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干化学亚硝酸盐联合白细胞检测在尿路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
1
作者 蔡敏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71-0174,共4页
探究尿干化学亚硝酸盐联合白细胞检测在尿路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疑似尿路细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核心,以尿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单一指标检测联合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60例受检者进行尿培养结果阳... 探究尿干化学亚硝酸盐联合白细胞检测在尿路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疑似尿路细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核心,以尿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单一指标检测联合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60例受检者进行尿培养结果阳性50例,占比是83.33%。联合检测组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与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亚硝酸盐组与白细胞组(p<0.05);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明显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尿干化学亚硝酸盐与白细胞联合检测对尿路细菌感染的诊断较之单一检测,可以提升其准确率与特异度,对其阳性预测值提升有一定价值,同时也可以保证其阳性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得到明显提高,增强其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干化学亚硝酸盐 联合 白细胞 尿路细菌感染
原文传递
复杂性尿路细菌感染住院患者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俊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932-934,共3页
目的分析复杂性尿路细菌感染住院患者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3月我院泌尿科收治的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137例作为病例组,采集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目的分析复杂性尿路细菌感染住院患者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3月我院泌尿科收治的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137例作为病例组,采集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对于符合药敏试验标准的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137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培养出378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杆菌253株(66.93%),革兰阳性球菌95株(23.13%),真菌30株(7.94%);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阴沟肠杆菌占比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中,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屎肠球菌居多;真菌主要有光滑念珠菌及白念珠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50%,对呋喃妥因及氨曲南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60%,万古霉素耐药率为零,利奈唑胺耐药率<13%;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性率为31.25%,对伊曲康唑耐药率为25.0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90%;白念珠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0%。结论复杂性尿路细菌感染患者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居多,且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普遍较高,临床治疗应严格依照病原菌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尿路细菌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尿路细菌感染36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金必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0年第3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氢氟沙星 急性尿路细菌感染 尿路感染 治疗
下载PDF
浅析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尿路细菌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丽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7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尿路细菌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澄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尿路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头孢他啶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 目的:探讨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尿路细菌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澄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尿路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头孢他啶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其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RP的水平、血清IL-6的水平及血清IL-8的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尿路细菌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但其易发生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尿路细菌感染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静脉用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 被引量:4
5
作者 武治津 吴克让 +1 位作者 许建军 韩志友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0-201,共2页
静脉用氧氟沙星对30例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表明总有效率为93.4%,细菌清除率为91.7%。用药过程中未见肝、肾功能和血象有明显异常变化。
关键词 氧氟沙星 细菌尿路感染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细菌性尿路感染855株细菌分析及其耐药监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泓 何威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9-361,共3页
为了解儿童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变化及其耐药性以探索和指导治疗 ,对3296份尿路感染患儿的中段尿标本进行定量培养、鉴定 ,并对检出细菌作药物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3296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855份 ,分离率为25.9%。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 为了解儿童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变化及其耐药性以探索和指导治疗 ,对3296份尿路感染患儿的中段尿标本进行定量培养、鉴定 ,并对检出细菌作药物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3296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855份 ,分离率为25.9%。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08株 (59.4 % ) ,奇异变形杆菌91株 (10.6 % ) ,葡萄球菌86株 (10.1 % ) ,粪肠球菌62株 (7.3 % ) ,肺炎克雷伯菌48株 (5.6% ) ,屎肠球菌34株 (4.0% )。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呈高度耐药 ,耐药率分别达80%、70%以上 ;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呈逐年上升。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的机率很高 ,分别为17 %和31.3%。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达28.6% ,有12.6 %的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呈中等度耐药。提示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但其他细菌的比例在上升 ,尤其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上升较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尿路感染 致病菌 耐药性 儿童
下载PDF
尿液HBP及WBC对细菌性尿路感染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闪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7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尿液肝素结合蛋白(HBP)及白细胞(WBC)对细菌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120例,按尿液定量细菌培养诊断结果分为尿路感染组82例,非尿路感染组38例,同时选取... 目的:探讨尿液肝素结合蛋白(HBP)及白细胞(WBC)对细菌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120例,按尿液定量细菌培养诊断结果分为尿路感染组82例,非尿路感染组38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员30名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尿液中的HBP、WBC、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等指标,分析单独和联合检测对细菌性尿路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尿路感染组患者尿液中HBP、WBC、白细胞酯酶水平高于非尿路感染组及对照组,亚酸盐阳性率高于非尿路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HBP、WBC及联合检测对细菌尿路感染的诊断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815、0.754、0.863。结论:尿液HBP可能作为细菌性尿路感染的新型标志物辅助进行临床诊断,联合尿液HBP及WBC的诊断价值高于尿液HBP及W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尿路感染 肝素结合蛋白 白细胞
下载PDF
细菌性尿路感染213株细菌分析及其药物敏感趋势监测 被引量:7
8
作者 陶庆春 陈颖 +2 位作者 马子坤 李文静 陈晓丹 《抗感染药学》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细菌性尿道感染患者细菌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对其药物敏感趋势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东方医院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临床细菌性尿道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213株病原菌,进行调查分析和对其药物敏感趋势... 目的:了解临床细菌性尿道感染患者细菌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对其药物敏感趋势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东方医院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临床细菌性尿道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213株病原菌,进行调查分析和对其药物敏感趋势进行临测。结果:临床患者的标本中共分离出213株细菌。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04株(48.83%)、屎肠球菌20株(9.39%)、粪肠球菌17株(7.98%)、肺炎克雷伯氏菌12株(5.63%),表皮葡萄球菌11株(5.16%)。其他分离较少的细菌有铜绿假单胞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产酸克雷伯氏菌5株。ESBL确证试验结果: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共对81株大肠埃希菌22株,产酶率27%;10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产酶率50%。结论:临床细菌耐药严重,应根据细菌检验结果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敏感 细菌尿路感染 监测 分析及 2003年3月 肺炎克雷伯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2002年 大肠埃希菌 临床合理用药 表皮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感染患者 2001年 流行趋势 细菌感染 东方医院 屎肠球菌 粪肠球菌
下载PDF
细菌L型尿路感染20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王景群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4期62-62,共1页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995年1月~2000年1月,本院收治细菌L型引起的尿路感染20例,其中女性15例,男性5例,年龄31~65岁.肾盂肾炎患者16例,前列腺炎患者3例,淋菌性尿道炎患者1例.慢性感染者8例,急性感染者12例.
关键词 细菌L型 致病菌 治疗 细菌L型尿路感染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反复细菌性尿路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金云 王旋 +1 位作者 陈娟 付萍 《当代医学》 2022年第6期39-43,共5页
目的提高对神经系统查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合并神经源性膀胱需考虑SLE合并横贯性脊髓炎可能的认识。方法本文对1例SLE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继发反复细菌性尿路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提高对神经系统查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合并神经源性膀胱需考虑SLE合并横贯性脊髓炎可能的认识。方法本文对1例SLE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继发反复细菌性尿路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22岁男性,诊断SLE 15年,外院诊断为“脊髓横贯损伤、神经源性膀胱”4年,腹壁反射、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双下肢痛觉过敏、肌力减低,肌张力减低。考虑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继发反复细菌性尿路感染由SLE合并横贯性脊髓炎引起,复查腰椎MRI正常,AQP4阴性,但由于患者经济原因未查其他部位脊髓MRI,未能明确诊断损伤部位,泌尿外科会诊建议行膀胱扩大手术改善症状。结论本例诊治经验提示,SLE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若继发反复细菌性尿路感染,且神经系统查体阳性,需考虑SLE合并横贯性脊髓炎可能,在控制原发疾病及尿路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同时需完善脊髓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横贯性脊髓炎 神经源性膀胱 细菌尿路感染
下载PDF
尿液中肝素结合蛋白、IL-6及WBC对细菌性尿路感染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兴红 鲍正超 徐璐莹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18期43-43,60,共2页
目的探讨尿液中肝素结合蛋白(HBP)、 IL-6及WBC对细菌性尿路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94例,设为观察组;收集同时期收治的疑似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41例,设为疑似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尿液中肝素结合蛋白(HBP)、 IL-6及WBC对细菌性尿路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94例,设为观察组;收集同时期收治的疑似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41例,设为疑似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6人,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HBP、IL-6及WBC水平等。结果 HBP、WBC水平观察组最高,疑似组次之,对照组最低;IL-6水平观察组最高,其他两组接近。HB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WBC。结论尿液中HBP可能对快速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有积极意义,而IL-6、WBC可能辅助诊断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肝素结合蛋白 IL-6 WBC 细菌尿路感染 诊断
下载PDF
八正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新瑶 蒋锴 《科学咨询》 2022年第9期61-63,共3页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八正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湿热下注证)的患儿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患者,对照组44例患者。治疗组给予八正散...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八正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湿热下注证)的患儿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患者,对照组44例患者。治疗组给予八正散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热淋清颗粒口服,治疗7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的疗效及其安全性。随访6个月观察患儿用药后疾病的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症状、体征改善程度、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八正散加减用于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湿热下注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降低小儿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的复发率,远期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正散 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 湿热下注证 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PDF
US-BACT、US-WBC及B-WBC在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炜 刘万宗 +1 位作者 董小康 王惠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4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究尿沉渣细菌计数(US-BACT)、白细胞计数(US-WBC)及血WBC(B-WBC)在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UTI)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检查的104例疑似UTI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感染和非感染患者US-BACT、US-WBC、B-WBC水... 目的探究尿沉渣细菌计数(US-BACT)、白细胞计数(US-WBC)及血WBC(B-WBC)在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UTI)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检查的104例疑似UTI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感染和非感染患者US-BACT、US-WBC、B-WBC水平,并分析其对UTI的诊断价值。结果 104例疑似细菌性UTI患者经尿液细菌培养显示有72例确诊为细菌性UTI。尿液标本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1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0株(12.35%),革兰氏阴性菌71株(87.65%)。根据尿细菌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72例)和非感染组(32例)。感染组US-BACT、US-WBC、B-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US-BACT、US-WBC、B-WBC及联合诊断细菌性UTI的AUC分别为0.902、0.806、0.756、0.945,联合诊断AUC最高。结论 US-BACT、US-WBC、B-WBC对UTI诊断有参考意义,且三者联合能提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沉渣细菌计数 尿白细胞 血白细胞 细菌尿路感染
下载PDF
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患者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贞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4期686-688,共3页
目的:评价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患者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122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 目的:评价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患者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122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后的临床各症状复常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组为72.13%(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各症状(尿菌、体温及尿急、尿痛等症状)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患者细菌性尿路感染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尿路感染 头孢他啶 左氧氟沙星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在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鸿伟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98-699,共2页
本文通过监测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浓度,并与临床上C-反应蛋白(CRP)浓度相对比,探讨PCT检测在细菌性尿路感染时的临床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尿路感染患者83例(男12,... 本文通过监测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浓度,并与临床上C-反应蛋白(CRP)浓度相对比,探讨PCT检测在细菌性尿路感染时的临床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尿路感染患者83例(男12,女71);年龄(38±15.5)岁。采集所有尿路感染患者的血清或血浆标本,检验并记录PCT和CRP值。83例尿路感染患者均采集血清或血浆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尿路感染 临床诊断价值 感染患者 降钙素原 应用 C-反应蛋白 血浆标本 PCT
下载PDF
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家华 苏文锦 +1 位作者 杨艾华 晋家智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4期155-155,共1页
目的分析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该院门诊和住院部接收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共482例尿液标本。对尿液标本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和尿液沉渣白细胞以及细菌定量... 目的分析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该院门诊和住院部接收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共482例尿液标本。对尿液标本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和尿液沉渣白细胞以及细菌定量计数检验,并对其计算灵敏度、阳/阴性似然比、阳/阴性预测值。结果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结果的灵敏度为97.22%、阳性预测值为96.93%、特异度为95.40%、阴性似然比为0.044、阳性似然比为21.12。结论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能有效对临床尿路感染进筛查,其结果可提高对尿路感染诊断的预见性,增强诊断结果的可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沉渣 细菌定量计数 尿细菌培养尿路感染 尿液分析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与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南子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定量测定在呼吸道与尿路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集我院血培养阴性的临床疑似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病例共249例,根据痰培养或中段尿培养结果分组分析同期送检的血清PC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定量测定在呼吸道与尿路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集我院血培养阴性的临床疑似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病例共249例,根据痰培养或中段尿培养结果分组分析同期送检的血清PC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血清PCT诊断呼吸道细菌感染和尿路感染诊断性能。血清PCT用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结果:痰培养阳性组和尿培养阳性组PCT水平较培养阴性组血清PCT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CT>0.5μg/L为阳性分界值,培养阳性病例中总阳性率为71.96%(59/80),痰、尿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间比较血清PC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培养阳性和尿培养阳性血清PCT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838和0.738。结论:血清PCT水平能作为呼吸道和尿路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血清PCT以>0.5μg/L为阳性界值,可以对呼吸道和尿路细菌感染诊断有一定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痰培养 尿培养 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细菌尿路感染
下载PDF
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筛查探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6期266-267,共2页
目的:研究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为临床诊断工作的进步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收治尿路感染患者300例,均接受尿样检测,对其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51例呈现亚硝酸盐阳性,249例呈现... 目的:研究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为临床诊断工作的进步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收治尿路感染患者300例,均接受尿样检测,对其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51例呈现亚硝酸盐阳性,249例呈现阴性,针对尿路感染这一临床疾病,阴性预测值57.8%,阳性预测值90.2%。尿沉渣细菌技术的结果显示,143例呈现阴性,157例呈现阳性,阴性预测值84.6%,阳性预测值62.4%。在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上,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均有着显著区别,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应用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其阳性结果较为可靠,应用尿沉渣细菌计数测定时,其阴性结果较为可靠,将这两种手段综合使用,能够有效辅助临床对尿路感染的筛查,提升诊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常规尿沉渣细菌计数尿路感染
下载PDF
HBP、IL-6、WBC对细菌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中奎 薛志文 侯有矶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0年第1期66-68,61,共4页
目的:研究尿液中肝素结合蛋白(HBP)和白介素6(IL-6)及白细胞计数(WBC)对细菌性展路感染(UTI)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治疗的50例展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A,并选择50例非尿路感染,但出现其他疾病感染患者作... 目的:研究尿液中肝素结合蛋白(HBP)和白介素6(IL-6)及白细胞计数(WBC)对细菌性展路感染(UTI)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治疗的50例展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A,并选择50例非尿路感染,但出现其他疾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B,同时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入选者HBP、IL-6、WBC水平,并记录研究组A患者治疗前后情况,同时分析三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患者在IL-6上无差异,研究组A患者治疗前后IL-6无差异,P>0.05,研究组A在HBP、WBC上高于研究组B、对照组,而HBP、WBC在治疗1周、出院时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的AUC为0.745,P值为0.000,cut-off值为63.21,YI为0.425;IL-6的AUC为0.542,P值为0.115;WBC的AUC为0.796,P值为0.000,cut-off值为115.69,YI为0.412。结论:对于细菌性展路感染患者,可实施HBP、WBC进行检测,有利于临床判断患者病情,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肝素结合蛋白 白介素6 白细胞计数 细菌尿路感染
下载PDF
尿肝素结合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水平检测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梅明耀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7期48-49,共2页
目的分析尿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水平检测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68例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试验组)的临床资料及同期收治的30例非细菌性尿路感染患... 目的分析尿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水平检测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68例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试验组)的临床资料及同期收治的30例非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两组均实施尿HBP、IL-6、WBC水平检测,并比较;绘制ROC曲线,观察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尿HBP、IL-6、WBC水平检测在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试验组尿HBP、IL-6、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尿HBP、IL-6、WBC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的AUC分别为0.769、0.733、0.762、0.864,其中,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相较于单独检测,尿HBP、IL-6、WBC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尿路感染 肝素结合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