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9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疗愈环境视角下的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1
作者 王旭 《艺术科技》 202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全面提升。文章将疗愈环境理论和居住空间设计相结合,希望营造一个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居住空间。方法:文章通过梳理总结相关文献,研究疗愈环境的起源发展... 目的: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全面提升。文章将疗愈环境理论和居住空间设计相结合,希望营造一个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居住空间。方法:文章通过梳理总结相关文献,研究疗愈环境的起源发展、相关概念、运行机制和功能因素等,用以指导居住空间的建筑基础设计、室内装饰界面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微环境设计,从而打造具有疗愈性的居住空间。结果:疗愈环境理论不仅适合医院空间、康复空间、景观空间的营造,还适合起居室等居住空间的营造,疗愈因素也从阳光、空气和水等自然因素扩展到空间色彩、材质和虚拟自然环境等因素,疗愈环境理论与室内环境设计相结合确有可行之处。结论:疗愈环境不是特指一个特定的空间或地点,所有的空间只要契合人的内心需求,对人具有正向的健康强化作用就可以称为疗愈环境。因此,不仅可以针对性设计疗愈性居住空间,还可以设计具有疗愈功效的其他各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愈环境 居住空间 室内设计
下载PDF
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广州市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2
作者 荣明芹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老龄化现象日趋严峻。文章通过对广州市老年人群体特点的分析,了解他们对智能化居住空间的实际需求,提出老年人智能化居住空间的设计策略,优化老年人的居住空间环境。
关键词 广州市 养老 智能化 居住空间
下载PDF
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改造研究综述
3
作者 王宇 庄伟宁 《重庆建筑》 2024年第3期38-41,共4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残障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新时代,我国更加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建设,而居住空间的无障碍改造设计是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从国内外关于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的文献研究入手,梳理有...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残障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新时代,我国更加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建设,而居住空间的无障碍改造设计是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从国内外关于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的文献研究入手,梳理有关国内外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改造的发展历程,综合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关于残疾人住房起居无障改造设计的研究方向、方法与结论。同时,总结我国在老龄化背景和人本理念下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改造存在的无障碍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推进我国无障碍发展建设,提升残疾人民生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居住空间 无障碍改造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中国居室未来发展方向探讨——以武汉居住空间演化过程为例
4
作者 江名麒 《建设科技》 2024年第4期45-47,53,共4页
本文对武汉居住空间的演化模式与演化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城市发展的规律,为未来规划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决策支持。然而,城市的扩张和发展也伴随着问题。老旧居住区的存在意味着城市资源的浪费,环境质量的下降,社会不... 本文对武汉居住空间的演化模式与演化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城市发展的规律,为未来规划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决策支持。然而,城市的扩张和发展也伴随着问题。老旧居住区的存在意味着城市资源的浪费,环境质量的下降,社会不公平的加剧等。因此,必须通过更新老旧居住区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居住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居住空间的定义,对居住空间的演化过程做出详细的讲解,为未来武汉的居住空间能够更加宜居、可持续和适应未来需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住空间 演化 居室未来发展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产教融合的教学实践——以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课程为例
5
作者 宋玉姗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138-140,共3页
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需求下,如何将产教融合的概念融入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当前专业转型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针对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存在的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该文以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课程为例,... 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需求下,如何将产教融合的概念融入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当前专业转型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针对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存在的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该文以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将设计课程教学与真实行业实践有机融合,进而实现培养高素质设计类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环境设计专业 居住空间 室内设计
下载PDF
皖北地区典型乡村居住空间分化研究
6
作者 王小影 袁婷婷 偶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4期135-140,共6页
以皖北地区典型乡村为研究对象,使用空间句法凸空间模型,量化分析该地区居住空间环境的分化过程。结果表明:非经营性院落通达性与开放性提高,商业性与公共性成为经营性院落的主要属性,宅院居住空间私密性降低;大门与过道符号化不断增强... 以皖北地区典型乡村为研究对象,使用空间句法凸空间模型,量化分析该地区居住空间环境的分化过程。结果表明:非经营性院落通达性与开放性提高,商业性与公共性成为经营性院落的主要属性,宅院居住空间私密性降低;大门与过道符号化不断增强,非经营性宅院大门边界感增强,经营性宅院大门隔离作用降低,非经营性宅院过道整合度降低;非经营性宅院家族意识强烈,居住空间开放性增强,经营性宅院居住空间功能及家庭传统秩序发生异化。基于以上结论对皖北地区乡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和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居住空间 空间分化
下载PDF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居住空间环境更新策略
7
作者 展黎 白旭 李倩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4期124-125,共2页
在高密度、复杂且形态多样的城市“巨系统”中,现有居住空间的建设与居民养老需求的矛盾越发剧烈。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在居家环境中的日常活动行为,改进居住空间设计,旨在使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为他们提供健康适宜的居住环境。这... 在高密度、复杂且形态多样的城市“巨系统”中,现有居住空间的建设与居民养老需求的矛盾越发剧烈。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在居家环境中的日常活动行为,改进居住空间设计,旨在使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为他们提供健康适宜的居住环境。这一实践不仅能提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体验,也可以更好塑造未来社区和住宅设计,创造更为人性化、舒适宜居的城市居住环境,为未来城市人居住环境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居住空间 空间行为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8
作者 薛淼 李永昌 《工业设计》 202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依托互联网的适老化养老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对养老环境的需求。文章从“人本思想”出发,根据科技时代的适老化特征,探究了“互联网+”技术对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意义。同时,文章以老年人居家养老为出发...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依托互联网的适老化养老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对养老环境的需求。文章从“人本思想”出发,根据科技时代的适老化特征,探究了“互联网+”技术对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意义。同时,文章以老年人居家养老为出发点,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老年人住宅家居设计策略,最后基于上述策略进行了设计实例分析。以期为老年人住宅家居设计提供灵感,促进科技养老与老年人住宅家居的融合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适老化设计 老年人 居住空间
下载PDF
浅析居住空间无障碍与适老化设计
9
作者 蒋蓁蓁 李碧舟 《住宅产业》 2024年第4期18-21,共4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居住空间的无障碍与适老化设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本文回顾了无障碍设计和适老化设计的起源,从老年人的行为与需求角度,讨论了空间布局、设施配置、材质选择、光照设计和绿化环境...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居住空间的无障碍与适老化设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本文回顾了无障碍设计和适老化设计的起源,从老年人的行为与需求角度,讨论了空间布局、设施配置、材质选择、光照设计和绿化环境等方面的无障碍与适老化设计方面的问题。并基于居住空间的特点,进一步探讨了无障碍与适老化设计在居住空间中的具体运用,以期为未来居住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障碍设计 适老化设计 居住空间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适老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10
作者 孙安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
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快,城镇居住环境依旧是老年人生活的主体,如何营造适合老年人生活居住的空间环境是有待解决的问题。积极老龄化理念的提出,给我国城市发展适老居住空间指明了一条崭新的路径,前期的理念可以引导城市适老空间设计策略的... 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快,城镇居住环境依旧是老年人生活的主体,如何营造适合老年人生活居住的空间环境是有待解决的问题。积极老龄化理念的提出,给我国城市发展适老居住空间指明了一条崭新的路径,前期的理念可以引导城市适老空间设计策略的创新,以此探讨积极老龄化视角下适老居住空间的具体设计策略方法。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传统与现代养老模式,提出类型决定空间体系、空间促进功能多元、设施嵌入适老布局三大适老居住空间营建策略,以期为现代老年人生活空间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居住空间 积极老龄化 功能多元复合
下载PDF
面向共同富裕的超(特)大城市居住空间治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聚军 庞尚尚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3,共10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超(特)大城市的居住空间普遍经历了复杂深刻的变化,不同社会群体的混居格局已经被打破,居住分异乃至隔离等居住空间失衡现象日益凸显,并具体反映为保障房社区的不合理布局、作为城市孤岛的传统城中村、跳跃式前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超(特)大城市的居住空间普遍经历了复杂深刻的变化,不同社会群体的混居格局已经被打破,居住分异乃至隔离等居住空间失衡现象日益凸显,并具体反映为保障房社区的不合理布局、作为城市孤岛的传统城中村、跳跃式前进的新式城中村、族裔居住分异与新式贫民窟的生成、城市更新中的替代与隔离五种形态。在陷入固化之前,对居住空间失衡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以推动共同富裕为基本目标的优化策略,包括:从居住空间治理价值理念转型、重塑城市居住空间权利样态、加强城市规划的规制调控作用、推动混居异质化社区建设四个方面。由此为打造超(特)大城市共同富裕空间奠定空间基础,尤其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和保留生存与发展空间,避免贫困的聚集和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超(特)大城市 居住空间治理 城市治理
下载PDF
女性室内居住空间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亮 江雪梅 郭延龙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116,共7页
本文旨在系统刻画世界范围内女性室内居住空间研究知识图谱,通过对当前女性室内居住空间研究热点分析与总结,以客观数据为依据,根据当前研究热点来探究未来发展趋势。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女性”和“室内居住空间”主题为数据源,... 本文旨在系统刻画世界范围内女性室内居住空间研究知识图谱,通过对当前女性室内居住空间研究热点分析与总结,以客观数据为依据,根据当前研究热点来探究未来发展趋势。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女性”和“室内居住空间”主题为数据源,借助VOSviewer和Cite Space 6.1.R1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构建出以研究国家、发文机构、关键词等为节点知识图谱分析,并对女性室内居住空间热点主题和研究前沿进行分析和总结。从1991-2021年,关于女性室内居住空间相关研究热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这一研究领域,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包括性别差异、居住空间环境影响、空间性能、健康评估、室内空气质量。研究方法也在不断丰富。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和整理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未来可能研究趋势,为研究实施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室内居住空间 Cite Space 6.1.R1 VOSviewer
下载PDF
论晓苏短篇小说居住空间的人性隐喻和话语内涵
13
作者 喻子涵 刘裕先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年第4期188-194,共7页
居住空间和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居住的物质空间,也能与居住者的身份形成互文,折射出居住主体的精神空间和心灵空间。论文从晓苏的短篇小说出发,以康德、巴什拉等人的空间理论为阐释工具,对晓苏短篇小说中的居住空间进... 居住空间和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居住的物质空间,也能与居住者的身份形成互文,折射出居住主体的精神空间和心灵空间。论文从晓苏的短篇小说出发,以康德、巴什拉等人的空间理论为阐释工具,对晓苏短篇小说中的居住空间进行分类和考察,探究其背后所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性隐喻及其话语内涵。在晓苏的短篇小说中,居住空间作为现实生存空间的物质载体,不仅是对主体的庇护,也是对主体的约束,更是对主体的重塑。对居住空间的描绘、装饰、想象乃至寻找,都是晓苏对当代人在错综复杂的空间隐喻中所面临的身份困境以及普遍存在的情感需求所作出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晓苏 居住空间 人性隐喻 话语内涵
下载PDF
德占时期(1897—1914)青岛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14
作者 吕绍勋 《城市学刊》 2023年第2期82-87,共6页
德占之前,青岛已经形成了以军事驻防为主、自然村落为辅、商业和航运空间逐渐衍生的格局,德占之后,原有的空间格局被迅速更替。从殖民当局最初的城市规划开始,青岛便被分为了欧人区和华人区,这种居住空间分异的理念贯穿如一,奠定了城市... 德占之前,青岛已经形成了以军事驻防为主、自然村落为辅、商业和航运空间逐渐衍生的格局,德占之后,原有的空间格局被迅速更替。从殖民当局最初的城市规划开始,青岛便被分为了欧人区和华人区,这种居住空间分异的理念贯穿如一,奠定了城市空间的基本格局。辛亥革命后,随着大批逊清贵族的到来,这种二分法才被逐渐打破。城市的空间格局,其实是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青岛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背后,是种族、文化、阶层等的二元对立。在这种二元对立中,人们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形成身份认同。但随着实际情况的变迁,人们也不断调整着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占时期 青岛 居住空间分异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女性视角下城市独居女性的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15
作者 柳红明 黄倩媛 《住宅产业》 2023年第4期54-56,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独居开始成为城市女性的主流生活方式之一,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独居女性的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然而国内外大多数关于城市独居女性的研究只侧重于人身安全的基本层面,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独居开始成为城市女性的主流生活方式之一,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独居女性的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然而国内外大多数关于城市独居女性的研究只侧重于人身安全的基本层面,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城市独居女性的需求特征,提出针对该群体的居住空间设计方向,总结内外部居住空间的设计策略,以此提升独居女性的居住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 女性视角 住宅设计 女性
下载PDF
乡土意象现代居住空间设计
16
作者 李锐 《上海轻工业》 2023年第5期21-23,共3页
现代社会,许多人从乡村前往城市工作或创业,并且在城市定居下来。乡村成为他们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他们对乡土产生了强烈的回归情愫;同时,跟随子女从乡村来城市定居的老人们因为找不到原来居住的乡土环境中的归属和回忆,不习惯生活在城市... 现代社会,许多人从乡村前往城市工作或创业,并且在城市定居下来。乡村成为他们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他们对乡土产生了强烈的回归情愫;同时,跟随子女从乡村来城市定居的老人们因为找不到原来居住的乡土环境中的归属和回忆,不习惯生活在城市中。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尝试将乡土意象融入现代居住空间中,营造出了现代居住空间中“原乡”的空间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意象 居住空间 设计
下载PDF
居住空间分异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的作用效应——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殷文彧 邵大伟 吴殿鸣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7,共7页
居住空间的扩张与重构对公园绿地格局的影响作用规律,是优良人居环境构建的基础。基于多源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以苏州为案例地探究居住空间分异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的作用效应,重点揭示其尺度差异规律。结果表... 居住空间的扩张与重构对公园绿地格局的影响作用规律,是优良人居环境构建的基础。基于多源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以苏州为案例地探究居住空间分异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的作用效应,重点揭示其尺度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两者均存在显著空间分异,且居住空间分异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具有显著作用效应;(2)居住空间分异变量中,中心区位、商业设施、公交站点、住宅户数、出售房价等对公园绿地格局总体呈正向促进作用,居住用地面积、外部交通、医疗设施等总体呈负向抑制作用;(3)小微尺度公园绿地对住房属性敏感,中等尺度公园绿地受居住空间的周边配套、区位交通、社会经济属性影响较大,大尺度公园绿地则与居住空间的区位交通条件关联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分异 公园绿地格局 地理加权回归 尺度效应 苏州市
下载PDF
基于扩展生态位理论的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文斌 张志斌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76-1386,共11页
为了从生态位角度系统研究居住空间的分异状况,基于扩展生态位理论构建了居住生态位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西北内陆中心城市兰州市主城区的居住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居住空间生态位呈现出以中心繁华城区为核心的高生态位,向外围圈层或... 为了从生态位角度系统研究居住空间的分异状况,基于扩展生态位理论构建了居住生态位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西北内陆中心城市兰州市主城区的居住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居住空间生态位呈现出以中心繁华城区为核心的高生态位,向外围圈层或扇形逐次递减的分布趋势;居住势既反映了区位的集聚和扩散功能,也体现了区位的过滤和排斥功能;居住态的空间分异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居住空间的分异状况,也能体现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群体在空间上形成的相对地位和空间格局。(2)居住势、居住态和居住生态位较好的街道往往占据城市的优势区位且历史文化悠久、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自然人文环境等都较好,特别是有高等学府、科研院所等单位坐落其中,居民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都相对较高;而居住势、居住态和居住生态位较差的街道往往位于城区边缘,区位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薄弱、地形起伏较大且交通不便、自然人文环境等相对较差,居民大都以农转非、棚改户、低保户等低收入群体为主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最后,提出了调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在丰富居住空间分异理论和研究案例的同时,对西北内陆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生态位理论 居住空间分异 生态位模型 兰州市
下载PDF
独居老人居住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
19
作者 沈熙然 赵鹤 +2 位作者 林金国 李吉庆 牛敏 《家具》 2023年第6期75-80,共6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独居老人的比例也在增加。与和配偶、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相比,独居老人更易出现孤独、抑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因此需要在充分了解独居老人的个体差异、起居习惯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适老化家具设计,从...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独居老人的比例也在增加。与和配偶、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相比,独居老人更易出现孤独、抑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因此需要在充分了解独居老人的个体差异、起居习惯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适老化家具设计,从而使老人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关怀。以一位女性独居老人的住所为例,通过与老人谈心了解其身体情况、心理特征、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等,并通过实地勘测分析室内存在的问题,以适老化改造原则和人体工程学原理为依据,充分考虑老人的人体尺寸、安全操作范围和收纳需求等对玄关、客厅、卧室、厨房和厕所这5个主要起居空间进行定制化的改造设计。客厅是老人日间活动时间最长的且承载兴趣爱好的空间,设计了方便老人照顾花草的阶梯柜和盆栽架。此外,还在老人频繁活动空间和通道上做了“紧急呼救按钮”和安全扶手等安全保护措施。改造后的居住空间兼顾了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老人打造安享晚年的幸福港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老人 老年人居住空间 适老化改造设计
下载PDF
南京市主城区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分异演化研究
20
作者 强欢欢 吴晓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9,共11页
利用2009年和2015年南京市主城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结合社会经济指标及居住条件指标,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法,依循“单因子分析—主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基本路径,对南京市主城区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分异及演化特征进... 利用2009年和2015年南京市主城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结合社会经济指标及居住条件指标,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法,依循“单因子分析—主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基本路径,对南京市主城区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分异及演化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表明:2009-2015年间持续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居住分异的主因子包括住房条件、迁居特征和经济地位;而聚类形成的居住社会区虽在数量上处于稳定(4类),但其内部属性却在不断的同质与分异,并使得混杂穿插的空间结构趋于清晰与集聚化,呈现出由“扇形+散点+半环”向“扇形+散点”演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 居住空间分异 南京市主城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