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监测联合经锁孔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杨延庆 赵如斌 张春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8期1908-1912,共5页
目的 探讨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cO2)监测联合经锁孔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研... 目的 探讨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cO2)监测联合经锁孔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研究1组(n=25)、研究2组(n=25)。对照组实施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1组实施经锁孔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2组在研究1组基础上增加rScO2监测。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残余量、血肿清除率及住院时间,手术后1、3、7、10 d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值流速(Vs)]变化,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评价3组患者预后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并比较3组患者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1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7.95±11.34) min、(45.35±5.12) mL,研究2组分别为(88.34±10.57) min、(44.56±5.89) 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8.15±32.47) min、(83.82±3.08)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1组与研究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肿残余量、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住院时间为(16.46±2.68) d,明显短于研究1组[(21.35±2.54) d]与对照组[(23.46±3.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 3组患者PI、Vm、Vs相关脑血流参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7、10 d,研究2组PI分别为0.62±0.15、0.65±0.16、0.56±0.14,均低于研究1组与对照组,Vm与Vs分别为(47.37±5.29)、(51.52±8.73)、(55.37±7.14)cm/s与(86.25±3.23)、(89.04±2.38)、(90.98±2.36)cm/s,均高于研究1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研究1组、研究2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与研究1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0%、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2组与研究1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明显低于研究1组(56.00%)与对照组(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锁孔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与常规开颅手术相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降低近期并发症,且采取rScO2监测联合经锁孔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后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提升患者预后水平,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局部组织饱和度 经锁孔入路 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近红外光局部脑氧与组织氧饱和度监测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经济价值评估
2
作者 谭宝滢 陈浩锐 +1 位作者 余海 宣建伟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12期82-88,共7页
目的:评估近红外光(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局部脑氧与组织氧饱和度监测(以下称“NIRS监测”)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经济性。方法:基于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使用Microsoft Excel构建短期决策树模型,比较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使用NIR... 目的:评估近红外光(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局部脑氧与组织氧饱和度监测(以下称“NIRS监测”)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经济性。方法:基于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使用Microsoft Excel构建短期决策树模型,比较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使用NIRS监测和不使用NIRS监测的围手术期健康结局和成本,其中临床数据来源于已发表的荟萃分析文献,成本数据来源于已发表的文献和专家调研,模型输出指标为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人次数和成本。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模型输出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在30 d的研究时限内,在心外科手术中,与不使用NIRS监测相比,使用NIRS监测在增加0.0015 QALYs的同时避免了0.27人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1.61 d普通病房天数、0.41 d ICU住院天数,每次治疗可节省总成本为2425.30元。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模型输出结果稳健。结论:在心脏外科手术中,使用NIRS监测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医疗费用上展现了明显的临床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近红外光 局部组织饱和度监测 卫生经济学 经济学评价 无创监测
下载PDF
贫血早产儿输血过程脑部及腹部局部组织氧饱和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陆镇奇 高平明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4期1600-1604,1609,共6页
目的分析贫血早产儿输血过程中脑部局部组织氧饱和度(C-rSO)及腹部局部组织氧饱和度(A-rSO)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5例需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贫血早产儿(研究组)和25例尚未输血的贫血早产儿(对照组)。两组早产儿均接受常规治... 目的分析贫血早产儿输血过程中脑部局部组织氧饱和度(C-rSO)及腹部局部组织氧饱和度(A-rSO)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5例需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贫血早产儿(研究组)和25例尚未输血的贫血早产儿(对照组)。两组早产儿均接受常规治疗,明确输血指征后给予研究组早产儿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于输血前2 h至输血结束后4 h监测两组早产儿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A-rSO、C-rSO,并计算A-rSO/C-rSO比值。结果(1)在输血结束后1 h时,研究组的心率较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间的Sp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输血开始后,研究组的A-rSO、C-rSO、A-rSO/C-rSO值呈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变化趋势(均P<0.05)。研究组输血开始后各时间点和输血结束后0.5 h、3 h、4 h的A-rSO,输血开始后各时间点和输血结束后各时间点的C-rSO,以及输血开始后各时间点和输血结束后0.5 h的A-rSO/C-rSO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输血结束后1 h、2 h的A-rSO,以及输血结束后1 h、2 h、3 h的A-rSO/C-rSO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贫血早产儿输血时A-rSO变化较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逐渐回升的趋势,采用A-rSO/C-rSO比值结合A-rSO指导早产儿的输血管理可能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贫血 早产儿 腹部 局部组织饱和度
下载PDF
局部脑组织的氧饱和度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慧佳 王瑞英 +2 位作者 朱迪 葛杨玲 张胜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0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脑组织的氧饱和度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未发生术后谵妄为对照组,30例发生术后谵妄为观察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局部脑组织的氧饱和度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未发生术后谵妄为对照组,30例发生术后谵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不同时间点rSO;水平及术前术后MMSE评分。选择患者术中rSO;水平最低值与MMSE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两组在体外循环复温时rSO;水平最低,随后逐渐回升,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外循环开始时、体外循环降温时、体外循环复温时、体外循环停机时、体外循环停机后30 min rS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两组MMSE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术中rSO;水平与术后MMSE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921,P=0.000)。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谵妄的患者术中rSO;有一个显著的下降过程,且患者术中rSO;最低值与MMSE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组织饱和度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谵妄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中患者体位对血流动力学与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新建 王晖玥 叶丽妮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657-660,66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的头低臀高截石位对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cO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的头低臀高截石位对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cO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术中体位为头低臀高截石位,根据术中头低角度将患者分为15°组、25°组和35°组,每组40例。观察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喉罩置入后5 min(T1)、建立气腹前(T2)、建立气腹后5 min(T3)、头低臀高截石位5 min(T4)、头低臀高截石位30 min(T5)、气腹结束后平卧位5 min(T6)、麻醉清醒拔出喉罩后5 min(T7)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rScO2;并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及术中输液量。结果3组患者T0、T1、T2、T6、T7时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3、T4、T5时HR低于T0时(P<0.05)。3组患者T1、T2时MAP低于T0时,T3、T4、T5时MAP高于T0时(P<0.05);3组患者T0、T6、T7时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4、T5时rScO2高于T0时(P<0.05),3组患者T0、T1、T2、T3、T6、T7时rS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T5、T6、T7时3组患者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6、T7时3组患者MAP、rS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25°组和35°组患者MAP高于15°组(P<0.05),35°组患者rScO2高于15°组(P<0.05),35°组与25°组患者rS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组与15°组患者rS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年轻女性不孕症患者,头低臀高截石位对MAP和rScO2影响较大,且头低角度(≤35°)越大影响越明显,但血流动力学和rScO2监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局部组织饱和度 血流动力学 头低位 截石位
下载PDF
限制性输液时去甲和去氧肾上腺素对60岁以上患者Narcotrend值和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
6
作者 陶文辉 刘祥 +1 位作者 丁盼盼 张庆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时去甲肾上腺素(NE)和去氧肾上腺素(PHE)对60岁以上患者Narcotrend值(NI)和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O2)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结肠癌或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年龄60~75岁,BMI为18~24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时去甲肾上腺素(NE)和去氧肾上腺素(PHE)对60岁以上患者Narcotrend值(NI)和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O2)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结肠癌或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年龄60~75岁,BMI为18~24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NE组和PHE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5 mL/(kg·h),麻醉诱导完成后即刻NE组和PHE组分别经静脉泵注射NE 0.01~0.03μg/(kg·min)和PHE 0.1~0.3μg/(kg·min)。术中维持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不低于65 mmHg(1 mmHg=0.133 kPa)。分别于麻醉诱导完成(T0)和麻醉诱导后5 min(T1)、10 min(T2)、20 min(T3)、30 min(T4)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心率、MAP、中心静脉压(CVP)、NI和rSO2。在患者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后30 min进行随访,判断其是否出现术中知晓。结果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两组T1至T4时间点的MAP、CVP、rSO2和T1至T2时间点的NI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PHE组T1至T4时间点的MAP、rSO2和T1至T2时间点的NI均显著高于NE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组内和组间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情况。结论 60岁以上患者在限制性输液中使用等效剂量的NE和PHE均可使NI和rSO2在短时间内升高,表现为麻醉深度短时间'减浅'和脑组织氧代谢的改善,相对于NE而言,PHE这种表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限制性输液 Narcotrend值 局部组织饱和度
下载PDF
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澳华 郑蒙蒙 +1 位作者 刘苏 齐敦益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788-791,共4页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0CD)的发生与术中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2例,入手术室后监测脑氧饱和度(rSO2),记录基线值(rSO2base)、最小值(rSO2min)、相比基线降低的最大...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0CD)的发生与术中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2例,入手术室后监测脑氧饱和度(rSO2),记录基线值(rSO2base)、最小值(rSO2min)、相比基线降低的最大百分数(rSO2%max)和低于基线值20%的阈值下面积(AUT2O%)。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7d采用神经心理学测试的方法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根据评估结果分为POCD组和non-POCD组,比较2组rS02的差异。结果POCD组34例,non-POCD组48例,P0 C D发生率41.5%。POCD组rSO2%max、AUT20%均高于non-P0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术中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的降低有关,术中尽量减少rS02低于基线值20%以下的暴露时间可能有助于减少PO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局部组织饱和度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亚急性期无创监测脑组织氧饱和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保纯 刘兵 +1 位作者 杨晓梅 刘励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96-998,共3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亚急性期无创监测脑氧饱和度变化及影响脑氧饱和度的因素。方法选择2007-11-2008-07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新区医院脑外科的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选取健康成年人3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压、GC...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亚急性期无创监测脑氧饱和度变化及影响脑氧饱和度的因素。方法选择2007-11-2008-07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新区医院脑外科的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选取健康成年人3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压、GCS评分、住院天数等。采用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颅内氧饱和度监测仪测定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oxygensaturation,rSO2)的变化,在脑氧饱和度测定同时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气分析。同时记录心率、无创血压、经皮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等。结果亚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rSO2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左右间rS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rSO2和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899,P<0.01)。rSO2和年龄呈负相关(r=0.845,P<0.01)。结论创伤性脑损伤亚急性期患者存在脑氧代谢紊乱,rSO2受年龄和血红蛋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损伤 组织饱和度(rso2) 无创监测 红外光谱技术( NIR)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患者单肺通气期间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丁超 孙莉 +3 位作者 张燕 王海 承耀中 赵桂军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期间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例年龄大于65岁,拟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左后外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开胸后单肺通气(SLV)管理,应用... 目的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期间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例年龄大于65岁,拟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左后外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开胸后单肺通气(SLV)管理,应用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从清醒状态到气管拔管阶段的脑氧饱和度变化,并观察记录脑电双频指数(BIS)和标准监测参数,在对应时间点进行血气分析。结果①清醒状态时测定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为66.5%±2.2%,麻醉诱导后侧卧位双肺通气时rSO_2为56.2%±2.6%,在SLV期间rSO_2降为50.4%±2.2%,拔管时rSO_2为62.2%±2.1%;在SLV期间,所有患者rSO_2下降≥18%,70%(14/20)的患者降幅超过20%,30%(6/20)的患者降幅超过25%;SLV期间rSO_2绝对值低于50%的患者占30%(6/20)。②rSO_2的降低与SLV时间、BIS值、SpO_2、MAP、体温、PaCO_2、PaO_2、Hct、Hgb、SaO_2等临床监测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单肺通气期间均发生脑氧饱和度的降低,有30%的患者rSO_2绝对值低于50%;rSO_2的降低与常规临床监测参数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单肺通气 饱和度监测(rso2)
下载PDF
近红外线光谱仪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科 兰青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6-687,共2页
近红外线光谱仪具有使用方法简单、灵敏、快速、实时、持续、价廉、无创、可床边进行等特点,可以实行测出头颅闭合状态下的氧合血红蛋白与还原血红蛋白的混合透射强度,从而得出局部脑氧饱和度。由此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局部脑氧饱和度... 近红外线光谱仪具有使用方法简单、灵敏、快速、实时、持续、价廉、无创、可床边进行等特点,可以实行测出头颅闭合状态下的氧合血红蛋白与还原血红蛋白的混合透射强度,从而得出局部脑氧饱和度。由此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从而作出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程度、脑功能变化等判断。本文就近红外线光谱仪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饱和度 近红外线光谱仪 神经外科 监测 合血红蛋白 组织缺血缺 功能变化
下载PDF
针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见生 丁玲玲 +4 位作者 郭玉红 宁甲齐 陈卓娅 王麒 周瑞玲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择期行糖尿病足手术的4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后常规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不行针刺,采用常规静脉... 目的:探讨针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择期行糖尿病足手术的4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后常规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不行针刺,采用常规静脉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既往病史和术中指标,比较两组患者rSO_(2)的基线值、最小值及最大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肺部慢性疾病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以及rSO_(2)基线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针刺组rSO_(2)最小值和最大值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813,t=9.4123;P<0.05)。结论:手术前针刺预处理可以提升老年糖尿病手术患者rS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预处理 局部饱和度(rso_(2)) 糖尿病
下载PDF
不同心房颤动血栓危险度评分患者鼻内镜手术平均动脉压与局部脑氧饱和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美娟 王陶然 +1 位作者 李梅 梁轩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房颤动血栓危险度评分(CHA_(2)DS_(2)-VASc)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时MAP与局部脑氧饱合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的关系,及心房颤动患者rSO_(2)变化率与CHA_(2)DS_(2)-VASc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 目的探讨不同心房颤动血栓危险度评分(CHA_(2)DS_(2)-VASc)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时MAP与局部脑氧饱合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的关系,及心房颤动患者rSO_(2)变化率与CHA_(2)DS_(2)-VASc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鼻内镜手术的心房颤动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Ⅲ级,性别不限,年龄>18岁,根据CHA_(2)DS_(2)-VASc分为低危组(L组,CHA_(2)DS_(2)-VASc≤2分)和高危组(H组,CHA_(2)DS_(2)-VASc≥3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 min(T_(0))、MAP较T_(0)降低10%(T_(1))和20%(T_(2))时,记录患者rSO_(2)和rSO_(2)变化率(ΔrSO_(2)%)。结果共纳入患者23例,L组13例,H组10例。与L组比较,H组年龄更大[(80.0±4.0)岁比(63.0±6.0)岁],T_(0)时MAP更高[(108.4±8.0)mm Hg比(88.4±11.2)mm Hg,1 mm Hg=0.133 k Pa],T_(2)时rSO_(2)更低[(61.2±3.8)%比(64.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两组术前CHA_(2)DS_(2)-VASc与ΔrSO_(2)%呈中度负相关(r=-0.495,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行全身麻醉鼻内镜手术,当MAP降低超过20%时,术前CHA_(2)DS_(2)-VASc越高,术中rSO_(2)下降的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动脉压 局部饱和度 心房颤动血栓危险度评分(CHA_(2)DS_(2)-VASc评分)
原文传递
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对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思宇 梁辉 韩如泉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cerebral 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 r,SO2%)的影响。方法:择期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病人30例,ASA 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尼莫地平降压组(n=15)和非降压组(n=15)。非降...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cerebral 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 r,SO2%)的影响。方法:择期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病人30例,ASA 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尼莫地平降压组(n=15)和非降压组(n=15)。非降压组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降压组术中行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30%-40%,切除垂体瘤后停止尼莫地平泵入,终止降压。分别于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降压前,T1)、降压开始后10min(T2),20 min(T3)及30min(T4)、垂体瘤切除后即刻(T5)、停止降压后10 min(T6),20 min(T7)及30 min(T8)(非降压组于相应时间)测定并记录脑氧饱和度(rSO2%)。于术后4h,第13,7,天随访病人,记录有无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偏瘫、失语及精神障碍等。结果:①降压开始后30 min平均动脉压由诱导前的(96±12)mmHg降至(60±5)mmHg,停止降压后30 min血压回升至(75±7)mmHg。②降压组降压期间(T2至T5)rSO2%明显低于非降压组对应时刻的数值③术后随访两组均未出现明确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会降低rSO2%,但未发现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蝶 垂体瘤 饱和度(rso2%) 低血压 控制性
下载PDF
脑氧饱和度及颅内压监护对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作用的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科 兰青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观测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颅内压(ICP)的变化规律,探讨更好的甘露醇使用方法。方法选择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ICP<30mmHg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每次用125、250ml的20%甘露醇治疗1d,总的剂量不变。同时应... 目的观测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颅内压(ICP)的变化规律,探讨更好的甘露醇使用方法。方法选择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ICP<30mmHg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每次用125、250ml的20%甘露醇治疗1d,总的剂量不变。同时应用近红外线光谱仪(NIRS)、颅内压监护仪持续监测rScO2、ICP,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rScO2开始变化、出现峰值的时间都较ICP早。ICP<25mmHg时,125ml组比250ml组一天中ICP、rScO2维持在正常范围的时间长(P<0.01)。25mmHg<ICP<30mmHg时,125ml组比250ml组一天中ICP维持<20mmHg、rScO2维持在正常范围的时间长(P<0.01)。结论ICP<30mmHg时,125ml剂量的甘露醇多次使用能够更好地缓解脑水肿。rScO2对缺血缺氧比较敏感,比ICP更能反映颅脑外伤后脑灌注、脑缺血缺氧等代谢状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治疗作用 rScO2 局部饱和度 近红外线光谱仪 重型颅损伤 20%甘露醇 颅内压监护仪 正常范围 ICP 缺血缺 变化规律 使用方法 研究对象 方法选择 持续监测 分析比较 外伤后 代谢状况 治疗后 时间 水肿
下载PDF
局部氧饱和度监测在围术期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业英 郭飞 魏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67-471,476,共6页
局部氧饱和度(rSO_2)是一种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估局部氧供需平衡的新型方法,具有无创、连续、灵敏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指导。局部氧饱和度通常因监测部位不同而称为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和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StO_2)。最初,脑氧... 局部氧饱和度(rSO_2)是一种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估局部氧供需平衡的新型方法,具有无创、连续、灵敏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指导。局部氧饱和度通常因监测部位不同而称为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和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StO_2)。最初,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心胸手术中得到应用,在老年和危重症患者的非心脏手术中也具有监测价值。随着临床运用增多,局部氧饱和度逐渐扩展到对外周组织氧饱和度的测定,用于评估外周组织微循环功能状态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组织缺血缺氧并予以干预可以优化整个临床治疗管理,尤其对重大手术及危重症患者可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将着重介绍脑氧饱和度及组织氧饱和度在围术期的临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饱和度 饱和度 组织饱和度 近红外光谱 围术期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近红外光脑氧饱和度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泓邑 刘孝文 赵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6-850,共5页
近红外光脑氧饱和度监测技术是指利用近红外光监测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实时、无创反映脑组织氧供氧耗平衡的监测方法。本文主要总结该技术的原理、临床应用进展和局限性。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局部组织饱和度 保护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监测体外循环手术中脑组织氧合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腾轶超 丁海曙 +3 位作者 龚庆成 贾在申 黄岚 王培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832,共5页
体外循环手术中,为防止因脑氧供需失衡导致脑缺氧,就要实时监测患者局部脑组织的氧合状况,以根据其变化调整生理参数或采取应急手段。用该研究小组自行研制的近红外仪器(使用一个双波长的近红外光源和两个近红外检测器)监测心脏手术中... 体外循环手术中,为防止因脑氧供需失衡导致脑缺氧,就要实时监测患者局部脑组织的氧合状况,以根据其变化调整生理参数或采取应急手段。用该研究小组自行研制的近红外仪器(使用一个双波长的近红外光源和两个近红外检测器)监测心脏手术中患者的脑氧,可以求出局部脑组织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并根据稳态空间分辨光谱(SRS)算法求出局部脑组织的氧饱和度(rSO2)。体外循环中用监护仪监测患者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生理参数。测得的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容易受到干扰,而rSO2的抗干扰性能较好。rSO2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可以监测到,而SvO2只能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监测到。多数患者rSO2和SvO2存在正向相关性,但二者的相关系数并不很高。这是因为SvO2是大静脉的血氧饱和度,而测得的rSO2反映局部脑组织的氧合状况,二者的生理意义不同。实验结果表明,体外循环手术中rSO2可以反映患者脑组织氧合状况的变化,而仅仅监测SvO2是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近红外光谱 局部组织饱和度 混合静脉血饱和度 相关系数
下载PDF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对早产儿脑组织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赖淑华 郑歆婷 +2 位作者 刘素佳 林水娣 林云峰 《医疗装备》 2022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对早产儿脑组织氧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出生后24 h内出现呼吸窘迫并入住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以无创通气(NIV)进行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的171例早产儿的病历资料,按照治疗...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对早产儿脑组织氧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出生后24 h内出现呼吸窘迫并入住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以无创通气(NIV)进行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的171例早产儿的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14例)和试验组(57例)。试验组采用N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脑局部组织氧饱和度(CrSO_(2))、脑摄氧分数(CFTOE)、经皮氧分压(TcPO_(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及临床结果。结果接受NIV治疗后0.5、2 h,试验组CrSO_(2)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NIV治疗后4 h,试验组CrS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NIV治疗后0.5、2、4 h,试验组CFTO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NIV治疗后0.5、2、4 h,试验组TcP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NIV治疗后0.5、2、4 h,试验组TcPCO_(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IV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NIV治疗后,两组气漏综合征发生率、脑室内出血(IVH)≥2级占比、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BiPAP治疗相比,NHFOV对早产儿进行初始无创呼吸支持的技术是有效和安全的,可提高患儿脑组织氧合,降低气管插管率,减少CO_(2)潴留,且不增加气漏综合征、IVH、PVL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组织饱和度 分数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 早产儿
下载PDF
老年患者神经介入术中应用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与术后谵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薛绵荣 李雷 傅润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67-70,共4页
术后谵妄是常见于老年患者的一种急性精神障碍,术中应用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 可以实时监测大脑氧供状态,避免因局部氧供不足引起的严重脑功能障碍,减少谵妄的发生率。探讨在接受神经介入手术的老年患者中谵妄的发生率及其主要预测因素... 术后谵妄是常见于老年患者的一种急性精神障碍,术中应用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 可以实时监测大脑氧供状态,避免因局部氧供不足引起的严重脑功能障碍,减少谵妄的发生率。探讨在接受神经介入手术的老年患者中谵妄的发生率及其主要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 2021年 8月至 2022年3月全麻下行介入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老年患者共98例。术中应用rSO2监测,应用 CAM评分评价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谵妄的主要预测因素。结果 谵妄组与无谵妄组rSO2有显着性差异。谵妄组的谵妄发生率为31%,rSO2 与谵妄显著相关(优势比=1.003;P=0.025)。麻醉、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和两个血管危险因素在两组间差异显著,但与谵妄结局无相关性。结论 升高rSO2评分与谵妄显著相关,能够预测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栓塞介入术后谵妄的发生。rSO2监测为术中控制性降压和减少术后谵妄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局部饱和度(rso2) 老年患者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