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TS4疗法联合传统综合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
1
作者 王婉珠 李爱华 倪连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5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系统4(VTS4)疗法联合传统综合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方法: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眼科于2021年5月-2022年7月收治的173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系统4(VTS4)疗法联合传统综合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方法: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眼科于2021年5月-2022年7月收治的173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86)给予传统综合疗法,观察组(n=87)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VTS4疗法。观察两组视功能、眼调节功能、视力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立体视正常率、双眼融象正常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立体视正常率、双眼融象正常率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调节幅度(AMP)、调节灵敏度(AF)及调节滞后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MP、AF均上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调节滞后量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视力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视力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传统综合疗法及VTS4疗法应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可改善视功能,提高视力水平及眼调节功能,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VTS4疗法 传统综合疗法
下载PDF
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治疗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明璇 何娟 何勇川 《玻璃搪瓷与眼镜》 CAS 2023年第1期35-37,共3页
采用回顾性研究探讨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对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选取83例(117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开展我院个性化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训练内容包括精细、刺激、后像和红光等光学刺激性训练,当弱视眼矫正视... 采用回顾性研究探讨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对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选取83例(117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开展我院个性化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训练内容包括精细、刺激、后像和红光等光学刺激性训练,当弱视眼矫正视力提升至0.4及以上后,在弱视训练的基础上加入调节训练,训练内容包括镜片阅读、反转拍和字母表等。观察训练前、后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19软件分析,该数据为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年龄在4~18岁,屈光度为+8.00~+2.25 DS的患者,经过1~2月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后,矫正远视力均提高(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t=-19.756,p<0.001;屈光参差性弱视t=-18.44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弱视训练结合调节综合训练可有效治疗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训练 调节训练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下载PDF
虚拟现实视感知觉系统视功能综合训练联合传统疗法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
3
作者 郑欣华 虞瑛青 +3 位作者 王斌 魏婷婷 朱凌鹏 王天潇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3期5-8,30,共5页
目的探讨在传统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应用基于虚拟现实视感知觉检查评估系统平台进行视功能综合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无锡市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7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14眼),根据随机数... 目的探讨在传统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应用基于虚拟现实视感知觉检查评估系统平台进行视功能综合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无锡市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7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14眼),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56眼)、对照组36例(58眼)。对照组仅接受传统综合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基于虚拟现实视感知觉系统的视功能综合训练方案,比较两组综合疗效、最佳矫正视力与屈光度、立体视与双眼融象功能、视觉敏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为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7,P<0.05)。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低于对照组,各空间频率下患眼对比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立体视异常占比低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立体视异常、双眼融象功能异常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接受传统综合疗法的同时,给予基于虚拟现实视感知觉检查评估系统的视功能综合训练,对改善屈光度及视力水平有积极作用,且能够对视觉敏感度、立体视、双眼融象功能等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屈光矫正 虚拟现实视感知觉检查评估系统 视力功能 屈光
下载PDF
比较眼罩遮盖法与阿托品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效果的差异分析
4
作者 周郅昕 杨兰兰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7期64-67,共4页
评价并比较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治疗工作中,眼罩遮盖法与阿托品治疗的差异及效率。回顾性方式进行该研究,随机抽取贵州省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利用摸球法进行分组处理;5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眼罩... 评价并比较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治疗工作中,眼罩遮盖法与阿托品治疗的差异及效率。回顾性方式进行该研究,随机抽取贵州省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利用摸球法进行分组处理;5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眼罩遮盖法治疗,其余50例纳入观察组,实施阿托品疗法治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立体视重建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儿立体视重建有效率更高呈现(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屈光度、调节滞后量较低,矫正视力、调节幅度以及调节灵敏度较高(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有6.00%,显著低于20.00%的对照组,故而治疗安全性更高呈现(P<0.05)。研究发现,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治疗工作中,眼罩遮盖法与阿托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阿托品治疗改变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提升患儿立体视重建有效率并确保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眼罩遮盖 阿托品 立体视重建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动态立体视功能评估
5
作者 任小军 潘美华 +1 位作者 黄诗玲 苏金磊 《眼科学》 2023年第3期145-151,共7页
目的:初步评估不同年龄组,不同程度弱视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动态立体视觉的识别及丢失程度,为丰富视功能评估方法及功能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屈光不正性弱视200例,年龄6~9岁116例,按弱视程度分组,轻度36例,中度45例,重度35例。... 目的:初步评估不同年龄组,不同程度弱视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动态立体视觉的识别及丢失程度,为丰富视功能评估方法及功能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屈光不正性弱视200例,年龄6~9岁116例,按弱视程度分组,轻度36例,中度45例,重度35例。年龄10~14岁84例,轻度32例,中度30例,重度22例。静态立体视功能检查采用Titmus图,识别60ʺ为通过;采动态立体视功能用知觉感知视功能检查计算机系统检测。SAS软件统计卡方分析。结果:6~9岁组静态立体视通过62例,其中轻度30例,中度22例,重度10例。动态立体视通过86例, 轻度36例,中度32例,重度18例。10~14岁组静态立体视通过65例,其中轻度30例,中度25例,重度10例。动态立体通过78例,轻度30例,中度29例,重度19例。组内静态与动态立体视比较,6~9岁组轻度、中度、重度组及10~14岁重度组动态立体视的通过率均高于静态立体视,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组间比较,10~14岁组中、重度弱视动态立体视的均通过率高于6~9岁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动态立体视功能在中、重度弱视儿童和大龄组弱视儿童的通过率高于静态立体视;动态立体视评估,能够获得到更多的中、重度及大龄弱视患儿的视功能信息,更加全面的评估弱视患儿的立体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静态立体视 动态立体视
下载PDF
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可妮 王慧 +1 位作者 王月英 韩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0032-0035,共4页
研究对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情况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在本儿童保健门诊治疗的102例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情况,并分析不同屈光... 研究对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情况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在本儿童保健门诊治疗的102例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情况,并分析不同屈光不正性弱视、不同严重程度的屈光不正性弱视和不同年龄段的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疗效差异,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①远视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近视性弱视和散光性弱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轻度的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明显比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高,且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在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重度屈光不正性弱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5~8岁组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9~11岁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和2~4岁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经过妥善治疗能达到良好的疗效,其中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的可能性更高,病情越轻越容易治好,且最佳的治疗年龄段为5~8岁,建议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屈光不正性弱视 疗效 年龄
原文传递
弱视训练联合调节综合训练治疗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高佑升 《大医生》 2023年第24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弱视训练联合调节综合训练治疗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白银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100例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根据不同训练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以常规弱视训练进行)、观察... 目的探讨弱视训练联合调节综合训练治疗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白银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100例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根据不同训练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以常规弱视训练进行)、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节综合训练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年对两组康复效果、训练前后视力变化及视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立体视、弱视眼的调节幅度(AMP)、弱视眼的调节灵敏度(AF)、正相对调节(PRA)、双眼集合近点(NPC)、负相对调节(NR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实施系统的弱视训练联合调节综合训练治疗效果良好,可大幅度改善视力,提高视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训练 调节综合训练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对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眼调节功能、矫正视力以及屈光度的影响
8
作者 戚金泽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6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对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眼调节功能、矫正视力以及屈光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临沂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讨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对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眼调节功能、矫正视力以及屈光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临沂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矫正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比较两组眼调节功能、矫正视力及屈光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调节灵敏度、矫正视力及屈光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可有效改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眼调节功能、矫正视力及屈光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 屈光不正性弱视 眼调节功能 屈光
下载PDF
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杨敏 卿晨 +2 位作者 杨秋林 李佳萍 刘会勤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11期81-84,共4页
为探究通过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应用价值,以铜仁市人民医院2022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6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重点人群,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两个组别。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视知觉学... 为探究通过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应用价值,以铜仁市人民医院2022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6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重点人群,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两个组别。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视知觉学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高于对照组,散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遵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发现,视知觉学习治疗,可优化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效果,改善其视力情况,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学习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4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志超 赵武校 +3 位作者 蓝方方 王贻东 甘露 刘伟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06年在广西视光中心接受"视知觉学习"治疗且达到"基本治愈"标准的4~8岁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65例(117眼),所有病例均随访4a以上。随访...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06年在广西视光中心接受"视知觉学习"治疗且达到"基本治愈"标准的4~8岁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65例(117眼),所有病例均随访4a以上。随访期间收集患者的矫正视力和屈光度。所有患者按起始弱视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弱视后,使用Two-wayANOVA比较3组患者间视力的稳定性;按屈光性质分为近视性、远视性和混合散光性弱视后,使用One-wayANOVA比较3组患者的屈光度变化情况。结果矫正视力:整体而言,终止视知觉学习后1a、2a、3a、4a时的矫正视力分别为0LogMAR、(0.006±0.024)Log-MAR、(-0.001±0.055)LogMAR、(-0.011±0.060)LogMAR,各随访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均高于治疗前视力(0.344±0.171)LogMAR(均为P=0.000);但重度弱视儿童的矫正视力在随访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在随访的第3年和第4年时出现了小幅视力回退。屈光度:视知觉治疗前、后球镜的变化量近视性、远视性、混合散光性弱视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视知觉治疗前、后柱镜与等效离焦度的变化量在3组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远期疗效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学习 屈光不正性弱视 儿童 屈光回退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及患儿依从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英 傅桂芬 +4 位作者 肖信 刘伟民 赵武校 卢海燕 黄惠瑶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93-59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及患儿依从性。方法在家中分散进行弱视训练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20例(240眼),患儿家庭有条件开展基于互联网视知觉学习训练者62例(124眼)为观察组,无条件者58例(116眼)为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及患儿依从性。方法在家中分散进行弱视训练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20例(240眼),患儿家庭有条件开展基于互联网视知觉学习训练者62例(124眼)为观察组,无条件者58例(116眼)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疗法(精细训练+红闪刺激),9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第4疗程的训练及复查完成情况,于第4疗程结束时计算统计验光完成率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完成4个疗程治疗且资料随访完整者52例(104眼),治疗及随访完成率83.9%,对照组45例(90眼),治疗及随访完成率77.6%,两组治疗及随访完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个疗程训练天数、复查完成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训练天数、复查完成次数均随着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验光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疗法可有效提高弱视患者的训练、复查、验光依从性,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视知觉学习 互联网 依从 疗效
下载PDF
低强度氦氖激光辅助治疗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艾则孜·吾买尔 姜爱新 +3 位作者 木拉提江·木台力甫 曹淑娟 马云成 陈静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氦氖激光辅助治疗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把3~7岁双眼屈光性弱视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戴镜+低强度氦氖激光+近距离作业(30 min/d)治疗,对照组接受戴镜+近距离作业(30 min/d)治疗。治疗前当... 目的探讨低强度氦氖激光辅助治疗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把3~7岁双眼屈光性弱视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戴镜+低强度氦氖激光+近距离作业(30 min/d)治疗,对照组接受戴镜+近距离作业(30 min/d)治疗。治疗前当天、治疗后1、3、6个月进行眼科常规检查。结果 4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患儿经治疗1、3、6个月后右眼矫正视力提高行数分别为(1.6±0.9)、(2.6±1.0)和(3.6±0.9)行,左眼则分别为(1.4±1.0)、(2.4±1.2)和(3.6±1.1)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儿经治疗1、3、6个月的治愈率分别为12.0%、44.0%和8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并不支持低强度氦氖激光对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氦氖激光 随机对照研究 治愈率
下载PDF
多媒体训练治疗不同年龄段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媛媛 安思维 +1 位作者 高金保 陈美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37-193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不同年龄段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3/2016-03我院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20例161眼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年龄划分为3组,即4~6岁学龄前期组患儿40例54眼,7~9岁学龄期A组患儿40例52... 目的:探讨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不同年龄段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3/2016-03我院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20例161眼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年龄划分为3组,即4~6岁学龄前期组患儿40例54眼,7~9岁学龄期A组患儿40例52眼,10~12岁学龄期B组患儿40例55眼,三组患儿均采用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学龄前组、学龄期A组、学龄期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 3%、82. 7%、78.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875,P<0. 05),其中学龄前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学龄期A组和学龄期B组。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治疗效果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χ2=7. 875,P=0. 017),Pearson列联系数r=0. 216。学龄前组、学龄期A组、学龄期B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5. 0%、87. 5%、90. 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142,P>0. 05)。结论: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较好,其中4~6岁患儿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 有效 依从
下载PDF
东营市儿童弱视调查与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干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孙向欣 翟彦君 +2 位作者 孙素贞 王庆强 刘红兵 《齐鲁护理杂志》 2011年第2期35-36,共2页
目的:调查东营市儿童弱视发病情况,比较传统干预法和深度干预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筛查东营市5 742名3~12岁儿童视力,对低视力患儿进行屈光检查、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分析该地区3~12岁儿童的弱视发病率,确定弱视类型... 目的:调查东营市儿童弱视发病情况,比较传统干预法和深度干预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筛查东营市5 742名3~12岁儿童视力,对低视力患儿进行屈光检查、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分析该地区3~12岁儿童的弱视发病率,确定弱视类型及弱视程度。对36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深度干预治疗,对随机门诊就诊的34例屈光不正性患儿进行传统干预治疗,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查出现低视力患儿1 091例,弱视患儿131例,弱视检出率为2.3%。其中3~6岁儿童共1 422例,低视力患儿269例,弱视患儿45例,弱视检出率为3.2%;7~12岁儿童共4 320例,低视力患儿822例,弱视患儿86例,弱视检出率为2.0%。视力提高行数传统干预组为(3.36±1.36)行,深度干预组为(5.14±1.72)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P<0.01)。立体视觉回复传统干预组为45.3%,深度干预组为58.1%。结论:东营市3~12岁儿童弱视检出率为2.3%,深度干预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优于传统干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深度干预 护理
下载PDF
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后期行视功能训练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莹莹 向剑波 +2 位作者 吴九菊 谢琳辉 许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01-2304,共4页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后期行视功能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01/12在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22例244眼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球镜≤±3. 00D,散光度绝对值(以下简称散光度)≥2. ...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后期行视功能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01/12在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22例244眼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球镜≤±3. 00D,散光度绝对值(以下简称散光度)≥2. 00D,双眼球镜差值≤1. 50D,双眼柱镜差值≤1. 00D。所有患儿均已经过初步治疗,常规验光戴镜和弱视治疗后,弱视眼视力已经提高到0. 6以上且双眼视力相差不超过2行。将患儿随机分为训练组(62例124眼)和对照组(60例120眼)。所有患儿均采用家庭+诊室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训练内容为:弱视训练仪(光刷、红闪、光栅等)、电脑软件精细和刺激训练。训练组除完成对照组训练项目以外,还需要进行单眼调节功能、双眼调节功能训练及双眼集合、融像功能训练。随访6mo后,对两组患儿的视力疗效、近立体视、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末期,两组间整体的视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间近立体视功能、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在综合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后期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对于提高弱视患儿的基本痊愈率、缩短疗程和建立健全立体视功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视功能训练 弱视 治疗
下载PDF
近视力检查在屈光不正性弱视诊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勤 胡敏 +2 位作者 化志娟 张洁莹 张晓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39-1040,共2页
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不仅能看远,而且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这种看近的能力,就称之为近视力,是视觉功能与屈光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远视力及近视力,一般是协调的,相差不大,但在近视性屈光不正时,常见远视力不如近视力,有时相差很大。弱视患... 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不仅能看远,而且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这种看近的能力,就称之为近视力,是视觉功能与屈光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远视力及近视力,一般是协调的,相差不大,但在近视性屈光不正时,常见远视力不如近视力,有时相差很大。弱视患者中也有这种远近视力分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视力检查 近视屈光不正 诊疗 近视力 视觉功能 分离现象 远视力
下载PDF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庆强 翟彦君 +2 位作者 张静 贾新国 王俊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999-2001,共3页
目的:利用第三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3D-OCT)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者黄斑中心凹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屈光正性弱视患者20例40眼,年龄4~10(平均6.15±1.64)岁,等效球镜1... 目的:利用第三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3D-OCT)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者黄斑中心凹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屈光正性弱视患者20例40眼,年龄4~10(平均6.15±1.64)岁,等效球镜1.50~7.00D,眼轴22.07±0.97mm;正常对照组25例50眼,年龄4~15(平均8.62±2.42)岁,等效球镜0.57±1.07D;眼轴22.81±0.72mm。利用第三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3D-OCT)分别对其黄斑中心凹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测量,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检验,比较其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弱视眼与正常眼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32.98±14.99μm和136.60±13.82μ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为116.95±9.59μm和110.40±7.63μm,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对照组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呈负相关(r=-0.31,P<0.05),弱视组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无明显相关性(r=0.12,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可能影响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黄斑中心凹厚度 视神经纤维层厚度
下载PDF
左旋多巴联合视觉刺激训练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 被引量:7
18
作者 贺志华 李炎 张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左旋多巴和视觉刺激训练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3-05/2016-05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64例68眼进行本次研究,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33眼)与对照组(32例35眼)。对照组... 目的:探讨应用左旋多巴和视觉刺激训练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3-05/2016-05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64例68眼进行本次研究,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33眼)与对照组(32例35眼)。对照组采取视觉刺激训练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旋多巴治疗。24wk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P-VEP、视觉敏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24wk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明显高于对照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对照组的P-VEP P100波幅升高,潜伏期缩短,但观察组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和视觉刺激训练联合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显著,能够较好地纠正其视觉敏感度,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左旋多巴 视觉刺激训练 青少年
下载PDF
眼罩遮盖法与阿托品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焱 杨静 +1 位作者 张娣 沈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615-1617,共3页
目的:观察眼罩遮盖法与阿托品疗法治疗弱视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160例(320只弱视眼)患儿随机分组,比较两种方法对视力的提升效果及双眼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眼罩遮盖法组与阿托品疗法组使弱视眼视力进步的有效率及立体视锐度差异有... 目的:观察眼罩遮盖法与阿托品疗法治疗弱视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160例(320只弱视眼)患儿随机分组,比较两种方法对视力的提升效果及双眼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眼罩遮盖法组与阿托品疗法组使弱视眼视力进步的有效率及立体视锐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某种情况下阿托品疗法更有利于患儿视力提升及双眼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阿托品疗法 眼罩遮盖法 视力 双眼视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