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连续薄片统计的须二段岩石相组合及沉积旋回分析
1
作者 王贵华 林小兵 +4 位作者 刘莉萍 田景春 郑宇超 柳远松 余文杰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前对川西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已开展了沉积微相层面研究,但不同微相背景下岩石相特征与沉积旋回存在差异。为了更加精细刻画岩石相特征并揭示其对有利储层的指示意义,基于连续岩屑及岩心薄片鉴定的岩石学特征分析,通过地... 目前对川西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已开展了沉积微相层面研究,但不同微相背景下岩石相特征与沉积旋回存在差异。为了更加精细刻画岩石相特征并揭示其对有利储层的指示意义,基于连续岩屑及岩心薄片鉴定的岩石学特征分析,通过地质学手段及聚类分析技术,结合测井数据等资料,建立须二段更精细的物质组成、岩石相类型及沉积微相演化序列。须二段砂体划分为六个岩石相,并识别出16个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沉积旋回。统计显示水下分流河道下部的A1类岩石相、A4类岩石相物性较好,因此水下分流河道的下部物性通常高于上部,且普遍优于河口坝。须二段中亚段物性最好,上亚段次之,下亚段较差。水下分流河道物性普遍比河口坝好;物性变化与旋回、岩石相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中下部的A1、A4类岩石相更易形成有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物质组成 岩石相组合 沉积旋回 须家河组二段 川西地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岩石相划分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昌民 王绪龙 +3 位作者 朱锐 瞿建华 潘进 安志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6-614,共9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发育一套以砾岩为主的粗粒沉积复杂地层,前人对其岩石相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依然存在岩石相分类过于粗化、岩石相与沉积微相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运用少量的岩石相类型,难以表达不同...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发育一套以砾岩为主的粗粒沉积复杂地层,前人对其岩石相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依然存在岩石相分类过于粗化、岩石相与沉积微相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运用少量的岩石相类型,难以表达不同微相中岩石相的组合规律,也难以区分相似沉积微相的岩石相特征及其组合的差异性。在系统描述玛湖凹陷77口取心井的岩性、颜色、沉积构造、分选性、磨圆度、定向性、支撑方式、胶结类型、胶结物成分、最大粒径、平均粒径、含油性和砾石成分等13种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岩石相分类方案,以岩石的沉积构造、颜色、粒度和支撑方式等4种属性为主,进行岩石相分类命名。运用新的岩石相分类方案,在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岩心中识别出了227种岩石相类型,其中砾质岩岩相153种,砂质岩岩相58种,泥质岩岩相16种,这一方法较好地反映了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岩石相的多样性,为准确描述不同沉积微相的沉积学特征奠定了基础,为精细判别沉积相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百口泉组 岩石相 岩石相分类 岩石相命名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不同岩石相孔喉结构对气水相渗特征控制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J72井区下石盒子组储层为例
3
作者 赵丁丁 侯加根 +3 位作者 王秀杰 刘钰铭 陈儒贤 张占杨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3-174,共12页
为了明确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微观孔喉对气水相渗特征的控制机理,更好地指导气田增储上产,以东胜气田J72井区下石盒子组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多种分析化验资料并细分岩石相探究了微观孔喉参数对气水渗流能力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岩石相对含气... 为了明确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微观孔喉对气水相渗特征的控制机理,更好地指导气田增储上产,以东胜气田J72井区下石盒子组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多种分析化验资料并细分岩石相探究了微观孔喉参数对气水渗流能力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岩石相对含气性及产能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J72井区下石盒子组岩石相可以归纳为砾岩相、砾质砂岩相、含砾粗砂岩相、中细砂岩相、泥岩相五大类,其中含砾粗砂岩相、砾质砂岩相为优质岩石相;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粒间溶孔,平均占比达48.5%,含砾粗砂岩相、砾质砂岩相、中细砂岩相的粒间溶孔比例依次减少,三类岩石相均具有多重分形的特征,大孔比例逐渐降低,其中优质岩石相的物性好、综合分形维数小;优质岩石相的黏土矿物含量低、平均孔喉半径大,气体渗流时的可动气体孔隙度和最大有效气相渗透率较大,含气性好。综合研究认为优质岩石相是控制气井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深入剖析岩石相的微观特征可以为致密砂岩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有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砂岩气藏 岩石相 孔喉结构 气水渗特征
下载PDF
鄂西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岩石相与页岩气富集关系分析——以鄂红地1井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何伟 陈杨 +4 位作者 雷玉雪 钱程 陈科 林拓 宋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4-1023,共10页
鄂西地区页岩气勘探起步较晚,现阶段成果显示该区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尤其是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受到诸多关注,但关于该区的岩石相划分和岩石相与页岩气富集关系的研究还未系统开展。目前,涪陵气田和威远—长宁国家示范区的... 鄂西地区页岩气勘探起步较晚,现阶段成果显示该区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尤其是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受到诸多关注,但关于该区的岩石相划分和岩石相与页岩气富集关系的研究还未系统开展。目前,涪陵气田和威远—长宁国家示范区的成功商业化显示龙一段为勘探开发潜力最大的层段,通过对鄂西地区地质调查井(鄂红地1井)龙一段岩石相开展定量划分,旨在揭示该区不同时期五峰组—龙马溪组岩石相特征,从而为优质页岩分布预测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系统取芯、岩芯观察、笔石生物地层划分、相划分等方法,结合TOC含量、主微量元素、矿物成分、氩离子抛光、含气性测试等系统测试和分析,主要进行了2个方面的研究:(1)从岩性、岩矿、地化、古生物、电性等方面入手,将龙一段划分为浅水陆棚和深水陆棚相,然后利用TOC含量、石英、黏土矿物和笔石4个参数对鄂红地1井龙一段的岩性进行定量分级,将龙一段页岩进一步划分为8类岩石相。其中,富碳富硅富笔石硅质页岩、富碳富硅富笔石放射虫硅质页岩相为最有利岩石相,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最有利层段。(2)探讨了不同岩石相与微量元素、储集空间和含气量之间的关系。岩石相通过有机质丰度和矿物组分控制了页岩气富集,其中,富碳富硅富笔石硅质页岩和富碳富硅富笔石放射虫硅质页岩相对页岩气藏含气量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一段页岩 岩石相划分 有利岩石相 优质页岩层段 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 鄂西地区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六区克下组冲积扇岩石相及储层质量差异 被引量:30
5
作者 郑占 吴胜和 +3 位作者 许长福 岳大力 王伟 张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3-471,共9页
在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六区11口取心井岩心描述的基础上,将该区克下组冲积扇岩石相划分为7种类型。结合沉积微相分析,应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对冲积扇内部储层质量差异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区克下组储层以原生粒间孔... 在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六区11口取心井岩心描述的基础上,将该区克下组冲积扇岩石相划分为7种类型。结合沉积微相分析,应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对冲积扇内部储层质量差异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区克下组储层以原生粒间孔隙为主,沉积组构对储层质量差异起控制作用;粗砂岩相和细砾岩相储层为研究区克下组冲积扇中最好的储层;各微相储层质量差异显著,辫流水道和流沟储层质量最好,砂砾坝次之,砾石坝和径流水道较差,漫洪砂体最差;流沟以窄条带状镶嵌于砾石坝和砂砾坝之中,为扇根和扇中内带储层中的高渗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岩石相 储层质量 克拉玛依油田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页岩岩石相标定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彭勇民 龙胜祥 +3 位作者 胡宗全 杜伟 顾志翔 方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4-970,共7页
利用地质、测井特征标志及特色岩石相,开展四川盆地涪陵地区水平井的页岩岩石相标定。根据岩性组合、炭质含量及硅质含量3大关键标志,将涪陵地区典型导眼井下志留统龙马溪组89m厚的大套页岩段划分为9种不同类型的岩石相。根据标志层、... 利用地质、测井特征标志及特色岩石相,开展四川盆地涪陵地区水平井的页岩岩石相标定。根据岩性组合、炭质含量及硅质含量3大关键标志,将涪陵地区典型导眼井下志留统龙马溪组89m厚的大套页岩段划分为9种不同类型的岩石相。根据标志层、炭质染手和粉砂质纹层等地质特征标志,以及测井响应的异常值、测井形态类型、挖掘效应、假挖掘现象等测井特征标志,明确了1,3和6号岩石相为特色岩石相。通过水平井"水平段垂直投影法"及垂直投影后的测井信息等结果,并与典型导眼井的岩石相特征标志、特色岩石相进行对比,确定了水平井井轨迹穿行的岩石相顶、底边界,完成了不同类型的岩石相标定。依据岩石相与压裂试气产能的关系,寻找特高产、高产水平井的岩石相类型,发现1和3号富碳高硅岩石相具有高产潜力,明确1和3号岩石相为最佳岩石相。根据最佳岩石相原则,从地质角度建议水平井最佳井轨迹或靶窗着陆点宜在1号与3号最佳岩石相之间穿越。该方法已应用于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依据岩石相标定方法的产能预测与压裂试气结果的吻合率大于80%,它在反馈优化井轨迹和提高单井产能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相 水平井 页岩段 涪陵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冲积扇岩石相特征及储层质量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伊振林 吴胜和 +3 位作者 岳大力 张保国 崔啸龙 苏向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研究冲积扇储层内部结构,为开发后期井网调整和剩余油挖潜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依据,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为例,通过对密闭取心井岩心及野外露头的观察,将研究区岩石相划分为砾岩相、砂岩相及泥岩相三大类若干亚类,对不同岩石相沉积特征及... 研究冲积扇储层内部结构,为开发后期井网调整和剩余油挖潜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依据,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为例,通过对密闭取心井岩心及野外露头的观察,将研究区岩石相划分为砾岩相、砂岩相及泥岩相三大类若干亚类,对不同岩石相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验室化验分析数据及铸体薄片等资料,结合不同岩石相物性及孔隙微观特征,将冲积扇岩石相按储层质量归为三大类,其中,粗砂—细砾岩相以剩余粒间孔为主,物性好,孔喉分选较好,含油性好,为研究区一类储层;中砾岩和中砂岩物性相对较差,孔隙喉道相对较小,含油性较差,为研究区二类储层;细粒沉积物性最差,孔隙喉道窄,含油性差,为非储层。依据不同类储层地质渗流差异,结合实际开发状况,发现不同类储层剩余油分布形式是不同的。一类储层物性好,注入水推进速度快,容易形成水窜,剩余油相对较少,一般分布在储层的上部;二类储层物性较差,水淹程度低,剩余油相对富集。该方法不仅对研究区储层深入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类似油田储层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岩石相 沉积特征 储层质量 剩余油富集 克拉玛依油田
下载PDF
近源砂岩原生孔隙储集层岩石相控建模及其应用 被引量:29
8
作者 周灿灿 王拥军 周凤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3-557,共5页
在中国陆相沉积地层中,近源砂岩储集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具有岩性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的显著特点。按常规均质地层的方法建立的储集层参数模型精度很低,无法满足测井解释评价、储量计算及油藏描述与模拟的需求。沉积相控建模在一定程度... 在中国陆相沉积地层中,近源砂岩储集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具有岩性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的显著特点。按常规均质地层的方法建立的储集层参数模型精度很低,无法满足测井解释评价、储量计算及油藏描述与模拟的需求。沉积相控建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参数模型的精度,但仍然存在相带划分人为因素多及精度较低的问题。为了提高储集层参数模型精度,依据岩石物理理论,提出岩石相控建模的概念,认为控制近源砂岩原生孔隙储集层参数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是岩石相。根据岩石相对近源砂岩进行有效分类后分别建模,可以提高模型精度,并且便于计算机自动处理。该方法在冀东老爷庙油田馆陶组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源砂岩 岩石相 储集层参数建模 测井评价
下载PDF
四川盆地湖相泥页岩沉积模式及岩石相类型 被引量:23
9
作者 朱彤 龙胜祥 +1 位作者 王烽 彭勇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28,共7页
四川盆地湖相页岩气勘探已在建南、涪陵、元坝地区中下侏罗统获得了显示和工业气流,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该盆地中下侏罗统不同层段湖相泥页岩中石灰岩和砂岩夹层比例的统计,将中下侏罗统湖相泥页岩划分为最大湖进期碳酸盐岩湖... 四川盆地湖相页岩气勘探已在建南、涪陵、元坝地区中下侏罗统获得了显示和工业气流,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该盆地中下侏罗统不同层段湖相泥页岩中石灰岩和砂岩夹层比例的统计,将中下侏罗统湖相泥页岩划分为最大湖进期碳酸盐岩湖泊和局限湖进期陆源碎屑湖泊2种沉积模式,前者主要分布于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和东岳庙段,后者主要分布于川东—川东北地区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凉高山组)和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在此基础上,按照页岩气地质、开发、工程一体化的思路,根据岩性及岩性组合、有机碳含量、脆性矿物类型3大关键参数,建立了该区湖相泥页岩岩石相划分方案,将其划分为6种岩石相类型。最后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压汞—吸附联合测定、脉冲渗透率、纳米CT、X射线衍射矿物组分、含气性测试等技术方法,对不同岩石相类型的页岩气形成基础条件进行了综合对比评价。结论认为:以碳酸盐岩占主导沉积的湖坡风暴滩与湖坡泥交替沉积的中—高碳低硅中钙页岩与介屑灰岩互层相,具有良好生烃、储集、渗透和可压裂的配置条件,有利于页岩气的形成和改造,为湖相泥页岩最有利的岩石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早—中侏罗世 泥页岩 沉积模式 岩石相类型 划分方案 页岩气 形成和改造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岩石相控制的致密砂岩储层质量差异机理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进步 刘子豪 +2 位作者 徐振华 李娅 王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7,共8页
针对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孔隙结构复杂、井间产能差异明显、储层质量差异机理不明确等问题,以苏里格西区南部下石盒子组盒8段的致密砂岩储层为例,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探讨岩石相控制的致密砂岩储层质量差异机理。结果表明... 针对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孔隙结构复杂、井间产能差异明显、储层质量差异机理不明确等问题,以苏里格西区南部下石盒子组盒8段的致密砂岩储层为例,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探讨岩石相控制的致密砂岩储层质量差异机理。结果表明:岩石相通过影响成岩演化序列控制储层质量,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相的储层质量最好,渗透率大于1.00 mD,主要发育粒间孔-缩颈型喉道,粗砂岩相的储层质量次之;根据岩石相及塑性岩屑含量,将储层成岩演化序列分为粗岩相(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相与粗砂岩相的统称)、富含刚性颗粒的中砂岩相、富含塑性颗粒的中砂岩相及细砂岩相4类;粗岩相经历了弱压实—强胶结—强溶解的成岩序列,物性最好,多呈孤立透镜状分布于条带状分流河道砂体中,这一分布特征是导致井间产能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优质储层的预测及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致密气 岩石相 储层质量 成岩作用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湿地扇扇中辫状水道沉积微相-岩石相划分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唐海发 彭仕宓 +3 位作者 蔡圣权 邹鲁新 何辉 王运海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7,共6页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湿地扇扇中辫状水道粗碎屑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沉积微相-岩石相的划分方法。根据不同岩石相的物性、电性及含油性特征,将扇中辫状水道微相细分为辫状水道砂砾岩相、辫状水道粗砂岩相和...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湿地扇扇中辫状水道粗碎屑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沉积微相-岩石相的划分方法。根据不同岩石相的物性、电性及含油性特征,将扇中辫状水道微相细分为辫状水道砂砾岩相、辫状水道粗砂岩相和辫状水道细砂岩相。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微相-岩石相对油水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以辫状水道砂砾岩相单井日产油能力最高,辫状水道粗砂岩相次之,辫状水道细砂岩相最低,比较符合油田的开发实际。辫状水道粗砂岩相因物性最好,剩余油丰度高,可作为下一步挖潜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扇 辫状水道 沉积微 岩石相 克拉玛依油田 八道湾组
下载PDF
西非某油田深水海底扇岩石相类型及其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晓明 吴胜和 +3 位作者 岳大力 孙立春 完颜祺琪 刘丽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5-510,共6页
以西非某油田深水沉积为例,依据重力流类型和岩性将深水海底扇岩石相类型划分为13种类型。提出一种基于交会图技术和多参数判别技术的多方法综合识别技术,依据矿物成分及电性差异归为储层和非储层2类。非储层类岩石相又可归为砂质碎屑流... 以西非某油田深水沉积为例,依据重力流类型和岩性将深水海底扇岩石相类型划分为13种类型。提出一种基于交会图技术和多参数判别技术的多方法综合识别技术,依据矿物成分及电性差异归为储层和非储层2类。非储层类岩石相又可归为砂质碎屑流-底部滞留沉积、泥质类沉积、半远洋页岩沉积、滑塌物等4类。利用交会图识别技术对深水海底扇岩石相进行归类;利用逐步判别技术,对同一大类内部具有相似矿物成分、但成因机制不同的岩石相进行判别,从而完成深水海底扇岩石相类型的识别。利用多方法综合识别技术解释的岩石相与取心描述结果吻合率在80%以上,该方法可作为深水海底扇岩石相类型的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岩石相类型 识别方法 深水海底扇 多方法综合识别 精度验证
下载PDF
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石相及与页岩气富集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聿元 张培先 +6 位作者 何希鹏 高玉巧 何贵松 孙斌 万静雅 高全芳 周頔娜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5-343,共9页
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发育了一套滞留盆地半深水—深水陆棚相暗色细粒页岩。通过岩石相精细研究,五峰组—龙一段纵向上划分出9种岩石相:富碳富硅富笔石页岩相、高碳高硅富笔石页岩相、中碳高硅高含笔石页岩相、低碳中硅含笔... 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发育了一套滞留盆地半深水—深水陆棚相暗色细粒页岩。通过岩石相精细研究,五峰组—龙一段纵向上划分出9种岩石相:富碳富硅富笔石页岩相、高碳高硅富笔石页岩相、中碳高硅高含笔石页岩相、低碳中硅含笔石纹层状页岩相、中碳中硅中含笔石页岩相、低碳低硅含笔石页岩相为6种主要岩石相,低碳低硅介壳灰岩相、低碳低硅白云质页岩相、低碳含灰泥质粉砂岩相为3种次要岩石相。富碳富硅富笔石页岩相和高碳高硅富笔石页岩相具有高有机碳含量、高孔隙度、高脆性、高含气性、微裂缝发育的特点,为最优岩石相,页岩气水平井在最优岩石相穿行时单井试气产量高。明确了不同区带水平井穿行最优靶窗,从而为更好地指导水平井穿行轨迹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相 页岩气富集 靶窗 五峰组—龙马溪组 渝东南地区
下载PDF
沉积微相-岩石相随机模拟及其控制下的属性建模——以苏里格气田苏49-01加密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尹楠鑫 国殿斌 +5 位作者 李中超 李明映 张倩萍 贾海松 何康 张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2-98,共7页
常规岩相控制建模方法体现不了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非均质性的类型及强度,同时传统的三维沉积微相控建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分相带反映了储层的物性变化,但反映不了同一种微相内部不同岩性所引起的储层非均质性。本文以苏里格气田苏49-01... 常规岩相控制建模方法体现不了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非均质性的类型及强度,同时传统的三维沉积微相控建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分相带反映了储层的物性变化,但反映不了同一种微相内部不同岩性所引起的储层非均质性。本文以苏里格气田苏49-01加密试验区块为例,在岩相模型的基础之上,统计各沉积微相建模所需参数,以基于目标的建模方法建立沉积微相三维地质模型。在应用沉积微相-岩石相划分方法精细表征不同成因砂体间岩性、物性差异之后,建立起研究区沉积微相-岩石相的地质知识库。继而在三维沉积微相模型内部模拟沉积微相-岩石相模型,最后以该模型约束建立起高精度属性模型,该属性模型可精细刻画不同沉积微相以及同一沉积微相内部不同岩性所引起的储层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沉积微模型 沉积微-岩石相模型 属性模型 储层非均质性
下载PDF
洪积扇相储层沉积微相-岩石相随机模拟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海发 贾爱林 +2 位作者 彭仕宓 罗娜 刘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7,24,共7页
综合应用各种地质、测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洪积扇相储层沉积微相-岩石相进行随机模拟。具体方法是:在对洪积扇相储层特征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沉积微相-岩石相划分方法精细表征扇中辫状水道微相砂体之间岩性、物性上的差异,总... 综合应用各种地质、测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洪积扇相储层沉积微相-岩石相进行随机模拟。具体方法是:在对洪积扇相储层特征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沉积微相-岩石相划分方法精细表征扇中辫状水道微相砂体之间岩性、物性上的差异,总结洪积扇沉积模式,建立不同类型沉积微相-岩石相的储层地质知识库;在沉积模式及储层地质知识库的指导下,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洪积扇相储层沉积微相-岩石相三维模型,并建立相控下的储层参数模型,利用此模拟方法对实际地层进行随机模拟。结果表明,此方法增强了地质条件的约束力,避免了井间插值的随意性,提高了相控储层参数模型的精度,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积扇 沉积微 岩石相 序贯指示模拟 克拉玛依油田
下载PDF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双属性岩石相划分方法——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袁瑞 朱锐 +4 位作者 瞿建华 张磊 吴俊 王振林 潘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3,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发育大型缓坡背景下的粗粒扇三角洲沉积,岩性复杂,钻井取心主要集中于油气显示较好的井段,影响整个地层组岩石相的研究。在岩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识别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扇三角洲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发育大型缓坡背景下的粗粒扇三角洲沉积,岩性复杂,钻井取心主要集中于油气显示较好的井段,影响整个地层组岩石相的研究。在岩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识别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扇三角洲10种岩性及5种沉积构造,提出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的双属性岩石相划分方案,包括12种砾岩岩石相、14种砂岩岩石相和2种泥岩岩石相,精细划分百口泉组全井段的岩石相。结果表明:块状层理小中砾岩、交错层理小中砾岩、交错层理细砾岩是储集层最主要的岩石相类型;块状层理泥岩较发育;百三段各类砾岩岩石相较少、泥岩和粉砂岩岩石相较多。该方法可为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微相和沉积体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百口泉组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 岩性和沉积构造 岩石相
下载PDF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建 马德胜 +1 位作者 侯加根 杨子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3,59,共6页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多样,不同岩石相的含油性、渗流性能及油水运动存在差异,以此可以寻找砂砾岩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研究表明:通过野外考察和岩心观察及FMI测井分析,砂砾岩储层可以划分出7种类型的岩石相,其中片流成因的...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多样,不同岩石相的含油性、渗流性能及油水运动存在差异,以此可以寻找砂砾岩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研究表明:通过野外考察和岩心观察及FMI测井分析,砂砾岩储层可以划分出7种类型的岩石相,其中片流成因的交错层理-细砾岩相和平行层理砂岩相大孔粗喉,饱含油,渗流性能最佳,注水开发快速水进;杂基颗粒支撑—中粗砾岩相和含砾块状粗砂岩相属于中孔中喉,油浸、渗流性能次之,开发效果好;杂基支撑无序—泥质砾岩相和波状层理粉细砂岩相储层的含油性和流动性最差。结合生产动态信息,杂基颗粒支撑-中粗砾岩相和含砾块状粗砂岩相是后期开发调整的目标岩石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积扇 砂砾岩 岩石相 渗流机制 开发特征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基于沉积微相-岩石相建立砾岩油藏测井参数解释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史彦尧 宋新民 +1 位作者 郝志海 俞宏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7-712,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砾岩储层测井参数的解释精度,为计算储量提供合理的参数,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为例,从其砾岩油藏主控因素的沉积微相-岩石相角度出发,首先利用密闭取心井资料识别出辫状水道砂砾岩相、辫状水道粗砂岩相、辫流砂坝... 为了进一步提高砾岩储层测井参数的解释精度,为计算储量提供合理的参数,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为例,从其砾岩油藏主控因素的沉积微相-岩石相角度出发,首先利用密闭取心井资料识别出辫状水道砂砾岩相、辫状水道粗砂岩相、辫流砂坝砂砾岩相、辫流砂坝粗砂岩相、漫流带粉砂岩相5种类型的沉积微相-岩石相,然后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岩石相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最后用取心井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各项参数的解释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对误差降低幅度分别平均为:孔隙度3.09%,渗透率6.95%,饱和度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 岩石相 砾岩油藏 测井 克拉玛依油田
下载PDF
近岸水下扇岩石相及储层特征分析——以盐家油田盐227区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越 侯加根 +3 位作者 曹刚 刘钰铭 王梓媛 李婧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66,共7页
研究近岸水下扇的储层内部质量特征及结构特征,对剩余油挖潜及开发方案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以盐家油田盐227区为例,依据岩心资料,对其岩石相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6种类型的岩心岩石相。鉴于岩心、测井、录井... 研究近岸水下扇的储层内部质量特征及结构特征,对剩余油挖潜及开发方案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以盐家油田盐227区为例,依据岩心资料,对其岩石相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6种类型的岩心岩石相。鉴于岩心、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在研究尺度及分辨率上的差异,在进行岩石相储层质量及分布特征研究之前,考虑岩石相测井定量划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6种岩心岩石相划分为泥岩相、含砾砂岩相、砾状砂岩相和砾岩相4个亚类,并确定其测井定量划分标准,进而依据实验室分析化验数据,总结了各岩石相亚类的储层质量特征。砾状砂岩相储层以剩余粒间孔为主,物性及含油性好,为Ⅰ类储层;含砾砂岩相储层以剩余粒间孔或粒内溶孔为主,物性及含油性一般,为Ⅱ类储层;砾岩相储层以剩余粒间孔为主,物性相对较差,含油性较差,为Ⅲ类储层;泥岩相物性最差,几乎不含油,为非储层。在此基础上,应用地震反演成果开展了岩石相空间展布研究,认为研究区沙四段下部主要发育砾岩相,其为主水道及侧缘沉积的产物;中部主要发育连续的砂岩相(包括含砾砂岩相及砾状砂岩相),为频繁改道的辫状水道及水道间沉积物的复合体;上部发育稳定泥岩,为湖相泥岩沉积,垂向上整体为正旋回。砾岩相呈带状由北东至南西展布,而砂岩相则呈片状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岩石相 储层质量 空间展布 盐227区 盐家油田
下载PDF
川南海相页岩岩石相类型及“甜点”分布——以长宁双河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红岩 董大忠 +5 位作者 施振生 邱振 卢斌 邵男 孙莎莎 张素荣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1期68-81,94,共15页
综合应用笔石带标定、全大薄片照相、常规薄片光学显微镜观察、TOC(总有机碳含量)测试、X-衍射全岩组分测试及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系统研究了长宁页岩气示范区长宁双河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物质组成及分布、层理特征、... 综合应用笔石带标定、全大薄片照相、常规薄片光学显微镜观察、TOC(总有机碳含量)测试、X-衍射全岩组分测试及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系统研究了长宁页岩气示范区长宁双河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物质组成及分布、层理特征、物性及岩石相。研究结果表明,川南长宁双河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主要为硅质页岩、钙质页岩和混合页岩,石英、碳酸钙和黏土矿物平均值分别为42.5%、37.4%和14.9%,含有少量斜长石(平均2.5%)、黄铁矿(平均2.7%)和有机质(平均值5.6%)。黑色页岩发育泥纹层和粉砂纹层,2类纹层可构成递变型水平层理、均质层理、条带状粉砂型水平层理、砂泥递变型水平层理和砂泥薄互层型水平层理5类层理类型。五峰组发育递变层水平层理和均质层理,龙马溪组发育条带状粉砂型水平层理、砂泥递变型水平层理和砂泥薄互层型水平层理。综合页岩矿物组成和层理类型,共划分出11类岩石相类型。长宁双河剖面“甜点”段分布于LM1段,发育条带状粉砂型水平层理页岩岩石相。“甜点”段具有高TOC含量和高硅质含量、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及高水平渗透率/垂直渗透率比值、高有机质孔含量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理 岩石相 黑色页岩 龙马溪组 五峰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