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岔曲《春至河开》演唱探究
- 1
-
-
作者
陈米博
-
机构
中国音乐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
文摘
岔曲是以唱为主的曲艺表演艺术,它广泛流传在京津地区的票友传唱、茶馆演出以及曲艺展演中。同时,在“唱奏者为中心”的曲艺表演形式中,仅通过曲谱不能一探其最真实的样态和全貌,其艺术魅力在鲜活的表演之中,更在于表演者对其动态化的诠释之中。因此,笔者以随“石(慧儒)派”单弦牌子曲(含岔曲)传承人刘秀梅老师学唱岔曲的经验为田野基础,结合音乐学视角,尝试探究岔曲《春至河开》演唱的基本规律,以此触摸岔曲表演艺术的本体。
-
关键词
岔曲
春至河开
唱词
唱腔
-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
-
题名岔曲艺术与京西健锐营
- 2
-
-
作者
郑维丽
-
机构
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
-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9期106-110,共5页
-
文摘
岔曲作为一种曲艺形式曾在清代旗人社会中流行,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它的发展对北京地区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社会进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岔曲在传承和保护上却面临诸多困难。比如因其京腔京韵的地方特色,缺乏地道的传承人;因缺乏宣传,在年轻群体中的热度不够;因历史原因导致的理论性研究的缺乏等。岔曲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的形式,更是一个研究八旗文化的新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章从京西健锐营的视角出发,探索岔曲艺术与其之间的深厚渊源、紧密关系以及健锐营演武厅近年来对岔曲艺术保护宣传所做出的努力等,试图承担起现代博物馆的历史使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和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
关键词
岔曲
健锐营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传和保护
博物馆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子弟书与岔曲——北京地区的两种韵文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陈祖荫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
出处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26-29,共4页
-
文摘
子弟书和岔曲是北京地区的两种韵文。它们诞生于清代中叶并流传至今。它们是珍贵的满汉民族文化遗产 ,兼有通俗文艺与高雅文艺的特性。它们是北京民间文学和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关键词
北京
韵文
子弟书
岔曲
民间文学
古典诗歌
京味文化
文化旅游
满汉文化融合
-
Keywords
Zidishu poems
Chaqu songs
verses
folk literature
classical poems and songs
special style of Beijing culture
cultural tourism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岔曲腔词关系初探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陈爽
-
机构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出处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39-41,共3页
-
文摘
一、词曲的矛盾结合 岔曲的腔词关系中有一很特殊的形式作为一种腔格固定下来了,即曲与词不同步。按“四定”的说法,即八句唱词配以六句唱腔,形成了矛盾的腔词关系。其中有的词句被拆开,分别并入前面和后面的乐句,造成曲词的“拆跨”。 为了便于说明,本文沿用《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北京卷》中对岔曲“四定”的说法,将它视为八个词句和六个乐句。
-
关键词
岔曲
腔词关系
曲艺音乐
满文化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文化融合视角下的岔曲腔词关系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宇琪
-
机构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4-145,共2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YJC760083
-
文摘
岔曲,是北京八角鼓的早期形式,因唱腔仅六个乐句又称“六句脆唱”。它在清中期以来满族文化的传播、满汉文化的交融中逐渐形成,并受到特定时代、地域、民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本文从岔曲的唱词与唱腔的各自特点及结合关系进行论述,以此探究其内容与形式中所反映出的满、汉文化属性。
-
关键词
岔曲
唱词
唱腔
结合关系
文化融合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浅谈岔曲语言的民族特色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郭铁娜
-
机构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
-
出处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2-96,共5页
-
文摘
岔曲是满族特有的曲艺形式,是清朝流行时间最长的俗曲,也是八旗子弟习汉文化的产物。岔曲从形成之日起,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又带有鲜明的满族文化特色,这种文化特色在岔曲的语言中保留的最为明显。本文通过对岔曲文本的分析,总结岔曲语言的民族特色并揭示其形成原因。
-
关键词
岔曲
语言
民族特色
-
分类号
I239.5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岔曲的形成与格律初探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姚三军
-
机构
怀化学院
-
出处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2期24 26-,26,共2页
-
文摘
岔曲,是一种起源于满族,曾流行于北京城内外的单弦艺术,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岔曲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中国古诗词的发展脉络,是诗词曲的延续。它不仅拥有丰厚的传统和悠久的文化,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唐诗、宋词和元曲,其唱法多已失传,人们只能从其字面上对它们进行解读,而岔曲的演唱方法和伴奏方法则是从其产生之初到现在一以贯之,从未中断。因此,本文对岔曲形成的梳理,对岔曲格律的初略分析,将有助于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了解与研究。
-
关键词
岔曲
形成
格律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论岔曲中“赞而不露”的写作艺术
- 8
-
-
作者
冯华
-
机构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
-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0-112,共3页
-
文摘
“赞而不露”这种写作艺术最早出现于唐代,清代已广为流传,尤其是在清代岔曲中运用得十分纯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宝贵的财富。分析探讨岔曲中《赞琴》、《赞棋》、《赞书》、《赞画》、《赞风》、《赞雨》却“赞而不露”的写作艺术,对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古老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岔曲
艺术特色
赞而不露
用典
押韵
诗化
-
Keywords
literature and art
classical poesy
connotative praise
lute playing, ches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 accomplishments of a scholar of the old school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雅俗共赏 赓歌一絶——清代岔曲《风雨归舟》拾掇
- 9
-
-
作者
鲍震培
-
机构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
出处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
2017年第2期169-179,共11页
-
基金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戏曲曲艺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A14014)系列论文之一
-
文摘
岔曲是用于演唱的俗曲,发源于清代的北京,至今仍以曲艺单弦的艺术形式流传。《风雨归舟》是岔曲中景物类题材的代表性文本,其群曲的特点是描述"风雨"和"渔舟"的情景。《卸职入深山》和《疾风骤至》是群曲中知名度最高和最流行的名篇,前者的母本可能是《懒去锄田》。精练浓缩的谋篇艺术、升华主题的艺术价值、雅俗共赏的艺术格调,是《卸职入深山》一曲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清代
岔曲
《风雨归舟》
《卸职入深山》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谭派与荣派岔曲音乐之比较研究
- 10
-
-
作者
姚三军
-
机构
怀化学院
-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第9期118-119 128,128,共3页
-
文摘
本文从形态学与史学入手,对谭(凤元)派岔曲和荣(剑尘)派岔曲从唱词、行腔、吐字发音等方面进行对比论述,横向分析两个流派之间的差别;探究这种艺术风格得以产生和流传的根本原因,并分析其流派特征在该艺术发展历史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岔曲
流派
特征
对比
-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
-
题名岔曲与清代八旗文化
被引量:4
- 11
-
-
作者
陈爽
-
机构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出处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54-65,共12页
-
文摘
岔曲是单弦曲种中的独立体裁,常为抒情写景式的小品。在为数不多的单弦音乐研究资料中,它仅作为单弦牌子曲的一个曲牌来介绍。实际演出中,它也是一种无足轻重的书帽式小段或垫场,听艺人们讲,旧时唱岔曲前要有这样一段开场:“适方才××唱一段京韵大鼓,换上学徒我来至至诚诚伺候您一段单弦《×××》,先唱个岔曲,试试丝弦的高矮。下面让弦师弹拉起来,您赏下耳音,听我至至诚诚唱一段岔曲《××》。”似乎是为试弦的垫场。
-
关键词
岔曲
京韵大鼓
小品
抒情
写景
曲牌
独立
曲种
音乐研究
演出
-
分类号
G129
[文化科学]
-
-
题名岔曲研究
被引量:5
- 12
-
-
作者
章学楷
-
机构
北京市建筑工程局
-
出处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83,共16页
-
文摘
岔曲形成于清代中期,是具有满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俗曲之一种。文章主要对岔曲的形成、命名、兴起和发展、格律及演唱形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岔曲曲词进行了分类和剖析。文章还对“八角鼓”这一概念,对八角鼓票房的建立、过排、走局等活动做了较详细的论述。文章概括了岔曲的兴衰,及由岔曲影响而发展成的北京八角鼓艺术的历史过程。
-
关键词
岔曲
八角鼓
旗籍子弟
票房
-
分类号
I239.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满族与岔曲
被引量:4
- 13
-
-
作者
伊增埙
-
机构
总政干部部百科编审室
-
出处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64,共10页
-
文摘
乾隆中叶北京的八旗子弟 ,汲取汉族弋腔曲调 ,首创歌功颂圣的岔曲。由于帝王提倡 ,文人介入 ,提高了它的社会地位和艺术品位 ,在宫廷府第传唱 ,盛极一时。道光时期岔曲从票房走向社会 ,自娱转为卖艺 ;杂曲俚语的滋养与古典诗文的影响交汇 ,形成雅俗共赏的风格。光绪初年 ,岔曲与牌子曲进一步结合 ,衍生出长于叙事的单弦牌子曲。岔曲的创造、发展 。
-
关键词
八角鼓演唱
岔曲
八旗子弟
票房
-
分类号
J614.94221
[艺术—音乐]
-
-
题名岔曲:一弦一歌,宁静致远
- 14
-
-
作者
陈佳玮
-
出处
《传承》
2009年第21期58-59,共2页
-
文摘
在熙熙攘攘的繁华都市里,岔曲犹如一股清流,缓缓行过滚滚尘世,独自在一方小屋中,几杯热茶,一群同好,一弦一歌,自有一番宁静致远的味道。岔曲,演唱时一人站立,手持八角鼓弹击节拍而歌,
-
关键词
岔曲
八角鼓
票房
宁静
八旗子弟
老年人
同好
清流
茶馆
自娱自乐
-
分类号
J826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银滩望海(岔曲)
- 15
-
-
作者
周家望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曲艺》
2024年第10期5-5,共1页
-
文摘
金秋丽阳天,心儿似,鸟入彩云间。呼好友,车行万里,笑向银滩。正秋风,蕉园夹道皆拱手,椰林高处也抱拳。珠城外,一襟晚照,霞落冠山。海鸥逐白鹭,滩头鸟声喧。
-
关键词
岔曲
银滩
彩云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北京的岔曲
- 16
-
-
作者
刘家宁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出处
《语文学习》
2023年第10期56-57,共2页
-
文摘
我在北京长大,北京就是我的家乡。说起北京,最令我不能忘记的就是北京岔曲。
-
关键词
岔曲
北京
家乡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民间—军队—宫廷—票房——论岔曲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王宇琪
-
机构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
出处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49,共4页
-
文摘
岔曲又名“六句脆岔”,因唱腔六个乐句而得名,是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随着满汉文化的交融、八旗子弟的推崇,逐渐形成于京、津地区的艺术品种。初为一人自打八角鼓演唱,后加入三弦伴奏。岔曲以其短小、悠扬的腔调深得各阶层人士的眷顾,雅俗共赏、久唱不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关键词
岔曲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票房
宫廷
军队
民间
乾隆年间
八旗子弟
-
分类号
J826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岔曲及其与古典诗歌的关系
- 18
-
-
作者
姚颖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61-64,共4页
-
文摘
岔曲作为满族特有的曲种和独有的曲调,一直为京城百姓所喜闻乐见,其中的抒情短章更是汲取了我国古典诗歌的营养。以写景类抒情岔曲和咏物类抒情岔曲为例,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岔曲与古典诗歌的渊源关系,可以发现抒情岔曲既典丽又创新的艺术特点。
-
关键词
岔曲
古典诗歌
抒情
咏物
创新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239.5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岔曲腔词结构关系考辨
- 19
-
-
作者
商树利
-
机构
沈阳音乐学院
-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25,共14页
-
文摘
岔曲始于清朝而传唱至今,约有二百余年历史。几代音乐学者针对其腔词结构关系问题进行探究,难成统一结论。笔者对其研究的历史做以回顾,以"文献考证"之法,梳理众说纷纭的不同观点,从中清晰可见诸多说法的嬗变过程。继而,依"音乐本体"研究"基因解析"之法试析小、大岔曲两令,得出小岔曲以四句腔体可填入六句或八句唱词,并可插入"数板"(或曰垛句),使其体制结构不断扩大而成大岔曲的发展逻辑。进而,在美学层面对其做以粗浅探讨。
-
关键词
岔曲
结构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岔曲的曲体结构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张冰冰
-
机构
天津音乐学院
-
出处
《小演奏家》
2010年第9期38-39,共2页
-
文摘
我们祖国的音乐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各民族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有因地域不同而流传至今的各种音乐、戏曲表演形式。常见的有京剧、评剧、沪剧、粤剧等。在北方还流行着许多传统的曲艺音乐,又俗称说唱音乐。这种说唱音乐是以说唱为手段状物写景,抒发感情,表达故事,刻画人物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同民歌、戏曲音乐,民间器乐曲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说的岔曲就是众多说唱表演艺术中的一种。
-
关键词
曲体结构
岔曲
艺术表演形式
说唱音乐
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
传统音乐
民间器乐曲
-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