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在局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
1
作者 顾淑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29-032,共4页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在局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98例局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9年10月至2024年9月。将选取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均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对照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在局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98例局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9年10月至2024年9月。将选取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均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对照组手术前给予常规放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3D-C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CRT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局部中低位直肠癌应用效果 免疫功能
下载PDF
ARHGAP8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郗宇宁 薛军 +7 位作者 武雪亮 屈明 孙光源 韩磊 郭飞 张春泽 王一飞 梁卫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8-538,共11页
目的分析ARHGAP8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的敏感性,为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提供精准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获得差异基因ARHGAP8。选取68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直肠癌组织及直肠组织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分析ARHGAP8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的敏感性,为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提供精准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获得差异基因ARHGAP8。选取68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直肠癌组织及直肠组织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对ARHGAP8的表达强度进行验证,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功能验证;选取44例行新辅助化疗的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ARHGAP8的表达情况,分析ARHGAP8在新辅助化疗前后、不同疗效组之间的表达情况。结果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ARHGAP8在癌组织及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ARHGAP8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P=0.024)、淋巴结转移(P=0.007)、年龄(P=0.005)等临床特征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RHGAP8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直肠组织(P<0.001);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RHGAP8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直肠组织(P=0.011);ARHGAP8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10)、病理分期(P=0.005)密切相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Ki-67、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表达程度无相关性。44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中TRG 0级13例、1级8例、2级8例、3级15例,其中65.91%(29/44)的患者新辅助化疗有效,新辅助化疗有效患者治疗后ARHGAP8的表达显著下降(P<0.001),ARHGAP8蛋白低表达患者的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ARHGAP8蛋白高表达者(53.33%)(P=0.033)。结论ARHGAP8在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ARHGAP8低表达的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对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更为敏感,ARHGAP8可作为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潜在生物学指标,同时可作为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ARHGAP8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估 肿瘤退缩分级
下载PDF
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郭旭飞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2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术前新辅助化疗,32例)和联合组(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48例),两组放... 目的:分析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术前新辅助化疗,32例)和联合组(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48例),两组放化疗结束后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放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免疫功能(CD3^(+)、CD4^(+)、CD8^(+))水平,并记录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缓解率较单一组更高(37.50%vs 15.63%,P<0.05)。放化疗后两组血清CEA、CA125和CA199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较单一组更低(P<0.05)。放化疗后单一组和联合组CD3^(+)、CD4^(+)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降低(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Ⅳ级不良反应。结论: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总缓解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具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放疗 新辅助化疗 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下载PDF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中低位T1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研究
4
作者 库尔班江·买买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05-0008,共4页
探讨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中低位T1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中低位T1期)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15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15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 探讨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中低位T1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中低位T1期)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15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15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并发症风险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躯体、角色、情绪、认知及社会功能评分干预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中低位T1期直肠癌时,经肛门局部切除术,能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T1期直肠癌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 效果 预后
下载PDF
不同放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效果
5
作者 王益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29-0032,共4页
研究不同放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例80例。术前短程放疗+手术组(40例):行术前短程放疗+手术治疗;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组(40例):行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治疗。研究效果。结... 研究不同放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例80例。术前短程放疗+手术组(40例):行术前短程放疗+手术治疗;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组(40例):行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治疗。研究效果。结果 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术前短程放疗+手术组[(13.16±4.36)个对比(16.15±5.24)个],更少,p<0.05。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组的术中保肛率,对比术前短程放疗+手术组[55.00%对比32.50%],更高,p<0.05。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术前短程放疗+手术组[(8.05±1.59)d对比(10.89±2.61)d],更短(p<0.05)。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对比术前短程放疗+手术组[(31.28±9.36)月对比(19.59±8.14)月],更久,p<0.05。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更高(p<0.05)。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未增加,p>0.05。治疗3个月后,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组的CA199水平、CEA水平,对比术前短程放疗+手术组[(6.45±1.01)U/mL对比(9.14±2.13)U/mL;(5.19±1.28)ug/L对比(7.67±2.11)ug/L],均更低(p<0.05)。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组的随访1年局部复发率,对比术前短程放疗+手术组[5.00%对比22.50%],更低(p<0.05)。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组的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对比术前短程放疗+手术组[70.00%对比47.50%;50.00%对比27.50%],均更高,p<0.05。结论 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建议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治疗,以获得更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放化疗 手术 疗效 预后
原文传递
腹腔镜保肛术式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冯伟 王振波 +1 位作者 迟庆胜 范宜堂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2358-2362,2368,共6页
直肠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日益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态势的持续加剧,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临床上大多数直肠癌患者均为中低位直肠癌,而针... 直肠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日益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态势的持续加剧,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临床上大多数直肠癌患者均为中低位直肠癌,而针对该类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手段往往是选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持续发展以及医疗理念的逐渐完善,目前认为针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不但要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且应尽量确保肛门和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在上述治疗目标的基础上,腹腔镜保肛术式应运而生,且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日益广泛,包括局部切除术、前切除术以及前切除术与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联用等术式。随着外科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不久的未来势必会有更为完美的新技术可以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提升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腹腔镜 保肛术式 应用效果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双侧入路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治疗效果研究
7
作者 巫锦春 陈海军 +2 位作者 李福协 吴观勇 陈斌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3091-3094,共4页
目的比较双侧入路与传统入路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MLRC)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于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实施腹腔镜下MLRC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分... 目的比较双侧入路与传统入路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MLRC)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于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实施腹腔镜下MLRC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双侧入路组(n=45)和传统入路组(n=3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目、术后疼痛评分、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双侧入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目、术后疼痛评分、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8.64±8.16)mL、(153.07±20.84)min、(27.10±3.04)min、(18.26±1.60)枚、(3.32±0.63)分、(2.39±0.49)d、(8.74±1.62)d,与传统入路组的(76.53±8.40)mL、(148.01±22.15)min、(25.95±3.19)min、(18.80±1.42)枚、(3.05±0.67)分、(2.28±0.46)d、(9.17±1.63)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入路腹腔镜下MLRC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入路相似,但双侧入路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根治术 左结肠癌动脉 双侧入路 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放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吴仁瑞 钟琼 黄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7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放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8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两组... 目的:探讨不同放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8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观察组术前行全程新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2年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脂肪酸合成酶(FAS)及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2-PK)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CD3^(+)、CD4^(+)及CD8^(+)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3^(+)、CD4^(+)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均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前全程新辅助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近远期效果显著,未增加并发症,同时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免疫功能的损伤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全程新辅助治疗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新进展
9
作者 方健 鞠海星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1],其中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总数中的40%[2]。多数直肠癌就诊时已达到局部进展期病变,且以中低位直肠癌居多[3]。目前治疗包括新辅助放化疗(neoad...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1],其中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总数中的40%[2]。多数直肠癌就诊时已达到局部进展期病变,且以中低位直肠癌居多[3]。目前治疗包括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并辅以术后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系膜切除术 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放化疗 消化道恶性肿瘤 低位直肠癌 术后辅助化疗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直肠癌
下载PDF
术前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外科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金国 张冰 常晓静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2654-2659,共6页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同期放化疗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07-06/2009-06收治的78例Ⅱ-Ⅲ期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行放化疗治疗,放疗采用全...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同期放化疗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07-06/2009-06收治的78例Ⅱ-Ⅲ期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行放化疗治疗,放疗采用全盆腔三维放疗(剂量为45.0-50.4 Gy),分25次完成.化疗采用XELOX或FOLFOX4方案,于放疗开始第1、4周进行,共进行2疗程.放化疗结束4-8 wk后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单因素及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术前放化疗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前放化疗及手术治疗总降期率为69.23%(54/78),总保肛率为74.36%(58/78),总有效率为56.41%(44/78),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21%(22/78),不良反应等级≥Ⅲ级29.03%(18/62).术后对患者随访12-68 mo,随访率为(72/78).全部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瘤生存(free survival,D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oco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no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 u r v i v a l,D M F S)分别为66.67%(52/78)、1 5.3 8%(1 2/7 8)、2 3.0 8%(1 8/7 8)、28.20%(22/78).经Cox风险模式分析可知,阳性淋巴结个数、术后病理分期、降期为中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患者含有的主要危险因素个数分为Ⅰ组(0个因素)、Ⅱ组(1个因素)、Ⅲ组(2个因素)、Ⅳ组(3个因素),上述各组O S、DFS、LRFS、DMFS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能有效提高局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率、降低率及总有效率,淋巴结阴性、病理分期0-Ⅱ级、降期患者远期生存率较理想.对于预后不良因素≥2个的患者其复发率高、生存率低,术后应对该类患者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放化疗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年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1
作者 卢琳 赵清叶 +1 位作者 宋婷婷 鞠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726-472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顺利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老年患者55例,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检测血清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行盆腔磁共振... 目的探讨老年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顺利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老年患者55例,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检测血清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行盆腔磁共振成像(MRI)、结直肠镜检查,评价患者临床疗效。依据检查结果分为病理消退明显〔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组(n=21)和病理消退不明显〔病情稳定(SD)+疾病进展(PD)〕组(n=34),统计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放化疗前N分期、放化疗前T分期、肿瘤距肛门距离、放化疗前CA199、CEA水平、放化疗至手术间隔时间、肿瘤侵犯肠壁周径、肿瘤分化程度等,分析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55例患者经新辅助放化疗及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后有21例明显病理消退,占38.18%;34例病理消退不明显,占61.82%。病理消退不明显组放化疗前N分期为cN+、放化疗前T分期为cT4、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6w、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比率明显高于病理消退明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消退不明显组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肿瘤距肛门距离、CA199、CEA、肿瘤侵犯肠壁周径与病理消退明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化疗前N分期为cN+、放化疗前T分期为cT4、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6w、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是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可获取良好治疗效果,放化疗前临床N分期、T分期、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及肿瘤分化程度可作为预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放化疗
下载PDF
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庆刚 张生彬 +1 位作者 宋士鹏 张阳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2010年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体下缘与肛门口的距离分组,S组(瘤体下缘距离肛门口≤7 cm)49例,M组(瘤体下...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2010年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体下缘与肛门口的距离分组,S组(瘤体下缘距离肛门口≤7 cm)49例,M组(瘤体下缘距离肛门口〉7 cm)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双吻合器技术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 S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0.4%,明显高于M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影响吻合口愈合重要的因素之一即为瘤体下缘与肛门口的距离,肿瘤位置越低,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概率越高。掌握应用双吻合器的技巧,术中注意细节操作能够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吻合器技术 低位直肠癌 保肛术 应用体会
下载PDF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采用新辅助放化疗和全程新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高树全 张超 +4 位作者 张迎春 王胜杰 任伟 原娜 温军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观察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采用新辅助放化疗(nCRT)与全程新辅助治疗(TNT)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观察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采用新辅助放化疗(nCRT)与全程新辅助治疗(TNT)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CRT组(放疗期予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和TNT组(放疗前予以奥沙利铂+卡培他滨Cape OX治疗),每组各50例,2组治疗后均予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局部复发与转移率、术后生存率等。结果TNT组治疗4个月的总有效率(72.00%)明显高于nCRT组(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并发症发生率(12.00%vs.10.00%)以及局部复发率(8.00%vs.10.00%)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T组患者术后2年的临床转移率(10.00%)明显低于nCRT组(30.00%),而总生存率(94.00%)则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nCRT,术前予以TNT模式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较高,并发症未见增加,安全性与总生存率较高,在应用及推广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全程新辅助治疗 近期疗效 安全性 生存率
下载PDF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玉云 李国强 +1 位作者 叶玲 黄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联合TME治疗,评价术前及新辅助放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率、肿瘤...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联合TME治疗,评价术前及新辅助放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率、肿瘤降期情况、根治性切除率(R0切除率)、保肛率。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37例手术,7例病理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18.9%。降期情况:T降期28例,降期率为75.7%;临床分期N+患者31例,N降期24例,降期率为77.4%。术后根治性切除患者36例,R0切除率97.3%,1例患者阴道侵犯,未能完整切除病灶;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过程中出现2例肝转移,1例腹腔转移,无法行TME手术。低位直肠癌患者20例,行miles手术患者10例,保肛率50.0%。40例患者中出现Ⅲ级血液系统毒性反应2例,1例为白细胞降低,1例为血小板降低,经对症治疗后血液指标均可恢复正常。术后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2例,予保守治疗后缓解。无Ⅳ级不良反应,未见肠穿孔、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显著,完全缓解率和降期率、保肛率较高,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放化疗 直肠系膜切除术 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疗效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在中低位直肠癌定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胜潮 汪嵘 +3 位作者 曹红艳 田利军 徐成 李耀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1期1622-1624,共3页
直肠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1])。我国主要以中低位直肠癌为主,约占65%~75%,且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达局部进展期,失去了保肛的机会,5年生存率较低([2])。能否保肛一直是结直肠外科研... 直肠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1])。我国主要以中低位直肠癌为主,约占65%~75%,且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达局部进展期,失去了保肛的机会,5年生存率较低([2])。能否保肛一直是结直肠外科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诊治技术的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定位诊断 磁共振 高分辨 应用 局部进展期 5年生存率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国产吻合器与荷包钳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爱武 李玉山 +2 位作者 夏立建 李凯 杨明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国产吻合器 荷包钳 低位 直肠癌 保肛手术 应用
下载PDF
选择性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崔伟 陈纲 于波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702-704,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高危患者,同期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并与普通患者对比。结果 高危患者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可促进康复,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选择性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高危患者,同期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并与普通患者对比。结果 高危患者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可促进康复,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不必常规预防性造瘘,但对于高危患者选择性的进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无疑是一种相对更为稳妥的策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预防性造瘘 肠造瘘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手术 low RECTAL cancer 高危患者 应用价值 吻合口瘘 普通患者 策略选择 手术后 发生率 癌患者 康复 结果 方法
下载PDF
应用TME技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体会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征云 田福年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844-845,共2页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在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中的技术操作与效果。方法对47例应用TME技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行低位前切除术,20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在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中的技术操作与效果。方法对47例应用TME技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行低位前切除术,20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出院,平均出血量250ml;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术后随访0.5~3年,局部复发5例,因肝转移死亡2例。结论应用TME技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有其适应证,术中须遵循其操作规范,同时应注意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吻合口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直肠系膜切除术 局部复发 体会
下载PDF
浅析护理干预在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蔡爱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目的分析术中护理在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旨在提高直肠癌术中护理干预水平。方法按照自愿原则随机抽取35例需要接受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利用资料回顾性方法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以往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术中护理在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旨在提高直肠癌术中护理干预水平。方法按照自愿原则随机抽取35例需要接受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利用资料回顾性方法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以往常规护理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术中护理干预,35例患者肛门的保留概率为80%;术中未造成其他并发症;患者的排便功能与性功能在术后1年内完全恢复,未出现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与以往单纯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术中护理干预后患者各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结论有效的术中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效果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在术中必须提高护理配合水平,从而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保肛治疗 低位直肠癌 手术效果
下载PDF
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枋 韦军民 郜竞明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4期41-42,共2页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法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双吻合器法行直肠癌前切除术 1 2 4例 ,其中距肛缘 5~ 7cm 89例 ,8~ 1 0cm 35例。结果 术后吻合口瘘 4例 ,发生率 3 2 3 %。吻合口狭窄 3例 ,发生率 2 42 %。局...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法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双吻合器法行直肠癌前切除术 1 2 4例 ,其中距肛缘 5~ 7cm 89例 ,8~ 1 0cm 35例。结果 术后吻合口瘘 4例 ,发生率 3 2 3 %。吻合口狭窄 3例 ,发生率 2 42 %。局部复发率 7 2 6 %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6 4%和 68 3 %。结论 双吻合器法行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吻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吻合器 低位直肠癌 保肛术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