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18
1
作者 田士强 王任直 +5 位作者 李桂林 王欣 张波 姚勇 窦万臣 孔燕国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9-451,F003,共4页
本研究旨在改进SD大鼠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 1%的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麻醉动物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采用 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完成手术 ,1组不分离迷走神经节 ,不结扎翼腭动脉 ;2组分离保护迷走神经节、... 本研究旨在改进SD大鼠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 1%的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麻醉动物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采用 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完成手术 ,1组不分离迷走神经节 ,不结扎翼腭动脉 ;2组分离保护迷走神经节、结扎翼腭动脉 ;3组分离并保护迷走神经节 ,但暂时阻断翼腭动脉。 1、2和 3组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 33%、7%和 10 % (P <0 0 5 ) ,成功率分别是 6 0 %、80 %和 85 % ;与 1、2组相比 ,3组的手术费时短 (P<0 0 1)、创伤小。因而分离并保护迷走神经节是降低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手术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从而成功制作大鼠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迷走神经 大鼠 动脉 结扎 分离 腹腔内注射 保护 手段 法制
下载PDF
改良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 被引量:9
2
作者 吉训明 凌锋 +5 位作者 赵喜庆 宣芸 王育琴 凌小兰 常红军 张志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 改良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的栓子制作方法 ,增加模型稳定性和成功率 ,提高脑缺血实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体重 2 80~ 32 0gWistar雄性大鼠 6 0只 ,随机分成改良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只。对照组用尼龙线一端加热法制... 目的 改良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的栓子制作方法 ,增加模型稳定性和成功率 ,提高脑缺血实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体重 2 80~ 32 0gWistar雄性大鼠 6 0只 ,随机分成改良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只。对照组用尼龙线一端加热法制作传统栓子 ,改良组用尼龙线一端沾silicone胶法制作改良栓子。两组模型除栓子制作方法不同外 ,其他手术步骤完全相同。采用ZeaLonga 5分制法进行模型的神经功能评分 ,采用TTC染色法测量并计算梗死灶的大小。比较两组模型制作成功率、成功模型中神经功能评分 3、4级大鼠所占百分数 ,以及两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异系数。结果 改良组大鼠模型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93%比 6 0 % ,χ2 =9.32 ,P =0 .0 0 2 )。改良组模型中神经功能评分 3、4级大鼠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96 .4 %比 6 1.1% ,χ2 =9.5 1,P =0 .0 0 2 )。改良组与对照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分别为 (4 .14 5 0± 0 .5 0 19)cm3和 (3.84 35± 0 .816 4 )cm3,前者脑梗死体积变异系数明显小于后者 (12 .0 1%比 2 1.2 4 % )。结论 改良法建立的大鼠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成功率高 ,模型稳定 ,降低了脑缺血模型制作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可逆 神经功能评分 梗死体积 WISTAR TTC染色法 制作方法 实验研究 模型制作 变异系数 中动脉 对照组 大鼠 手术步骤 大鼠模型 可靠 尼龙线 栓子 功率 稳定 加热法 梗死 百分数 改良法
下载PDF
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53
3
作者 刘运泉 戴颖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线栓法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大鼠 治疗 成功率 手术创伤 方法介绍 难度 中线 准确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浩 苏万东 +1 位作者 吉训明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37-240,共4页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动物实验研究 缺血血管病 大鼠 发病机制 防治措施 动物模型 指导意义 发病率 稳定 重复 梗死 科学
下载PDF
改良法制备、评价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仲爱芹 徐士欣 +3 位作者 张军平 石磊 李伟 张丽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对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进行改进,并设计新的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法,探讨改良的原因和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简便性。方法:用改良法造模,并用新设计的改良NFDS法评分。于大鼠苏醒后、再灌注24h和72h行NFDS,统计模型... 目的:对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进行改进,并设计新的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法,探讨改良的原因和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简便性。方法:用改良法造模,并用新设计的改良NFDS法评分。于大鼠苏醒后、再灌注24h和72h行NFDS,统计模型组大鼠苏醒后NFDS分值梯度、平均造模时间、模型成功率、死亡率。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NFD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79,P<0.01),模型组内3个时间点NFD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苏醒后NFDS分值梯度合理,造模平均所需(13±2)min,模型成功率87.5%,死亡率3%。结论:改良法制备的模型重复性好、手术时间短、模型成功率高、死亡率低,新设计的改良NFDS法简便易行、对场地和器械要求低、分数判断灵敏准确、条目相对全面、分值梯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法 制备 评价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原文传递
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PMCAO)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陈佳俊 石岩殊 韩雪梅 《吉林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进后的线栓法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梗塞(P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使用价值。方法:分离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结扎颈外动脉,经由颈总动脉剪一小口,将制备好的栓线插入颈总动脉,并推进送入颈内动脉内,阻断大脑中动脉... 目的:探讨改进后的线栓法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梗塞(P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使用价值。方法:分离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结扎颈外动脉,经由颈总动脉剪一小口,将制备好的栓线插入颈总动脉,并推进送入颈内动脉内,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成PMCAO模型,并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成功率可高达95%,模型符合脑梗死病理过程。结论:改进后的方法(PMCAO)简便、易重复,降低了动物死亡率,提高了成功率,可做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颈总动脉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线栓法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实验研究 结论 推进 方法
下载PDF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付宏亮 张刚利 +1 位作者 张汉伟 史建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前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较多,其中线栓法是备受推崇的一种,其具有不开颅、创伤小、易控制条件,可模拟临床脑缺血的各种症状等,成为开展脑缺血指导及治疗的基础。但传统的方法制备模型病死率高、成功率低。本实验通过对... 目前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较多,其中线栓法是备受推崇的一种,其具有不开颅、创伤小、易控制条件,可模拟临床脑缺血的各种症状等,成为开展脑缺血指导及治疗的基础。但传统的方法制备模型病死率高、成功率低。本实验通过对传统的Koizumi法进行改进,以期提供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功率高、模型稳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线栓法 制备 模拟临床 不开颅 病死率 mi法 功率
下载PDF
小鼠颈动脉系解剖与测量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席刚明 汪华侨 +2 位作者 魏国耀 何国厚 袁群芳 《解剖学研究》 CAS 2004年第3期171-173,225,i001,共5页
目的 系统解剖与测量小鼠颈动脉系统 ,为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提供参数。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 ,解剖小鼠颈动脉系后 ,用油标卡尺测定从颈总动脉分叉至各部的长度 ,结果以均数表示。并对尼龙单丝线末端的处理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目的 系统解剖与测量小鼠颈动脉系统 ,为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提供参数。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 ,解剖小鼠颈动脉系后 ,用油标卡尺测定从颈总动脉分叉至各部的长度 ,结果以均数表示。并对尼龙单丝线末端的处理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 小鼠颈总动脉分叉至大脑前中动脉分叉处的长度较恒定 ,具体为 (8 2 9± 0 5 4 )mm。尼龙单丝线末端经高温处理后 ,缩短的距离不同 ,所形成的球径不同 ,以缩短 1mm效果较好。结论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作时 ,从颈总动脉分叉至大脑前中动脉分叉处插线的深度不能超过 8 2 9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颈总动脉 颈动脉 解剖 中动脉 丝线 结论 数表 距离
下载PDF
戊巴比妥和异丙酚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蓬勃 刘勇 +2 位作者 李捷 赵建军 康前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1-674,共4页
目的 :比较戊巴比妥和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病理损伤的影响 ,评价异丙酚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作中的应用。方法 :将 30只雄性SD大鼠在戊巴比妥或异丙酚腹腔麻醉下制作成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n =15 )。术后 4h参照改良... 目的 :比较戊巴比妥和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病理损伤的影响 ,评价异丙酚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作中的应用。方法 :将 30只雄性SD大鼠在戊巴比妥或异丙酚腹腔麻醉下制作成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n =15 )。术后 4h参照改良的Bederson′s评分方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2 4h采用TTC染色确定脑梗死体积 ,3d行TUNEL和甲苯胺蓝染色分别测定半暗带内的凋亡细胞和存活神经元密度。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 6± 0 .98vs1.2 9± 0 .72 ) ,梗死体积 [(37.8± 4 .95 ) %vs(31.1± 5 .0 9) % ]和半暗带内神经元密度 [(74 0± 2 4 )个/mm2 vs (794± 2 3)个 /mm2 ]在戊巴比妥组和异丙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异丙酚组半暗带内凋亡细胞的密度高于戊巴比妥组 [(35 6± 2 0 )个 /mm2 vs (2 6 2± 17)个 /mm2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麻醉下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可获得与戊巴比妥相似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和半暗带内存活神经元数量 ,但异丙酚能促进半暗带内的细胞凋亡。在评价一些药物或方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戊巴比妥 半暗带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大鼠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麻醉 神经元 凋亡细胞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0
作者 沈顺姬 陈嘉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6-247,共2页
急性脑缺血溶栓研究已有20余年的历史,曾因导致出血频繁而停用.随着新型溶栓药物的出现,其安全性逐渐提高,引起人们对溶栓疗法的重新认识.目前适用于溶栓研究的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均有不足之处.我们采用并改良Overgaard K[1]等的颈内... 急性脑缺血溶栓研究已有20余年的历史,曾因导致出血频繁而停用.随着新型溶栓药物的出现,其安全性逐渐提高,引起人们对溶栓疗法的重新认识.目前适用于溶栓研究的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均有不足之处.我们采用并改良Overgaard K[1]等的颈内动脉注入自体血凝块的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此模型具有与人类脑缺血极其相似的特点,最适用于溶栓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建立
下载PDF
fMRI结合神经症状评分评价运动疗法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疗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贵刚 李峻 +3 位作者 张申 陈国强 顾坚忠 顾卫忠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236-241,共6页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结合神经症状评分综合评价运动疗法对大鼠脑卒模型的疗效。方法造模成功后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运动组,每组各20只,分别于第1、10、20、30天采用神经症状评分综合评价观察...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结合神经症状评分综合评价运动疗法对大鼠脑卒模型的疗效。方法造模成功后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运动组,每组各20只,分别于第1、10、20、30天采用神经症状评分综合评价观察大鼠恢复情况,采用fMRI检测正常大鼠及运动组第3、30天大鼠脑梗死部位。结果30d后两组大鼠神经症状的综合行为学评分均较第1天均有明显改善,但运动组大鼠神经症状的综合行为学评价得分显著高于模型组,大鼠神经症状改善速度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正常大鼠T1WI、T2WI无异常,磁共振扩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显示双侧神经纤维束对称无中断。运动组大鼠第3天T1wI右侧半球可见条状低信号影,T2W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大片状高信号影,纤维束较左侧明显少,右侧明显中断,第30天T1WI、T2W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可见大片软化灶,右侧纤维束明显较对侧少,而且中断。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发现不同组别的大鼠及同一大鼠前后对照,激活点出现部位差异很大,可重复性差。结论脑卒中后运动疗法可引起正常中枢神经系统明显的可塑性改变,增加脑损伤大鼠完整半球运动皮质的可塑性变化,加速大鼠脑卒中模型的康复速度和程度;DTT可准确检测大鼠脑卒中后神经纤维束的病理改变,BOLD—fMRI不适用于检测大鼠全麻状态下被动运动的激活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运动疗法 功能磁共振成像 康复
下载PDF
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0
12
作者 胡建鹏 王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 (MCA)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被普遍认为是脑缺血标准动物模型 ,因而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实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动物选择 ,麻醉剂选择和方法 ,尼龙线选用、制备、放置方法和深度 ,手... 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 (MCA)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被普遍认为是脑缺血标准动物模型 ,因而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实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动物选择 ,麻醉剂选择和方法 ,尼龙线选用、制备、放置方法和深度 ,手术部位选择 ,模型成功评价 ,并发症等方面对该模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栓法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MCA 栓塞 血管阻塞
下载PDF
超高场强磁共振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强 朱伟杰 +3 位作者 卜博 佟怀宇 许百男 杨冬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73-475,共3页
缺血性脑卒中已经成为人类致死、致残的最主要的疾病[1]。磁共振成像( MRI)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工具。MRI由于具有非侵袭性并且可以在活体组织中进行对比增强成像,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之中。... 缺血性脑卒中已经成为人类致死、致残的最主要的疾病[1]。磁共振成像( MRI)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工具。MRI由于具有非侵袭性并且可以在活体组织中进行对比增强成像,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之中。小鼠脑动脉环的组成和脑血管解剖特点接近人类,而且几乎所有大型动物上观测的指标均可在用小鼠建立的模型上观测到,小鼠建立的动物模型具有种系同质性、纯合性好的优势,因此小鼠是模拟人类局灶性脑缺血的理想模型动物。但小鼠体积较小,进行磁共振扫描需要较高的信噪比(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才能得到较理想的磁共振影像,因此利用超高场强的磁共振扫描仪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超高场强磁共振( ultra-high field MRI,UHF MRI)的发展及其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的应用进行回顾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磁共振成像 高场强 小鼠 应用 缺血卒中 磁共振扫描仪 磁共振影像
下载PDF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进展及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敬霞 李建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74-377,共4页
综述并评价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根据近十余年的中外文献和相关成就,从制备用材料、操作过程、具体方法及其改进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其优点与不足予以评价。线栓法制备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目前被公认是较为理想的局灶性... 综述并评价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根据近十余年的中外文献和相关成就,从制备用材料、操作过程、具体方法及其改进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其优点与不足予以评价。线栓法制备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目前被公认是较为理想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一步的研究应放在控制模型制备的各种影响因素,使该模型的制备更为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利于我们国内脑缺血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探讨,并有利于对我国中药脑保护剂确切疗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线栓法 大鼠 血管疾病 评价 制备 病理生理机制 用材 操作过程 外文
下载PDF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晶 郭利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54-56,共3页
缺血性脑损伤是目前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严重疾病之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对其防治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开颅法、光化学法、线栓法和栓塞法等。其中,开颅法因需要开颅... 缺血性脑损伤是目前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严重疾病之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对其防治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开颅法、光化学法、线栓法和栓塞法等。其中,开颅法因需要开颅,并发症和病死率很高。光化学法需要特殊的设备,血栓形成时易引起明显微血管损伤。栓塞法能较好模拟人体脑梗死发病机制,但受血栓栓塞部位不恒定、血栓易自溶等多种因素影响嘲,更适合对溶栓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线栓法 大鼠
下载PDF
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世军 卢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38-1638,共1页
目的:研究探讨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应用栓线法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体征的促恢复作用,电针对局灶性脑... 目的:研究探讨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应用栓线法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体征的促恢复作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段神经元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模型大鼠 保护作用 神经元 针刺 基因BCL-2 免疫组织化学法 缺血大鼠 中动脉
下载PDF
淫羊藿次苷Ⅱ调节miR-141-3p/Notch/Nrf2轴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琛 支应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386-2391,共6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次苷Ⅱ(ICSⅡ)通过调节微核醣核酸-141-3p/Notch信号通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miR-141-3p/Notch/Nrf2)轴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和ICSⅡ低、... 目的:研究淫羊藿次苷Ⅱ(ICSⅡ)通过调节微核醣核酸-141-3p/Notch信号通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miR-141-3p/Notch/Nrf2)轴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和ICSⅡ低、中、高剂量组(4、8、16 mg/kg),每组20只。构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24 h后,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每天2次,连续给药3 d。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miR-141-3p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Notch、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组织中Notch-1、Nr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miR-141-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脑皮质细胞分布杂乱,可见大量神经细胞炎性浸润和坏死。与模型组比较,ICSⅡ各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组织中Notch-1、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miR-141-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脑皮质细胞排列规则,神经细胞炎性浸润和坏死数明显减少。结论:ICSⅡ能促进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这可能与下调miR-141-3p水平,从而激活Notch/Nrf2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次苷Ⅱ 微核醣核酸-141-3p NOTCH信号通路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大鼠
下载PDF
以功能磁共振成像为主综合评价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贵刚 张申 +2 位作者 陈国强 顾坚忠 顾卫忠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153-159,共7页
目的采用功能核磁为主综合评价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以期寻找一种准确评价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的方法,为后续实验提供一致性较好的模型。方法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检测MCAO模型的梗死部位、血管阻塞、神经纤维束等情... 目的采用功能核磁为主综合评价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以期寻找一种准确评价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的方法,为后续实验提供一致性较好的模型。方法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检测MCAO模型的梗死部位、血管阻塞、神经纤维束等情况,对照Bederson评分、神经症状的综合行为学评分及脑TTC染色综合判断MCAO模型。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fMRI检测显示,术侧颞顶叶及外侧出现明显水肿带,CCA、ICA、ECA完全堵塞,神经纤维束稀少,部分纤维束中断、缺失。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与脑梗死比例具有相关性(rs=0.879,P〈0.01)。模型组前肢屈曲、躯体屈曲、前肢翻转、后肢翻转、自发活动能力、竖板攀爬、平衡功能等各项神经症状的综合行为学评分与假手术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fMRI检测结果,同时结合常规神经症状评分以及TTC染色切片,综合分析其结果,可准确判断活体状态下大鼠脑卒中模型的损伤部位和程度,筛选出一致性较好的大鼠脑卒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功能磁共振成像 评价
下载PDF
大鼠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19
作者 关云谦 孙明 徐超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的开展需要合适的动物模型。颈内动脉内插入尼龙线的方法因不用开颅而且可以再灌注 ,损伤小 ,适用范围广 ,已被广泛用于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但很多因素直接影响本模型的成功率 ,给模型复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文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的开展需要合适的动物模型。颈内动脉内插入尼龙线的方法因不用开颅而且可以再灌注 ,损伤小 ,适用范围广 ,已被广泛用于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但很多因素直接影响本模型的成功率 ,给模型复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文章就影响这一模型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线栓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9
20
作者 任建勋 刘俊 沈映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提出一个手术简单,重复性好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改进方法。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15只/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与丁基苯酞治疗组均采用大鼠颈总动脉套管进线和分离翼腭动脉但不结扎的方法复制局灶性... 目的:提出一个手术简单,重复性好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改进方法。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15只/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与丁基苯酞治疗组均采用大鼠颈总动脉套管进线和分离翼腭动脉但不结扎的方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观察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功能缺陷的改变。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比较假手术对照组,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改进线栓法复制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可靠,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线栓法 动物模型 大鼠缺血 模型方法 缺血再灌注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组织含水量 梗死体积 神经功能缺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