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膀胱功能、膀胱压力及尿路感染的影响
1
作者 张倩 王雪丹 +3 位作者 沈润斌 马翠霞 杨金旭 王利春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究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膀胱功能、膀胱压力及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6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 目的探究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膀胱功能、膀胱压力及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6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联合组(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刺激,联合组给予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比较两组尿流动力学(最大膀胱压力、膀胱功能、最大膀胱测量容量),膀胱残余尿量,临床疗效,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8周后MHU评分、膀胱残余尿量依次降低(P<0.05),且干预4周、8周后,联合组[(2.45±0.26)分、(216.46±23.72)mL、(1.87±0.19)分、(114.37±11.58)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9±0.28)分、(242.75±26.84)mL、(2.14±0.22)分、(162.75±16.49)mL](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8周MBI评分、膀胱压力依次升高(P<0.05),且干预4周、8周后,联合组[(38.57±3.46)分、(12.67±1.27)分、(46.57±4.72)分、(14.02±1.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4.14±3.25)分、(10.96±1.14)分、(40.62±4.15)分、(12.57±1.31)分](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8.95%)(P<0.05)。结论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可有效提高膀胱功能及膀胱压力,降低尿路感染及膀胱残余尿量,提升自理能力,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尿潴留 灸法 电刺激疗法 神经反馈 生物反馈刺激 隔附子饼灸 尿路感染 膀胱功能
下载PDF
延髓外侧梗死致尿潴留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孟庆芳 张征 +5 位作者 李霞 王蕾 张明庆 姬琳 赵婧 王兴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89-192,共4页
延髓外侧梗死是常见的脑干梗死综合征之一,但在临床上其导致尿潴留的病例并不多见。本文回顾性分析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延髓外侧梗死致尿潴留的患者1例,患者以头晕、行走不稳为主要症状,同时发现存在急性尿潴留的临床表现... 延髓外侧梗死是常见的脑干梗死综合征之一,但在临床上其导致尿潴留的病例并不多见。本文回顾性分析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延髓外侧梗死致尿潴留的患者1例,患者以头晕、行走不稳为主要症状,同时发现存在急性尿潴留的临床表现,完善影像学检查后诊断为延髓外侧梗死;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及时予以患者静脉溶栓、导尿及其他对症治疗,约1个月后其自主排尿功能完全恢复。尽管延髓外侧梗死导致尿潴留的病例不常见,但应充分了解并提高对此类情况的认知,做到全面预判,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尿潴留的可能性及其预后,反之,在颅脑CT显示不佳、MRI完善不及时的情况下,对于眩晕症状明显而其他定位体征较少,同时又合并急性尿潴留的患者,也能给予脑干-延髓外侧部分-可能受损的提示,提高对后循环梗死的警惕和重视,给予及时、适当的处理,避免延治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外侧梗死 临床表现 尿潴留 脑桥排尿中枢
下载PDF
基于子午流注的气交灸法在脑卒中后气虚型尿潴留病人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向力 吴融 +4 位作者 邓间开 肖海燕 徐婷 辛友美 黄丽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子午流注的气交灸法治疗脑卒中后气虚型尿潴留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气虚型尿潴留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后尿潴留... 目的:探讨基于子午流注的气交灸法治疗脑卒中后气虚型尿潴留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气虚型尿潴留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后尿潴留护理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子午流注的气交灸法,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临床疗效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的气交灸法能有效减少脑卒中后气虚型尿潴留病人的残余尿量,改善临床疗效,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 气交灸法 脑卒中 气虚型 尿潴留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降低产妇自然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率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曾丽玲 庄幼青 +1 位作者 饶金 李雪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6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产妇自然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临床观察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产一区3062例产妇作为试验组、产二区311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试验...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产妇自然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临床观察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产一区3062例产妇作为试验组、产二区311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产妇年龄(29.52±4.25)岁;会阴伤口情况:无伤口266例,Ⅰ度裂伤2152例,Ⅱ度裂伤、侧切644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9.68±4.09)岁;会阴伤口情况:无伤口244例,Ⅰ度裂伤2179例,Ⅱ度裂伤、侧切68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尿潴留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措施。观察试验组及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尿潴留产妇护理单使用规范率,对比改进前后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尿潴留产妇护理单使用规范率。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尿潴留产妇护理单使用规范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0%(98/3062)比4.45%(139/3112),1.40%(43/3062)比2.80%(87/3112),88.78%(87/98)比56.12%(78/139)](χ^(2)=6.702、14.354、29.988,均P<0.05)。改进前后对比发现,产妇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尿潴留产妇护理单使用规范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降低产妇自然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率及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尿潴留 持续质量改进 管理 护理
下载PDF
Kegel运动联合间歇性导尿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海燕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探究Kegel运动联合间歇性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数表法将其划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接受间歇性导尿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Kegel运动。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Kegel运动联合间歇性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数表法将其划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接受间歇性导尿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Kegel运动。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导尿时间、尿路感染情况、盆底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导尿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尿路感染率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Oxford评分及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收缩力时间均比干预前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干预前高,且研究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Kegel运动联合间歇性导尿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盆底肌功能的改善作用确切,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宫颈癌 Kegel运动 间歇性导尿
下载PDF
小茴香溻渍联合温灸盒灸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屈玉华 刘藤 +1 位作者 陈凤鸣 范润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小茴香溻渍联合温灸盒灸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3例拟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A组采用温灸盒灸治疗,B组采用小茴香溻渍治... 目的:探讨小茴香溻渍联合温灸盒灸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3例拟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A组采用温灸盒灸治疗,B组采用小茴香溻渍治疗,C组采用小茴香溻渍联合温灸盒灸治疗。评估3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及首次排尿难易程度。结果:A、B组各脱落1例,最终121例完成研究。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首次排尿时间均短于A组和B组,B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尿后,3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较排尿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均少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首次排尿难易程度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首次排尿难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茴香溻渍联合温灸盒灸能有效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减轻术后尿潴留带来的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尿潴留 癃闭 小茴香溻渍 温灸盒灸
下载PDF
腰麻术后尿潴留应用中医特色护理临床观察
7
作者 居道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对腰麻术后尿潴留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兴化市中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腰麻术后尿潴留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5)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5)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 目的:探讨对腰麻术后尿潴留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兴化市中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腰麻术后尿潴留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5)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5)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干预后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量以及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导尿率以及术后不适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33%vs75.56%,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4.37±1.02)h、干预后膀胱残余尿量(21.04土3.57)mL,分别短于、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尿量(318.20±35.81)m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尿率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13.33%、24.44%(P<0.05)。结论:对腰麻术后尿潴留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案干预效果确切,能有效促进患者排尿,改善膀胱功能,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导尿率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尿潴留 中医特色护理 护理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饮水疗法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及排尿效果与舒适度的影响
8
作者 张杨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10-12,17,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饮水疗法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及排尿效果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拟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行无痛分娩的68例产妇,利用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产后护理,观察组... 目的:分析早期饮水疗法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及排尿效果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拟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行无痛分娩的68例产妇,利用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产后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饮水疗法联合集束化护理。统计并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总发生率、排尿效果(排尿时间、排尿次数、单次尿量、残余尿量)、舒适度评分(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尿潴留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排尿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饮水疗法联合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风险、强化排尿效果并提升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早期饮水疗法 集束化护理 产后尿潴留
下载PDF
壮医药线点灸、针灸、西药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对比
9
作者 周丽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47-0050,共4页
研究并对比壮医药线点灸、中医针灸及西药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选取柳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医肛肠科住院部手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n=90)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壮医治疗组(n=30,接受壮医... 研究并对比壮医药线点灸、中医针灸及西药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选取柳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医肛肠科住院部手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n=90)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壮医治疗组(n=30,接受壮医药线点灸)、中医对照组(n=30,接受针刺穴位)、西药对照组(n=30,接受甲硫酸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比较三组排尿情况及住院时长;尿潴留症状改善速度;疗效;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壮医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住院时长短于中医对照组、西药对照组,首次排尿量高于中医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5)。壮医治疗组下腹胀痛消退时间、尿急消退时间、膀胱胀大消退时间、排尿困难消退时间均短于中医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5)。壮医治疗组尿潴留治疗总有效率96.67%>中医对照组80.12%>西药对照组70.58%(P<0.05)。壮医治疗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中医对照组13.33%<西药对照组23.33%(P<0.05)。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能够明显加快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排尿,并增加排尿量,促进患者下腹胀痛、尿急、膀胱胀大、排尿困难等症状消退,增加排尿量,提高总体疗效,缩短住院时长,降低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 药线点灸 针灸 肛肠术 尿潴留
下载PDF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周丽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44-0047,共4页
探究对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1-2019.12期间本院纳入的9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西药治疗)及治疗组(n=45,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观察疗效、尿动力学指标、疼痛程度、临床指标。结果 ... 探究对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1-2019.12期间本院纳入的9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西药治疗)及治疗组(n=45,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观察疗效、尿动力学指标、疼痛程度、临床指标。结果 对照组疗效(84.44%)低于治疗组(97.78%),(P<0.05)。治疗前,患者尿动力学及疼痛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指标较优(P<0.05)。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3.07±1.42)h]、首次排尿后膀胱内残留尿量[(35.42±10.47)mL]、术后患者住院时间[(7.78±2.31)d]小于对照组[(5.52±1.36)h]、[(70.24±10.68)mL]、[(10.25±2.46)d];2h内排尿总量[(824.45±100.71)mL]高于对照组[(510.33±100.26)mL],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排尿及临床指标,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药线点灸 尿潴留 肛肠手术 疼痛
原文传递
重复磁刺激S_(3)神经根联合M1区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子涵 毕耘枫 +4 位作者 李江 张宗亮 宋晨 董捷 刘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19-1723,共5页
背景:有研究证明S_(3)神经根重复磁刺激与M1区重复磁刺激均可改善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的排尿功能,但目前很少有将2个部位联合重复磁刺激应用于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的研究报道。目的:观察S_(3)神经根联合大脑M1区重复磁刺激治疗脊髓损... 背景:有研究证明S_(3)神经根重复磁刺激与M1区重复磁刺激均可改善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的排尿功能,但目前很少有将2个部位联合重复磁刺激应用于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的研究报道。目的:观察S_(3)神经根联合大脑M1区重复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纳入40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联合刺激组行S_(3)神经根区+M1区重复磁刺激,S_(3)刺激组行S_(3)神经根区重复磁刺激+M1区假刺激,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膀胱功能干预的基础上给予4周重复磁刺激治疗。两组患者每日治疗时间均为21 min,每周5 d,共计4周,对比两组患者排尿日记、尿动力学检查变化。结果与结论:①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均导尿次数、日均导尿量、日单次最大导尿量、平均单次排尿量、储尿期(最大膀胱容量、膀胱压)、排尿期(逼尿肌压、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4周治疗结束后,联合刺激组日均导尿次数较组内治疗前降低(P<0.05),平均单次排尿量较组内治疗前升高(P<0.05);S_(3)刺激组日均导尿次数较组内治疗前降低(P<0.05);4周的治疗结束后,联合刺激组日均导尿次数较S_(3)刺激组降低、平均单次排尿量较S_(3)刺激组升高(P<0.05);③4周的治疗结束后,两组最大膀胱容量、排尿期逼尿肌压较组内治疗前增大(P<0.05);两组最大容量时膀胱压、残余尿量较组内治疗前减小(P<0.05);4周的治疗结束后,联合刺激组最大膀胱容量、排尿期逼尿肌压较S_(3)刺激组增大,最大容量时膀胱压、残余尿量较S_(3)刺激组减小(P<0.05);④提示两组均可改善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的排尿功能,且联合刺激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S_(3)刺激组,证明两部位联合重复磁刺激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的排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尿潴留 重复磁刺激 尿动力学检查 排尿功能 膀胱压
下载PDF
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导尿管拔除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琪 王艳 《护理学》 2024年第4期380-387,共8页
腰椎融合术患者早期拔除导尿管后易发生尿潴留,存在需要间歇导尿或重置留置导尿管的情况,变相地延长了导尿管的留置时间,从而增加了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进而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该文就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导尿管... 腰椎融合术患者早期拔除导尿管后易发生尿潴留,存在需要间歇导尿或重置留置导尿管的情况,变相地延长了导尿管的留置时间,从而增加了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进而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该文就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导尿管拔除后发生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危害及加速康复理念下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减少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及正确处理尿潴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间融合术 尿潴留 术后尿潴留 排尿困难
下载PDF
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廖欢欢 林世强 +3 位作者 林威 陈磊 吴许雄 石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并发尿潴留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315例混合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尿潴留将患者分为尿潴留组(72例)及排尿正常组(243例)...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并发尿潴留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315例混合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尿潴留将患者分为尿潴留组(72例)及排尿正常组(243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混合痔术后并发尿潴留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发生率为2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良性前列腺增生病史(OR=8.028,95%CI=2.564~17.328,P=0.007)、椎管内麻醉方式(OR=1.487,95%CI=0.369~4.681,P=0.021)、术后疼痛(OR=2.659,95%CI=1.014~6.811,P=0.017)为混合痔术后并发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应用针刺治疗(OR=0.469,95%CI=0.089~0.957,P=0.010)为混合痔术后并发尿潴留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通过识别具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为临床混合痔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并发症的有效干预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术后尿潴留 LOGISTIC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揿针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于明珠 赵丹娜 +4 位作者 杨艾影 詹艳艳 张丽 朱宇 张玉玲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揿针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揿针疗法,观察组在揿针治疗基础上给予腕踝针疗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量、排尿通畅情...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揿针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揿针疗法,观察组在揿针治疗基础上给予腕踝针疗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量、排尿通畅情况、腹部症状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337.58±58.74) min]短于对照组[(380.61±62.75) min](P<0.05),首次排尿量[(241.52±65.25) mL]多于对照组[(175.45±60.42) mL](P<0.05);首次排尿通畅情况及腹部症状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弯针、晕针等不良反应。结论:腕踝针联合揿针疗法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可明显缩短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促进排尿通畅、改善腹部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尿潴留 针刺疗法 腕踝针 揿针
下载PDF
针灸防治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培迪 姜红菊 +2 位作者 吴金乔 崔聪 李梦杰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398-401,共4页
术后尿潴留是冠脉介入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中国发生率高达30%~54%,以排尿困难,排尿不畅,小便量少或者仅点滴排尿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疾病的恢复。针灸凭借其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此研究通过总结近10... 术后尿潴留是冠脉介入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中国发生率高达30%~54%,以排尿困难,排尿不畅,小便量少或者仅点滴排尿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疾病的恢复。针灸凭借其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此研究通过总结近10年相关医学文献,包括针刺、艾灸、耳针、穴位贴敷等多个方面,探析中医外治法防治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并提出其中的不足,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闭 尿潴留 冠脉介入术 针灸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基于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宫颈癌术后尿潴留风险预测模型
16
作者 陆宇 江会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运用决策树、逻辑回归和支持向量机构建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尿潴留风险预测模型并比较性能,为评估及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459例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逻辑回归... 目的:运用决策树、逻辑回归和支持向量机构建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尿潴留风险预测模型并比较性能,为评估及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459例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逻辑回归3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尿潴留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准确性、召回率、精确率、F1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性能。结果:共纳入病人的年龄、疾病分期、体质指数等8个变量。选择80%的数据集(367例)作为训练集,20%的数据集(92例)作为验证集,结果显示,决策树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F1指数和AUC都比支持向量机和逻辑回归更优,说明决策树在构建宫颈癌术后尿潴留风险预测模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及较好的泛化性能;支持向量机在训练集中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F1指数和AUC都比逻辑回归更优。同时,在验证集中,支持向量机的召回率和F1指数比逻辑回归更优,但是支持向量机的准确率、精确率和AUC却比逻辑回归差,说明支持向量机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数据集中的泛化能力比逻辑回归差。结论:决策树在构建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尿潴留风险预测模型中具有较高的性能及较好的泛化能力,可为相关临床决策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尿潴留 危险因素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决策树 支持向量机 逻辑回归
下载PDF
“通督益肾”法温针灸联合功能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樊雨楠 何梦娇 +2 位作者 高山钥 贾静 李艳红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基于“通督益肾”法探讨温针灸联合功能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和功能磁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对百会、肾俞(双)、命... 目的:基于“通督益肾”法探讨温针灸联合功能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和功能磁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对百会、肾俞(双)、命门(双)、膀胱俞(双)、太溪(双)进行温针灸,2组治疗各30min,均每日1次,共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膀胱尿动力学、排尿情况、导尿次数等指标差异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排尿次数、排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充盈期逼尿肌压力、膀胱残余尿量及导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77.1%,P<0.05);结论:“通督益肾”法温针灸优于单纯针刺,且联合功能磁刺激显著提高了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温针灸 功能磁 尿潴留 神经源性膀胱 尿动力学
下载PDF
子宫脱垂手术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原因及针对性护理分析
18
作者 沈东梅 张汉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分析子宫脱垂手术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20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 目的分析子宫脱垂手术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20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针对尿潴留发生的具体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比较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首次排尿量、首次自助排尿时间、膀胱残余尿量分别为(186.15±9.73)mL、(0.93±0.13)h、(69.42±9.66)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9.53±13.25)mL、(2.72±0.22)h、(130.54±15.0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尿潴留、二次置管发生率分别为5.0%、2.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脱垂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针对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具体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明显降低二次置管及尿潴留发生率,及早恢复患者自主排尿能,显著提高满意度。此文的研究结果为术后尿潴留防治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手术 尿潴留 排尿 原因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硬膜外镇痛产妇产后尿潴留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吴晓远 王君颖 赵叶芳 《全科护理》 2024年第3期523-526,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硬膜外镇痛术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施硬膜外镇痛的产妇在产程中进行科学的膀胱管理方案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12月在硬膜外镇痛下阴道分娩的...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硬膜外镇痛术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施硬膜外镇痛的产妇在产程中进行科学的膀胱管理方案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12月在硬膜外镇痛下阴道分娩的1137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发生产后尿潴留的82例产妇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病例组。按照1∶1配比收集同期未发生产后尿潴留的产妇8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的电子数据调查表,经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和产程的相关资料,使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21年1月—12月实施硬膜外镇痛术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有1137例,发生产后尿潴留82例,发生率为7.21%。病例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硬膜外镇痛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初产妇和缩宫素使用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会阴Ⅱ度裂伤例数和间歇导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硬膜外镇痛时长[OR=1.004,95%CI(1.001,1.008)]、会阴裂伤[OR=5.695,95%CI(1.693,19.156)]、初产妇[OR=6.596,95%CI(2.407,18.076)]和缩宫素[OR=3.040,95%CI(1.425,6.483)]的使用是硬膜外镇痛术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间歇导尿次数[OR=0.343,95%CI(0.130,0.907)]是保护因素。结论:缩短产程中硬膜外镇痛给药时间及减少麻醉药物剂量,可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实施硬膜外镇痛后,临床中应探寻最佳的间歇导尿间隔,在避免产妇膀胱处于过度充盈状态的同时获得产程中最佳的导尿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硬膜外镇痛 产后尿潴留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在减轻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刘玲 魏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26-0129,共4页
观察并分析将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肛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及尿潴留的影响效果。方法 择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肛萎手术的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后分为单数组与双数组(42例/组),为单数组... 观察并分析将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肛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及尿潴留的影响效果。方法 择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肛萎手术的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后分为单数组与双数组(42例/组),为单数组患者提供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双数组则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措施介入后12h、24h、48h以及72h的疼痛评分、尿潴留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措施介入后,双数组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疼痛分值均低于单数组,组间比对结果有意义(P<0.05);双数组的尿潴留概率4.88%低于单数组的26.83%,组间比对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 为肛萎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助于缓解其疼痛感,降低尿潴留概率,提升整体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萎 综合性护理 疼痛 尿潴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