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小儿川畸病冠状动脉病变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冰 周启昌 +2 位作者 范平 章鸣 周杏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和监测川畸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川畸病患儿心脏。结果  31例川畸病患儿检出冠状动脉病变 19例 (6 1% ) ,其中冠状动脉扩张 17例 ,冠状动脉瘤 2例 ,合并心包...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和监测川畸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川畸病患儿心脏。结果  31例川畸病患儿检出冠状动脉病变 19例 (6 1% ) ,其中冠状动脉扩张 17例 ,冠状动脉瘤 2例 ,合并心包少量积液 2例 ,三尖瓣返流 3例。累及左冠状动脉主干 (LCA) 19例 ,右冠状动脉 (RCA) 15例 ,左前降支 (LAD) 9例 ,左旋支 (LCX) 4例。以LCA +LAD及LCA +RCA或LCA +RCA +LAD组合受累形式常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小儿川畸病并发心血管损伤 ,判断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川畸病 儿童 KD
下载PDF
川畸病患儿同步12导联心电图ST段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成 高守泉 +4 位作者 李书芬 谢振武 曹闽京 李茗香 秦云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川畸病 心电描记术 ST段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川畸病误诊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殷团芳 卢永德 +3 位作者 谢鼎华 唐青来 任基浩 党西强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 提高对川畸病 (KD)临床特征的认识和首诊准确率。方法 从近 10年收治的 85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中 ,筛选并分析首诊于耳鼻咽喉科的 15例KD。结果  15例KD患儿因咽喉疼痛、颈淋巴结肿大和发热咳嗽等就诊于耳鼻咽喉科 ,其中 8例被... 目的 提高对川畸病 (KD)临床特征的认识和首诊准确率。方法 从近 10年收治的 85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中 ,筛选并分析首诊于耳鼻咽喉科的 15例KD。结果  15例KD患儿因咽喉疼痛、颈淋巴结肿大和发热咳嗽等就诊于耳鼻咽喉科 ,其中 8例被首诊为急性扁桃体炎 (3例 )、急性颈淋巴结炎 (3例 )和疱疹性咽峡炎 (2例 )。首次误诊率达 5 3.3%。结论 KD常首诊于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医师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畸病 临床分析 粘液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诊断 误诊 KD 儿童
下载PDF
川畸病合并肺部损害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吕兴 蔡定邦 +1 位作者 梁星群 崔泽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84-285,共2页
目的 :探讨川畸病 (KD )合并肺部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住院的 3 3例KD患儿通过病史收集、体格检查、X线胸片检查等了解其肺部损害的情况。结果 :3 3例KD患儿有 17例出现肺部损害的X线表现 (5 4 6% ) ,临床表现有咳嗽、听诊双肺呼吸... 目的 :探讨川畸病 (KD )合并肺部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住院的 3 3例KD患儿通过病史收集、体格检查、X线胸片检查等了解其肺部损害的情况。结果 :3 3例KD患儿有 17例出现肺部损害的X线表现 (5 4 6% ) ,临床表现有咳嗽、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有或无干湿性罗音等 ,其血小板数目高于无肺部损害的KD患儿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于KD患儿应注意有无出现肺部损害的并发症 ,对不典型KD患儿尽早作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了解有无冠状动脉损害的表现 ,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减轻其冠状动脉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畸病 肺部损害 临床分析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60例川畸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晓红 丁培植 李筠 《浙江预防医学》 2000年第9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静脉输注 丙种球蛋白 治疗 川畸病
下载PDF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惠莉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8期621-621,共1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0—2005年50例川畸病患儿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常规组)20例。分别观察退热时间、热程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0—2005年50例川畸病患儿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常规组)20例。分别观察退热时间、热程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热程明显短于常规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能使体温迅速降低,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畸病 丙种球蛋白 临床观察 护理
下载PDF
27例川畸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范芹 沈晶晶 齐云云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第11X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川畸病 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损伤 护理 患儿 淋巴结综合征 皮肤粘膜 淋巴结肿大
下载PDF
浅谈川畸病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5
8
作者 邓德英 邓德英 《河南中医》 2004年第3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川畸病 辨证论治 银翘散 清瘟败毒饮 竹叶石膏汤 人参五味子汤 生脉散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川畸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武晓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5期50-51,共2页
川畸病(kawasaki disease, 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为病理改变的发热性疾病,近年来已取代风湿性心脏病,成为我国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而冠状动脉病变是其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1]。早期正确诊断... 川畸病(kawasaki disease, 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为病理改变的发热性疾病,近年来已取代风湿性心脏病,成为我国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而冠状动脉病变是其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1]。早期正确诊断对KD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超声心动图在KD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回顾分析本院60例KD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旨在提高超声心动图对该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诊断价值 冠状动脉损害 川畸病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全身性血管炎 风湿性心脏 后天性心脏
下载PDF
川畸病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章星 王勇 《广西医学》 CAS 2000年第4期881-882,共2页
关键词 川畸病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川畸病5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旭香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大剂量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治疗 川畸病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川畸病患儿的护理要点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萍 《当代护士(上旬刊)》 1997年第4期32-32,共1页
川畸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它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效5天以上,皮疹、手足硬肿、双眼结合膜充血、口咽粘膜改变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因此,临床上患儿常因发热时间过长及口腔、咽... 川畸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它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效5天以上,皮疹、手足硬肿、双眼结合膜充血、口咽粘膜改变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因此,临床上患儿常因发热时间过长及口腔、咽粘膜充血疼痛等不适而致进食较少,有时甚至拒食拒奶,由此而致摄入不足、体重减轻、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如感染、败血症、肺炎等;有时,还可因治疗、护理不当而累积冠状动脉,致冠状动脉病变而死亡.因此,临床上加强川畸病的护理也是极为重要的。下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 川畸病 儿童 儿科护理
下载PDF
测定血小板指数对小儿川畸病急性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粤茂 苏忠英 陈坚 《医学文选》 2003年第4期460-461,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川畸病发病第 1周、第 2周血小板指数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 SF- 30 0 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2 5例川畸病患儿的血小板指数 ,并与 2 5例健康小儿进行比较。结果 川畸病第 1周 PLT开始升高 ,第 2周升高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差... 目的 探讨小儿川畸病发病第 1周、第 2周血小板指数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 SF- 30 0 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2 5例川畸病患儿的血小板指数 ,并与 2 5例健康小儿进行比较。结果 川畸病第 1周 PLT开始升高 ,第 2周升高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高度显著性 ( P分别为 <0 .0 1和 <0 .0 0 1 ) ,MPV在第 1周增大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 P <0 .0 0 1 ) ,在第 2周虽有增大 ,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 ( P >0 .0 5 ) ;PDW在发病的第 1周至第 2周呈逐渐下降趋势 ,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 ( P均 <0 .0 0 1 )。结论 川畸病早期即存在血液的高凝性 ,抗凝治疗越早对改善预后会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血小板指数 小儿 川畸病 急性期 诊断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川畸病12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教清 《临床误诊误治》 1999年第6期439-440,共2页
关键词 川畸病 诊断 误诊 呼吸道感染 猩红热 败血
下载PDF
小儿川畸病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文栋 殷建春 王宝西 《中国厂矿医学》 2003年第4期292-293,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川畸病 临床分析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临床表现 误诊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IVIG无反应型川畸病的探讨(附3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迪卿 王永清 曹晓军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4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泼尼龙对IVIG无反应型川畸病的疗效。方法对3例无反应型川畸病患儿在应用第2剂IVIG的同时,加用甲泼尼龙2~4mg/kg.d,连用3~5天。结果3例患者均在48h内退热、心脏损伤减轻。结论小剂量甲泼尼龙可有效治疗无反应型川畸病。
关键词 甲泼尼龙 川畸病 无反应型
下载PDF
川畸病并冠状动脉病变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应用
17
作者 单凤仙 黄向阳 +2 位作者 袁奇 蒋玉霞 鲁志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川畸病 并发症 冠状动脉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畸病1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萍 秦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4年第2期83-85,共3页
将 10例川畸病的患儿随机分配成中西药、西药两组 ,两组均给予西药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 ) ,另外中西药组根据其疾病发展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辅以中药进行辨治。早期热毒炽盛期 ,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 将 10例川畸病的患儿随机分配成中西药、西药两组 ,两组均给予西药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 ) ,另外中西药组根据其疾病发展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辅以中药进行辨治。早期热毒炽盛期 ,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用清温败毒饮加减 ;中期热恋阴伤期 ,治以清热养阴、活血化瘀 ,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恢复期气阴两伤期 ,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用生脉饮加减。活血化瘀法贯穿于本病治疗之始末。结论 :中西药与西药组比较 ,其退热时间均为 2 4小时 ,而急性炎症消退时间中西药组均比西药组提前。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畸病对缩短病程、控制病情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川畸病 疗效观察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中药 患儿
下载PDF
川畸病2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爱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川畸病 精神不佳 体温波动 结膜充血 静滴治疗 大小便 青霉素 先锋Ⅵ
下载PDF
川畸病的治疗
20
作者 苏春芝 任晓丹 +1 位作者 张洁 李丽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1999年第8期1274-1275,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川畸病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