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应用价值探究
1
作者 顾楚阳 黄永东 张剑 《系统医学》 2023年第6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究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应用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启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新辅助免疫治疗+传统三... 目的探究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应用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启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新辅助免疫治疗+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组(新辅助免疫治疗+单孔胸腔镜手术),各51例。观察围术期相关指标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手术时长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引流管拔除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切口总长度更短、术中总引流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5、3.493、7.248、5.240、24.622、2.734,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客观有效率(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9,P=0.020)。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应用价值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总引流量,切口总长度更短,临床疗效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单孔胸腔镜手术 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 客观有效率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陆坤 沈辉 +2 位作者 陈茜 朱青 朱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Cam)联合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胸苷激酶1(TK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局...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Cam)联合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胸苷激酶1(TK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局部晚期NSCLC患者60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Cam联合放化疗治疗,对照组采取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情况和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和血清PD-1、TK1、MMP-9水平,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1年生存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86.67%)、客观缓解率(53.33%)均高于对照组(63.33%、26.67%)(P<0.05);两组患者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D-1、TK1、MMP-9水平较治疗前均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年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4.040,P=0.040);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m联合放化疗提高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和免疫功能,降低血清PD-1、TK1、MMP-9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 化疗 卡瑞利珠单抗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胸苷激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分子分期”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清华 石应康 +14 位作者 陈军 刘斌 王允 朱大兴 张洪涛 徐鹏 宫友陵 陈钢 韦森 邱小明 牛中喜 陈晓峰 雷哲 段亮 伍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86-106,共21页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肺癌约占肺癌的35%-40%,其内科治疗平均生存6-8个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总结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局部晚期肺癌病人进行"分子分期",指导选择局部晚期肺癌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肺癌约占肺癌的35%-40%,其内科治疗平均生存6-8个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总结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局部晚期肺癌病人进行"分子分期",指导选择局部晚期肺癌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受益者,以及对局部晚期肺癌进行"个体化外科治疗"的可行性及其对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检测516例局部晚期肺癌病人手术前外周血CK19mRNA表达(其中115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检测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肺癌"微转移"进行"分子诊断",对肺癌病人进行"个体化分子分期",指导临床选择外科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获益者。回顾分析516例局部晚期肺癌基于"分子分期"的"个体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结果 516例病人中鳞癌322例,非鳞癌194例;P-TNM分期:IIIA期112例,IIIB期404例;"个体化分子P-TNM分期":M-IIIA期:97例,M-IIIB期:278例,M-IV期:141例。本组病例行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256例;肺叶切除联合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41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上腔静脉切除重建90例;肺切除联合部分膈肌切除重建3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联合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30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主动脉鞘膜切除10例;右全肺切除联合左心房、右侧全部膈肌、下腔静脉和肝右静脉切除重建1例;肺切除联合气管隆突切除重建10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气管隆突切除重建和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或联合上腔静脉和左心房、或联合气管隆突和左心房切除重建55例。手术死亡5例,死亡率为0.97%。516例肺癌病人中141例外周血检测到CK19mRNA表达,阳性率为27.3%。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率与肺癌组织学类型、P-TNM分期、N分期等均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原发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本组肺癌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43.74±7.21个月,1年生存率为89.1%,3年生存率为39.3%,5年生存率为19.8%,10年生存率为10.4%。术后生存率与外周血"微转移"、肺癌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个体化"分子P-TNM分期、外周血"微转移"、病理类型和N分期是预测局部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1)肺癌病人外周血中存在用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得到的"微转移";(2)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中CK19mRNA表达应用于肺癌微转移的"分子诊断"和"分子分期,有助于指导选择外科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受益者;(3)基于"分子分期"的局部晚期肺癌的"个体化外科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治愈率和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微转移分子诊断 分子分期 个体化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雪松 李慧 +2 位作者 廖东彪 张羽 杜小波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83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a期或Ⅲb期)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83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a期或Ⅲb期)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37%、62.50%(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予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均可完成治疗。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 多烯紫杉醇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健 吴一龙 +1 位作者 王远东 赵光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95-497,共3页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2 0 0 0年 2月至2 0 0 3月 10月采用射频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4 2例 (综合组 ) ,选择同期条件相同采用常规放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38例...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2 0 0 0年 2月至2 0 0 3月 10月采用射频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4 2例 (综合组 ) ,选择同期条件相同采用常规放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38例作对照 (常规组 ) ;比较两组病人的KPS、局部复发率、中位生存期、生存率。结果 综合组和常规组的KPS改善率分别为 2 8.5 7%和 10 .5 2 % ,稳定率分别为4 2 .86 %和 36 .84 %恶化率 2 8.5 7%和 5 2 .6 3% ;综合组KPS评分优于常规组 ( χ2 =6 .32 ,P <0 .0 5 )。原发灶局部复发率综合组显著低于常规组 ( 2 8.5 7%v 5 0 .0 0 % ;χ2 =3.86 ,P <0 .0 5 ) ;中位生存期综合组 16个月 ,常规组 14个月 ;1、2、3年生存率综合组稍高于常规组 6 3.5 3%v 5 3.5 0 % ,31.99%v 2 9.13% ,2 1.33%v 16 .18%。但两组间生存曲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 χ2 =0 .33,P >0 .0 5 )。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放化疗可有效地降低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复发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射频毁损 综合治疗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军 邱阳 +4 位作者 熊刚 杨康 廖克龙 曾会昌 王明荣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57-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06年6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1例,术中行右上肺叶切除加上腔静脉部分置换3例,右全肺切除加上腔静脉置换2例,右上肺叶切除加支... 目的探讨和总结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06年6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1例,术中行右上肺叶切除加上腔静脉部分置换3例,右全肺切除加上腔静脉置换2例,右上肺叶切除加支气管袖式切除加上腔静脉部分置换2例,右全肺切除加隆凸成形加上腔静脉置换1例,右全肺切除加隆凸成形3例,右袖形全肺切除加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2例,左全肺切除加胸主动脉部分切除成形3例,左全肺切除加部分左心房切除4例,左全肺切除加胸段食管切除1例。结果全组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4.76%。并发喉返神经损伤2例,1例术后出现肺不张,并发症发生率14.28%。随访时间5~65个月,平均38.5个月,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45.7%、23.2%。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扩大手术治疗显著地提高和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但其手术适应证必须严格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 治疗
下载PDF
沙利度胺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抗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爱科 杜新生 +5 位作者 庞德全 王东娟 李青山 刘艳丽 林萍萍 朱翠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4期3453-3455,共3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在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以该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单纯同步放、化疗)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每组各20例...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在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以该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单纯同步放、化疗)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每组各20例。同步放疗剂量60Gy,6周30次;化疗方案为PC(紫杉醇45~50mg/m^2,1次/周+卡铂AUC=2,1次/周)/EP(顺铂50mg/m^2第1、8、29、36天+VP16 50mg/m^2第1~5天、第29~33天);沙利度胺每日200mg口服,第1天起持续10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全部患者0、6、10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第10周,治疗组VEGF水平[(220.35±82.6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92.76±152.0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近期疗效有效率(55%)高于对照组(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睡眠改善、体质量增加、食欲增加和疼痛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受益4例,治疗组受益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2,P=0.000)。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在非血液学毒性和血液学毒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EP/PC方案同步放、化疗可显著降低血清VEGF水平,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率,且未增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抗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CYFRA21-1和CEA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早期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丽娜 么建立 +3 位作者 郝殿晋 李洪臣 王术艺 张庆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549-551,共3页
目的:研究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短期疗效评价指标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85例初治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CEA、CYFRA21-1的水平,所有统计应用SPSS14.0统计软... 目的:研究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短期疗效评价指标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85例初治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CEA、CYFRA21-1的水平,所有统计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化疗前CEA、CYFRA21-1在治疗有效组(CR+PR)和无效组(SD+PD)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二者的水平在治疗有效组的化疗后明显低于化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无效组化疗后的表达水平高于化疗前,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前低水平的血清CEA、CYFRA21-1是近期疗效的保护性因素,化疗后高水平的血清CEA、CY-FRA21-1是近期疗效的危险性因素。结论:化疗前后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的变化与疗效有关,疗效越好,下降越明显,提示它们在肺癌的疗效评价及治疗监测中有重要的价值。化疗一个周期后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是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癌胚抗原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与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汪涛 刘诚 +2 位作者 李波 宋进华 顾建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6期2247-2250,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91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动...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91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CEA、NSE、CA125、CD4+、CD8+、CD4+/CD8+和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CEA、NSE、CA125及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CD4+、CD4+/CD8+和NK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可有效降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血清肿瘤标志物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闫云宇 翟福山 +4 位作者 王安峰 杨庚武 刘兵 李文雁 刘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2期42-44,47,共4页
目的 研究探讨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研究探讨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以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进行干预,观察组则以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进行干预,然后将两组不同分期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6、12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转移侵袭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Ⅲa期和Ⅲb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47%和66.67%,均高于对照组(x2=6.542、6.831,P<0.05),治疗后6、12周的血清者肿瘤标志物则低于对照组,而转移侵袭相关指标变化也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6周与12周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对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转移侵袭相关指标
下载PDF
脾多肽辅助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瑞珩 刘晓然 +2 位作者 李谦 王秀荣 李文艳 《肿瘤药学》 CAS 2019年第1期68-71,81,共5页
目的探讨脾多肽辅助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1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接受脾多肽辅助同步放... 目的探讨脾多肽辅助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1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接受脾多肽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身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控制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身状况KP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KPS评分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CD3^+、CD4^+及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多肽辅助同步放化疗可改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单一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多肽 同步放化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下载PDF
银翘青黛汤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家彬 张同兴 +3 位作者 李耀忠 何玉香 张倩 蔡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19期2235-2236,共2页
目的观察银翘青黛汤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进行同步放化疗,化疗应用EP方案,共2个周期。研究组自放化疗始口服银翘青黛汤(1剂/d,200 mL/次,2次... 目的观察银翘青黛汤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进行同步放化疗,化疗应用EP方案,共2个周期。研究组自放化疗始口服银翘青黛汤(1剂/d,200 mL/次,2次/d)至放化疗结束。结果研究组CD4+、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研究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8%和51%(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和78%(P<0.05)。研究组中常见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银翘青黛汤能提高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放化疗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青黛汤 放化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T淋巴细胞亚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放化同期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VEGF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轶楠 肖建波 +2 位作者 赵郁 岳海淑 李海丽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3期3452-3454,共3页
目的比较放化同期治疗和放化序贯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64例经病理确诊的ⅡB至Ⅲ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32例,A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及同期EP或TC方案化疗,B组接... 目的比较放化同期治疗和放化序贯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64例经病理确诊的ⅡB至Ⅲ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32例,A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及同期EP或TC方案化疗,B组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后序贯EP或TC方案化疗。在放射治疗前、放疗开始1个月和治疗后(两组均完成放化疗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VEGF,比较两组患者的中VEGF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缓解率分别为90.6%和68.8%;A组近期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χ2=4.7300,P=0.0296)。在放射治疗前,A组和B组的VEGF分别为(212.65±43.24)Pg/ml和(218.81±54.81)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91,P=0.6194)。放疗开始一个月分别为(160.36±44.39)Pg/ml和(243.63±36.3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28,P=0.0000)和治疗后分别为(97.53±15.48)Pg/ml、(102.31±27.74)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12,P>0.05)。同时发现A组在治疗30 d时VEGF水平显著下降,而B组则出现了显著的上升(P<0.05)。结论放化同期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单纯放疗诱导的局部晚期肺癌外周血VEGF的表达,提示同期化疗能够通过抑制VEGF水平进而降低VEGF相关的肿瘤放射抵抗和放疗野外肿瘤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放化同期治疗(CRT) 放化序贯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增殖 转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射治疗加同步化疗与序贯化疗疗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高立伟 李宁宁 +2 位作者 赵克领 贾倞 王继英 《癌症进展》 2014年第2期193-198,204,共7页
目的对比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ANSCLC)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加铂类为基础的同步化疗或序贯化疗两种模式治疗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毒副反应,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 目的对比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ANSCLC)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加铂类为基础的同步化疗或序贯化疗两种模式治疗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毒副反应,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6例行同步放化疗或序贯放化疗的LA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组相比,在近期有效率(72.4%vs 51.4%,P=0.0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1.5个月vs 10.2个月,P=0.043)、中位总生存时间(45.4个月vs18.9个月,P=0.028)方面,同步放化组均优于序贯放化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采用同步放化疗模式为LA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毒副反应方面,3级及以上放射性肺炎(10.3%vs 5.4%,P=0.45)和放射性食管炎(27.6%vs 16.2%,P=0.26)同步放化疗组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级及以上血液学毒性(20.7%vs 5.4%,P=0.05)同步放化疗组显著增高。结论对于一般状况良好的LANSCLC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加铂类为基础的同步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肿瘤客观缓解率,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射治疗 同步放化疗 NSCLC
下载PDF
CT引导下冷极射频消融联合化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庆和 万继跃 +3 位作者 王中民 饶鹏飞 程广保 李力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7期982-984,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冷极射频消融联合化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9年3月采用冷极射频消融联合化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资料,选择同期条件相同采用常规化放疗治疗...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冷极射频消融联合化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9年3月采用冷极射频消融联合化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资料,选择同期条件相同采用常规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28例作对照;比较两组病人的KPS、局部控制率、局部复发率、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KPS改善率分别为53.33%和32.14%,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3.33%和46.43%;治疗组KPS评分稍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χ2=2.65,P>0.05)。局部复发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0%v46.43%;χ2=6.18,P<0.05)。中位生存期治疗组16.6个月,对照组14.1个月;1、2年生存率治疗组稍高于常规组(63.53%v53.50%,31.99%v29.13%),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化放疗可有效地控制局部病灶的进展,降低不可切除NSCLC的局部复发率,改善病人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冷极 射频消融 化放疗
下载PDF
放化疗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房丽 王红阳 +4 位作者 王玲玲 马守东 孙建光 郑海荣 丁俊兰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7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探讨放疗同期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与序贯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放化同步组(同步组)和放化疗组(序贯组)各30例;两组均行适形放疗,化疗均为PC方案,... 目的:探讨放疗同期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与序贯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放化同步组(同步组)和放化疗组(序贯组)各30例;两组均行适形放疗,化疗均为PC方案,同步组每周一次;序贯组每3周一次,化疗2周期后再行放疗。观察两组治疗近期有效率、生存率及急性毒副反应。结果两组均完成放化疗,同步组总有效率86.67%,序贯组63.33%(P〈0.05);3~4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同步组为30.0%,序贯组为23.3%;同步组和序贯组3~4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3.4%和6.7%(P〈0.05);均可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能够显著提高局部晚期NSCLC生存率,急性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紫杉醇 卡铂
下载PDF
伽玛刀联合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童皖宁 张军 +1 位作者 卓安山 曹玉书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体部伽玛刀联合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ⅢA期18例,ⅢB期24例;腺癌26例,鳞癌16例,给予体部伽玛刀放疗同步联合培美曲塞/卡铂方案化疗(培美曲塞... 目的观察体部伽玛刀联合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ⅢA期18例,ⅢB期24例;腺癌26例,鳞癌16例,给予体部伽玛刀放疗同步联合培美曲塞/卡铂方案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卡铂AUC=5,第一天,3周重复,共4周期)。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近期有效率(CR+PR)为85.7%;1、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6.2%、45.2%和18.6月;所有不良反应均为Ⅰ~Ⅲ级,未出现Ⅳ级,并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食管炎为主要表现。其中发生Ⅲ级白细胞下降5例(11.9%)。结论体部伽玛刀联合培美曲塞/卡铂方案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满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体部伽玛刀 培美曲塞 卡铂 同步放化疗
下载PDF
扩大肺切除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黎传奎 王祖义 +5 位作者 刘学刚 唐震 李小军 段贵新 汪国文 陶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z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扩大肺切除手术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扩大肺切除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9例,其中肺叶切除+部分胸壁大块切除10例,右上肺叶切除+上腔静脉部分置换4例,右上肺叶切除+上腔静脉部分切除成形6例,...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扩大肺切除手术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扩大肺切除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9例,其中肺叶切除+部分胸壁大块切除10例,右上肺叶切除+上腔静脉部分置换4例,右上肺叶切除+上腔静脉部分切除成形6例,左上肺叶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3例,左全肺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6例,左上肺叶袖状切除+左肺动脉袖状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2例,右全肺切除+上腔静脉成形术2例,右全肺切除+隆突重建5例,左全肺切除+隆突重建7例,右中上肺叶袖式切除+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3例,右中上肺叶切除+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隆突重建1例。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4.08%;术后并发症17例次,发生率为34.69%,包括血胸2例,乳糜胸3例,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2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心律失常5例,心功能不全1例;术后随访7~72个月,平均32.4个月,其中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4%、42.17%和13.36%,截止随访结束仍有12例健在。结论扩大肺切除手术能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切除率,虽然此类手术危险性较大、并发症多,只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做到根治性切除,便可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肺切除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切除与重建
下载PDF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磊 乔文波 +1 位作者 刘晖 孙光绮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2-566,共5页
目的观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顺铂联合长春瑞滨同步放疗的治疗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50例不能手术的ⅢA(N2)~ⅢB期NSCLC患者。顺铂30 mg/m2,第1~3、22~24天;长春瑞滨20 mg/m2,第1、8、22、29天。三... 目的观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顺铂联合长春瑞滨同步放疗的治疗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50例不能手术的ⅢA(N2)~ⅢB期NSCLC患者。顺铂30 mg/m2,第1~3、22~24天;长春瑞滨20 mg/m2,第1、8、22、29天。三维适形放疗在第1天开始,放疗中位剂量64Gy。CTC3.0版用于评价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50例患者客观缓解率为70%。局部肿瘤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5月和16.1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32.7%和2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照射(>64Gy)组病人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生存率好于低剂量照射组(≤64Gy),总疗程时间是病人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疗程时间短的病人生存率好。9名病人出现了3级血液不良反应。20人出现1~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26人出现1~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和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可行的。提高放疗剂量或缩短疗程时间可以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累及野三维适形放疗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静 乔学英 +4 位作者 贾敬好 刘欣 霍俊杰 宋玉芝 高献书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累及野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04年3月—2007年12月在我科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115例,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累及野照射,常规分割每次1.8-2.0Gy,每日1次,每周5次,PTV剂量50G...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累及野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04年3月—2007年12月在我科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115例,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累及野照射,常规分割每次1.8-2.0Gy,每日1次,每周5次,PTV剂量50Gy以上。对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4%、33.8%、18.0%,中位生存期为17月。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化疗周期数、GTV体积与患者预后相关(P=0.027、0.000、和0.002)。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化疗周期数、GTV体积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P=0.037、0.029、0.008)。结论性别、化疗周期数、GTV体积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累及野照射未增加野外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 累及野照射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