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eGFR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艳利 张丰姣 +2 位作者 陈景斌 楚英娜 张晓珂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332-5333,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4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糖尿病病程、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糖脂代谢指标、UAE...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4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糖尿病病程、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糖脂代谢指标、UAER和eGFR等。排除低蛋白血症、泌尿系疾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等。根据eGFR值将患者分为eGFR<60 ml·min^(-1)·1.73 m^(-2)组与eGFR≥60 ml·min^(-1)·1.73 m^(-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UAER;根据UAER将患者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UAER<30 mg/24 h)、尿白蛋白微量组(UAER 30~300 mg/24 h)及尿白蛋白大量组(UAER>300 mg/24 h),对比分析三组患者eGFR水平,分析UAER与eGFR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eGFR<60 ml·min^(-1)·1.73 m^(-2)组的UAER含量显著高于eGFR≥60 ml·min^(-1)·1.73 m^(-2)组(P<0.01);尿蛋白正常组的eGFR下降率显著低于尿蛋白微量组,尿蛋白微量组的eGFR下降率明显低于尿蛋白大量组(P<0.05),三组eGFR下降发生率与UAER水平呈正相关(r=0.81,P<0.05)。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为血肌酐(Scr)、UAER、收缩压、性别,其OR值分别为10.571、9.781、5.641、3.072(P<0.05)。结论 eGFR下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UAER水平高于eGFR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eGFR与UAER呈显著负相关。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为血肌酐、UAER、收缩压、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肾小球滤过 尿
下载PDF
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杜玮 周艳艳 杨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594-596,共3页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方法选择早期DN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独应用缬沙坦8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方法选择早期DN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独应用缬沙坦8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针剂40 U,每日1次,肌肉注射。疗程均为4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Cys C及UAER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Cys C、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ys C、UAE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更有效降低早期DN患者Cys C及UAER水平,可能对延缓早期DN的进展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尿病肾病 胰激肽原酶 缬沙坦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曾锦辉 罗芳涛 +2 位作者 林鹭平 沈小燕 张劼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8期1497-1499,共3页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A组予贝那普利片10 mg,po,qd;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α硫辛...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A组予贝那普利片10 mg,po,qd;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600 mg,ivd,qd。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UAER、hs-CRP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B组UAER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A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贝那普利可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降低hs-CRP水平,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贝那普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Α硫辛酸 贝那普利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金芪降糖片对IGT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榕榕 刘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IGT患者 金芪降糖片 葡萄糖耐量低减 肾病(DN) 慢性并发症 尿病前期 高发病 现实意义 干预治疗 早期诊断 研究重点
下载PDF
糖肾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刚 郭晓玲 +2 位作者 魏晓娜 陈志强 檀金川 《河北中医》 2006年第9期651-653,共3页
目的观察糖肾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浆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7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2组继续原有降糖治疗,血压高者予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在此基础上... 目的观察糖肾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浆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7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2组继续原有降糖治疗,血压高者予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糖肾合剂治疗,对照组则应用洛丁新治疗。30日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2组UAER及NO和ET-1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UAER、ET-1均明显下降(P<0.01,P<0.05);治疗后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NO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NO水平虽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肾合剂可明显降低早期DN患者UAER、ET-1和NO水平,其降低早期DN患者UAER的机理与其降低ET-1、N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合剂 早期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叶飞 邓月珍 +3 位作者 朱亭 董林 王峰 刘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8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另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予糖尿病饮食、胰岛素控制血糖、安慰剂口服;治...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另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予糖尿病饮食、胰岛素控制血糖、安慰剂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3组UAER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结果 DN组UAER和血清MDA明显高于健康组,而血SOD、GSH-Px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UAER和血清MDA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SOD、GSH-P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AER和血清MDA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SOD、GSH-Px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能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苯磺酸钙 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曼曼 陈宣蓉 +2 位作者 舒冏 穆攀伟 曾龙驿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9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1年8月—2012年4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7例进行研究,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组。检测血胱抑素C,观察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无糖尿病肾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1年8月—2012年4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7例进行研究,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组。检测血胱抑素C,观察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无糖尿病肾病组(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别是(15.24±10.83)mg/24 h,(198.71±63.08)mg/24 h,(1025.36±495.47)mg/24 h;胱抑素C分别是(0.73±0.25)mg/L,(1.43±0.41)mg/L,(2.05±0.59)mg/L。B组、C组与A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胱抑素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0.571,P<0.05)。结论血胱抑素C可做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血胱抑素C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石俊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和血肌酐(Scr)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常...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和血肌酐(Scr)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另行氟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9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和9个月检测两组患者UAER、CRP和Scr。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UAER和CR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ER和CRP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UAER和观察组UAER、CRP、Scr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ER和CRP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UAER、CRP、Scr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ER、CRP、Scr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明显降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N患者UAER、CRP和Scr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早期DN患者,UAER、CRP和Scr降低更明显,起效更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C-反应蛋白 血肌酐
下载PDF
缬沙坦不同使用时限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坤浪 陈滨 钟伟章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不同使用时限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缬沙坦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时间方案。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观察缬沙坦不同使用时限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缬沙坦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时间方案。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服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坚持治疗12周,观察组坚持治疗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全血流量(RBF)和肾阻力指数(RI)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ALB、UAER、Scr、BUN、RBF和R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ALB、UAER、Scr、BUN、RBF和RI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持续服用缬沙坦治疗24周,可有效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肾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治疗时限 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肾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地灵丹对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士荣 张景红 +1 位作者 朱宇清 蔡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年第5期283-284,共2页
目的 观察地灵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及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选NIDDM ,UAER :2 0~ 2 0 0μg/min 93例 ,分 3组进行治疗 ,疗程 8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UAER、内皮素、右臂肱动脉血压。结果 治疗后地灵丹... 目的 观察地灵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及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选NIDDM ,UAER :2 0~ 2 0 0μg/min 93例 ,分 3组进行治疗 ,疗程 8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UAER、内皮素、右臂肱动脉血压。结果 治疗后地灵丹组、开搏通组及对照组空腹血糖均明显下降 ;治疗后地灵丹组和开搏通组血压、UAER、内皮素下降显著 ,对照组与治疗前没有差别 ,地灵丹组与开搏通组下降值无差别 ,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结论 地灵丹有确切的保护肾功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灵丹 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内皮素 UAER 中药制剂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动态血压变异性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晓梅 陈霞 陈晓晓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496-497,共2页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动态血压变异性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特点,探讨其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妊高征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分娩的中晚期正常孕妇5...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动态血压变异性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特点,探讨其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妊高征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分娩的中晚期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日、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负荷、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等参数。结果:观察组孕妇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有差异性显著(P<0.05)。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之间普遍存在正相关关系。观察组孕妇的血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围生儿死亡及早产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分娩后随访期间高血压的发生率是26%,明显高于对照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密切相关,夜间血压增加明显的患者更为突出。动态血压变异性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妊高征患者的诊断分度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有积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患者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相关性
下载PDF
糖通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潘艳伶 凌湘力 《北方药学》 2015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经验方糖通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治疗12周(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经验方糖通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治疗12周(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通饮能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减轻蛋白尿,同时使空腹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得到改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通饮 早期糖尿病肾病 名老中医经验方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大为 付研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733-1735,1739,共4页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1名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分析各组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1名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分析各组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病率的差别,测定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超声心动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三组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并随UAER的升高呈升高趋势。三组间病程、动脉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尿酸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与UAER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尿 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伟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996-997,共2页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尿病肾病患者 灯盏细辛注射液 早期 主要死亡原因 终末期肾病 RENAL ESRD
下载PDF
探讨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糖尿病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文艳 薛黎 陈兆云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7年第5期72-72,98,共2页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尿病病人 临床糖尿病肾病 肾脏损伤 血清肌酐 肾小球 微量蛋白尿 诊断价值 尿蛋白 尿素氮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16
作者 田晓年 肖园园 +2 位作者 曾朝阳 刘晓玲 邹雪琴 《新医学》 2012年第8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MT)的关系。方法:检测34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HDL-C、LDL-C、血清肌酐、血尿酸,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析患者...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MT)的关系。方法:检测34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HDL-C、LDL-C、血清肌酐、血尿酸,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影响UAER和CMT的相关因素。结果:血尿酸水平与UAER相关,在校正内血清肌酐的影响后,相关性仍然存在(男性r=0.27,P<0.01;女性r=0.29,P<0.01)。女性患者血尿酸水平与CMT相关(r=0.23,P<0.01)。血尿酸是老年高血压患者UAER(男性β=0.19,P<0.01;女性β=0.23,P<0.05)及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β=0.16,P<0.05)CMT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尿酸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控制血尿酸可能在防治高血压导致靶器官损伤中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尿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莪黄糖肾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17
作者 安向平 檀金川 戴剑华 《河北中医》 2008年第10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观察莪黄糖肾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浆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9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继续降糖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9例给予莪黄糖肾合剂治疗,对照组49例予贝那普... 目的观察莪黄糖肾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浆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9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继续降糖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9例给予莪黄糖肾合剂治疗,对照组49例予贝那普利片(洛汀新)治疗,观察UAER、ET-1及NO水平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UAER、ET-1均明显下降(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O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NO水平虽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莪黄糖肾合剂可明显降低早期DN患者UAER、ET-1和NO水平,降低早期DN患者UAER的机制与其降低ET-1、N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黄糖肾合剂 早期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C-IMT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
18
作者 陈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277-4279,共3页
脂联素可以促使脂肪和葡萄糖的代谢,从而降低胰岛素抵抗,使敏感性得以改善,并且对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起到一定的抵抗。据相关数据显示,检验糖尿病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指标之一就是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值。
关键词 2型糖尿 脂联素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金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施莹 韩春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6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经单纯饮食治疗血糖控制失败并伴早期糖尿病肾病29例随机给以金芪降糖片或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间UAER的差别。结果治疗前两组间UAER无明显...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经单纯饮食治疗血糖控制失败并伴早期糖尿病肾病29例随机给以金芪降糖片或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间UAER的差别。结果治疗前两组间UAER无明显差别(65.9±16.1)vs(63.6±18.6)μg/min,P=0.2693。治疗六个月时金芪降糖片组UAER(43.7±11.5)μg/min较二甲双胍组(56.6±12.0)μg/min明显降低(P=0.0065)。结论金芪降糖片除降血糖作用外还具有潜在的降尿微量白蛋白作用,有价值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金芪降糖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