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氨基酸对层出镰刀菌菌丝生长和伏马毒素合成的影响
1
作者 梁文豪 胡时开 +7 位作者 圣忠华 魏祥进 焦桂爱 邵高能 谢黎虹 王玲 唐绍清 胡培松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由层出镰刀菌引起的水稻穗腐病,不仅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而且因产生真菌毒素而导致稻米品质下降。本研究通过在生长培养基中添加外源氨基酸,评价其对层出镰刀菌菌丝生长和伏马毒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氨基酸和不同添加量对菌丝生长... 由层出镰刀菌引起的水稻穗腐病,不仅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而且因产生真菌毒素而导致稻米品质下降。本研究通过在生长培养基中添加外源氨基酸,评价其对层出镰刀菌菌丝生长和伏马毒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氨基酸和不同添加量对菌丝生长均有影响。与未添加氨基酸的对照相比,在MM培养基上添加L-精氨酸、L-谷氨酸、L-脯氨酸和L-瓜氨酸,在PDA培养基上添加L-谷氨酸,均抑制菌丝生长。添加氨基酸显著提高了伏马毒素含量,且随着氨基酸浓度升高,在PDA中产毒量减少,在MM中则呈增加趋势。外源氨基酸明显改变了伏马毒素生物合成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但基因表达模式与毒素含量并不一致。综合分析表明,外源氨基酸会影响层出镰刀菌菌丝生长和伏马毒素含量,且不同氨基酸组分与菌丝生长和伏马毒素合成的关联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腐病 层出镰刀菌 外源氨基酸 丝生长 伏马毒素
下载PDF
十五种药用植物水提物对层出镰刀菌的抑制活性
2
作者 谭智勇 谌潇雄 +3 位作者 李亚娟 刘贺贺 杨文明 卢志宏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43-46,共4页
开展植物提取物对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抑制活性研究,为其防治奠定理论基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用植物水提物对层出镰刀菌的抑制及毒力作用。结果表明:黄连等15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对层出镰刀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 开展植物提取物对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抑制活性研究,为其防治奠定理论基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用植物水提物对层出镰刀菌的抑制及毒力作用。结果表明:黄连等15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对层出镰刀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药用植物水提物浓度为20 mg干样/mL时,其抑菌率为0.24%~77.17%,其中以黄连的抑制效果最佳,黄连水提物对层出镰刀菌的毒力回归方程的EC50值为1.0630 mg干样/mL。黄连水提物在防治层出镰刀菌方面具有的良好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出镰刀菌 黄连 植物
下载PDF
7种生物药剂对铁皮石斛层出镰刀菌的生物活性及其协同作用
3
作者 刘惠芳 田旭军 +2 位作者 王晓敏 肖彩云 李荣玉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88,共8页
为明确7种生物药剂对铁皮石斛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生物活性及其协同作用,为田间绿色高效防控铁皮石斛软腐病提供参考,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生物药剂对铁皮石斛层出镰刀菌的室内毒力及其协同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 为明确7种生物药剂对铁皮石斛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生物活性及其协同作用,为田间绿色高效防控铁皮石斛软腐病提供参考,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生物药剂对铁皮石斛层出镰刀菌的室内毒力及其协同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验证防效。结果表明,7种生物药剂对铁皮石斛层出镰刀菌菌丝生长均具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丁子香酚、蛇床子素、四霉素、申嗪霉素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值分别为0.38、4.92、0.32、1.85μg/mL。协同作用结果显示,不同药剂组合对铁皮石斛层出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有一定差异,其中丁子香酚+申嗪霉素和四霉素+申嗪霉素分别以有效质量比为1∶3和9∶1时增效作用明显,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95.65和145.76,EC_(50)值分别为1.35μg/mL和1.13μg/mL;而丁子香酚+蛇床子素、蛇床子素+申嗪霉素、蛇床子素+四霉素3个组合分别以有效质量比为9∶1、1∶1、9∶1时增效显著,其CTC分别为325.38、236.46、541.53,EC_(50)值分别为2.86、1.23、0.75μg/mL;且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表明,丁子香酚+蛇床子素、蛇床子素+申嗪霉素和蛇床子素+四霉素3个组合分别以有效质量比为9∶1、1∶1和9∶1时对铁皮石斛软腐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见,7种生物药剂及其组合对铁皮石斛软腐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可用于田间铁皮石斛软腐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层出镰刀菌 生物药剂 敏感性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列当生防菌层出镰刀菌Br-1发酵条件的优化及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亚娇 纪莉景 +3 位作者 栗秋生 肖颖 王连生 孔令晓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2-698,共7页
列当是根寄生杂草,很难防除。菌株Br-1是从感病列当中分离出的对列当有较高防治效果的层出镰刀菌。为了提高菌株Br-1的产孢量,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其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Br-1适宜的发酵培养基... 列当是根寄生杂草,很难防除。菌株Br-1是从感病列当中分离出的对列当有较高防治效果的层出镰刀菌。为了提高菌株Br-1的产孢量,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其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Br-1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NH4NO_3 0.2%,KH_2PO_4 0.3%,Mg SO4·7H_2O0.1%;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最初pH 5.0,培养温度24℃,装液量20%,振荡速度190 r/min,发酵时间6 d。较优化前的初始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产孢量提高了257.5倍。在田间防治试验中菌株Br-1对弯管列当的防治效果最高可达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出镰刀菌 发酵优化 培养基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层出镰刀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丽媛 朱立华 +4 位作者 刘力伟 王亚南 胡同乐 曹克强 王树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5,共5页
苹果再植病害(Apple replant disease,ARD)是世界苹果主产区广泛发生的病害。前期研究表明,层出镰刀菌是造成苹果再植病害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但其分子致病机制尚缺乏研究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层出镰刀菌的遗传转化体系,... 苹果再植病害(Apple replant disease,ARD)是世界苹果主产区广泛发生的病害。前期研究表明,层出镰刀菌是造成苹果再植病害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但其分子致病机制尚缺乏研究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层出镰刀菌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大规模的遗传稳定的层出镰刀菌ATMT突变体库,为研究该菌的分子致病机理奠定基础。对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效率的主要因子进行单因子条件测验,得到其最优转化体系为:抑制H10菌丝和孢子生长的潮霉素的浓度为100μg/mL,层出镰刀菌的分生孢子浓度为107个/mL,农杆菌OD600值为0.3,AS浓度为200μg/mL,共培养时间为48h,共培养温度为26℃。利用这一体系构建了3000个转化子的突变体库,并对随机选择的200个突变体进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PCR检测,并经过在PDA培养基上5代培养,验证了T-DNA插入片段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出镰刀菌 农杆介导转化(ATMT) 苹果再植病害 突变体
下载PDF
产毒条件下层出镰刀菌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寅生 王璐 +1 位作者 何雅婷 高美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3970-3975,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不同总RNA提取方法,建立一种产毒条件下层出镰刀菌总RNA提取的方法。方法样品在低温液氮高通量组织研磨仪中快速冷冻研磨,分别采用RNA提取试剂盒、Trizol法、CTAB法和改良的Trizol和试剂盒合并法提取其总RNA,并通过微...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不同总RNA提取方法,建立一种产毒条件下层出镰刀菌总RNA提取的方法。方法样品在低温液氮高通量组织研磨仪中快速冷冻研磨,分别采用RNA提取试剂盒、Trizol法、CTAB法和改良的Trizol和试剂盒合并法提取其总RNA,并通过微量核酸检测仪、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逆转录定量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qRT-PCR)对提取的总RNA样品进行品质检测。结果试剂盒法不能提取到总RNA;Trizol法和CTAB法均可提取到总RNA,但质量较低,有明显降解现象;而改良的Trizol法更适合产毒条件下层出镰刀菌总RNA的提取,此方法可在30min内完成操作,获得的总RNA质量高,完整性好,条带清晰均无降解现象。结论该方法快速、方便、高效、通用,提取到的总RNA纯度高,浓度和完整性完全满足后续层出镰刀菌全转录组测序文库构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出镰刀菌 产毒诱导 总RNA提取方法
原文传递
层出镰刀菌乌头酸酶家族的功能研究
7
作者 高贻宙 何四明 +3 位作者 王艺潼 李海博 王雨晴 吴志宏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6-1321,共16页
【目的】层出镰刀菌是引起苜蓿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探究层出镰刀菌中乌头酸酶家族蛋白的功能特性,为深入认识层出镰刀菌基础生理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hmmsearch工具,对真菌中含有乌头酸酶结构域的蛋白进行检索,并... 【目的】层出镰刀菌是引起苜蓿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探究层出镰刀菌中乌头酸酶家族蛋白的功能特性,为深入认识层出镰刀菌基础生理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hmmsearch工具,对真菌中含有乌头酸酶结构域的蛋白进行检索,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SWISS MODEL建模技术分别分析FpACO基因的表达模式与蛋白结构;利用同源重组双交换方法构建层出镰刀菌乌头酸酶基因敲除突变体;分析ΔFpACO3、ΔFpACO4-1、ΔFpACO4-2敲除突变体的生长、产孢、孢子形态、环境胁迫响应及致病力等表型变化;进一步测定敲除突变体中线粒体代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FpACO4-1与FpACO4-2在产孢及孢子形态发生中发挥作用;FpACO3、FpACO4-1、FpACO4-2参与调控层出镰刀菌对细胞壁胁迫及金属离子胁迫的敏感性;FpACO3、FpACO4-1、FpACO4-2影响线粒体代谢,包括总乌头酸酶活性、ATP含量、过氧化氢含量及三羧酸循环关键基因表达等。【结论】乌头酸酶家族参与调控层出镰刀菌产孢、孢子形态分化、细胞壁胁迫及金属离子胁迫响应和线粒体代谢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出镰刀菌 苜蓿根腐病 乌头酸水合酶 线粒体代谢
原文传递
玉米穗腐病样品中层出镰刀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8
8
作者 卢维宏 黄思良 +3 位作者 陶爱丽 武爱波 王春梅 黎起秦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3-239,共7页
为了解豫西南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于2009年9月在河南省南阳市6个县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单孢纯化。依据致病性、形态及分子检测结果进行病原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05株镰刀菌中,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 为了解豫西南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于2009年9月在河南省南阳市6个县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单孢纯化。依据致病性、形态及分子检测结果进行病原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05株镰刀菌中,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为70株,占分离镰刀菌的66.7%,属优势种群。在基于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与翻译延长因子1α基因(tef)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3株代表菌株Fp1、Fp2和Fp3分别与GenBank登记的层出镰刀菌在自举值89%和91%水平相聚同一群。层出镰刀菌的生长温度为13~34℃,最适温度为28℃;在pH5.0和6.0各有1个生长高峰;碳源对该菌营养生长的影响较为稳定,而氮源对其营养生长影响的变幅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层出镰刀菌 致病性 鉴定
原文传递
层出镰刀菌处理对食用百合保护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李润根 曾慧兰 融花珍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5-60,共6页
以4种食用百合为试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研究了层出镰刀菌处理对食用百合保护酶相关基因(POD、CAT)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以期为研究食用百合抵抗逆境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POD在“龙牙×兰州”(R6-2、6)... 以4种食用百合为试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研究了层出镰刀菌处理对食用百合保护酶相关基因(POD、CAT)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以期为研究食用百合抵抗逆境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POD在“龙牙×兰州”(R6-2、6)杂交百合、“铁炮×兰州”杂交百合、“兰州”百合被处理后的第1天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处理后的其它时间段,分别约为对照组的18.57、63.81、51.41、37.42倍,然而“铁炮”百合则是被处理后的第3天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处理后的其它时间段,约为对照组的113.19倍;CAT在“龙牙×兰州”(6)杂交百合、“铁炮×兰州”杂交百合均是被处理后的第1天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且其显著高于处理后的其它时间段,分别约为对照组的68.02、19.77倍,在“龙牙×兰州”(R6-2)杂交百合、“兰州”百合则是被处理后的第3天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处理后的其它时间段,分别约为对照组的30.69、25.19倍,铁炮百合是被处理后的第5天基因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其它时间段,约为对照组的71.8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出镰刀菌 食用百合 实时荧光定量PCR 保护酶相关基因 相对表达量
原文传递
不同药剂对层出镰刀菌抑制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敬雪敏 邵冬 +3 位作者 闫红秀 司雨凡 刘香萍 李国良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41-143,239,共4页
为了探明4种药剂对苜蓿根腐病致病菌层出镰刀菌的抑制效果,试验在PDA培养基中加入0,500,1 000,1 500,2 000,2 500倍稀释的多菌灵、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和甲基托布津,对层出镰刀菌进行抑制处理,测定菌落直径和抑制率。结果表明:4种药剂... 为了探明4种药剂对苜蓿根腐病致病菌层出镰刀菌的抑制效果,试验在PDA培养基中加入0,500,1 000,1 500,2 000,2 500倍稀释的多菌灵、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和甲基托布津,对层出镰刀菌进行抑制处理,测定菌落直径和抑制率。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对层出镰刀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同一稀释倍数下以甲基托布津抑制效果最好,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和多菌灵均在稀释500倍时抑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出镰刀菌 农药 根腐病 苜蓿 抑制效果
原文传递
皱木耳白毛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11
作者 马明 冯云利 +5 位作者 孙达锋 刘绍雄 李建英 郭相 方媛 华蓉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110-113,124,共5页
从皱木耳患白毛病的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病原菌,经科赫法则验证,通过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并采用ITS序列分析技术,确定了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研究结果表明皱木耳白毛病的病原菌为层出镰刀菌,且该病原菌在皱木耳中首次报道。
关键词 皱木耳 病原真 层出镰刀菌
下载PDF
1株引起地黄根腐的镰刀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明道 时延光 +2 位作者 郜峰 吴坤 陈红歌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1,共5页
采用PSA培养基法,从地黄病根上分离得到镰刀菌.通过菌落形态、色素颜色、菌落生长速率、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以及产孢梗等形态学观察,初步认为其为层出镰刀菌;采用真菌rDNA ITS区的通用引物对其DNA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连接转... 采用PSA培养基法,从地黄病根上分离得到镰刀菌.通过菌落形态、色素颜色、菌落生长速率、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以及产孢梗等形态学观察,初步认为其为层出镰刀菌;采用真菌rDNA ITS区的通用引物对其DNA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连接转化并验证后测序,将测序结果登录GenBank进行BLAST分析,检测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表明地黄根腐病病原菌JZ1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其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HQ113948).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层出镰刀菌在15~35℃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5℃左右;适宜病菌生长的pH值为7.0;其菌丝在蔗糖上生长最好,硝酸钾是其最佳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根腐病 病原 层出镰刀菌
下载PDF
南阳市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刀菌种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思良 卢维宏 +2 位作者 陶爱丽 武爱波 王坦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54-57,共4页
镰刀菌是玉米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对南阳市5县2009年夏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刀菌的种群结构进行调查分析.从病样中按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物经单孢分离纯化后根据柯赫法则进行致病性检测,并根据形态特征和核糖体基因... 镰刀菌是玉米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对南阳市5县2009年夏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刀菌的种群结构进行调查分析.从病样中按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物经单孢分离纯化后根据柯赫法则进行致病性检测,并根据形态特征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对病原菌进行鉴定.从采集的80份穗腐病样品中分离获得105株镰刀菌,接种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对玉米均有致病性.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南阳市玉米穗腐病的镰刀菌至少有4种: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串珠赤霉菌Gibberella monoliformis、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及玉蜀黍赤霉菌G.zeae.南阳市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刀菌以层出镰刀菌为优势种,串珠赤霉菌为次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穗腐病 层出镰刀菌 串珠赤霉 木贼镰刀 玉蜀黍镰刀
下载PDF
进境百合种球中镰刀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敏 宋蕴哲 +3 位作者 虞赟 陈智明 刘国坤 沈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从日本进境百合种球中发现带有褐色、不规则病斑的种球,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以明确其病原种类及分类地位。[方法]通过菌落形态特征观察、ITS序列分析、致病性测定对该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该分离物接种百合种苗引起枯萎反应... [目的]从日本进境百合种球中发现带有褐色、不规则病斑的种球,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以明确其病原种类及分类地位。[方法]通过菌落形态特征观察、ITS序列分析、致病性测定对该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该分离物接种百合种苗引起枯萎反应,ITS序列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序列相似性为100%,结合分离物的菌落特征和孢子特征将病原菌鉴定为层出镰刀菌。[结论]引起百合种球病斑的病原菌为层出镰刀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种球 层出镰刀菌 鉴定
下载PDF
河南小麦田土壤中的镰刀菌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田田 程重阳 +3 位作者 许俊杰 张猛 孟颢光 耿月华 《河南科学》 2021年第2期215-219,共5页
为探究河南省小麦田土壤中镰刀菌的物种多样性,采集河南省不同地区小麦生长期的农田土壤样品,用稀释平板法分离获得其中的镰刀菌,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获得3个种24株镰刀菌纯菌株,分别鉴定出为层出镰刀菌、腐皮镰刀... 为探究河南省小麦田土壤中镰刀菌的物种多样性,采集河南省不同地区小麦生长期的农田土壤样品,用稀释平板法分离获得其中的镰刀菌,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获得3个种24株镰刀菌纯菌株,分别鉴定出为层出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和富士镰刀菌.对其进行形态描述,并讨论其与近似种的分子系统关系.研究结果对探究镰刀菌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田 层出镰刀菌 腐皮镰刀 富士镰刀
下载PDF
小花棘豆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1
16
作者 卢围 路浩 +5 位作者 赵宝玉 荣杰 陈基萍 王瑞 高文超 陈占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9-436,共8页
通过对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筛选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探讨小花棘豆内生真菌与其毒性成分苦马豆素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对采自内蒙古西部草地的6份小花棘豆样品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纯化,采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技术对内生真菌发酵液进... 通过对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筛选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探讨小花棘豆内生真菌与其毒性成分苦马豆素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对采自内蒙古西部草地的6份小花棘豆样品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纯化,采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技术对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苦马豆素定性、定量检测,筛选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内生真菌种属鉴定。从小花棘豆样品中分离得到6株内生真菌。经筛选,其中有2株产苦马豆素,编号为XJ-J-I和XJ-H-1,其发酵液中苦马豆素产量分别为4.209 2mg.L-1和16.733 8mg.L-1。鉴定结果表明,这2株内生真菌虽然形态学存在差异,但基因型相同,同属镰刀属内生真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小花棘豆中存在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内生真 苦马豆素 层出镰刀菌 疯草
下载PDF
水稻穗腐病菌强致病力且高产伏马菌素菌株筛选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磊 王玲 +3 位作者 刘连盟 侯雨萱 黎起秦 黄世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0-616,共7页
【目的】旨在确立稳定高效的水稻穗腐病人工接种技术,鉴定不同菌株致病力。利用已有的伏马菌素检测方法分析测定两种培养基中不同菌株的伏马菌素合成能力,基于上述方法筛选强致病力高产伏马菌素菌株。【方法】分别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 【目的】旨在确立稳定高效的水稻穗腐病人工接种技术,鉴定不同菌株致病力。利用已有的伏马菌素检测方法分析测定两种培养基中不同菌株的伏马菌素合成能力,基于上述方法筛选强致病力高产伏马菌素菌株。【方法】分别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采用注射法和喷雾法接种,观察不同时期、不同接种方法下层出镰刀菌的致病性和稳定性;利用适合的接种方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比较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和产毒能力。【结果】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母细胞成熟期采用注射法接种水稻穗腐病,发病率较高且稳定;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始穗期接种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基于该方法成功筛选出了强致病力菌株FP4、FP6、FP8、FP9、FP10;经HPLC-MS/MS分析测定了层出镰刀菌产生伏马菌素能力,获得了强致病力高产毒菌株FP4和FP9。稻谷培养基比玉米培养基更适合层出镰刀菌合成伏马菌素。【结论】水稻穗腐病初侵染为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最佳侵染时期为花粉母细胞形成期-齐穗期;穗腐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与感病时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穗腐病 层出镰刀菌 人工接种 伏马 致病力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与抗病种质材料筛选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国良 闫红秀 +3 位作者 敬雪敏 罗英花 王洪宝 刘香萍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38,100,共8页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采集具有典型苜蓿根腐病症状的发病植株进行病原分离、纯化,根据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确定分离获得的苜蓿根腐病病原菌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对来自国内外具有较强抗寒性的16个紫花苜蓿...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采集具有典型苜蓿根腐病症状的发病植株进行病原分离、纯化,根据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确定分离获得的苜蓿根腐病病原菌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对来自国内外具有较强抗寒性的16个紫花苜蓿品种芽期接种病原菌菌株,于接种后第14d测定紫花苜蓿幼芽的相对根长、相对苗长和病情指数,利用隶属函数值对不同品种苜蓿进行抗病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层出镰刀菌接种后,各紫花苜蓿品种幼芽的相对根长、相对苗长及病情指数差异显著(P<0.05);根据隶属函数值评价结果,品种WL168HQ、TG4、斯贝德和肇东的综合抗病性表现较强,DS310FY、北极星、皇后、WL319HQ和巨能-CR的综合抗病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层出镰刀菌 根腐病 抗病性 分离鉴定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芒果畸形病病原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延超 蒲金基 +5 位作者 谢艺贤 漆艳香 陆英 张欣 张贺 占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4-195,共2页
芒果畸形病是世界性的芒果重要病害。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用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pCT74-sGFP)转化芒果畸形病病原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获得了表达GFP的转化子。转化子经过单孢纯化后连续继代培养仍能发出稳定而强... 芒果畸形病是世界性的芒果重要病害。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用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pCT74-sGFP)转化芒果畸形病病原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获得了表达GFP的转化子。转化子经过单孢纯化后连续继代培养仍能发出稳定而强烈的荧光,通过GFP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转化子基因组获得预期片段,表明GFP基因已成功转入芒果畸形病病原菌基因组中且稳定遗传。GFP标记菌株生长正常,致病性和野生菌丝无差别。获得GFP标记的转化子,为应用发绿色荧光的芒果畸形病病原菌研究病原菌的侵染方式、扩展过程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畸形病 层出镰刀菌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转化
下载PDF
苦皮藤内生真菌2B菌株的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顾爱国 兰琪 +1 位作者 宗兆锋 吴文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2-94,共3页
 从新鲜苦皮藤根茎韧皮部分离并筛选到1株内生真菌,编号为2B菌株,其发酵产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抑制率在62.5%~87.2%。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等...  从新鲜苦皮藤根茎韧皮部分离并筛选到1株内生真菌,编号为2B菌株,其发酵产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抑制率在62.5%~87.2%。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等方面研究,将该菌株鉴定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proliferat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皮藤 内生真 活性 层出镰刀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