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鉴别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肺腺癌
1
作者 刘云泽 李宬润 +1 位作者 郭俊唐 刘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04,共8页
目的探讨临床-影像组学组合模型对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60例患者,根据倾向评分匹配,1∶2选择出120例... 目的探讨临床-影像组学组合模型对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60例患者,根据倾向评分匹配,1∶2选择出120例肺腺癌患者,收集其临床和影像资料。临床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影像组学相关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44例)与测试集(36例),采用Python3.7数据包提取1835个特征,经过统计学处理,结合临床资料建立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评价该模型针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统计学分析,发现“过敏史”为机化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6),血液学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降维后,筛选出30个对于鉴别两种疾病有意义的影像组学标签,其中对于鉴别意义前3位的影像组学标签为“GraylevelNonUniformity,灰度游程矩阵中的灰度非均匀性”、“SizeZoneNonUniformity,灰度级大小区域矩阵特征中的尺寸区域非均匀性”、“shape-Sphericity,原始图像形状的球形度”。根据临床-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95%CI:0.8550~0.9627)、测试集为0.901(95%CI:0.8030~0.9989)。模型在训练集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5.4%、83.5%、84.0%,测试集分别为94.7%、70.6%、83.3%。结论基于临床-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腺癌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有望降低因诊断不明导致的过度治疗,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肺腺癌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雨铮 王丹蕾 鲁效峰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3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PLC)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中的应用价值。[HTH]方法将FOP患者48例作为FOP组,同期收治的52例PLC患者作为PLC组。2组均使用MSCT进行诊断,对比分析2组CT征象、增强前后CT值变化情况。[HTH...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PLC)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中的应用价值。[HTH]方法将FOP患者48例作为FOP组,同期收治的52例PLC患者作为PLC组。2组均使用MSCT进行诊断,对比分析2组CT征象、增强前后CT值变化情况。[HTH]结果FOP组大病灶紧贴胸膜、支气管充气征、空洞、结构疏松高于PLC组,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低于PLC组;FOP组小病灶支气管充气征、结构疏松高于PLC组,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低于PLC组,且2组间大病灶所处部位、分布特点、毛刺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大、小病灶均存有液化、坏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小病灶平扫CT值、静脉期CT增加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P组大小病灶动脉期CT增加值[(31.17±6.02)HU、(30.26±7.09)HU]、总增加CT值[(43.04±6.02)HU、(41.84±6.27)HU]大于PLC组[(18.79±4.16)HU、(17.43±5.20)HU、(31.89±5.32)HU、(28.63±5.09)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H]结论不同大小PLC和FOP的MSCT征象具有差异性和特征性,增强前后CT值存在明显变化,可为临床鉴别诊断PLC与FOP提供可靠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多层螺旋CT 鉴别诊断 CT征象
下载PDF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
3
作者 陈佳 王海亮 顾吾立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0期888-889,900,共3页
目的分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征象,提高其影像学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结果病例均为单发,右肺18例、左肺12例,其中11例位于胸膜下,呈宽基底与胸膜紧贴。病灶呈类圆形... 目的分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征象,提高其影像学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结果病例均为单发,右肺18例、左肺12例,其中11例位于胸膜下,呈宽基底与胸膜紧贴。病灶呈类圆形结节样9例、楔形13例、不规则形8例;边缘有长毛刺5例,边缘锯齿样改变6例。密度均匀7例、混杂密度23例。病灶边界清晰4例,边缘模糊17例,胸膜粘连增厚12例,胸膜凹陷3例,周围纤维条索影5例,支气管血管集束征4例,伴有少量胸腔积液4例。27例行增强检查,均匀明显强化5例,明显不均匀强化13例,环形强化2例,轻度强化5例,强化不明显2例。结论大部分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CT征象具有一定特异性,经过综合分析可以明确诊断,但有些CT征象与肺癌等其他有所重叠,则需要借助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鉴别价值研究
4
作者 马佩君 《大医生》 202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PLC)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应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取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通用医疗秦岭医院收治的FOP与PLC患者资料88例进行回...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PLC)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应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取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通用医疗秦岭医院收治的FOP与PLC患者资料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PLC患者作为研究组,另45例FOP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MSCT检查,针对两组MSCT影像下的病灶位置、密度、形态、分叶、与肺组织分界、毛刺征象,有无晕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棘状突出征、纵隔淋巴结肿大,及病灶增强特点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病灶位置、密度、形态、与肺组织分界患者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影像特征呈深分叶、短毛刺的患者占比较对照组高(均P<0.05)。研究组影像特征呈血管集束征患者占比较对照组高,影像特征呈支气管充气征、棘状突出征患者占比较对照组低(均P<0.05);两组影像特征呈晕征、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动脉期净增CT值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平扫CT值、静脉期净增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CT对于PLC与FOP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周围型肺癌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鉴别原发性肺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中的效果
5
作者 李江波 庞威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95-497,共3页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在鉴别原发性肺癌及局灶性肺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肺癌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共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指标;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价值;比较两组病灶位...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在鉴别原发性肺癌及局灶性肺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肺癌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共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指标;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价值;比较两组病灶位置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的64层螺旋CT征象;比较两组病灶增强特点。结果:88例原发性肺癌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显示有5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32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其中经64层螺旋CT检查确诊原发性肺癌患者52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28例。64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0%(80/88)、92.85%(52/56)、87.50%(28/32)。两组在CT征象的血管集束、毛刺、支气管充气征、空洞、结构疏松、紧贴胸膜、胸膜凹陷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组动脉期净增、总增加CT值均高于原发性肺癌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肺癌及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在64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作为两者鉴别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原发肺癌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下载PDF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19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彦侠 吴文杰 +3 位作者 熊鑫 李秀业 薛兵 葛洪霞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73-1276,共4页
目的分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可能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6年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呼吸内科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经病理确诊为FOP 1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依据病灶是否≥3 cm以及是否找... 目的分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可能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6年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呼吸内科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经病理确诊为FOP 1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依据病灶是否≥3 cm以及是否找到继发病因分为特发性及继发性FOP,分别分析不同大小病灶以及特发/继发性FOP的临床特点。结果 FOP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3 cm与≥3 cm的FOP患者相比,临床症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外周肺野分布、多边形、与胸膜宽基底接触、密度不均、周边模糊等有利于≥3 cm FOP的诊断,但<3 cm FOP具有肺癌常见的边缘清晰、空泡征、毛刺征等特点,初始误诊率较高。19例FOP中,找到继发病因5例:3例考虑与感染有关;1例手术活检显示抗酸染色阳性,1例因病灶存在动态增大,手术切除见到腺癌细胞。14例特发性FOP较继发性FOP病程长,发热、咳嗽、咯痰、喘息症状较少见。结论临床症状无助于FOP诊断;依据胸部CT,大病灶FOP具有一定特点,但<3 cm FOP难以与肺癌鉴别;FOP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但病理诊断FOP后注意查找继发病因,并应密切监测胸部CT变化,防止误诊或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诊断 病因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5
7
作者 刘澜涛 代光政 +1 位作者 田翠丽 单静文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7期1438-1444,共7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PLC)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诊断中价值。方法:搜集PLC患者78例(PLC组)和FOP患者35例(FOP组)的CT检查资料和临床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PLC)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诊断中价值。方法:搜集PLC患者78例(PLC组)和FOP患者35例(FOP组)的CT检查资料和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CT平扫和增强影像特点。结果:PLC组外带分布率低于FOP组(44.87%vs.80.00%),内带分布率高于FOP组(24.36%vs.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组大病灶空洞(25.71%vs.73.68%)、紧贴胸膜(22.86%vs.84.21%)与FO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管集束征(大病灶80.00%vs.36.84%,小病灶72.09%vs.31.25%)、毛刺、支气管充气征(大病灶31.43%vs.78.95%,小病灶30.23%vs.75.00%)、结构疏松(大病灶5.71%vs.47.37%,小病灶4.65%vs.43.75%)、胸膜凹陷(大病灶0 vs.52.63%,小病灶20.93%vs.81.2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个征象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进行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PLC组动脉期净增CT值[大病灶(18.61±9.55)Hu v s.(2 9.6 0±1 2.3 5)Hu;小病灶(1 9.3 4±9.0 6)Hu v s.(2 8.7 2±1 1.0 9)Hu]和总增加CT值[大病灶(32.76±10.91)Hu vs.(44.53±12.29)Hu;小病灶(29.45±10.70)Hu vs.(41.10±11.89)Hu]均低于F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LC和FOP的CT征象有一定特征性和差异性,MSCT可清晰显示出上述特征性和差异性,在两种病灶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与其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婕妤 邹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特征及其病理相关性。方法对2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病变的CT表现与相应的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 20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中CT表现结节型8例,肿块型6例,浸...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特征及其病理相关性。方法对2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病变的CT表现与相应的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 20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中CT表现结节型8例,肿块型6例,浸润实变型6例。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7例,不规则形13例。边缘分叶7例,毛刺8例,尖角样改变7例。平扫密度均匀10例,密度不均匀10例。4例见空泡征,9例见充气支气管征,4例伴空洞,2例伴钙化。16例增强检查中,5例均匀强化,11例不均匀强化,其中9例内部可见无强化的坏死灶。16例与邻近胸膜有关系。与病理对照分析:明显强化区主要为炎性肉芽肿及较多炎细胞浸润部分,而病灶中央出现的无强化区为脓肿形成区域。结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的特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病理特点,正确诊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 病理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许晓琴 林含舜 +2 位作者 马路遥 林斌 杨登法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2期2135-2136,共2页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并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常与周围型肺癌患者混淆,不仅使患者经受穿刺活检及肺叶切除带来的痛苦,还会耽误患者病情,使病情恶化[1]。多层螺旋CT及高分辨率薄层重建是一种无创、高效、精确的立...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并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常与周围型肺癌患者混淆,不仅使患者经受穿刺活检及肺叶切除带来的痛苦,还会耽误患者病情,使病情恶化[1]。多层螺旋CT及高分辨率薄层重建是一种无创、高效、精确的立体医学诊断技术,与普通CT诊断相比,其扫描速度更快,分辨率更高,且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2]。本研究探讨螺旋CT诊断及高分辨率薄层重建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多层螺旋CT诊断 周围型肺癌 临床价值 螺旋CT诊断 肺癌患者 高分辨率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7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葛艳 李南 +2 位作者 朱岩 金淑贤 余秋里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1780-1784,共5页
目的观察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率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73例FO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和D... 目的观察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率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73例FO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和D-二聚体)、影像学表现、治疗等综合分析。结果(1)73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中,男性52例,占总体的71.23%,女性21例,占28.77%,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为56.05±10.21岁。(2)临床表现中,有咳嗽咳痰症状51例,有发热21例,有咯血16例,有胸痛20例,体检发现15例。(3)部位及大小,病变在肺野内、中、外带均有发生,其中,左肺上叶17例,下叶15例,右肺上叶21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17例。病灶范围大于3cm的39例,小于3cm的34例。(4)实验室检查:77例患者中,CEA增高4例,CA199增高1例,NSE增高12例,D-二聚体增高12例。(5)PET-CT,共有11例患者行PET-CT检查,其中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糖代谢增高,提示恶性病变可能;3例未见FDG代谢增高,考虑炎症后改变。(6)治疗,73例患者中,手术40例,未手术33例;未手术的33例患者中,单独抗感染治疗的13例,抗感染病灶无吸收后用激素或同时用激素的18例,未处理的2例。(7)预后,40例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半年后复查手术缝线周围复发;33例未手术患者随访2周至2年,28例病灶完全吸收,2例因咯血及病灶增大行手术治疗,1例合并白血病预后不佳,2例未复查。结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因其特殊的影像学表现误诊率较高,确诊有赖于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影像、实验室检查、病理特征等的综合诊断,一般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临床特点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临床诊断中螺旋CT的应用价值及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 被引量:17
11
作者 武建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运用螺旋CT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4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螺旋CT... 目的分析运用螺旋CT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4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螺旋CT影像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棘状突出征、弓形凹陷征、深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长短毛刺征、邻近胸膜增厚、液化和坏死、钙化以及淋巴结肿大出现病例数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其他症状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增强CT增加平均值大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病灶部位多居于右肺上(87.5%),其病灶形态多为类圆形(47.5%),边缘清楚者占大多数(62.50%)。结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在影像学上具有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可通过螺旋CT显示出,有利于帮助与周围肺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周围型肺癌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鉴别价值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春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与周围型肺癌(PLC)中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PLC患者(PLC组)和30例FOP患者(FOP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均在术前行CT检查,...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与周围型肺癌(PLC)中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PLC患者(PLC组)和30例FOP患者(FOP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均在术前行CT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CT影像特点。结果:PLC组病灶呈深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短毛刺征及瘤体显示占比均高于FOP组(P<0.05);PLC组结构疏松、紧贴胸膜、支气管充气征及局部胸膜增厚占比均低于FOP组(P<0.05)。两组病灶部位、形态、密度、晕征、与肺组织分界、液化与坏死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进行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均表现出渐进性强化,PLC组病灶动脉期净增CT值和总增加CT值均低于FOP组(P<0.05)。结论:FOP与PLC的CT征象及强化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及特征性,可从病灶分叶、毛刺、与胸膜关系及有无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瘤体显示等方面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周围型肺癌
下载PDF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柯柯 李甸源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以及周围型肺癌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实验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对比组(...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以及周围型肺癌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实验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对比组(周围型肺癌患者),两组均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鉴别,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准确率95.08%,对比组准确率93.44%,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症状差异存在一定相似性,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多层螺旋CT 周围型肺癌
下载PDF
能谱CT检查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群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8期65-67,共3页
目的:探究能谱CT检查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差异性。方法:选取菏泽市立医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4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与42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能谱CT检查结果,比较两种疾病动脉期、静脉期能谱CT检查参数... 目的:探究能谱CT检查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差异性。方法:选取菏泽市立医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4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与42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能谱CT检查结果,比较两种疾病动脉期、静脉期能谱CT检查参数水平。结果: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动脉期CT_(40keV)、CT_(50keV)、CT_(60keV)、CT_(70keV)、CT_(80keV)、λ_(70keV)、有效原子序数、碘(水)浓度水平均较周围型肺癌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动脉期CT_(90keV)、CT_(100keV)水平与周围型肺癌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性机化性肺炎静脉期CT_(40keV)、CT_(50keV)、CT_(60keV)、CT_(70keV)、CT_(80keV)、CT_(90keV)、CT_(100keV)、λ_(70keV)、有效原子序数、碘(水)浓度水平均较周围型肺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应用能谱CT检查时,其在动脉期、静脉期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可将其用于上述两种疾病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能谱CT
下载PDF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15
作者 张郡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147-147,共1页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的临床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易与一些恶性肿瘤混淆,给患者造成心理恐慌,常导致不必要的手术。我们对1999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40例FOP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影像学特征 PNEUMONIA 肿瘤 心理恐慌 FOP
原文传递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多层螺旋CT征象特征及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分析 被引量:36
16
作者 杨虓 宋彬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特征以及与周围型肺癌(PLC)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临床病理确诊的30例FOP患者和41例PLC患者,分别记为FOP组和PL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征象差异。结果:FOP组大病灶(直径>3 ...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特征以及与周围型肺癌(PLC)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临床病理确诊的30例FOP患者和41例PLC患者,分别记为FOP组和PL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征象差异。结果:FOP组大病灶(直径>3 cm)出现空洞、紧贴胸膜征象明显多于PLC组,两组大、小病灶(直径≤3 cm)的病灶分布、毛刺、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以及结构疏松、胸膜凹陷等CT征象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增强CT扫描显示,病灶均呈渐进性强化特征,组间平扫CT值、静脉期CT增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P组动脉期CT增加值和总增加值明显高于P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能较好显示FOP和PLC的CT征象差异,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周围型肺癌 多层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65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雪 孔君 +3 位作者 孔辉 解卫平 戎荣 王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48-1353,共6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65例FOP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65例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56....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65例FOP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65例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56.9±9.7)岁。对患者进行分组,43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22例为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econdary organizing pneumonia,SOP)(16例与感染相关、4例与肿瘤相关、2例与结缔组织病相关)。FOP的常见症状为咳嗽(78.46%)、咳痰(49.23%)、咯血(24.62%)、发热(24.62%)和胸痛(20.00%),SOP组患者咳痰、发热症状及肺部湿性啰者体征多于COP组(P<0.01)。SOP组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低于COP组(P<0.01),而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COP组(P<0.05)。影像学显示:FOP中39例呈结节型,26例呈肿块型,右下肺(38.46%)及胸膜下(49.23%)分布多见;常见征象为毛刺征(58.46%)、分叶征(43.08%)、支气管充气征(38.46%)和胸膜凹陷征(32.31%)。30例通过胸腔镜手术切除病灶,随访无复发患者。非手术治疗35例:21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8例5个月内病灶基本吸收;另14例非激素治疗者,9例在随访中病灶无明显变化,3例在6个月内病灶吸收,1例死亡,1例复发。结论:FOP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和胸痛,病灶多呈右下肺及胸膜下分布。手术切除后无复发,激素治疗疗效佳,但考虑FOP为良性病变,应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隐源机化肺炎 继发机化肺炎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及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伟 张倩 冯玉生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年第3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经病理活检确诊的3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FOP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经病理活检确诊的3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FOP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CT征象。结果观察组患者淋巴结肿大、深分叶、钙化、支气管充气征、晕征、坏死、邻近胸膜增厚等CT征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棘状突出征、弓形凹陷征、长毛刺征、短毛刺征等CT征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增加值区间在15~60HU,其增强扫描CT值为(36.36±15.14)HU;对照组患者CT增加值区间在30~90HU,其增加扫描CT值为(58.25±13.25)HU。观察组患者C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P和周围型肺癌的区分可依靠两种疾病的CT征象特征结合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诊断,CT检测结果不确定的患者可采用穿刺活检方式进行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周围型肺癌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MSCT表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晓艳 宜继红 +1 位作者 王建伟 赵振祥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15期2072-2073,共2页
目的分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MSCT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FOP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5例病变位于胸膜下,其内密度不均匀,其中3例呈类圆形,15例形态不规则;13例边缘模糊,6... 目的分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MSCT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FOP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5例病变位于胸膜下,其内密度不均匀,其中3例呈类圆形,15例形态不规则;13例边缘模糊,6例周围见毛刺或索条;5例见支气管充气征;弓形凹陷征1例;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所有病例均行多期增强扫描,其中7例病变内见强化肺动脉影,13例病变见血管集束征,延迟强化13例,13例强化不均匀。结论 FOP的CT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表现。分析肺部病灶形态、边缘、密度、病灶周围、胸膜改变及强化特点,若发现胸膜下有楔形病灶,中心液化坏死,延迟明显强化,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及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4
20
作者 黄文磊 沈枫 +1 位作者 姚选军 钱斌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8年第4期529-536,共8页
目的:探究采用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及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究采用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及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CT征象及CT强化特征。结果:两组男女比例、基础疾病分布、临床症状比例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病灶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对照组小病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大病灶患者在空洞及紧贴胸膜影像学征象比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的大小病灶的CT影像学特征在病灶分布、毛刺、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及结构疏松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于动脉期CT净增值、总CT净增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显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CT影像学征象的差异性和特征性,对无法确诊者应于治疗后实施随访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周围型肺癌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