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6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内对比增强超声在尿道狭窄中的应用
1
作者 何萍 崔立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内对比增强超声对尿道狭窄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3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经尿道内对比增强超声检查,并诊断为尿道狭窄的5例男性,分析其影像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出现排尿困难。5例尿道狭窄... 目的探讨经尿道内对比增强超声对尿道狭窄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3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经尿道内对比增强超声检查,并诊断为尿道狭窄的5例男性,分析其影像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出现排尿困难。5例尿道狭窄均为单发,2例狭窄位于尿道球部,1例位于尿道膜部,1例位于尿道舟状窝,1例位于尿道前列腺部。2例狭窄<1 cm,3例狭窄长度为1~2 cm。周围瘢痕厚度均<1 cm。2例合并尿道结石,1例合并尿道憩室和假道。结论经尿道内对比增强超声可以无创评估尿道狭窄的位置、长度、单发/多发、瘢痕厚度、有无尿道断裂、有无憩室、有无假道等。超声医师应掌握经尿道内对比增强超声的操作规范,促进其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超声检查 尿道内对比增强超声 诊断
下载PDF
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短段尿道狭窄早期临床疗效比较
2
作者 张剑飞 沈鹤 +1 位作者 邱建宏 赵新鸿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短段尿道狭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男性短段尿道狭窄病人125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微创组)和尿道端端吻合术(... 目的 探讨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短段尿道狭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男性短段尿道狭窄病人125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微创组)和尿道端端吻合术(开放组)。进一步根据尿道狭窄长度的不同,将微创组分为微创一组(狭窄段长度≤1 cm)和微创二组(狭窄段长度1~2 cm),开放一组(狭窄段长度≤1 cm)和开放二组(狭窄段长度1~2 cm)。比较4组之间的手术成功率。结果 微创一组与开放一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8.57%和93.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二组与开放二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67.86%和90.91%,微创二组手术成功率低于开放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一组与微创二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8.57%和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一组与开放二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3.10%和9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狭窄段长度≤1cm尿道狭窄,因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开放手术手术成功率相同,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因此首选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微创治疗。对于1~2 cm尿道狭窄,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开放手术成功率更高,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权衡利弊,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电切术 棒状电极 尿道狭窄 尿道端端吻合术
原文传递
应用200μm钬激光光纤治疗球、膜部尿道狭窄临床分析及新思考
3
作者 高江涛 程梦雅 +1 位作者 毛长青 谢遵江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分析和思考内镜下应用(200μm)钬激光光纤治疗球、膜部尿道狭窄的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样本医院收治的86例内镜下应用冷刀及200μm钬激光光纤治疗男性球、膜部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和思考内镜下应用(200μm)钬激光光纤治疗球、膜部尿道狭窄的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样本医院收治的86例内镜下应用冷刀及200μm钬激光光纤治疗男性球、膜部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尿道造影均提示狭窄段<1 cm,彩超检查提示瘢痕厚度<0.5 cm和(或)合并部分假道。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冷刀组,41例):应用冷刀纵形辐射状切开狭窄段至正常海绵体深度;观察组(激光组,45例):采用200μm钬激光光纤,“同轴法”纵向切开狭窄段并切除尿道瘢痕,深度同对照组。术后均留置16 F硅胶尿管,2周后拔除,观察其自行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4、15.112、14.351、13.300,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其自行排尿情况同时复查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0、0.528、0.298、0.312,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独立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16、5.429、14.367、9.426、5.529,P<0.05)。结论: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DVIU)应用200μm钬激光光纤较冷刀不增加并发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评估手术疗效则需要狭窄长度和瘢痕厚度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内切开 200μm钬激光光纤 球、膜部尿道狭窄 冷刀 疗效
下载PDF
术前大肠杆菌培养阳性对尿道狭窄成形术后感染及发热的影响
4
作者 潘昊 刘彧 +2 位作者 金熙 李虹 王坤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 探究大肠杆菌相较其他病原体感染,是否增加尿道成形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以及术后发热。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纳入华西医院泌尿外科2011-2019年接受尿道狭窄段切除和端端吻合术来治疗尿道球部或后尿道狭窄的患者共506例,... 目的 探究大肠杆菌相较其他病原体感染,是否增加尿道成形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以及术后发热。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纳入华西医院泌尿外科2011-2019年接受尿道狭窄段切除和端端吻合术来治疗尿道球部或后尿道狭窄的患者共506例,按术后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和术后发热(postoperative fever,POF)分别分为SSI组(19例)和非SSI组(487例),POF组(61例)和非POF组(445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LASSO算法筛选潜在的危险因素;按照术前尿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大肠杆菌感染组(80例)和其他病原体感染组(222例),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减少潜在偏倚后(匹配后大肠杆菌组:48例;其他病原体组:192例),比较大肠杆菌感染组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组在手术部位感染和术后发热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LASSO算法中,术前尿培养阳性是预测手术部位感染(P=0.012)和术后发热(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在302例术前尿培养阳性的患者中,大肠杆菌感染比例位居第一(26.5%)。倾向评分匹配处理后,大肠杆菌组与其他病原体组的手术部位感染的比例分别为29.2%和2.1%(P<0.01)。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组相比,大肠杆菌感染组的术后发热比例也较高(27.1%vs 13.5%,P=0.02)。结论 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相比,术前大肠杆菌感染会增加尿道成形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术后发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成形术 尿道狭窄 手术部位感染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术后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牛明 赵治坚 +1 位作者 夏浩 陈铁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98,共6页
目的基于列线图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微创术后尿道狭窄(U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微创术的BPH患者162例,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US发生情况,分为US组、无US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 目的基于列线图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微创术后尿道狭窄(U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微创术的BPH患者162例,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US发生情况,分为US组、无US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BPH微创术后US的危险因素;建立BPH微创术后US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并评估其效能及预测价值。结果随访6个月后,BPH行微创术患者US发生率为18.52%(30/162)。US组与无US组患者尿路感染、手术操作不规范、术中行尿道扩张、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14 d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路感染[OR=6.521(95%CI:4.568,8.474)]、手术操作不规范[OR=3.789(95%CI:1.254,6.323)]、术中行尿道扩张[OR=2.818(95%CI:1.986,3.650)]、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14 d[OR=2.683(95%CI:1.365,4.001)]为BPH微创术后US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风险因素作为预测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总分0~45分,对应概率为0.03~0.99,总分越高,BPH微创术后US发生风险越高。绘制Calibration曲线,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是拟合的。采用Bootstrap法内部验证,C-index指数为0.789(95%CI:0.714,0.864),区分度良好;以风险总分为自变量,是否发生US为因变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风险模型预测BPH微创术后US的敏感性为86.42%(95%CI:74.54%,98.30%),特异性为70.37%(95%CI:65.21%,75.53%),曲线下面积为0.729(95%CI:0.653,0.795),该模型预测效能良好。结论尿路感染、手术操作不规范、术中行尿道扩张、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14 d均为BPH微创术后US的危险因素,列线图风险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为评估BPH微创术后US的发生风险提供可靠的预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尿道狭窄 列线图
下载PDF
Allium球部尿道支架用于男性复发性复杂尿道狭窄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菲 陈跃东 曾彦恺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置入Allium球部尿道支架治疗男性复发性复杂尿道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外伤骨盆骨折术后患者15例,其中14例曾行尿道成形术,1例行尿道狭窄内切开术2次,8例... 目的:初步评价置入Allium球部尿道支架治疗男性复发性复杂尿道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外伤骨盆骨折术后患者15例,其中14例曾行尿道成形术,1例行尿道狭窄内切开术2次,8例有多次尿道狭窄球囊扩张病史。采用全麻下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尿道狭窄后置入Allium支架,7例患者经会阴部固定支架,8例未行固定。术后第一天夹闭膀胱造瘘管,开始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并行骨盆平片了解Allium支架位置。门诊随访尿流率,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3例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排尿,8例患者术后4d~3个月因支架发生远端移位进行调整或更换新支架,其中包括2例之前已行支架固定的患者,2例出现排尿不适,1例发生明显肉眼血尿,4例术后息肉堵塞支架,1例支架内膜多发细小结石。留置时间为2~11个月,平均5.5个月,平均随访11.9个月(2~24个月),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值为10.6ml/s,排尿满意者8例(53.3%)。结论:Allium球部尿道支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与术后支架移位有关,可临时用于治疗尿道成形术后复发而不愿或不适宜手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ium球部尿道支架 男性 尿道狭窄 手术
原文传递
男性尿道狭窄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的单中心分析
7
作者 黄正楷 费爽 +5 位作者 高翔 韩前广 谭若芸 居小兵 陶俊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99-1706,共8页
目的:分析男性尿道狭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和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男性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患者尿路感染及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共纳入... 目的:分析男性尿道狭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和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男性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患者尿路感染及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共纳入187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132例(70.6%)发生尿路感染,病原学检测发现106例(56.7%)尿培养阳性。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1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2株占37.8%,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70%,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和呋喃妥因的敏感率均为100%;革兰阴性菌63株占56.8%,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头孢替坦、妥布霉素、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30%;真菌6株占5.4%,以光滑假丝酵母为主。尿路感染组中患者40~65岁、膀胱造瘘的比例显著高于无感染组(P<0.05)。结论:男性尿道狭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高,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病原菌耐药相对严重,术前需根据药敏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
原文传递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的风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李静 姚东伟 董艳平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3年第6期1369-1373,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术后患者尿道狭窄发生的风险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0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进行PKRP治疗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260例,收集患者临... 目的探究老年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术后患者尿道狭窄发生的风险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0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进行PKRP治疗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26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2个月,统计患者术后尿道狭窄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风险因素。结果26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PK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104例,发生率为4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导尿、术前合并尿路感染、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与老年患者PK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有关(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尿路感染(OR=1.740)、前列腺体积cut-off值≥80 mL(OR=2.042)、手术时间cut-off值≥60 min(OR=1.939)、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cut-off值≥8 d(OR=1.697)是老年PK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合并尿路感染、前列腺体积≥80 mL、手术时间≥60 min、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8 d可能是增加PK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点关注,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前列腺增生 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尿道狭窄 前列腺体积 手术时间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尿道狭窄二期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黄娇 吴艳 +3 位作者 刘瑶 伍晓艳 吴多多 刘霄强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尿道狭窄二期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32例尿道狭窄再次手术治疗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观...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尿道狭窄二期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32例尿道狭窄再次手术治疗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32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1例,气胸及失血性休克1例,经及时处理后未影响手术效果。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尿道并发症,住院时间较以往显著缩短,满意度高达98%,均掌握出院后留置管道的自我管理。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尿道狭窄二期围手术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尿道狭窄二期手术 围术期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相关前尿道狭窄
10
作者 王建伟 类福炜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61-66,共6页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是临床中常见的尿道狭窄,本文对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流行病学、病因学、处理策略以及预防等进行总结分析。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的常见部位是舟状窝、阴茎...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是临床中常见的尿道狭窄,本文对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流行病学、病因学、处理策略以及预防等进行总结分析。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的常见部位是舟状窝、阴茎阴囊交界处、尿道球部。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的可能的病因包括机械损伤、电损伤、感染和留置尿管等。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的治疗一般包括内镜下微创治疗和开放重建手术。内镜下微创治疗的效果无法保证,尤其是对于长段或严重狭窄的患者,狭窄复发率很高。尿道成形手术包括端端吻合、口腔黏膜修复、会阴区皮瓣修复和尿道会阴造口等术式。针对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较为匮乏,面对临床上的具体病例,往往是在尿道狭窄处理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道狭窄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尿道狭窄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蓉 龙湘党 曾铭强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50-454,共5页
尿道狭窄疾病是男性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准确的尿道狭窄影像学诊断是选择手术方式的关键。目前,X射线尿道造影只能提供尿道腔的形态,但不能显示尿道周围的结构;尿道超声检查具有明确尿道腔及其周围组织的能力,并且在无辐射照射的... 尿道狭窄疾病是男性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准确的尿道狭窄影像学诊断是选择手术方式的关键。目前,X射线尿道造影只能提供尿道腔的形态,但不能显示尿道周围的结构;尿道超声检查具有明确尿道腔及其周围组织的能力,并且在无辐射照射的情况下能动态观察尿道周围组织纤维化的程度;多层螺旋CT尿道成像的优点是无需调整体位,快速扫描并三维图像重建,可以精准呈现尿道狭窄段的位置、长度和程度及其与周边组织的空间关系;尿道磁共振成像能提供更多尿道狭窄和尿道周围软组织的有价值的信息,特别在骨盆骨折致后尿道狭窄和复杂性尿道狭窄等情况下。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应充分根据病因、解剖、尿道狭窄的类型和患者的一般情况而定,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方法可提高尿道狭窄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尿道造影 多层螺旋CT尿道成像 尿道磁共振成像 尿道超声检查
下载PDF
尿道狭窄患者膀胱造瘘管综合护理研究
12
作者 万艳娜 刘伟鹏 +1 位作者 张华秀 胡接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患者膀胱造瘘管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尿道狭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患者膀胱造瘘管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尿道狭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前抗感染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膀胱造瘘管带管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前抗感染时间[(10.06±1.81)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2±1.54)d]、术后平均膀胱造瘘管带管时间[(42.67±5.73)d]均短于对照组[(14.21±2.34)、(10.67±1.97)、(56.84±7.29)d],观察组的平均住院费用[(11350.46±2987.68)元]少于对照组[(13980.87±3469.2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狭窄患者膀胱造瘘管实施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利于缩短抗感染时间、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膀胱造瘘管 综合护理 切口感染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与铥激光治疗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对尿流动力学及勃起功能的影响比较
13
作者 陈健 王卫国 +2 位作者 刘国道 范春霞 阳东荣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1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与铥激光对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患者尿流动力学以及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苏州科技城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1例尿道狭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使...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与铥激光对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患者尿流动力学以及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苏州科技城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1例尿道狭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使用铥激光进行尿道狭窄段切开)和对照组45例(使用钬激光进行尿道狭窄段切开)。评估两组围术期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RUV)、最大逼尿肌压力(maximum detrusor pressure,MDP);术后3个月时使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nternational erectile function scale scale,IIEF-5)评估两组勃起功能。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拔管后两组患者Qmax、MDP较术前上升,RUV相比术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拔管后Qmax、RUV、MD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IIEF-5评分相比术前降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与铥激光治疗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的疗效相当,均能够有效改善尿流动力学;铥激光能够相对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勃起功能损害;从性生活方面考虑,对于年轻的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患者建议使用铥激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尿道狭窄 输尿管镜 钬激光 铥激光 尿流动力学 勃起功能
下载PDF
1 例男性手术患者全麻后留置尿管发现尿道狭窄的应急护理
14
作者 伍美怡 唐系甜 +1 位作者 刘燕婷 钟桂兴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22期0219-0221,共3页
总结1例男性手术患者全麻后留置尿管发现尿道狭窄的应急护理经验。患者完成全身麻醉后,护士为其进行导尿时发现患者尿道狭窄,无法插入成人尿管及小号的儿童尿管,针对此患者医护讨论后制定了个性化的应急方案,应用一次性使用麻醉导管配... 总结1例男性手术患者全麻后留置尿管发现尿道狭窄的应急护理经验。患者完成全身麻醉后,护士为其进行导尿时发现患者尿道狭窄,无法插入成人尿管及小号的儿童尿管,针对此患者医护讨论后制定了个性化的应急方案,应用一次性使用麻醉导管配合注射器抽吸尿液,方案实施后,患者顺利引流尿液,术程顺利。术后第5天拔除尿管,患者无诉尿道不适,未发生尿道出血,膀胱肿胀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术 尿道狭窄 手术患者 护理
下载PDF
留置导尿管旋转护理方案预防男性经尿道手术术后尿道狭窄的应用
15
作者 叶帆 潘珍惠 +2 位作者 陆巧珍 李嘉悦 汤微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旋转护理方案在预防男性经尿道手术术后尿道狭窄的可行性及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本院泌尿外科经尿道手术男性患者232例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1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旋转护理方案在预防男性经尿道手术术后尿道狭窄的可行性及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本院泌尿外科经尿道手术男性患者232例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1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留置导尿管旋转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尿道粘连、尿路感染及尿道狭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道粘连、尿道狭窄发生数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导尿管旋转护理方案能提高经尿道手术患者留置导尿后舒适度,并有效预防尿道粘连、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尿管 尿道狭窄 男性 护理方案
下载PDF
生物再生材料修复前尿道狭窄的单中心经验
16
作者 金扬旺 傅强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7-11,共5页
尿道狭窄和尿道下裂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尿道修复重建手术是患者的首要治疗方式。现有临床上应用于尿道损伤的移植物仍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促使了尿道组织工程的发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探索和完善如干... 尿道狭窄和尿道下裂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尿道修复重建手术是患者的首要治疗方式。现有临床上应用于尿道损伤的移植物仍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促使了尿道组织工程的发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探索和完善如干细胞、类器官、生物打印等组织工程新技术,为推进全层尿道功能重建由实验室向临床应用转化贡献了宝贵经验。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再生材料技术在泌尿生殖领域的研究多数还集中在实验室和动物模型上,缺乏大规模的临床应用样本,其长期效果还有待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组织工程 再生医学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林芳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医院行TURP的91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尿道狭窄发生情况,使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BP...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医院行TURP的91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尿道狭窄发生情况,使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BPH患者TU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91例BPH患者TURP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为12.09%(11/9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糖尿病、术前尿道感染、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中行尿道扩张整形与BPH患者TU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有糖尿病(β=1.828,OR=6.222,95%CI=1.518~25.497)、术前有尿道感染(β=1.870,OR=6.485,95%CI=1.698~24.772)、前列腺体积≥60 cm^(3)(β=2.014,OR=7.492,95%CI=1.816~30.912)、手术时间≥70 min(β=2.123,OR=8.357,95%CI=1.688~41.375)、尿管留置时间≥5 d(β=1.822,OR=6.185,95%CI=1.640~23.318)、术中行尿道扩张整形(β=2.019,OR=7.527,95%CI=1.958~28.938)是BPH患者TU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有糖尿病、术前有尿道感染、前列腺体积≥60 cm^(3)、手术时间≥70 min、尿管留置时间≥5 d、术中行尿道扩张整形是BPH患者TURP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以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道狭窄 危险因素 预防性护理
下载PDF
男性尿道狭窄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研究新进展
18
作者 张凯悦 刘致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0187-0190,共4页
男性尿道狭窄是泌尿科经常遇到的病症,主要由外部伤害、医疗行为或感染引起。其发病率和流行趋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由于男性尿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使得这一疾病的确诊和治疗在临床上尤为困难。为了帮助医疗人员更深入地了解其病因和治... 男性尿道狭窄是泌尿科经常遇到的病症,主要由外部伤害、医疗行为或感染引起。其发病率和流行趋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由于男性尿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使得这一疾病的确诊和治疗在临床上尤为困难。为了帮助医疗人员更深入地了解其病因和治疗手段,并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指导意见,本文通过对男性尿道狭窄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尿道狭窄 病因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尿道狭窄患者术前菌尿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刘振华 王建伟 +2 位作者 黄广林 李贵忠 满立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3-947,共5页
男性尿道狭窄的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医源性、炎症性以及先天性等,临床上以创伤性较为常见,近年来的发病率逐年增加[1-2]。根据不同尿道狭窄的特点,治疗方法可分为尿道扩张、腔内治疗及男性尿道重建手术,对于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以往... 男性尿道狭窄的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医源性、炎症性以及先天性等,临床上以创伤性较为常见,近年来的发病率逐年增加[1-2]。根据不同尿道狭窄的特点,治疗方法可分为尿道扩张、腔内治疗及男性尿道重建手术,对于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以往文献报道各不相同[3]。既往研究认为,病原菌感染是尿道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前导管相关性菌尿(catheter-associated bacteriuria,CAB)会增加尿道重建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败血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4]。目前有关尿道狭窄患者术前菌尿的危险因素,术前菌尿与围术期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面的研究均较少报道。本研究对121例行男性尿道重建术患者的术前尿培养结果进行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分析,以期为尿道狭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细菌尿 术前 尿细菌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