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4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山葡萄品种CO_(2)响应模型拟合及评价
1
作者 潘越 王宝庆 +2 位作者 王季姣 马勇 李亚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为探索不同山葡萄品种叶片CO_(2)响应特征差异,以5 a生山葡萄‘北冰红’‘北国红’‘双红’和‘雪兰红’为试材,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果实膨大期山葡萄叶片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photosynthetic CO_(2)response curve,P_(n)-C_... 为探索不同山葡萄品种叶片CO_(2)响应特征差异,以5 a生山葡萄‘北冰红’‘北国红’‘双红’和‘雪兰红’为试材,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果实膨大期山葡萄叶片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photosynthetic CO_(2)response curve,P_(n)-C_(i))以及胞间CO_(2)浓度(intercellular CO_(2)concentration,C_i)、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_s)、水分利用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_r)等气体交换参数,基于直角双曲线模型、Michaelis-Menten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3种模型拟合山葡萄叶片P_(n)-C_(i)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山葡萄P_(n)-C_(i)响应曲线,其拟合参数与实测值最为接近,可直接计算CO_(2)饱和点(CO_(2)saturation point,CSP)。随大气CO_(2)浓度(atmospheric CO_(2)concentration,C_a)的增加,4个山葡萄品种C_i呈线性递增趋势;G_s和T_r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WUE先降后升,呈“U”型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613%。综合评价‘雪兰红’得分最高,光能转化利用率最高,在低C_a环境下的适应性最佳;‘双红’在不同C_a水平下均可保持较高光合效率,排名第2。综上所述,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山葡萄叶片P_(n)-C_(i)响应曲线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CO_(2)响应模型 隶属函数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山葡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冯文健 孙赫阳 +1 位作者 于潇淳 丁国良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7期92-94,共3页
山葡萄是中国特色葡萄酒的原材料,其成熟度和品质对酿造优质葡萄酒有关键作用。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进行检测,目前应用研究广泛。综述无损检测技术的几种机制和适用领域及研究进展,通过比较发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比... 山葡萄是中国特色葡萄酒的原材料,其成熟度和品质对酿造优质葡萄酒有关键作用。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进行检测,目前应用研究广泛。综述无损检测技术的几种机制和适用领域及研究进展,通过比较发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比较适宜于山葡萄的无损检测,为后续的无损检测设备研究和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山葡萄
下载PDF
天山北麓4个山葡萄品种枝条抗寒性综合评价
3
作者 潘越 刘珩 +6 位作者 王明 韩政伟 郭靖 张浩 王季姣 马勇 杜林峰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65,共6页
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山葡萄枝条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山葡萄抗寒性与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萌芽率等指标的关系。以山-欧杂交种葡萄‘北冰红’等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分别在0、﹣10、﹣20、﹣30、﹣40℃的环境中处... 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山葡萄枝条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山葡萄抗寒性与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萌芽率等指标的关系。以山-欧杂交种葡萄‘北冰红’等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分别在0、﹣10、﹣20、﹣30、﹣40℃的环境中处理24 h,调查不同低温条件下枝条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游离Pro)、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萌芽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左优红’和‘雪兰红’的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高于‘北冰红’和‘双红’,两指标以‘双红’最小;‘北冰红’和‘双红’的游离Pro相近,‘雪兰红’次之,‘左优红’最低;在本试验温度范围内,随温度降低SOD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持续上升,其中‘北冰红’SOD活性始终保持最高状态。主成分分析中提取出两个特征根>1的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5.072%。综合权衡各品种抗寒性生理指标,推测抗寒性排序为:双红>北冰红>雪兰红>左优红,该结果可为山葡萄在天山北麓生态区域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抗寒性 生理指标 萌芽率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山葡萄‘双优’组织培养生根期愈伤组织的转录组分析
4
作者 韦伟 单守明 +1 位作者 徐文娣 李光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1-1459,共9页
【目的】研究山葡萄生根的分子机理,为山葡萄生产繁殖中生根提供理论数据和参考依据。【方法】对山葡萄‘双优’进行组织培养至生根阶段,设置不同浓度IBA(0.1、0.3和0.5 mg/L)、NAA(0.1、0.3和0.5 mg/L)和蔗糖(15、25和35 g/L)处理,选... 【目的】研究山葡萄生根的分子机理,为山葡萄生产繁殖中生根提供理论数据和参考依据。【方法】对山葡萄‘双优’进行组织培养至生根阶段,设置不同浓度IBA(0.1、0.3和0.5 mg/L)、NAA(0.1、0.3和0.5 mg/L)和蔗糖(15、25和35 g/L)处理,选择根系数目差别较大的两组,对其基部生根的愈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6个样本共获得的高质量序列共284.40 Gb,89.15%~90.3%的Clean Reads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S6较S1中显著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537个,显著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277个,共814个差异表达基因。共805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COG的21个分类中,主要包括未知功能、细胞内运输和信号转导机制等条目。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多糖结合、驱动蛋白复合体和生长素激活信号通路等条目。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生长素途径中的11个差异表达基因均为上调表达,表达量差异较大的5个基因为IAA14、IAA22、IAA27、LAX3和A-ARR基因。转录组数据可信。【结论】通过对不同浓度的IBA、NAA和蔗糖诱导‘双优’葡萄组培苗生根的愈伤组织进行测序,获得了较为完整的转录组数据,并对其进行功能注释、富集分析和激素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双优’ 生根 愈伤组织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山葡萄品种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引种表现
5
作者 马瑞霞 杨兴元 +1 位作者 郭锐 姜有虎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30-32,共3页
为解决河西走廊地区酿酒葡萄的安全越冬问题,调查了引进的酿酒型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品种在河西走廊中段嘉峪关戈壁滩的栽培表现。结果表明,山葡萄在嘉峪关地区可不埋土安全越冬,病害少,果实成熟充分,可酿造极富产区特色的有... 为解决河西走廊地区酿酒葡萄的安全越冬问题,调查了引进的酿酒型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品种在河西走廊中段嘉峪关戈壁滩的栽培表现。结果表明,山葡萄在嘉峪关地区可不埋土安全越冬,病害少,果实成熟充分,可酿造极富产区特色的有机利口酒。但坐果率低且易受晚霜冻害,产量低且年际间极不稳定,栽培发展的适宜性中等偏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品种 晚霜 引种表现 河西走廊
下载PDF
山葡萄酒渣多酚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郜颖超 田恬 +2 位作者 彭凯伦 朱彤 王善红 《食品工程》 2023年第1期45-47,共3页
以酿酒后废弃的山葡萄酒渣为原料,研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条件。以提取溶剂百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山葡萄酒渣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g∶mL),乙醇体积分数70%,超... 以酿酒后废弃的山葡萄酒渣为原料,研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条件。以提取溶剂百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山葡萄酒渣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g∶mL),乙醇体积分数70%,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30 min,此工艺条件下山葡萄酒渣中多酚得率为19.0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酒渣 多酚提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酿酒山葡萄品种区域化的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宋润刚 路文鹏 +2 位作者 王军 沈玉杰 郭太君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1999年第2期12-16,共5页
1994~1998年,在干旱、中等湿度和高温、高湿地区,对目前主栽的山葡萄品种左山一、左山二、双丰、双优和双红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地区生产栽培的山葡萄产量、抗病力和品质明显高于中等湿度和高温、高湿地区。其中:果... 1994~1998年,在干旱、中等湿度和高温、高湿地区,对目前主栽的山葡萄品种左山一、左山二、双丰、双优和双红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地区生产栽培的山葡萄产量、抗病力和品质明显高于中等湿度和高温、高湿地区。其中:果穗重平均提高4.8%~13.05%,果粒重提高7.8%~19.1%,座果率提高4.28%~11.20%,含糖量提高2.72~3.69度,结果枝率提高4.04%~4.78%,总酸降低0.22%~0.39%,霜霉病害、病情指数降低10.29%和39.11%。两性花品种双红、双优、双丰分别增产7.79%~26.44%,但雌能花品种左山一和左山二在高温、高湿地区表现座果率低,并大幅度减产。酿酒山葡萄在我国最佳栽培生态区是: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山葡萄 山葡萄 品种 气候 区域试验 葡萄
下载PDF
中国山葡萄产业的发展及对策 被引量:54
8
作者 宋润刚 艾军 +2 位作者 李晓红 杨义明 沈育杰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9年第6期64-69,共6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山葡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统计目前我国山葡萄生产栽培的面积、品种布局、产量和效益,重点总结了山葡萄生产栽培和山葡萄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山葡萄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山葡萄 山葡萄 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山葡萄不同气候区栽培适宜产量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宋润刚 刘井宽 +6 位作者 路文鹏 焦培娟 革志强 李晓红 金银浩 郭太君 沈育杰 《特产研究》 2003年第2期27-30,共4页
2000~2002年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寒冷的吉林市左家地区或类似气候区栽培山葡萄,果实用于酿制优质山葡萄酒,公顷产量应控制在10~12t;酿制一般甜红山葡萄酒,公顷产量应控制在13~14t。在较温暖的吉林省集安市(岭南地区)或类似气候区,酿制... 2000~2002年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寒冷的吉林市左家地区或类似气候区栽培山葡萄,果实用于酿制优质山葡萄酒,公顷产量应控制在10~12t;酿制一般甜红山葡萄酒,公顷产量应控制在13~14t。在较温暖的吉林省集安市(岭南地区)或类似气候区,酿制优质山葡萄酒,公顷产量应控制在14~15t;酿制一般甜红山葡萄酒,公顷产量应控制在16~17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气候区 山葡萄 适宜产量
下载PDF
山葡萄与山葡萄酒 被引量:23
10
作者 方志 《酿酒科技》 2003年第6期93-94,共2页
山葡萄具有酸高、单宁多酚高、干浸物多、营养成分高和糖低、出汁率低的特点,主要产于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通过杂交培育出优良品系,再返植到森林,以保证山葡萄生产所需及山葡萄酒质量。山葡萄酒是中国独有的葡萄酒种,其历史可追溯到... 山葡萄具有酸高、单宁多酚高、干浸物多、营养成分高和糖低、出汁率低的特点,主要产于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通过杂交培育出优良品系,再返植到森林,以保证山葡萄生产所需及山葡萄酒质量。山葡萄酒是中国独有的葡萄酒种,其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实现工业化生产是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人在吉林省吉林市和通化市建了两家山葡萄酒厂,即现在的长白山酒业集团公司和通化葡萄酒公司,产品获国家优质奖,畅销国内外。山葡萄酒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藜芦醇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含量是栽培葡萄酿制葡萄酒的2~3倍。(庞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文化 山葡萄 山葡萄 藜芦醇
下载PDF
山葡萄双红干红葡萄酒研制试验初报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润刚 路文鹏 +8 位作者 王军 郭太君 沈育杰 李伟 马玉坤 李继明 武智胜 刘卫东 郭延令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1年第5期18-20,共3页
1997~2000年,取自干旱地区糖高、酸低“双红”浆果,采用改良三段发酵新工艺和添加活性干酵母,下胶处理研制的单品种全汁酒(干红葡萄酒)初步获得成功。成品酒果香、酒香明显,干红山葡萄酒典型性强,酒度11.36%(V/V),残糖49.11g/L,总酸11.... 1997~2000年,取自干旱地区糖高、酸低“双红”浆果,采用改良三段发酵新工艺和添加活性干酵母,下胶处理研制的单品种全汁酒(干红葡萄酒)初步获得成功。成品酒果香、酒香明显,干红山葡萄酒典型性强,酒度11.36%(V/V),残糖49.11g/L,总酸11.79g/L。总酸高于国家标准(GB/T15037-94)5.0~7.5g/L,感观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采用CaCO3、KHCO3和K2C4H4O6降酸效果明显,但带走香气。为酿制优质干红山葡萄酒,待进一步进行增糖、降酸的栽培技术调节和生物降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单品种 三段发酵 新工艺 干红山葡萄 降酸 质量指标
下载PDF
松针山葡萄酒的研制
12
作者 胡忠 《酿酒科技》 1996年第6期90-90,共1页
松针和山葡萄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逐步被认识。本研究对松针山葡萄酒的酿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求开发高档的营养保健果酒新产品。
关键词 松针 山葡萄 果酒 松针山葡萄
下载PDF
山葡萄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蒙 袁赫海 +2 位作者 杨铭慧 张宇 刘海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5-98,共4页
为了探究VAm3GT蛋白表达和在山葡萄体内酶学特征及生物学功能,进一步证实克隆所获得目的基因的准确性。利用实时定量PCR法对山葡萄果皮8个不同转色时期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VAm3GT)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双酶切、连接转... 为了探究VAm3GT蛋白表达和在山葡萄体内酶学特征及生物学功能,进一步证实克隆所获得目的基因的准确性。利用实时定量PCR法对山葡萄果皮8个不同转色时期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VAm3GT)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双酶切、连接转化等方法将VAm3GT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VAm3GT。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后经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通过SDS-PAGE分析表明,在适宜的IPTG诱导浓度下,VAm3GT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50.19 ku,成功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山葡萄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双优山葡萄叶柄内矿质营养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秦嗣军 王铭 +2 位作者 郭太君 贺红霞 王喜荣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50,共4页
对双优山葡萄叶柄内的 7种矿质元素在年生长季节内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N、K的含量在生长期内呈下降态势 ,N在前期下降迅速 ,K在中后期含量有所回升 ;Mg、P在整个年生长期变化波动不大 ;Ca呈上升态势 ,较其他葡萄品种明显偏... 对双优山葡萄叶柄内的 7种矿质元素在年生长季节内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N、K的含量在生长期内呈下降态势 ,N在前期下降迅速 ,K在中后期含量有所回升 ;Mg、P在整个年生长期变化波动不大 ;Ca呈上升态势 ,较其他葡萄品种明显偏高 ;Fe、Zn的含量呈交替变化。各元素都有相对稳定的时期 ,因此 ,在对双优山葡萄叶进行分析时 ,不同矿质元素不宜同一时期取样。各时期双优山葡萄叶柄内N、P、K、Ca、Mg比例大约在 10 0 0∶3 90∶11 4 4∶2 9 13∶5 38,建议双优山葡萄追肥以N、P、K为主 ,适当补施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优山葡萄 叶柄 矿质元素 营养 动态变化 葡萄
下载PDF
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F1-F4代果实酸和糖含量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宋润刚 郑永春 +5 位作者 路文鹏 李昌禹 沈育杰 李晓红 张宝香 林兴桂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3-822,共10页
1973 -2005年对我国东北地区山葡萄抗寒的种质资源(品种、品系)进行种内杂交,并与果实高糖低酸、不抗寒的欧亚种酿造葡萄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回交和重复杂交(8种杂交模式),共73个组合,杂种苗成活10 544株。共分离出低酸高糖3 049... 1973 -2005年对我国东北地区山葡萄抗寒的种质资源(品种、品系)进行种内杂交,并与果实高糖低酸、不抗寒的欧亚种酿造葡萄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回交和重复杂交(8种杂交模式),共73个组合,杂种苗成活10 544株。共分离出低酸高糖3 049株,占杂种苗总株数28.9%。8种杂交模式果实总酸含量(低→高)排列顺序是: (山—欧) F2×欧亚种→ (山—欧) F1×欧亚种→山葡萄×欧亚种→ (山—欧) F1× (山—欧) F1→ (山—欧) F2× (山—欧) F2→ (山—欧) F2×山葡萄→ (山—欧) F1×山葡萄→山葡萄×山葡萄。果实糖含量(高→低)排列顺序是: (山—欧) F2×欧亚种→ (山—欧) F1×欧亚种→ (山—欧) F2× (山—欧) F2→ (山—欧) F1× (山—欧) F1→山葡萄×欧亚种→ (山—欧) F1×山葡萄→ (山—欧) F2×山葡萄→山葡萄×山葡萄。遗传规律是: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后代(F1-F4)果实总酸和糖含量性状分离,表现为连续分布,趋向于高酸和低糖亲本,杂交组合中高酸低糖亲本越多,分离出的高酸低糖单株越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已从(山—欧) F1×山葡萄、 (山—欧) F1× (山—欧) F1和(山—欧) F2× (山—欧) F2杂交模式中选育出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左优红’、品系94-7-75、94-8-168、98-17-121和酿造冰红酒新品系2002-1-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杂交 遗传
下载PDF
山葡萄种内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 被引量:34
16
作者 林兴桂 尹立荣 +2 位作者 沈育杰 孙克娟 宋润刚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1-236,共6页
对山葡萄种内杂交后代抗寒力、花型和果实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杂种一代抗寒力未出现分离:雌能花与雄花、雌能花与两性花的比例均接近1:1;果穗重量超亲的植株占30.12%~90.03%;果粒重量大于亲中值,趋向果粒重量大的亲本;果实含糖量... 对山葡萄种内杂交后代抗寒力、花型和果实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杂种一代抗寒力未出现分离:雌能花与雄花、雌能花与两性花的比例均接近1:1;果穗重量超亲的植株占30.12%~90.03%;果粒重量大于亲中值,趋向果粒重量大的亲本;果实含糖量趋中,并倾向含糖量低的亲本,超亲植株占10.69%~2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性状遗传 品种间杂交 杂种
下载PDF
盐胁迫对山葡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3
17
作者 秦红艳 艾军 +5 位作者 许培磊 王振兴 赵滢 杨义明 范书田 沈育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9-1164,共6页
采用不同浓度NaCl(0、0.1%、0.3%、0.5%)处理山葡萄品种‘左山二’幼苗,于盐胁迫20d时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盐胁迫25d时对0(CK)和0.3%NaCl溶液处理的植株进行叶片超微结构观察,以探讨山葡萄品种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1)中度(0.3%)或重度... 采用不同浓度NaCl(0、0.1%、0.3%、0.5%)处理山葡萄品种‘左山二’幼苗,于盐胁迫20d时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盐胁迫25d时对0(CK)和0.3%NaCl溶液处理的植株进行叶片超微结构观察,以探讨山葡萄品种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1)中度(0.3%)或重度(0.5%)盐胁迫下,山葡萄叶初始荧光(F0)显著升高,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光化学淬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电子传递效率(ETR)显著降低,表明叶片PSⅡ反应中心破坏,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受害,通过热耗散散失过剩激发能的能力减弱。(2)中度盐胁迫条件下,叶绿体超显微结构较对照发生明显变化,其外形明显皱缩变短呈不规则球形,大的淀粉粒消失,质壁分离明显,基粒和基质片层界限模糊不清,被膜破损或解体,叶绿素内部质体小球增多,表明其形态结构已受到严重损伤。(3)盐胁迫处理下,山葡萄线粒体嵴排列紊乱,线粒体膜结构模糊不清或溶解,但未见明显的破裂现象,说明线粒体受害程度较叶绿体小,线粒体较叶绿体对NaCl相对不敏感。(4)盐处理下细胞核形态较对照发生改变,核膜溶解或消失,但未完全崩解,说明盐胁迫对细胞核造成了一定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盐胁迫 叶绿素荧光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山葡萄果单宁含量与酒质的关系 被引量:22
18
作者 董万超 宋润刚 +2 位作者 李昌禹 赵伟刚 赵景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7-102,共6页
以野生山葡萄83个株系及种内、种间杂交37个组合146个后代株系,共229个株系的浆果为实验材料,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浆果单宁含量。单宁含量(mg/100ml)总趋势为:野生山葡萄(90.30±0.36)>山葡萄×山葡萄(69.18±0.3... 以野生山葡萄83个株系及种内、种间杂交37个组合146个后代株系,共229个株系的浆果为实验材料,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浆果单宁含量。单宁含量(mg/100ml)总趋势为:野生山葡萄(90.30±0.36)>山葡萄×山葡萄(69.18±0.32)>(山葡萄×欧亚种葡萄)×山葡萄(46.07±0.30)>(山葡萄×欧亚种葡萄)×欧亚种葡萄(34.54±0.23)>山葡萄×欧亚种葡萄(26.02±0.26)。确定了山葡萄种内和种间种杂交育种亲本浆果单宁含量指标,为选育优良酿酒葡萄新品种提供了实验参数,保证了酿造具有独特风格和品质的山葡萄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欧亚种葡萄 杂交 单宁含量 酒质 葡萄
下载PDF
山葡萄性别相关AFLP标记筛选及SCAR标记转化 被引量:20
19
作者 唐美玲 孔瑾 +4 位作者 许雪峰 沈育杰 王忆 李天忠 韩振海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通过AFLP分子标记方法,应用64对引物组合EcoRⅠ-NNN/MseⅠ-NNN对山葡萄雌花、雄花和两性花植株基因池进行筛选,引物E-AGC/M-CTG在雄花和两性花植株基因池DNA中扩增出一条分子量为283bp的特异性条带;经组池个体和其它品系验证,该特异性... 通过AFLP分子标记方法,应用64对引物组合EcoRⅠ-NNN/MseⅠ-NNN对山葡萄雌花、雄花和两性花植株基因池进行筛选,引物E-AGC/M-CTG在雄花和两性花植株基因池DNA中扩增出一条分子量为283bp的特异性条带;经组池个体和其它品系验证,该特异性条带能在雄株和完全植株中稳定出现。将该特异性条带回收、克隆、测序,设计SCAR标记引物,对已知性别的85份山葡萄种质进行盲测,准确率达到97·6%,表明标记转化成功。由于该SCAR标记在绝大多数山葡萄栽培品种和有育种价值的种质资源中得到验证,可利用该SCAR标记对山葡萄杂交后代在苗期进行性别鉴定,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性别 AFLP SCAR 分子标记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山葡萄光合特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振兴 吕海燕 +6 位作者 秦红艳 赵滢 刘迎雪 艾军 曹建冉 杨义明 沈育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9-345,共7页
以棚内盆栽山葡萄品种‘双优’(抗逆性弱)和‘左山一’(抗逆性强)扦插苗为材料,利用气体交换分析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手段,研究了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胁迫对不同抗逆性山葡萄品种的光合特性及PSⅡ活性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山... 以棚内盆栽山葡萄品种‘双优’(抗逆性弱)和‘左山一’(抗逆性强)扦插苗为材料,利用气体交换分析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手段,研究了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胁迫对不同抗逆性山葡萄品种的光合特性及PSⅡ活性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山葡萄耐盐碱品种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双优’各胁迫程度下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s)和重度胁迫下的蒸腾速率(T_r)显著低于对照,而‘左山一’重度胁迫下的Pn和T_r、中重度胁迫下的Gs、各胁迫程度下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显著低于对照,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归因于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2)轻度、中度盐碱胁迫‘双优’叶片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S)、单位面积内有活性反应中心数目(RS/CS)和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以及重度盐碱胁迫下‘左山一’的ABS/RS、RS/CS、用于电子传递的光能(ETo/CS)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其余均无显著变化。(3)2品种山葡萄植株茎流率及株高、叶片数和根系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在不同盐碱胁迫水平下均比对照显著降低,并以‘双优’品种降低幅度更大。研究表明,盐碱胁对山葡萄‘左山一’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SⅡ光能吸收和传递效率以及生长的抑制作用均小于‘双优’,‘左山一’的耐盐碱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光合作用 JIP TEST 盐碱胁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