骨折患者愈合过程中血清骨钙素和尿脱氧吡啶酚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骨钙素呈增高趋势,可超出正常值范围。第3周达到最高峰,第6周逐渐下降到正常值范围;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尿脱氧吡啶酚亦呈增高趋势,完全超出正常值范围。第6周达到最高峰,第9周逐渐下降但未完全回复正常范围。结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早期骨转换都很活跃,血清骨钙素和尿脱氧吡啶酚均增高,尿脱氧吡啶酚的增高较血清骨钙素的增高显著,骨吸收持续影响较大,骨代谢处于失偶联的状态。若早期能有效地控制骨吸收将有利于加强骨形成的能力,最终有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血清骨钙素 尿脱氧吡啶
下载PDF
分娩方式、胶原代谢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陈茜 王孝忠 +1 位作者 黎庆梅 黄惠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2期33-35,3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分娩方式和胶原蛋白特异性代谢产物吡啶酚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行产前检查、分娩并分娩后复查的产妇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42例,... 目的探讨不同的分娩方式和胶原蛋白特异性代谢产物吡啶酚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行产前检查、分娩并分娩后复查的产妇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42例,选择性剖宫产组40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尿吡啶酚的浓度。结果①产后6~8周压力性尿失禁的总发生率为15.9%(13/82),其中阴道分娩组为26.2%(11/42),选择性剖宫产组为5.0%(2/40),阴道分娩组产后6~8周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孕期发生尿失禁、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是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③产后6~8周尿吡啶酚/肌酐值:阴道分娩组为(24.61±2.27)nmol/mmol,选择性剖宫产组为(22.11±3.55)nmol/mmol,阴道分娩组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尿吡啶酚的浓度较选择性剖宫产产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分娩方式 胶原代谢 尿吡啶酚
下载PDF
红景天对高原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血清IL-6、TNF-α和尿DPD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白孟海 葛宝丰 +3 位作者 刘剑梅 王琦 高文魁 郑荣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4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原高寒地区低氧环境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尿脱氧吡啶酚(DPD)的关系及红景天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选用Wistar雌性大白鼠75只,分别摘除卵巢或假性去卵巢。分为A组(假... 目的:探讨高原高寒地区低氧环境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尿脱氧吡啶酚(DPD)的关系及红景天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选用Wistar雌性大白鼠75只,分别摘除卵巢或假性去卵巢。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切除卵巢组),C组(切除卵巢+尼尔雌醇组),D组(切除卵巢+红景天混合饲料组),E组(切除卵巢+红景天浸液组)。每组15只,术后在海拔3100m青海海北州地区饲养,术后3个月处死,应用放免方法测定血清IL-6、TNF-α和化学发光法测定尿中DPD含量。结果:B组血清IL-6、TNF-α和尿DPD含量显著高于A、C、D、E组。C、D、E组血清IL-6、TNF-α和尿DPD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景天的抗高原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IL-6、TNF-α含量和尿中DPD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动物 实验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尿脱氧吡啶
下载PDF
骨代谢标志检测在骨质疏松、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汝文 张曼丽 +3 位作者 李雷 姚小苓 刘荣均 郭燕云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5-357,共3页
目的研究检测骨代谢标志在骨质疏松、糖尿病(DM)、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及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9例骨质疏松患者,DM、甲亢及RA患者各50例和6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中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 目的研究检测骨代谢标志在骨质疏松、糖尿病(DM)、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及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9例骨质疏松患者,DM、甲亢及RA患者各50例和6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中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及尿中骨吸收指标尿脱氧吡啶酚(DPd)。结果骨质疏松男性患者组骨形成标志BGP、B-ALP、PICP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骨吸收指标DPd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绝经女性组BGP、B-ALP、PICP及DPd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未绝经女性组仅DP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型DM患者的BGP检测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DPd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B-ALP及PICP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RA患者DP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甲亢患者BGP、B-ALP、PICP及DPd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骨代谢标志在上述4种疾病中可早期发现骨代谢紊乱,其中男性骨质疏松及RA患者均以骨吸收改变为主,而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及甲亢患者又以骨丢失为主。4项标志的组合检测能反映骨代谢的整体状况,如仅用一项标志易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尿脱氧吡啶 骨质疏松 尿 甲状腺功 能亢进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高原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血清IL-6、TNF-α和尿DPD的变化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白孟海 葛宝丰 +2 位作者 王琦 高文魁 郑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原去势大鼠骨代谢变化。方法:选用纯种W istar雌性大白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或正常组)、B组(切除卵巢组)、C组(切除卵巢+尼尔雌醇组)。术后在海拔3 100 m青海海北州高原饲养。3个月后,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免疫... 目的:探讨高原去势大鼠骨代谢变化。方法:选用纯种W istar雌性大白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或正常组)、B组(切除卵巢组)、C组(切除卵巢+尼尔雌醇组)。术后在海拔3 100 m青海海北州高原饲养。3个月后,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实验大鼠血清IL-6和TNF-α的含量和尿DPD排泄浓度。并与平原(海拔1 500 m)作对照。结果:高原A、B和C组血清IL-6、TNF-α和尿DPD值与平原相应组比较均显著高于平原组(P<0.01)。高原B组与A、C组比较:IL-6、TNF-α血清含量和尿DPD排泄浓度值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高原缺氧和因缺氧对机体巢功能的影响均可引起血清IL-6、TNF-α含量升高和尿DPD排泄浓度增加。提示高原缺氧和缺氧对卵巢的影响均可引起骨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学 高原 IL-6 TNF-α 尿脱氧吡啶 血清IL-6 高原缺氧 去势大鼠 DPD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尿生化指标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秀袖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尿生化指标吡啶酚(PYD)和脱氧吡啶酚(DPD)检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于治疗测定前后分别测定PYD、DPD、尿钙(Ca)及尿羟... 目的:探讨尿生化指标吡啶酚(PYD)和脱氧吡啶酚(DPD)检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于治疗测定前后分别测定PYD、DPD、尿钙(Ca)及尿羟脯氨酸(HOP)的浓度。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后PYD/Cr、DPD/Cr与治疗前呈显著性差异,P<0.05;Ca/Cr、HOP/Cr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YD、DPD可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良好评价指标,其不受饮食的影响,其不受摄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吡啶酚 尿脱氧吡啶 治疗 评价
下载PDF
糖尿病性骨代谢异常的两项早期生化指标测定
14
作者 陈君 尹富华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2年第3期103-104,共2页
目的:研究因糖尿病而引起的骨代谢异常的两项早期生化指标。方法:测定86例糖尿病人及50例正常人的血骨钙素(osteocalecin BGP)、尿吡啶酚(urinary pyridinoline PYD)、尿钙/肌酐(Ca/Cr)、尿羟脯氨酸/肌酐(HOP/Cr)及骨密度值(... 目的:研究因糖尿病而引起的骨代谢异常的两项早期生化指标。方法:测定86例糖尿病人及50例正常人的血骨钙素(osteocalecin BGP)、尿吡啶酚(urinary pyridinoline PYD)、尿钙/肌酐(Ca/Cr)、尿羟脯氨酸/肌酐(HOP/Cr)及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并观察各生化指标间及与BMD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的BGP、PYD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间Ca/Cr、HOP/Cr无差异(P>0.05);BGP、PYD与BMD呈明显负相关;部分糖尿病人的BMD正常时BGP、PYD已升高。结论:BGP、PYD是反映因糖悄病引起骨代谢异常的早期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 尿吡啶酚 骨密度值 早期诊断 并发症 尿 骨代谢异常
下载PDF
血清IL-1β及尿DPd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牙周学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芬 庞红霞 +3 位作者 吴云菲 周美燕 孙小春 郑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737-4741,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及尿脱氧吡啶酚(DPd)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牙周炎患者牙周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90例为合并组,单纯老年T2DM患者60例为T2DM组,40例年龄、性别与上述两组相匹配的健康志...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及尿脱氧吡啶酚(DPd)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牙周炎患者牙周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90例为合并组,单纯老年T2DM患者60例为T2DM组,40例年龄、性别与上述两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3组牙周学指标、血清IL-1β及尿DPd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老年T2DM患者伴发牙周炎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IL-1β及尿DPd水平与牙周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组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牙周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水平均显著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P<0.05),且T2D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血清IL-1β、尿DPd水平均显著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P<0.05),且T2D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组FBG、HbA1c、血清IL-1β、尿DPd、BI、PD、PLI、AL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HbA1c、血清IL-1β、尿DPd水平均是影响老年T2DM患者伴发牙周炎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1β与BI、PD、PLI、AL呈正相关(r=0.559、0.592、0.544、0.648,均P<0.05),尿DPd与BI、PD、PLI、AL呈正相关(r=0.533、0.526、0.493、0.551,均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中血清IL-1β、尿DPd水平异常升高,与牙周学指标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尿脱氧吡啶 2型糖尿 牙周炎
下载PDF
高原、平原地区官兵尿脱氧吡啶酚改变分析
16
作者 白孟海 葛宝丰 +1 位作者 王琦 高梅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训练部队官兵骨代谢的变化 ;方法 :随机选择两个连队 ,官兵 1 1 5名 ,由平原 ( 1 3 0 0m)进驻高原 (海拔 43 0 0m) 2个月后 ,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尿脱氧吡啶酚排泄率 ,并与返回平原 2个月后进行对比 ;结果 :...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训练部队官兵骨代谢的变化 ;方法 :随机选择两个连队 ,官兵 1 1 5名 ,由平原 ( 1 3 0 0m)进驻高原 (海拔 43 0 0m) 2个月后 ,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尿脱氧吡啶酚排泄率 ,并与返回平原 2个月后进行对比 ;结果 :进驻高原地区 2个月后不同年龄段尿脱氧吡啶酚的排泄率与返回平原后相比 ,2 0岁以下和~ 3 0岁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40岁和 >40岁以上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结论 :进驻高原地区的官兵 2个月后与返回平原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尿脱氧吡啶 骨吸收 骨代谢 DPD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霏 秦开蓉 +1 位作者 范绮平 汪红兵 《中国康复》 2012年第4期308-309,共2页
目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尿肌酐(uCr)和尿吡啶酚(uPYD)的影响。方法:PMOP患者5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给予肌注降钙素治疗,干预组加用运动、饮食和日光浴等健康... 目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尿肌酐(uCr)和尿吡啶酚(uPYD)的影响。方法:PMOP患者5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给予肌注降钙素治疗,干预组加用运动、饮食和日光浴等健康教育干预治疗。干预前后检测血BGP、uPYD、uCr;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腰椎、髋部BMD。结果:干预组腰椎、髋部BMD较治疗前增加,血清BGP、uPYD/Cr均下降(P<0.05),对照组腰椎、髋部BMD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绝经妇女患者及早进行必要的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PMO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血清骨钙素 尿吡啶酚
下载PDF
UDPd/Scr比值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术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预测分析
18
作者 徐楠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尿脱氧吡啶酚(UDPd)/肌酐(Scr)比值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术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术后7 d、术... 目的探讨尿脱氧吡啶酚(UDPd)/肌酐(Scr)比值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术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术后7 d、术后15 d检测患者UDPd/Scr比值。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术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情况并依据结果将患者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 d、7 d、15 d时UDPd/Scr,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DPd/Scr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术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期间,因患者自身原因230例患者中途退出3例,完成随访工作共227例。227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术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42例,占比18.50%。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术后2 d、7 d、15 d时UDPd/Scr逐渐升高,但发生组术后2 d、7 d、15 d时UDPd/Scr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2 d、7 d、15 d时UDPd/Scr预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术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患者术后UDPd/Scr比值高与术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有关,术后早期检测UDPd/Scr有助于预测患者术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修复 种植体 种植体周围炎 尿脱氧吡啶 骨吸收
下载PDF
实骨饮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形成、破坏指标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银萍 崔英华 +1 位作者 康红钰 张斌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实骨饮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尿吡啶酚(PYD)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治疗组予口服中药实骨饮(主要成分:熟地黄、狗脊、淫羊藿、补骨脂、牡蛎... 目的:观察实骨饮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尿吡啶酚(PYD)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治疗组予口服中药实骨饮(主要成分:熟地黄、狗脊、淫羊藿、补骨脂、牡蛎、山药等)治疗;西药对照组予口服钙尔奇D片治疗;空白对照组6月内未服用任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疗程6月,测定3组治疗前后BMD、BGP、PYD水平,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西药对照组为6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西药对照组BMD、BGP、PYD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空白对照组6月后以上3项指标则有恶化趋势。结论:实骨饮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实骨饮 骨密度 骨钙素 尿吡啶酚
下载PDF
甲亢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涛 唐晓勇 +1 位作者 王克超 郑颂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 探讨甲亢两种骨变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 2 7例甲亢和 3 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 ,分别采用RIA方法和ELISA方法测定血清骨钙素 (OC)和尿吡啶酚 (PYR)含量。 结果 甲亢患者两项指标皆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 ,OC分别为 (5 4.7... 目的 探讨甲亢两种骨变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 2 7例甲亢和 3 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 ,分别采用RIA方法和ELISA方法测定血清骨钙素 (OC)和尿吡啶酚 (PYR)含量。 结果 甲亢患者两项指标皆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 ,OC分别为 (5 4.7± 2 2 .5 )及 (2 3± 7.4) μg/L ,增加 13 9%。PYR分别为 (2 46.3± 181)及 (3 9.5± 11.6)nmol/mmol肌酐 ,增加 5 15 %。大多数患者都高出正常范围 ,且与血清FT3 浓度相关 ,甲亢经治疗后两项指标在一月内回到正常。 结论 PYR是甲亢骨代谢改变的高灵敏指标 ,OC增加幅度低于PYR ,提示骨吸收和骨形成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骨代谢 骨钙素 尿吡啶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