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赵萍 孙雨 +3 位作者 赵思逸 阮旭东 常杰 周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40,457,共9页
文章基于夜间灯光数据估测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从县域尺度上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及空间相关性,探究其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结果表明:2012—2018年,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特征较为显著,主要以耕地为主,建设用地和林地次之,水... 文章基于夜间灯光数据估测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从县域尺度上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及空间相关性,探究其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结果表明:2012—2018年,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特征较为显著,主要以耕地为主,建设用地和林地次之,水域、草地和未利用地较少;2012—2018年,巢湖流域碳源主要集中于合肥市区、肥东县和肥西县,碳汇主要集中于舒城县、巢湖市和庐江县,土地利用净碳排放总体呈增长趋势,且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区域投资、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和土地利用结构对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碳排放都有较大影响,且双因子交互作用均超过单个指标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合理的区域碳排放优化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碳排放 夜间灯光遥感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巢湖流域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巢湖流域氮排放情景模拟
2
作者 陈西 代子帅 +5 位作者 江岭 叶春 王延华 黄骁力 杨灿灿 陈驷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64,共16页
土地利用方式及其转移对区域氮素迁移和水体氮负荷产生重要影响,但量化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等多情景下土地利用方式氮排放时空变化特征,揭示流域水体氮负荷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仍面临挑战。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区,通... 土地利用方式及其转移对区域氮素迁移和水体氮负荷产生重要影响,但量化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等多情景下土地利用方式氮排放时空变化特征,揭示流域水体氮负荷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仍面临挑战。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遥感解译多时相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借助PLUS和InVEST模型探索不同情景下氮排放对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期间,巢湖流域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626.14 km^(2))主要占据的是耕地(减少了775.64 km^(2)),城市化建设成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2)PLUS模型多情景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2000-2020年基本保持一致,但各用地间的转换频率降低;(3)经InVEST模拟,耕地面积缩减而导致氮排放的减少量(340.17 t)大于建设用地等面积增加带来的氮排放增加量(170.11 t),使2000-2020年间巢湖流域土地利用所排放的总氮量呈降低趋势,由2000年的4768.04 t降至2020年的4597.98 t;(4)不同情景下,2030年各土地利用方式的氮排放量较2020年均呈降低趋势。其中,生态保护情景既有效地保障了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又展现出较好的氮减排效果(113.36 t);鉴于此,建议流域管理部门应通过合理规划各用地类型的发展,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对林草地、水域等生态用地的侵占,以期削减流域水体氮负荷、缓解氮素治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氮排放 土地利用方式 PLUS模型 InVEST模型
下载PDF
巢湖流域“河流-湖泊”系统沉积物中氮、磷赋存特征的研究
3
作者 张鸿志 朱超 +1 位作者 崔康平 陈奕涵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63,共6页
巢湖流域作为一个拥有众多支流的大型流域,形成了典型的“河流-湖泊”系统。采集了巢湖流域中入湖河流及湖泊中表层沉积物,测定了各形态氮、磷含量。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沉积物中各形态氮依次为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氮(321.2 mg/kg)>... 巢湖流域作为一个拥有众多支流的大型流域,形成了典型的“河流-湖泊”系统。采集了巢湖流域中入湖河流及湖泊中表层沉积物,测定了各形态氮、磷含量。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沉积物中各形态氮依次为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氮(321.2 mg/kg)>离子交换态氮(191.2 mg/kg)>铁锰氧化态氮(79.6 mg/kg)>碳酸盐结合态氮(43.3 mg/kg),其中季节性变化对离子交换态氮的影响最大;各形态磷依次为铁铝结合态磷(331.3 mg/kg)>钙结合态磷(220.7 mg/kg)>有机磷(186.5 mg/kg),其中季节性变化对铁铝结合态磷的影响最大。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巢湖流域沉积物中总氮、总磷污染水平分别为轻度、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湖泊”系统 巢湖流域 氮形态 磷形态 释放风险
下载PDF
巢湖流域洪涝灾害形势与治理对策
4
作者 杨富宝 胡庆芳 +1 位作者 徐迎春 苏鑫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3期16-22,共7页
巢湖流域是安徽省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和现代化进程推进最快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受地形条件、气候特征和江湖关系等共同影响,巢湖流域洪涝灾害多发频发。为进一步提升巢湖流域防洪能力和保... 巢湖流域是安徽省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和现代化进程推进最快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受地形条件、气候特征和江湖关系等共同影响,巢湖流域洪涝灾害多发频发。为进一步提升巢湖流域防洪能力和保护地区经济发展,系统梳理了巢湖流域历史洪涝灾害情况和现状防洪工程布局,对巢湖2020年大洪水事件及其防御应对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详细总结了当前流域洪涝灾害应对面临的问题,剖析了流域的发展形势,提出了加快流域洪涝灾害治理进程、提升流域韧性的思路与综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洪涝灾害 2020年大洪水 综合对策
下载PDF
巢湖流域杭埠河水量模拟数学模型研究
5
作者 熊竹阳 齐鹏云 +1 位作者 崔力鹏 赖锡军 《治淮》 2024年第4期12-14,共3页
杭埠河是入巢湖最大河流,掌握其水量变化是巢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基础。针对杭埠河复杂的流域地貌和工情特征,采用水文水动力耦合模拟的方法构建了杭埠河水量模拟数学模型。流域产流以陆面下垫面类型为基础逐栅格分布式计算,各单元产流按... 杭埠河是入巢湖最大河流,掌握其水量变化是巢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基础。针对杭埠河复杂的流域地貌和工情特征,采用水文水动力耦合模拟的方法构建了杭埠河水量模拟数学模型。流域产流以陆面下垫面类型为基础逐栅格分布式计算,各单元产流按照流程汇集至子流域出口。河道水流动力演算采用运动波方程来计算,通过源项实现水文过程与水动力的耦合连接。典型洪水年2016年水雨情过程模拟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可靠捕捉河流洪峰过程,复演杭埠河入湖的水量时空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文 水动力 数学模型 杭埠河 巢湖流域
下载PDF
1962—2019年巢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因素分析
6
作者 熊竹阳 崔力鹏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掌握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驱动因素,给巢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基于1962—2019年巢湖流域10期遥感影像,解译了耕地、林草及未利用土地、水域、建设用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了巢湖流域近60年来土地利用类... 为掌握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驱动因素,给巢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基于1962—2019年巢湖流域10期遥感影像,解译了耕地、林草及未利用土地、水域、建设用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了巢湖流域近60年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转移情况,重点探讨了改革开放后不同年份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城镇化、生态恢复等因素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耕地、水域面积逐年减少。城镇扩张、生态恢复、农业开发是影响巢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3个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驱动因素 城镇扩张 生态恢复 农业开发
下载PDF
巢湖流域防洪新格局方案构建研究
7
作者 马玉峰 田娟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2020年巢湖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同期遭遇长江高水位,长时间不能自排,导致流域大面积破圩。鉴于巢湖流域现状防洪体系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典型年洪水分析,按2020年巢湖最恶劣典型年排洪条件,构建巢湖流域“蓄洪、自排、抽排... 2020年巢湖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同期遭遇长江高水位,长时间不能自排,导致流域大面积破圩。鉴于巢湖流域现状防洪体系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典型年洪水分析,按2020年巢湖最恶劣典型年排洪条件,构建巢湖流域“蓄洪、自排、抽排”相结合的综合防洪新格局方案,以保障流域防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洪量 蓄洪 防洪新格局 巢湖流域
下载PDF
巢湖流域水产养殖尾水水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坤 胡星明 卢文轩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探明巢湖流域水产养殖尾水的污染状况,2019年4、7、9和11月对该地区几种主养淡水品种养殖尾水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并分析水体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pH、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和高... 为探明巢湖流域水产养殖尾水的污染状况,2019年4、7、9和11月对该地区几种主养淡水品种养殖尾水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并分析水体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pH、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进行单项评价,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各监测位点尾水水质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pH、TN和TP因子均符合《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的二级标准,DO、NH4+-N和CODMn因子存在超标。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尾水未受到pH、TN和TP因子的污染;受DO、NH4+-N和CODMn因子污染的监测位点占比分别为12.5%、25.0%和87.5%。内梅罗污染指数计算结果表明,75%的监测位点处于轻度至中度污染等级。巢湖流域水产养殖尾水主要污染物为CODMn,污染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养殖尾水 水质评价 单因子污染指数 内梅罗污染指数
下载PDF
不同来源的非点源污染对湖泊氮磷浓度的影响——以巢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冯雪娇 林晨 +3 位作者 熊俊峰 陈曦 吴紫静 马荣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5,共12页
为明确非点源污染中不同污染源对湖泊氮磷的影响,基于冗余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中种植地、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和大气沉降五大来源,探讨了非点源污染多来源对湖泊氮磷浓度的影响,同时,在平水期和丰... 为明确非点源污染中不同污染源对湖泊氮磷的影响,基于冗余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中种植地、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和大气沉降五大来源,探讨了非点源污染多来源对湖泊氮磷浓度的影响,同时,在平水期和丰水期两个季节分析不同来源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平水期非点源污染对湖泊氮磷浓度的影响略高于丰水期,平水期解释率可达到80.5%,丰水期为71.6%,且不同来源的影响在平水期和丰水期具有一定的差异。影响差异最明显的污染源是大气沉降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其中,大气沉降在丰水期的解释率可高达46.4%,而在平水期仅为6.3%,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解释率恰好相反,但两者总和在平水期和丰水期均超过50%。种植地、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对湖泊氮磷浓度的影响作用相当,三者解释率都在10%~20%之间,且在平水期和丰水期变化相对较小。研究表明,大气沉降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对湖泊氮磷浓度的影响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而农业种植、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作为农业生产的三种主要形式,其对湖泊氮磷浓度的影响应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多来源 总氮 总磷 冗余分析 巢湖流域
下载PDF
巢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雨洪调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文强 马友华 +2 位作者 吴雷 高原 詹雪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为探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雨洪调蓄能力的影响,以1980—2020年巢湖流域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土壤数据为基础,采用GIS和SC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降雨尺度下巢湖流域径流产生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980—2020年巢湖流域土地利... 为探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雨洪调蓄能力的影响,以1980—2020年巢湖流域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土壤数据为基础,采用GIS和SC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降雨尺度下巢湖流域径流产生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980—2020年巢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增加及耕地和林地的减少;流域土地利用综合指数持续增长,其中高强度土地利用区面积从127 km^(2)增长到了1624 km^(2)。1980—2020年渗透性差的地区从1706.0 km^(2)增加到了2398.1 km^(2),以城市区域扩张为主。2020年相较于1980年,在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相同降雨量时径流量明显增大,且主要在巢湖流域的合肥地区,而在增加降雨量时,径流量的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在不同降雨量条件下(日降雨量为50、100、250 mm)径流量分别增大了6.11%、2.61%和0.96%。因此可以得出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降雨量是次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巢湖流域城市规划及城市雨洪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雨洪调蓄能力 SCS模型 巢湖流域
下载PDF
巢湖流域河湖系统水环境因子分布特征及营养状态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利 张雁 +2 位作者 陈亚军 耿明 陈小娟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2,共8页
分析秋季巢湖流域河湖系统水环境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对水质状况开展评价,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10月在巢湖和7条入湖河流分别设置8个和25个采样点,监测水环境因子,并采用水质指数(WQI)对其营养状态进... 分析秋季巢湖流域河湖系统水环境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对水质状况开展评价,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10月在巢湖和7条入湖河流分别设置8个和25个采样点,监测水环境因子,并采用水质指数(WQI)对其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巢湖流域河湖水系之间所有水质参数(除水温外)和WQI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巢湖流域河湖系统水环境在营养梯度上呈现明显的空间格局,东巢湖水质优于西巢湖;杭埠河、柘皋河、裕溪河水质优于兆河、白石山河、派河、南淝河;依据WQI指数,东巢湖、西巢湖、杭埠河、柘皋河、裕溪河水质为较好,兆河、白石山河、派河、南淝河水质为中等;(2)相较以往研究,本研究中西巢湖水质无明显变化,东巢湖水质略有下降,白石山河和兆河由原来的清水型河流转变为污染严重型河流,污染程度加重,其余环湖河流水质无明显变化;(3)应加强巢湖入湖河流氮源的管理和控制,并加强对小型流域的持续监测,深入了解小型支流在整个营养物质输送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系统 水环境因子 WQI指数 巢湖流域
下载PDF
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三桃 朱慧娈 +1 位作者 唐晓先 郭佳陇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258,共7页
针对江湖阻隔出现生态退化、围湖造田加快湿地萎缩、山林破损导致生态失衡、农业面源污染加大生态修复压力及城镇扩张威胁水生态安全等生态环境问题,围绕“安澜巢湖、碧水巢湖、生态巢湖、美丽巢湖”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从巢湖生态系... 针对江湖阻隔出现生态退化、围湖造田加快湿地萎缩、山林破损导致生态失衡、农业面源污染加大生态修复压力及城镇扩张威胁水生态安全等生态环境问题,围绕“安澜巢湖、碧水巢湖、生态巢湖、美丽巢湖”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从巢湖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角度,提出了引调水源和水力调控、退垦还湿和修复湿地、矿山修复和生态涵养林、节水养田和结构调整、治河清源和空间管控等工程措施,以促进流域生态格局不断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步提升,有效保障巢湖水质稳定达到Ⅳ类,营养状态指数小于55,鱼类生物量增加大于10%。巢湖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方案提出的“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综合管控”技术路线和模式,对于类似湖泊保护和修复在总体推进思路与治理措施优先级安排等方面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保护和修复 生态格局 城湖共生 巢湖流域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巢湖流域麦田氮磷流失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孙浩 刘阿坤 李学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48-1553,共6页
为了减轻巢湖流域农业氮磷流失对巢湖的污染,以巢湖流域稻麦轮作的麦季为研究时段,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麦田径流中氮磷流失、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麦田径流中氮磷流失浓度(p<0.05);... 为了减轻巢湖流域农业氮磷流失对巢湖的污染,以巢湖流域稻麦轮作的麦季为研究时段,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麦田径流中氮磷流失、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麦田径流中氮磷流失浓度(p<0.05);与常规施肥(CG)相比,测土配方施肥(CT)、化肥减施+有机肥(YH1)、化肥减施+生物炭(YH2)、控释肥(KS)4种施肥模式总氮减排33.35%~38.73%,总磷减排22.95%~34.43%。与不施肥(CK)相比,施肥后小麦产量显著提高(p<0.05),不同施肥模式下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经济效益存在差异性。与CG相比,CT、YH1、YH2、KS可以提高氮肥和磷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提高了6.89%~14.47%,磷肥利用率提高了16.39%~31.71%。KS施肥模式在麦田氮磷减排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施肥模式 小麦 氮磷流失 产量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王滢 李代伟 +3 位作者 张帆 朱会子 李龙伟 李楠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3,共7页
本文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Landsat TM/OLI系列遥感数据,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采用空间自相关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大尺度、长时序动态监测分析与评价。结... 本文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Landsat TM/OLI系列遥感数据,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采用空间自相关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大尺度、长时序动态监测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区RSEI均值由2000年的0.70提升至2020年的0.74,整体上呈现改善趋势,研究区生态环境等级以优、良为主。②研究区全局Moran’s I指数均大于0,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局自相关上呈现聚类趋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0年间“低-低”聚集区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③研究区生态环境受多因子影响,其中人为因素对2010年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进而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oogle Earth Engine 巢湖流域 生态环境质量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原文传递
巢湖流域“三生”用地转型与景观破碎化分析
15
作者 汪慧 鲁成树 +1 位作者 吴九兴 刘锦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59-365,共7页
为探讨“三生”用地转化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2000、2010、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构建巢湖流域“三生”用地分类体系,运用ArcGIS10.5、Fragstats4.2等软件,采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法,对其“三生”用地转型变... 为探讨“三生”用地转化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2000、2010、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构建巢湖流域“三生”用地分类体系,运用ArcGIS10.5、Fragstats4.2等软件,采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法,对其“三生”用地转型变化与景观破碎化程度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三生”用地结构演化和分布差异明显,生产用地占比最大,同时生态用地增长主要来源为生产用地。(2)整体以生产用地向生活用地转化为主,生态用地和生产用地交互转化为辅。(3)景观破碎度呈现倒U型演化趋势,2000—2010年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所占比例减少,景观破碎度较小;2010—2020年,巢湖流域的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增加,景观异质性增强,生态破碎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三生”用地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破碎化
下载PDF
巢湖流域氮磷污染研究分析
16
作者 钱华 冯嘉申 陈希子 《安徽科技》 2023年第9期39-43,共5页
巢湖流域属长江下游重要水系,是我国重点关注的“三河三湖”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巢湖的富营养化问题逐渐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注。经过持续不断的研究治理,20世纪90年代后巢湖水体的氮、磷浓度开始逐步下降。2022年,巢湖湖体平... 巢湖流域属长江下游重要水系,是我国重点关注的“三河三湖”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巢湖的富营养化问题逐渐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注。经过持续不断的研究治理,20世纪90年代后巢湖水体的氮、磷浓度开始逐步下降。2022年,巢湖湖体平均水质达到Ⅳ类,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水环境状况进一步好转,但营养盐浓度仍处于较高水平,仍有蓝藻暴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问题 巢湖流域 水环境状况 轻度污染 氮磷污染 巢湖水体 营养盐浓度 蓝藻暴发
下载PDF
探究巢湖流域防汛的几点问题及对策
17
作者 吕永生 《大众标准化》 2023年第7期117-119,共3页
巢湖作为安徽省境内最大湖泊,其流域面积大、沿湖城镇分布广、周边支流多,因此巢湖流域防汛地位极为重要。笔者通过跟踪调查巢湖流域及周边2020年防汛工作情况,发现巢湖流域及周边河流圩口在应对防汛工作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包括巢湖在... 巢湖作为安徽省境内最大湖泊,其流域面积大、沿湖城镇分布广、周边支流多,因此巢湖流域防汛地位极为重要。笔者通过跟踪调查巢湖流域及周边2020年防汛工作情况,发现巢湖流域及周边河流圩口在应对防汛工作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包括巢湖在主汛期长期高水位运行,巢湖周边部分河流及圩口堤防设计标准不足且标准化程度低,环巢湖大道防浪设施不完善等,凤凰颈排灌站总装机容量不足等。此外水利工程运管单位要加强对工程设施的运管和维护,对病险水利工程及时进行除险加固,对除险加固不能解决问题的,择重优先进行升级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高水位 防汛 堤防标准 科学规划 除险加固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巢湖流域渔业发展困境及应对(1949—1957)
18
作者 余昌芹 《巢湖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渔业经济是巢湖流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巢湖渔业资源丰富,是安徽省内重要的渔产区,拥有较为庞大的渔民群体。新中国成立前,巢湖流域渔业发展面临生产分散无序、渔民生活艰辛以及水面治安混乱等诸多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渔... 渔业经济是巢湖流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巢湖渔业资源丰富,是安徽省内重要的渔产区,拥有较为庞大的渔民群体。新中国成立前,巢湖流域渔业发展面临生产分散无序、渔民生活艰辛以及水面治安混乱等诸多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渔业的发展,通过开展以清匪剿霸为核心的民主改革、推进合作化运动以及提高水产养殖技术等措施促进巢湖流域渔业的恢复与发展,调动渔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渔民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巢湖的探索实践成为早期安徽渔业治理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渔业 渔民 1949—1957
下载PDF
巢湖流域城市初期雨水污染特征与控制策略研究
19
作者 司马小峰 《现代工程科技》 2023年第5期55-57,共3页
阐述了国内外针对城市初期雨水污染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巢湖流域城市初期雨水污染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巢湖流域初期雨水治理、改善流域水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巢湖流域 初期雨水 径流污染 策略建议
下载PDF
清代巢湖流域菱的栽种史研究
20
作者 高亲琳 《蔬菜》 2023年第12期39-43,共5页
菱是一种古老的水生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巢湖流域一直以来是菱的主要产区,充足的光照与水热条件和丰厚的经济效益是清代巢湖流域菱的栽种兴盛不衰的主要原因。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巢湖流域菱的栽种在清代逐步稳... 菱是一种古老的水生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巢湖流域一直以来是菱的主要产区,充足的光照与水热条件和丰厚的经济效益是清代巢湖流域菱的栽种兴盛不衰的主要原因。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巢湖流域菱的栽种在清代逐步稳定,不仅分布范围广、栽培技术先进,还具有多样的功能价值,促进了巢湖流域菱的发展和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栽种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